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説課稿模板集合6篇

説課稿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説課稿模板集合6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4頁。位置的有關知識在一年級時學生已經有所接觸,他們學會了用“上、下、左、右、前、後”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今天這節課是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會辨認現實生活中乃至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為四年級進一步學習“位置與方向”作準備。

二、説教學目標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識和豐富的表象進行積累。因此,應該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大量的活動情景,讓所有的學生在觀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建立東南西北方向的概念,並豐富對它們的認知。

基於以上的思考, 並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掌握地圖中“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難點是理解方向的相對性,在具體情景中,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他三個方向。

四、説教學策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説教學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説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生生到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新知識。

4、説學法

本課在教法上貫徹如下兩個原則:一是少教多體驗原則。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體驗”作為數學教學的過程目標之一。這節課中教學重點內容注重讓學生去體驗和感受。課前我帶領學生在操場上進行了實踐活動,辨別了操場上的東南西北,體驗了校園的東南西北後並做記錄。回到教室讓學生把記錄展示到黑板上,學生會發現記錄圖中有學校大門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來不方便,進而使學生感受到統一方向繪製地圖的必要性。在教室裏引導學生辨認方向,設計了“指一指”、“認一認”、“轉一轉”等活動,辨認其他方向時設計了“我説你做”的遊戲,使學生對實際的方向不斷進行認識、體驗和感受。具體來説我主要運用了操作法、比較法、遊戲法。《位置與方向》説課稿 相關內容:1 噸有多重第四課時 比較數的大小第五冊第六單元《分桃子》教學設計(片斷)反思及點評之二“面積和麪積單位”教學設計與評析認識分數第九單元:長正方形的面積購物 (北師大版第五冊)新人教版第六冊《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查看更多>>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

五、説教學程序

數學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學生體驗探索、實踐活動的過程。基於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找一名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前後左右的同學分別是誰?介紹後轉身再向大家介紹一下? xx的位置是固定的,為什麼一會兒在他的左邊,一會兒在他的右邊?(學生有了爭議)看來用前後左右來説物體的方向有侷限,怎麼辦呢?你還能用知道的哪些方向詞來表示呢?(學生自由發言)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

【課始師生的談話,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融洽了師生之間的關係,併為後面認識東南西北埋下了伏筆,同時順利地導入了新課。】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第一層次: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或知識體系進行介紹:(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説法)

(1)我可以看太陽辨別方向:太陽升起的一方是東方,後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面是南。

(兒歌:《東西南北》早晨起牀,面對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可以邊説邊做動作。)

(2)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紅色的指針指向北,另一邊指向南。

(3)如果是在雪地上可以觀察積雪辨別方向:積雪化得快的一邊是南,化得慢的一邊是北。

(4)如果是晚上,可以觀察北極星辨別方向:面向北極星,前面是北,後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可以讓學生邊説邊做動作。)

(5)觀察樹葉辨別方向:樹葉密的一面是南,樹葉稀的一面是北。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充分彙報,交流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將已有的前、後、左、右的方向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繫,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要用方位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二層次:辨別生活中的'東南西北

1、在操場上辨認生活中的方向(室外)

(1)找方位,利用現實環境和經驗辨認四個方位。

a、你知道太陽是從哪個方向升起的嗎?讓學生用手指一指東方,激活學生先前的生活經驗。

b、認定東方後再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

c、分組探究:當你面向某個方向時,其餘三個方向在你的什麼位置上?發現“方向”與“位置”的對應關係。

d、小組彙報、交流,進一步體會方位感。

e、獨立觀察,在小組內説一説“操場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上各有什麼景物”?

(2)標記方位,培養遷移能力。

每人都把操場四個方向上的象徵性景物,在記錄紙上記下來,並標明四個方向。

2、辨認地圖上的方向(室內)

a、展示學生的記錄紙,讓學生把記錄紙貼在黑板上。

b、指導學生觀察:他們圖上所標的方向有什麼不同?如果把地圖掛在牆上,有的上面是東,有的上面是西或北,這樣行嗎?該怎麼辦呢

c、小組內討論,集體交流。

【將物體與方向建立聯繫,有利於學生對方位的記憶。】

第三層次:辨別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1、 在地圖上找自己家鄉的位置(課件出示中國地圖)

師:同學們,這是一張中國地圖,它像一隻什麼動物?(公雞)請你們找找我們山東位於中國的什麼位置?北京在山東的什麼方向呢?

