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有關八六子的大全

秦觀:八六子
  • 秦觀:八六子

  • 秦觀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劃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絃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賞析】這是一首懷人之詞,懷念他曾經愛過的一個歌女。起為...
  • 6528
八六子·倚危亭宋詞
  • 八六子·倚危亭宋詞

  •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絃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古詩簡介:《八六子·倚危亭》是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此為一首懷人之...
  • 27782
杜牧《八六子·洞房深》詩詞賞析
  • 杜牧《八六子·洞房深》詩詞賞析

  • 八六子·洞房深唐代:杜牧洞房深,畫屏燈照,山色凝翠沉沉。聽夜雨冷滴芭蕉,驚斷紅窗好夢,龍煙細飄繡衾。辭恩久歸長信,鳳帳蕭疏,椒殿閒扇。輦路苔侵。繡簾垂,遲遲漏傳丹禁舜華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處,金輿漸遠,何時彩仗重臨?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陰。賞析杜牧的這首八六子是一首宮怨詞,詞的上...
  • 2748
秦觀—《八六子》
  • 秦觀—《八六子》

  • 【年代】:宋【作者】:秦觀——《八六子》【內容】: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怎奈何、歡娛漸隨流水。素絃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作者】:秦觀...
  • 6925
八六子的意思和解釋是什麼
  • 八六子的意思和解釋是什麼

  • 八六子【意思解釋】1.詞牌名。雙調平韻﹐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體。唐杜牧有《八六子》詞。宋秦觀《八六子》詞有"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之句﹐故又名《感黃鸝》。《詞譜》以為宋詞中當以晁補之《八六子.喜秋晴》為正體。...
  • 23622
方岳—《八六子》
  • 方岳—《八六子》

  • 喜椿庭。近來強健,團欒雁序歡聲。正柳絮簾櫳清晝,牡丹欄檻新晴,緩飛翠觥。阿戎碌碌功名。但要無災無難,何曾著公卿。且抖擻斑衣,笑供兒戲,共將樂事,細酬佳景,須知翠袖全盛綠黛,金章不換蓑青。鬆亭。中間頓個壽星。作者:方岳(1199--1262)字巨山,號秋崖,新安祁門(今屬安徽)人。理宗紹定五年...
  • 18796
《全唐詩》卷八百八十六
  • 《全唐詩》卷八百八十六

  • 卷886_1【中秋月】曹鬆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絕微雲。眾木排疏影,寒流疊細紋。遙遙望丹桂,心緒更紛紛。知卷886_2【寄方幹】曹鬆桐廬江水閒,終日對柴關。因想別離處,不知多少山。釣舟春岸闊,庭樹晚煙還。莫便求棲隱,桂枝堪恨顏。主卷886_3【宿山寺】曹松溪山盡...
  • 2549
《朱子語類》卷三十六 論語十八
  • 《朱子語類》卷三十六 論語十八

  • ◎子罕篇上△子罕言利章行夫問"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曰:"罕言者,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特罕言之耳。罕言利者,蓋凡做事只循這道理做去,利自在其中矣。如'利涉大川','利用行師',聖人豈不言利。但所以罕言者,正恐人求之則害義矣。罕言命者,凡吉凶禍福皆是命。若儘言命,恐人皆委之...
  • 21998
《全唐詩》卷六百八十八
  • 《全唐詩》卷六百八十八

  • 卷688_1【寄杜先生詩】孫偓蜀國信難遇,楚鄉心更愁。我行同范蠡,師舉效浮丘。他日相逢處,多應在十洲。知卷688_2【贈南嶽僧全玭】孫偓窠居過後更何人,傳得如來法印真。昨日祝融峯下見,草衣便是雪山□。卷688_3【答門生王渙李德鄰趙光胤王拯長句(一作裴贄詩)】孫偓謬持文柄得時賢,...
  • 24052
《管子》臣乘馬第六十八
  • 《管子》臣乘馬第六十八

  •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乘馬。”管子對曰:“國無儲在令。”桓公曰:“何謂國無儲在令?”管子對曰:“一農之量壤百畝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內。”桓公曰:“何謂春事二十五日之內?”管子對曰:“日至六十日而陽凍釋,七十日而陰凍釋。陰凍釋而秇稷,百日不秇稷,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內耳也。今君立扶台...
  • 24274
《金史》卷六十八 列傳第六
  • 《金史》卷六十八 列傳第六

  • 歡都(子謀演)冶訶(子阿魯補)骨赧訛古乃蒲查歡都,完顏部人。祖石魯,與昭祖同時同部同名,交相得,誓曰:“生則同川居,死則同谷葬。”土人呼昭祖為勇石魯,呼石魯為賢石魯。初,烏薩紥部有美女名罷敵悔,青嶺東混同江蜀束水人掠而去,生二女,長曰達回,幼曰滓賽。昭祖與石魯謀取之,遂偕至嶺右,炷...
  • 29713
《朱子語類》卷八十九 禮六
  • 《朱子語類》卷八十九 禮六

  • ◎冠昏喪△總論冠禮、昏禮,不知起於何時。如禮記疏説得恁地,不知如何未暇辨得。〔義剛〕問:"冠、昏、喪、祭,何書可用?"曰:"只温公書儀略可行,亦不備。"又曰:"只是儀禮。"問:"伊川亦有書?"曰:"只有些子。"〔節〕欽夫嘗定諸禮可行者,淳錄雲:"在廣西刊三家禮。"乃除冠禮不載...
  • 27066
《老子校釋》第六十八章
  • 《老子校釋》第六十八章

