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子部

>

儒家

《鹽鐵論》卷八
  • 《鹽鐵論》卷八

  • ◎結和第四十三大夫曰:“漢興以來,修好結和親,所聘遺單于者甚厚;然不紀重質厚賂之故改節,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懷,故廣將帥,招奮擊,以誅厥罪;功勳粲然,著於海內,藏於記府,何命‘亡十獲一’乎?夫偷安者後危,慮近者憂邇,賢者離俗,智士權行,君子所慮,眾庶疑焉。故民可與觀成...
  • 6413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儒家傳統淺析論文
  •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儒家傳統淺析論文

  •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和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孔孟思想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人,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西方思想在中國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思想對中國人尤其是對學術界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有段時間,中國出現了打到孔孟思想的歪曲民...
  • 17964
《論語集註》讀書心得體會
  • 《論語集註》讀書心得體會

  • 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有了些瞭解,還有了些興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學問又有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都說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愛的莫過於德行優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
  • 19713
《朱子語類》卷九十一 禮八
  • 《朱子語類》卷九十一 禮八

  • ◎雜儀自三代後,車服冠冕之制,前漢皆不說,只後漢志內略載,又多不可曉。以下服。古者有祭服,有朝服。祭服所謂鷩冕之類,朝服所謂皮弁、玄端之類。天子諸侯各有等差。自漢以來,祭亦用冕服,朝服則所謂進賢冠、絳紗袍。隋煬帝時始令百官戎服,唐人謂之"便服",又謂之"從省服",乃今之公...
  • 19237
《朱子語類》卷四十五 論語二十七
  • 《朱子語類》卷四十五 論語二十七

  • ◎衛靈公篇△衛靈公問陳章問:"'明日遂行。在陳絕糧。'想見孔子都不計較,所以絕糧。"曰:"若計較,則不成行矣。"〔燾〕周問:"'固窮'有二義,不知孰長?"曰:"固守其窮,古人多如此說。但以上文觀之,則恐聖人一時答問之辭,未遽及此。蓋子路方問:'君子亦有窮乎?'聖人答之曰:'君子...
  • 15845
《論語》——儒家思想鉅著讀後感
  • 《論語》——儒家思想鉅著讀後感

  •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儒家思想鉅著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春秋戰國時期,正值百家爭鳴,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進入發展的鼎盛時期,儒家可...
  • 20096
《孔子集語》卷十三
  • 《孔子集語》卷十三

  • 事譜十一(下)《韓詩外傳》五孔子抱聖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遙乎無形之鄉,倚天理,觀人情,明終始,知得失。故興仁義,厭勢利,以持養之。於時周室微,王道絕,諸侯力政,強劫弱,眾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紀綱,禮儀廢壞,人倫不理。於是孔子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韓詩外傳》六孔子行,簡子將殺陽...
  • 21606
儒家名言參考
  • 儒家名言參考

  •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為。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8、正其義不謀...
  • 11096
《荀子》仲尼篇第七
  • 《荀子》仲尼篇第七

  • 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爭國;內行則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閨門之內,般樂奢汏,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則詐邾襲莒,並國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汙淫汏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於乎!夫...
  • 27143
《孔子集語》卷四
  • 《孔子集語》卷四

  • 六藝四上《周易乾鑿度》仲尼,魯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請益於商瞿氏。曰:"子有聖智而無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鳳鳥不來,河無圖至。嗚呼!天命之也。"嘆訖而後息志,停讀《禮》,止史削。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明易幾教。若曰:"終日而作,思之於古聖,頤師於姬昌法旦。...
  • 22940
《中論》考偽第十一
  • 《中論》考偽第十一

  • 仲尼之沒,於今數百年矣,其間聖人不作,唐虞之法微,三代之敎息,大道陵遲,人倫之中不定。於是惑世盜名之徒,因夫民之離聖敎日久也,生邪端,造異術,假先王之遺訓以縁飾之,文同而實違,貌合而情遠,自謂得聖人之眞也。各兼說特論,誣謠一世之人,誘以偽成之名,懼以虛至之謗,使人憧憧乎得亡,惙惙而不定...
  • 11114
《孔子集語》卷二
  • 《孔子集語》卷二

  • 孝本二《尚書大傳》孔子對子張曰:"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二十而通織瑽績紡之事,黼黻文章之美;不若是,則上無以孝於舅姑,下無以事夫養子也。舜,父頑母嚚,不見室家之端,故謂之鰥。"《尚書大傳》《書》曰:"高宗樑闇,三年不言。何為樑闇也?"傳曰:"高宗居凶廬,三年不言,此之謂樑...
  • 29088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

  • 大亂之後易治,戰國嬴秦漢初是也。〔揚〕周太繁密,秦人盡掃了,所以賈誼謂秦"專用苟簡自恣"之行。秦又太苟簡自恣,不曾竭其心思。太史公董仲舒論漢事,皆欲用夏之忠。不知漢初承秦,掃去許多繁文,已是質了。〔至〕學蒙錄:"漢承焚滅之後,卻有忠質底意。"漢高祖私意分數少。唐太宗一...
  • 26942
《中論》虛道第四
  • 《中論》虛道第四

