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有關朱子語的大全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

  • ◎自國初至熙寧人物因論唐初國初人才,雲:"國初人材,是五代時已生得了。"〔德明〕太宗朝一時人多尚文中子,蓋見朝廷事不振,而文中子之書頗説治道故也,然不得其要。范文正公雖有欲為之志,然也粗,不精密,失照管處多。〔卓〕僩錄略。國初人便已崇禮義,尊經術,欲復二帝三代,已自勝如唐人...
  • 10162
《朱子語類》卷十四 大學一
  • 《朱子語類》卷十四 大學一

  • ◎綱領學問須以大學為先,次論語,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規模大。〔德明〕讀書,且從易曉易解處去讀。如大學中庸語孟四書,道理粲然。人只是不去看。若理會得此四書,何書不可讀!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處!〔蓋卿〕某要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
  • 17745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 ◎訓門人三問"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曰:"曾點漆雕開是合下見得大了。然但見大意,未精密也。"因語人傑曰:"正淳之病,大概説得渾淪,都不曾嚼破殼子;所以多有纏縛,不索性,絲來線去,更不直截,無那精密潔白底意思。若是實識得,便自一言兩語斷得分明。如今工夫,須是一刀兩段,所謂'一棒...
  • 21887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 本朝四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 本朝四

  • ◎自熙寧至靖康用人問荊公得君之故。曰:"神宗聰明絕人,與羣臣説話,往往領略不去;才與介甫説,便有'於吾言無所不説'底意思,所以君臣相得甚懽。向見何萬一之少年時所著數論,其間有説雲,本朝自李文靖公王文正公當國以來,廟論主於安靜,凡有建明,便以生事歸之,馴至後來天下弊事極多。此...
  • 11125
《朱子語類》卷十 學四
  • 《朱子語類》卷十 學四

  • ◎讀書法上讀書乃學者第二事。〔方子〕讀書已是第二義。蓋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讀書者,蓋是未曾經歷見許多,聖人是經歷見得許多,所以寫在冊上與人看。而今讀書,只是要見得許多道理。及理會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來。〔至〕學問,就自家身己上切要處理會方是...
  • 13461
《朱子語類》卷九十六 程子之書二
  • 《朱子語類》卷九十六 程子之書二

  • 遺書雲,不信其師,乃知當時有不信者。〔方〕第三卷。"學原於思。"思所以起發其聰明。〔端蒙〕"六經浩渺,乍難盡曉。且見得路逕後,各自立得一個門庭。"問:"如何是門庭?"曰:"是讀書之法。如讀此一書,須知此書當如何讀。伊川教人看易,以王輔嗣胡翼之王介甫三人易解看,此便是讀書...
  • 24426
《朱子語類》卷六十二 中庸一
  • 《朱子語類》卷六十二 中庸一

  • ◎綱領中庸一書,枝枝相對,葉葉相當,不知怎生做得一個文字齊整!〔方子〕中庸,初學者未當理會。〔升卿〕中庸之書難看。中間説鬼説神,都無理會。學者須是見得個道理了,方可看此書,將來印證。〔賜〕夔孫錄雲"中庸之書,如個卦影相似,中間"云云。問中庸。曰:"而今都難恁理會。某説個讀...
  • 26235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二 朱子九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二 朱子九

  • ◎論官周不置三公之官,只是冢宰以下六卿為之。周公嘗以冢宰為太師,顧命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衞侯毛公。注謂此六卿也,"稱公則三公矣"。〔揚〕或問:"漢三公之官與周制不同,何耶?"曰:"漢初未見孔壁古文尚書中周官一篇説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或錄雲:"自古文尚書出,方有...
  • 16324
《朱子語類》卷二十五 論語七
  • 《朱子語類》卷二十五 論語七

  • ◎八佾篇△孔子謂季氏章季氏八佾,止是多添人數,未有明文,故夫子就其事責之。若三家雍徹,則分明歌天子之詩,故夫子引其詩以曉之。〔人傑〕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曰:"季氏初心,也須知其為不安。然見這八佾人數熱鬧,便自忍而用之。這便是遏絕天理,失其初心也。"子升問集註兩説不...
  • 29548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

