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說課稿 >

精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十篇

精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十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十篇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在教材第3637頁。所呈現的內容是學生學習8和9的加減法後的一節練習課,圖中所安排的企鵝活動情境,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本課是第一次出現帶大括號和問號的圖畫式應用問題。要讓學生在理解主題圖圖意的基礎上,說一說圖中大括號、問號各表示什麼。在一定的情景畫面中解決應用問題,鞏固8、9的加減法。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剛入學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大部分學生對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有極大的興趣。經過兩個月的常規培養,學生有好的聽課習慣,有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生也基本上已經理解8、9的加減法的意義,但對於首次出現的大括號比較陌生,不容易理解其意思。對南極的情況有少數學生有些瞭解,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企鵝的生活情況。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問題情景中的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學會做相關的加減法。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與人交流

的能力,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於探索的信心和勇氣。

四、教學重點

1、對括號和問號的理解

2、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五、教學難點

結合圖和圖中括號、問號對圖意的理解。

六、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圓片

2、試一試中的兩張表格。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授 師:同學們,開學快兩個月了,你們跟老師在一起開心嗎?(開心)

師:我也非常地開心,做夢都想跟你們在一起。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美夢,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分享嗎?(想!)老師夢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老師跟你們一起乘坐熱汽球飄到了南極!一到南極,你們跟老師一樣,都興奮極了。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在那裡,我們看到了許多可愛的企鵝(板書課題:可愛的企鵝)。你們拼命地召喚企鵝,想和企鵝交朋友。可企鵝們沒有馬上答應,而是要我們共同努力,答對了它們的問題才跟我們交朋友!你們有信心答對嗎?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教學目的:

1、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地鐵中的數學問題。

2、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和利用資訊的能力。

3、讓學生在解決身邊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以小組為單位對南京地鐵作調查,收集有關資訊。

2、學生準備計算器,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師:我們班大部分同學都坐過地鐵,乘坐地鐵你有什麼感受?

生:舒適、快捷。

生:爽!

生:坐得時間短,還不過癮。

師:課前同學們都分小組收集了南京地鐵的有關資訊,請每一小組的代表彙報一下你們小組收集的資訊。

各小組代表彙報,並在實物投影儀上顯示。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資訊,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

(多媒體課件演示一組圖片,圖片中附相關的文字資料)

配音:南京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於20xx年9月1日正式開通,地 鐵全線是從邁皋橋站到奧體中心站,全長21.72千米,南北向穿越南京主城區。從邁皋橋站到奧體中心站,一共有16站, 15個區間。地鐵票價按照這樣的標準來定價:1—7個區間內票價2元;8—11個區間票價3元;12—15個區間票價4元。

師:通過介紹,你又知道了哪些有關地鐵的數學資訊,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一下。

學生討論並交流。

出示下表

共設:16站臺(有15個區間)

票價:1—7個區間內票價2元;

8—11個區間票價3元;

12—15個區間票價4元。

師:其實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數學問題,南京地鐵中就蘊含著許多數學問題。(板書課題:地鐵中的數學問題)

(出示南京地鐵1號線線路圖)

師:圍繞乘坐地鐵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小組成員商量一下。

生:從小行站上車到奧體中心站一共需要多少分鐘?

生:用5元錢從小行站到紅山動物園站,一個來回夠不夠?

生:地鐵從邁皋橋站行駛到奧體中心站,全程要多少分鐘?

生:地鐵一天運營多少趟?總共能載客大約多少人?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把問題分類。

師:我們一道來研究其中幾個數學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購票問題,好嗎?

[評析] 在數學學習中,提出數學問題有時比解決數學問題還重要。活動中教師放手讓學生提數學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參與的意識,也有助於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

二、解決實際問題

1、購票問題。

師:如果我們乘地鐵從小行站出發,到新街口站需要買幾元的票?到紅山動物園呢?(2元,3元)

師:除了用現金購票,我們還可以刷卡,這樣可以更便宜一些,這節課我們只研究用現金購票的問題。

師:給你2元錢,乘地鐵從小行站出發,你可以坐到哪些站臺下車出站?

(同桌先互相說說再彙報)

師:同樣給你2元錢,乘地鐵從小行站出發,最遠能到哪一站下車出站?你是怎樣想的?

生:往西走最遠可以到奧體中心站,往北走最遠可以到鼓樓站。

(課件演示地鐵從小行站分別到奧體中心站和鼓樓站走過的路程)

師:從小行站出發一共可以到達多少個不同的站臺下車出站?

師:如果給你2元錢,你能從哪一站坐到哪一站下車出站?

