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有关莊子的大全

《莊子集解》內篇第一逍遙遊
  • 《莊子集解》內篇第一逍遙遊

  • 言逍遙乎物外,任天而遊無窮也。北冥有魚,釋文“本一作溟,北海也。”其名為鯤。釋魚:“鯤,魚子。”方以智云:“鯤本小魚、莊子用為大魚之名。”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烏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玉篇:“運,行也。”案...
  • 13166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胠篋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胠篋

  •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司馬云:“從旁開為胠。”蘇輿云:“說文:‘匱,匣也。'俗加木作櫃。”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釋文:“廣雅云:‘緘、縢,皆繩也。'李云:‘扃,關。鐍,鈕也。'知音智。”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
  • 16684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九盜跖
  •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九盜跖

  •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蹠。盜蹠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釋文:“李奇注漢書云:‘蹠,秦之大盜也。'”俞云:“史記伯夷傳正義云:‘蹠者,黃帝時大盜之名。'是蹠之為何時人,竟無定說。孔子與柳下惠不同時,柳下惠與盜蹠亦不同時,讀者勿以寓言為實也。”穴室樞戶,司馬云...
  • 20152
《莊子集解》雜篇第三十二列禦寇
  • 《莊子集解》雜篇第三十二列禦寇

  • 列禦寇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見列子黃帝篇。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李云:“方,道也。”曰:“吾驚焉。”曰:“惡乎驚?”曰:“吾嘗食於十□,司馬云:“□讀曰漿。十家並賣漿也。”案:黃帝篇作“漿”。而五□先饋。”釋文:“饋,遺也。謂十家中五家先見遺。”案張湛注:“人皆敬下之也。...
  • 9218
《莊子集解》內篇第三養生主
  • 《莊子集解》內篇第三養生主

  • 順事而不滯於物,冥情而不攖其天,此莊子養生之宗主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有窮盡,知無畔岸。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向云:“殆,窮困〔一〕。”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已,止也。事過思留,其殆更甚。言以物為事,無益於性命。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王夫之云:“聲色之類,不可名為善者,即惡...
  • 28380
《莊子集解》外篇第八駢拇
  • 《莊子集解》外篇第八駢拇

  • 蘇輿云:“駢拇下四篇,多釋老子之義。周雖悅老風,自命固絕高,觀天下篇可見。四篇于申老外,別無精義,蓋學莊者緣老為之。且文氣直衍,無所發明,亦不類內篇汪洋俶詭。王氏夫之、姚氏鼐皆疑外篇不出莊子,最為有見。即如此篇,首雲‘淫僻于仁義之行',末複以‘淫僻'‘仁義'平列,踳駁顯然。...
  • 20324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三天道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三天道

  •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釋文:“積,謂積滯不通。”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宣云:“神與化俱。”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宣云:“至誠無息。”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釋文:“六通,陰、陽、風、雨、晦、明。四辟,四方開也。”成云:“六通,謂四方上...
  • 19996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
  •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

  •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釋文:“弅音紛。李云:‘隱出弅起,丘貌。'”而適遭無為謂焉。成云:“此章並假立姓名,寓言明理。”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汝也。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居處服習。何從何道則得道?”從,隨從。道,由也。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宣...
  • 14149
《莊子集解》內篇第六大宗師
  • 《莊子集解》內篇第六大宗師

  • 本篇云:“人猶效之。”效之言師也。又云:“吾師乎!吾師乎!”以道為師也。宗者,主也。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凡物皆自然而生,則當順其自然。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兩其知,音智。不強知,則智得所養...
  • 13755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五刻意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五刻意

  • 刻意尚行,其意峻刻,其行高尚。離世異俗,高論怨誹,李云:“非世無道,怨己不遇。”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宣云:“非,猶輕。”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司馬云:“枯槁,若鮑焦、介推;赴淵,若申徒狄。”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自修其身。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成云:“此平時治世之士,施...
  • 20899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一在宥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一在宥

  •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文選謝靈運從宋公戲馬台詩注引司馬云:“在,察也。宥,寬也。”蘇輿云:“在不當訓察,察之則固治之矣。在,存也。存諸心而不露是善非惡之跡,以使民相安於渾沌,正胠篋篇含字之旨。”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淫,過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遷而他效。天...
  • 16208
《莊子集解》內篇第五德充符
  • 《莊子集解》內篇第五德充符

  • 德充於內,自有形外之符驗也。魯有兀者王駘,李云:“刖足曰兀。”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郭云:“弟子多少敵孔子。”常季問于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釋文:“常季,或云:孔子弟子。”或云:魯賢人。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弟子皆有所得。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
  • 18269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四徐無鬼
  •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四徐無鬼

  • 徐無鬼因女商見魏武侯,釋文:“徐無鬼,魏隱士。司馬本作‘緡山人徐無鬼'。”成云:“女姓,商名,魏宰臣。”武侯,名擊。武侯勞之曰:“先生病矣!苦於山林之勞,故乃肯見於寡人。”徐無鬼曰:“我則勞於君,君有何勞於我?君將盈耆欲,長好惡,釋文:“長,丁丈反。”則性命之情病矣;情,實。君將黜耆欲,掔...
  • 17296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四天運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四天運

