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子部

>

儒家

《朱子語類》卷四十 論語二十二
  • 《朱子語類》卷四十 論語二十二

  • ◎先進篇下△季子然問仲由冉求章問:"據賀孫看來,仲由冉求氣質不同,恐冉求未必可保,仲由終是不屈。"曰:"不要論他氣質。只這君臣大義,他豈不知。聖人也是知他必可保。然死於禍難是易事,死於不可奪之節是難事。才出門去事君,這身己便不是自家底,所謂'事君能致其身'是也。如做一...
  • 22213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7篇
  •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7篇

  •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1一個人,成熟的自然個體,生存於世間,擺在最為重要位置的就是立身處世了。在紛繁蕪雜的當今社會,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有自己對事物理解的不違背道德倫理的觀點和態度。如何能讓自己潔身自好、自由坦蕩的行走於物欲橫流的當代,逐步實現自己的人...
  • 9597
現代新儒家重建本體論的現狀論文
  • 現代新儒家重建本體論的現狀論文

  • 一、傳統儒家的本體論本體論不是中國傳統的哲學概念,而是西方的舶來品。探討傳統儒家哲學是不是存在本體論思想,是研究宋明理學本體論根源及當代新儒家對本體論的重建的思想源泉時不可忽視的問題、先秦儒學形而上學的問題與佔希臘哲學發展軌跡不一樣,它並不特別注重從“體”...
  • 15602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 ◎訓門人三問"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曰:"曾點漆雕開是合下見得大了。然但見大意,未精密也。"因語人傑曰:"正淳之病,大概説得渾淪,都不曾嚼破殼子;所以多有纏縛,不索性,絲來線去,更不直截,無那精密潔白底意思。若是實識得,便自一言兩語斷得分明。如今工夫,須是一刀兩段,所謂'一棒...
  • 21887
《朱子語類》卷二十 論語二
  • 《朱子語類》卷二十 論語二

  • ◎學而篇上△學而時習之章今讀論語,且熟讀學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餘自然易曉。〔壽昌〕學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後親師友。"有朋自遠方來",在"時習"之後;"而親仁",在"入則孝,出則弟"之後;"就有道而正焉",在"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之後;"毋友不如己者",在"不重則不威"之後。...
  • 29943
《朱子語類》卷十九 論語一
  • 《朱子語類》卷十九 論語一

  • ◎語孟綱領語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經工夫多,得效少。〔大雅〕以下六經四子。語孟用三二年工夫看,亦須兼看大學及書詩,所謂"興於詩"。諸經諸史,大抵皆不可不讀。〔德明〕某論語集註已改,公讀令大學十分熟了,卻取去看。論語孟子都是大學中肉菜,先後淺深,參差互見。若不把大學做個匡殼...
  • 23773
《王守仁全集》卷十五(3)
  • 《王守仁全集》卷十五(3)

  • 袁州府宜春台四絕宜春台上還春望,山水南來眼未嘗。卻笑韓公亦多事,更從南浦羨滕王。台名何事只宜春?山色無時不可人。不用煙花費粧點,儘教刊落盡嶙峋。持修江藻拜祠前,正是春風欲暮天。童冠盡多歸詠興,城南兼説有温泉。古廟香燈幾許年?增修還費大官錢。至今楚地多風雨,猶道山神駕...
  • 9278
《朱子語類》卷五十九 孟子九
  • 《朱子語類》卷五十九 孟子九

  • ◎告子上△性猶杞柳章問:"告子謂'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何也?"曰:"告子只是認氣為性,見得性有不善,須拗他方善。此惟是程先生斷得定,所謂'性即理也'。"〔至〕孟子與告子論杞柳處,大概只是言杞柳桮棬不可比性與仁義。杞柳必矯揉而為桮棬,性非矯揉而為仁義。孟子辯告...
  • 8754
《中論》智行第九
  • 《中論》智行第九

  • 或問曰:士或明哲窮理,或志行純篤,二者不可兼,聖人將何取?對曰:其明哲乎?夫明哲之為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萬物無不盡其極者也。聖人之可及,非徒空行也,智也。伏羲作八卦,文王增其辭,斯皆窮神知化,豈徒特行善而已乎?《易·離》象稱"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且大人聖人也,其餘象皆稱君子,蓋...
  • 18211
《中論》虛道第四
  • 《中論》虛道第四

  • 人之為德,其猶器(原作"虛器",據《治要》刪)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羣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治要》作"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下五字原脱,據《治要》補)而不倦。《易》曰:"君子以虛受人。"《詩》曰:"彼姝者子...
  • 24595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六 釋氏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六 釋氏

  • 孟子不闢老莊而闢楊墨,楊墨即老莊也。今釋子亦有兩般:禪學,楊朱也;若行佈施,墨翟也。道士則自是假,今無説可闢。然今禪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試看古經如四十二章等經可見。楊文公集傳燈錄説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舊時佛祖是西域夷狄人,卻會做中國樣押韻詩?今看圓覺雲:"四大分...
  • 21037
《朱子語類》卷二十三 論語五
  • 《朱子語類》卷二十三 論語五

  • ◎為政篇上△為政以德章問:"'為政以德',莫是以其德為政否?"曰:"不必泥這'以'字。'為政以德',只如為政有德相似。"〔節〕亞夫問"為政以德"云云。曰:"人之有德,發之於政,如水便是個濕底物事,火便是個熱底物事。有是德,便有是政。"〔植〕德與政非兩事。只是以德為本,則能...
  • 17288
《中論》愼所從第十七
  • 《中論》愼所從第十七

