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實用】說課稿範文集錦八篇

【實用】說課稿範文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說課稿範文集錦八篇

說課稿 篇1

《窮人》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第12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樂斯泰寫的一篇小說

本單元課文側重於寫的訓練,重點訓練專案是“真情實感,恰如其分”,旨在讓學生懂得寫文章要用樸實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真情實感。這不僅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是怎樣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出真情實感,也為我對本課教學設計提供了依據。

下面我就從怎樣匯入課文、教學構思、怎樣結束課文三方面說說我的教學設計。

一、匯入課文

我用設疑激趣的方法匯入課文。走上講臺,出示課題後,我問:“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待學生髮表完自己的見解,情緒高漲之時,我趁機匯入:“本文是被稱為‘俄國文學泰斗’的列夫託勽斯泰的作品……”並在此簡介作者,“這位文學巨匠會給我們講述一個有關窮人的什麼故事?會和你想的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導課設計,目的之一,是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目的之二,由簡介作者的文學地位,喚起同學們對他的崇敬之情,進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文章的學習之中。

二、教學思路及教程設計

這一內容我分以下三步來談:

1、初讀課文,自學字詞,瞭解大意,梳理思路。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感知大意,總攬全域性,使學生學習全文時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2、精講細讀,體會感情。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由於文章篇幅較長,為了實現長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學法把學生一步步帶入故事情節之中,再用抓重點詞句的分析理解,以佔帶面的導讀法,幫助學生讀懂全文。

學習第一段。我先用配有音響效果的課文錄音把學生帶入一個海風呼嘯的夜晚,一個漁家的小屋。極富感情的朗讀,逼真的模擬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詞“溫暖而舒適”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從中體會主人公桑娜的勤勞能幹。用對比的方法,體會窮人悲慘的生活。並在此設定疑問:這裡的“溫暖而舒適”僅僅是指“地掃得乾乾淨淨,爐子裡火還沒有熄……”這些外在的表象嗎?它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這樣巧設懸念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學生繼續聽配樂朗讀,瞭解故事的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相互依存對桑娜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著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因此,我細扣其中的每一句話,先教給方法,再讓學生學會運用,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複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描寫桑娜此時心理活動傳神的寫作手法,我以文中大量使用的省略號為突破口設計問題,說明這樣寫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信,並指出這正是“真情實感,恰如其分”的具體表現。這樣,不但突出了本文的訓練重點,而且學以致用,教給了學生寫作的技巧。

第三段的故事極富戲劇性,集中表現了漁夫夫婦倆的善良。但從中也流露出一種無奈,一種悲哀。為了幫助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感情,我抓住重點詞、對話、表情、動作的描寫,讓學生自行品味。

文章結尾一行,我主要讓學生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謀而合之時迸射出的燦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全文教學完畢,在此解決第一段設下的疑問:為什麼這間漁家小屋“溫暖而舒適”?使學生認識到,是因為主婦桑娜的勤勞能幹,更主要的是在這間漁家的小屋裡還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溫情!

這一環節教學使學生深刻地領會了全文所蘊含的真摯情感和寫作特色,並強化了重點訓練專案。

3、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認識。這一環節旨在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再頭昏腦脹感受文中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真摯感情,體會作者行文思路和獨具匠心的寫作特色。

三、結束課文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開啟想象的翅膀,續定‘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後。”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及其說明文字。(略)

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在九年級全一冊中,關於資源問題教材共有三框內容,分別是:資源出現短缺、資源大國還是資源小國、應對資源危機。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從世界聯絡到中國,從資源現狀聯絡到解決的方法,而這一課是三框中的第一課。教材以列舉的方式說明了資源的概念,接著介紹了自然資源的分類: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主要讓學生認識人類從一誕生開始,就一直利用自然資源來謀求自身的發展並與之保持著休慼與共的關係。但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造成自然資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資源的耗竭和短缺,反過來制約著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不過在這一框中也涉及到了解決的方法,但角度是完全不同的。這一框從微觀的角度,也就是從“我”談起,說明課題和“我”之間的聯絡,而第三框是從巨集觀的角度,也就是國家的措施說明解決我國資源危機的辦法。

