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有關第十七回的大全

三國演義第十七回讀後感
  • 三國演義第十七回讀後感

  •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第十七回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讀完著一回,我感覺到袁術的失敗是必然的。他對議員們說:“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歸,吾應天順人,正...
  • 12539
《遼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遼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聖宗八五年春正月乙酉,如混同江。二月戊午,禁天下服用明金及金線綺;國親當服者,奏而後用。是月,如魚兒濼。三月壬辰,以左丞相張儉為武定軍節度使、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鄭弘節臨潢少尹,劉慎行遼興軍節度使,武定軍節度使蕭匹敵契丹行宮都部署,樞密副使楊又玄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兼樞密使...
  • 24617
《南史》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七
  • 《南史》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七

  • 孔靖(孫琇之琇之曾孫奐)孔琳之(孫覬)殷景仁(從祖弟淳)孔靖,字季恭,會稽山陰人也。名與宋武帝祖諱同,故以字稱。祖愉,晉車騎將軍。父誾,散騎常侍。季恭始察孝廉,累遷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憂。隆安五年,被起為山陰令,不就。宋武帝東征孫恩,屢至會稽,過季恭宅。季恭正晝臥,有神人衣服非常...
  • 6577
《元史》卷七十七 志第二十七下
  • 《元史》卷七十七 志第二十七下

  • ◎祭祀六○至正親祀南郊至正三年十月十七日,親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以太祖皇帝配享,如舊行儀制。右丞相脫脫為亞獻官,太尉、樞密知院阿魯禿為終獻官,御史大夫伯撒裡為攝司徒,樞密知院汪家奴為大禮使,中書平章也先帖木兒、鐵木兒達識二人為侍中,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中書右丞太平二人...
  • 19401
《遼史》卷八十七 列傳第十七
  • 《遼史》卷八十七 列傳第十七

  • 蕭孝穆(撒八孝先孝友)蕭蒲奴耶律蒲古夏行美蕭孝穆,小字胡獨堇,淳欽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孫。父陶瑰,為國舅詳穩。孝穆廉謹有禮法。統和二十八年,累遷西北路招討都監。開泰元年,遙授建雄軍節度使,加檢校太保。是年術烈等變,孝穆擊走之。冬,進軍可敦城。阻卜結五群牧長查剌、阿睹等,謀中...
  • 5512
《金史》卷七十七 列傳第十五
  • 《金史》卷七十七 列傳第十五

  • 宗弼(本名兀朮)亨(本名孛迭)張邦昌劉豫撻懶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朮,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太祖第四子也。希尹獲遼護衛習泥烈,問知遼帝獵鴛鴦濼。都統杲出青嶺,宗望、宗弼率百騎與馬和尚逐越盧、孛古、野里斯等,馳擊敗之。宗弼矢盡,遂奪遼兵士槍,獨殺八人,生獲五人,遂審得遼主在鴛鴦濼...
  • 14514
《新元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
  • 《新元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

  • ○仁宗下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前中書右丞劉正平章政事、商議中書省事。庚子,江浙行省左丞高珪為中書參知政事。丁未,詔曰:惟天惟祖宗眷佑有國,朕自即位於今四年。比者,陰陽失和,災異屢見,豈朕修協之未至歟?抑官吏未選,而政令之或乖歟?思以迴天心、召和氣,側身修行。實切朕衷。庸敕有...
  • 28544
《金史》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 《金史》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 酈瓊李成孔彥舟徐文施宜生張中孚張中彥宇文虛中王倫酈瓊,字國寶,相州臨漳人。補州學生。宋宣和間,盜賊起,瓊乃更學擊刺挽強,試弓馬,隸宗澤軍,駐於磁州。未幾告歸,括集義軍七百人,復從澤,澤署瓊為七百人長。澤死,調戍滑州。時宗望伐宋,將渡河。戍軍亂,殺其統制趙世彥,而推瓊為主。瓊因誘...
  • 12431
《晉書》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
  • 《晉書》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

