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做豆腐作文(集錦15篇)

做豆腐作文(集錦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豆腐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豆腐作文(集錦15篇)

做豆腐作文1

我很喜歡吃豆腐,一聽明天可以吃上豆腐,我就歡天喜地,在床上像狂牛一樣蹦來蹦去。媽媽說:“別高興得太早,你還得自己做豆腐。”我脫口而出:“切,小菜一碟,我彭哥怎麼連豆腐也做不成。”

先開始,要把黃豆放入水中浸泡,耐心等待。那天的晚上,我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總為自己的豆腐著想。在哪裡,我來回跺步,焦急地想大幹一通,可必須忍耐、忍耐、再忍耐!第二天,我醒來,陽光明媚,正是做豆腐的好時節。“去磨豆腐咯!”

今天熱熱鬧鬧的,我興致勃勃、充滿好奇心。我興高采烈地奔向石磨,我早已迫不及待了,我越想越起勁了!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面對這個用石頭做的龐然大物,我目瞪口呆,手腳發軟,便想打退堂鼓了,爸爸硬拉著我去推。外婆放入豆子,我推呀、踩呀、撞呀……使出千方百計,最終無計可施、精疲力盡了。這時,爸爸挺身而出來幫忙了……

石磨快速地轉動著,擠出來豆漿,大家沉浸在喜悅之中。

我用水輕輕地衝洗著,洗完後就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攪拌,真是斂氣屏息、驚心動魄,嚇得我魂飛魄散,都不敢睜開眼睛看了。

對精彩的場景即將呈現!我讓豆漿煮開,加一點點石膏粉,灑在豆漿上,豆漿沐浴著石膏粉,十分歡快,我當機立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地倒進盆子。

最緊張的時候來了,大家始終一言不發,我加上兩根結實的木棍,然後在那上面放上篩子,把豆腐舀進去,讓水匆匆流走。再用潔淨的布輕輕地包裹住,記住千萬不能讓他產生裂痕。包緊後放上沉重的物體。才算搞定我也總算鬆了口氣。

中午,豆腐上桌了,我狼吞虎嚥,雖然沒有廚師做得那麼好,但這是我自己親手做的,我認為,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豆腐。

做豆腐作文2

今天回到家,遠遠地就看到牆壁上多出一片“綠雲”。走近一看,原來這些綠色的雲朵是一根繩子穿著的很多片白菜葉子,因為隔得遠,遠看去像漂浮的雲朵一樣。

我問媽媽,“這是幹什麼的?”媽媽笑著告訴我說:“這是用來做紅豆腐乳的。”

什麼是紅豆腐乳呢?這是西南一帶家常必備的佐飯小吃。我聽了媽媽的話極為高興,連說也要加入做紅豆腐乳的行列。

媽媽同意了,於是我們開工幹活,我們搬出十幾天以前放出毛的豆腐塊,把草節扔掉。另備一碗白酒,用筷子把長毛的豆腐塊一個個夾出來,在酒中浸泡一下,然後扔到幹辣椒粉,鹽,香料的碗中“滾一下”。這個時候,所有的晾乾的菜葉都已經被收下來了,一片片的展開,被放入一塊泡過白酒,滾上了一層辣椒粉和香料的豆腐塊,被放在菜葉正中,然後小心翼翼地疊起來,疊成一個小包子狀的菜包,放在一個篩子上,就大功告成了。所有的豆腐塊都這麼包,一個個挨著放在篩子上,讓鹽水順著篩子的空隙流入桶裡面。這樣做成的豆腐乳是很好吃的,麻辣鮮香,非常入味。一般放兩三天就可以下飯了。

需要注意的幾點是:

1, 豆腐乳要選取新鮮豆腐,切成大小均勻的塊,草要乾淨。

2, 堆放豆腐乳的地方要陰涼通風。

3, 一定要記得在白酒中充分浸泡一下,才能滾上佐料。

4, 放在小罐子中儲存就好。

這就是做紅豆腐乳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做豆腐作文3

星期四的下午,我們在青山教育基地中,做了許多讓我記憶猶新的活動,其中,最認我喜歡的活動就是-------,先不告訴你們。

我們先拿出阿姨事先準備好的黃豆,接著,用湯勺挖出了幾顆黃豆,倒進了磨盤裡,然後,我抓住把手,按逆時針的方向旋轉起來。這時,在磨盤底部出現了一道又一道的白色的“浪花”,一浪推著一浪流進了一個小隧道里,同學們趕忙用那彷彿能照出人影的勺子將它刮入了“大部隊”裡,就這樣,經過大家的不斷努力,第一輪的小長征就結束了。接著,手戴黃色手套的阿姨,拿走了好似棉花糖一般的白沫,饞得我直流口水,由於我是一個“小饞貓”,所以便情不自禁地嚐了一口。啊!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一股生生的味道瀰漫在我的口腔裡,我頓時眉頭緊鎖起來,然後趕忙把白沫吐了出來。真是難吃!我心裡不禁埋怨起來。

接著,一位阿姨把剛剛煮沸的豆漿,倒入了一個裝有化學物質的桶裡,頓時,周圍煙霧瀰漫,我走過去,仔細地瞧了瞧,哇!原來雪白雪白的豆漿,全都變成了豆腦。白花花的豆腦,好像海底的軟體動物一樣,一動桶就搖搖晃晃,怎麼也分不開。

品嚐完了美味,我們就開始進行了下一輪的任務,也就是最後一輪的任務。只見老師將一塊紗布放在籃子裡,將它鋪平後,然後又將豆腦倒入,接著,再把紗布鋪好,使勁一抬,把它放在兩個木板之間,用磨盤壓上幾分鐘,它就誕生了。最後,老師又給我們講了一些關於它的由來。

嘿嘿,現在你知道它是誰了吧!它就是豆腐,別看它是我們身邊最平常的菜,做起來還是很難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身邊的每一份糧食。今天我也玩累了,拜拜!

做豆腐作文4

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句歇後語:“小蔥燉豆腐一一一清(青)二白”,而我們來到學農基地的第二天,就親身體驗了做豆腐的全部過程,令人深有感觸。

當天下午,伴著小雨淅淅瀝瀝滴落在地上的聲音,我們坐在涼爽的教室裡,與同學們一起見證了豆腐的誕生。

一進教室,一股黃豆的香氣撲面而來,地上整齊地擺放著八個石磨。我們依次坐好,首先,我們要把浸泡了10-12小時的黃豆全部磨成像奶油一樣的豆糊,看著那滿滿一盆黃豆,我不禁犯了難。:這麼多黃豆,要多久才能磨完呀!

磨豆漿

我們這組一共有8個人,兩個人負責往石磨加小水和黃豆,另外六個人則輪流轉動石磨。我是第一個轉動石磨的,我信心滿滿,抓住手柄,使勁往後一轉,沒想到石磨竟紋絲不動,反而是我的手被彈走了。我望著小小的石磨,下定決心一定要轉動它,我再次用手緊緊握住手柄,用力一轉,石磨也隨之發出了石頭與石頭相互摩擦的聲音。

我就恍如打了雞血一般,用盡全身力氣,一下一下地轉動石磨,奶白色的黃豆糊漸漸從石縫中流出來。我在累了之後,同組的組員也會迅速接上,終於,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在規定時間內磨完了豆子。老師接過豆糊,倒在大鍋中,不斷地攪拌著,中間一點一點地加滷水,鍋的上面也逐漸出現了白色的塊狀物,那就是豆腐。最後,老師把它們放到方正的盒子裡壓整齊,終於一塊潔白的豆腐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我舀起一勺豆腐放到嘴裡,綿軟的口感,濃郁的豆香伴著醬油的鹹香在口中綻放,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這次做豆腐的體驗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團結的重要性,也讓我懂得了做人需如豆腐,方正潔白。

