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說課內容:

說教材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萬以內數數和百以內讀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教學,可為萬以內的寫數、比大小、四則計算和萬以上的讀數打下基礎。本節課是這一單元教學的重點,這是因為:(1)學會了萬以內數的讀寫,不僅能鞏固加深對計數單位千和萬的認識,而且能為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和讀寫算盤上萬以內數打下基礎。(2)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不僅能滿足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而且能為學習萬以數四則計算創造條件,也能為以後學習多位數的讀寫打下基礎。

課本編排了2道準備題,2道例題和6道習題。準備題主要複習計數單位及相鄰單位間的十進關係。例4通過計數器講數的組成,由於讀數就是把數的組成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這也是讀數的基礎。例5是通過數中間不帶0,中間帶0,未尾帶0,中間未尾都帶0等7個數。講怎樣讀數,並概括出讀數的4條方法。試一試中的4個數,包括了讀萬以內數的各種情況,練一練中的第2、3、5題主要練習正確理解數位和位數,第1、4題是把數的.組成和讀數結合起來練,第6題主要練習讀實際資料。

說本節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讀數,難點是帶0的數的讀法,因為0在讀寫中的處理方法有所不同。例如讀數時,0在數中間要讀,但不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而0在數的末尾都不讀。關鍵是讀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讀法,能正確地讀萬以內的數,包括一萬。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理解數位意義,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和千,鞏固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

3、通過具體資料的讀數,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程式設計:

(一)準備練習:

1、十里面有()個一,一百里面有()個十,

()個一百是一千,()個一千是一萬。

2、我們學過哪些計數單位?

意圖:新課前充分複習舊知,能喚起回顧,引起舊知表象再現,為新授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4

(1)在計數器上拔364,問:它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2)在計數器上拔4356,問:它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意圖:利用數的組成,引出數位表,利用數位順序,為讀數奠定堅實的基礎。例4的教學主要是藉助計數器,以突出數位的作用,為讀數做好準備。

2、教學例5。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數位順序表,分層教學,分三層次,中間帶0讀法,末尾帶0讀法,中間和末尾都帶0的讀法。

(1)請同學們自編幾個有0的三位數的四位數。

例如:30750801000020087303800等等。

(2)請學生分類(按0擺放的不同位置來分並說說分類的現由)

分3類:中間有0:301208

末尾有0:100007303800

中間末尾都是0:5080

意圖:這種分類練習既有趣味性,又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下面學習化難為易,便於學生理解0在不同位置所表示的數也就不同的含義。

(3)讀中間帶0的數。

請一生讀一讀中間帶0的數,強調:如3013008為什麼301中間有一個0,3008中間有兩個0,他們都讀一個零呢?

請學生概括出:數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只讀一個零。

試著寫幾個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的三、四位數。

(4)讀末尾帶0的數,強調:如100007303800

為什麼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找出草稿紙上這種型別的

數。

(5)掌握中間或末尾帶0的讀數方法。

(6)通過讀數找出讀數的方法。數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7)試讀例5:56847259032006400305010000

(8)結合讀數的方法:看題、討論、回答。

A、萬以內數的讀法,從()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

B、千位是幾就讀(),百位上是幾就讀(),十位上是幾就讀(),個位上是幾就讀()。

C、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只讀(),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

意圖:這樣安排遷移自然,層層深入,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歸納出讀數法則,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明白不但怎麼讀,而且明白為什麼這樣讀,在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過程中還要絲絲入扣,學生積極性就高,參與意識就強。

(三)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是怎樣學到的?再次鞏固讀法。

(四)鞏固練習:

1、說出計數器上的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並讀出來。

例:372120439300強調若數位上沒有珠子,那麼這個數位上數的組成就不用說。

2、讀出下面各數,並抽幾個說說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例38670945082007200600090509800

3、先把三個數808300讀一讀,再比較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填空:803是()位數,它的最高位是()位,其中3在()位上。那8003呢?8300呢,有什麼不同?

4、填表。

最小最大

三位數

四位數

提問:比最大的三位數大的數是幾?999個後再加1個數是多少?你還能提出幾個什麼問題?

5、書P72頁第6題,讀出下面各數。

6、擺數遊戲,請你用2個8和2個0組成一個四位數。

擺出只讀一個0的四位數。

擺出不讀0的四位數。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叫×××,來自於×××國小,很高興有這次機會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毫米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設計這三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說明。(過渡:首先我談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釐米的認識做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這時,水到渠成的學習“毫米的認識”,能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節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國小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釐米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

(1)使學生經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

(2)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2)使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

重點是: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釐米=10毫米。

難點是:讓學生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說教法

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遵循國小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所採用的教法是:

1、談話引入法

2、現有知識與實際需要矛盾衝突法

3、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選擇如下學法:

1、操作實踐法

2、聯想類比法

四、教學準備(為了開展教學活動,我打算做如下教學準備。)

1、電教媒體

2、為每小組準備一張估測記錄單和一把沒有毫米刻度的硬紙版做的尺子。

3、教師準備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幣、一張電話卡等。學生自己準備常用直尺。

五、教學程式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把本節課的教學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這一階段裡,我按照談話引入、複習舊知—→實踐活動、引起衝突—→現實需要、引入新課這一流程開展活動。

2、談話引入,複習舊知

我抓住這一節課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這個契機,圍繞“學生身高的變化”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我準備這樣設計談話: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有個驚喜的發現,發現大家都長高啦!你知道你現在有多高嗎?請大家估一估,這個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然後讓學生進行實際測量。並提問:剛才我們測量的資料中,有幾個學過的長度單位,你能給大家說說這些長度單位嗎?