學生看地圖。

師:我國最北部是哪個省?最南部呢?最西部呢?

學生看地圖回答。

2、在教室裏辨認東、南、西、北

教室的窗户在( )面,門在( )面,你面向( )面

預計學生中會出現上方定為東南西北的都有,讓各種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學做一下介紹,從而引出為了統一,方便大家觀察,地圖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設計的。

教師板書: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讓學生親身經歷畫平面圖,統一平面圖方向的過程,感受方法的多樣性,明確了統一方向的必要性。實現了從實際方向向地圖方向的遷移,注重了對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探究。】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操場上活動,鞏固對四個方向的認識)

1、遊戲:指方向

2、遊戲:背對背

3、遊戲:矇眼説方向

【喜愛遊戲是學生的天性,考慮到這一點我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多種活動調動學生的手、腦、口、眼、耳等多種感官,營造玩中學,學中玩學習氛圍,不僅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繫,也為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學習的空間。】

四、實踐應用

本環節主要設計了靈活有趣,富有創新的練習。

1、看簡單的線路圖回答:小峯和小娟上學可以怎樣走?

2、出示北京天安門廣場及四周建築的照片和相應的平面示意圖,讓學生説一説各建築物之間的位置。

【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外拓展

1、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知道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師向學生介紹有關指南針的知識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辦法幫他找到方向嗎?給學生拓展辨別方向的方法技巧。

【生活是數學的源頭,引導學生回到熟悉的生活中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樂趣。基於這一理念,在課的結尾我並沒有滿足於學生學會了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又回到了現實生活中如何辨認方向這一實際問題,學生髮表了自己的見解後,我又給予了補充,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六、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課到此時,我想每一位學生都有很多的收穫與想法,讓學生説一説本課的收穫與遺憾,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遺憾,因為這是急需解決的。

至於本課的板書,我致力於條理清晰,簡明扼要。

板書設計: 東南西北

(上) 北

(左)西 —|— 東(右)

南(下)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闡述選定課題的教學內容在本單元、本冊教材、整個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與其它內容的關聯。)

第六單元的教材大都以動物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這種類型的課文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又容易讓孩子展開聯想,學生很樂意學。《荷葉圓圓》就是其中一篇和小動物們相關的有趣的文章。

在《荷葉圓圓》一文中,荷葉圓圓的,荷葉綠綠的,荷葉是夏天裏一首清涼的小詩,荷葉是陽光下跳動的綠色音符。小水珠喜歡荷葉,小蜻蜓喜歡荷葉,小青蛙喜歡荷葉,小魚兒也喜歡荷葉。能讓我們在這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裏,去感受充滿童趣的夏天,去觸摸生機勃勃的荷葉,去體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們快樂的心情!

本課內容是基於學生學習了拼音、有了一定識字量後進一步藉助拼音,識字、正音、朗讀課文。在識字正音的同時提高拼讀能力。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體會自然的美好。

二、説目標(全面描述三維目標,即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拼音讀準“荷、搖、籃、晶、停、台、放、朋、友、紅、油”11個生字的字音,尤其注意讀準後鼻音的字,並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

2、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在田字格里認真描摹“荷、朋、友、油”。

3、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過程與方法:看圖展開想象,練習把話説完整。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受荷葉給大家帶來的快樂、大自然的美好。

三、説學情(闡述學生已有的學業情況以及認知特點。)

學生從剛入學開始對語文學習的半知不解,到現在已經逐步掌握了一些語文的學習方法、達到了一定的認知水平。學生在教材“讀兒歌識字學拼音”中已經完成了拼音學習,可以藉助拼音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在生字學習上,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生字的一些好方法:分析結構、好辦法記住它、找好朋友等,可以在生字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自學並進行一些拓展。

