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讀書的讀後感

讀書的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書的讀後感

讀書的讀後感1

不知是哪位神仙拉起幕布,消散光明,留下黑暗。月光灑落滿地,聽着窗外蟋蟀的鳴唱,我又聯想到蟬,又想到書中的故事,平靜的心中猶如顆顆石子落下,蕩起圈圈漣漪,久久不能回神,欽佩中又帶着悲傷。

這個故事便發生在夏天的蟬鳴時候。秀男,一名普普通通的九年級女生,學習成績不好,父母是受過高等文化教育,希望子女也是如此,為此花費大把時間,精力,金錢,可事與願違。這天,媽媽發現了三封信,信中有早戀之意,媽媽無奈又傷心,逼問是誰,秀男什麼都不知道,信全都是同學賴小珠給她的,後來這件事被學校知道了,秀男才知道三封信都是賴小珠寫的,但二人都無法説出真相。此時,一個叫邊域的男孩出現了,為她們承擔了責任。事後,秀男問了邊域的學校班級,但未曾找到他,問了很多人但沒有人認識。後來,邊域又出現了幾次,救了秀男,受了傷,但就這一次邊域送給她一支玉石刻成蟬的鋼筆,用手摸上去有種撫摸真正蟬翼的感覺,然後再沒出現。這隻筆很神奇,只會寫出正確答案,意思便是錯誤答案是寫不出來的。秀男靠着它,成績提高了不少。後來因懷疑秀男作弊,班級同學踩壞了筆,最後只聽見筆發出一聲淒厲的蟬叫聲。修好後,秀男帶着它上了會考戰場,筆出水不是那麼流暢了,最後寫句號時明明有墨但寫不出來了。之後,秀男以優異的成績留在本校高中。

原來,邊域是爸爸救濟過的男孩,幾番周折在很遠的地方找到,卻得知邊域已經去世了,就在會考那天,秀男也便知道為什麼沒能寫下句號,邊域出事那天正是鋼筆被踩的那天……邊域曾説:“……我知道有一個男生,他學習成績非常好,可是他在大學聯考的時候,僅因一分之差沒能考上大學,希望破滅了,他覺得空氣凝固了,天空黯淡無光,他感到深深的絕望,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但就在他將要死去的一瞬間,他猛然醒悟,生命是那樣的可貴,對於崇高的生命,那一點挫折顯得渺小和微不足道。在那一瞬間,他忘記了所以同學之間的矛盾和不愉快,他想起了親人和同學們的美好情誼和温馨時光,從此以後,他覺得心裏充滿陽光……”這是他自己啊……

第一次讀這本書,我忍了很久的眼淚。在看到邊域去世這一刻嘩的一下流了出來,哪怕是現在提筆去寫我仍舊忍不住淚水,只惜拙筆無法表達,就覺得這世界上有太多事物值得你去爭取,值得你去不放棄。

這本書名叫“蟬為誰鳴”就好像是在説,現在眾多的學生在為誰而學習?問我,我會堅定不移的説,為自己而學習!既然為自己而學習,那就像邊域所説一樣“一點挫折顯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抱朴子》中有句話值得我們去感悟“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書中的秀男雖然成績不好,但仍舊默默付出,堅持不懈,就像蟬在黑暗地下隱藏七年,最終換得三個月的光明,但蟬一直堅守,不放棄。即使面對家長,同學的否定,依然努力學習,並且在不懈努力之下由醜小鴨蜕變成白天鵝。時間對任何人來説都是公平的,只要堅持,誰都阻攔不了你,只有你自己可以給你想要的全部。如同王充所説“寒不累時,則霜不降;温不兼日,則冰不釋。”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在《提契諾之歌》中寫到“無法達成的目標才是我的目標,迂迴曲折的路才是我想走的路,而每次的`歇息,總是帶來新的嚮往……所有的極端與對立都告消失之處,即是涅槃。”艱險與困難如同影子一般伴隨着我們,它可以是一個人的低谷也可以是一個人的高潮。故事中的邊域幼年時家中拮据,以瘦弱的肩膀抗起家庭,年少時因一分之差落榜,這對他來説是個崩潰的打擊,使他產生自殺的念頭。有時候坐在那想一想,有志青少年都很努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過早晨的日出,賞過傍晚的夕陽西下,每個人都在拼搏,但依然有未能如願之時。這努力奮鬥的路上,遇到困難重重,但每個人始終應該堅信:只要自己堅決不退縮,勇敢而上,上帝總會在一次偶然中看見閃閃發光的你,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那將會是你如願以償的一天。如果故事中邊域堅信自己,很快從低谷中走出來,那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很多道理我們都知道,那是不是可以運用起來呢?勇敢的掌舵的人總是能夠熟練運用各類知識才能讓船隻抵抗狂風暴雨,最後欣賞到極光美景。

餘秀華有言“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日落。”前往彼岸的人無數,什麼樣的人才會登上呢?那就是勇敢、堅持、永不退縮的你!

讀書的讀後感2

《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我在竇桂梅敍述的這件事上,頗有感觸。這裏擇一句話為感觸的原點。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這是我們再清楚不過的事實,但我們憑藉的基礎是什麼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師資培養過程,姑且也算上一年一年在教學過程中累積的經驗,但配以我們這一代人精神成長的貧血,如果沒有源頭的活水不斷注入滋潤,我想我們很快就會面臨黔驢技窮的窘境。

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

期末複習的一張綜合試卷中,有這樣一道題:《三國演義》是一部家喻户曉的小説,和其相關的成語有()()()。

成語:

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願望無法實現,只能靠想象來安慰自己。

2、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3、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4、三顧茅廬(劉備):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6、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7、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8、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9、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10、才佔八鬥(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1、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2、超羣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3、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可偏有生答:欲擒故縱、假道伐虢。

我讀過三十六計,所以知道它們是三十六計中的兩計,但並不確定這“兩計”也是與“三國”相關的成語,於是,我不能下手打“錯”,也不能盲目地打“對”,只劃出一個箭頭,寫上“誰”。--技窮之一

第二天,分別找答的兩位同學。

先問第一個,“欲擒故縱”指誰?學生答道:三國裏,諸葛亮擒拿孟獲。他説得振振有辭,我啞口無言。我一想,是有這麼一個故事。--技窮之二

接着問第二個,“假道伐虢”寫誰呢?只聽清他一句:他確實是三國裏的故事啊,~~~。後來的話我未知……

要是平時,我一定會清楚有力地説一句:把話説清楚。可這時,我沒有勇氣面對。因我心裏沒底,《三國》雖然看過,但我看得不透。第一位學生説的故事,在我大腦中還有影子搜索得到,而第二位學生説的,我卻聽都沒聽見過,我一時處於迷霧狀態,心賭得荒。此時,我的眼神是暗淡的,我的宗氣是微弱的……技窮之三

為了將這些疑惑弄清,我翻閲了不少資料。

首先從《三十六計》入手,那裏有一句話: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軍事史上一個“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

欲擒故縱: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使他不加戒備,;比喻為了更好地控制而故意先放鬆一步。

此解釋出於《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是當前最權威的版本。而欲擒故縱的解釋裏再沒有多餘的一個字,可見並非出於典故。此時,我再看三十六中的欲擒故縱的計名探源,發現這樣一句話:最後一次,諸葛亮火燒孟獲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獲。孟獲終於感動了,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看到這裏,我想,會不會有“七擒孟獲”這個成語呢,於是,我第二輪翻開《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查找以“七”字開頭的成語,終於找到了一個“七擒七縱”的成語。解釋:傳説三國時諸葛亮南征孟獲,捉了他七次,又放了他七次,才使孟獲心服口服,不再背叛。後用這個典故指善於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悦誠服。看到這一解釋時,我的心頓時明亮,眼神也放出了光彩。這時,我就有勇氣面對學生,與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地交流我的`觀點:你回答的欲擒故縱只是打了個擦邊球,正確答案應當是“七擒七縱”。同樣道理,答“假道伐虢”的我也有了充分的理由與之交流:“假道伐虢”只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並非成語。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裏只有“假道”一詞,而沒有“假道伐虢”的成語。“假道”就是“借道”“取道”之意。如借道法國去非洲。再説“假道伐虢”的計名探源中,卻是出於“春秋時期”,與“三國時期”相差甚遠。這時,我才明白,當時,那位學生讓我聽不懂的一段話,除我自己心裏無底外,其實,他也屬於張冠李戴,而才説得含糊其詞了。

老師們,聽了這個真實的故事,在什麼想法?我是通過這次經歷,真是感慨萬千。如果這後續工作是做在批改那道題之前,那麼,我,作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是一個順利成章的正常程序。可這事偏倒過來了,把我甩到了黔驢技窮的窘境,讓我無奈、無助、無力……可見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書要多讀,書要廣讀,書要深讀。從某種意義上講,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

例:夜不能寐渴望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眼欲穿思念一枝紅杏出牆來

怒髮衝冠歡欣但悲不見九州同

手舞足蹈憤怒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是一道連線題,屬於客觀題,有一定的機率對(碰運氣)