學生在小組內先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2、乘車時間問題。

(課件模擬演示地鐵執行情況)

配音:每天早晨6:30分,分別從邁皋橋和奧體中心兩個底站同時相對發出第一班列車,以後每隔7分鐘再發一趟列車。地鐵對於時間的把握驚人的準確,每一站之間行駛2分30秒,每一站停靠30秒,邁皋橋站、南京站、鼓樓站、新街口站四個大站停靠45秒。晚上9:40分同時從兩個底站相對開出最後一班列車。每列車有6節車廂,平均每節車廂載客約200人。

整理成表

運營時間:早晨6:30分發出第一列車,晚上9:40分發出最後一列車。

發車間隔:每7分鐘發出一列車。

每個區間行駛時間:約是2分30秒。

每個站臺停靠時間:每站停30秒。(邁皋橋、南京站,鼓樓,新街口等四個大站停45秒)

每列車:有6節車廂,每節車廂一趟平均載客200人。

師:如果這個週末爸爸媽媽有空,你最想讓爸爸媽媽帶你乘地鐵去哪兒?乘車途中需要多長時間?

解決短距離和長距離各1個時間問題,讓學生拿出計算器來算列車行使時間。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演)

從小行站出發 奧體中心站下車 從小行站出發 紅山動物園站下車

算式:150×3 +30×2 150×11+30×10+15×3

=450+60 =1650+300+45

=510(秒) =1995(秒)

510秒=8分30秒 1995秒=33分15秒

3×3=9(分)

9分-30秒=8分30秒

師:如果這位同學乘坐的是早晨8點從小行站出發的地鐵列車,大約什麼時刻能到達紅山動物園站?(8點33分15秒)

3、客流量問題。

師:小組內商量並嘗試解決下面的問題----

(1)從早晨6:30分發出第一列車到晚上9:40分發出最後一列車,地鐵公司一共發了多少列次車?(262列次)

(2)地鐵列車一天能載客多少人次?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後,小組代表板演。

生1: 晚上9:40分是21:40分

21時40分-6時30分=15時10分

15時10分=910分

910÷7=130(列次)

130×2+2=262(列次)

答:一共發了262列次車。

生2: 200×6×262=314400(人次)

答:地鐵列車一天能載客314400人次。

[評析]讓學生經過討論與交流,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數學思考,從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體驗解決問題成功的喜悅。

三、總結評價

師:正因為地鐵執行的快捷、方便、載客量大,大大緩解了城市的交通壓力,我們南京已經開工建設了地鐵2號線。 ,將來還要建地鐵3號線、4號線……(課件出示2號線、3號線……規劃藍圖)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或體會?

學生回答略。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利用收集來的一些南京地鐵的數學資訊研究了有關購票、時間和客流量等方面的問題,課後同學們還可以再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其它數學問題。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跳繩》是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的一節新授課,本課是在7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8的加減法教學的。學生基本掌握了簡單的說和算。

二、學生分析

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0-10並掌握了7以內的加減法,已具備瞭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這個班的學生大部分上過學前班,數的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學生會看圖說算式。所以這節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相關的加減法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交流加減法算式,體會加減法之間的關係。

三、說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並掌握“8”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能根據實際情境列出算式,並能說出算式的含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3、指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

4.初步養成仔細觀察、主動思考、認真傾聽、大膽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8”的加減法,掌握計算方法。

難點:能用“8”的加減法解決問題。

四、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採取情景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結合情景圖,鼓勵學生仔細觀察、主動思考,然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說出演算法,掌握8

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口算。

(二)創設情景引入。

(三)學習新知。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主題圖

1、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發現了那些數學資訊?

2、提出問題並解決

(1)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你能列算式解決嗎?

(2)你能說一說算式中各數字的含義嗎?

(3)你是怎麼計算出來的?能給大家講講嗎?

(4)根據剛才找到的數學資訊,你還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嗎?你能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麼嗎?

(5)你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問題嗎?

3、師寫算式學生猜算式表示的意義。

4、“8”的組成。

學生動手操作將8個桃子分給兩隻猴子。

5、說一說。

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結合給出的算式3+5=□進行交流。

練習

1、課本練一練1、2題。

2、手指遊戲:同桌兩人進行,要求兩人的手指合起來是8個。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的表現怎麼樣?

(五)作業佈置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教學分析:

這一課是學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是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以及10以內加減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後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做好鋪墊。使學生通過本課學習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嘗試,從而對數學的本質產生新的領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減8的減法,並能簡單應用。

過程與方法: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探索十幾減9、減8的退位減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培養善於思考、傾聽的學習習慣,能理解他人的不同演算法。

教學重點:

1、 學會正確計算十幾減9、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

2、 理解多樣化的計算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

教學難點:

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共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網路)

第二環節:探索演算法,解決問題。(多媒體)

第三環節:拓展活動,綜合訓練。(多媒體、網路)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我創設情境:“小朋友都喜歡做遊戲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打靶飛鏢的遊戲。”根據學生打出飛鏢的數量提出數學問題“這節課我們就先來解決15-9= 這一問題。”由此匯入新課在這裡我改變教學情景,把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店買鉛筆的情景,設計成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打靶飛鏢遊戲,把遊戲搬到課堂上,讓孩子親身參與,真切地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最終這一情景設計的改變在教學反實踐中達到了課堂氣氛更為熱烈突出的教學效果。