披星戴月走過的路,最終將會繁花遍地。

做豆腐作文5

《做豆腐》想必大家都吃過香嫩可口吧,可是,你們可知道怎麼做豆腐嗎?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快過年了,老家的人家家戶戶都要做豆腐,我家也不例外。爺爺一大早就去鎮上了,奶奶就讓我幫她做豆腐。 做豆腐前,要打豆漿。奶奶搬出磨漿機,把一籃泡了兩天兩夜的黃豆提了出來,當然不別忘記準備兩桶水。趁奶奶提豆漿和水的時候,我觀察了一下這個磨漿機。這機器一共有3個口。一個是倒豆子、水的入口,一個是出豆漿口,一個是出豆腐渣的口。 不一會兒,就開工了“呼呼呼——”磨漿機得呼呼作響。奶奶一邊往裡面對水,兩出口處一邊流出豆漿和豆渣。黃豆快沒有了,我趕緊加了一瓢黃豆進去。就這樣,奶奶加水,我加黃豆,不一會兒,就打好了第一批豆漿。 奶奶把豆漿倒進鍋裡,生火煮豆漿,而我呢?就把和了少許水的豆渣,用天然的木叉子攪拌。 過了10分鐘左右,我們又開始打第二批豆漿了。這回可容易多了,直接把糊狀的豆渣漿往入口裡倒。這不,又打出了一盆豆漿,不過比行前那盆略稀一點;打豆渣,也更白一些。 豆漿打完了就要開始做豆腐啦! 首先,把豆漿煮開,倒入另一盆子裡,不過,在移時要點石膏粉。舀一瓢豆漿在石膏粉上,然後迅速把點了石膏粉的豆漿倒進另一個盆子裡。 接著,在鍋上架兩根木棍,放上篩子,鋪一層乾淨的布,把半凝固的豆漿,也就是為人所愛的豆腐腦兒,一瓢一瓢地舀進去,讓水漏掉。單單這樣可不行,還要用布把豆腐腦兒包好,但不要讓整塊兒的嫩豆腐裂開,包緊後壓上重物,這樣才行。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稀稀的豆漿就魔術般地變成了美味的豆腐啦! 我覺得呀,這次的豆腐格外地香。爺爺說豆漿美容養顏;豆渣味道香,能餵豬;豆腐可口,有得健康。黃豆一身都是寶啊!

做豆腐作文6

今天起個大早,幫外婆做豆腐。

外婆已經準備好了做豆腐的工具:一個圓圓的竹簍,一個大木盆,一個井字架,一塊紗布。

一切準備妥當,外婆燒好了兩桶開水,我很納悶,外婆告訴我,開水等一下有大用處的。外婆把磨好的生豆漿倒進鍋裡,大火,不停攪動,房間裡慢慢飄起了豆香。

火候一到,外婆快速把熱騰騰的豆漿倒進竹簍裡,讓我把預先燒好的開水不停倒入豆漿中,邊倒邊快速均勻攪動,廚房裡瞬間如仙境,濃濃的豆香瀰漫著,原來開水的用處在這裡呀。外婆告訴我,竹簍下面就是新鮮的豆漿。我裝了一碗貪婪地喝了一口,真醇香可口。外婆說,磨豆漿的黃豆都是挑選最好的,沒有汙染,用你們的話就是綠色食品。

接著外婆在熱氣瀰漫的豆漿里加了一點鹽滷,眼看著豆漿慢慢變成了豆花,大約15分鐘後,快速倒入到一個方盒裡包上紗布,蓋好木蓋,壓實。大約半個小時,再看看紗布裡的豆漿變成了豆腐塊。方方正正,邊上還有空隙,微微冒著熱氣。豆腐厚度大約10釐米,非常鬆軟,拿在手裡搖搖晃晃,隨時要傾倒一般,人們常說的“豆腐腰”大概就是這樣來的吧。

溫潤如玉的豆腐,可口美味,做起來的工藝可不少,要有技術,還要足夠的體力,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否則會前功盡棄。看來,勞動最光榮,最快樂,收穫也最多!

做豆腐作文7

今天,我要當一次廚師,為家人做一碗鯽魚豆腐湯!

一大早,我和爸爸去菜場,買了一條大鯽魚和一份嫩豆腐。回到家,馬上開始準備。先把殺好的魚(爸爸說,殺魚的過程較難且帶有危險性,以後再教我。)洗乾淨,然後由魚背到魚肚方向切幾道長長的口子。爸爸說,這樣可以讓作料、湯水等浸入魚的身體,使魚更加入味,當然也輕而易舉地避免了魚燒不熟。接著,把買來的豆腐放在清水裡浸一浸。接下來就是作料、輔料的準備了,這個環節也很重要,直接影響菜餚的美味度。切好的老薑數片,大蒜頭數粒,蔥洗淨切成小段,還有油、鹽、黃酒、水等。這樣,整個前期工作就算做好了。