學生分析

雖然學生每天都使用到了很多自然資源,對自然資源出現短缺的原因也略有所知,但事實上在自然資源的概念和自然資源的分類上還存在誤區,對自然資源和人類休慼與共的關係也沒有深刻的體會,所以這節課擬在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來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

設計理念

這節課從內容上看難度並不高,但容易泛泛而談,變成說教,引起學生反感。所以內容設計需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儘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設情境,步步引導,尋找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那根“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能說明自然資源與人類的密切關係;理解自然資源短缺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資源,感受人類與自然資源之間休慼與共的關係;

2.通過對自然資源存在形式的探索,學會辨別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3.通過漫畫分析,認識到人類的過度索取是導致資源短缺和耗竭的主要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從實際生活出發感受自然資源與人類休慼與共的關係,樹立憂患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觀念。

2.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競爭的意識。

教學重點:從身邊的生活出發,感受自然資源與人類休慼與共的關係。

教學難點:認識到人類的過度索取是導致資源短缺和耗竭的根本原因。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法、競賽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flash《一口水》)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展示世界上其他資源的短缺情況,得出課題。

二、新課

師:今天我們所說的資源指的是自然資源。

(一)摩拳擦掌擂臺賽

第一輪:大話自然資源

遊戲準備:全班分成四大組,2分鐘時間準備。

遊戲規則:每組派一名同學上臺,在1分鐘之內寫出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可能直接或間接用到的自然資源,寫得既多又準確者勝。

在比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得出自然資源的概念。

第二輪:自然資源大分類

遊戲準備:同上。

遊戲規則:每組派一名同學上臺,在剛才所列舉的自然資源中,區分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並說出區分的理由。

師: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可再生資源非常的多,這些資源可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但是為什麼不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非可再生資源都出現了短缺或枯竭的現象呢?

(二)七嘴八舌說漫畫

(展示四幅有關造成資源短缺原因的漫畫)

師:任選一幅,根據漫畫,說說造成資源短缺或枯竭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麼?

學習心得:人口急劇增長和人們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需求,是造成資源短缺或枯竭的根本原因。當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獲取速度,超過了自然資源的補給、再生和增殖速度就會出現自然資源短缺的問題。

師:那麼,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在無心之中,我們有沒有浪費過資源呢?

(三)在有心和無心之間

無心之舉:學生舉例(如使用一次性筷子、購物用塑料袋、喝罐裝飲料、送賀卡等)

問: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不就浪費了一點點嗎,有什麼關係呢?

討論:(1)森──林──?──?

(2)爺爺是打獵的──父親是伐木的──我是賣根雕的──兒子是──?孫子是──?

對兩則材料的進行合理聯想,並說明原因。

有心之舉:學生舉例(如儘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購物用布袋、一紙多用、隨手關緊水龍頭)

(資料)節約是一種時尚

……總之,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無論多麼富有,我們都無權揮霍地球資源。揮霍浪費,不再是體面與榮耀,而是自私、冷漠的象徵。節約資源,減少汙染,從我做起,從自己做起,過簡樸和適度的生活──這就是綠色生活新時尚,為此,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和光榮。

(四)金點子行動

在我們身邊,對於保護資源,一直有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當時震動,過後不動”,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大難題,如果讓你設計一個活動來解決這個難題,你會有什麼樣的金點子呢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文章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著力描寫的兩個場景,一個是老天鵝帶頭破冰的特寫鏡頭,一個是天鵝群集體破冰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所以要充分利用資訊資源的優勢,通過生動的動畫、優美的音樂,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讓孩子們感受到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資訊素養:運用視訊、圖片、音樂、動畫、文字等資訊資源,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課文的學習,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感悟語言文字的內涵和美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流程。

1、欣賞天鵝視訊,匯入新課。

設計的目的: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欣賞有關天鵝的視訊和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天鵝的資料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

讓學生把課前蒐集的關於天鵝的資料介紹介紹。

2、直奔重點,自學思考。

用大螢幕出示自學思考。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有效引導學生自學課文,及時進行朗讀反思,寫出心得體會

3、交流品讀,體會段落。

①交流第5段中,課件出示老天鵝破冰相關句子,重點詞語成紅色提示。體會比喻句“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時,啟發學生回憶觀看的視訊,通過“天鵝美麗優雅的與堅硬的石頭的對比”體會到老天鵝的奉獻精神,使他忘記了疼痛,全力一擊。