讀書的讀後感3

本書是陳興良教授撰寫的西方人物誌,以在西方刑法學歷史上曾經做出重大貢獻的十位刑法思想家為單元,勾畫出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和刑法理論歷史演變的基本線索。在這十位刑法思想家中,既有康德、黑格爾、邊沁這樣以哲學思想著稱的學者,他們對刑法的獨特論述值得關注;又有孟德斯鳩、貝卡利亞、費爾巴哈這樣對刑法學科的形成具有創始貢獻的學者,他們對刑法基本理念之形成功不可沒;同時還有龍勃羅梭、菲利、加羅法洛、李斯特這樣對於刑法學派的形成具有開拓功勛的學者,他們對拓展刑法學術視野居功至偉。最後,筆者將下文敍述中選取幾位印象較為深刻的刑法學家進行解讀。

孟德斯鳩的標籤是“探尋法意”。他從政體形式出發,分析了相應的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制度。而他最大的貢獻就在於他明確將自由作為刑法的根基,使得刑法第一次從血腥中解放出來,成為保障自由的工具。此外,他把危害社會的行為作為犯罪的載體並提出“罪與刑之間的適當比例”的命題對於排除主觀歸罪和建立罪行相當原則具有重要意義。

貝卡里亞的標籤是“建構公理”。他總結了一些有益的普遍真理,這些真理中包含着我們稱之為刑法基本原則的內容,也即罪刑法定主義、罪行均衡原則和刑罰人道主義,而現代民主國家包括我國的刑法中無不體現着這些原則。在犯罪層面,他認為犯罪的本質特徵在於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除此之外,犯罪還應具備違法性,這就從形式和實質層面點明瞭犯罪的特徵。在刑罰層面,他的突出貢獻在於首倡刑罰目的的功利觀,提出雙面預防的理論以及主張刑罰寬和化和廢除死刑,毫無疑問,這些前瞻性的主張對於當今司法改革大有裨益。

康德的標籤是“弘揚道義”。顧名思義,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道義報應論和等量報應論上。首先,他提出的報應不同於原始社會的血親復仇 和同態復仇,而是把贖罪和賠償等交換意義上的等價作為復仇的標準,從而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其次,他提出的道義報應主義刑罰哲學否定了神意報應主義,認為人是現實上創造的最終目的,以尊重人作為目的價值,並由此提出經典論述“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也即只有在一個人犯了罪的情況下才能加刑于他。這些論述剔除了報應論中的神學內容,使之世俗化,並以此論證刑罰的依據,使報應刑主義完成了從矇昧到理性的轉換。但這種以牙還牙式的絕對報應主義忽略了功利主義預防,因此也存在問題。

龍勃羅梭的標籤是“遭遇基因”。他的思想精華概括下來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他對刑事古典學派的方法論研究進行了革命,將實證方法引入犯罪學研究,他以觀察作為研究犯罪的重要方法,將結論建立在嚴格的科學數據上,從而結束了對犯罪的抽象臆想,但唯一缺陷就是他沒有進一步揭示犯罪產生的內在根據。第二,他提出了“犯罪天生論”。也即早期認為犯罪可以通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因此存在天生犯罪人;到了晚期他開始強調墮落對犯罪產生的原因力,實現了從側重生理因素髮展到兼顧心理及其他社會因素。第三,在刑罰層面,他一反古典學派的道義責任,提出了“社會責任論”,也即對犯罪人適用刑罰不是基於報應而是基於人身危險性,這就為後來的保安處分等制度提供了理論基礎。

李斯特的標籤是“關切目的”。他的思想精髓同樣可以概括為三部分。第一,復興刑事政策。李斯特使刑事政策真正成為一門學科,他認為刑事政策的目的是價值判斷,其主要是為了解決法律事實的“當為”而非僅侷限於犯罪刑罰等事實學的範圍。反觀我國,可以説是在近些年來將刑事政策應運到了極致,但是大而概括式的'概念演繹與籠統適用的確值得反思,如何精準化的運用刑事政策才是值得重視的地方。第二,犯罪徵表説的提出。他把犯罪行為看作是行為人反社會性格的徵表,統稱為“人身危險性”,也即因受懲罰的不是行為而是行為人。第三,他提出目的刑主義,重視犯罪的預防作用,特別是特殊預防,並且把改善教育為內容的刑罰視為目的刑的根本要求。預防刑的倡導相對於單純的懲罰而言的確更能從內心破除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使其更好的改造和迴歸社會。

讀完整本書,可以説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探尋法意的孟德斯鳩到關切目的的李斯特,從古典學派到人類學派再到社會學派,原來刑法思想是這樣一步步發展而來的。雖然説這些刑法思想家只涉及了其中某一點而不及其餘,但是就這“一點”恰恰是以往的“全面”中所沒有的,因而又是深刻的。而且在那樣的時代,他們能夠掙脱封建的牢籠,追求理性,進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論,是很值得尊敬的。可以説,正是因為這一個個片面的刑法思想家,他們突破了平庸的全面,帶給我們全新的視野,給我們呈現出全面—片面—全面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發展軌跡,才使得刑法思想的不斷成長,進而發展到今天的樣子。可見,這片面的背後藴藏着多大的力量,也正是這些否定性的力量,讓我們處在永遠進步的潮流之中。

讀書的讀後感4

在文學史上,有許多的經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夠像《簡愛》這樣深深地進入人們的靈魂,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影響着人們的精神世界,甚至對某些人來講,影響了他們一生的作品並不很多。當我第二次再次閲讀此書時,我內心時時猶如甘泉湧入心間 ,淨化心靈 ,洗滌靈魂。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説,它闡釋了這樣一個主題:人的價值=尊嚴+愛。《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她是一個温柔,清純,喜歡追求一些美好東西的女孩子,儘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父愛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從她的靈魂深處隱隱閃現很深的自卑,因而從她的性格上就表現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為她內心深處的自卑的補償。《簡愛》這部作品中就是作者自我價值的寫照。在作品中主人公簡愛就是作者的精神體現。

文中的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舅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這是對一個孩子的尊嚴的無情踐踏,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不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她與主人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是僕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並把她看做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並且慢慢地深深愛上了她。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的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這位牧師深深地愛上了她。羅切斯特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這樣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我要牢牢守住這個立場”。這是簡愛告訴羅切斯特她必須離開的理由,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東西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着羅切斯特,試問哪個女人能夠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親密的人所欺騙呢?簡愛承受住了,而且還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非常強大的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在當今的現實世界裏,人們都在瘋狂地追求金錢和地位,並因此而淹沒了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了“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了“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個體的人格尊嚴而拋棄所有,並且義無返顧。也許當人們窮得一無所有時,他們才會去追求“真愛”。可是被銅臭薰過的精神還配擁有真愛嗎?也許到了化繁為簡,返樸歸真的時候了。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時候,應該在生活中灌注一些真情和温情,追求一份本真的`温馨、和諧和寬容。讓我們也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愛情。純淨得像一杯水,緩緩地灑落人間。

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誘惑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的個人尊嚴,這是簡最具有個人魅力的地方。

小説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小説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雖然我覺得這樣的結局過於完美,甚至這種圓滿本身標誌着浮淺,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對這種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嚴加愛,畢竟在當今社會,要將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道公式付之實現常常離不開金錢的幫助。人們都瘋狂地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

《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是一種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感情,它猶如一杯冰水,淨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同時引起讀者,特別是女性讀者的共鳴。午夜寂寞的燈光一層層把夜滲透,在這份安謐的光暈下,輕輕合上《簡愛》的最後一頁,所有的故事終於圓滿地落下帷幕,我的心也變得充實豐滿,靜靜回想這個並不出眾的女人的一生,不知不覺產生很深的感觸。

總的來説《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至宗教都採取了積極進取態度,敢於鬥爭,敢於勇敢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從世俗的喧囂中脱離出來,靜下心來細細地品讀《簡愛》吧,去和簡愛的靈魂對話。簡愛就是一個童話,她讓我們相信:擁有了獨立人格並可以自尊、自愛、自信的女性,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會有自己的驕傲,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永遠幸福的春天。

讀書的讀後感5

前不久,我讀了樊登的《讀書是一輩子的事》,讓我更加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能安於現狀、故步自封,人應真真切切、踏踏實實把讀書當作生活的一部分。這不僅表明教師要比一般人善於學習,更在於教師要比一般人更能感悟到讀書的趣味性和重要性。我們都知道,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如果我們的學生看不到我們讀書的樣子,只看到我們終日忙忙碌碌,聽到的是一味告誡學生努力學習、刻苦讀書,他們會認為老師在騙人,會對我們敬而遠之。

讀書的時候,我們快樂而自信,“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使我們修得聰敏賢淑,氣質優雅,舉手投足之間散發的是馥郁的書香。讀書的時候心底坦然,胸襟開闊。作為一名教師來講,讀書對我們的益處更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應該保持那份樸實,純真,要手捧得住書,讓書成為我們的心靈雞湯。讀了《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我有以下感想:。