通過估測學生身高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已知長度單位有關知識的回顧和對經驗的總結,架好了學習新知識的橋樑。

3、實踐活動,引起衝突

接著,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剛才通過測量,我們知道了這個同學的身高,那麼測量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作用呢?

學生可能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長高了沒有,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測量能知道我們到底要穿多少號的衣服,更有的.同學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讓我們知道房子呀、樹木哇都有多高,能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周圍的事物,也能使我們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學生身高測量這一個體事件擴充套件開來,引導學生放眼周圍,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舉例,使學生對測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測量應用的廣泛性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體會到掌握測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並填寫記錄單。

最後,我發給每小組一把特製的沒有毫米刻度的紙尺,要求學生對數學課本的長、寬、厚進行測量。學生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測量的結果。

紙尺上只有釐米的刻度,學生精確測量非常困難。我有意製造這個矛盾,是為了使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現實需要發生矛盾衝突,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米和釐米兩個長度單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準確的量出物體的長度還必須尋找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從而產生要探索新知識的強烈慾望。這就為下面新知識的探索設定了有利的懸念。

3、現實需要,引入新課

這時我很自然的提出問題:同學們,要想精確知道它的長度,有什麼好辦法嗎?在小組討論內一下。

學生經過一翻思考會提出這樣的設想:我們能不能把1釐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有的學生也可能會直接說出可以用毫米做單位。

這時我就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

你從哪兒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認為釐米作單位太大了,要創造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剛才有同學說用毫米作單位,他說對了。毫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從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探究體驗,形成知識(在這個階段,我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瞭如下版塊)

版塊1、認識毫米及毫米和釐米的關係

這一階段,首先讓學生獨立觀察直尺,然後配合學生的彙報我準備採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這是一個放大的直尺)通過動畫,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釐米的關係,對學生的有意注意進行正確的導向,提高課堂效率,突出了“1釐米等於10毫米”這個教學重點。

版塊2、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我準備組織學生進行如下活動)

(1)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1毫米。

(2)我藉助1分硬幣、電話卡等讓學生明白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1毫米。

(3)讓學生閉眼想象並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

(4)讓學生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寬度、厚度大約1毫米。

(5)用手勢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長度。

(6)說一說,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長度一般用毫米做單位。

(7)完成p3做一做,讓學生體驗測量的過程。

設計這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使學生藉助實物進行類比,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毫米這一長度單位的表象,使學生對毫米的認識逐步深入,從而突破教學難點。這樣不僅提高了估測的能力,而且還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又能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服務的思想。

版塊3、小結

我由學生自主小結,暢談這節課的收穫。

第三階段:實踐應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5面練習一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然後,讓學生量數學課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單位)

接著,要求學生估一估課本中的紙多少頁的厚度是1毫米?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驗證一下。

設計這一實踐活動的意圖,是想通過估計、測量、驗證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毫米的理解,有利於學生毫米長度觀念的形成,不僅培養了學生用毫米做單位進行測量的能力,而且還使學生體驗了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有利於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數學書的厚度解決了學生先前遇到的問題,也起到了前後呼應的作用,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最後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採用“做”數學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課的引入,注重學生活動的開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總的設計思路為:以學生身高的變化為切入點展開教學;接著,在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寬、厚的活動中引起認知衝突;然後讓學生用眼觀察直尺、結合課件認識毫米和釐米的關係;接下來,讓學生在類比聯想中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最後,讓學生在實際測量活動中深化拓展知識。當然這是我預設的教學程式,實際上教學流程還要隨著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而變化。

我的課說完了,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請大家指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謝謝大家!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兒童樂園》選自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第二課。本節課是在上一節《有多少塊糖》的基礎上,結合“兒童樂園”的現實情境,在計算相同加數連加時引入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乘法意義的學習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是學習乘法口訣的直接基礎,更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所以本課起著關鍵的承前啟後作用。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作用,我制定瞭如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結合情境,知道算式中各數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把相同加數連加算式改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結合情境,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計算的簡便性。

教學重點:

會正確讀寫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把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能夠從加數相同連加算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並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二、說學情

只有對學生有全面而細緻的瞭解,教師才能更好的把握課堂。

二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數學基礎,但對乘法及其意義還比較陌生。這個學段的孩子生動活潑、富有好勝心理,大部分學生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所以要多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激發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三、說教法學法

針對二年級孩子好奇好學的特點,在這節課中我主要採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策略,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輕鬆學到知識。

四、說教學程式

新課改指出,課堂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使教學過程轉化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活動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式:

1、情境匯入

課堂伊始,我開門見山,談話匯入:“同學們,王老師知道你們一定很喜歡去兒童樂園玩,那兒有什麼好玩的?”在孩子們爭先恐後的發言後,教師進一步創設情境,故作神祕地說:“你知道嗎?兒童樂園不僅僅有這麼多新鮮有趣的遊戲,那兒還藏著許多數學知識和祕密呢!”順勢揭題並板書:《兒童樂園》。

2、探索新知

首先,面對繁雜的情境圖,我會引導孩子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有序觀察,找出圖中的數學資訊,這樣做降低了課堂坡度,使我的數學課始終面對全體學生,同時學生注意力在同一焦點,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接著,我請學生針對自己找到的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充分利用情境圖,自然、連貫地向下一個環節過渡。

