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子部

>

儒家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 因論三國形勢,曰:"曹操合下便知據河北可以為取天下之資。既被袁紹先説了,他又不成出他下,故為大言以誑之。胡致堂説史臣後來代為文辭以欺後世,看來只是一時無説了,大言耳。此著被袁紹先下了,後來崎嶇萬狀,尋得個獻帝來,為挾天下令諸侯之舉,此亦是第二大著。若孫權據江南,劉備據蜀,皆...
  • 26361
《朱子語類》卷八十六 禮三
  • 《朱子語類》卷八十六 禮三

  • ◎周禮△總論曹問周禮。曰:"不敢教人學。非是不可學,亦非是不當學;只為學有先後,先須理會自家身心合做底,學周禮卻是後一截事。而今且把來説看,還有一句干涉吾人身心上事否?"今只有周禮儀禮可全信。禮記有信不得處。又曰:"周禮只疑有行未盡處。看來周禮規模皆是周公做,但其言語...
  • 30237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 朱子十七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 朱子十七

  • ◎訓門人八雜訓諸門人者為此卷。因説林擇之,曰:"此人曉事,非其他學者之比。"徐又曰:"到他己分,事事卻暗。"〔文蔚〕先生問堯卿:"近看道理,所得如何?"曰:"日用間有些著落,不似從前走作。"曰:"此語亦是鶻突,須是端的見得是如何。譬如飲食須見那個是好吃,那個滋味是如何,不成説道...
  • 28113
《中論》亡國第十八
  • 《中論》亡國第十八

  • 凡亡國之君,其朝未嘗無致治之臣也,其府未嘗無先王之書也,然而不免乎亡者,何也?其賢不用,其法不行也。苟書法而不行其事,爵賢而不用其道,則法無異乎路説,而賢無異乎木主也(兩'"乎"字《治要》作"於")。昔桀奔南巢,紂踣於京,厲流於彘,幽滅於戱。當是時也,三後之典尚在,而("而"字原脱,據...
  • 2195
儒家名言參考
  • 儒家名言參考

  •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為。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8、正其義不謀...
  • 11096
《朱子語類》卷五十九 孟子九
  • 《朱子語類》卷五十九 孟子九

  • ◎告子上△性猶杞柳章問:"告子謂'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何也?"曰:"告子只是認氣為性,見得性有不善,須拗他方善。此惟是程先生斷得定,所謂'性即理也'。"〔至〕孟子與告子論杞柳處,大概只是言杞柳桮棬不可比性與仁義。杞柳必矯揉而為桮棬,性非矯揉而為仁義。孟子辯告...
  • 8754
《朱子語類》卷五十七 孟子七
  • 《朱子語類》卷五十七 孟子七

  • ◎離婁下△舜生於諸馮章"若合符節。""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則左右相合以為信。"先生曰:"古人符節,多以玉為之,如'牙璋以起軍旅'。周禮中有以玉為竹節。又有竹符,又有英蕩符。蕩,小節竹,今使者謂之'蕩節'也,刻之為符。漢有銅虎符、竹使符。銅虎以...
  • 7513
《中論》愼所從第十七
  • 《中論》愼所從第十七

  • 夫人之所常稱曰:明君捨己而從人,故其國治以安;闇君違人而專己,故其國亂以危。乃一隅之偏説也,非大道之至論也。凡安危之勢,治亂之分,在乎知所從,不在乎必從人也。人君莫不有從人,然或危而不安者,失所從也;莫不有違人,然或治而不亂者,得所違也。若夫明君之所親任也皆貞良聦智,其言也皆德...
  • 14170
《中論》民數第二十
  • 《中論》民數第二十

  • 夫("夫"字原脱,據《通典》卷三補。)治平在庶功興,庶功興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數周,民數周為國之本也。故先王周知其萬民眾寡之數,乃分九職焉。九職旣分,則劬勞者可見,怠(《通典》作"勤")惰者可聞也,然而事役不均者未之有也。事役旣均,故民(《通典》作"上")盡其心而人竭其力,然而庶功...
  • 20197
《荀子》仲尼篇第七
  • 《荀子》仲尼篇第七

  • 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爭國;內行則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閨門之內,般樂奢汏,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則詐邾襲莒,並國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汙淫汏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於乎!夫...
  • 27143
《荀子》非相篇第五
  • 《荀子》非相篇第五

  • 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樑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形不勝心,心不勝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子之謂吉,小人之...
  • 27404
《家範》家範卷九 妻下
  • 《家範》家範卷九 妻下

  • 女人不妒品自高【原文】《禮》,自天子至於命士,媵妾皆有數,惟庶人無之,謂之匹夫匹婦。是故《關雎》美后妃,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慕窈窕,思賢才,而無傷淫之心。至於《樛木》、《螽斯》、《桃夭》、《芣莒》、《小星》,皆美其無妒忌之行。文母十子,眾妾百斯男,此周之所以興也。詩人美之。...
  • 11207
《荀子》臣道篇第十三
  • 《荀子》臣道篇第十三