開始做菜了。開啟煤氣灶,熱鍋。在鍋裡放適量菜油,適量鹽,幾片老薑,等到油開散發出香味時,拿著魚的頭輕輕放入鍋裡,輕輕地挪動魚身,讓油鹽等進入身體。倒入適量黃酒,去腥。小心翻動數次後,等到魚身微微發黃,魚眼快登出來的時候,就可以放水了。順帶著,將蔥花、大蒜頭一起放下,蓋上鍋蓋,等它第一次燒開。這時,再放入準備好的豆腐,再一次燒開後,擰到小火狀態,慢慢燉。差不多半個小時左右,等到湯成乳白色時,就可以吃了。

湯終於好了,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鍋蓋,一陣陣撲鼻的清香味讓我饞的口水留了一地。按照媽媽的吩咐,我給家人每人盛了一小碗湯,看著他們津津有味地品嚐著我燒的菜,我的心裡甜滋滋的。

這次燒菜我明白了,一直喜歡喝的“鯽魚豆腐湯”原來製作的過程這麼複雜,除了學會這道菜的興奮喜悅之外,更多的是對奶奶、爸爸、媽媽的敬佩!一直吃著他們燒的菜,卻不知燒菜是這麼辛苦!我暗下決心,儘量多學幾道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做豆腐作文8

今天媽媽突發奇想,要做豆腐,媽媽對我說:“快來和我一起做豆腐。”我說:“好。”

首先,揀黃豆。媽媽和我把有斑點的,腐爛的黃豆都挑了出來,確保大豆個個圓潤飽滿,這樣作出的豆腐質量才有保證。之後,媽媽吧大豆淘洗乾淨,再根據比例加入適量的水。

然後,磨豆漿。媽媽按下豆漿機的開關,在“轟轟”的響聲中,我舀起一盆黃豆倒入豆漿機上面的入口處。隨著大豆緩緩下墜,豆漿機左邊的罐子裡流出濃白的豆漿,淌入下面的大盆裡,右邊的槽裡則出豆渣,掉入另一個大盆中。我一次次地彎腰舀豆,挺腰添豆,大盆裡的黃豆越來越少,大盆裡的豆漿越來越多,而我越來越累。媽媽心疼地說“孩子,歇會兒吧!”我卻固執地非幹完不可。終於,添完最後一瓢都,我渾身如散了架似的,癱坐在地上。,阿媽卻沒有關住機器,反而舀起豆渣來。見我迷惑不解。媽媽笑著說:“豆渣還得過兩遍,才能碾乾淨。”

接著,我和媽媽把豆漿倒入大鍋裡,開始煮豆漿。金黃的火苗歡快地舔著鍋底,豆漿沸騰了,鍋裡冒起了一團團白沫。媽媽不再燒鍋了,進屋拿了一瓶葡萄糖溶液,往鍋裡邊倒邊對我說:“過去都是滷水點豆腐,那樣做出的豆腐不僅發苦,而且對身體有害。現在人們都改用葡萄糖了。”“葡萄糖有什麼作用呢?”我好奇地問。“起”凝結作用,可以讓煮好的豆漿變成豆腐。“媽媽用棍攪拌著豆漿說。

最後,我和媽媽把豆漿舀出來,倒在大盆裡晾涼,這時豆漿已經快變成白色的固體了。媽媽們又把他們舀在兩個鋪著布的長方形木框裡,用布裹好,就做成豆腐了。

通過這次做豆腐,我深深感受到:有些食物,吃上去好吃,做成卻很不容易,正所謂櫻桃好吃樹難載,豆腐好吃不好做,我們得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應該好好珍惜。

做豆腐作文9

在陽光飛揚英語學校,上次英語課,linda老師說要我們下次課時,每人帶一樣自己做的一道菜來學校,因為下一次課要學習食品類的單詞,我們舉行一次英語聚餐。

回到家裡,我就決定做一道麻婆豆腐,1月8日到了,下午2點50分就要上英語課。爺爺婆婆為我準備好了做麻婆豆腐的所有材料: 豆腐、瘦肉、花生油、花椒麵 、醬油、郫縣豆瓣 、豆豉 、鹽 、雞精、大蒜、生薑、大蔥、肉湯、水澱粉 。我首先把豆腐切成2釐米的正方體,然後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5分鐘,撈出備用。接著,我又把瘦肉切成肉末,切好蔥薑蒜,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開始上灶了,先把火開啟,往鍋裡注入適量花生油,上火燒熱後,便炒肉末。 肉末變色後下入郫縣豆瓣煸炒,煸炒出香味後下入豆豉煸炒。把豆豉煸炒出香味後,加入肉湯煮開。 然後放入適量的醬油、鹽、雞精、大蒜、生薑、大蔥調味品,然後下入豆腐煮開,燜3分鐘。然後用水澱粉勾芡。當澱粉徹底糊化後便可出鍋碼盤。裝盤以後趁熱均勻的撒上一層花椒麵和蔥花,麻婆豆腐就做成了。