其次,在學生提出的諸多問題中,我選擇了“有多少人坐小飛機”這一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先請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求得數,在這裡,學生會採用數一數或加法的方法,教師同步板書並請學生解釋連加算式的含義:即4個2相加。接著,教師提出:除了加法,還有一種演算法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是乘法,先集體認識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將原有知識進行遷移,引出“乘號”、“乘數”和“積”的概念,並及時補充讀法和寫法,再對比加法算式,得出“2”是相同加數,“4”是相同加數的個數,也表示“4個2”相加,學生自己總結出加法、乘法所表示含義相同,結果也相同,這一步驟學生從現實情境走向符號世界,而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就是本課的思維物件——乘法的生長點,通過對比,學生從形式上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接下來,為了突破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我將課本內容適當拓展,小飛機的數量由4架增加至6架、8架,學生自己嘗試解決,並在彙報時說清楚各數字的含義,強化乘法意義的認識。接著,我將情境圖、連加算式、乘法算式放在同一螢幕上請學生觀察,得出“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這裡我將課堂還給學生,並將圖與算式有機結合,幫助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乘法的意義,為後續學習做好鋪墊。

當小飛機的數量增加到30架時,學生髮出了一陣陣驚歎,教師及時詢問:“對你來說,這個問題難點在哪?困惑你的是什麼?”孩子直觀感受到,數量太多,計算太麻煩了,此時,教師揭開事先寫好的連加算式,長長的算式給學生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課堂達到了一個小小**,再請學生試著用乘法解決,彙報時說明乘法的意義。這時黑板上讀法、寫法、計算均十分複雜的加法算式與簡便的乘法算式形成了強烈對比,學生自然而然體會到學習乘法的必要性和簡便性,產生新的學習需要。這一系列的學習經歷是為了讓學生產生體驗,而體驗是為了獲得直接經驗和感受,增強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昇華和發展。

最後,我再出示“兒童樂園”情境圖,請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解答,完成後請學生根據同學列的算式猜一猜他解決的是哪一個問題,這樣對教材進行了有機處理,體現了教材的開放性。

以上幾個環節的設計環環相扣,課程內容呈現地具有層次性及多樣化,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這樣的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經歷觀察、提問、猜測、實驗、驗證、計算等活動,有效突破了課程重難點。

3、鞏固延伸

練習部分我選用教材19頁練一練第1、2題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集體評議,在過程中教師注意多元評價,關注學習過程,使學生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數學,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如果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找到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也說明他們對乘法的意義有了初步而清晰的'認識。

4、總結全課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的過程,所以在課堂即將結束時,我請學生暢所欲言,談談感受與收穫,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個微縮課堂,我的板書設計簡明扼要,體現了加法、乘法之間的聯絡與區別,能夠幫助學生清晰明瞭地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與內容。

兒童樂園

——初步認識乘法意義

加法:2+2+2+2=8(人)

乘法:2×4=8(人)

4×2=8(人)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0(人)

2×30=60(人)

六、預說教學效果

本課的教學採用新課程倡導的“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活動形式,並充分利用簡單實用的課件加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課程內容的展開過程與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過程和課程目標的達成過程相一致,並散發著濃郁的“生活味”和“兒童味”,真正將陳省身先生提出的“數學好玩”落到實處!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兒童的經驗,根據課堂的生成性,及時調整教學預案,而不是忠誠地執行教學預設!

我的說課到此全部結束,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感謝大家的耐心傾聽,謝謝!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統計》,我的說課分為5步

一、說教材

本課時內容主要是資料的分段整理,不要求學生獨立設計分段。分段整理資料是基本的統計活動,教材通過購買校服,引出按身高資料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際問題,自主設計分段方法,並經歷整理、分析的過程,感受畫正字法整理資料的優越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學會簡單的分段整理資料的方法,能對統計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

(2)能力目標:經理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解答簡單的問題,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結合例項有機地進行家鄉情的教育。

教學重點:體驗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

教學難點是:能對資料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段整理;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能夠按統計物件的某些屬性,如品種、形狀、顏色、用途……進行分類統計已有所體驗,並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資料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次經歷統計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收集和整理資料的必要性,感受統計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國小生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慾強等心理特徵,在教學中,我採用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學法

1、探究嘗試、自主學習法:讓學生去親身體驗資料產生的過程,使學生人人蔘與,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材內容,緊密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帶著數學走入生活,解決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估計、判斷能力為以後的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2、交流反思互補法: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講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讓學生開動腦筋,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3、練習促進法:引導學生通過蒐集全班同學的.身高資料,1分鐘拍球,城市環境等有針對性地練習,使學生在迫切完成任務和強烈的探究興趣驅動下, 對本來枯燥的統計知識產生一種新鮮感和真實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形成技能技巧,從而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

四、教學過程:分為6 步

(一)、激趣匯入新課

師:今天同學們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覺也很整齊。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學校很快就

要給你們換新校服了,那麼我們在換新校報之前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由此引出

(測量身高)而我們做的測量身高這個準備工作就是我們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資料。

(板書:收集資料)

你們當初的身高記錄單,老師還替你們保留著呢。

(出示學生身高記錄單。)

(二)操作體驗,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在換新服之前,老師為什麼要給你們每一個人都測量一下身高呢?

(根據身高,每一個人就可以選擇不同大小的校服。)如果服裝廠給你們做校服,會不會給們每一個人都單純設計一種型號呢?為什麼?

2、質疑:如果你是服裝廠的工人師傅,你將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引導學生說出(把身高差不多高的人,統一成一種型號,這樣做幾個型號就行了。) 那麼你準備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幾種型號呢?(大號、中號、小號)

老師和學生把校服的型號統一確定一下,你們認為老師的這樣的確定合適 嗎?身高120~129cm的適合穿小號,身高130~139cm的適合穿中號,身高140~155cm的適合穿大號。

小組討論:那麼現在你們有辦法知道我們班上大、中、小號的校服各要訂做多少套嗎?

彙報:哪個小組已經有辦法了願意來交流一下?其他小組能對他這種方法作一下評價嗎?

