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我是貓的讀後感7篇

我是貓的讀後感7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是貓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是貓的讀後感7篇

我是貓的讀後感1

S.H.E所演唱的《波斯貓》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深入人心。歌詞中“眼眯成一條線輕輕踮著腳尖,屋頂上的瓦片是他的琴鍵…想出現就出現想不見就不見,想睡就睡一天不理任何人,不回電不上線不會和任何人爭辯,波斯貓眯著他的雙眼,波斯貓踮著他的腳尖,波斯貓守著他的愛戀,一轉眼卻又看不見”一個個傳神的動作生動的寫出了貓的輕巧,可愛,靈活,來去無聲。使人真切的感受到貓的活潑。不僅僅只有歌裡有貓咪們,在一些有名的作家筆下也會出現一隻只活潑可愛的貓咪。中國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也曾經以“貓”為文章名。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過問。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麼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在日本有一位為發洩多年鬱憤而寫成的長篇小說《我是貓》,淋漓盡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尖銳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他就是寫《我是貓》的作者:夏目漱石。這部作品是以一位窮教師家的貓為主人公,以這隻被擬人化的貓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這是一隻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這隻擔當者敘述者、評論者角色的貓兒,俯視這夏目漱石所身處的20世紀初的“現代文明”,發出極盡調侃的嘲弄和不屑。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道德價值的背離使得貓兒不解,在小說中調侃揶揄的背後也帶著當時日本知識分子的悽苦自嘲。

《我是貓》中的這隻貓,雖然還沒有名字,平時也沒少受主人家女僕的氣,卻能夠在人貓兩個世界中來去自如。而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對話則盡收耳中。而其中,又屬梅亭最能折騰人。苦沙彌老是被他折騰得夠嗆。例如他剛出場時,帶著一副金邊眼鏡,認認真真地要苦沙彌畫畫——他自稱是位美學家。苦沙彌對畫畫可是個外行,正要向梅亭討教,梅亭便一本正經的說:“是啊,不可能一開始就畫得好嘛……從前義大利畫家安德里亞曾說過:‘餘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為禽……’怎麼樣?假如你也想畫出像樣的畫來,畫點寫生畫如何?”

於是,苦沙彌作恍然大悟狀,對安德里亞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事實上,安德里亞壓根就沒說出這話,是他的朋友瞎編的。

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這樣,在小貓的眼中如此不堪,實在是可笑。相比於這隻無名的小貓,它的主人真該感到汗顏。相比於許多人,這貓很富於哲理,善於詞辯。對人類的弱點有精細的研究,就連抨擊社會,也很有見地。它說:“說不定整個社會便是瘋人的群體。瘋人們聚在一起,互相殘殺,互相爭吵,互相叫罵,互相角逐。”……並由此最終得出了“被幽禁在瘋人院裡的才是正常人。”的結論。雖然有些滑稽,但卻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風氣。

總之在這本書中我通過貓的眼睛看到了許多不可思的的奇妙事情,你也來讀讀吧,讓讀書融入我們的生活。

我是貓的讀後感2

我仍然清晰的記得,這本書是在我抱回麻醬的那個月買的。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份的北京,我跑到三聯在東城區的總店。那天又晴又冷,因為是第一次去所以繞了好久才找到,凍得我臉生疼,書店外面很舊,但進去裡面卻很大很熱鬧,樓梯上都坐滿了捧著書的人。

我爬到二樓之後直奔推理小說的書架,埋頭挑選。正挑得起勁無法抉擇的時候,不經意間看到了過道旁擺放的這本《我是貓》,方方正正的一小本並不起眼,但那種想給孩子買繪本的新手母親的心態突然出現,讓我果斷捨棄了推理小說,心甘情願的拿起了它去結賬。

然後就再說說為什麼買了快四年,現在才看完。

一開始我是抱著能多瞭解小貓的心理買了它,可看完第一章就知道自己買錯了,它並不能為我養好麻醬起到什麼作用,還不如買一本養貓大全。

當時的我並體會不到這本書的價值,便把它放置一旁,接著看回推理小說。

但昨天午覺睡醒,泡好咖啡,看著我的小書架想著看點什麼呢,鬼使神差的我又拿起了這本,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的看完了。

我總是為錯過好書的那些日子惋惜,但又確信是命運的決定,四年前的我不一定比現在更適合讀它。

書中以一個個小故事和人物對話描述了當時日本社會的現狀,以及傳統思想與西方平等、自由、個性等理念的相互碰撞與交流。

前幾章主要還是以貓為主,以貓的`視角講述了它對於生活和人類的觀察,生動有趣。但越到後面人的對話就佔了更多篇幅,貓從主角變成了旁觀者。無聲的記錄著發生的一切。

在書的最後,高談闊論的人們散場,而貓聽完之後卻跑進了廚房,喝酒解愁。

喝醉後的它失足掉進了水缸,本想拼命掙扎但又轉念一想,

“明知逃不出去,還幻想逃出去,這實在是太勉強了。因為過於勉強,所以才痛苦。我這是自尋煩惱,糊塗啊。”

於是放鬆全身,不再抵抗,進入了不可思議的永恆世界。

我看到這裡的時候一度失言,這裡簡直是神來之筆。本來以為這隻貓會像人一樣,揚長而去後埋頭大睡。但它卻比人還要寂寥和灑脫,人說不出口的無力,貓卻全都感受到了。它是貓又不僅僅是貓,所以我是貓。

