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説課稿合集6篇

説課稿合集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説課稿合集6篇

説課稿 篇1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本次説課我將分為六個部分。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的第7節,本節是圓運動的應用課,內容豐富,教材中每個例子的選擇都各有特長,很有代表性:鐵路的彎道是分析水平面上的勻速圓周運動;拱形橋和凹形橋是分析豎直面上的非勻速圓周運動;航天器中的失重現象研究失重問題;離心運動則研究向心力不足時物體的運動趨勢。

跟據學生實際情況,本節內容將安排兩課時,本課只研究前兩部分內容。前兩個部分中的鐵路的彎道分析,也會放在先分析汽車在水平路面轉彎之後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的探究從易到難。

學習本節內容既能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過的受力分析、牛頓第二定律,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知識,又能增強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宇宙開發的聯繫,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熱情。

二、 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與生活緊密聯繫的特點,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 進一步加深對向心力的認識,會在實際問題中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2. 學會分析圓周運動方法,會分析拱形橋、彎道等實際的例子。

3. 通過對幾個圓周運動的事例分析,掌握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方法。

(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概括總結知識的能力。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向心力在具體問題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體會圓周運動的奧妙,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三、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正確認識向心力的來源是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學生常常誤認為向心力是一種特殊的力,是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另外受到的力。如何正確認識向心力的來源,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這一點,因此,分析向心力來源既是本節的重點又是本節的難點。

在教學中我會注意通過多分析實例使學生獲得正確認識。抓住先分析物體所受的力(受力分析),再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四、 教法、學法

教法:本節課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有圖示法:利用圖片、影片、示意圖等,使本課內容更直觀、形象、簡潔的展現給學生。問題發現法:通過設問方式,激發學生探究動力。情景教學法: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積極參與;通過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的方式,找尋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現代教育理論

五、 教學過程

為了較好的落實三維目標,首先通過視頻播放學生感興趣的賽車事故,讓學生觀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提問使學生注意,最容易發生事故的位置在哪些路段。

然後引入本課所研究的兩種生活模型: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和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的分析。

(一)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

汽車在水平彎道轉彎

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讓學生知道,物體做圓周運動必然需要向心力,並學會如何從具體的問題中去找出向心力。從而得到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並將得到的一般方法應用到接下來的探究過程中。

火車轉彎

通過觀察視頻、圖片

自主探究—火車在水平軌道轉彎

有何弊端?

如何改進?

(二)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

引導學生思考?

1、汽車在水平路面勻速行駛或靜止時,在豎直方向受力如何?

2、如果汽車在拱形橋頂點靜止時,橋面所受壓力如何?

3、如果汽車在拱形橋上,以某一速度V通過最高點時,橋面所受壓力又如何?

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分析完汽車以一速度V通過拱形橋頂點時,橋面受壓力之後,接下來轉換情景,讓學生獨立在草稿紙上分析汽車以一速度V通過凹形橋最低點時,橋面所受壓力情況。

為進一步擴張學生視野,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橋樑為什總是建成拱形橋,而凹形橋卻很少呢?並將這一部分知識與必修一所學的超重與失重聯繫起來。

擴展練習

1、分析汽車以一定速率通過傾斜彎道時向心力的來源。

2、分析遊樂場中“過山車”通過最高點時人對座椅的壓力又怎樣?

最後共同探討課書上的思考與討論:把地球看成一個巨大的拱形橋,汽車的速度達到多大時與地面的壓力為零?

六、 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主要板書了兩種生活中圓周運動重要模型的受力分析,以及向心力的來源。這樣的板書,簡潔,直觀。使本課的重點一目瞭然。

説課稿 篇2

我説課的題目是《硫的轉化》,此內容選自高中化學必修教材第一冊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中的第三節本節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有實驗,與生活、環境聯繫廣泛,學生學習興趣高。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兩方面問題:一是單質硫的性質,二是環境問題。在講述硫的性質時,主要突出硫元素化合價變化的主線,關於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其危害。這一節在中學化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硫及其化合物是中學化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近年大學聯考在這部分的考察也不少,常見題型有:含硫化合物性質及環境污染的信息應用題、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正誤判斷及書寫、離子共存等。

本節內容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硫的物理性質和用途,掌握硫的化學性質並使學生了解二氧化硫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對學生進行防止污染,保護環境的教育,使其意識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硫單質的化學性質及二氧化硫的性質和對環境的污染,而教學難點是實驗的觀察、分析、尤其是硫與純氧反應的探究學習。