小結:其實剛才同學們說的這種方法,就是把我們班所有同學的身高分成幾段來統計,

我們可以分成幾段?(3段)是哪三段呢?

(小號:120~129cm 中號:130~139cm 大號:140~155cm)

3、同桌合作 提出合作要求: (1)每一段分別有多少人呢?(2)你打算用什麼方法來收集每一段的資料呢?(3)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整理每一段的資料,填寫在這張記錄單中,根據記錄單,並完成統計表。(4)同學們在整理的時候應該注意合理分工,老師建議你們一名同學來報身高,另一名同學負責記錄和整理。

身高(cm) 人 數

120~129

130~139

140~149

彙報:哪一個小組願意把你們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結果到上面交流一下?

(學生上臺利用實物投影進行交流)

啟發:剛才有的小組是用打勾(畫豎線、畫正字、數數)的方法來進行整理資料的,

在這些方法當中,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畫正字)為什麼呢?今後,同學

們在統計資料的時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進行整理。

質疑:我們能不能把你們這些打勾或是畫正字等等的記錄單直接交給服裝廠呢?還應

該怎麼辦? (板書:製成統計表)

統計表中的“合計”起了什麼作用?

(①反應總人數 ②檢驗分段整理的資料有無錯誤)

4、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我們班同學身高情況統計表,通過這張表格你能知道哪些資訊?(合計有多少人,每一段有多少人)

服裝廠的工人師傅如果看到了這張統計表後,會明白哪些問題?

(每種型號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談話:服裝的工人師傅通過這張統計表知道了每種型號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這個過程就是分析資料。

(板書:分析資料)

(三)回顧交流“分段整理資料”的方法與感受。

1、 大家現在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怎樣整理出我們班大、中、小號的校服各有多少套的?可以小組討論一下。

2、 小結:其實像這樣把身高資料進行分段整理,有助於我們快速而準確的整理資料,從而能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資料的分段整理)

(板書:資料的分段的整理)

3、現在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剛才是如何解決購買校服的問題的,我們經歷了一

個怎樣的統計過程?引導學生總結出:

(①收集資料 ②分段整理 ③製成統計表 ④分析資料)

(四)尋找生活中的統計知識

統計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通過對原始資料進行分段整理,再進行統計分析,是我們解決問題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你能不能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資料的分段整理”。 (學生舉例)課後,也希望同學們能注意收集生活當中的有關資訊,自覺運用統計方法來解決問題。

(五)拓展應用,延伸發展

談話:剛才我們利用解決了定做校服的實際問題,統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普遍,下

面我們就來看幾個例子。

1、課本100頁1題 老師還專門對二年級一班1分鐘拍球比賽成績。

你能根據上面的資料填寫下面的統計表嗎?

(1) 讓學生自己完成統計表。

(2) 交流分段統計的結果。

(3) 提問:這道題把資料分成了幾段?看了統計的結果你能知道哪些資訊?

2、 師:同學們喜歡拍球說明同學們都想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可是,

人身體素質的了好壞很多時候還跟我們周圍的環境有關係,特別是跟我們日常的空氣質量有關係,空氣質量到底會對人類產生哪些影響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

課件出示空氣汙染短片:看了這個短片,你有什麼感想?

談話:現在同學們已經對空氣質量有了一些瞭解,我們生活的城市----諸城,它的空

氣質量情況又如何呢?上網調查一下我們諸城某一年某一個月的空氣質量記錄嗎?你能根據汙染指數的分級規定,用畫正字的方法來整理資料嗎?再根據整理的資料完成統計表,填寫完統計表後,根據統計表說一說你覺得諸城市的空氣質量情況如何?為什麼?作為一個諸城的小市民,你覺得能為改善諸城的環境做些什麼?

整理好了以後我們明天來彙報交流一下。

(六)反思感悟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是課堂上所講內容的簡縮,簡單明瞭、富有條理性,使學生能夠利用板書清楚地瞭解到本課所講的內容,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資料的分段整理

收集資料 分段整理 製成統計表 分析資料

五、設計理念

A、重視啟用學生的生活經驗

本課的匯入,為了更加貼近每個學生生活經歷,我創設學生做校服的情境,學生經歷了統計的全過程,感受到統計表與身邊的人和事是息息相關的。同時讓學生調查環境汙染情況,也是深有教育價值的。

B、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實施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導學生經歷“資料收集,資料整理,統計製表,分析資料”的全過程,而學習重點放在分段整理資料上,在交流比較的過程中優化出畫“正”字的方法 。學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符合孩子心理實際的。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估算是一種數學思想。“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確計算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簡便的、粗略的計算。要讓學生明白這種數學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維習慣和個體差異,採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從而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學習不同的估算策略,並能運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一、猜一猜

師:(電腦出示校園圖)“同學們,誰瞭解我們學校多少啊!”

師:我們學校學生的人數有多少?(提供資訊:大約是1700人,比1700人少)板書:1700

生1:1680師:少了生2:1695師:少了

生3:1699師:對並板書:16991700

師:我們學校的老師人數是多少?(提供資訊:大約是70人,比70人多)

板書:70

生1:71師:少了生2:78師:多了

生3:75師;還是多了生4:73師:對

並板書:7370

師:我們的多功能教室的座位有多少個?(提供資訊:大約是180個,比180個少)板書:180

生1:178師:多了生2:177師:真聰明

並板書:177180

師:我們學校的電腦有多少臺?(提供資訊:大約110臺,比110臺少)

板書:110

生1:109師:多了生2:105師:少了

生3:106師:你真棒!並板書:106110

師:這些數中1699、73、177、106是什麼數?1700、70、180、110是什麼數?那麼它們之間可以用什麼符號連線呢?