第二環節:探索演算法,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探索十幾減9、減8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1、獨立思考15-9的演算法: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後一環節小組交流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2、小組交流:這一環節根據藉助網路的教學探討讓小組合作具體化,組內交流不流於形式,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善於思考、傾聽的學習習慣,能理解他人的不同演算法。因此我在讓學生把準備好的演算法依次說給組裡的小朋友聽的時候,提出了具體要求,交流時注意:(1)說的小朋友儘量說清楚,讓每個人都聽懂你說的意思(2)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說過的方法就不要重複等

3、全班彙報:引導學生在聽與說、議與思的互動過程中,尋找合理,簡便的演算法來培養優化的意識,利用多媒體展示本課的四種重點方法,在對於是非辨別能力較弱的一年級學生給他一個思考的空間但做出正確的引導,即體現教師主導又讓學生主體作用得以發揮,最終形成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深刻理解。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嘗試練習15-8=?

第三環節:拓展活動,綜合訓練。

這一環節,是以一個小兔把蘿蔔的故事貫穿始終通過“小兔背蘿蔔” “送小兔回家” 一系列的故事發生髮展過程中進行(17-9)的基本應用訓練、拓展思維訓練等。

既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又讓他們在充滿生機與樂趣的氛圍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媒體設計思路:

多媒體整合點:利用多媒體創設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情境,一環接一環的故事,好像一集集的動畫片吸引著學生.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及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輕鬆理解新知。

網路整合點:我請了幾位教學資深的領導、老師來幫助我稽核這堂課,但由於地域、以及平時班主任工作的繁忙我們真的很難有時間聚在一起討論,這確實讓我感到棘手,後來我利用了我們和平區教師部落格進行交流研討,在這裡我發表了我的教學設計,很快得到了更多老師的回覆點評,這樣棘手的問題幾乎不成問題,而且也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後來我經過三次試教,多次網上研討,多方面改進,終於今天承載著眾多老師的智慧走到了全國大賽。

有效地進行了資訊科技與常態教學的整合:本課我選擇的不是網路運用自如,很有網路發揮空間的特殊課例,而是一堂普普通通再常態不過的計算教學課,而它所體現的整合作用卻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對新課標的理念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有了全新的認識,極大地提高了我的教學視野。

在此感謝組委會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謝謝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就到這裡。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說課稿《6和7的組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新課程《數學》一年級上冊中的"6和7的分與合"。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和學法分析、教學程式、評價分析四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國小一年級上冊第32-33頁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節課內容教學前,學生已能理解10以內數的具體含義,掌握0-10各數的讀寫法。通過學習2-5的組成,對分與合有初步的認識,這些都為這節課內容的學習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鋪墊遷移。本課的教學,通過讓學生觀察、動口、動腦,進一步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學會由一種方法得出兩種說法,為後面學習8、9、10的組成奠定了基礎。經過這樣的學習,初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有條理的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創新的能力,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分與合的思想,熟練地掌握6、7的組成,進一步加深對6、7的認識。

2、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語言表達,探索簡單的規律,初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有序思維及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間互相交流、合作學習的意識,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

本節課的教材編與"2-5"的組成相似,新內容以具體實物分成兩部分為支撐點,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邊分邊想,從而學會6的分與合。這樣初步滲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種分法得出兩種說法,認識6的組成。"試一試"創設小兔和小朋友做遊戲的情境,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經過動手分一分、數一數、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自主合作交流,歸納出7的各種組成。想想做做採用多層練習的遊戲形式對6、7的組成進行鞏固深化。

(五)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體會分與合的思想,自己探索並掌握6、7的組成。

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條理地說一說。

二、教學和學法分析

(一)注重直觀演示、操作,探索簡單的規律,發掘學生的潛能。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直接經驗是思維表象形成的基礎,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直接經驗主要來源於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生活或學習用品的演示、觀察、動手操作等教學實踐。因此,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藉助實物:小棒、小球、彩旗、卡片等教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眼看、手動、腦想、口說中溝通多種感官的資訊,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識,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二)重視新舊銜接,鋪墊遷移,啟發探新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即使是一年級的學生,也有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因此本節課,我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設計富有兒童情境的情境,引導學生把"2-5"的組成中學到的本領運用到"6-7"的組成中去,實現了溫故引路,啟發探新的效果。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而且為分散本節課的難點作了鋪路搭橋的作用。"7"的組成,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進一步調動了他們主動探索的慾望,也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完成學習任務。

