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有关释老十的大全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二十◎释老十
  •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二十◎释老十

  • 大人有作,司牧生民,结绳以往,书契所绝,故靡得而知焉。自羲轩已还,至于三代,其神言秘策,蕴图纬之文,范世率民,垂坟典之迹。秦肆其毒,灭于灰烬;汉采遗籍,复若丘山。司马迁区别异同,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之义。刘歆著《七略》,班固志《艺文》,释氏之学,所未曾纪。案汉武元狩中,遣...
  • 5503
《老子校释》第十五章
  • 《老子校释》第十五章

  • 古之善為士者,俞樾曰:河上公注曰:“謂得道之君也。”則“善為士者”,當作“善為上者”,故以得道之君釋之。“上”與“士”形似而誤耳。謙之案:俞說非也。依河上公注,“善為士者”,當作“善為道者”。傅奕本“士”作“道”,即其證。畢沅曰:“‘道',河上公、王弼作‘士'。”案:作“道...
  • 10987
《老子校释》第十二章
  • 《老子校释》第十二章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五味令人口爽;謙之案:牟融理惑論引首二句同,文選七命注引第二句同。七發注引作“五味實口爽傷”。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正義引:“五味令人口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文次稍不同。又莊子天地篇曰:“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
  • 20097
《老子校释》第十八章
  • 《老子校释》第十八章

  • 大道癈,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嚴可均曰:“有人義”,各本作“仁義”。“智惠出”,王弼作“智能”,或作“慧知”,非。洪頤烜曰:“智惠出,有大偽”,烜案“惠”當作“慧”。釋文本作“知慧”。說文:“惠,仁也,從心從□。”“慧,儇也,從心,彗聲。”“惠”“慧”不同。論語衛靈公“好行小慧”...
  • 2683
《老子校释》第五十章
  • 《老子校释》第五十章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羅振玉曰:敦煌本“十”作“什”,下同。馬敘倫曰:說文無“塗”“途”二字,蓋“徒”即“塗”“途”本字也。莊子至樂篇“食於道徒”,即道塗也。此“徒”字蓋如字讀。謙之案:“出生入死”,呂氏春秋情欲篇高注引與此同。莊子:“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
  • 7198
《老子校释》第十七章
  • 《老子校释》第十七章

  • 太上,下知有之;謙之案:禮記曲禮“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鄭注:“太上,帝皇之世,其民施而不惟報。”老子所雲,正指太古至治之極,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嘗治之,民相忘于無為,不知有其上也。“下知有之”,紀昀曰:“‘下',永樂大典作‘不',吳澄本亦作‘不'。”今按焦竑老子翼從吳澄本。又王注舊...
  • 4954
《老子校释》第十六章
  • 《老子校释》第十六章

  • 致虛極,守靜□。陳注:(篤)謙之案:“致”字,景福本、河上本作“至”。“篤”字,景龍本、景福本、趙孟俯本均作“□”。字鑒曰:“篤,說文:‘馬行頓遲,從馬,竹聲。'俗作□。”又室町本“極”字“篤”字下有“也”字。謙之案:老子言“虛”共五見,惟五章“虛而不屈”,與此章“致虛極”,似有...
  • 16790
《老子校释》第七十章
  • 《老子校释》第七十章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謙之案:“天下”二句,嚴本“天”上有“而”字。傅、范本作“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言有宗,事有君。謙之案:淮南道應訓引二句同。文子精誠篇作“事有本”,微明篇作“事有君”,所引分歧。傅、范“君”作“主”。范云:“‘主’字從古本。”...
  • 15579
《老子校释》第四十六章
  • 《老子校释》第四十六章

  •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羅振玉曰:“糞”,敦煌本作“□”,乃“糞”之別構。謙之案:碑本同。又羅卷“戎”誤作“我”,羅失校。“糞”,傅本作“播”。畢沅曰:“‘糞’‘播’古字通用。”玉篇:“播,種也。”疑老子此處或有播種之義。彭耜曰:“朱文公本‘糞’下有‘車’...
  • 3178
《老子校释》第十四章
  • 《老子校释》第十四章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謙之案:範本“夷”作“幾”。范應元曰:“‘幾'字,孫登、王弼同古本。傅奕云:‘幾者幽而無象也。'”此引傅雲,知傅本亦為後人所改,古本亦作“幾”。作“幾”是也,且與易義相合。易系言“極深研幾”,言“知幾其神,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鄭康成注:“...
  • 4142
《老子校释》第十一章
  • 《老子校释》第十一章

  •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羅振玉曰:敦煌乙、丙本、景龍、廣明本均作“卅”。謙之案:景龍作“三十”,敦煌、廣明作“卅”,羅誤校。又室町本亦作“卅”。吳雲曰:“卅,諸本作三十。”是也。玉篇:“卅,先闔切,三十也。”又“輻”字,疑本或作“輹”。易小畜“輿,脫輻”,釋文:“‘輻',本...
  • 9924
《老子校释》第四十二章
  • 《老子校释》第四十二章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謙之案:淮南子天文訓:“道日規,始於一。”王念孫曰:“‘日規’二字與上下文義不相屬,此因上文‘故曰規生矩殺’而誤衍也。宋書律書作‘道始於一’,無‘日規’二字。”今案王說是也。淮南義本老子此章,故下文曰:“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萬物生...
  • 27339
《老子校释》第十九章
  • 《老子校释》第十九章