生:準確數,近似數。約等號。分別寫出約等號。

板書:1699≈170073≈70177≈180106≈110

師:約等號象什麼啊?

生1:“約等號象波浪一樣,等號是直直的兩個短橫。”

生2:“我覺得約等號象飄揚的國旗。”

生3:“我覺得約等號象是等號喝醉了酒一樣,歪歪扭扭的。”

師:揭示課題,板書:乘法的估算

二、學習新課

師:學校關心每一個學生,準備購置一些物品。

師:(出示電腦)每臺電腦4980元,要購買6臺大約需要多少錢?

生1:4980+4980+4980+4980+4980+4980=29880

生2:4980×6=29880

生3:不對,它只要大約數,不需要準確數。

生4:4980×6≈30000把4980看成5000,5000×6=30000,所以4980×6≈30000

師:(出示購買影碟)每張8元,要買62張,帶500元夠嗎?

生1:62×8=496夠了

生2:60×8=4802×8=16480+16=496夠了

生3:62×8≈480把62看成60,60×8=480所以62×8≈480夠了

生4:62×8≈620把8看成10,62×10=620所以62×8≈620不夠

生5:62×8≈600把62看成60,8看成10,60×10=600所以62×8≈600不夠

師:引導分析,準確的數是多少?哪個估計的數與準確的數最接近呢?

生:把62看成60,60×8=480最接近496

師:“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生1:“估計的數字和準確的數字相差不遠。”

生2:“估計的數字和準確的數字相差的太遠的話,說明了估計的就不準確。”

生3:“估計的數字可能比準確的數字多一點,也有可能比準確的數字少一點。”

生4:“就是說估計的數字大約在準確數字的左右,不能多出來很多,也不能少的太多。”

生5:“估計的數字不論比準確數字多還是少,我覺得要越接近越好。”

三、應用與拓展

師:學校為了綠化校園,準備買一些樹,同學們來參謀參謀吧。

(出示:樟樹每棵28元,廣玉蘭每棵68元,鐵樹每棵103元,桂花樹每棵185元,松樹每棵57元,並介紹了每種樹的特點)

要求:買5棵樹,選哪種好?大約要花多少錢?說說你的理由。

………………

師:(出示買一個足球82元,一個籃球99元,一個排球78元,各買4個,一共大約要多少錢?)在自學本上做做,請學生講。

生1:82×4+99×4+78×4≈1040

生2:(82+99+78)×4≈1040

師:(出示10種書的價錢)

要求:不超過1000元,每種書購買在5——10本之間。

……………………

反思: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每一位學生都很關心自己的學校,本節課中教師就是利用了學生與學校的特殊的'關係,從多方面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對自己成長的關心,也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當中來,做學校的小主人,為學校的建設出謀劃策。這也是新教材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體現了人文關懷。另一方面,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可以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孩子們怎麼想的,只有通過他們的言語得以表現。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注意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讓他們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鬆和充分的尊重,這樣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才得已盡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結論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達中得已完善,每個孩子的思維和情感也得到了發展。再次整節課的設計體現了選擇性、開放性、層次性、多樣性,給了學生探究的空間,不僅是形式的開放,還有理念的開放,層層遞進,資訊量大,體現了演算法的多樣化。重要的是體現了數學的特點,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知識的獲取不是老師硬塞給孩子們,而是孩子們在具體的情景中積極的思考,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堂上生生、師生的交流和諧而又自然的融為一體,思維的碰撞不斷燃起知識的火花,孩子們的學習慾望自然高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以充分的發揮。學習知識的主動性也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教材分析:

《花園》一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第七課的內容。是學生在認識平均分與除法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倍是一個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沒有給它下定義,而是結合花園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圈一圈、填一填等實踐操作活動,體會倍的意義。對倍的意義的理解,教材要求學生既學會畫圖表徵,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識地滲透形數結合的數學思想。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意義。

2、會用圖示或除法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

3、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圈一圈、填一填 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意義。

教學教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根據這個教學理念,這節課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和 動手操作法。由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倍的意義。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以激起學生強烈的研究興趣,從而主動探究。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思考、交流等學習活動,感受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並初步學會運用倍的含義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倍數問題。把學習主權交給學生,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使課堂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知識智慧共享的園地。

教學學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建立學生自主合作、發現以及探索學習機制,實現學習方法的多樣化,著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根據這一要求,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把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生生互動作為學生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擺學具、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經歷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數學活動中,獲得數學知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興趣與熱情,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創設情景

(放音樂)一陣雷雨過後,天氣晴朗了,森林裡許多小動物都高興出來玩耍!它們是誰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多媒體圖畫)誰來介紹一下?有那些小動物?它們各有多少隻?

 二、探索新知,構建倍的概念

1、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小猴子和小鴨子的只數關係。比較兩個數除了求和、比多少的關係,還有另外一種關係叫做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倍的認識

2、構建倍的概念

體會倍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設計3個教學層次,層層遞進幫助學生體會倍意,相信學生一定會突破這個學習的難點。

第一層教學:初步體會倍含義

同學們!剛才通過數一數,我們知道猴子有幾隻?鴨子有幾隻?如果我們用圓片代替猴子數和鴨子數,猴子擺幾個圓片,鴨子呢?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擺。(分2行,第一行擺猴子,第二行擺鴨子)

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老師在黑板把表示3只猴子的圓片畫一圈),鴨子的只數有這樣的幾份呢?(先讓學生說一說,再讓個別學生到黑板分一分)