(三)精心創設情境、遊戲,激發興趣

希臘普羅塔爾說:"頭腦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這說明,只有興趣,才能把火把點燃;只有興趣,才是開發智力、挖掘潛能的內驅力,也才是參與學習的動力。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愛活動,學習興趣是支援、推動他們投入學習的巨大內動力。因此,我努力創設多種情境,鼓勵學生手、口、腦並用,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又通過不同形式的遊戲活動,藉助多媒體課件,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保持熱情、高漲的情緒,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變"苦學"為"樂學"。

(四)營造融洽和諧環境,激發創造潛能

營造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節課裡,我重視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們的一切努力,讚揚他們思考的一切結論,保護和激勵他們所有創造慾望。給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問題、發表言論的時間,讓全體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得到潛意識的發展。

三、教學程式。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數學卡片、磁性黑板、小棒、小球、彩旗等。

(一)創設情境,複習鋪墊

1、談話:小朋友們,老師和你們已經做了"2-5"的分與合的遊戲,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

課件演示:

唐老鴨博士自我介紹:我是唐老鴨博士,你們看,這裡是數學王國,你們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數學王國呢?但是要開啟這扇門,需要一把金鑰匙,只要你們能闖過三關,就能得到這把金鑰匙。

學生每答對一題,老師就送一個五星

新課的開始,設計了一個闖過三關,才能進入數學王國的課件,它形象生動的演示,充分刺激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又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運用多媒體將舊知生動再現,每答對一題就送出一面彩旗,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利於後面的教學。

(二)探究新知(▲進入第二關)

1、學習6的分與合(揭示課題)

(1)師生合作操作

師:看!五顏六色的彩旗,誰來數一數一共有幾面?(6面),6面彩旗分在兩隻手裡,可以怎麼分?

讓一名學生上臺演示,分一分,其他用6根棒小棒代替彩旗也分一分,數一數。

接著就讓學生說說這樣就表示6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成6?

(多媒體同步演示6的分法的圖片與分合式。)

這一環節,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維活動的空間,讓他們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邊分邊想,在玩中學、學中玩,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會6的分與合,起到了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作用。

(2)唐老鴨博士是讓小動物按這樣的順序分的,請小朋友從左往右觀察,看這樣分好嗎?為什麼?

(3)填寫課本第32頁相應的部分

學生交流後訂正填寫,師板書

這一設計,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簡單有條理有序的思考,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習7的分與合

(1)小組合作探究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小兔也想和大家一起來做分與合的遊戲,並且帶來了許多智慧星,看誰表現好,想獎勵你們。

請每兩個小朋友分為一組,拿出準備好的7個小球,分一分,想一想,7可以分成幾和幾?

學生操作後小組討論

彙報,讓兩名學生上臺彙報分的情況,其他學生評判,並口述7的分合式。

(2)填寫課本第32頁相應的內容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勝等心理特點,我創設小兔和小朋友一起分與合的遊戲情境,並獎勵他們智慧星,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主動探索的慾望,又通過用小球分一分,數一數,繼而說一說、寫一寫,這樣又培養了學生操作、觀察、表達等能力,還提高了學生間交流、合作學習的意識。

(三)多層練習,鞏固深化(▲進入第三關)

1、想想做做第1、2題

讓學生把合起來是6的兩張卡片用線連一連,再把上面的數合起來是7的紅花連起來。

2、拍手遊戲

創設小鳥銜來一個數的情境,指導學生玩拍手遊戲。(師生間拍手,學生間拍手)

師:×× 生1:×××

如:6 7

生:×××× 生2:××××

3、出示一個個可愛的小動物,讓學生弄清題意,試著完成,再用數字卡片集體訂立。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我從不同的角度,採用不同的形式對6-7的組成進行鞏固、深化。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輕鬆愉快地掌握了新學知識。藉助多媒體又營造出活躍、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練中有樂,樂而見效。

4、綜合練習

安排唐老鴨博士和小朋友做"貼數遊戲"。學生準備好數字卡片,老師進行電腦操作(顯示唐老鴨博士出數)學生上臺貼數,最後,唐老鴨博士說話了;小朋友們,直棒看來你們都闖過了三關。歡迎你們進入數學王國。

這個遊戲綜合4、5、6、7的組合,配以動聽的音樂,使國小生在寬鬆,活躍的氣氛中錘鍊思維,既複習舊知識,又為後繼學習作了鋪墊。最後安排唐老鴨博士的話,對學生產生激勵的.作用,同時我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樣促使學生思想得到了昇華。體現寓出思想教育於數學中。

四、評價分析

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我緊緊抓住知識的系統結構,通過逐個突破、及教學媒體的運用,有效地解決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因本人水平,在說課和備課的過程中,肯定存在許多不足,這有待我以後繼續努力,不斷探索。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十幾減9。

2、教材簡析:

20以內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3、教學目標:

⑴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⑶感受20以內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⑷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造的快樂。

4、教學重點:

探究演算法,正確計算。

5、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6、關於教法:

本節課屬於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演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的畫面,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啟用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演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並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7、關於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絡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8、關於教學程式

㈠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聯絡學生生活實際選擇話題,通過節日愉快的情景與數學學科的聯絡,引出課題。

㈡探究新知,構建方法。

1、解決“賣氣球”問題。

2、解決“套圈遊戲”問題。

3、解決“賣風車,猜字謎”問題。

4、小結計算方法,選取自己喜歡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5、閱讀課本,質疑問難。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通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㈢課堂練習,鞏固提高。

通過由淺入深,形式各異的練習,鞏固基本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同時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㈣課堂小結,激勵評價。

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讓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錶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並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看整時

教學難點:整時時針、分針所在的位置

教學具準備:實物鍾、模型鍾,實物展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請同學們聽聽這是什麼聲音?(嘀嗒……)

再聽聽這是什麼聲音?(鬧鐘聲……)

2.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離不開鐘錶,鐘錶有著各種不同的形狀,(圓的、方的、扇形的……)鐘面上還有豐富的知識,你們想知道嗎?

二、整合問題:

1.說一說,關於鐘錶,你都知道哪些知識內容?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鐘錶。

三、解決問題:

1.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學生拿出學具鍾,說說在鐘面上你都看見了什麼?

2.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同桌比一比,看鐘面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指名彙報)

3.教師點撥,解決問題

(1)時針、分針、12個數(數一數)12個大格、一些小格(秒針)

(2)師撥動按鈕,生說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順時針)

四、總結歸納

1.認識整時

(1)師:聽鬧鐘又響了,文文還在睡懶覺呢。(出示情境圖)

快告訴文文,現在是什麼時刻了,再睡下去,她會遲到的。

(糾正7點說成7時)

(2)師:再說說這些是什麼時刻?(出示圖片)8時、3時、6時

生觀察這些鐘面上的針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

生彙報: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整時的常用方法8時、3時、6時(文字表示法)

(4)整時的另一種表示法:8:00 3:00 6:00

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電子表示法)

(5)怎樣用電子表示法記錄時間?(同桌互練)

五、拓展應用

1.找朋友(頭飾)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刻別找錯呀。

2.撥鐘錶說時間。(同桌互做)

3.過一小時是幾時?(出示圖片)生思考動手操作

六、升成創新

出示缺少時針的鐘面,分針指向12.問:這是幾時,你想讓它是幾時,怎麼辦?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8

一、把握教材

1、說課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一冊第四單元分類的第一課時。

2、教材地位:分類是重要的數學思想,也是學生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本單元的“分類”是一個學生實踐活動,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體驗分類的含義和方法。本節課選取學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場景為基本素材,通過整理房間的活動,啟發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中學習分類,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教材通過一個資訊窗“亂七八糟的房間”引出“怎樣整理呢?”這個問題,感受分類的必要性,體會分類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活動,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比一比、議一議等活動,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表達的能力,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

情感目標:初步體驗將生活中簡單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好處,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4、教學重點: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的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5、教學難點:學會將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6、教具準備:課件、學具袋(分別裝圖片、豆子)

二、靈活選擇教法

本節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展開教學,為實現教學目標,靈活合理地選擇了以下幾種教法:

1、情境創設法

《課標》指出:教師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激發學生的興趣。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興趣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在本節課開頭我採用了猜一猜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什麼?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並要不得 將小禮物獎勵給今天表現最棒的同學,引導學生給小禮物歸類的情境,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主要內容通過多媒體、分組討論、動手操作、掌聲鼓勵等方式體現愉快的教法。在練習時,開展競賽的遊戲活動、採用美觀的圖片來刺激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

2、引導探究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因此,我在設計導課的時候,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產生問題,產生疑問,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為學習新知識打下了很好的開頭。教學法新知時,讓孩子們自己探索,通觀看未整理的房間談感受,引出問題“怎樣整理呢?”,在小組內說想法,動手圈一圈、畫一畫,把同類的東西放在`一起,相互討論分類的結果。再讓學生通過觀看整理後的房間,使學生感受到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在練習中,讓孩子們動手整理文具盒,開放題讓小組同學議一議,分工合作,將袋子中的豆子挑出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掌握了分類的技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有利於培養他們主動探索精神。

3、聯絡生活法

《課標》中強調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新理念。在教學中我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聯絡起來學習分類的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分類的用途,創設生活情境:用課件出示亂七八糟的未經整理的房間,和整理後整齊、美觀的房間。在強烈的對比之中,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運用數學知識就能改

變我們的生活,感受到了數學的價值。在練習中,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見到分類擺放物品的現象,整理文具盒、圖片,把豆子進行分類等生活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多媒體教學法

本節課兩次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在新課教學中,通過幻燈片出示未整理的房間和整理後的房間,運用了直觀教學,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教學中通過觀察、比較,形象而直觀地感受到整理後的房間整齊、美觀,使人賞心悅目,使用方便,便於清理,體驗到分類給生活帶來了好處。`