一、淨化性靈

讀書不能只看表面,還要看作家所表達的思想,這種思想就是在傳遞一個什麼道理,這就是所説的靈魂。有時我們讀了幾本書,感覺沒記住什麼,可在我們上課舉例子時或與別人交談時那就是充分的例證,讓你不知不覺就會用上,而且用的恰到好處。

在日常生活中,婆婆的一些習慣、想法和我確實有很大的不入,有時也會因此生氣,但這就是這幾年自己不斷地讀書,讓我修了一顆善解人意的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每讀到這些,就想起曾國藩的“五日三省吾身”。這樣不僅自己不氣了,而且關係越來越融洽了。

還有一次,學生因為一件小事吵了起來,我就想到我讀過的一篇文章,在德國每家的花盆開的最漂亮的一面總是放在陽台上的,而自己所看到的只是花的脊樑,當作者走在大街上看到這種景象不覺詫異,後來經人打聽才知道這正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有好風氣啊,如果大家都拿出這顆“為人”的心,哪裏還會有爭吵呢?哪裏還會有不和諧呢?這堂課深深觸動了孩子們的心靈。

二、鍛鍊意志

堅定的意志是指你可以一直做一種事情不會感到厭煩,並可以一直堅持下去,努力讀書一直不會感到厭煩,並堅持下去,意志力就會堅定。魯迅“嚼辣椒驅寒”讀書,侯寶林“抄書”讀書,匡衡“鑿壁偷光”讀書,孫敬“頭懸樑錐刺骨”讀書等等。這些名人讀書的經歷都讓我感受到讀書要的是一種堅持,讀到身臨其境之時,我們的意志就會受到鍛鍊,那麼生活中、工作中的困難、挫折還算得了什麼。面對挫折我們曾經彷徨過,悲傷過,絕望過,然而我們可否想到過書可以給予我們希望和信心,將暖流注入我們冰冷的心田,再次點燃心中的那盞明燈。看了《鋼鐵是怎樣煉的》,之後讓我懂得了一個人應該珍惜生命,充實有意義的度過每一天,之所以保爾柯察金能戰勝病魔,就是因為保爾做什麼事都堅持不懈,失敗了也永不放棄。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都會被海倫凱勒的.精神深深的吸引,在失去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磨難下依然用微笑面對生活,最終成為美國著名的作家。在書籍的帶領下我們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使我們日趨成熟。

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道德經》中這樣講,就是要儘自己的力量,為大眾服務,絲毫不能推辭;儘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大眾生產,而不佔為己有;儘量施捨於人,而不求絲毫回報;儘量為人排憂解難,而不求別人感恩戴德;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埋頭工作,不恃才傲物;在工作中取得成績時,不貪功據為己有;為大眾不辭辛苦,不自私自利,克己已奉他人。這種人生觀正是我們作為教師所應建立的人生觀。

我們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注重愛的教育。蔡元培老先生曾説過,“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對待學生要親切和藹,以情感人,不能體罰變、變相體罰學生,把愛的種子播撒在每個學生心中;我們要甘為人梯,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樣,把畢生獻給教育,獻給學生。

四、潛移默化促影響

作為教師我們最清楚,言傳身教的作用了,所以每到閒暇時間就會拿起書來默默讀起來,忘記了陪孩子玩耍,而孩子也會胡亂拿起書來亂翻着。等他長大一點,我就開始找一些適合他讀的書,比如《三字經》彩圖版、《西遊記》兒童版、還有《格林童話》等。正是由於我的影響,孩子也喜歡上了讀書。

對於我們學生來講,他們的讀書習慣,我是這樣培養的,通過我不斷的讀書,知識會很豐富,學生能夠從我這裏獲取很多的知識,他們就會對我有一種嚮往,對我有一種崇拜感,這樣我就會引導他們讀書,慢慢的他們就會對讀書產生興趣,他們也會為此而努力的。

一個愛讀書的教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的高貴而不急躁,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讀書就是挑戰自我超越人生,它可以提升我們的內涵,昇華我們的能力,盪滌我們的心靈,影響更多的人。讓我們做一名智者,好好修修人生的這本大書。記住,讀書是最好的備課!

讀書的讀後感6

這是一個血淋林的復仇故事。故事源於《列異傳》與《搜神記》,魯迅先生以白話寫文言,在簡短的篇幅中加入自己深沉的思考和強烈飽滿的反抗力量,使簡單的復仇原型表現出人物的個性以及事件本身的張力。

故事一開始還原了一個十六歲男孩應有的狀態:天真、單純,對這個世界談不上熱愛也説不上厭惡。他會害怕老鼠,他會貪玩地捉弄老鼠,看到老鼠在水中痛苦的樣子,他會去拯救,更會在老鼠死後產生罪惡感。"他又覺得很可憐,彷彿自己作了大惡似的,非常難受。他蹲着,呆看着,站不起來。"這是眉間尺最真實的本性,但這是他的可貴之處亦是他的致命之傷,"你就是十六歲了,性情還是那樣,不冷不熱地,一點都不變。看來,你的父親的仇是沒人報的了。"是的,因為他是一個有殺父之仇的少年,所以天性再怎麼可貴被視為不能行大事的優柔寡斷。少年的成長曆程,在和老鼠的鬥爭中得到體驗,這無疑是《鑄劍》中最精彩的篇章,是作者刻畫人物的神來之筆。小説在這裏揭示了主人公最典型的性格,產生了第一個人物與社會環境的矛盾併為下文眉間尺不能完成殺父之仇埋下了伏筆。

原本的故事,父子兩代的篇幅是大體均等的。而在《鑄劍》中,真正的鑄劍者在故事開始的時候已死去,他的事蹟是通過主人公母親之口交代的。"大歡喜的光彩,便從你父親的眼睛裏四射出來;他取起劍,拂拭着,拂拭着。然而悲慘的皺紋,卻也從他的眉頭和嘴角出現了。他將那兩把劍分裝在兩個匣子裏。""你不要悲哀。這是無法逃避的。眼淚絕不能洗掉運命。我可是早有準備在這裏了!’他眼裏忽然發出電火似的光芒,將一個劍匣放在我膝上。‘這是雄劍’他説。‘你收着。明天,我只將這雌劍獻給大王。倘若我一去竟不回來了呢,那是我一定不在人間了。你不是懷孕已經五六個月了麼?不要悲哀,待生了孩子,好好撫養。一到成人之後,你便交給他這雄劍,教他砍在大王的脖頸上,給我報仇。

這莊嚴的筆調,是魁梧的人格,是反抗者的頌歌。眉間尺的父親是真正的英雄,是作為其子的"史前史"而出現的,故事這樣安排,作者的匠心在於拉開英雄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樹立一個理想寄寓之所,告訴我們真正的安身立命所在。小説中還有一個值得品味的.細節:雄劍溶在青光中看似全無,正隱約象徵魯迅心底深處對文化,對國家命運虛無主義的態度,渴望英雄的出現。

在復仇的道路上,優柔寡斷這個骨子裏的性情仍是存在於眉間尺身上。"他徑直向前走,一個孩子突然跑過來,幾乎碰着他背上的劍尖,使他嚇出一身汗。"或許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沒有遇到黑色人,殺父之仇根本無法報成。他的生活環境是一個無聊落寞的反英雄的環境,一個消解重大行動意義的環境,一個人心失衡遠重於腥風血雨的環境,儘管腥風血雨在但是並不缺乏,可是卻再也不能造就英雄了。然而,黑色人的出現,卻打破了眉間尺所處環境的平衡,讓他有勇氣毫不猶豫地砍下自己的頭,拋棄了自己的未來去成全一個仇恨,也就完成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

高潮是三個人頭在金鼎中互斗的事。"仇人相見,本來格外眼明,況且是相逢狹路"眉間尺的頭死死地咬住楚王的頭不放,楚王也不示弱"王又狡猾,總是設法繞到敵人的後面去。"寥寥幾筆就將王的狡詐聲動展現出來了。接下來王公大臣的描寫更為微妙,詭異的神情令人哭笑不得,麻木了的動作使人啼笑皆非。黑色人的頭的參與使這個高潮又一次昇華。黑色讓你和眉間尺的頭對楚王的一個頭"於是他們就如餓雞啄米一般,一頓亂咬,咬得王頭眼歪比塌,滿臉鱗傷。"在這金鼎沸水之中如此場景正是神奇呀!之後的事就是王公大臣們的了,他們蠢笨的舉動和黑色人和眉間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黑色人和眉間尺是沾了"楚王的光",才得以隆重的安葬,和楚王埋在一起。這時,老百姓們的舉動更具有諷刺性,"大出喪"變成了全民"瞻仰"的"狂歡節"。全文就在這樣一個"似悲實喜"的諷刺結局中結束了。