接著要求全體學生用圓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鴨子擺一擺、分一分、想一想,說一說。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去體會,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鴨的只數有這樣的2份,算式是: 63=2,老師引導學生說:鴨子數是猴子數的2倍。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我給學生設疑:鴨子數是小猴子數的2倍,是把什麼看作一份?再什麼有這樣的幾份?目的讓學生明確如果用倍來描述兩個數量間的關係,首先要知道以誰為標準,也就是說把誰看作一份,再看與它比較的量有多少個這樣的一份。

第二層教學:加深對倍的認識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擺一擺、分一分發現鴨子數是猴子數的2倍,小雞數是松鼠數的幾倍呢?(老師把問題板書在黑板)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並說出理由。

先要求學生畫小圓圈表示小雞數和松鼠數,圈一圈、填一填,數形結合體會小雞數是小松鼠數的幾倍,然後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層教學:放手讓學生尋找倍數關係的問題

有了前面兩個環節的動手操作,此時就可以讓學生嘗試從動手操作活動中走出來,讓他們在情境圖中直接尋找用除法解決問題。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倍有了初步的認識,當兩上數在比較時,如果把一個數看做一份,而另一個數是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它的幾倍。下面請同學先算一算,填一填,再說一說

(3)請你再提出一個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並嘗試解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體會應用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提升解決問題的靈活性,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三、運用倍的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根據課本的練習編排,我設計了闖三關練習,讓學生帶著興趣,玩中學,學生在輕鬆而又帶有竟爭性中解決有關倍的數學問題。

1、第一關比速度

2、第二關比高矮

3、第三關比記憶

同學們每天都看天氣預報嗎?還記得最近的天氣嗎?看圖理解,尋求要解決的問題。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項,會收集、整理、描述和分資料的過程,所以本環節試圖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

四、全課總結

說一說你這節課有哪些收穫。老師歸納:當兩上數在比較時,如果把一個數看做一份,而另一個數是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它的幾倍。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交流後,學生自己試著歸納來完成的,培養了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回憶了這節課的學習歷程和研究的成果,這樣做更體現了過程。

整堂課的設計,由生活情境匯入,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倍,再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倍,解決有關倍的知識,最後到生活中尋找倍,層層遞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研究性學習,在探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五、教學效果預測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課時中,倍這個概念,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比較抽象。那麼如何突破這個教學上的重點呢?在教學時,在具體的情況中擺一擺、圈一圈的操作活動中探索新知。在操作活動中突破難點時,我設計了3個層次。

(一)幫助學生理解倍含義。在這個環節上,首先由學生在情境圖中收集數學資訊,並根據收集的資訊用小圓片代表小鴨、猴子來擺一擺。這些環節學生們都是可順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義時,就需要老師來幫一幫。這時我就通過和學生一同擺一擺、圈一圈來到確定如果把代表猴子的3個小圓片看成1份,那麼代表小鴨的6個小圓片就可以看成這樣2份,從而推匯出小鴨數是猴子的2倍。

(二)輔助學生加深對倍的認識。在上一個環節,學生對倍的含義有了一些瞭解,那麼要求小雞數是松鼠的幾倍時,我就引導學生先獨立用畫小圓圈代表松鼠數和小雞數,然後圈一圈,與同桌說一說,集體反饋時,說一說為什麼這樣列式,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含義。

(三)放手讓學生尋找倍數關係的問題。有了前面兩個環節的動手操作,此時就可以讓學生嘗試從動手操作活動中走出來,讓他們在情境圖中直接尋找用除法解決問題。設計了這樣3個層次的教學,對於倍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採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後,相信學生一定會突破這個學習的難點。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7

《猜一猜》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第三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是繼排列、組合之後的又一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新增課程,是學生接觸邏輯推理的第一堂課。邏輯推理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兒童在生活裡,已經積累了一些合情的知識經驗,自己不過沒有意識到這是推理的內容而已。整個國小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只能是初步的,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慾望。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經歷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體會數學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探索數學的興趣。

對於課的目標和重難點的理解,在這節課中我設計各個環節,接下去我就來說說自己每一環節的設計意圖

第一層次:激趣引入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動畫人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動畫人物柯南是推理的高手,也是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以他引入課題,使學生對這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為接下去的學習打好了感情基礎。

第二層次:在遊戲中猜測,在猜測中習得

愛動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的最愛。遊戲教學以其內在的趣味性誘發兒童潛在的學習動機,啟動和調節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的輕鬆與愉悅。因此在這一層次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猜地方法,我設計了三次猜的遊戲,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猜之中掌握猜的技巧:

第一次猜我設計猜書的情境,讓學生從瞎猜——給出一個條件的猜——給出兩個條件的猜,從而讓學生明白猜也不是亂猜的,要有依據的猜,才能一次性猜對。

第二次猜是在第一次猜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猜左右手的遊戲明瞭猜測時一定要有明確和完整的提示語,並且通過學生出題讓老師猜,同學出題讓同學猜這兩個環節來鞏固猜兩樣東西的技巧。

第三次猜是在第二次猜的基礎上增加一樣東西讓學生猜,先是不出示第三個提示讓學生猜,學生猜不出來後再出示第三個提示,又一次讓學生明白提示語的重要性。同時在學生講情思路之後,我又出示一張表格進行總結,使學生明白原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一張表格清楚的表示出來,給學有餘力的學生一個思考的好方法。在這一層次中最後還對猜兩樣和三樣進行了比較,學生從比較中知道這兩種猜的聯絡,從而在做題時能夠將三樣轉化為兩樣來做。

這三次猜,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呼叫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只有注重實踐,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才能填補學生經驗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的體驗學習獲得成功。