教學理念及其方法:在本節課教學中,我主要體現“學教並重”的教學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動手實驗、觀察分析、教師引導、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計算機輔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將其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在多媒體使用時,儘可能使其恰到好處,能通過實際操作的就不去模擬,能學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過多媒體簡單呈現。本節課是一節以實驗為主的課型,可用傳統的演示實驗進行教學。其中可對教學過程中的三個演示實驗稍做改進以提高實驗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做完硫加熱熔化實驗後,可把液態硫分在兩試管中,其中一個在常温下冷卻,另一個則置於冰水中快速冷卻。然後即可得到斜方硫和單斜硫即硫的兩種同素異形體。

2、加熱混合的硫粉與鐵粉前,為使學生確信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應用磁鐵隔着紙靠近混和物,可以看到鐵粉被磁鐵吸引的現象。而生成物硫化亞鐵沒有感磁性,用磁鐵吸不起來。

3、硫在氧氣中燃燒後,取出燃燒匙,向集氣瓶中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試液,蓋上毛玻璃片,壓緊後震盪,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説明產生了酸性氣體二氧化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首先大屏幕展示“火山噴發”圖片給學生以想象空間。然後一步步的講解火山噴發過程中硫單質及其許多重要化合物的`形成,並由火山口可得到的單質硫過渡到對硫單質性質的討論,學生興趣一下被激發起來。

(二)、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在此期間,教師適時點拔,學生自學、互學、分析、討論、發言,利用大屏幕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小結,使分散的知識條理化,如硫的物性小結,硫粉與鐵粉及氧氣反應現象小結。將實驗中的各個結論提取出來,學生感到清晰、明確。

(三)、突顯重點,突破難點

硫與氧氣反應是本節重點,需用多種形式、多角度對該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進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層次一: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

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靈活地把部分驗證性實驗按實驗的一般順序:“實驗一觀察一提出問題一討論一分析比較一結論”等重新進行探索性設計。在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實驗中,我讓學生設計實驗。層次二:實驗設計與評價能力的提高

層次二:實驗設計與評價能力的提高

如何用最簡易的實驗手段,證明二氧化硫的性質(l)酸性氧化物通性(2)氧化性(3)還原性(4)漂白性呢?

實驗設計與評價問題的推出,將學生由前面低層次的思維推向了高層次的思維,促使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同時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可使解題方法不斷優化,在培養髮散思維的同時增強了思維的深刻性。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設計實驗中對各種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反映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所有實驗下來,要適時小結,將幾個種不同裝置放在一張圖上,對硫與氧的反應和二氧化硫性質探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培析,用多媒體進行重現小結。體現了探究過程的漸進行,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而清晰印象。

性質總結:硫的性質總結用線形關係,清晰條理。

用途展示:此做為上節佈置的作業,讓學生網上收集

學生作業展示有關資料過程,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認可,也是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過程,資料的收集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畫面:①酸雨對古物建築的腐蝕,對森林的破壞

②硫化橡膠等)

總之,一節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課,通過在二氧化硫實驗部分的訓練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在多媒體的輔導下,突破了許多常規實驗不易解決的重點難點,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維訓練提供了較理想的手段。

説課稿 篇3

一、本課指導思想

本課教學是“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為指導,採用情景教學法和學生自主練習法,使學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術動作。發展學生速度素質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

二、學情分析

本課為新授課,根據學生特點,如好學、好動、愛模仿、喜歡遊戲、崇拜體育明星;但是他們認識粗淺,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太穩定、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樂情來的快去的也快,難以持久等。根據以上特點由教師指導,使學生始終保持在最佳的狀態下學習、鍛鍊和娛樂,並使學生對體育的間接興趣逐漸轉化為自覺鍛鍊的習慣。

三、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競技短跑項目中採用的出發姿勢,但是技術過程難度大,學生上肢支撐力量差,因此它不是學生跑的快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本次課主要讓學生初步瞭解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動作方法,重點在於訓練學生反應速度和起跑與起跑後快速跑結合起來。

蹲踞式起跑教學的重、難點:

1、重點: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正確掌握“各就位”和“預備”的技術動作;