《鑄劍》與《藥》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以各種大膽誇張的寫法,表現了無比深沉的思想。這是魯迅革命的復仇主義的藝術結晶。正如他所説"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黑色人是一個反抗階級的代表,而王則是可惡可恨的封建官僚,百姓則是麻木不仁的過客。魯迅先生以筆為槍,進行他的復仇,也試圖喚醒沉睡的國人,這才是小説意義所在。

讀書的讀後感7

孔子作《春秋》,提出了“內諸夏,外夷狄”的觀點,並且該觀點在何休等公羊家的理解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夷夏理論。該理論作為儒家的經典文化一直流傳至今,而且在中國的不同歷史時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當華夏民族受到外族侵略時,夷夏理論激勵了華夏民族的愛國主義思想,推動他們積極進行反侵略鬥爭,捍衞祖國。然而,夷夏之辨作為該理論的精髓,卻有着深刻的內涵。

夷夏之辨,是區分諸夏與夷狄的一套理論。古代華夏族羣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後,因此逐漸產生了以文明禮義為標準進行人羣分辨的觀念。春秋時期,周王室和它的諸侯國,通稱諸夏,而周邊的少數民族,如楚國、吳國等,則被稱為夷狄。隨着諸夏與夷狄的不斷碰撞與交融,夷夏關係也在發生着一系列變化。

夷夏之辨的最基本一層含義是:“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內”與“外”,分別是“聯合、統一、同化”和“摒斥、分裂、異化”的意思。這是《春秋》公羊學精義之一,這體現了夷夏之間的張力。春秋時期,是四夷交侵、諸夏紛爭的時代,為此孔子竭力要維護諸夏之團結以抵禦夷狄。提倡“尊王攘夷”的霸業,這也是當時的時代精神。比如孔子儘管認為“管仲之器小哉”,還認為他“不儉”,“不知禮”,但由於他能夠“一匡天下”、“九合諸侯”以維護諸夏的團結,抵禦夷狄的侵擾而給予崇高的評價:“微管仲,吾其被髮左枉矣。”究其原因,是他維護諸夏團結與中國穩定。

然而,夷夏之辨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孔子的“夷夏之辨”,全在禮義而不在血緣、種族或政治。即如果夷狄守禮義,則進位諸夏,反之,如果諸夏不守禮樂制度,則貶為夷狄。即諸夏與夷狄的的區分標準,不是種族血統,而是禮義文明。禮義體現了文明的程度,是人類進化的標誌,而血緣、種族僅僅只有生物學的意義,人之所以為人, 是因為懂禮義。事實上,由於華夏民族眾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民族之間不斷交融。孔子正處於中華民族的形成期,他的“異內外”的先進思想,是為夷狄最終進為中國,融入中華民族作理論上的鋪墊。所謂人不分東西南北,只要認同共同的文化,則是中華民族一員。這一理論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來説,具有偉大的奠基意義。

孔子曾把吳、越、楚等稱為“夷狄”。但他們在血緣關係上與諸夏之國完全相同, 只是由於他們交侵諸夏,不遵守西周的禮樂制度,因此孔子“夷狄之”。但到了後來,有的夷狄在行為上發生變化,轉而重周禮而尊王室,則“中國之”。如定公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於柏舉”,這裏對吳稱“子”,是因為“吳信中國而攘夷狄”。即吳幫助蔡侯打擊楚人的柏舉之戰中,伸張諸夏之正義,打擊夷狄。而在昭公二十三年秋七月的雞父之戰,《春秋》曰:“ 戊辰, 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於雞父。”這是既貶吳,又貶被伐諸國的筆法。為什麼不寫“吳及頓、胡、沈、蔡、陳、許之師戰於雞父,頓、胡、沈、蔡、陳、許之師敗績。”因為這樣,吳便成為中國的主人了。那麼,又為什麼不寫“頓、胡、沈、蔡、陳、許之師及吳戰於雞父”呢?這又因為,陳、蔡等國不尊王,不守禮,有似夷狄,所以經文又不讓原為諸夏的陳、蔡等國成為中國的主人。公羊家還直言“中國亦新夷狄也”,從而極好地體現了公羊家“以《春

秋》當新王”的觀點。還有,周是滅了商才得以建立,而宋國為商的`後人,由於宋國始終行諸夏之禮,故一直為諸夏成員。這又表明,“夷夏”又不以政治立場劃線。

秦漢以後,夷狄不斷入主中原,夷狄的“中國之”日益推進,中華民族日益壯大,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巨大生命力與兼容性。中華文化的力量,反映在中華民族內部:雖然常呈現出“合久必分”的局面,但分裂始終只是政權的對立或軍事的割據,而文化本身則從未分裂,這就是中國歷史始終呈現“分久必合”的大趨勢的原因。中華文化的力量,也反映在中華民族的外部:世界上其他文化,一旦與中華文化接觸或撞擊,中華文化均能兼容、融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從而同化外部文化並壯大發展自身,而自己決不被異類文化所消亡。可以這樣認為,如此強大的文化誕生於《春秋》中“異內外”思想。

所以,夷夏之辨,在我看來,就是野蠻與文明之辨。所以韓愈曾指出:“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韓愈該説法也指明瞭“夷夏之辨”的實質。

讀書的讀後感8

這部小説是澳大利亞著名女作家考琳·麥卡洛的成名之作,小説情節生動曲折,文筆清新婉麗,她用女作家特有的細膩筆觸把一個女人對於愛情的心態表現得古典而浪漫。而作者對於時代和場景畫面的描繪,又顯出一種恢弘之氣勢,絲毫不遜色於一些男性作家,文中在描寫二十世紀之初的荒蠻廣漠的澳大利亞風光時,筆調頗有一種蒼涼、悲壯之美。

小説以女主人公梅吉與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裏一家三代人的故事,以兩個主人公為中心,展開了克利裏家族十餘名成員各自的人生悲歡離合。敍述的時間跨度達半個多世紀之長,並且故事內容橫越了二次世界大戰,這部小説的社會場景闊大恢弘,加上故事結構嚴密精巧,因此本書向來有澳大利亞的《飄》之譽,77年在美國出版時,成為當時最暢銷的小説。

書的前面有一個引子非常感人——

“有一個傳説,説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着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問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着,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我概述一下主要故事情節:

女主人公梅吉一家生活在新西蘭一個農場,她是家中七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家庭的貧苦使她過早地承受了生活艱辛,但她一生最大的苦難還是來自於她的愛情。九歲時,繼承了姑媽在澳大利亞的財產,全家搬到澳大利亞的大農場。比梅吉大18歲的英俊高大的拉爾夫神父是她姑媽家的常客,日漸喜歡上了這個美豔絕倫的少女,而梅吉隨着一天天長大,也非常依戀拉考夫。年富力強的神父一心向往羅馬教廷的權利,不可能還俗與梅吉結婚,他內心一直處於權利與愛情的深刻矛盾中,他只能勸説心愛的梅吉找個男人結婚。

後來一個有着和拉爾夫一樣的身材面貌的農場僱工盧克成了梅吉的丈夫,並把梅吉所有的財產都納入了自己的帳户,盧克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婚後不久就帶着妻子搬遷到遙遠的西昆士去割甘蔗,從此梅吉的苦難生活開始了。但她性格中的堅忍、倔強使得她不肯輕易向家人訴苦,生完第一個孩子後,她身體一直虛弱不堪,她帶上哥哥寄來的錢,一個人登上輪船去了一個風景怡人的島上休養。

得知梅吉婚姻不幸的拉考夫千方百計找到了她,他們在美麗的.麥特勞克島上度過了一段幸福甜美的時光,拉考夫不得不離開,她回到了她孃家的農場,卻發現自己懷孕了,為了不影響拉考夫的名譽,他不得已重新屈就於盧克,等到第二個孩子戴恩降生後,然後帶着兩個孩子離開了盧克。

二戰的烽火燃起,梅吉的兩個哥哥犧牲在戰場,後來,一個哥哥帶着外甥戴恩去了羅馬,拉爾夫收留了戴恩,並且非常寵愛他,但卻一直不知道戴恩就是自己的親骨肉。八年後,戴恩也獲得了教士的聖職,年輕有為的戴恩在一次游泳時,為救兩個落水的婦女心力衰竭而死,梅吉第一次坐飛機來到羅馬,並把真相告訴了拉考夫,一生自負,野心勃勃的拉爾夫被徹底擊垮了,嘴裏念着:我的兒子!兒子!然後在梅吉的懷中安靜地閉上了眼睛……

故事結束了,我合上書,眼前浮現出拉爾夫臨死的一幕,想象着他在梅吉的臂彎中,在他去天堂的那一刻,他是多麼虔誠地希望一切能夠從頭再來,他一定寧願放棄擁有的一切權力地位,只為與梅吉長相廝守。他一定想對梅吉説:我不想離開你,梅吉,可我必須去天堂了,或許我更應該去地獄。梅吉,寬恕我吧!