第三層次:鞏固拓展

通過幫助柯南破案,猜節目這些學生比較喜歡的題目幫助學生進行鞏固,同時在鞏固中加以拓展和提升。

總而言之,在設計的過程中我試圖通過遊戲使學生能夠學得一種思考方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對學生得語言訓練卻做的不是很好,如何指導訓練學生能夠完整說出推理過程還是我今後要注意得地方。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快樂的動物》一課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三冊46-47頁上的內容。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第一課。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倍”這個概念是比較抽象的,但卻非常重要。從教材編寫體系看: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春天動物王國歡聚圖的情景,圖中蘊含著各種動物的數量以及數量之間的關係。其次,是編排了“做一做”、“說一說”的內容。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感受“倍”的含義,使學生逐步體會與等分之間的關係。求倍數的關係,涉及兩個量之間的比較,實際上是等分活動的擴充套件。教材“說一說”中的第三個小問題:“你還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決的問題?”給學生創設了充分的觀察、探究、體驗、交往的空間。這是本節教材的一個特色。“倍”是生活用語,要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感知,發展觀察、分析和解決除法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倍”這一概念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因此,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過程,感受“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學會運用“倍”的含義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同時,由於“倍”的概念建立和解決倍數問題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絡,所以把初步解決倍數問題列入本節課的目標之一。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兩個數量比較得到的。能說出和擺出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倍,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絡。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有條理的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學生合作交流的態度,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倍”的概念,能說出和擺出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倍。

難點:理解“倍”的概念,並解決實際問題。

四、我的思考

有了對教材的深入瞭解,有了對二年級孩子的基本認知,使我產生了這樣的思考:讓學生在童話情境中主動參與,讓學生在數型結合的模式中自主建構,讓學生在豐富的練習中穩步提高,讓學生在愉悅賞析中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下面我從各個教學的環節設計方面說一下我的設計意圖。

五、教學流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森林王國裡舉行了動物聚會,看玩的多開心啊!根據情境圖,能找出哪些有效地數學資訊呢?

這時學生會根據情境圖找出

鴨子:6只 松鼠:2只 孔雀:1只 小象:3只

猴子:3只 鵝:12只 小雞:8只 小鳥:6只

你們能根據這些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嗎?

這時有同學會說出一系列“比多比少”的關係,還有同學會說,小雞的只數有4個松鼠的只數一樣多,不管學生找出何種關係,我都會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你是從比較多少的角度發現他們之間的.關係,真棒!” 除了比多比少的問題,他們還存在著什麼關係呢?(小鳥數是小象數的幾倍)

板書課題:倍

【由此引出關於倍知識的學習。】

猜猜,小鳥數是小象數的幾倍?(2倍)

一邊板書一邊說:

一會咱們得研究研究。板書:小鳥數是小象數的2倍?

你為什麼這麼說,上前面來指給大家看看?追問:為什麼要把小鳥分成3個一份,3個一份這樣的2個3呢?你是以誰為標準的呢?

【從探究6是3的2倍開始,讓學生走進“倍”,明確倍是兩個量在比較,先找到一份,再找到幾份,就是它的幾倍。】

(二). 在動手操作中,充分感知

1、在這一環節中,通過3個部分幫助學生理解,即:動手操作理解2倍——觀察比較理解幾倍——把我特殊理解1倍。

環節一:動手操作理解2倍

下面就用你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來,可以用小棒擺一擺、畫一畫也可以寫一寫、算一算,比比看誰的方法能讓大家一下子就看明白。

2、生操作師巡視:提示:嗯,你用了擺小棒的方法,很直觀,可是我看不到小象的只數啊,再想想;呵,還有用算式表示的呢,很簡潔,思考一下怎麼想的,一會說給大家聽;(巡視找到用符號表示的孩子板演)

準備好的同學,先和同桌說一說

3、引導彙報:誰願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注意:先說清你是用什麼方法表示的,再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

第一種情況:用擺小棒的方法表示的

第二種情況:畫一畫

圖1:簡筆畫

圖2:符號代替

圖3:線段

第三種情況:列出算式直接表達

【透過三種不同的情況,引導學生用擺小棒的方法明白有幾份的原理,在運用畫圖圈圓圈數型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更清晰的看到幾份的由來,最後通過算式落實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上。逐層幫助學生理解“倍”的關係。】

(三)、鞏固練習,穩步提高

我設計了兩個練習,每個練習都是開放的,這樣的設計呈現梯度性,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又有利於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使用。

練習一、小兔 小象 3倍?

(1)你們看,誰又來了?(小兔)現在小兔和小象的只數我們都不知道,只知道它們之間存在3倍的關係,想一想,小兔、小象可能來了多少隻?

(2)同桌商量一下,填在老師發給你們的小表格裡?(巡視提示:呵,他們兩個有那麼多不同想法啊!)

(3)彙報:你們觀察一下,發現了什麼?

師小結:看來倍數不變,小兔數和小象數都在變多或者變少,怎麼變化的呢?

練習二:出示主題圖:

你們真會思考,看小動物們全來了,快來比一比,誰是誰的幾倍?

當說到孔雀時追問:還有誰是孔雀的多少倍?你們有發現嗎?

【練習的設計注重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富有層次練習便於充分反饋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反饋和矯正中,學生不斷感受成功的喜悅,一次次得到鼓勵,從而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興趣越來越濃。】

(四)、總結欣賞,體會數學美

在小動物的運動會上你們表現的可真棒,現在說說你們有什麼收穫?