  • ◎太祖朝漢高祖、本朝太祖有聖人之材。〔必大〕或言:"太祖受命,盡除五代弊法,用能易亂為治。"曰:"不然。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條目多仍其舊。大凡做事底人,多是先其大綱,其他節目可因則因,此方是英雄手段。如王介甫大綱都不曾理會,卻纖悉於細微之間,所以弊也。"〔儒用〕問:"藝...
  • 11826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四 陸氏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四 陸氏

  • 性質。陸子美。精神。子靜。〔若海〕問陸梭山同異辨。曰:"若本有,卻如何掃蕩得?若本無,卻如何建立得?他以佛氏亦曉得理。如既曉得理後,卻將一個空底物事來口頭説時,佛不到今日了。他自見得一個道理,只是空。"又曰:"佛也只是理會這個性,吾儒也只理會這個性,只是他不認許多帶來底。...
  • 8468
《朱子語類》卷三十二 論語十四
  • 《朱子語類》卷三十二 論語十四

  • ◎雍也篇三△冉求曰非不説子之道章問:"力不足者,非幹志否?"曰:"雖非志,而志亦在其中。所見不明,氣質昏弱,皆力不足之故。冉求乃自畫耳。力不足者,欲為而不能為;自畫者,可為而不肯為。"〔宇〕"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廢,是好學而不能進之人,或是不會做工夫,或是材質不可勉者。"今女...
  • 7337
《朱子語類》卷五十五 孟子五
  • 《朱子語類》卷五十五 孟子五

  • ◎滕文公上△滕文公為世子章"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須看因何理會個性善作甚底?〔賜〕性善,故人皆可為堯舜。"必稱堯舜"者,所以驗性善之實。〔德明〕孔子罕言性。孟子見滕文公便道性善,必稱堯舜,恰似孟子告人躐等相似。然他亦欲人先知得一個本原,則為善必力,去惡必勇。今於義...
  • 16090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二 呂伯恭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二 呂伯恭

  • 因説南軒東萊,或雲:"二先生若是班乎?"壽昌曰:"不然。"先生適聞之,遂問如何。曰:"南軒非壽昌所敢知,東萊亦不相識。但以文字觀之,東萊博學多識則有之矣,守約恐未也。"先生然之。〔壽昌〕某嘗謂,人之讀書,寧失之拙,不可失之巧;寧失之低,不可失之高。伯恭之弊,盡在於巧。〔伯羽〕伯恭...
  • 14092
《朱子語類》卷三十六 論語十八
  • 《朱子語類》卷三十六 論語十八

  • ◎子罕篇上△子罕言利章行夫問"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曰:"罕言者,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特罕言之耳。罕言利者,蓋凡做事只循這道理做去,利自在其中矣。如'利涉大川','利用行師',聖人豈不言利。但所以罕言者,正恐人求之則害義矣。罕言命者,凡吉凶禍福皆是命。若儘言命,恐人皆委之...
  • 21998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七 戰國漢唐諸子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七 戰國漢唐諸子

  • 家語雖記得不純,卻是當時書。孔叢子是後來白撰出。〔道夫〕家語只是王肅編古錄雜記。其書雖多疵,然非肅所作。孔叢子乃其所注之人偽作。讀其首幾章,皆法左傳句,已疑之。及讀其後序,乃謂渠好左傳,便可見。孔叢子鄙陋之甚,理既無足取,而詞亦不足觀。有一處載"其君曰必然"云云,是何...
  • 17198
《朱子語類》卷九十五 程子之書一
  • 《朱子語類》卷九十五 程子之書一

  • (凡入近思錄者,皆依次第類為此卷。)近思錄首卷所論誠、中、仁三者,發明義理,固是有許多名,只是一理,但須隨事別之,如説誠,便只是實然底道理。譬如天地之於萬物,陰便實然是陰,陽便實然是陽,無一毫不真實處;中,只是喜怒哀樂未發之理;仁,便如天地發育萬物,人無私意,便與天地相似。但天地無一息...
  • 12451
《朱子語類》卷七十八 尚書一
  • 《朱子語類》卷七十八 尚書一

