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有關趙孟頫的大全

趙孟頫的詩詞《蝶戀花·儂是江南遊冶子》閱讀
  • 趙孟頫的詩詞《蝶戀花·儂是江南遊冶子》閱讀

  • 《蝶戀花•儂是江南遊冶子》元•趙孟頫儂是江南遊冶子,烏帽青鞋,行樂東風裡。落盡楊花春滿地,萋萋芳草愁千里。扶上蘭舟人慾醉,日暮青山,相映雙蛾翠。萬頃湖光歌扇底,一聲吹下相思淚。【賞析】“落盡楊花春滿地,萋萋芳草愁千里”,這兩句描寫的是詞人眼前所見之景。“落...
  • 13498
趙孟頫簡介
  • 趙孟頫簡介

  • 趙孟頫(1254~1322)元朝文學家、藝術家。字子昂,號鬆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出身宋朝宗室。南宋末年,為真州(今江蘇儀徵)司戶參軍。元滅南宋後,閒居家中。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世祖忽必烈為了籠絡南方地主階級,派人尋訪江南有聲望的人物,趙孟頫應召到大都,任兵部郎中、集賢直學士等...
  • 10815
趙孟的意思和解釋是什麼
  • 趙孟的意思和解釋是什麼

  • 趙孟【意思解釋】1.指春秋時晉臣趙盾及其後代趙武﹑趙鞅﹑趙無恤。趙氏世代執掌晉國朝政,貴顯無比。...
  • 7801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
  •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

  •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桊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桊。”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桊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桊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桊,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袂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
  • 7468
趙高簡介
  • 趙高簡介

  • 趙高(?~前207)秦朝宦官、權臣。原為趙國宗族遠支。其母在秦國服刑,故兄弟數人皆生隱宮。趙高為內官廝役,因精明強幹,通曉法律,被秦王政提拔為中車府令。他私事公子胡亥,教以法律。後因犯罪,秦王命蒙毅審理,被蒙毅依法判以死罪。秦王惜其才幹,下令赦免,並恢復原來官爵。後以中車府令兼...
  • 21345
趙惇簡介
  • 趙惇簡介

  • 宋光宗趙惇簡介光宗趙惇是南宋第三位皇帝。他生於紹興十七年(1147)九月四日,43歲登極,僅僅過了兩年,就患上了精神疾病。兩宋歷史上患有精神障礙的皇室子弟並不罕見,如太宗之弟趙廷美、太祖長子趙德昭、太宗長子趙元佐和六子趙元偓,他們的死都與心理疾病有關。這或許是出於某種遺...
  • 20923
孟公孟姥的意思和解釋是什麼
趙昰簡介
  • 趙昰簡介

  • 宋端宗趙昰簡介德祐二年(1276)二月,南宋正式投降元朝,延續了300餘年的宋朝宣告滅亡。此後,趙昰、趙昺兄弟先後被宋室遺民擁立為帝,建立起流亡小朝廷,南宋臣民的抗元鬥爭在二王的旗幟下又堅持了數年。此時元朝一統中原已是大勢所趨,小朝廷的反抗也只是垂死掙扎而已。儘管如此,南宋...
  • 26238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 16129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
  • 3395
頫字的拼音、解釋及部首是什麼
  • 頫字的拼音、解釋及部首是什麼

  • 頫拼音:fǔ部首:頁筆畫數:15五筆輸入法:基本解釋:頫fǔ同“俯”。筆畫數:15;部首:頁;筆順編號:341534132511134筆順:撇捺橫折撇捺橫撇豎折橫橫橫撇捺筆順說明:提為橫,點為捺,豎勾為豎,橫折或豎提都為折。詳細解釋:...
  • 30776
《孟子》孟子·萬章章句上
  • 《孟子》孟子·萬章章句上

  •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於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於旻天,於父母,則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
  • 16163
《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下
  • 《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下

  •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 13054
趙奢簡介
  • 趙奢簡介

  • 趙奢簡介趙奢,生卒年不詳,趙國人,與趙王室同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戰國八將領之一,主要生活在趙武靈王(前324—前299年)到趙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時期,享年約60餘歲。趙奢的早期活動不詳。據《戰國策·趙策》載,他對趙勝說:“奢嘗抵罪居燕,燕以奢為上谷(燕郡,治所在今...
  • 6249
趙姓的來源,姓趙的名人
  • 趙姓的來源,姓趙的名人

  • 趙一、尋根溯祖1、出自嬴姓,形成於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崑崙山,...
  • 20164
《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下
  • 《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下

  •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裡;世之相後也,夭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槓成,十二月輿樑成,民未病涉也...
  • 25386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下
  •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下

  •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色與禮孰重?”曰:“禮重。”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
  • 28258
《孟子集註》孟子序說
  • 《孟子集註》孟子序說

  • 孟子序說史記列傳曰:“孟軻,趙氏曰:“孟子,魯公族孟孫之後。”漢書注云:“字子車。”一說:“字子輿。”騶人也,騶亦作鄒,本邾國也。受業子思之門人。子思,孔子之孫,名急。索隱雲:“王劭以人為衍字。”而趙氏注及孔叢子等書亦皆雲:“孟子親受業於子思。”未知是否?道既通,趙氏曰:“孟子通...
  • 15425
趙眘簡介
  • 趙眘簡介

  • 宋孝宗趙眘(1127~1194)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高宗趙構無子,立為太子,1162年高宗退位為太上皇,即繼位為帝。1162~1189年在位。年號先後為隆興、乾道、淳熙。即位後為岳飛平反,起用張浚為樞密使,命他部署北伐。宋軍雖克復宿州治所符離(今安徽宿縣北),但隨即潰敗。...
  • 4720
《孟子》孟子序說
  • 《孟子》孟子序說

  • 史記列傳曰:“孟軻,趙氏曰:“孟子,魯公族孟孫之後。”漢書注云:“字子車。”一說:“字子輿。”騶人也,騶亦作鄒,本邾國也。受業子思之門人。子思,孔子之孫,名急。索隱雲:“王劭以人為衍字。”而趙氏注及孔叢子等書亦皆雲:“孟子親受業於子思。”未知是否?道既通,趙氏曰:“孟子通五經,尤長...
  • 19390
孟軻
  • 孟軻

  •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 7821
《全宋詞》趙孟堅
  • 《全宋詞》趙孟堅

  • 沁園春(過天下第一江山呈何守)許大江山,鎮臨彈壓,豈小任哉。從d93c冢導漾,東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開。試向中流,回觀鐵甕,萬石層稜攢劍堆。金焦峙,號紫金浮玉,卷雪轟雷。君侯文武兼才。天有為生才南國來。□歷二十年,籌邊給餉,上流襟要,幾為安排。今此雄藩,精明笳鼓,又喚金湯氣象回。長...
  • 8517
趙佶簡介
  • 趙佶簡介

  • 趙佶簡介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為帝。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裡處寶讓j)。趙佶,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
  • 10307
圍魏救趙
  • 圍魏救趙

  • 齊國的將軍田忌經常同齊威王賽馬。他們賽馬的規矩是:雙方各下賭注,比賽共設3局,兩勝以上為贏家。然而每次比賽,田忌總是輸家。這一天,田忌賽馬又輸給了齊威王。回家後,田忌把賽馬的事告訴了自己的高參孫臏。這孫臏是軍事家孫武的後代,飽讀兵書,深諳兵法,足智多謀,被龐涓謀害殘了雙...
  • 8941
《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上
  • 《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上

  •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
  • 1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