②第2是讓學生觀看這隻老天鵝接二連三撞擊冰面的鏡頭,老師配以動情的解說,由於畫面連續清楚、形象直觀,一隻勇敢奉獻的老天鵝形象出現在眼前,學生很容易讀出那種對老天鵝的敬佩之情。

③交流第六七段群鵝破冰場面。

出示描寫群鵝集體破冰的場面和動畫。接著播放天鵝破冰成功後歡快的叫聲,激發想象。朗讀體會天鵝歡呼的場面。讀出天鵝集體破冰激動人心的場面。充分感受到天鵝那拼搏團結的精神。

④三次叫聲

通過多媒體將三個句子同時呈現,讓學生對比、分析,進而理解句子的不同含意。這樣也節省了課堂時間。

4、迴環整合,深化感知。

再次出示老人的話,迴應前段學習質疑。扣住“深情”,讀好第8自然段。

5、總結昇華,佈置作業。

總結:從這篇課文中學到兩點精神:第一是學習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第二是向老人學習對動物的一顆愛心,保護動物,不傷害它們。

②佈置作業:偏於語言綜合運用。

五、資訊整合反思。

資訊科技與本節課程整合的應用實踐證明,現代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這節課前,我組織了學生課前上網收集了貝加爾湖和有關天鵝的資訊,教會學生整理、篩選這些資訊。課上,又引導學生運用資訊,結合所觀看動畫視訊和圖片來體會。這樣一來,使學生有了深刻的體驗。在後來的口語交際環節,學生對老天鵝的精神體會得特別深入,朗讀得非常好。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適時介入,有效地創設了教學情境。課件的製作圍繞著學生閱讀、深入體會的學習規律,突出了實效與精美的特點,並配以圖片、動畫和音樂資料,輔助教學,處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予以潛移默化的啟迪。在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之中,使語言文字的魅力就在此時顯露無餘。

六、課堂再現。

第5自然段:觀看破冰動人場景,感悟生命可貴精神。

剛才同學們交流品析第五段的有關詞語和句子,都說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表現非常好。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老天鵝破冰的動畫。

出示動畫:老天鵝撲打冰面,教師配以解說。

看過動畫,你覺得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老天鵝?這是一隻勇敢奉獻的老天鵝。

是啊,老天鵝勇敢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誰來讀讀這一段。

讀得真好,讀出了對老天鵝的敬佩之心。全班一起讀一讀。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學童話,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

課文采用科學言語的形式,寓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找、生”等12個生字。

2.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語言的美。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花生實物、電腦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學生能認識要求認的字,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能夠對觀察事物產生興趣,學會觀察事物。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一年級小同學比較活潑,富於想象力的心理特點,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法:

一是在活動與生活中創設情景,情趣教學.

教學中運用生動的語言喚起學生的情感。我在接下來兩方面作了努力:

(1)激發學習情趣。

通過愛心喚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導學生超越文字,調動多種感官發揮想象。

在理解“自言自語”詞語時,學生在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遇到困難,而旁無他人時會說什麼,說說看,然後接著點撥,這就是“自言自語”。

二是與學生建立夥伴關係,合作學習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引導學生相互合作,讀通課文。學生讀通後進行激勵,師生互動調動學生情趣。

(2)表情朗讀,體驗真情。

品讀課文,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感與內涵。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之後,進行朗讀指導,並鼓勵學生有個性朗讀。

三、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根據課標的要求,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發現法、合作法、比較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的指導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利用孩子熱與助人的愛心導課

我會問學生:小松鼠遇到困難你願意幫助他嗎?接著由孩子們喜歡吃花生引到松鼠也喜歡,就把松鼠想吃花生的熱情與自己的心裡結合起來,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通過激發,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2、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最初接觸課文,學生只要能讀正確,讀通順就可以,讀之前交待一下學生讀書的一點要求,教給孩子讀書方法:

2)個人檢查讀時,抽幾個小朋友分段讀書,並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相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什麼。

3)讓學生評價學生。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 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想象力

我讓學生觀察“花生開花”圖,引出“格外”、“鮮豔”一詞,引出松鼠與鼴鼠的對話,引出松鼠高興的心情,觀察“小松鼠疑問”圖,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語”,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

(四) 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我還設計了了解還有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裡。這實際上是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4、指導讀書

通過分角色讀課文,把自己變成文中人物,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進行感情讀書。

五、說教學總結:

通過小松鼠的故事,我們知道了花生是在土裡結果,老師告訴你們,其實,不同的植物它們都有自己生長的特點,同學們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還有很多的奧祕。老師希望你們以後能通過自己親身體驗,瞭解更多書上沒有學到的,好嗎?