其實倍就在我們的身邊,你們看(展示生活中關於倍的常識)

只要你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課尾讓學生明確所學的知識,並讓學生在反思對所學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整理,又欣賞了生活中的內容,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美的,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9

【設計意圖】

綜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充分挖掘了生活資源,讓學生感知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絡。突出了實物感知,動腦數數,動手操作等活動,通過適時的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好奇、質疑、討論、整理的學習情境中,認識了“千”“萬”,建立了良好的數感。鼓勵學生嘗試用數字刻畫出事物。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感知新知能力,板書簡潔有效,學生印象深刻。增加了運用,儘量讓學生去說數的過程,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積極有效的評價手段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第四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這一課以活動的形式呈現教材,從標題來看,具有情境性與活動性。從內容看,學生學習了有價值的數學,教材在創設數學活動的主題與情境中,很自然的滲透人與自然,人與他人及人與自我等關係的價值。

【教學目標】

1. 通過事例體會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 通過熟正方體等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並瞭解單位之間的關係通過估一估、擺一擺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3. 培養學生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感受克服困難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重點】

感受大數,認識“千”,“萬”。

【難點】

充分感知一千,一萬有多大,理解單位之間的進位關係。

【教具準備】

課件 大正方體

【教法】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真正祕訣在於興趣。本課數正方體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聽為主動探究,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本節課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力求借助這些手段節約時間,突破難點,提高效率。

【學法】

學生是主體,本節課讓學生在觀察中體會大數,在動手操作,實踐感知大數,培養動手能力,體驗數感。

【教學程式】

課標指出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的自身缺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裡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將數學活動置身於實施的生活背景之中,為他們提供觀察操作,實現的機會。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定瞭如下四大環節。

一) 聯絡生活,體驗新知

1.出示數幅圖片,感知生活中的大數,激發學生了解探究大數的.慾望。第⑴幅圖片是全校集會的圖片,可以讓學生試著估一估大約有多少人。第(2)幅是東方電視塔,讓學生讀數,先比劃一下一米有多長,四百多米也就是大約四百多小朋友小手伸直的長度。緊接著出示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讓學生讀一讀,相機滲透愛國情感。接下來出示萬里長城和南京長江大橋的長度。讓學生在讀數的過程中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大數。

2.象這樣生活中的大數還有那些?與同桌說一說。

3.請同學彙報。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大數,板書課題:生活中的大數。

二) 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由1000個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請同學們估一估,數一數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多少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生經歷數的過程,出現了100,600,1000的結果,先聽學生彙報自己數的結果。不馬上否定學生的結論。

2、螢幕演示數的過程,先出示一列有10個,板書:一列是10個 。課件演示一層又由10列組成。板書:一層是10個10列 100個 演示:一個大正方體又由10層組成,帶領學生一起數,100、200、300……1000 讓學生理解10個10是一千。

3、認識萬 一個這樣的大正方體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生:1000個。二個呢?三個呢?(課件出示)……九個呢?那麼十個呢?生:一萬。

4、進一步理解“千”“萬”的實際含義。

1)我們的數學書大約有多少頁?生:100頁。10本這樣的書約有多少頁?生:1000頁。實際操作一下,讓學生比劃一下一千頁、一萬頁大約有多高。

2)出示千人合唱團的圖片,10個這樣的千人合唱團共有多少人。生:一萬。請學生閉眼想一想那個場面。說感受。生:壯觀 熱鬧

5、填寫數位順序表

1)卡紙出示沒填完的數位順序表,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計數單位?生:個位,十位,百位。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認為第4位是什麼位?第5位呢?生:萬位。請學生填寫完整。告訴學生萬後面還有很多數位,以後再學習。

3)體會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如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他們的進率都是10。

三) 應用新知,學以致用

我們運用今天的新知來解決問題。

1、數一數,說一說,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木塊組成。(教材31頁的說一說)

1)請學生先獨立數,試做,2)請學生說一說是怎麼數的?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2、紅色塗出238個小方格。

1)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小方格的排列規律。生:用紅線圍出來的一個大正方形裡面有100個小正方形。

2)塗出238個小方格。要求一眼就能看出來。

3)作品展示。

四) 回顧評價

1.回顧一下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2.關於大數的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

【佈置作業】

完成一課三練的17頁。

國小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0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有餘數的除法》。下面我將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幾方面對本節課的是設計進行闡述。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能在有餘數除法的算式中表示商和餘數。

2.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確定此目標基於以下三點:

一是基於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理解。《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數學思考,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二是對教材的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有餘數除法”的內容。這節課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況後,再研究“分後還餘”的情況。《有餘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充套件。也是今後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抓住“餘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這個知識點進行教學。為了讓學生鞏固這個知識點,在新知授完以後,讓學生完成做一做的題目及練習冊中的題目。

三是對學情的分析。有餘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乘除法的.意義,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除法豎式進行學習,也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從教材上看,內容抽象,概念性強。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剛學過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求商,而有餘數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訣求商,學生比較難理解。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些困難的。

基於以上幾方面的思考,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知道什麼是餘數以及有餘數除法算式的書寫。教學難點確定為:理解餘數的含義和實際意義。

二、 教法

《課標》中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使學生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本節課我採用講授法,引導觀察法、直觀操作法進行教學。

三、 學法

《課標》中指出,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本節課我將指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知識遷移等方法進行新知的探究。

四、 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為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複習引入,通過複習表內除法的意義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在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談話和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感受“餘數”然後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餘的方法。有餘數的除法是一個新的知識點,在學生感受以後,直接出示算式,並引導學生讀出算式。再指導學生說出算式個部分的名稱。

第三個環節為鞏固練習,新知運用。在練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有餘數除法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與理解。

第四個環節是課堂總結,理解昇華。課堂總結是學生對知識系統掌握的情況,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課後反思

本節課在處理分一分的環節時,學生出現了多一個和少一個的兩種說法,課前預設不夠充分,處理得有點倉促。其實可以問學生分幾份多一個,分幾份少一個,多一個少一個都叫剩餘,由此引出了餘數。這樣處理水到渠成,容易理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2dje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