2、難點:快速反應,“預備”動作與“跑”動作的緊密銜接。

四、教學內容

1、蹲踞式起跑練習 2、快速反應遊戲

五、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初步瞭解蹲踞式起跑動作方法。

2、技能目標:通過練習,使大部分學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術動作。發展學生速度素質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控及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

能1、運動參與目標: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2、技健康目標:讓學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術動作,發展學生快速跑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3、社會適應目標:通過遊戲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六、教法

六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學鍛鍊身體的常識和方法,學會了一些運動技能。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練習的主動積極性,所以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設疑法:通過教師設疑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才能有興趣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2、講解示範法:通過講解示範蹲踞式起跑的技術動作,激發學生模仿興趣並練習、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術動作。講解示範法是體育教學中最主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對學生能否更好的掌握技術動作起重要作用;

3、指導法:指導學生蹲踞式起跑的練習,鼓勵學生善於思考勤加練習;

4、糾錯法:針對蹲踞式起跑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動作的技術,在學生練習時給予適時適當糾正,達到教學目標。

七、學法

根據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已經掌握一定的方法及運動技能,因此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學法。

1、自主學習法:因為自主學習法能夠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慾望,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因此首先採用自主學習法,讓學生全身心感受學習的樂趣;

2、遊戲法:玩是天性,倡導學生“玩中學”,“玩中練”使體育課充滿樂趣,有吸引力;

3、合作學習法:合作是人在社會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只有會合作的人才能更適應社會發展。因此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是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合作學習法主要用在分組練習和分組遊戲中;

4、體驗法:學生只有不斷地身體練習體驗才能嚐到體育帶來的樂趣;

5、展示競爭法:學習技術動作後讓學生展示並通過比賽的方法增強競爭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八、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8分鐘。

① 體育課常規: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安排見習學生;宣佈課的內容、任務、要求;

② 準備活動

1、柔韌性練習

①兩手抓 ②弓步壓腿

③側壓腿 ④體前屈

2、輔助練習

①原地擺臂

②原地小步跑

③原地高抬腿

二、基本部分:27分鐘。

① 激趣動員。

② 蹲踞式起跑:

教學法:設疑法。教師問學生蹲踞式起跑姿勢是怎樣的;學生自主體驗,讓學生自由練習; 教學法:講解示範法。教師講解示範蹲踞式起跑的方法,學生聽記;在教師發信號下學生分組進行5—6次練習;

③ 學生交流體驗。兩人一組,一人發令,一人練習,然後交流心得體會3—4次; ④ 學生展示1—2次,師生共評;

⑤ 學生再次練習5—6次蹲踞式起跑接快速跑6—10米。

⑥ 遊戲:各種口令多種方式起跑反應練習。

教學法:教師講解遊戲方法要求及安全事項,遊戲後學生交流心得體會。

三、結束部分:5分鐘。

① 配合音樂放鬆,讓學生身體得到恢復;

② 對課進行總結;

③ 整理場地器材。

九、場地、器材

田徑場地、音樂播放機1台

十、教學效果預計

1、85%的學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2、練習密度在35%——40% 、平均心率130次/分;

3、預計本課對學生思想品質、心理素質、團隊精神、競爭意識都可以得到提高。 十一、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了解了蹲踞式起跑動作方法,通過練習,較好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技術動作;培養了學生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學生學習氛圍還可以改進。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是國小階段的最後一組課文,學習時要注意綜合運用國小階段掌握的語文基本功,使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在運用中得到複習鞏固,為進入中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課文以人物姓名為題,選取了詹天佑一生中最典型的事蹟——主持修築京張鐵路,説明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教學難點是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築京張鐵路的原因。本課安排2課時,我這裏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確定以下目標:

1、情感目標——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識目標——學習生字新詞。

3、能力目標——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説教法

《課標》指出:“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恰當的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確定具體教法如下:

1、從整體入手,弄清課文講了什麼,然後圍繞中心(傑出、愛國)突破難點,讓學生在具體環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處理“詹天佑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任務”這一內容時,採用以讀代講法;處理“勘測線路”這一內容時,採用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處理“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採用討論法等。

三、説學法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生源情況,確定如下學法:

1、圈點批註法——讓學生邊讀邊畫邊想,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其創造思維能力。

2、體悟法——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朗讀法——進行各種各樣的讀,諸如默讀、誦讀、分角色讀等等,培養朗讀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説程序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出示詹天佑肖像的投影。

2、簡介詹天佑。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有關詹天佑的哪些內容。

2、邊讀邊畫出受感動的地方。

3、檢查。

(三)品析課文,深入理解。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講了什麼。

2、説一説這三句話分別告訴了我們什麼。

3、出示幻燈:“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

(1)這句話和“這是一條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比較有什麼不同?