書中的主人公拉爾夫是可悲的。在教會和梅吉之間選擇了前者,他雖然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一切——金錢、權力、地位,然而他並快樂,他一生都在矛盾和痛苦不能自拔。他的內心時刻嚮往着梅吉,他愛的深沉痛苦,所以我也不忍心再責難他,這是時代社會的悲劇,那個年代、那個宗教束縛人的社會,那泯滅人性的教會,一個比監獄還可怖的牢籠,它用那金光閃閃的外衣引誘着無數人。拉爾夫的悲劇就在於,他分明不是貪戀權貴,卻偏偏陷入了教會這個陷阱,他深愛着梅吉一直愛到生命的完結,他只恨自己是一名教士。

梅吉的一生更是可悲。她愛了拉爾夫一輩子,卻始終得不到他。曾天真地以為佔有了他的兒子,可最終還是失去了。我為梅吉的堅強唏噓不已,她讓我看到了一個堅韌、忍耐、包容、優雅的卓越女性,我彷彿看到她,正咬着牙,與苦難的生活搏鬥,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堅強!這樣的女性,我們所能給予的,已不僅僅是同情。

《荊棘鳥》中作者塑造的梅吉以及她的母親都是令人喝彩的,她們揹着常人無法想象的深創鉅痛,卻依舊能夠堅強平和地生活着,可見女性身上藴藏着一種巨大的能量,主人公在苦難命運中,超脱自身的痛苦,在命運的枝頭吟唱着動人的歌聲,不正象一隻把自己扎進荊棘裏歌唱的荊棘鳥嗎?

讀書的讀後感9

和女兒看了《窗邊小豆豆》這本書,小豆豆那可愛的身影就彷彿在眼前,讓我也不由自主的想起自我的童年,那無憂無慮的歡樂時光,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讓我們勇往直前的探索世界、發現問題,生活是那樣的歡樂,成長卻又是那麼的艱辛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來看世界,每一天的點滴生活,每一天她那古靈精怪的想法,出人意料的舉止,不得不讓我們這些大人感到慚愧,當我們用成人的視角看孩子做的事都是淘氣,惡作劇的時候,而孩子卻在用他們單純的心與我們交往,與成人溝通。而所幸的是小豆豆的世界裏,有兩位善解孩意的大人小林先生、小豆豆的媽媽。書中着重介紹了小林先生巴學園的校長,他獨特的兒童教育法,使孩子們得以健康成長,開發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們成為富有愛心、同情心、自信、堅強的人。和孩子們做朋友,理解孩子們不可思議的想法,並引導他們,從而在學校的經歷使孩子們都要牢記在心底不忘。而最讓我感動的是,每到吃午飯的時候,他總在餐廳裏叫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總是設計無數趣味的活動,來調動孩子的情緒,在玩中有學,衝破自我的思想束縛,大膽的展示自我,忘記自身的缺陷,讓身體不健全的孩子忘記自我的不幸,並能敢於拼搏,而獲得的獎品卻是各式的蔬菜,讓孩子們帶回家,由媽媽烹飪,在晚餐的餐桌上吃到自我的戰立品,讓孩子們懂得,付出就會有回報想到那裏,我彷彿在與小林先生對話,在向他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讓自我至身於孩子的視覺看他們,就發現那些淘氣、搗蛋鬼,卻是多麼的可愛,多麼的善良、多麼的與眾不一樣

每當小豆豆有事情發生的時,總是媽媽在默默的支持着她,從沒有澆小豆豆的冷水,總是耐心的聽小豆豆的解釋,從沒有責備小豆豆的無知,而是先由孩子們去嘗試,去感受真實的.世界,去感受每個人的不一樣經過看這本書,我雖然不能把《巴學園》帶回家,但我能夠在家裏營造出巴學園的氛圍,從此拋棄家長的外套,不再大聲呵斥孩子,不再總是懷疑自我的孩子,不再為了成績而讓孩子垂頭喪氣,全面的分析孩子的優缺點,客觀實事求是的指出他的缺點,並讓她有彌補過失的機會,我相信女兒是最棒的孩子,相信她能勇敢的應對每一天的提高與失敗。

我會盡量選擇趣味味性的書給她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圖的惹人喜愛的圖書。孩子們喜歡有人物、場景以及她熟悉的事物的圖畫和照片。同樣,她也喜歡動物圖片。童話故事對孩子們來説是很有魅力的。理論顯示它們是有效的工具,能夠幫忙孩子們在認識世界時免受傷害,並認清現實和虛幻之間的差異。童話故事還能促進孩子們的抽象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本事。我會鼓勵女兒注意圖畫中的事物或讓她猜測下一步將要發生什麼。當她這樣做時,我會給予表揚,併為她豎起大拇指。

當孩子顯示出她要讀書時,我會盡量給她一些她熟悉喜愛而又能讀的書,即使她已經記住了書裏的文字。以後當她在其它書裏看到這些熟悉的詞彙時,她就能讀懂它們了。我會經常帶孩子去買一些新書,這些書裏的故事都有必須的反覆性,並且再三出現相同的詞彙。即使孩子已經能夠自我閲讀也不要停止讀書給她聽。一齊度過這段親密時光,我想她會從中得到很多歡樂。我每次都會教導孩子愛惜書籍,堅持書的整潔、美觀,不讓他們亂塗亂畫。

當她懂事起,每到她過生日之前,我都會問她最想要什麼禮物。她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我,我想要一套書。我也會滿足她的心願。每到星期天她把作業完成了,就會叫我陪她去書店看書。每年放暑假,她的多半時間都在文軒書店看書,每次去叫她,她都會很不情願離。就連中午放學回家,她進屋第一時間就是先拿書看,有時候還會一邊吃東西一邊看書。偶爾還會給我講書裏的故事。當她講到重點時,我們就會相互討論,作者寫這本書是想説明一個什麼樣的道理。我會讓女兒敍述給我聽,然後加以指點。

經過親子共讀,我和孩子之間更加有了親密感,家庭成員也很融洽,而孩子也更加懂禮貌,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見。我自編了一首關於家庭的詩:

《《家和萬事興》》

頭上銀髮現,不願到鏡前。

人生如夢境,何須爭鬥間。

一生無常態,平心來看待。

心靜自然好,家和萬事興。

最終,我相信只要每個人打開自我的心扉,真心的與孩子交朋友,給她們一個公正的世界或一片屬於她們的小天地,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擁有她們自我的開心樂園。

讀書的讀後感10

昨晚一口氣看完此書!

雖然此書序中講到給青年朋友看的,可是我覺得是一生所有人可以看的書,應該看的書,必須看的書!

看完後,感覺相見恨晚!如果早幾年,甚至在青少年時期就看到此書,有人督促自己可以看更多更好的精典,收穫一定是巨大的。

讓自己通過寫這個讀後感來回憶一下看完此書的感受吧:

一、讀書是一件快樂和有意義的事,這句話很簡單,只有真正愛讀書這人才可以理解!

二、書中説到讀書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一特點。我當時竊笑,覺得原話的人好像是在罵人,那不讀書或不喜歡讀書的就不是人了嗎?呵!好在自己喜歡讀書。但我想説此話的人並不是想罵人,而是他看到一個寶庫,他想世人一起和他去取,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吧!望大家理解!

三、讀書是一種權利!這處權利多麼重要,神聖和高貴,我們不應放棄!

四、讀書應先讀精典,然後看哪些人物重要或具代表性,他們的著作,哪些版本必讀!然後再擴散閲讀範圍和種類,這個是我以前所沒有注意到的,這是非常好的,個人認為。作者例舉了漢代前的經典及後來宋,元,明,甚至當代的一系統精典與中國古代典籍的關係,讓人感觸很深!

五、作者還就精讀,泛讀(選書技巧之一),摘抄,背誦等傳統的閲讀方法進行了一些分析和討論,希望我們辯證去看吧。總之,找到適合自己高效有益的閲讀方法和學習方法。還講了互聯網信息爆炸時代,人們讀書面臨的一些機遇和挑戰,我覺得這個話題雖然放在一個相對不重要的論述位置,但是卻是不可忽略的!我們需要深思。

六、書中,作者旁徵博引,中外很多名人,愛書者,名著,是非常好的,可見作者的閲歷之廣,着實讓人佩服!有時間,一定要找這些愛書的相關著作,希望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高,更遠!

七、書的插畫很可愛、漂亮,我看到是一個高中生所畫,想不到人家這麼小,技藝這麼好了,我當時還在想,這傢伙現在是不是在哪家公司作廣告或創意去了,人才啊!

八、看完這本書,將會改變和優化我的讀書習慣和路徑,我將會像親戚、朋友推薦它!希望更多人來讀書,來學習!

九、最後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書中很多描述讀書之美的文字,寫的真是太好了!真是把很多讀書人的胸臆表達了出來,以前我也曾寫為淘二手書的一些美妙感受,很多由於才疏學淺,無法寫出來,很是可惜,沒想到眾裏尋他千百度,卻在這本書裏發現了,真是非常開心!非常收穫!

十、我不知哪兒來的力量,130頁吧,從21:00~23:45通看全書,還在書上畫出美妙重點之處!速度真是超過我的想象!贊一個!