  • ◎五行上夫帝王者,配德天地,葉契陰陽,發號施令,動關幽顯,休咎之徵,隨感而作,故《書》曰:"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昔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聖人行其道,寶其真,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三五已降,各有司存。爰及殷之箕子,在父...
  • 22360
《晉書》卷十七 志第七
  • 《晉書》卷十七 志第七

  • ◎律歷中昔者聖人擬宸極以運璿璣,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歷,敬農時,興物利,皆以系順兩儀,紀綱萬物者也。然則觀象設卦,扐閏成爻,歷數之原,存乎此也。逮乎炎帝,分八節以始農功,軒轅紀三綱而闡書契,乃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撓造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斯六術,考定...
  • 8057
《金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金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哀宗上哀宗諱守緒,初諱守禮,又諱寧甲速,宣宗第三子。母曰明惠皇后王氏,賜姓溫敦氏,仁聖皇后之女兄也。承安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生於翼邸,仁聖無子,養為己子。泰和中,授金紫光祿大夫。宣宗登極,進封遂王,授祕書監,改樞密使。貞祐初,莊獻太子守忠薨,立皇孫鏗為皇太孫,尋又薨。四年正月己卯...
  • 6044
《南史》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 《南史》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 ◎恩幸○戴法興(戴明寶)徐爰阮佃夫紀僧真劉系宗茹法亮呂文顯茹法珍(梅蟲兒)周石珍陸驗(徐驎)司馬申施文慶沈客卿孔範夫鮑魚芳蘭,在於所習,中人之性,可以上下。然則謀於管仲,齊桓有邵陵之師;邇於易牙,小白掩陽門之扇。夫以霸者一身,且有洿隆之別,況下於此,胡可勝言者乎!故古之哲王,莫...
  • 20544
《元史》卷八十七 志第三十七
  • 《元史》卷八十七 志第三十七

  • ◎百官三大宗正府,秩從一品。國初未有官制,首置斷事官,曰札魯忽赤,會決庶務。凡諸王駙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應犯一切公事,及漢人奸盜詐偽、蠱毒厭魅、誘掠逃驅、輕重罪囚,及邊遠出征官吏、每歲從駕分司上都存留住冬諸事,悉掌之。至元二年,置十員。三年,置八員。九年,降從一品銀印,止...
  • 9729
《明史》卷九十七 志第七十三
  • 《明史》卷九十七 志第七十三

  • ◎藝文二史類十:一曰正史類,(編年在內。)二曰雜史類,三曰史鈔類,四曰故事類,五曰職官類,六曰儀注類,七曰刑法類,八曰傳記類,九曰地理類,十曰譜牒類。明《太祖實錄》二百五十七卷(建文元年,董倫等修。永樂元年,解縉等重修。九年,胡廣等復修。起元至正辛卯,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首尾四十八...
  • 3947
《明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明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世宗一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諱厚,憲宗孫也。父興獻王祐杬,國安陸,正德十四年薨。帝年十有三,以世子理國事。十六年三月辛酉,未除服,特命襲封。丙寅,武宗崩,無嗣,慈壽皇太后與大學士楊廷和定策,遣太監谷大用、韋彬、張錦,大學士樑儲,定國公徐光祚,駙馬都尉崔...
  • 12125
《遼史》卷四十七 志第十七上
  • 《遼史》卷四十七 志第十七上

  • ◎百官志三○南面上契丹國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玄宗置經略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後習聞河北蕃鎮受唐官名,於是太師、太保、司徒、司空施於部族。太祖因之。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樞密使。明年,世宗以高勳為南院樞密,則樞密之設,蓋自太宗入汴始矣。天祿四年,建政事省。...
  • 8770
《新元史》卷七十·志第三十七
  • 《新元史》卷七十·志第三十七