四、説教學過程

1、教具學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田字格黑板

2、教學流程(圍繞教學設計思路,説清楚教學活動安排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一】、猜謎語,引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就有一個謎語。我們一起猜一猜!(出示謎語)池中有個小姑娘,從小生在水中央。綠色圓裙隨風擺,露珠把它當搖牀。這是什麼?(出示謎底:荷葉)

學習生字“荷”。

小朋友,你們見過荷葉嗎?它長什麼樣子呢?荷葉兒,圓圓的,綠綠的。學習“綠”多漂亮的荷葉呀,在荷葉身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37課,荷葉圓圓的學習。

[説明:一年級的學生喜歡猜謎語,喜歡新奇的事物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採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新課讓孩子覺得新奇又有意思,又了繼續學習的慾望。通過隨文識字進行生字教學,是因為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些識字方法和技巧,不用刻意將生字羅列出來進行教學,學生已經有了學習生字的能力。隨文識字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優美的語境中理解生字的含義,更好的記憶和使用生字。]

【二】、初讀課文,瞭解文章主要角色

1、藉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自學生字:台、放、油、還(分小組進行生字自學,交流學習生字的好方法)每小組根據自學情況進行全班交流,教師進行一定指導,如:“綠油油”中“油”的發音。

3、聽錄音,思考:課文中出現了哪些荷葉的小夥伴?

交流時先請5名學生按段落讀課文,再討論荷葉的小夥伴有哪些。

板書: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朋友

學習生字:朋友(關注點:“朋”是後鼻音,可以分析字形來幫助記憶。)

用“朋友”來説一句話。( )和( )是朋友。( )是( )的朋友。

[説明:在初讀課文時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讀正字音,瞭解課文大致內容。通過分析荷葉有哪些好朋友對課文的脈絡可以有一定了解。此部分主要是生字教學,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好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自學讓學生自主掌握生字,既節約了時間又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生字學習時因為學生思考畢竟不夠完善,因此教師需要及時進行不成,幫助學生拓展和完善生字。]

【三】、整體感知、研讀課文

1、荷葉有這麼多的好朋友,他們都把荷葉當作了什麼?

板書:搖籃 機場 歌台 涼帽

2、引讀句子:你知道什麼是搖籃嗎?(課件)大家看,小水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荷葉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這麼舒服的搖籃,讓我們和小

水珠一塊再去感受一下吧!一起再讀讀這段話。現在,讓我們也來做小水珠,一起體會體會,輕輕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躺在搖籃裏是什麼感

受呢?現在小水珠睜開亮晶晶的眼睛了,一定看到了了好多,説説看到了什麼呢?請你説一説。

小水珠説——……。

剛才讀了“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我這有個“躺”字,我把它貼在這,我這裏還有“停、蹲,藏”誰來貼一貼?

過渡:池塘裏的荷葉真美啊,小水珠喜歡它,把它當作了搖籃。

出示: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

小水珠把荷葉當作了搖籃。

還有好多小動物也喜歡荷葉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其它的小夥伴説了什麼?

小蜻蜓説——……。

小青蛙説——……。

小朋友説——……。

3、小組表演: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讀讀演演。

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你也可以眨一眨眼睛,把小水珠調皮的樣子讀出來。讀到小蜻蜓,你們

可以一邊讀一邊展開胳膊。讀到小青蛙可以呱呱叫幾聲,讀完後叫。最後,小朋友戴上荷葉,一定很高興,我們應該怎麼樣?對,該笑得時

候笑,該眨眼的時候眨眼,小組中比一比。

4、再次有感情朗讀課文,教師引讀,學生跟讀。

荷葉兒圓圓的,……。

小水珠在圓圓的荷葉上滾來滾去,高興極了,小水珠説:……小水珠……

荷葉圓圓的,平平的,就像飛機場,小蜻蜓快樂地説:……小蜻蜓……

荷葉圓圓的,就像圓圓的歌台,小青蛙在荷葉上地跳來跳去,興高采烈地説:……小青蛙……

荷葉圓圓的,就像一頂好看的涼帽,為小朋友擋住了刺眼的陽光,小朋友笑眯眯地説:……小朋友……

[説明:一年級學生的朗讀教學需要通過形式的多變達到訓練的效果。單一的朗讀會使學生厭煩,也不容易幫助記憶。通過句式説話練習、表演朗讀、教師引讀等形式帶領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幫助記憶,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會一些句式的運用。]

【四】、説話拓展

1、圓圓的荷葉綠得可愛,它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帶來了歡樂。其實啊,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些東西也會給我們帶來意想

不到的樂趣哦!