到了陽光飛揚英語學校,老師教了我們食品類的單詞,比如說:碗、黃油、油、青椒肉絲、油炸薯條、麻婆豆腐……上完課後,英語聚餐開始了,老師把同學們自己製作的菜都拿出來,有:薯條、香腸、魚片、雞翅、雞塊……大家好開心喲,老師剛把我做的麻婆豆腐的蓋子一開啟,一股濃濃的香味飄進同學們的鼻子裡,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大家就彷彿看到了世界上最好吃的菜,讓大家垂誕欲滴。老師剛叫開始吃的時候,目標首先就對準了我製作的麻婆豆腐,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瘋搶起來,生怕晚了沒有了,果然,不到二分鐘,全被搶了光了。

做豆腐作文10

就要過年了,我們一家也開始準備起了各種食材。

今天,我們要做豆腐,我剛剛喂妹妹吃好雞蛋,就看見奶奶拎著一桶大黃豆走了進來,說要去打黃豆,充滿好奇心的我很想跟著去看看是怎樣打黃豆的,奶奶說可以,我們便出發了。

到了打磨的地方,並不見磨臺,只見一臺很大很大的機器。然後奶奶把黃豆往機器裡一倒,這我還真沒見過,於是就問奶奶:“這兒為什麼沒有磨臺?這個機器又是幹什麼的?”奶奶笑了笑說:“別急,你等會兒就知道了。”十分鐘後,奶奶把機器的口子開啟,只見一邊是黃豆渣,一邊是白白的豆漿,我們把豆漿用桶裝起來帶走,拿回家做豆腐。

到了家,奶奶搬出老家裡的“移動灶臺”,捧來了一堆柴火,再用打火機把柴火點著,火燒起來後,奶奶把磨好的豆漿倒進了鍋裡,小火慢煮。半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原來棉花似的豆漿變成了血多凹凸不平的豆腐塊,奶奶叫我把樓梯下的豆腐板拿來,那時,我心裡正疑惑著呢:怎麼做出來的豆腐是這麼小,這麼碎的,難道沒做成功?聽到奶奶這句話時,我便知道下面還有工程,於是趕快拿來豆腐板。這時,奶奶已經拿好了紗布,她麻利地把豆腐板組裝成豆腐臺,把紗布蓋在臺上,再把煮好的豆腐塊倒進去,叫我打一桶水來,我把水給她後,她把水壓在豆腐臺上,從臺下面流出了豆腐水,過了一會,打開臺蓋,一塊完完整整雪白的豆腐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

做豆腐真有趣。

做豆腐作文11

在我們家附近,有一個專門做手工,做實驗的小店。聽說那兒還可以用石磨做豆腐,我便興致勃勃地去領了一壺黃豆回家泡。

第二天,我急忙跑到陽臺檢視黃豆,呵,昨天那小巧的黃豆,這會兒個個都變成了“大胖子”。我把它拿到店裡,開始製作香噴噴的豆腐了。

首先,用勺子將一些黃豆和自來水一塊倒入石磨上方的圓孔裡,每勺約六七粒黃豆,之後迅速轉動石磨若干圈,轉動的次數越多,磨出來的豆漿就越細哦!石磨之所以能將黃豆變成豆漿,是因為石磨和磨盤的對接處都有一道一道的花紋,它們相互摩擦時,就將黃豆斬碎,豆渣和豆漿就一起從旁邊流了出來。

如果你怕豆渣和豆漿一起流出來,就把放在石墨口下面接豆漿的碗上面放一塊屜布吧!這樣豆渣就會留在屜布上了!