(2)從“第一條”、“完全”、“我國”等詞語中體會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4、學習“當時”的情況部分。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為什麼受到帝國主義阻撓和要挾?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的?

(2)教師引讀,初步理解內容。

(3)出示幻燈:“消息一傳出,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説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思考: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讀一讀:“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一個笑話”為什麼?出示幻燈:“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説:‘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你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

(4)再讀課文,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思想。

5、學習“勘測線路”這部分內容。

(1)默讀本段內容,畫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2)同桌交流看法,説説句子的意思。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4)交流: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説“我們的工作……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築的……失掉信心。”聯繫上下文談談對這兩個句子的認識。

(5)朗讀。

(6)總結學法。

6、自學5、6自然段,思考:

(1)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詹天佑採用了哪兩種不同方法?

(2)詹天佑是怎樣解決火車爬坡的問題的?

(3)學生自學,討論,畫示意圖。

(4)檢查。

7、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

(1)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的原因是什麼?

(2)外賓看到這項偉大的工程時會怎樣讚歎?

(3)再讀,體會。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體悟中心思想。

(2)想想課文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表達中心的?

五、説板書

板書在教學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此,我本着“圍繞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服務學生”的原則設計瞭如下板書:

21、詹天佑

阻撓

勘測線路

傑出

要挾

開鑿隧道

嘲笑

設計人字形線路

愛國

困難

回擊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論述,平常百姓也有許多深刻的思考。梁啟超的這篇《最苦與最樂》從什麼是最苦、什麼是最樂來談人生的責任,思想深刻,格調高雅,語言凝重,既有儒家的進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讀來膾炙人口,掩卷沁人心脾,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本文的論點是一對姊妹命題:“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了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文章層次清晰,脈絡分明,兩個分論點“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1、2自然段),“盡了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第3自然段)各為一部分,得出的結論“人生當勇於盡責,而不能逃避責任”(第4、5自然段)是第三部分。但是本文並不是一篇很典型的具有議論文結構的文章,作為國中學生,在理解上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因而在教學中採取淡化文體,注重學生體驗、感悟的方法,使學生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達到思想上的共鳴。

2.設計意圖:

本課的設計,遵循以下幾個思想原則:

(1)人本原則:責任的話題是嚴肅的,要讓學生在人生苦與樂的討論中,培養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就必須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

(2)交往原則:通過師生互動、生生小組合作互動,加強課堂交流,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3)開放原則:本文作者多用排比、設問等修辭手法,語言流暢而又凝練。本課教學設計旨在掌握課文內容及寫作手法的基礎上,通過拓展遷移訓練,拓寬教學的內容和空間。

二、説目標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界定為以下三條: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文章內容。

2、品味文章多用排比修辭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文章內容。

2、出示提綱,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聯繫實際,暢談對責任的認識和理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

領會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思考,樹立對自己、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感。

三、説重難點

教學的重難點不可貪多求全,根據設計意圖和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重點:理解文章內容,品味文章多用排比修辭的語言特點。

難點:理解苦樂與責任的關係,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

四、説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藴,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反覆讀、讀反覆,繼而品味文章語言,理解文章內容。

2.情境設置法: 在本節課內容的理解和重難點的突破上,充分利用師生的互動交流和課件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中去,讓學生由感性的“苦”與“樂”中,理解“責任”的深刻含義,理解文章主旨,思想產生共鳴。

3.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豐富的人文內涵,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説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在讀課文和討論過程中,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朗讀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中品味修辭的特點。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交流。

六、説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由五大塊組成:

第一塊:導入新課,介紹作者。通過教師創設情景,師生談話導入新課,既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又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並順勢介紹作者。

第二塊:整體感知,。在瀏覽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塊:自主學習,理解內容。前兩部分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多媒體出示學習提綱,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教師指導並參與學習。

第四塊:合作探究,第三部分以讀促講,培養學生提煉概括的能力。

第五塊:目標檢測,拓展延伸。通過練習和視頻資料,檢測和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出示相關資料,指導學生以“責任”為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責任的理解,幫助他們樹立對家庭、社會、國家、自己的責任感。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教學重點、難點:體味青春的幸福