(出示課後練習)進行説話訓練。

媒體出示:

(1)蘑菇是小白兔的_____。

(2)_____是小螞蟻的_____。

(3)_____。

2、媒體出示:小魚圖和小螞蟻圖練習説話。(可以選做)

例:小魚説:“荷葉是我的陽傘。”小魚游過來,躲在下面。螞蟻説:“荷葉是我的操場。”螞蟻爬在上面,伸伸手,彎彎腰。

3、圓圓的荷葉綠得可愛,它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帶來了歡樂。這麼有意思的故事啊,當然也要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嘍!今天我們回家去把這故事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説明:學的最終目的是用;語文學習的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學生的表達上。根據句式進行多形式的説話訓練是一年級孩子剛接觸語文學習時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想象的基礎後再進行説話訓練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聯繫學生的生活。]

3、板書設計(如沒有板書,此項可不寫。)

小水珠 搖籃 躺

小蜻蜓 機場 停

説課稿 篇3

教學內容

《摺疊》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與生活》的第二節內容。

學情與教材分析

1.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意識,對與自己的直觀經驗相沖突的現象、對有挑戰性的任務很感興趣,因此在學習活動的安排上除了關注數學的用處之外,設法給學生經歷做數學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這些活動中表現自我、發展自我,初步形成並學會用數學去思考。此外,五年級學生酷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並且往往當自己的觀點與集體不一致時,才會產生糾正自己思想的慾望,所以教學內容在難度上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鼓勵學生間相互評價、相互提問,營造出互動的學習氣氛,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立體圖形的展開圖是從學生生活周圍熟悉的物體入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與平面展開圖形的關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立體圖形可由平面展開圖形圍成,還要讓學生明白立體圖形可以通過不同的展開方式形成平面圖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自己動手操作,經歷和體驗圖形的變化過程,使學生了解研究立體圖形的方法,同時也為平面幾何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摺疊和展開過程,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的關係,發展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通過想一想、畫一畫、做一做、練一練等操作活動發現平面展開圖與立體圖形的對應關係,能正確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經歷展開與摺疊的過程,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之間的關係,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本節課教學的總體構想,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以下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自主合作→主動探索→延伸訓練→小結歸納→佈置作業

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書第38頁的圖形,並讓學生觀察圖形。按虛線摺疊成一個封閉的立體圖形,它的形狀像什麼?(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合作,教師引導學生先想象這個平面展開圖摺疊以後像什麼。)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合理的引入,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畫一畫。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這個問題進行拓展,首先將附頁3圖1中的各個圖形標上號碼,長方形從上到下依次為1,2,3,4,5,左邊的五邊形為6號圖形,右邊的為7號圖形。然後,提出問題:

(1)與圖形6相對的是哪個圖形?

(2)和圖形1相對的是哪個圖形?藉助想象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摺疊後的小房子來確定天窗和門的位置,然後在平面圖上畫出來(天窗可以在平面圖中上數第二個或第三個長方形內,門可以在第一個或第四個長方形內,也可以在兩邊的五邊形內。)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也讓每個學生動手,初步建立學生的空間觀念,喚起他們的學習慾望。

三、做一做。

動手操作,將附頁3圖1剪下,按虛線摺疊後,形狀是一座小房子。

提出問題:你畫的天窗和門的位置合適嗎?

設計意圖:問題的提出主要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後主動思考的意識。

四、試一試

讓學生計算出小倉庫的實際佔地面積。

一個小倉庫的形狀就是你疊出來的樣子,而它各邊的實際長度是圖中相應長度的100倍。這個小倉庫的底面積是 平方米。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主要鍛鍊學生的應變能力,開拓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把學生對圖形認識由直觀感知提升到理性思維的層面.