20xx—7—22

以下是同樣一位愛書這人的評價:

我已經讀了很久

自打這雨聲潺潺的下午

躺卧在我的窗口

窗外的風聲/我充耳不聞:

我的書又厚又重

書頁對於我/像一張張面孔

沉思時,神情嚴肅

讀着它們,時光便在我身邊/淤積,滯留

驀地,書中一片光明

書頁上遍寫着:黃昏,黃昏。

我未及眺望窗外

長長的文句已經斷了線/四散逃奔。

於是我知道:在一處處/鮮花怒放的花園頂頭

天空開闊、明朗

太陽又再次光臨——

而此刻,夏夜將至:

目力所及,景物稀疏、凌亂

長街上移動着幢幢人影

只是遠處,好似意味深長地

聽得見還有一些什麼在發生

這當兒,我從書中抬起眼來

一切都已變得偉大

沒有任何景象再令人吃驚

在書中,我體驗着外界的事物

這兒那兒,自然都廣大無垠

只要更多的將身心織入其中

我的雙眼便能適應世界萬物

適應芸芸眾生嚴肅的.單純——

於是大地超越自身/繼續生長

彷彿將包容整個天空:

大地上的最後一所房子

就像在天空中的

第一顆星星

——里爾克《閲讀者》楊武能(譯)

只是一本小冊子,兩個鐘頭就看完了。兩個鐘頭所攝取的能量,卻是終生享用不盡的。

雖然內容也是説教,也講不出新意,也是老生常談,卻掩蓋不住張新穎教授對年輕一代讀書的拳拳關愛,書中引述了許多名家的觀點,也引用了一些名人軼事,讀來還是有一些興趣的。

錢鍾書和楊絳被下放到河南勞動,楊絳在他們的窩棚前對鍾書先生説:"給咱們這樣一個窩棚,咱就住下,行嗎?"先生想了想説:"沒有書。"

一個簡單的故事,卻又如此感人。一直仰羨鍾書先生的高才大德,高山景行,一句簡單的話,足以激勵我一直讀下去。

第14篇有一句話:"人生太短,好書太多。"一語破的!最近一直在看書,一直在想着還有那麼多的好書看不完。朋友説我"不要太貪心"。用一個庸俗的比喻,人的精力時間太少,而街上的美女又那麼多。也許人生所能看完的只是書櫃上的那麼幾層,是不該太貪心。這句話道破了愛書人那種矛盾的心理。明明就看不完,還是一碰上喜歡的書就抱回家,也不管有沒有機會去讀一讀去翻一翻。所以馮驥才説摸一摸書都能夠感到一種滿足。

我一直在想怎麼樣才能夠把這種看書的感覺傳染給周圍的人,我的兄弟姐妹,同學朋友,四鄰八坊。從國中開始接觸大量的課外書籍,便迷上了。而身邊的許多人卻對讀書不冷不熱。偶爾碰到高中的同學,問一句看什麼書嗎,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太忙。一笑而過。我知道想讀書的,多麼忙碌都會在身邊放上一本書的,不想讀書的,找藉口很容易。

只是,還是很希望身邊的人能夠多讀書。

讀書的讀後感11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造成了永遠無法抹平的傷痛,而操控兩次世界大戰的幕後黑手卻是少數幾個國際銀行集團的銀行家,這説起來危言聳聽,卻是鮮為人知的實情。正因在國際銀行家的眼裏,沒有固定的國界、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悲愴與憐憫,只有永恆的自身利益。為了本集團利益的最大化,少數的國際銀行集團能夠不惜發動任何戰爭機器,甚至能夠暗中支持敵對的雙方,無論哪一方獲勝,最終的受益者都是國際銀行家。只要戰爭爆發,敵對雙方就務必消耗戰爭物資,戰爭物資從何而來,就務必找國際銀行家申請鉅額的貨款作軍費。戰爭結束時,獲勝的一方自然需支付貨款的本金和利息,而戰敗的一方除了支付戰爭賠款外,同樣難逃要支付銀行的本息,在無錢可還的狀況下,政府就成了銀行家的代言人,就務必低價抵押給國際銀行本國的核心資產,這樣一來,國際銀行家就能夠名正言順地賺取永久的額外財富,輸贏的雙方都賺到,大發戰爭橫財,就好比拳擊比賽,拳手的表現無論精彩與否、無論誰輸誰贏,大贏家永遠是幕後老闆。

美國的貨幣發行權不在政府,而在於私人銀行,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美國1863年通過的《國家銀行法》規定:銀行以美國政府債券作為發行銀行券的儲備金來發行貨幣,實際上將美國的貨幣發行和債務永久地捆綁在一起,這就是説如果政府清償發售出的政府債券,就意味着沒有債券去做國家貨幣的抵押,還清債務就等於摧毀了貨幣流通。因此美國的國債會永久無限量地增長。人民在負擔日益增加的國債的同時,義務在為銀行打工。而銀行卻被少數的國際銀行家所壟斷,錢無國界,因此國際銀行家有充分的理由:只愛錢,不愛國。總統和首相在西方是權力和榮耀的象徵,可在國際銀行家的眼裏,那只是他們的前台代言人。他們可根據自身需要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稍懂金融的絕大部分都知道美國花旗銀行,卻很少有人知道羅斯柴爾德銀行,全世界都知道比爾·蓋茨、索羅斯,比爾·蓋茨曾連續蟬聯世界首富,身價500多億美元,可比起羅斯柴爾德家族保守的50萬億美元的財富,那只是千分之一。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創造股市神話,他也只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馬前率而已。倫敦—華爾街軸心銀行體系,是一個“超級特殊利益集團”,他們不忠於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相反,他們控制國家和政府。“聯邦儲備銀行”簡稱“美聯儲”,其實既不是 “聯邦”,也沒有“儲備”,就算不上“銀行”,國際銀行家們操控“美聯儲”,“美聯儲”操控着美國的金融命脈、工商業命脈和政治命脈,每次由它發出的任何金融信息都左右着全球的股市行情和銀行利率。這些銀行家們與倫敦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持續保持着密切的聯繫,而發生在世界金融業上的任何一件大事,都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以前貨幣政策是金本位,即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總量務必以銀行儲備的等額的黃金來核定,因此當初美元也俗稱美金,而這種金本位的'貨幣流通方式無疑是束縛了國際銀行家的手腳,他們可操作賺錢的空間太小,因此他們想方設法廢除金本位,把黃金作為貨幣的衡量手段強行廢除,想方設法打壓成為普通的消費品、工藝品,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擺脱黃金儲量的制約,無限量的發行貨幣,精心進行有準備有預謀的定點、定期、精準的定向爆破(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就好比製作爆米花一般,本來你有一桶玉米,在經過國際銀行家們有目的的加工工藝後,你留下的一桶是爆米花,而溢出的部分自然歸國際銀行家所擁有。美國不停地發售國債,到處“打白條”,造幣廠開足馬力印製美元,靠出售債務而享受提前消費,而我國目前的“出口導向”經濟對美國的國債需求則構成了一種“金融恐怖平衡”的狀態,如果中國停止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經濟就週轉不靈,但這樣也同時導致中國產品向美出口遭遇麻煩,如何進入良性循環需要雙方的共同發奮。

警惕潛在的金融打擊,為迎接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做好準備。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瞭解資本的運作方式,對做金融的我們,有益無害,更是告誡我們金融力量的恐怖,雖然“貨幣戰爭”看似離我們很遠,但當“戰爭”到來的時候,誰又能抽身世外呢,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我省、我國的經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便是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最好的措施。

讀書的讀後感12

合上書,夜已深,但我中依然百感交集。

這是我讀過的第二本名人傳記——《名人傳》。《名人傳》是由三本名人傳記組成的書《貝多芬傳》、《米豁郎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一個是小説家。雖然各自的領域不同,但是,他們為了尋求真理和正義,為了創造一部真實、善良、美麗的不朽傑作,獻出了一生的精力。他們堅信,只要他們的靈魂能夠堅勇氣,不因為悲傷和災難而盲目沉淪,他們就能突破身體的束縛,奔向生活崇高境界。

《名人傳》講述了貝多芬艱難而輝煌的一生。

貝多芬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父親強迫他在打罵中學習音樂,以使他脱穎而出。貝多芬8歲加入劇院樂隊,13歲成為管風琴手。17歲時,她失去了母親。大革命爆發後,他毅然告別父親,在首都維也納定居。創作了一首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交響樂。但在風華正茂的有耳病,晚年完全失聰。從此,他再也聽不到美妙的音樂,更不用説觀眾的掌聲了。他掙不到一文錢,因為他不能從事音樂創作。他經常捱餓。臨終前,貝多芬創作的《第九交響曲》震驚了世界。

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許多痛苦:悲慘的童年,家庭的變化,痛苦的折磨,露宿街頭的落魄……但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他傳奇的人生迴應了一句話:苦難是人生的老師。苦難,從不與輝煌悖論。古語云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沒有花花公少偉男,苦難成就偉大,苦難成就輝煌。想象一下,沒有這種獨特的坎坷經歷,貝多芬怎麼能寫出這麼多垂史冊的歌曲呢?成功與苦難是一對雙胞胎姐妹。