三、培養能力說學法

教師的教還有賴於學生的學,“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因此我特別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法的指導,本節課我結合實際指導學生運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學習:

1、實踐操作法

本節課多次創設讓學生參與操作的實踐活動,如在教學中運用學具,讓每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操作實踐,通過圈一圈、塗一塗、分一分、比一比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經歷了分類的過程,掌握了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充分體現了在“做中學”的新理念。

2、學習討論法

討論法可以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加深理解,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對“你是怎麼整理的,為什麼這樣整理?”這個問題充分發表見解,在練習的比一比中,先學生議一議怎樣給豆子進行分類,並在比賽後互相交流評價各自的方法,在分一分的活動中讓學生相互討論如何將圖片進行分類,小組之間相互評價,給學生的思考、探索與表達留下較大的空間,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小組合作的必要性,培養了學生對問題的鑽研精神,並訓練了表達能力。

3、觀察發現法

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觀察幻燈片,發現了房間很亂,需要整理,使學習分類的新知成為學生的需要;使學生的感情和需求上與老師產生共鳴。從而達到主動發現新問題,探究新知,進而達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的目的。再讓學生看整理後的房間,不僅整齊美觀,而且使用方便,從而感受到分類在生活中的價值。

四、優化組合說程式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低年級學生都有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好奇心、好勝心強,都認為“我是最棒”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水平經驗出發,通過創設情境,動手操作來吸引學生,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火花,為此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們猜一猜,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禮物?大家想知道嗎?看,這是什麼?(教師一邊貼一邊讓學生認,貼完後)告訴同學們老師要把這些小禮物分別獎勵給今天表現最棒的小朋友,然後請同學們幫助老師來把這些小禮物分一分,歸一下類。讓不同分法的同學說說分

法,為什麼這樣分,使學生初步感受分類的意義,從而匯入新課,揭示課題。這一環節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讓學生解決問題,學生不感到任何壓力與束縛,而是感到好玩,全身心投入,學習積極性高漲,課堂上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創設情境,設疑引思

師:小明同學最近搬新家,他想邀請大家去參觀他的新居,瞧,這就是他的房間,(多媒體出示教材主題圖)看到小明的房間,你想說什麼?假如你是小明,你準備怎樣整理?

2、討論交流,動手操作

學生在小組內說想法,動手圈一圈,畫一畫。學生交流反饋。說一說怎樣整理,為什麼這樣整理?請二名學生上臺,一人說一人貼圖片。經過你們整理後的房間會是怎樣的呢?多媒體出示整理後的房間。看了這兩張圖你有什麼感受?為什麼?

3、小結:通過整理房間,你們學會什麼?

這一環節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多媒體教學,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讓學生動手操作,相互敘述,使敘述在觀察、思維、想象、交流中初步感知分類的方法、意義,分類給生活帶來方便,同時感受到我們生活中就有數學。充分體現《課標》中強調的數學教學應聯絡學生的生活經經驗,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的新理念。

(三)鞏固發展,體驗分類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理念指導下,我設計了以下練習,使練習成為學生學習、創造、遊戲的樂園,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技能。

1、說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的家裡或其他地方有沒有分類擺放的情況?

2、運用所學知識整理自己文具盒,比一比看誰整理得又快又有條理,學生獨立整理完交流評價整理過程。

這一練習給學生創造一個實踐、思考、交流的空間,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養成有條理思維的習慣。

3、練一練中的 1—3題

(1)第一題,塗一塗(把會飛的動物塗上色),先指導學生看書,在小組裡說一說有哪些動物,哪些動物會飛,它們有什麼特徵,再讓學生動手塗一塗,最後引導學生把剩餘的動物進行分類。

(2)第二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集體訂正,並啟發學生說一說還知道哪些水果和蔬菜。

(3)第三題,分一分,讓學生將1號學具袋裡的圖片進行分類,分別裝入青蛙玩具盒、文具盒、服裝鞋帽袋中,把同類的圖片裝在一起。(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再進行小組間互相檢查分的結果,相互評價。

4、比一比

讓孩子們將2號學具袋裡的黃豆、綠豆花生仁、蠶豆挑出來,(小組合作,先議一議怎樣分,比一比哪一組分得快)。比賽後讓學生相互交流評價,使學生明確獲勝的原因是小組分工合作,掌握技巧,從多中挑少,小中挑大。這一綜合練習使學生體驗分類技巧,讓所有學生參與學習,在合作中學會交流,學會分享,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快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

(四)、課堂總結

1、你覺得今天誰表現得最棒,為什麼?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師總結:今天同學們都表現得很不錯,學會了按一定的標準或自定的標準給事物進行分類,掌握了分類的方法。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為今天的表現 喝彩。