五、練一練(課件出示)

1、第39頁第1題。

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斷,然後通過動手操作,討論並交流,得出結論。

2、第39頁第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之間的對應關係,允許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3第40頁第三題學生獨立動手完成,教師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掌握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學生急欲需要尋找一塊“用武”之地,此時適當的鞏固性、應用必不可少。通過習題的解答,讓學生利用已學知識,作出解答,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渴望和信心。

六、教師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這節課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想象、動手操作,得到關於平面展開圖通過摺疊得到一個簡單立體圖形的過程,及平面展開圖與立體圖形的對應關係,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表達能力。

七、佈置作業

課後利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做一個你喜歡的立體圖形,並在班上展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以致用,鞏固提高。

設計思路

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空間與圖形學習的一個重要課程目標。空間觀念的發展依賴於學生的實踐操作活動,而操作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不可少的途徑,因為本節所涉及到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展開圖的研究方法有很強的操作性,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我把着眼點放在如何“

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獲得知識。從學生以有的認知知識出發,以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線,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突破重難點。由教師創設情境,啟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討論,對比分析等探索活動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直觀演示、動態演示出展開與摺疊過程中,讓視覺、聽覺、觸覺等許多器官協同參與活動,使學生有較多的機會通過豐富的圖形符號感知及實物操作的探究活動,不斷豐富歸納和類比的經驗,使空間觀念得以形成和鞏固。隨着學習的進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可以要求學生先思考想像,然後通過動手操作來驗證學生對圖形的空間想像。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本課是第一單元過年的回憶中的第一個課時。教材以“煙花”為切入點,通過煙花造型學習並運用點和線的造型要素表現放射式與迴旋式的煙花形態。作為新學期第一課,學生們對“春節”的印象記憶猶新。在這個中國傳統的節日裏,放煙花是一種很重要的娛樂慶祝方式,也是孩子們做得最快樂的事之一,趁熱打鐵,在教學時通過啟發學生回憶和欣賞放煙花時的場景,認識煙花的基本形態,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對點線面更進一步地認識和運用,對圖形形式的認識和表現技法的運用。通過學習鼓勵學生感受與表現節日的喜慶氣氛,善於發現和表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在本課的教材中,原本的設計是讓學生嘗試運用剪貼、繪畫、噴色、刮蠟、吹色等各種材料表現煙花造型,但基於每種技法的要點不同,如果讓學生一種一種嘗試過去,對於煙花的造型就淺嘗輒止,重點就落在技法掌握了。所以我將本課設定一種材料來表現,刮蠟紙既迎合了黑夜的場景,又能解決色彩的問題,自然就能把重心落實到點線的變化上,讓學生深入對點線造型表現的技巧和運用。

二、説學情

四年級學生對點和線的造型知識有一定基礎,對刮蠟紙也有一定的認識和運用,所以以不同的工具作為輔助創作出不同的點線痕跡,讓學生在生活中發掘更多可以用於創作的應用。孩子的思維模式和眼光與大人也有很大的區別,會有很多奇特的想法,而煙花本身也是非常絢麗多樣的,沒有固定的樣子,加以引導,就能啟發他們的對點線更深層次的運用,結合不同形態,能夠創作出意想不到的煙火造型。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煙火變化中的放射式與迴旋式形態,發掘生活中不同的物品為創作工具,掌握刮蠟畫技法並結合點線的變化大膽表現煙火。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認識煙火的放射式和迴旋式形態;在嘗試中挖掘多種工具作畫;在對比中認識到點線的變化並畫出豐富多彩的煙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刮蠟畫的樂趣,感受點線變化的魅力、搭配的巧妙,體會煙火所體現出的喜慶氣氛。

四、説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刮蠟畫的技巧表現放射式與迴旋式的煙火形態。多種點線組合表現。

教學難點:點線組合的豐富程度,煙火有層次地表現。

五、説教法

根據課題背景創設收禮物情境,從聽覺視覺多元感官。針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出發點,層層遞進設計教學環節。主要採取觀察發現、發掘體驗、嘗試感知、對比思考等方法進行教學。並將學生的小練習作為教學素材之一,從另一角度激發學生的參與度。而教材中的其它表現形式作為拓展部分讓學生有初步的瞭解。