說課稿 篇5

一、出處:《寫在雪地上的書》選自鄂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20課。

二、本課在教材和單元學習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單元圍繞“探祕與發現”選編了五篇課文,都是科學小品文,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探究的精神。《寫在雪地上的書》是一篇描寫動物生活特徵,讚頌動物生存智慧的文章。本文“腳印”是貫穿全文的線索,給我們描述了狐狸追蹤兔子的故事和大雕捕捉兔子的故事,尤其是兔子與狐狸的周旋,簡直就是智慧的較量。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既可以鞏固上述內容,又為分析課外閱讀打下必要的基礎,所以說本節內容在中學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觀察瞭解動物的生活特徵,探索自然。

能力目標:在體會文字中描寫動物生活特徵的文學細節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從生動的故事描述背後,獲得保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的啟示。

四、教學重點、難點:(結合單元教學要求)

教學重點:在體會文字中描寫動物生活特徵的文學細節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從探究動物生存本領中獲得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啟示。

五、學法分析:

新的語文教材更為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注重學生想象能力培養,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在發現理論中認為:“應可能的讓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根據這幾點,我採取研究性的學習方式,以活動課的形式(包括課前籌備和課上集中展示兩部分)去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

六、教法分析: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利用教材來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而大膽探究則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所以在設計上我讓學生分頭活動,或講,或演,或是列圖表,在自主探究文字的過程中去學習,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所以活動形式多樣,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方式有效學習。

七、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以成語激趣,引入課文。

請學生說說知道哪些關於動物的成語?又知道幾個關於兔子的成語嗎?引出“狡兔三窟”這個成語,引入課文。

(這一步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兔子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有利於後面的文字分析。)

(二)、新課講解:

課前預習:

1、自由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瞭解大體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遇到文字障礙提出來,共同解決。)

此環節目的是對課文有個初步瞭解,為下面分頭組織活動打好基礎。

2、細讀課文,根據文中所描述的具體情節,抓住關鍵性語句,畫出兔子和狐狸各自的行動路線,即兔子是怎樣在逃跑,而狐狸是怎樣在追蹤呢?

(此環節設定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找關鍵句,關鍵詞,讀懂文字。)

3、在學生整體感知後,進行活動籌備:

我為學生提供了三個興趣小組,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需求自主選擇,參加某一個興趣小組,選出組長,分頭進行準備活動。(為了配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自主學習方式,我給學生提供了以下三種活動方式:)

①、 偵破組:做個“小偵探”。

(以“腳印”為線索畫線路圖,破案追蹤。)

設計這個活動形式是為了鍛鍊學生對文字的分析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理清文章線條。

②、 故事組:講故事。

(改換敘述口吻,如改用第一人稱,以兔子的口吻講故事。並加入想象內容,培養想象能力。)

③、 表演組:課文片段表演。(兔子和狐狸周旋這個情節)

要求有環境背景,旁白,角色臺詞,動作的設計等(這要求學生深入文字中,把握動物特徵,體會語言細節,融入自己的想象顯示故事情趣。)

這個環節的設定是為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真正實踐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

課上展示

4、稍做準備活動,三大興趣小組準備演示。

5、集中展示:把講故事、表演課本劇片段及繪線路圖結合起來邊講邊表演之後,學生小結講解兔子擺脫追蹤的線路圖。

(先由故事組的代表講故事,在講述到“兔子與狐狸周旋”這個情節時,表演組的同學上臺表演這一情節。最後再有偵破組的同學來講解到底兔子是如何甩掉狐狸的.追蹤而成功逃脫的。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到,學生出現語言問題時,要在動態中落實語文基本功。)

這樣把表演和講話結合起來,既做到了深入文字中去體會描寫動物生活特徵的文學細節,也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實現教學重點)

6、總結感悟:

學生通過自我展示,自主探究文字之後得到哪些啟示?