  • ○食貨三△洞冶課附珠玉硝礬竹木課凡洞冶、鹽、茶、酒及一切雜稅,俱謂之課程。至元二十年,以中興州及真定、太原等路課程,較之前年,正額增餘外,有多至數倍者,顯見諸路並有增羨。詔中書省定辦課程條畫,頒於諸路:一,定至元十二年合辦稅額。一,本路公選廉幹官二員為提點官。一,榷出增餘...
  • 17728
《宋史》卷七十七 志第三十
  • 《宋史》卷七十七 志第三十

  • ◎律歷十○觀天曆元祐《觀天曆》演紀上元甲子,距元祐七年壬申,歲積五百九十四萬四千八百八算。(上考往古,每年減一;下驗將來,每年加二。)步氣朔統法:一萬二千三十。歲周:四百三十九萬三千八百八十。歲餘:六萬三千八十。氣策:一十五、餘二千六百二十八、秒一十一。朔實:三十五萬五千二...
  • 13797
《元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元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世祖十四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朔,以日食免朝賀。日食時,左右有珥,上有抱氣。丙申,雲南行中書省言:“羅甸歸附後改普定府,隸雲南省三十餘年。今創羅甸宣慰安撫司,隸湖南省,不便,乞罷之,仍以其地隸雲南省。”制曰:“可。”戊戌,清州飢,就陵州發粟四萬七千八百石賑之。己亥,命太史令郭守敬...
  • 21907
《舊唐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 《舊唐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 ○韋挺(子待價弟萬石)楊纂(族子弘禮弘武武子元亨元禧元禕)劉德威(子審禮孫易從審禮從弟延嗣)閻立德(弟立本)柳亨(族子範兄子奭亨孫渙澤)崔義玄(子神慶)韋挺,雍州萬年人,隋民部尚書衝子也。少與隱太子相善,及高祖平京城,引為隴西公府祭酒。武德中,累遷太子左衛驃騎,檢校左率。太...
  • 10188
《宋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宋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 哲宗一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諱煦,神宗第六子也,母曰欽聖皇后朱氏。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己丑生於宮中,赤光照室。初名傭,授檢校太尉、天平軍節度使,封均國公。元豐五年,遷開府儀同三司、彰武軍節度使,進封延安郡王。七年三月,神宗宴群臣於集英殿,王侍立,天表粹溫...
  • 21052
《晉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 《晉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 ◎陸曄(弟玩玩子納)何充褚翜蔡謨諸葛恢殷浩(顧悅之蔡裔)陸曄,字士光,吳郡吳人也。伯父喜,吳吏部尚書。父英,高平相,員外散騎常侍,曄少有雅望,從兄機每稱之曰:"我家世不乏公矣。"居喪,以孝聞。同郡顧榮與鄉人書曰:"士光氣息裁屬,慮其性命,言之傷心矣。"後察孝廉,除永世、烏江二縣令,皆不...
  • 11846
《元史》卷七十六 志第二十七
  • 《元史》卷七十六 志第二十七

  • ◎祭祀五○太社太稷至元七年十二月,有詔歲祀太社太稷。三十年正月,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於和義門內少南,得地四十畝,為壝垣,近南為二壇,壇高五丈,方廣如之。社東稷西,相去約五丈。社壇土用青赤白黑四色,依方位築之,中間實以常土,上以黃土覆之。築必堅實,依方面以五色泥飾之。四面當中,各...
  • 28044
《管子》地數第七十七
  • 《管子》地數第七十七

  • 桓公曰:“地數可得聞乎?”管子對曰:“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樹谷也,戈矛之所發,刀幣之所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封於泰山,禪於樑父,封禪之王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
  • 23787
《明史》卷七十一 志第四十七
  • 《明史》卷七十一 志第四十七

  • ◎選舉三太祖下金陵,闢儒士範祖幹、葉儀。克婺州,召儒士許元、胡翰等,日講經史治道。克處州,徵耆儒宋濂、劉基、章溢、葉琛至建康,創禮賢館處之。以濂為江南等處儒學提舉,溢、琛為營田僉事,基留帷幄預謀議。甲辰三月,敕中書省曰:“今土宇日廣,文武並用。卓犖奇偉之才,世豈無之。或隱...
  •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