  • 人臣之論:有態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聖臣者。--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説,善取寵乎上,是態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卹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是篡臣者也。內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難,民親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愛百姓而不倦,是功臣...
  • 11177
《朱子語類》卷七十三 易九
  • 《朱子語類》卷七十三 易九

  • ◎困"困卦難理會,不可曉。易中有數卦如此。繫辭雲:'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困是個極不好底卦,所以卦辭也做得如此難曉。如蹇剝否睽皆是不好卦,林錄雲:"卻不好得分明,故易曉。"只有剝卦分明是剝,所以分曉。困卦林雲:"雖是極不好卦。"是個進退不得、窮極底卦...
  • 19035
《朱子語類》卷七十五 易十一
  • 《朱子語類》卷七十五 易十一

  • ◎上系下"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賾"字在説文曰:"雜亂也。"古無此字,只是"嘖"字。今從"賾",亦是口之義。"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雖是雜亂,聖人卻於雜亂中見其不雜亂之理,便與下句"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相對。〔〈螢,中"蟲改田"〉〕"天下之至賾"與左傳"嘖有煩言...
  • 9393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

  • 大亂之後易治,戰國嬴秦漢初是也。〔揚〕周太繁密,秦人盡掃了,所以賈誼謂秦"專用苟簡自恣"之行。秦又太苟簡自恣,不曾竭其心思。太史公董仲舒論漢事,皆欲用夏之忠。不知漢初承秦,掃去許多繁文,已是質了。〔至〕學蒙錄:"漢承焚滅之後,卻有忠質底意。"漢高祖私意分數少。唐太宗一...
  • 26942
《荀子》富國篇第十
  • 《荀子》富國篇第十

  • 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也。人倫並處,同求而異道,同欲而異知,生也。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異也,知愚分。埶同而知異,行私而無禍,縱欲而不窮,則民心奮而不可説也。如是,則知者未得治也;知者未得治,則功名未成也;功名未成,則羣眾未縣也;羣眾未縣,則君臣未立也。無君以制臣,無上以制下...
  • 25740
《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
  • 《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

  • 大略:--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天子外屏,諸侯內屏,禮也。外屏、不欲見外也;內屏、不欲見內也。諸侯召其臣,臣不俟駕,顛倒衣裳而走,禮也。詩曰:「顛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諸侯,諸侯輦輿就馬,禮也。詩曰:「我出我輿...
  • 8957
《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
  • 《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

  • 假今之世,飾邪説,文姦言,以梟亂天下,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在者,有人矣。縱情性,安恣孳,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陳仲史(...
  • 19080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 論文上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 論文上

  • 有治世之文,有衰世之文,有亂世之文。六經,治世之文也。如國語委靡繁絮,真衰世之文耳。是時語言議論如此,宜乎周之不能振起也。至於亂世之文,則戰國是也。然有英偉氣,非衰世國語之文之比也。饒錄雲:"國語説得絮,只是氣衰。又不如戰國文字,更有些精彩。"楚漢間文字真是奇偉,豈易及也...
  • 17158
《鹽鐵論》卷八
  • 《鹽鐵論》卷八

  • ◎結和第四十三大夫曰:“漢興以來,修好結和親,所聘遺單于者甚厚;然不紀重質厚賂之故改節,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懷,故廣將帥,招奮擊,以誅厥罪;功勛粲然,着於海內,藏於記府,何命‘亡十獲一’乎?夫偷安者後危,慮近者憂邇,賢者離俗,智士權行,君子所慮,眾庶疑焉。故民可與觀成...
  • 6413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 朱子七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 朱子七

  • ◎論兵今州郡無兵無權。先王之制,內有六鄉、六遂、都鄙之兵,外有方伯、連帥之兵,內外相維,緩急相制。〔賀孫〕本強,則精神折衝;不強,則招殃致兇。〔僩〕或言:"古人之兵,當如子弟之衞父兄。而孫吳之徒,必曰與士卒同甘苦而後可,是子弟必待父兄施恩而後報也。"先生曰:"巡而拊之,'三軍...
  • 8709
《荀子》彊國篇第十六
  • 《荀子》彊國篇第十六

  • 刑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脱,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脱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彼國者,亦彊國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誨,不調一,則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教誨之,調一之,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彼國者亦有砥厲,禮義節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 22810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

  • ◎自國初至熙寧人物因論唐初國初人才,雲:"國初人材,是五代時已生得了。"〔德明〕太宗朝一時人多尚文中子,蓋見朝廷事不振,而文中子之書頗説治道故也,然不得其要。范文正公雖有欲為之志,然也粗,不精密,失照管處多。〔卓〕僩錄略。國初人便已崇禮義,尊經術,欲復二帝三代,已自勝如唐人...
  • 10162
《朱子語類》卷二十五 論語七
  • 《朱子語類》卷二十五 論語七

  • ◎八佾篇△孔子謂季氏章季氏八佾,止是多添人數,未有明文,故夫子就其事責之。若三家雍徹,則分明歌天子之詩,故夫子引其詩以曉之。〔人傑〕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曰:"季氏初心,也須知其為不安。然見這八佾人數熱鬧,便自忍而用之。這便是遏絕天理,失其初心也。"子升問集註兩説不...
  • 29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