學生在自主學習,共同合作,一起探究的過程中一定有許多感受和想法,大家談一談。(自由暢談)

如:感受到課文的情節魅力,條理清晰,語言活潑生動,善於製造波瀾,引人追問;作者的觀察很細緻;瞭解到自然界動物們的生存智慧;同時感悟到要保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突破教學難點)

7、作業:短文訓練

觀察你最喜歡的一個小動物,寫一段短文,要求表現出它的生活特徵,使得描寫既符合生理特點也具有文學情趣。

說課稿 篇6

《插花》是國小四年級課外自編教材。即將剪下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等)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等)加工,從新配置成一件精製完美、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即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也不是簡單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傳神,形神兼備,以情動人,溶生活,知識,藝術為一體的一種藝術創作活動。

本節課我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教學。使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利用上網查詢的方式,自己或小組合作找到了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尋找自己所需插花內容及相關答案。利用這種教學手段鍛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教會學生自己尋求知識的方法。運用資訊科技,使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在網上,教師和學生處於平等的位置上,增加了課的容量。我為學生設計了插花網頁,在網頁上設立了四個欄目:插花賞析,花藝教室,網上花店,花言花語。

在“花藝教室”裡學生可以瞭解有關插花的基礎知識、插制技巧和一些常見的構圖形式。讓在課前對插花一無所知的同學,也能體驗到自己上網查詢資料的樂趣,並得到成功的體驗,照顧了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同一時空自主的提取資訊、選擇資訊、使用資訊,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習目標,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插花賞析”的網頁中設計成圖文並茂的形式,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還通過“插花賞析”中的文字說明了該插花的步驟和賞析,使學生可以明確插花插制的順序,以及插花是如何通過造型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

“網上花店”中,我為學生準備了花材的圖片、名稱和單價,以及成品插花的價錢,學生可以根據主題的需要選購花材,然後小組同學商討怎樣選購又經濟實惠又能充分反映主題。

“花言花語”中介紹了花朵的含義,學生可以參考其中的提示,制定的主題以便於進行製作插花作品。

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網查詢,歸納總結出所閱讀的網頁的內容,然後在和小組同學討論、研究,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鍛鍊學生的獲取知識的能力,教會學生自己尋求知識的方法。學生自己找出了製作的方法,瞭解了相關的知識,必然會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的成品展示中會有相當出色的作品,真正將課堂交給學生,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調查和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造能力。由於強化了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互動關係,學生更容易在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所學知識,更容易往深層次去探究他感到有價值的內容。

本節課努力創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情境,用日常生活中的獻花情景和鮮花在生活中的裝飾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的求知慾望,增強他們的探索精神,使他們的創造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有的學生在課前已經瞭解了有關插花的知識,這樣課堂上彙報時,學生還可以補充網頁上的插花基本知識。有的小組在書上找到的資料,可以照著書將答案念出來,有的小組在網上找到的資料,可以讓他們將下載的網頁開啟,展示給全班同學,如果有通過其他手段找到資料的小組,可以讓學生進行解說彙報。

學生製作出成品後,我讓學生介紹所製作插花的主題和用途,學生在教室中自由走動,可以向教室內的教師和同學介紹、推銷和贈送所製作的插花,通過這樣是設計讓教室中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張開口,說出自己的設計意圖和獲得的體會,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將勞動學科與語文學科有機的結合起來。

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都應以學生的主動和諧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保證學生在學習勞動知識,訓練勞動技能的過程中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由教師的“講解”變為學生的“嘗試”,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顧問”的作用。留給學生的時間多了,讓學生親自觀察動手操作,在試探性操作中獲得直接體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然後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點撥、指導,學生再次實踐、嘗試,探求規律,解決問題,實現自我全方位的提高。並引導他們在親身參與中求知、探索、創新。