接著,把這些豆漿煮10分鐘,在煮的過程中,每隔2分鐘就要攪一攪豆漿,以免粘鍋。煮好後,把它倒入塑料瓶或玻璃瓶(嚴禁飲料瓶),放涼到83.5℃,然後將帶有1.7毫升的葡萄糖酸內酯倒

進去,冷卻15分鐘後,豆漿就變豆腐腦了。

然後把一個方形空心木框裡鋪上屜布,把豆腐腦倒進去,包上屜布,過20分鐘後,一大塊豆腐就出來了。

我把豆腐帶回家,燒了一頓“麻婆豆腐”。吃著自己做的豆腐,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做豆腐作文12

今天是週末,一大早我就去姥姥家。姥姥問我想吃什麼,我說:“昨晚看少兒節目,說豆腐有營養,對身體好,我想吃豆腐”。姥姥說:“那好辦,我們今天自己做豆腐,只是中午吃不到,得晚上才能吃,我現在就泡黃豆去”。“太好了!”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說做就做,姥姥拿出黃豆,我幫姥姥仔細的把黃豆裡的`雜質和不好的黃豆挑出去,又用清水把黃豆淘洗乾淨,然後用熱水把黃豆浸泡在盆裡。我著急的一次一次去看黃豆泡好沒有。姥姥笑我是隻“小饞貓”。

好不容易等到黃豆泡好了,姥爺搬出專門磨豆漿的機器,插好電源,把黃豆倒進機器裡,然後一按機器開關,機器就“轟轟”地轉動起來。一會兒機器上面的出口就流出了白白的豆汁,豆渣從機器的下面出口流出來。大約十分鐘,半盆黃豆都磨好了。姥爺把機器收拾起來。姥姥把磨好的豆汁倒進鍋裡,點上火,開始煮豆汁。剛剛磨好的生豆汁有好多泡沫,姥姥一邊燒火一邊用勺子不斷的攪拌著鍋裡的豆汁。等豆汁沸騰過幾次,鍋裡的泡沫沒有了,豆汁熟了(姥姥說,必須把豆汁完全煮熟,豆汁要反覆開鍋幾次才會熟)。這時姥姥把火關上,往鍋里加適量的滷水(一種專門做豆腐用的材料)和鹽,邊

加邊慢慢的攪動豆汁,等到鍋裡的豆汁慢慢的凝固,然後把鍋蓋上。

過了二十分鐘左右,把鍋蓋開啟。鍋裡的豆汁已經變成一鍋雪白的豆腦。姥姥給我盛了一碗,“好香”,我一口氣把一碗豆腦吃的一乾二淨。姥姥把餘下的豆腦倒進一個鋪著包袱小圓笸籮裡,把裡面的餘汁擠壓出來。一盤香噴噴的豆腐就呈現在眼前了。我就著煎餅狼吞虎嚥地吃了一大塊。撐的我的小肚子圓鼓鼓的。

我喜歡吃自己做的豆腐,又新鮮又幹淨。我對姥姥說:“下週我們再做豆腐吃”。

做豆腐作文13

我的老家在千島湖,聽爸爸說過去每到臘月家家戶戶都要做豆腐,到現在還有這個習俗。說這是為來年討個好彩頭,取“錦衣玉食”之意,因為細潤瑩白的玉為玉中佳品,與豆腐的顏色相似,於是豆腐就順理成章代表了“錦衣玉食”中的“玉食”,這樣一來做豆腐自然是“奔小康”之舉了。

爸爸說做豆腐是很辛苦的活,過去每到臘月做豆腐的日子,奶奶便天不亮就起床,在昏暗的燈光下獨自推著沉重的石磨,把前一天浸泡好的黃豆邊走邊動邊往磨眼裡倒,然後還不時往裡添水,這種用石磨磨出的豆漿味比機器磨出的豆漿味道要純正,旋轉的石磨不停地轉動,潔白的豆漿從磨縫中汩汩流出,又順著磨盤流到地上的木桶裡。一桶豆漿磨好後奶奶還要把其中的豆渣分離出來。別看它是渣,但把它給豬吃也是有營養的,下一步是煮漿點漿,奶奶把生豆漿倒入鍋內煮沸,邊煮邊舀去面上的泡沫做豆腐最關鍵的是點漿,要控制好火候,等火候到了,奶奶將滷水倒入剛從鍋內舀出的熱騰騰的豆漿裡,用勺子輕輕攪勻,數分鐘後,豆腐凝結成了豆腐花。奶奶用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板壓半天,豆腐就做出來了。