  • ◎綱領至之問:"書斷自唐虞以下,須是孔子意?"曰:"也不可知。且如三皇之書言大道,有何不可!便刪去。五帝之書言常道,有何不可!便刪去。皆未可曉。"〔道夫〕(以下論三皇五帝。)陳仲蔚問:"'三皇',所説甚多,當以何者為是?"曰:"無理會,且依孔安國之説。五峯以為天皇地皇人皇,而伏羲神農...
  • 13751
《朱子語類》卷七十四 易十
  • 《朱子語類》卷七十四 易十

  • ◎上繫上繫辭,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以及造化,不出此理。上、下繫辭説那許多爻,直如此分明。他人説得分明,便淺近。聖人説來卻不淺近,有含蓄。所以分在上、下系,也無甚意義。聖人偶然去這處説,又去那處説。嘗説道,看易底不去理會道理,卻只去理會這般底,譬如讀詩者不去理會那四字句押...
  • 26476
《朱子語類》卷二十 論語二
  • 《朱子語類》卷二十 論語二

  • ◎學而篇上△學而時習之章今讀論語,且熟讀學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餘自然易曉。〔壽昌〕學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後親師友。"有朋自遠方來",在"時習"之後;"而親仁",在"入則孝,出則弟"之後;"就有道而正焉",在"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之後;"毋友不如己者",在"不重則不威"之後。...
  • 29943
《朱子語類》卷八十四 禮一
  • 《朱子語類》卷八十四 禮一

  • ◎論考禮綱領禮樂廢壞二千餘年,若以大數觀之,亦未為遠,然已都無稽考處。後來須有一個大大底人出來,盡數拆洗一番,但未知遠近在幾時。今世變日下,恐必有個"碩果不食"之理。〔必大〕禮學多不可考,蓋其為書不全,考來考去,考得更沒下梢,故學禮者多迂闊。一緣讀書不廣,兼亦無書可讀。如...
  • 2391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六 釋氏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六 釋氏

  • 孟子不闢老莊而闢楊墨,楊墨即老莊也。今釋子亦有兩般:禪學,楊朱也;若行佈施,墨翟也。道士則自是假,今無説可闢。然今禪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試看古經如四十二章等經可見。楊文公集傳燈錄説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舊時佛祖是西域夷狄人,卻會做中國樣押韻詩?今看圓覺雲:"四大分...
  • 21037
《朱子語類》卷二十四 論語六
  • 《朱子語類》卷二十四 論語六

  • ◎為政篇下△吾與回言章論語所載顏子語,止有喟然之歎與"問仁"兩章而已。而夫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知是説甚麼,惜乎其不傳也!〔便〕或問:"顏子'終日不違,如愚',謂顏子心與聖人契。"曰:"此是前輩已自説了,畢竟要見顏子因甚與聖人契。"問者無言。文蔚曰:"孔子博他以文,約他...
  • 28435
《朱子語類》卷五 性理二
  • 《朱子語類》卷五 性理二

  • ◎性情心意等名義問:"天與命,性與理,四者之別:天則就其自然者言之,命則就其流行而賦於物者言之,性則就其全體而萬物所得以為生者言之,理則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則者言之。到得合而言之,則天即理也,命即性也,性即理也,是如此否?"曰:"然。但如今人説,天非蒼蒼之謂。據某看來,亦捨不得這個...
  • 15821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 羅氏門人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 羅氏門人

  • ◎李願中李先生終日危坐,而神彩精明,略無隤墮之氣。〔升卿〕延平先生氣象好。〔振〕問延平先生言行。曰:"他卻不曾著書,充養得極好。凡為學,也不過是恁地涵養將去,初無異義。只是先生睟面盎背,自然不可及。"〔驤〕李延平初間也是豪邁底人,到後來也是磨琢之功。在鄉,若不異於常人...
  • 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