我想,我應該像貝多芬一樣跌倒,站起來;遇到挫折,堅強生存;悲傷,試着微笑。貝多芬説:優秀的人的一個主要優勢是:在不利和困難的經歷中不屈不撓。是的,滴水可以穿石頭,只要不放棄,只要要保持那份執着,就能敲開成功之門。

貝多芬用痛苦譜寫了與命運抗爭的音樂。音樂家最重要的是他的耳朵。然而,貝多芬是一個特例。雙耳失聰的他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了令人震驚的精神食糧。在別人眼裏,他總是那麼叛逆不馴服,很難接近,但認識他的人知道,在付出和要求中,他的選擇總是付出:付出一些女人真正愛,但總是有各種原因讓她們不能在一起;愛他的侄子卡爾,但侄子總是讓他的.叔叔失望,因為卡爾麻木,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提前離開了世界。貝多芬以頑強的精神和美妙的音樂贏得了世界的掌聲。

羅曼羅蘭説:打開窗户!讓自由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這句話藴含着深刻的哲學。也許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

讀完這部作品後,我知道貝多芬的坎坷生活:作為一名音樂家,聽覺障礙是多麼悲慘啊!這種對音樂家來説非常致命的疾病給他帶來的痛苦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然而,這樣的他,創作了無數鉅作!

貝多芬的勇敢,盡力讓他成功。他打敗了許多我們無法想象和勉強忍受的痛苦和惡病。另一點是,作為一名音樂家,舞台上的變奏者沒有觀眾的支持、肯定和青睞,這無疑是一種痛苦的壓力力量,給心魄帶來沉重的艱辛。然而,他仍然打敗了他們,他的努力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很高興,他的力量得到了證實,貝多芬最終爬上了人生的巔峯。

羅曼羅蘭曾經説過:生活是嚴酷的。對於那些滿足於普通人的人來説,生活是一場無盡的鬥爭,往往是一場沒有榮譽和福祉的悲傷鬥爭。作者寫的三個名人,他們都是他們普通的人,但他們都經歷過比普通人更難想象的痛苦和絆腳石。然而,他們都是從困難中鍛煉出來的人和名人,他們仍然不屈不撓於命運對他們的挑戰和考驗。他們都有同樣的英雄品格:一是百折不回的努力前神靈;二是永恆維護人格尊嚴,嚴格遵守人格獨立,既不勉強服從強權政治,也不隨波逐流;第三,關愛人、關愛人的博愛神魂,願意為人的福祉奉獻自己。

原來,名人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美麗。也許正是因為各種障礙和困難,他們才成為偉人。我們需要學習的是他們不怕困難和障礙的偉大精神!

在我看來,米開朗基羅既懦弱又固執。災難來臨時,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逃避。但對於自己的夢想,他一定會堅持完成,即使年過古稀,也還是要完成勒二世的陵墓,即使是成品也不如剛開始計劃的好那麼好,但這樣可以實現他的願望。父親、兄弟和侄子的過度依賴和誣陷使他痛苦不已,但他仍然頑強地為夢想而奮鬥,完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

托爾斯泰,一位永遠追求生命真諦的文學巨匠,創作了《戰爭與和平》、《安娜》等許多不朽的傑作·卡列尼娜、自傳體小説《童年》等。

羅曼·羅蘭用他的筆告訴世界: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列夫·托爾斯泰,這三個不同領域的大師,不為人知的故事,共同的品質。這些品質值得學習。

央視開學第一課,一首優美的鋼琴曲贏得了觀眾持久的掌聲。然而,贏得掌聲的不是優美的旋律,而是劉偉彈出這首歌的腳:還有龍蛇書法,受到大家的追捧。然而,人們不僅稱讚它這個詞是殘疾書法家半丁,受人欽佩。

劉偉、半丁,他們的故事和貝多芬的故事一樣感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遇到一些不幸、挫折、荊棘、挫折、不公正、失敗,走路會受傷,甚至流血。然而,只要你堅持下去,你就能打敗壞運氣,劉暗花明。我們不歡迎痛苦,但當痛苦來臨時,我們必須面對困難,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勇者。

掩卷遐想,命運之門慢慢打開,激情的《命運交響曲》在我心中久久迴響……

讀書的讀後感13

暑假,我拿到《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走進第56號教室,就感受到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智慧的光芒。讀着讀着,不由拿筆把裏面感受深刻的文字圈畫出來。

書中這樣寫道“我不是個超人。數以萬計的老師都在努力另闢蹊徑,我亦如此。像所有“真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牀上睡不着,為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的。”

讀到這裏,我不由得有同樣的感慨,想做一個好的老師真的好難,做一個好的老師也很累,尤其是面對每天瑣碎的事物,當學生不完成作業,不認真寫作業,當學生打打鬧鬧,有時還出些安全事故,面對這些每日的瑣事,我常常煩惱。總是想盡辦法通過細心的教育希望能改變一些學生,對於不同的學生,有時能取到很好的效果,看到他們的改變,我感到欣慰和愉悦;可有時對於個別學生,一時的説教只能改變一時,不知何時他們又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真正的改變難度很大,面對再次出現問題的孩子,真的是頭疼甚至感到教育的確是一件痛苦的事。我總希望學生每天能自覺的主動地去做一些事,可是往往學生只是能一時保持,不能長久。讀了雷夫老師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在一間教室裏就能創造教育的奇蹟,只要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學生,教育就會產生奇蹟。於是,我又充滿了信心,充滿了動力,我知道了不可能徹底改變每一個孩子,但是隻要去努力,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改變,哪怕這改變只有一小步。

書中是這樣寫道:“多數教室以害怕為基礎,我們的教室卻以信任為基礎。”“以信任取代恐懼,要是你破壞了我對你的信任,也應該有贏回信任的機會,但這要花很長的時間。”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了恐懼,字裏行間都洋溢着信任和愛,教室裏充滿了和諧、温暖、平等和自由。我深深領悟到老師和學生之間需要信任,同學之間需要信任,同位之間需要信任。前幾天,我發現班裏習慣較差的一個男孩因為長得胖大,桌子總是往前拉,把前面同學擠得沒空做,周圍同學都不喜歡和他挨着,我思想了半天,給他重選了一個同位,並把他安排到人數最少的一排的第一位,當一個安靜瘦弱的小女孩被安排到和他一位時,我發現這個小女孩的臉有些發青,這是個膽小但是又熱心的孩子,但是我相信他倆能和睦相處。我問女孩:“你怕不怕他?”女孩膽怯地點點頭,我鼓勵她説:其實他沒有那麼壞,相信他會改正的,好嗎?女孩懂事地點點頭。我又告訴男孩,這是班裏最好的一個位子,這裏空最大,在最前面,若想坐在這個位子,條件是要好好聽課,要聽同位的話,不僅不能欺負她,還要保護你弱小的她,還要幫助老師收拾講桌,幫助同學檢查課桌。那麼多的條件,當我説完時,他很高興地

答應了,臉上露出無法掩飾的喜悦。那天,我剛剛教學了珍珠鳥這一課,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我藉機表揚了這對相處一週的同位,他們一次架也沒吵過,相處得很好,他倆每天來了幫忙開窗,收拾講桌,檢查同學的桌椅,在這一週的'班會課上,這個最讓我頭疼的男孩受到班長的特別表揚,數學測試居然兩次得了100分,聽到這個消息,我很快樂,也很幸福,雖然不一定長久的改變他,但能保持這兩個星期的改變,我相信今後他會有更多的改變。信賴,真的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對於那些不能完成作業,不認真寫作業,常常管不住自己犯下錯誤的孩子,我現在又反思自己,原來是對他們的要求太急切,太過完美。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難免會犯錯的,要關注他們,信賴他們,幫助他們,這些孩子才會擁有希望,才會微笑着擁有明天。

看完全書,原先困擾我的問題,我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

1、奇蹟來自合理的教學方法

有的人在講台上站了一輩子,甚至獲得了很高的學歷、職稱,卻始終是個門外漢。而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總有自己的想法,他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探索出種種教育孩子各方面發展的方法,讓他們在學業的各方面得到發展,所以他能創造出奇蹟。

2、奇蹟來自於不放棄、不拋棄。

雷夫老師告訴我們:家最温暖,要給孩子愛,給孩子們支持,要以得到孩子的信任為第一要任,要以身作則。更重要的是,這裏提到了雷夫用26年的教育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個信念:“着力於孩子的品格培養,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3、奇蹟來自愛和熱情、來自不懈努力

雷夫在過去的26年裏,幾乎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第56號教室裏,其中許多是工作之外的私人時間。他説:“幾乎每年48周,每週6天,每天12小時,我和五年級的學生都會湧進我們那可憐狹小的教室裏,沉浸在莎士比亞、代數和搖滾的世界裏”。