六、説學法

學生主要是在欣賞觀察、和對比中自主去思考解決問題。對於工具應用方面,自由發掘選擇不同的工具並嘗試繪圖,經過對比發現強化學科知識。逐步掌握本課的重難點。

七、説教學過程

鑑於上述分析,我將我的教學過程做了如下設計

1、情境導入

我設定拆禮物情境結合聽覺感知的方式來揭示主題。

教學設想:從節日氣氛中創設情節,依靠聽覺體會,一是調動氣氛;二是有別常規導入,比較新穎。

2、啟發探究

將整個課程分四個層次進行學習活動。

首先視頻直觀欣賞煙花的變化過程和圖片欣賞,觀察出煙火的兩種形態。

在刮蠟紙的工具選擇上,讓學生自主發掘,用找到的工具體驗效果。

然後隨機從學生的作業中選出兩張對比,瞭解線條的粗細、疏密排列的'表現技巧。在對比示範圖例,知道用多種變化的點線組合更能體現畫面的豐富性。

最後我採用欣賞比較同齡人的作品,啟發創作靈感。

教學設想:由面到點,從形態到線再到點的層層比較觀察去昇華已有的點線知識,讓學生分層消化。用學生的圖例來講授新知,是給予學生的一種肯定和提升作品的價值。而煙花的造型和形態本身就是豐富多變的,從眾多作品中學生會自動篩選喜歡的部分,甚至找到新的靈感點來創作。

3、教師示範

在新授時畫的煙火形態的基礎上深入示範,用指甲和尺畫粗細線和點。錯落添加大大小小的各種煙火,飽滿構圖並修改。

教學設想:教師直觀演示,讓學生知道畫什麼?如何畫?引生髮散思考,挖掘大膽的思維模式。

4、實踐創造

滾動播放同齡人作品和歡快的音樂,讓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創作或找尋靈感。

教學設想:關注每個學生的表現、捕捉繪畫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啟發和引導,在輕鬆愉快的音樂烘托下緩解情緒、湧現創想。

5、展評作品

搭建窗户展板,通過場景欣賞自己的作品,依據本課重難點來點評作業。

教學設想:讓學生帶入情緒欣賞作業,提升學生作品的展示性。檢驗鞏固學生對重難點的掌握和評價的能力。

6、拓展延伸

採用圖片欣賞比較其它煙火的繪圖方法。

教學設想:開拓眼見,調動學生創作積極性,延伸到課外激發嘗試的慾望,體驗更多的繪畫方法。

7、 課堂小結:

總結鼓勵,結合將近的傳統元宵節,延續煙花帶來的喜慶氣氛。美術不僅是對本位知識及技法的掌握,更是要有善於從生活中去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

説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小班幼兒由於年齡小,自身抵抗力弱,特別容易患感冒,幾乎每名幼兒每年都會感冒幾次。本活動通過看娃娃表演、觀看打針錄像、電話慰問好朋友等,讓幼兒初步瞭解感冒的症狀及預防的方法,懂得感冒後應積極配合治療的道理;另外小班幼兒多以自我為中心,不懂關心小夥伴,通過生病遷移到自身,讓幼兒體會感冒的難受,並會關心自己的夥伴,知道關心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感冒不會表達、不積極配合治療的現狀,我將目標定製為:

1.瞭解感冒的症狀,初步瞭解多喝水、不挑食、鍛鍊身體、飯前便後要洗手等是預防感冒的方法。(難點)

2.知道感冒、身體不舒服應及時告訴成人。(重點)

3.患感冒後不怕打針、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做個勇敢的孩子。

準備:

為了能夠讓活動動靜結合、寓教於樂、在輕鬆温馨的環境中實施,我做了如下準備:

1.視頻錄像:視頻一、娃娃表演(娃娃唱歌表演時間咳嗽,並主動告訴大人);視頻二、打針時間哭鬧及勇敢配合的治療現場。

2.預防的辦法圖片:飯前便後要洗手、吃飯不挑食、多喝水、體育鍛煉等。

3.與一名生病的幼兒提前做好通話準備,

教法: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教材內容,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法--布娃娃表演為情境,將幼兒帶入到活動中。

2.暗示法--通過視頻中對立面的小朋友,起到暗示的作用。

3. 直觀法--運用了圖片和視頻讓幼兒能夠直觀感受。

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活動要始終以它們的興趣和需求為依據,我採用的學習方法由:

1.觀察法--觀看圖片和視頻,感受預防的辦法。

2.榜樣示範法--視頻中勇敢的小朋友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撥打電話關心小夥伴,因為小夥伴積極配合治療,身體快恢復了,也成為其他幼兒的榜樣。

教學過程:

遵循由表及裏、由淺入深,讓幼兒在活動中掌握目標,獲得發展,將活動分為五部分實施。

大體流程: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二、交流經驗(遷移到自身、喚起幼兒已知經驗)--三、感冒了怎麼辦?(重點)--四、怎樣預防感冒?(難點)--五、慰問好朋友

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情境法)

播放視頻一"娃娃表演"前半段。

師:今天有位小朋友要給我們演唱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欣賞。她唱的好聽嗎?你發現她怎麼樣了?哦,咳嗽、流鼻涕了,原來她感冒了。

二、經驗交流。

師:我們小朋友有沒有感冒?感冒了有什麼感覺?剛才有小朋友説會咳嗽,那我們咳嗽時間應該怎麼做?要用手或者手帕捂住口鼻,這樣就不會傳染別人了。(感冒會有咳嗽、流鼻涕、打噴嚏、嗓子疼、發燒等的症狀)

三、生病了怎麼辦?(活動重點)(暗示法、直觀法、榜樣示範法)

1.播放視頻一"娃娃表演"後半段。

師:看看娃娃生病了是怎麼説的?她告訴了誰?(老師,我咳嗽了,嗓子有些疼,都唱不出歌了。)

師:我們生病了應該跟誰説?會説什麼?(在家要告訴爸爸媽媽,在幼兒園要告訴老師,老師像爸爸媽媽一樣會把你照顧好)

師:如果感冒了不告訴爸爸媽媽會有什麼後果?(自己的並會越來越嚴重,也有可能傳染給身邊的人。)

師:要怎麼做我們的病才會好起來呢?(聽大人的勸告,一定要好好休息,多喝水。)如果我們病的嚴重了,也有可能需要吃藥、打針,去了醫院就需要配合醫生進行治療,身體才會更快恢復健康。

2.播放視頻二"在醫院打針"。

師:有兩個小朋友感冒厲害了要去醫院治療,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一個寶寶勇敢打針,另外一個寶寶在哭,小朋友想一下,哭一下感冒就好了嗎?哭完了就不需要打針了嗎?那你覺得這兩個寶寶哪個更好?身體會恢復的更快?(對啊,本來感冒了嗓子就不舒服,如果哭只會讓病更加嚴重,哭完了還需要繼續打針治療,既然這樣,我們都要像第二個寶寶學習,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忍一忍打完針就可以打敗病毒,身體才會很快好起來,讓我們都當勇敢寶寶。)

四、觀看圖片:怎樣預防感冒。(直觀法、觀察法,通過觀看視頻加上幼兒的已知經驗,讓幼兒感受到感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學會預防。)

師:感冒是這麼難受的事情,那我們小朋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預防感冒嗎?(吃飯不挑食、多喝水、體育鍛煉、飯前便後要洗手、曬被褥、勤通風等)

五、慰問好朋友。(榜樣示範法)

師:我們生病了,爸爸媽媽心裏着急,他們都會對我們説些什麼?(你好點兒了嗎?祝你早日康復等。)

師:我們班***小朋友感冒了,沒來幼兒園,我們打個電話安慰一下她吧,你打算跟她説點什麼?***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身體很快就恢復,就可以來幼兒園了。(夥伴間感情的昇華,讓幼兒會關心自己的小朋友,知道關心他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兔子王國的一天》,三年級學生體育對體育興趣濃厚。身體素質好,創新能力強,但奔跑能力差,、

因此本次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本着探索創新的思路,精心設計遊戲比賽,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與個性,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知道採、種蘑菇的規則,製造房子的方法和折返跑的技術動作是認知目標。通過教學發展學生奔跑能力,提高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協調等能力是技能目標。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真正體會和認識大自然的美好是情感目標.

