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赤壁賦教學反思通用

赤壁賦教學反思通用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赤壁賦教學反思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赤壁賦教學反思通用

赤壁賦教學反思通用1

“知人論世”是讀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讓學生掌握好這把鑰匙是尤為重要的。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對寫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紹,所以學生在理解文章思想時顯得不是很困難。在課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決作品的思想意義甚至文化等較深層次的問題。前提是教師要根據課文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理解水平精心設計問題。

在語言的賞析上,有學生提出“徘徊”是來回走動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這是學生紛紛開動腦筋,有認為這裏的“徘徊”是寫月亮移動緩慢的意思。有認為是側面寫了作者的心理,他覺得月亮對遊人含情脈脈,不忍離去,因而對冰清玉潔的月亮產生愉悦之情。我對後一個回答評價道:這位同學的解答把景與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詞真是一字千鈞,體現了蘇軾語言的精練生動,詞簡情真。由此可見,只要學生積極思考,有時會給老師意外驚喜。

赤壁賦教學反思通用2

上完課後,有一份釋然,多少明白了些傅雷“沒有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脱是輕佻的”這句話的含義;亦有一份沉重,經肖老師等專家的指點,發現自己課堂之淺薄。

“一堂好課應該呈現從徘徊到突圍的精彩,有掙扎、有衝突、有交鋒,然後從縫隙間突圍,師生均能從文本和課堂獲得突圍的快感。”肖老師的話語讓我感到很温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設計中的潛意識裏的我。是啊,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遙遠,距離讓我更堅定的成長。

“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劃出寫“月”的句子,並就你最有體會的一句闡述自己的理解。”提問過於機械和呆板,進而使整堂課略顯呆滯,缺少靈動,課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卻一直生成在教師的言語裏。教師自己彷彿已沉醉於課中,卻無法引領學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沒有,勉強確實是沒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覺到自己整堂課都在趕場,頻率快,節奏快,看似行雲流水,實則走馬觀花。缺少“點”上的細化,徘徊一詞雖已讓學生感悟了,但聯繫詩境不夠,矛盾場的渲染不夠,學生的生成就不夠,學生其實是成長在自己的思考之中。當然,師生的互動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層面,把課堂還給學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教師自己也沒有隨文本情感的變化而變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課堂模式顯然忽略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課堂上意識到了卻沒有很好的落實。沒有言的積累,何來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許才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方針。注重人文味的同時卻極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書卷味,淡化了學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薰陶,蘇軾的儒道佛思想隻字未提。

反思,則是為了更好地前行。這堂課也多少讓我找到了一點自信,這也是對自己最大的寬慰。是命運把我們拋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習且思。

這堂課嘗試擺脱文言文教學的古板模式,探討文言文教學的新模式

一、我覺得我這堂誦讀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注重誦讀形式多樣化本堂課有齊誦、自誦、範誦、脱稿朗誦、全體背誦等多種誦讀方式

2、教師的誦讀指導調動學生的`誦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誦讀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設置了“誦讀三境界”、“誦讀提示”等教學環節,並且針對每一段、每一層甚至每一句的誦讀,都設置了漸進式的誦讀指導,層層深入,指導學生,讓學生逐步達到誦讀的目標要求。

基於課堂時間和課堂容量問題,為了更深入地完成目標,我考慮我的誦讀課不以誦讀段落的多少作為評判標準,所以就是《赤壁賦》也沒有實行全篇誦讀教學,而是選取了前三段,將第四段放在課下落實,我覺得這樣也符合高效課堂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要求

3、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誦讀課説起來容易操作起來不容易,必須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才有可能成功,否則就成了老師的獨角戲,這是語文教學新模式的大忌,所以,為了使課堂成為學生表演的舞台,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設置了層進式教學指導,問題設置也極為明確,讓學生對誦讀的理解在一堂課中逐步加深,這樣做既有利於學生參與,又符合教學規律。

(2)、在課堂授課過程中,運用熱情洋溢的語言,對學生的誦讀予以指導和中肯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在老師指點下真正有提高;允許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肯定學生看法或誦讀的合理之處——誦讀是有個性化的,絕對不允許千篇一律,統一要求運用某種腔調來誦讀,那樣做就違反了教學規律。

二、學生表現方面

1、優點

這堂課學生總體表現良好,具體表現在:

(1)齊誦聲音響亮,回答問題聲音清晰,所有的問題都是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學生。

(2)敢於質疑,敢於談出自己的誦讀看法。

2、問題

(1)回答問題的學生仍然偏少,據老師們統計,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學生主動站起來兩次,但一些學生仍然有畏懼心理,只能做到認真地聽講、思考,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心存顧慮。

解決方法:

(1)繼續推行“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勤思,多表現。

(2)多創設課堂的發言機會,讓學生走上講台。

(3)解決學生畏懼心理,讓他們從內心“放下”顧慮,培養心理素質,展現自我。

(4)教師以身作則,善於表現,教出自己的個性風格,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赤壁賦教學反思通用3

《赤壁賦》是蘇軾被貶黃州的作品,黃州成就了蘇軾文學的頂峯。蘇軾曾經在在他的詩中提到,“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潮州儋州”。《赤壁賦》是漢代文賦的代表,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曾指出“《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也”。所以這篇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感很強。在我看來,這樣的文章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講解,讓學生背就行,在反覆地背誦中,其中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夠懂。説實話,這篇文章自己在講前幾遍的時候,並不是特別懂,尤其是主客問答的部分,現在比之前理解的深了那麼一點吧。

本節課設計的思路,主要有四個方面,“賞文本”、“析文言”、“悟文理”、“體文情”。“賞文本”角度,主要是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來介紹這篇文章,讓學生熟悉這種文體。“析文言”主要是講解文章中出現的重要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這一部分其實可以讓學生利用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自學。“悟文理”從主客問答的角度,來看待蘇軾的自我開導。“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客悲的焦點,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就是“物是永恆的,但人生是短暫”的,蘇軾用“水與月”的變與不變,來進行開導。當客提出“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時,蘇軾就提出了要享受當下。“體文情”主要看蘇軾在儒佛道三家思想影響之下,所體現出來的那種曠達樂觀。

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也完成了自己既定的教學目標,PPT做的也很漂亮。對於主客問答中文理的講解自己很滿意,起碼自己懂了,講解的也比較清晰。但是,課程還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這是一堂課,而不是一場報告,應該注意讓學生有參與感,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能夠思考。但是自己的課,自己説的太多,課件上的東西太多,變成了自己讀課件,這樣就容易使自己受制於課件,而缺乏自己的講解和靈活性。另外,這個假期,自己已經講了六篇課文,但是自己一篇也沒有聽,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敢聽,覺得有很多錯誤。我想,誠實地面對自己,才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收穫。

赤壁賦教學反思通用4

赤壁賦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個課時,“戰線”會拖這麼長我也沒想到。第一節課我主要對蘇軾這個人進行的介紹,分別通過“三蘇”、“唐宋八大家”、“蘇黃”、“蘇辛”、“宋四家”等來介紹蘇軾。我將蘇軾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説給學生聽,他們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問我後來怎麼樣。可惜我課前查閲的資料不夠豐富,無法繼續解答學生的問題。由於是上《赤壁賦》,我又補充了他寫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讓學生整理在本子上,齊讀了一遍。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裏想:要是早讀的時候他們也能像現在這樣就好了。時間過得飛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賦》的時候,卻已經下課了。

因為文體是賦的關係,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誦讀和背誦,體會賦的美感,而不太過強調翻譯與字字對應。況且如此優美的賦,一經過現代文翻譯,美感就喪失了。但由於教學經驗不豐富,我以為字字落實總沒有錯,可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卻造成了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昏昏欲睡。

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強,所以我幾乎是上完一段給學生總結一下本段的思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記憶和理解。許多同學在剛接觸這篇文言文的時候,讀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麼意思,結果在我講完全篇之後,許多同學都説在學過的《勸學》、《師説》、《赤壁賦》中最喜歡這一篇,這倒讓我很是驚訝,讓我覺得我的付出沒有白費。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課前要做到備課充分,多查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

(2)在介紹作者的時候要注意節奏,把握時間,在儘可能快的時間內讓學生對於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夠知人論世。

(3)文言文的教學,需要聯繫文體,正確選擇側重點,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詞、句的翻譯上,只需點出重點字詞就好,上課注重學生的聽課感受。

(4)文言文教學要重誦讀,長此以往,習慣成自然,熟讀成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jiaoxuefansi/mxg2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