本節課我都以小組學習、小組研討、小組推銷的形式組織課堂教學。在討論中,要形成個性化的思維、個性化的體驗、個性化的語言,使教學真正達到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要想讓學生創造出更多、更新有價值的作品,教師就應讓學生集體學習,充分交往,相互合作。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使學生敢於質疑問難、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小組學習,使每個學生動腦動手,拓寬思路,產生獨自一人難以想到的新方法、新主意,有利於創造思維的培養。小組競賽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競爭意識,包括小組與小組之間和小組內學生之間的競爭。便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有助於形成集體主義觀念。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和能力,對於培養學生交往的主體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生和自己同伴彼此之間進行的合作,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本節課我採用雙語教學,一些簡單的對話,我用英語和學生交流,不但使課堂教學的形式更新穎,還鍛鍊了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對話能力,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讓學生更全面的發展。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選自人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人間真情專題中,是一片精讀課文,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前兩行敘事,後兩行寫景,景中卻包含著一個詩意的情節:帆影已消逝了,而詩人還在翹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片深情寄託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學習這篇課文旨在使學生通過誦讀感受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同時繼續積累詩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古詩的特色,努力促使學生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詩人情況,在理解詩句以及重點詞語含義的基礎上,能夠背誦、默寫古詩,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手邊的工具書以及課前查詢的資料瞭解詩人,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展開想象、聯絡生活實際的方法,使學生感悟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感受朋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本課情真意切且詩文優美,富於想象的特點,制定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有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把理解詩句作為教學難點,課堂中採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自主學習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充分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內涵.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同學們是否遇到過與親人或與小朋友分別的情形呢?如果有,那麼你們當時的感覺是怎樣的?

從生活出發,以情動人,在一開始就把學生帶入到與詩文相吻合的意境,為學生理解詩文內涵,埋下伏筆.(這個匯入是否合適,有待商確)

(二)初知詩意,質疑梳疑

1、學法“引路”,自學古詩。

A、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我們怎樣來學習古詩的?

B、歸納學習方法: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入詩境、悟詩情

複習鞏固合理的學習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力一詞有待商確)

2、“知詩人、解詩題”

A、指名介紹李白

B、說說詩題給了我們哪些資訊

C、指名學生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在這一環節,讓學生利用課前蒐集的資料進行介紹,並進行資料地展示,教師做適當的補充,不僅培養了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且表現了新課標所指:強調語文課程的現代意識,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這一特點

3、理詩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古詩多讀幾遍,自學生字詞,藉助手中的工具書以及書上的註釋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然後和同桌交流。把不懂惑有疑惑的地方劃下來,比如:(略)

此時老師要做的是恰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分析.古人嘗雲,學貴有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個性化的問題,對詩文的反應也是多元化的.教師在這個環節中,

應鼓勵學生多發問,培養質疑精神,讓學生樂問,促進自主學習,讓學生善問.

(二)、賞析佳句,入境悟情

1、入詩境、悟詩情

A、自讀品味詩境

詩文語言傳神盡意,學生理解了詩句的表意,但對於那優美的語言,還沒有注意,更沒有對文章動情.怎樣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呢?這時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去讀.在這裡注重體會這樣幾處:煙花三月下揚州:三月的揚州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景象。重點體會:煙花三月為後面學生的想象做好鋪墊。

B、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從哪裡體會到的?

以一個問題為發散點,給學生們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學生可以根據對詩文的理解,從各個方面去思考,感悟,從而啟用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C、圍繞“學法”,自主合作學習

指導各組採用不同的彙報形式,如:介紹李孟;說詩句意思,逐句朗讀、逐句解釋;抓住“煙花”“盡”“唯見”等重點詞語,解釋、朗讀、品味;抓課文插圖,結合自己的理解闡述畫面,小組合作將李白與孟浩然在黃鶴樓邊依依惜別的情形表演出來。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孩子們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來進行自主學習,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更牢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思想。

D、小組彙報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抓住:“煙花三月”的傳神,抓住盡字和唯字的傳情,來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先讓學生感受、理解,再通過讀表達美的感受,融理解運用為一體。相機引導孩子想象詩人送別老朋友時的心情怎樣?當孩子找到孤帆一句時:師:這時長江裡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為什麼只見“孤帆”? 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裡會想些什麼?這樣用三個帶有梯步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目的是開啟學生思維,實現學生與文字對話,與作者對話.學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領悟,用自己的語言去溝通去表達.

最後詢問: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嗎?引領學生達到聲如耳聞,形如目睹,景如親臨,情同身受的意境,與文章達到共鳴.