  •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嚴可均曰:“古之善為士者”,各本無“古之”。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句首均有“古之”二字。武內義雄曰:敦、遂、景三本句首有“古之”二字,王弼本亦然。謙之案:諸王本均無“古之”二字,惟明和刻老子王注冠以考異雲:“古本作‘古之善為士者不武也’。”此蓋指...
  • 10833
《新唐書》卷六十八 表第八
《朱子語類》卷八十六 禮三
  • 《朱子語類》卷八十六 禮三

  • ◎周禮△總論曹問周禮。曰:"不敢教人學。非是不可學,亦非是不當學;只為學有先後,先須理會自家身心合做底,學周禮卻是後一截事。而今且把來説看,還有一句干涉吾人身心上事否?"今只有周禮儀禮可全信。禮記有信不得處。又曰:"周禮只疑有行未盡處。看來周禮規模皆是周公做,但其言語...
  • 30237
《朱子語類》卷六十八 易四
  • 《朱子語類》卷六十八 易四

  • ◎乾上問:"'乾坤',古無此二字。作易者特立此以明道,如何?"曰:"作易時未有文字。是有此理,伏羲始發出。"〔可學〕以下總論乾坤。乾坤只是卦名。乾只是個健,坤只是個順。純是陽,所以健;純是陰,所以順。至健者惟天,至順者惟地。所以後來取象,乾便為天,坤便為地。〔淵〕乾坤陰陽,以位...
  • 13990
六七八歇後語
《全唐詩》卷六百八十六
  • 《全唐詩》卷六百八十六

  • 卷686_1【閿鄉寓居十首·阿對泉】吳融六載抽毫侍禁闈,可堪多病決然歸。五陵年少如相問,阿對泉頭一布衣。卷686_2【閿鄉寓居十首·蛙聲】吳融稚圭倫鑑未精通,只把蛙聲鼓吹同。君聽月明人靜夜,肯饒天籟與松風。卷686_3【閿鄉寓居十首·茆堂】吳融結得茆檐瞰碧溪,閒雲之外不同棲...
  • 14691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八 表八
  •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八 表八

  • ◎諸臣封爵世表一《史記》、《漢書》皆表列侯。明史世表亦及功臣。清於封爵,皆仿古制。世及為禮,視漢特優。非罔替者,甲令按等皆有襲次,不容稍紊。開國所封,沐雨櫛風,攀鱗附翼,與漢元功實無差異。其後蕩定邊徼,開拓疆宇,儋爵酬庸,赫奕當代。內地征討,役稍鉅者,胙茅傳胤,亦等邊功。惟福...
  • 12642
《全唐詩》卷八百六十六
  • 《全唐詩》卷八百六十六

  • 卷866_1【吟】九華山白衣澗水潺潺聲不絕,溪壟茫茫野花發。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唯對空山月。卷866_2【詩】田達誠宅鬼天然與我一靈通,還與人間事不同。要識吾家真姓字,天地南頭一段紅。卷866_3【秋夜吟】長安中鬼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室有月(吟)。--九衢生人何勞勞,長安土盡槐...
  • 23689
《全唐詩》卷八百六十八
  • 《全唐詩》卷八百六十八

  • 卷868_1【夢丹書】李亨厥不云乎,惟其惟時。上天所保,福祿不虧。齋卷868_2【夢黃衣童子歌】李豫中五之德方峨峨,胡胡呼呼何奈何。知卷868_3【夢揚州樂妓和詩】劉禹錫花作嬋娟玉作粧,風流爭似舊徐娘。夜深曲曲灣灣月,萬里隨君一寸腸。卷868_4【夢中美人歌】邢鳳長安少女踏春陽,何...
  • 28354
《全唐詩》卷六百六十八
  • 《全唐詩》卷六百六十八

  • 卷668_1【途中除夜】高蟾南北浮萍跡,年華又暗催。殘燈和臘盡,曉角帶春來。鬢欲漸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門舊知己,誰為脱塵埃。知卷668_2【長門怨】高蟾天上何勞萬古春,君前誰是百年人。魂銷尚愧金爐燼,思起猶慚玉輦塵。煙翠薄情攀不得,星茫浮豔採無因。可憐明鏡來相向,何似恩光朝夕...
  • 11617
《通典》卷八十六 禮四十六 沿革四十六 凶禮八
  • 《通典》卷八十六 禮四十六 沿革四十六 凶禮八

  • 喪制之四○薦車馬明器及飾棺(周後漢晉北齊隋大唐)周制,大喪,及祖,喪祝飾棺,乃載,遂御之。(祖,為行始也,亦奠也。飾棺,設柳池紐之屬。其次序,載而後飾,既飾,當旋車向外,喪祝御之。御之者,執翿居前,卻行為節度也。)諸侯、大夫、士喪,柩既朝,乃薦車,直東榮,北輈。(薦,進也。進車者,象生時將行陳...
  • 3684
二九十八,三六十八歇後語
《朱子語類》卷二十六 論語八
  • 《朱子語類》卷二十六 論語八

  • ◎里仁篇上△里仁為美章或問:"里仁一篇,自首至'觀過斯知仁矣',都是説仁。'里仁為美',是指言仁厚之俗;'觀過斯知仁',是指言慈愛底仁。其他則皆就心德上説。"曰:"雖是如此,然統體便都只是那個仁。如裏有仁厚之俗,便那一里之人這心不大故走作,所以有仁厚之俗。'觀過斯知仁'...
  • 8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