  • 天其運乎?郭云:“不運而自行。”地其處乎?郭云:“不處而自止。”日月其爭於所乎?郭云:“不爭而自代謝。”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三句分承“天”“地”“日月。”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成云:“機,關。緘,閉也。謂有主司關閉,事不得已。”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雲者為雨...
  • 12143
《莊子集解》外篇第九馬蹄
  • 《莊子集解》外篇第九馬蹄

  • 蘇輿云:“老子云:‘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通篇皆申此旨,而終始以馬作喻,亦莊子內篇所未有也。”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釋文:“崔本足作尾。司馬云:‘陸,跳也,字書作□。踛,馬健也。'”郭慶藩云:“崔足作尾。文選江賦注引亦作尾,陸作踛,雲踛音六。廣韻:‘踛,力竹...
  • 19078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九達生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九達生

  • 達生之情者,情,實也。不務生之所無以為;宣云:“為無益之養者,生之所無以為也。”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宣云:“數之不可強者,知之所無奈何也。”養形必先之以物,成云:“謂資貨衣食。”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宣云:“究竟物不足以養形。”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
  • 3796
《莊子集解》內篇第二齊物論
  • 《莊子集解》內篇第二齊物論

  • 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齊一視之,不必致辯,守道而已。蘇輿云:“天下之至紛,莫如物論。是非太明,足以累心。故視天下之言,如天籟之旋怒旋已,如鷇音之自然,而一無與於我。然後忘彼是,渾成毀,平尊隸,均物我,外形骸,遺生死,求其真宰,照以本明,游心於無窮。皆莊生最微之思理。然其為書,辯多而情激,豈真...
  • 4003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七秋水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七秋水

  •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李云:“水生於春,壯於秋。”涇流之大,司馬云:“涇,通也。”崔本作“徑”,云:“直度曰徑。”兩涘渚崖之間,釋文:“涘,涯也。水中可居曰渚。崖,字又作涯,亦作□。”不辯牛馬。成云:“隔水遠看,不辨牛之與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釋文:“河伯,姓馮名夷...
  • 26136
《莊子集解》德充符第五
  • 《莊子集解》德充符第五

  • 德充符第五德充於內,自有形外之符驗也。補本篇重在一“和”字。修和而成,得之於心者曰德,故曰“德者成和之修也”。何以修之?曰:游心於德之和也。何以能游心於德之和?則曰:不以好惡內傷其身也。夫和德內充,則符驗外見。王駘、哀駘之德充,致令人忘其形之惡而鹹歸之,此即所謂德不形者...
  • 25788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六外物
  •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六外物

  • 外物不可必,凡物之自外至者,其利害皆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宣云:“善不可為。”惡來死,桀、紂亡。宣云:“惡不可為。”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成云:“忠諫夫差,夫差殺之,取馬皮作袋,為鴟鳥之形,盛其屍,浮之江水。”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成云:“萇...
  • 28644
《莊子集解》大宗師第六
  • 《莊子集解》大宗師第六

  • 大宗師第六本篇云:“人猶效之。”效之言師也。又云:“吾師乎!吾師乎!”以道為師也。宗者,主也。正天下篇雲“以天為宗”,與此所謂“大宗”者義別。天道篇云:“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宗大本,與天和者也。”蓋謂和為大宗也。然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本書則陽篇“陰陽,氣之大者...
  • 9282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八至樂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八至樂

  •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今奚為奚據?奚避奚處?奚就奚去?奚樂奚惡?宣云:“言至樂活身之理俱有,不知人之取捨何如耳。”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善者,所遇順善。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夭,短折。惡,惡疾。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
  • 30770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五則陽
  •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五則陽

  • 則陽游于楚,成云:“姓彭名陽,字則陽,魯人。”夷節言之于王,王未之見,夷節歸。成云:“夷姓,名節,楚臣。王,楚文王也。”彭陽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于王?”司馬云:“王果,楚賢人。”李云:“譚,說也。”王果曰:“我不若公閱休。”釋文:“公閱休,隱士也。”彭陽曰:“公閱休奚為者邪?”曰:“冬則擉...
  • 8340
《莊子集解》人間世第四
  • 《莊子集解》人間世第四

  • 人間世第四人間世,謂當世也。事暴君,處汙世,出與人接,無爭其名,而晦其德,此善全之道。末引接輿歌云:“來世不可待也,往世不可追也。”此漆園所以寄慨,而以人間世名其篇也。正注謂人間世為當世,未盡其義。蓋人間以橫言,世以豎言。人間世者,謂人與人之間相接之時世也。世有三,即接輿所歌...
  • 17109
《莊子集解》應帝王第七
  • 《莊子集解》應帝王第七

  • 應帝王第七郭云:“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正郭說非。“帝王”二字,須活看。如徐無鬼篇“雞□也,豕零也,是時為帝者也”之帝、德充符篇“而王先生”之王,若作實字詁之,則所謂應帝王者,言修道養氣之功,至乎其極,與帝王之義相應,蓋寓言也。如謂非寓言,而實言上古帝王治天下之道...
  • 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