這樣充分發揮了教師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的作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了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三)、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A、自由組合讀練習

B、配樂指名讀

C、想象畫面讀

D、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配樂讀旨在渲染離別氣氛,是對學生整體感知詩文基礎上的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想象畫面的讀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展開想象的翅膀,乘著思維的東風,融入了詩文所表達的美的意境之中.(什麼樣的意境有待商確).且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求.四次朗讀層層深入,每次朗讀的安排目的明確,注重體現了閱讀教學的特點和規律,牢牢把握“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思想。

(四)、拓展延伸、歸納昇華

A、教師順勢引導學生讀、背各自了解的其他表現人間真情的古詩

B、孩子們請你觀察書中插圖,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你手中的話筆描繪一下在李白和好友離別之時是什麼樣的情景呢?(可以圖文並茂)

(以上AB兩塊教學內容的安排順序是否合理有待商確)

《語文課程標準》還明確提出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絡,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要求說真話、說實話、說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鼓勵想象和幻想,鼓勵有創意地表達。鑑於此我設計了以上這樣一個環節,這個環節的設計也是把整堂課推進了高潮,讓孩子們在委婉悠揚的樂曲中描繪心中的畫面,孩子的情感也得以釋放,讓孩子快快樂樂地、實實在在地上了一節語文課。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PEP國小英語四年級上冊 Unit 2 Part A Let’s talk的A部分第二課時,主要學習Let’s talk的對話.

二、說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對外貌描述表達及相關句型基礎上進行的對話教學。通過學習John與媽媽之間的對話,理解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並能加以運用。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聽、說、認讀本課時主要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

(2) 對話中出現的“photo”等單詞,學生能聽懂並理解其意思。

(3) 會朗讀對話。

2、能力目標:

(1) 能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徵.

(2) 使用時能正確使用“He /She is ……He/She has……”, 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教育要學生珍惜友誼,並熱於助人。

(2)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3)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He /She is ……He/She has……的運用

五、說學生

學生在本單元已分別學習了“He /She is ……He/She has……”,還不紮實,需進一步強化。

六、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動物單詞卡、人物頭飾、多媒體、投影儀、獎勵用的小貼畫,自制人物獎勵卡。

七、說教法、學法

為突破這堂課的重、難點,根據國小生好奇、好勝、好動、模仿力和表現欲旺盛等特點,我主要採取了以任務型教學模式為主,以活動,合作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遊戲感悟等多法並用的方式組織教學,促進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八、說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新課匯入的關鍵。《 what’s your name?》這首歌曲突出了主題,以可愛的卡通畫面給學生帶來新鮮、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興奮起來,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因此,在熱身的時候這樣的匯入既吸引住學生進入對話主題,同時還渲染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

(二)夯實基礎,溫故知新。

教師要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拔、儘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充滿活力。因此,我在這個環節請同學們回憶歌曲中男孩的名字,巧妙的引出對話中的新句子“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 進行答句的教授。出示一些卡通人物的photos,請學生回答,回答正確的學生可以得到該卡通人物的照片,並和他們交朋友.從學生喜愛的東西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用對比的方式,強調his與her,引導學生對照片提問。 當學生得到照片後,教師可以提問“Who has a new friend today?”請交到新朋友的同學對自己的朋友進行簡單的描述。這樣輕鬆複習了舊知識,還為學習新課掃平了障礙。

(三)呈現對話,合作互動。

由學生在課堂中結識的新朋友,自然過渡到對話中,John的朋友。在對話學習前,提出問題。孩子們帶著疑問觀看教學光碟後,解決了難題,非常有成就感。在朗讀對話時,我先後進行了聽音跟讀,小老師領讀,大組分角色朗讀及互評,小組合作學習,表演展示等方式,做到讀得充分而不失樂趣。特別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方面,讓孩子們在師生,生生,小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學會傾聽,學會評價,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四)通過課件出示兩張照片,教師介紹照片中是已經失去聯絡的朋友,將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對照片進行描述,幫老師錄製一段尋人啟示。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鼓勵學生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五)我們的朋友有很多,有動物,植物,在科學發達的今天還有機器人。請同學動手設計一張機器人朋友的畫像並對自己的設計進行說明,提升學生的能力。

(六)作業佈置注意結合學生實際分層,學生可任選其一。

(七)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

九、教學總結

這節課不論是舊知識的鞏固,還是新知識的呈現和操練,都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遊戲和評價方式的設計適合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756r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