知識目標:對青春的意義以及青春是否能永恆有了一定的認識。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以及表達交流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標:在課上彼此交流中學會友善地開展爭論、並使珍惜青春落實到點滴行動上。

根據新課和標準的要求和創新教育理念,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的快樂,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師生換位,積極參與設置創新學習環境,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分析歸納、概括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自我教育,引導學生認識體會青春不僅僅只是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更意味着一種精神狀態。全面把握青春的內分泌,既立足於現在,又着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引發他們對青春的意義進行一些思考,寄語青春,放飛理想!這也是對課標內容的拓展。

二、【説學生】

有句話叫“生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把它用來形容此時的國中學生,那時最貼切的了。的確,現在的國中生在物質上得到極大的滿足時,但由於年齡和學習上的壓力而對自己所擁有的幸福沒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很多學生都認為其他人比自己更幸福,對青春缺乏一種渴望的熱情。因此,科學引導學生的認識,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就顯得尤為必要。

三、【説教法】

本課通過學生的體驗和行動祝福自己的青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活動——體驗”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活動目的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參與體驗認識自我

第二階段再現情境分析解惑調試自我

第三階段擴展情境感悟方法展現自我

四、【説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階段

同學們,通過前邊兩個框題的學習,我們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是珍貴的,青春讓我們深感困惑不解,也讓我們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激情,充滿了勇氣和力量。同學們,正處於青春期的你,為你正擁有青春而感到幸福嗎?對於青春,你又寄有怎樣的期望和祝福呢?這正是我們這一節課要探究和討論的話題。

課堂實施階段。

1、親子活動:“青春的幸福”

①請家長代表談談自己的青春年華是如何度過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將如何度過青春?

(通過這一步,讓學生了解父母的青春往事,知道每個人都曾擁有青春,擁有夢想和激情。而父母以過來人的身份談青春,將會有更深刻、更理性的見解,讓學生從父母的言辭中領會青春的美好、珍貴。)

②學生將自己與父母的過去做比較,看看我們擁有什麼,又缺少什麼?談談與父母相比,我們擁有更多的…

(通過這一步,讓學生明白,與父母相比,我們正值青春,正可以盡情放飛自己的夢想,青春是我們努力拼搏、不怕失敗的資本。與年輕時的父母相比,我們擁有一個更現代化但也更需要奮鬥才能立足的社會。因此,我們的青春軌跡應該比父母的更絢麗。)

1、衷心祝福

學生每個人將自己對青春的祝福寫在一張紙條上,放入提前準備好的箱子中。將紙條搖亂後,每位同學上台隨意抽取一張,作為對自己的激勵,並讀給大家聽。家長也對自己的孩子説出自己最想説的話,祝福他走好自己的青春之旅。

(通過這一步,讓學生從同學的祝福中汲取力量,同學之間在成長的道路上互相鼓勵,互相鞭策。而家長的祝福更多的將是期望或警醒,可以更好地提醒學生好好珍惜青春。)

(三)“青春閃光誓言”

教師導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説過:“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恨,也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①學生結合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學習與發展的潛能,初步確定自己的“青春誓言”

②小組同學相互交流、分享,併為對方提出建議。

③小組推選出“閃光誓言”在全班交流,並相互點評。

④由學生把“青春閃光誓言”寫在紅色的卡片上面,並將它們掛在一棵鬱鬱葱葱、充滿生機活力的柏樹上,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提升課堂實效。

特別注意

1、生活動,最好安排學生給以評價,老師完善補充。

2、在適當環節強調“解決的實際問題”或“情感作用”。

3、在討論一些敏感話題時,應準備引導避免負作用產生。

五、【説總體預測】

通過比較的方式讓學生體驗青春的幸福,再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實踐活動祝福青春,突出歡樂的主題,使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青春的到來,引導學生認識體會到青春不僅僅只是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更意味着一種精神狀態,全面把握青春的內涵,既立足於現在,又着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引發他們對青春的意義、價值更進一步的思考,這也是對課標內容的拓展。

結束語:

正如陶行之所説:把學生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解放他們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他們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他們的嘴,使他們能説。所以在政治課教學中我力求政治活動成為學生想像探究的藍天,成為學生培養創造能力的睛空。只要實現這一點還愁創造不出美麗的彩虹嗎?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標籤: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828e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