  • 夫人之所常稱曰:明君捨己而從人,故其國治以安;闇君違人而專己,故其國亂以危。乃一隅之偏説也,非大道之至論也。凡安危之勢,治亂之分,在乎知所從,不在乎必從人也。人君莫不有從人,然或危而不安者,失所從也;莫不有違人,然或治而不亂者,得所違也。若夫明君之所親任也皆貞良聦智,其言也皆德...
  • 14170
《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
  • 《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

  • 假今之世,飾邪説,文姦言,以梟亂天下,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在者,有人矣。縱情性,安恣孳,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陳仲史(...
  • 19080
儒家名言參考
  • 儒家名言參考

  •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為。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8、正其義不謀...
  • 11096
《朱子語類》卷九十一 禮八
  • 《朱子語類》卷九十一 禮八

  • ◎雜儀自三代後,車服冠冕之制,前漢皆不説,只後漢志內略載,又多不可曉。以下服。古者有祭服,有朝服。祭服所謂鷩冕之類,朝服所謂皮弁、玄端之類。天子諸侯各有等差。自漢以來,祭亦用冕服,朝服則所謂進賢冠、絳紗袍。隋煬帝時始令百官戎服,唐人謂之"便服",又謂之"從省服",乃今之公...
  • 19237
《朱子語類》卷七十五 易十一
  • 《朱子語類》卷七十五 易十一

  • ◎上系下"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賾"字在説文曰:"雜亂也。"古無此字,只是"嘖"字。今從"賾",亦是口之義。"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雖是雜亂,聖人卻於雜亂中見其不雜亂之理,便與下句"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相對。〔〈螢,中"蟲改田"〉〕"天下之至賾"與左傳"嘖有煩言...
  • 9393
《孔子集語》卷六
  • 《孔子集語》卷六

  • 主德五《尚書大傳》武丁祭成湯,有雉飛昇鼎耳而雊。武丁問諸祖己,祖己曰:"雉者,野鳥也,不當升鼎。今升鼎者,欲為用也。無則遠方將有來朝者乎!"故武丁內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髮重譯來朝者六國。孔子曰:"吾於高宗肜日,見德之有報之疾也。"《尚書大傳·略説》孔子曰:"心之精神...
  • 26482
《孔子集語》卷十六
  • 《孔子集語》卷十六

  • 寓言十四(上)《御覽》八百十八引《韓詩外傳》孔子、顏淵登魯泰山,望吳閶門。淵曰:"見一匹練,前有生藍。"子曰:"白馬,藍芻也。"《御覽》八百九十七引《論衡》儒書稱孔子與顏淵俱登魯東山,望吳閶門。謂曰:"爾何見?""一匹練,前生藍。"孔子曰:"噫!此白馬,蘆芻。"使人視之,果然。《...
  • 19028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 羅氏門人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 羅氏門人

  • ◎李願中李先生終日危坐,而神彩精明,略無隤墮之氣。〔升卿〕延平先生氣象好。〔振〕問延平先生言行。曰:"他卻不曾著書,充養得極好。凡為學,也不過是恁地涵養將去,初無異義。只是先生睟面盎背,自然不可及。"〔驤〕李延平初間也是豪邁底人,到後來也是磨琢之功。在鄉,若不異於常人...
  • 10300
《朱子語類》卷七十一 易七
  • 《朱子語類》卷七十一 易七

  • ◎噬嗑彖辭中"剛柔分"以下,都掉了"頤中有物",只説"利用獄"。爻亦各自取義,不説噬頤中之物。〔淵〕張元德問:"易中言'剛柔分'兩處。一是噬嗑,一是節。此頗難解。"曰:"據某所見,只是一卦三陰三陽謂之'剛柔分'。"洽錄雲:"分,猶均也。"曰:"易中三陰三陽卦多,獨於此言之...
  • 3995
《荀子》子道篇第二十九
  • 《荀子》子道篇第二十九

  •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禮安,言以類使,則儒道畢矣。雖堯舜不能加毫末於是矣。孝子所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脩飾,孝子不從命乃敬...
  • 19090
《荀子》議兵篇第十五
  • 《荀子》議兵篇第十五

  • 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王曰:請問兵要?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孫卿子曰:不然!臣所聞古之道,凡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以中微;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遠;士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
  • 10486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四 陸氏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四 陸氏

  • 性質。陸子美。精神。子靜。〔若海〕問陸梭山同異辨。曰:"若本有,卻如何掃蕩得?若本無,卻如何建立得?他以佛氏亦曉得理。如既曉得理後,卻將一個空底物事來口頭説時,佛不到今日了。他自見得一個道理,只是空。"又曰:"佛也只是理會這個性,吾儒也只理會這個性,只是他不認許多帶來底。...
  • 8468
《孔子集語》卷五
  • 《孔子集語》卷五

  • 六藝四下《御覽》八百四引《詩含神霧》孔子曰:"詩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萬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毛詩·木瓜傳》孔子曰:"吾於木瓜,見苞苴之禮行。"《韓詩外傳》五子夏問曰:"《關雎》何以為《國風》始也?"孔子曰:"《關雎》至矣乎!夫《關雎》之人,仰則天,俯則...
  • 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