所以本次課培養學生對摺返跑的興趣是重點,掌握折返跑的技術是難點。

教師要準備的場地器材是:空地一塊,精美蘑菇人均一個,體操小折墊人均一塊。即可貼小蘑菇若干朵。

主要採用主題式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入境動情,提高聯繫興趣和慾望,獲得最佳的注意力。

充分利用遊戲、競賽這一體育教育的良好途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練習中,無論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突出其實踐性,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索”,敢於“放”學生,運用實踐操作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充分利用場地器材採用分組教學的形式,培養學生相互友愛和集體主義精神。

這次課的教學過程這樣安排的:清晨——早操——平整土地——種蘑菇——收蘑菇——儲藏蘑菇——慶賀豐收七個環節。

第一環節----清晨:1、教師整隊;2、師生問好;教師要求:聲音洪亮,精神飽滿,注重儀表,語言親切;學生站隊要快`靜`齊,積極想象。在課的開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在美麗的大森林中,到處都是可愛的小動物和漂亮的鮮花,有一羣活潑聰明的兔子就生活在

森林世界裏,今天兔國王熱情的邀請我們到他們那裏去做客,同學們高興嗎?很好。我們出發啦。教師在熱身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情景進行教學,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第二環節-----兔子舞(音樂響起):瞧!一羣小兔子正在作早操呢!我們和它們一起鍛鍊吧。音樂伴奏下師生做準備活動,教師讓跳的好的自主展示跳,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一個展示平台,充分發展學生個性。

第三環節-----平整土地:

新的一天開始了小兔們開始進行愉快的勞動, 它們今天要平整土地,我們來幫幫它們好不好。“平整土地”的遊戲開始,教師講解方法與規則:1全班分四組比賽,2鳴哨後各隊排頭才能拿起體操墊起跑,其餘的人擊掌後才能越過起跑線。3各隊排頭持墊子跑步放在對面白線後的空地上,然後折回擊下一人手掌,並站隊尾,如此反覆。遊戲比賽中滲透跑步,跑步鍛鍊中充滿合作。(比賽後的獎勵應該全面,獎勵跑的快的不能挫傷積極性高的.,雖然他們跑的不是很快,但是他盡力了,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他們也應該受到表揚獎勵。)

第四環節----種蘑菇:這一環節教師創設情景,讓各隊排頭手持蘑菇,種在剛才平整的“土地”上,折回後擊下一人的手掌,並站隊尾如此反覆。仍然把折返跑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遊戲比賽中既鍛鍊了身體又培養熱愛勞動的好習慣。符合新《課標》中“教師要創設一些專門的情景,以保證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學習目標的實現。”

第五環節----收蘑菇:方法同“種蘑菇”不同之處是把蘑菇收好接着把小折墊也收回來,增加練習密度。

第六環節----儲藏蘑菇:創設情景,全班分四組,用現有的體育器材給蘑菇建造房子。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説自己的創意,然後開始建造,建造好了把蘑菇儲藏起來,最後再自己評價,互相評價造的“房子”。 這是一個開放的體育小遊戲,充分利用體育器材,發揮學生集體智慧和想象力,既體現了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又符合新《課標》“重視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定的作用”。

第七環節慶賀豐收:師生共同總結一天收穫,讓學生在體育課上獲取成功感,滿足感。在美妙的音樂中師生共同放鬆身心,在愉悦的心情下結束了本次授課。

師生再見,師生收還器材。

小結:本課主要遵循了三年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把體育與音樂,體育與勞動,體育與智育等結合起來採用了學生樂於接受遊戲的形式進行教學,由始至終,教師都是學生的建議者和合作者,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主動鍛鍊身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標籤: 説課稿 模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d9e2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