鮮豆腐臘月裡吃不完,就把它切成一片一片,或切成小塊,然後用油炸,變成了油豆腐,能放到開春都不變質。有人還把它做成腐乳,總之白豆腐能變出五花八門的花樣來。

如今,市場上豆製品供應十分豐富,有嫩豆腐,有老豆腐,還有豆腐絲等等。讓人目不暇接,再加上生活節奏快,過年事物繁雜,臘月做豆腐這個習俗雖然還在,但磨豆漿這個環節很多人已經改用現代化磨漿機了,因為這樣會輕鬆很多。現在走進奶奶家,那曾經留下汗馬功勞的石磨,已經閒置多年了,磨盤上沉積了不少歲月的灰塵,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做豆腐作文14

今天,我突發奇想,自己做一次豆腐。 首先,要準備好做豆腐的材料:黃豆、滷水或石膏。不料,我都不知道滷水是什麼,連滷水都不知道是什麼,正當我心急如焚的時候,爸爸便給我提了一個建議:問問賣豆腐的師傅是什麼。我想:對啊,賣豆腐的師傅一定知道,我順便向他要一點回來!到了菜市場,我問了問滷水是什麼,賣豆腐的師傅似乎看出了什麼,二話不說的把滷水給我,對我說:“就是滷水,你拿去用吧!”真的十分的感謝他。

這樣材料就齊了。 做豆腐的第一步是要把黃豆用冷水泡一個晚上,使黃豆膨脹起來。當黃豆膨脹起來的時候,就要用石磨把黃豆磨碎,可惜我家沒有石磨,只能用攪拌機代替嘍,但是用攪拌機就不用再過濾了,21世紀,科技真是發達呀!用豆漿機攪拌完後,攪完後的豆漿放到鍋裡,用火煮開,在煮的過程中,還要一邊煮一邊把浮在面上的泡沫去掉,煮的步驟就完成了。接下來的兩個步驟是極為關鍵的,因為這關係到這個豆腐的質量好不好,這個步驟就是“點豆腐”

。要把滷水一點一點地倒進煮好的豆漿裡,並且不停地攪拌,這個極其關鍵的步驟讓我緊張不已,生怕快完成的豆腐被我毀掉了。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把點好的豆腐放在一個木盒,並用磚頭擠出豆腐裡剩餘的水分,豆腐就製作完成了。 通過了這次做豆腐的親身體驗,我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和科技的發達,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因為它包含的是人們的辛苦啊!

做豆腐作文15

媽媽從朋友那兒聽說可以到一家豆製品廠免費嘗試做豆腐,便讓爸爸冒著一天的大雨送我們到這家廠裡報名。我們好不容易到找到了那裡,但廠裡的負責人說名額已滿了,不能讓我們參加。看著我失望的表情,媽媽便再三央求人家,最終,那個負責人架不住媽媽的糾纏,只好同意了增加名額,讓我們參加。太好了,看來,美女的魅力就是大呀!

第二天下午,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了廠裡,發現來做豆腐的同學和家長真不少。廠裡的人先向我們介紹了做豆腐的過程,便讓我們親手操作了。

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事先浸泡好的黃豆三兩、清水一盆、磨具、成型器和鹽滷等等。

先把黃豆一點點放進磨具裡,按左兩圈、右三圈的順序慢慢地轉,轉的同時,還要不停地倒進清水。看著豆漿一點點地流出來,聞著淡淡的豆香味,感覺真是神奇。過了一段時間,豆漿磨好了,我們再用網濾出豆渣,用勺子輕輕地去掉上面的一層沫。

接下來,便開始煮豆漿了。豆漿在鍋裡煮的時候,香味越來越濃。大約20分鐘後,我迫不及待地揭開鍋蓋,濃濃的香味和著霧氣便撲面而來。

我把鹽滷一點點地倒進鍋裡,用勺子攪勻,然後把豆漿倒進成型器中,再經過擠壓,拿掉成型器,一塊方方正正、白白嫩嫩的豆腐便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小心翼翼地將這塊豆腐捧在手裡,感覺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豆腐。

晚上,我們全家吃火鍋,我做的豆腐大部分被爸爸搶著吃了。爸爸說,這是他吃過的最美味的豆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zuowen/nno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