当前位置:言语馆 >

范文 >作文 >

沉思的作文

沉思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沉思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沉思的作文

沉思的作文1

季节到此,气清景明,春意盎然,阳光明媚,百花绚烂,田野明净,有谚语曰: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是忙碌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前奏。

清明也是多雨的季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雨细如柳丝,如帘如幕,连绵不绝,它冲刷不了路上行人的哀思,清明是扫墓祭祖的节气。不管你万般富裕,还是一贫如洗,或者身在千里之外,还是蜗居在家,清明必是你心中牵挂的日子。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也许你不记得亲人长辈的年龄生日,但即使在他们离世多年,你一定记得他们的忌日,一定不会忘记清明扫墓祭奠,这也许是你一生必做的功课。

百善孝为先,清明祭祀正是孝的体现,孝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人必项有孝心,亲人长辈在世时,需孝敬孝顺,亲人长辈过世了,要举行庄重恰当的丧礼,祭奠时要敬重真诚,这样做才能使社会道德风尚日渐淳厚,我为清明道路的拥堵,行人的接踵而点赞,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孝心所在,美德之弘扬。

什么是孝?论语曰: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由孝心至孝行的.升华,蕴涵了儒家仁义礼智信孝悌的传统美德。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佛教忍辱经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老子认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意思说立身,当以孝为先,道也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每个人都会老去,都会变成那一抔黄土,一座墓碑,你身前怎么孝敬亲人长辈,怎么对逝者祭奠追思,自然会影响到后辈的至孝行为,有谁想成为被人离弃的孤坟野鬼?孝是行动的表率,当你为母亲端水洗脸时,你的儿女日后也会为你洗脚按摩,当你每年为亲人长辈祭祀扫墓,你的子女也会沿着孝行之路,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也是你落叶归根,百年身后的回归之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人生是一座里程碑,它镌刻着一代代人生死的轨迹。

在明媚的阳光下,在绿草丛中,一座座墓碑庄严安宁,它是驻守在生者心中的纪念碑,逝者己去,亲人缅怀,鲜花清酒代表亲人的思念,在天在地,永不相忘。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李白的绝句寄托了生者的哀思,透彻了生命的意义,我们要不辜负逝者的愿望,珍惜生命,用感恩的心去体会亲人的爱,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往,用这清明的朗朗乾坤写意幸福美满的人生。

沉思的作文2

今天下午,我做完作业,来到小区的平台上休息,顺便跳跳绳,锻炼锻炼身体。

正是太阳最亮、阳光最好的时候,我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好不惬意。平台上人不多,只有跳绳的我、两位坐在一起闲聊的老人和两个跑来跑去的小孩。偶尔会有人急匆匆地下楼去,又有人慢悠悠地走上来。

过了一会儿,楼梯口出现一个人影,我定睛一看,是一个外卖送餐小哥,他提着大包小包的饭菜盒,努力地保持着饭菜盒的.平稳,急匆匆地走上了平台,可能是先前送过几家,已累得气喘吁吁的了。

他徘徊在几个单元的大门前,好像不知道该进哪个门栋才对。因为我们小区分属两个路段,所以,门栋容易混淆。送餐小哥拿起手机,给买家打了一通电话,可对方却没有回应。这时,只见旁边门栋的楼上有扇窗户“哗”地一下打开了,一个人探出头来,粗声粗气地喊了一句:“这里”,又“哗”地一下关上窗户,不见了人影。送餐小哥也许是听错了,也许是没听见,却向另一栋楼门走去。

“那个送外卖的,在这边!”五单元门栋的铁门“砰”地一下被推开,一个穿着睡衣,披头散发的女人不耐烦地走出来喊道。送餐小哥急忙小跑过去,笑眯眯地把餐盒递给这个女人。女人却横眉冷对,一脸怒气的大声斥责道:“不都告诉你是五单元了吗?还非要我自己下来拿,真叫笨呐!”送餐小哥没有辩驳,只是小心地赔着笑脸,唯唯诺诺地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平台上两个老人望着他们,小声议论着什么,正在玩耍的孩子也盯着他们,一脸疑惑。女人夺过餐盒,“砰”地一声关门进了楼栋,外面,只剩下送餐小哥一脸尴尬地站在原地,好一会没回过神来。

我看着送餐小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学校里看过的一段视频:

视频里播放的是一个小工厂给新员工发员工卡的场景。两个工厂老板站在桌子前,叫到一个员工的名字后就把员工卡往地上一扔,排在后面的员工只能一个个走上前来,弯腰捡起自己的员工卡,却没有任何不满的反应。

这个送餐小哥和这些员工一样,他们并不想这么作践自己,却又无可奈何。当别人坐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工作时,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在外面四处奔波;当别人开开心心地坐在家里休息时,他们仍在忙碌,而且,还常常被指责甚至欺辱。自己的尊严被别人放在脚底下践踏,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没有资格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也许,就在十几年前,他们和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士一样,正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当时的他们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一个在认真学习、心无旁骛,一个却心不在焉、敷衍应付而已。

一番对比,我陷入了沉思。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fanwen/zuowen/ddz3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