  • 人之為德,其猶器(原作"虛器",據《治要》刪)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治要》作"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下五字原脫,據《治要》補)而不倦。《易》曰:"君子以虛受人。"《詩》曰:"彼姝者子...
  • 24595
《孔子集語》卷六
  • 《孔子集語》卷六

  • 主德五《尚書大傳》武丁祭成湯,有雉飛昇鼎耳而雊。武丁問諸祖己,祖己曰:"雉者,野鳥也,不當升鼎。今升鼎者,欲為用也。無則遠方將有來朝者乎!"故武丁內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髮重譯來朝者六國。孔子曰:"吾於高宗肜日,見德之有報之疾也。"《尚書大傳·略說》孔子曰:"心之精神...
  • 26482
《荀子》天論篇第十七
  • 《荀子》天論篇第十七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飢,寒...
  • 19615
《中論》貴驗第五
  • 《中論》貴驗第五

  • 事莫貴乎有驗,言莫棄乎無徴。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損也。水之寒也,火之熱也,金石之堅剛也,此(《治要》作"彼")數物未嘗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體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數物,而誰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己(原作"也",據《治要》改)猶敎人執鬼縳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
  • 17228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二 本朝六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二 本朝六

  • ◎中興至今日人物下宗澤守京城,治兵御戎,以圖恢復之計,無所不至。上表乞迴鑾,數十表乞不南幸,乞修二聖宮殿,論不割地。其所建論,所謀畫,是非利害,昭然可觀,觀其勢駸駸乎中興之基矣。耿南仲沮之於南京時,勢不歸京城。汪黃沮之淮甸時,動相掣肘,使不得一有所為。如令樁管器甲之類,不得擅有...
  • 29124
《朱子語類》卷一百 邵子之書
  • 《朱子語類》卷一百 邵子之書

  • 康節學於李挺之,請曰:"願先生微開其端,毋竟其說。"又恐是李學於穆時說。此意極好。學者當然須是自理會出來,便好。〔方〕"伊川之學,於大體上瑩徹,於小小節目上猶有疏處。康節能盡得事物之變,卻於大體上有未瑩處。"用之雲:"康節善談易,一作"說易極好"。見得透徹。"曰:"然。...
  • 29044
《朱子語類》卷七十九 尚書二
  • 《朱子語類》卷七十九 尚書二

  • ◎禹貢禹貢一書所記地理治水曲折,多不甚可曉。竊意當時治水事畢,卻總作此一書,故自冀州王都始。如今人方量畢,總作一門單耳。禹自言"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一篇禹貢不過此數語,極好細看。今人說禹治水,始於壺口,鑿龍門,某未敢深信。方河水洶湧,其勢迅激,縱使鑿下龍門,恐這石...
  • 21136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四 歷代一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四 歷代一

  • 司馬遷才高,識亦高,但粗率。〔閎祖〕(以下歷代史。)太史公書疏爽,班固書密塞。〔振〕司馬子長動以孔子為證,不知是見得,亦且是如此說。所以伯恭每發明得非細,只恐子長不敢承領耳。史記亦疑當時不曾得刪改脫槀。高祖紀記迎太公處,稱"高祖"。此樣處甚多。高祖未崩,安得"高祖"之號...
  • 4188
《朱子語類》卷二十五 論語七
  • 《朱子語類》卷二十五 論語七

  • ◎八佾篇△孔子謂季氏章季氏八佾,止是多添人數,未有明文,故夫子就其事責之。若三家雍徹,則分明歌天子之詩,故夫子引其詩以曉之。〔人傑〕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曰:"季氏初心,也須知其為不安。然見這八佾人數熱鬧,便自忍而用之。這便是遏絕天理,失其初心也。"子升問集註兩說不...
  • 29548
《中論》民數第二十
  • 《中論》民數第二十

  • 夫("夫"字原脫,據《通典》卷三補。)治平在庶功興,庶功興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數周,民數周為國之本也。故先王周知其萬民眾寡之數,乃分九職焉。九職旣分,則劬勞者可見,怠(《通典》作"勤")惰者可聞也,然而事役不均者未之有也。事役旣均,故民(《通典》作"上")盡其心而人竭其力,然而庶功...
  • 20197
《朱子語類》卷七十八 尚書一
  • 《朱子語類》卷七十八 尚書一

  • ◎綱領至之問:"書斷自唐虞以下,須是孔子意?"曰:"也不可知。且如三皇之書言大道,有何不可!便刪去。五帝之書言常道,有何不可!便刪去。皆未可曉。"〔道夫〕(以下論三皇五帝。)陳仲蔚問:"'三皇',所說甚多,當以何者為是?"曰:"無理會,且依孔安國之說。五峰以為天皇地皇人皇,而伏羲神農...
  • 13751
《朱子語類》卷五十五 孟子五
  • 《朱子語類》卷五十五 孟子五

  • ◎滕文公上△滕文公為世子章"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須看因何理會個性善作甚底?〔賜〕性善,故人皆可為堯舜。"必稱堯舜"者,所以驗性善之實。〔德明〕孔子罕言性。孟子見滕文公便道性善,必稱堯舜,恰似孟子告人躐等相似。然他亦欲人先知得一個本原,則為善必力,去惡必勇。今於義...
  • 1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