(五)、課後實踐

請同學們回家後用今天學過的方法整理自己的房間。

板書設計:

分類

學習用品 玩具 穿的 體育用品

圖片略

我根據新課內容進行板書設計,用圖片直觀形象展現教學內容同,使學生感受到分類的含義,掌握分類的方法,實現了教學目標,突破了重難點,使學生懂得應養成有條理的思維習慣。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9

11減幾是小數學第一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節,內容包括準備題、例1到例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11減幾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學習有關11減幾的計算方法, 並能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 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演算法。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

4、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體驗到成功解決 數學問題的喜悅。

教學重點:

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養學 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演算法。

教學難點:

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分析問題的思路,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

關於教法:

本節課屬於計算教學,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啟用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演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並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關於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絡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過程:

在引入新課的時候應用學生以往學過的知識設定問題,讓學生知道用17-5的方法計算11-5是不行的,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讓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演算法,再交流得出計算方法,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方法,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對比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比較、分析,從而優化自己的計算方法,使學生不僅學會了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蒐集、獲取有價值資訊的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練習過程中應用添圓列算式以及摘蘋果遊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達到鞏固新知的作用。

最後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等方面作全面的總結。

我採用的複習題是和新課密切相關的,幾加幾等於11、11減1再減幾、用10減幾再加1,這些都是新課要用到內容。在引入新課的時候我採用問題引入法,從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入手,讓學生知道用以前的方法,也就是從散的裡面減不夠,設定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0

我的教學內容是“比一比物體的長短和高矮”,是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第5頁上的內容。

1.教材從生活實際出發,首先通過客廳裡的生活畫面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認識長短和高矮;接著通過找一找、比一比,體會比較的方法,進一步感受長短和高矮都是比較的結果。教學重點是知道長短、高矮的含義,初步懂得直接比較長短、高矮的思維方法。教學難點是掌握比較的標準和方法,會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關鍵是體會比較的方法,感受長短、高矮都是比較的結果,而且比較的結果都是相對的。

2.本課時是入學後的第二課時,小朋友對國小學習生活還不熟悉,還不習慣,容易“坐不住”。因此,我努力營造一種愉快的情境,使學生樂此不疲地致力於學習內容。如,通過小熊邀請大家參觀客廳來匯入新課、引導學生髮現客廳的數學祕密;用小故事來串聯“想想做做”的題目;通過“發現獎”、“合作獎”“秩序獎”等獎項的頒發,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中始終洋溢著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3.由於學生在幼兒園已經學會辨認物體的長短、高矮,同時在現實生活中也積累了比較豐富的關於長短、高矮的感性認識,可以說學生對長短、高矮有了一定的初步認識。因此本節課上我讓學生在觀察客廳裡有了些什麼東西后,就直接讓學生找東西來比一比,然後再用到了書上的小圖來鞏固比較的方法,並指導學生用√或O來表示。另外,我的教學在關注知識性學習的同時,更關注的是如何設計更多的有意義的活動(如找一找、剪一剪、搭一搭、排一排等),讓學生探究、體驗比較的方法,培養仔細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教學中,我還通過找身邊的物體進行長短、高矮的比較,排排隊等活動,讓學生獲得用數學的體驗;而“幫小熊解決疑問”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為下一節課到廚房比大小、輕重埋下伏筆,另一方面是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課後佈置的調查實踐作業是為了拓展學生學習的時空。讓學生的學習不再侷限於課堂;學習的指導者也不再侷限於教師;學習的內容也不再侷限於書本,可以是整個世界。瞭解本校的最高建築,瞭解我國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最長的河流,既拓寬學生的視野,又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祖國和放眼世界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使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

2.使學生聯絡生活經驗認識長短、高矮的含義,初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初步學會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

3.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小熊頭飾, “秩序獎”“發現獎”“合作獎”的小獎狀,吹塑紙條,2張幻燈片。生準備小剪刀,膠水,可以搭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誰呢?(師戴好小熊的頭飾)

你們好,我是小熊,今天我邀請大家到我的好朋友小莉家去參觀一下美麗的客廳,你們想去嗎?

二、指導觀察,引導比較

1.(課件出示 )小朋友,小莉家的客廳到了。你們看,漂亮嗎?都有些什麼東西呢?(同桌互說)

(讓生看圖充分地說)(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

2。其實,小莉家的客廳裡還藏著許多數學祕密呢,你們想不想把這些祕密找出來?要想找到這些祕密並不難,只要小朋友睜大眼睛仔細看,開動腦筋用心想,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祕。你們看,小莉家的客廳裡有許多東西,他們有的長短不同,有的高矮不同,你能把他們找出來嗎?哪個小組能找滿5對就能獲得“發現獎”。

小組討論,然後分組彙報。根據回答頒獎。

3.剛才,我們是小組同學一塊兒來找了一些東西來比一比的(板書課題:比一比)通過“比”,我們知道了一些東西的長短、高矮,白菜老師和茄子老師想看看是不是每位同學都會比一比了。(指導翻書)(課件出示小圖,比較小圖,指導畫√,畫O)

4.開啟你的文具盒,再找一找,比一比。(面對大家,舉著東西說一說)(表現好的繼續頒發“發現獎”)

5.體會比的相對性

(1)師出示一枝鉛筆:這枝鉛筆是長還是短?