  •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紀昀曰:永樂大典“絕聖”二句在“絕仁”二句之下。武內義雄曰:遂州本“民”作“人”,蓋避唐諱。魏稼孫曰:“絕聖棄智”,禦注“智”作“知”。謙之案:遂州本、傅、範本亦作“知”,範本“棄”作“棄”,下二句同。又莊子胠篋篇“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在宥篇“絕聖棄...
  • 25906
《老子校释》第八十章
  • 《老子校释》第八十章

  • 小國寡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嚴可均曰:“小國寡人”,各本作“寡民”。“什伯之器”,河上“伯”下有“人”字。羅振玉曰:“小國寡民”,景龍本“民”作“人”。“使有什伯之器”,敦煌辛本作“使民有什伯之器”,庚本作“使人有仟伯人之器”。謙之案:“小國寡人”,遂州本同。柰卷“寡”...
  • 17232
《老子校释》第四十章
  • 《老子校释》第四十章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謙之案:碑本“昔之得一者”止“有生於無”句為一章。嚴遵本與上章相連,同此石。又宋趙志堅疏義“反”作“返”。又案“反”,復也,此易義也。易復彖曰:“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雜卦傳曰:“復,反也。”乾彖傳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泰...
  • 27322
《老子校释》第二十七章
  • 《老子校释》第二十七章

  • 善行,無轍跡;羅振玉曰:景福本“行”下有“者”字,“善言”、“善教”、“善閉”、“善結”下並同。廣明本同。謙之案:室町本亦同。嚴可均曰:“轍跡”,河上作“徹跡”,王弼作“徹跡”。梁簡文云:“應‘車'邊,今作‘彳'邊者,古字少也。”吳雲曰:“轍”,傅本作“徹”。盧氏抱經釋文考異...
  • 15105
《老子校释》第三十七章
  • 《老子校释》第三十七章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嚴可均曰:“能守”,王弼“守”下或有“之”字。謙之案:傅、範本“侯王”作“王侯”,景福本“若”作“而”。“之”字,景龍、禦注、英倫、傅奕本均無,範本、室町本有。“無為而無不為”,即莊子天下篇所述關尹、老聃之道:“在己無居,形物自...
  • 12887
十全老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老子校释》第三十四章
  • 《老子校释》第三十四章

  • 大道汜,其可左右。嚴可均曰:“道汜”,禦注作“道泛”,河上作“道汜兮”。羅振玉曰:釋文:“本又作泛,周、張並同。”景龍、禦注、敦煌三本均無“兮”字。謙之案:“汜”字碑文不明,本作“泛”,或作“汜”。道藏王本作“泛”,注亦作“泛”;道藏張太守匯刻四家注引王注作“泛”。傅本作“...
  • 21045
《老子校释》第二十章
  • 《老子校释》第二十章

  • 絕學無憂。易順鼎曰:文子引“絕學無憂”在“絕聖棄智”之上,疑古本如此。蓋與三“絕”字意義相同。今在“唯之與阿”句上,則意似不屬矣。馬敘倫曰:“絕學無憂”一句,當在上章。又曰:晁氏讀書記引明皇本,亦以“絕學無憂”屬於舊第十九章之末。蔣錫昌曰:此句自文誼求之,應屬上章,乃“...
  • 2504
《老子校释》第四十九章
  • 《老子校释》第四十九章

  • 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謙之案:各本“無”下均有“常”字,敦煌本、顧歡本無。又北堂書鈔七引“姓”下無“心”字,御覽四百一引“姓”下有“之”字。案此言聖人不師心自用,唯以百姓之心為心而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嚴可均曰:“得善...
  • 9544
《老子校释》第十三章
  • 《老子校释》第十三章

  •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為下。嚴可均曰:“何謂寵辱?辱為下”,王弼、傅奕作“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羅振玉曰:河上、景龍、禦注、景福、敦煌丙諸本均無“若驚”二字。景龍本“辱為下”,景福本作“寵為上,辱為下”。李道純曰:“寵為上,辱為下”,或雲“寵為下”,不合經義。俞...
  • 6883
《老子校释》第三十章
  • 《老子校释》第三十章

  •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嚴可均曰:“以道作”,各本作“以道佐”。羅振玉曰:景福本無“者”字,“強”下有“於”字。敦煌本“強”作“強”,下亦有“於”字。馬敘倫曰:譣弼注曰:“尚不可以兵強於天下。”則王本亦有“於”字。東條一堂曰:按臣軌守道篇引“強”字下,有“於”字,與王注...
  • 8698
《老子校释》第十章
  • 《老子校释》第十章

  •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嚴可均曰:“能無離”,傅奕及近刻王弼句末有“乎”字,下五句皆然。俞樾曰:河上公本無“乎”字,唐景龍碑亦無“乎”字,然淮南道應引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則古本固有“乎”字。謙之案:“乎”字系衍文。羅振玉曰:“景龍、禦注、敦煌乙、丙...
  • 16250
《老子校释》第六十章
  • 《老子校释》第六十章

  • 治大國若亨小鮮。羅振玉曰:“亨”,王本作“烹”,與景福本同。釋文出“烹”,注:“不當加‘火’。”則王本原作“亨”,今改正。景龍本、敦煌本均作“亨”,御注本、敦煌庚本作“享”。又“鮮”,敦煌辛本作“腥”,注:“河上作‘鮮’。”謙之案:遂州本作“厚小腥”,“厚”字誤。范本作“亨...
  • 3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