有時,評價一個人是否愛你,不是看他為你花了多少錢,而要看他肯花多少時間在你身上。因為,時間最寶貴,時間直接代表着用心與否和在乎與否。

《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究竟帶給了我什麼,我想是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重新理解與思考。教育無捷徑,教育是要做出犧牲,是要付出努力的。

讀書的讀後感14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常用來形容對客觀世界的自我感受。而同時也經常成為面對失望的自我表現結果自我評判的一句牢—話。

從內心到外部世界,那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行為的最終效果。首先,客觀的外部環境是我們我發左右的,這就需要我們心存感恩心,不持偏執念。接受客觀世界的無常。使我們的心具備安靜下來的外在條件。

除卻我們不能預測、評判、又不能毫無偏見認知但處處施加絕對影響的的客觀世界。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的內心了。

現在人們比過去更關注意志力。所謂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我們知道,意志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經濟安全,人際關係和事業成敗。也知道,應該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麼,做什麼説什麼,買什麼。

但這些真的像説起來那麼容易嗎,如果果真,那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意志力薄弱了—自控力只是一時的行為,而力不從心和失控卻是常態。凱利的《自控力》被評為斯坦福大學歡迎的心理學課程。整本書的寫作方法屬於實驗案例探討形式,這和國內的書有些卻別,看起來感覺枝杈繁茂,聲情並茂,但找到主幹需要你認真的領會:

作者先從一個討論議題開始:為了成功自控,你必須知道自己為何失敗開始。意識到自己多容易失控,並非意味着你是個失敗者。恰恰相反,這將幫助你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他的研究表明,自詡意志堅定的人反而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缺陷是人之常情這個現實,是提高自制力的重要開始。

整本書大都在論述方法從不同的角度:歸結起來提升自制力的方法有以下幾點:1、設定長遠切合實際的目標,將目標分解。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激勵結合。2、自我形象認知。將一個將來理想中的自己作為這個認知的範疇。提升面對誘惑時的自制力。書中沒有對於自我想象進行進一步論述。但這顯然是一個更浩大的工程,提升個人修養與境界從來都不是想象畫個框框就可以輕鬆實現的。3、在面對誘惑的時候適當的做出迴避短期行為的措施,適當的迴避有助於將眼光放到長期目標上。

但意志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時候:當我們面對壓力時不能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訴求時造成的自我約束的放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呢,作者沒有迴避這樣的問題解決方法:

面對誘惑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自己是可以迴避解決的。顯然實際中我們越想回避什麼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這時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於你的感受,但別相信你所有的想法。”用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制行動的方法駕馭自我的衝動。作者進一步詳細説:你無法控制會出現什麼想法,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內容……換言之你可以對自己説“好吧,那種想法又來了,有得心煩。不過,這就是思維的運作方式,他並不一定意味着什麼”但不要對自己説:“好吧,我想這是真的。我真是個糟糕的人,糟糕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想要接受這一點”。這真是個想得開的好辦法,有什麼比放低身段,坦然面對自己的想法更能解決問題的呢。

書中還論述了:自控力的極限,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壓力會使人屈服於誘惑為什麼我們把渴望當幸福及時享樂為什麼我們的決策趨向於短期利益的決策等。但無非都是圍繞提升自制力的方法的幾個措施進行的不同角度分析。比如為什麼我們趨向於短期利益的決策而不是看的更長,就是對長期目標設置模糊造成的結果。而為什麼我們把渴望(多巴胺分泌的生理原理)當幸福就是對目標的模糊導致了沒有認清結果的假象,但當我們感受到現實狀況的時候就又會調整期望值。比如沉溺於遊戲、不停地刷新微博、論壇……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説的是沒有身份的自我認同導致的反覆。這些雖然是從各個角度論述的解決問題的一致方法,但無一例外的不是呈現了生活中常見到的種種自我消極表象的深層原因。

怎麼樣消化這本書呢?認識自我,關心(接受)自我和提醒自己(自我認同下的認知)真正重要的事物(目標)這三種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而自我目標的設置,自我高尚身份的認同感,短期的迴避行為將注意力放置於長遠目標可以看成是基石上的三棵支撐的柱子,支撐着自求上進者的聖潔靈魂。填充期間的牆體是什麼呢,這也是書中沒有敍述到的,顯然知識、文化、個人修養是聯繫於身份認同感這些柱子間的牆體。而個人的目標管理、設置、跟蹤、階段性總結激勵的方法又是長遠目標設置的關鍵紐帶。而短期的迴避措施支撐下面的又是自我感知,觀察自我心境的種種方法。

當然這少不了一顆追求寧靜、恬淡的心。

讀書的讀後感15

都説《春江花月夜》孤篇冠全唐,王佐良先生的談讀書,竊以為孤篇冠翻譯界(如有異議,恕我孤陋寡聞),信達雅的範本,恰到好處的措辭。大學的時候初讀《談讀書》,以為培根先生談讀書。快到十年,再讀談讀書,方知培根先生用1600個英文單詞,講盡了學院派讀書行事的原則。

天賦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上升到一個全員膜拜的高度。彷彿天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同英文天賦的gifted那般,西方那個造字的倉頡或許也認為那是上帝愛一個人的證明?

我不這麼想,所有的得到都是失去的藝術。天賦充其量只是上帝在某一個屬性上為某個人多分配了一點,但是這一點一定會在其他地方勻出來。

把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不多,揮霍天賦的卻大有人在。

永遠最佩服的是生活中如同羅蘭羅蘭所言充滿英雄主義色彩的戰士們。有沒有天賦,TA並不在意,但是TA把自己的屬性發揮到極致,為之付出了太多代價。

我喜歡叫TA們,勤奮的學院派。

我不信命運,也不信運氣。我信因果,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我不相信一個人有音樂上的優勢,但沒有學習/訓練就可以成為優秀的歌手。我也不信一個人命中富貴什麼也不做就能大富大貴。更不信一個人學業運好,能中狀元,從來不看書就能辦到。

我最喜歡的MariaCarey經過了極其艱苦的音樂學習和訓練才製作出了E=MC2(愛的相對論)這種專輯。

不管是藝術界、文學界、還是學術界,都有大量的“我們以為人家是靠天分,實際人家靠努力就已經完爆別人”的例子。

如果一個人的'天賦並沒有對自身及社會起到一絲一毫的作用,並沒有產生一絲一毫的影響;這個天賦的效益等於零,等於並不存在。

真正的天賦該如何運用?

瞭解自己的優勢or聽從內心的召喚,並且沿着這條路努力,在經過艱苦地訓練和勤奮地耕耘過後,發揮出自己的天賦,把自己生而為人的使命完成。

天賦只有兩個時刻有用:1、需要了解自己所長2、勤奮值滿格以後

除此之外,天賦沒有任何存在感。

況且多少自己認為具有的天賦,其實是自己的自以為是和孤陋寡聞呢?有沒有一種可能一個人並不知道真正的有天賦是什麼樣,而對自己稍微高於周圍他人的一點點先見而沾沾自喜呢?又有多少人展露出來的,其實只是TA的部分實力,並沒有拼盡全力人家在玩亢龍有悔呢?

還是當一個勤奮滿格的學院派好了。

這很像一道數學題。

如果一個最理想的情況逐級遞減是(以對物理認知舉例):史詩(牛頓/愛因斯坦)、傳奇(費曼)、大師(丁肇中)、優秀(約翰考克饒夫爵士)、以此謀生(大哥哥)、業餘(我爸)、小白(我媽媽)、門外漢(小仙女)

假如沒有天分或者選錯了方向,勤奮滿格的學院派如果不是天資駑鈍到極點,肯定能做到優秀偏下的程度,介於謀生及優秀之間。假如真的有天分也就是選對了方向,勤奮滿格可以做到優秀以上,優秀到史詩還是傳奇就只能看天賦值有多高,是否符合歷史的進程了。不過無論哪個時代,命運總是垂青那些咬牙切齒和生活死磕的人。

學院派的特徵在培根先生的談讀書裏解釋得很清楚:

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舍好學深思者莫屬。有一技之長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學院派們做事很有條理,通常都有自己的流程,過程簡潔幹練,絕不拖泥帶水,無法刪減,也不該增加。他們熟悉奧卡姆剃刀,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也熟悉三段論。他們知道選擇最具有性價比的路徑,也重視行走中需要採擷的物資。

學院派們堅持原則,但也非常有彈性,如名臣李賢。讀書多,卻擅長實踐,如於謙、楊慎。學院派們講究原則邏輯,並非按照規定和條文辦事。

昨天,大哥哥給我講了楊小凱和林毅夫先生的世紀辯論:後發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

在我看來這不是先發和後發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意識到正確道路到底是哪條的問題。如同這場辯論所圍繞所關心的問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勤奮費費力氣也能辦到;而學院派們很輕而易舉做到的尋找合適路徑,並不是很容易做到的,需要智慧實踐也需要心智堅韌。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並且當一個勤奮滿格的學院派;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章法,自律地執行下去,把自己發揮的潛力發揮出最大的可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v2x8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