生討論,還需要再拿一枝鉛筆來比一比,沒有比較就沒有長短、高矮之分。

(2)師拿出不同的鉛筆分別與之比較,使學生明確長短、高矮是比較的結果;長短、高矮是相對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3)這三枝鉛筆中哪一枝最長,哪一枝最短。使學生明確最長的只有一枝,最短的也只有一枝。

三、實踐感悟,鞏固方法

1.“想想做做”(以故事串聯)

小莉學校有一位大哥哥腿受傷了,有一天小莉推著大哥哥去上學。(課件出示)

(1)“想想做做”第1題(說一說是怎麼想的)

從家到學校有兩條路,走哪條路近一些呢?(為什麼呢?)(課件出示)

(2)“想想做做”第2題

剛出家門,家門前的兩棵樹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課件出示)

(3)“想想做做”第3題(讓生討論可以怎麼看,怎麼比)

小熊還帶了兩位好朋友來了。(課件出示)

(4)“想想做做”第4題(怎麼比的,強調“最”的唯一性)

生比出來以後,師追問:為什麼小熊的下面既不打√也不打O。

下面,讓我們來動動手吧!

2.剪一剪

用吹塑紙條小組內每人剪一條任意長的紙條,然後比一比長短,最後按一定的順序將這些紙條排列好。最先完成的小組獲得“合作獎” (比一比:誰剪得最長,誰剪的最短)(組長上來彙報時,注意貼法的多樣性)

4.搭一搭

拿出自己帶來的東西,小組合作,看哪一組搭得高。

(生活動:拿出學具,和自己的小夥伴一起搭出高矮不同,形狀各異的模型。)

比一比:哪一組搭得最高。

四、全課小結,拓展延伸

1.剛才,我們從參觀小莉家的客廳開始找一找,後來又自己動手剪一剪、搭一搭,比較了一些東西的(長短和高矮)。在生活中,我們除了比高矮、長短以外,還能比什麼?(長短、大小、輕重、快慢……)看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對一些事物進行比較,比一比它們的長短、大小、輕重、快慢等。今天,老師只是和大家一起學習了“比一比物體的長短和高矮”,以後,我們還要學會比其它的。

2,學習了今天的比一比,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呢?(生各抒己見)

有的事,我們只能課後再做,我們選現在就能做的事來試一試自己學的怎麼樣吧!

(1)兩人比身高

a(請兩位差不多身高的同學來比一比身高)你們能一下子看出誰比誰高嗎?(不能)那你們猜測一下,誰比誰長得高些呢?你能想出什麼方法來知道他們誰高誰矮嗎?(比一比)怎樣比呢?大家討論一下。(兩個人站在一起;人站在牆壁旁,頭頂在牆壁上的位置做個記號,看誰的記號高誰就高等等)

b說一說,誰比誰長得高,誰比誰長得矮。

c小結:看來比身高的方法很多,但比較時要注意,一是兩個人的腳要放在同一個面上,二是人要挺直,三是用做記號的辦法時,人還要貼著牆壁。

(2)小組排隊活動

a四人一組。同桌兩個比,另兩人看一看,說一說,然後交換。

b每個小組要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

c請小組長負責,哪個小組排得最快最整齊就能得到“秩序獎”。

d小組長彙報交流本組排隊的方法。

e小結:小朋友剛才合作得都很好,明天我們再到小莉家去的時候就這樣排著整齊的隊伍去吧!

3.明天,小莉還要請我們到她家去吃飯呢,到時我們還可以去她家的廚房看看,小熊想好了明天給小莉一家每人送一份禮物,不過它碰到了一個疑問,看看你們能幫它解決嗎?(出示幻燈片)

小熊要給他們每人準備一條皮帶,誰的皮帶最長?誰的皮帶最短?(你是怎麼想的?)

4.今天天氣真好,小熊還想出去放風箏,看,(出示幻燈片)已經有人在放風箏了。3個小朋友的風箏線是一樣長的,猜一猜哪個小朋友的風箏放得最高?哪個小朋友的風箏放得最低?

看來,只要同學們仔細觀察身邊的世界,你就會發現你的身邊處處都有數學。

五、課後作業

1.課後與小夥伴一起,找一找校園裡最高的建築。

2.課後與父母一起,找一些自己家裡的東西來比一比他們的長短或者高矮。

3.自己想辦法去了解我國最高的山峰,最長的河流;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長的河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shuokegao/q3ow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