很難相信這是夏目漱石的處女作,它是那麼成熟,果然寫作這件事是有天賦的。

說到魯迅棄醫從文都受此影響我一點也不驚訝,裡面確實包含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所有對社會和文化的思考。

“西方文明也許是積極的、進取的,但那畢竟是失落者創造出的文明。另一方面,日本文明的重點在於改變自己,不是改造別人。……假如有高山阻擋,不能去鄰村,日本人不考慮如何推到大山,而是選擇不去鄰村,磨鍊在本村生活下去的本領。越不過高山,此地足矣!日本人自古以來,培育了這種自我滿足的心境。”之類的談話書中提到了很多。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融合是出路,但這條路又遠又難。有人站出來,說出來就是一種勇氣了,改變不是一朝一夕,文字的力量卻可以傳承。

認真讀起來,想說的很多卻也無法說透。

它們都藏在書中一句句看似平淡的對話中,所以就獨自留在腦中慢慢消化。

裡面有很多可愛的句子,比如小貓咪的一些獨白:

“除非魚販子登門,否則我不必出迎。”

“貓需要在短暫的歲月裡成熟起來”

還有小貓咪的一些迷惑行為,看的時候非常開心,也算彌補了我當時買書的一些缺憾。

最後想說說,這本書裡的繪圖,所有的插圖都是色彩濃烈,整個畫面滿滿當當,沒有一絲留白,畫風奇奇怪怪甚至有些荒誕可怕,但又莫名適合這本書。

我好喜歡。

我是貓的讀後感3

夏目漱石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雖然有點散,隨便從某單獨一個章節開始看也不會感覺缺少鋪墊,但是也不缺故事性和哲理性。特別在折射日本明治時期的一些迂腐文化和人性的涼薄、自我意識等方面,沒有太過濃墨重彩,但是又用貓咪的視角一針見血地指出,然後再輕而易舉地帶過,彷彿只是在敘述一個眾人都知道的道理一般,引發讀者對某些現象現況的進一步思考與認知,饒有興味。就像我們小時候聽童話故事的時候,家人友好地表達和告誡,意圖使我們對這個故事的內涵和寓意更加地深刻,從而更能夠看清楚自身目前所處的環境與際遇,對人生和人性也都能有所瞭解。

《我是貓》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貓眼觀望主人和外界的生活與周邊,也觀望自己的角色與待遇,一連串平淡中又有許多生趣的'事情,使我們瞭解人世的風情、日本的文化,以及作者本身。夏目漱石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在小說裡看似永遠都不乏信手拈來的俳句、漢詩、典故、軼事,和各種心理學和哲學家的名字名言等等,集合了各國文人的文化精薈,光是看註釋都覺得見識有所增長了。魯迅曾經評價說:“夏目的著作以想象豐富,文辭精美見稱,諸篇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的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比起我的拙贊,我想魯迅先生的評價絕對更有力,更加到位真實。

小貓雖然沒有名字,但是思考起道理來特別有深度。它掉進水缸的時候還能理智地自述:抓不住水缸邊緣的話,就算再著急,就算花上一百年的時間,就算累得粉身碎骨,都出不去。如果明知出不去,再努力掙扎,就是強求。所有痛苦都來自於強求。強求無意義。自討苦吃、自我責問都很愚蠢。最後它選擇順應天命,停止掙扎,“愜意”地進入了太平世界。

從貓的身上,我又更加確切自己所接觸的這隻貓,是實實在在被深厚的日本文化薰陶出來的可愛的貓呀。日本文明區別於西方,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靠外界的環境去滿足自己,不奮力移山開路,遇水搭橋,而視乎如何在不會動搖的環境下取得心安。對待夫妻關係、君臣之間的關係是如此,對待大自然亦是如此。“如果有山阻擋,不能順利去往鄰國,那就考慮如何不去鄰國也能開開心心,而不是把山摧毀。這就關乎如何不翻山越嶺依然能夠達成滿足樂觀的心態。”也呼應了培根的那句“只有先遵從了自然,才能夠改造自然。”這種順應變化、不多強求的心態放在貓的日常表現當中,絕對是最恰當不過了。不選擇狗、老虎,或者喜鵲,是因為貓是有自己主意、甚至被認為是超越了人類情商的生物,它捉摸不透和超然物外的神情,更容易使人類感受到被輕蔑和發現自己“愚蠢”的地方。於是在貓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之下,造就了這麼一個看似只在主人家裡這個狹窄的環境中發生,但實際上話題延伸到足夠寬遠的歷史和未來,而且總是冷不提防便能觸及到許多關於深度和意義的出彩故事。

它是一隻普通的貓。配不上有名字,被烏鴉欺負,被女僕提出門口或踢開,被忽略留下糧食,也會在主人的大腿上歇腳的時候被重重摔倒地上。把睡覺當成必需品,有自己的娛樂節目,也很擅長觀察事物。比如放在櫥櫃裡的魚乾,桌面上剩餘的酒,主人和朋友從動作和眼神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等等。

這隻貓真的不簡單,妄想一下,不知道人世的下一次輪轉,會不會就是貓的世界。看完了我是貓,好像更願意肯定地認為貓的確是比我們人類更高階的動物呢。

我是貓的讀後感4

近日讀了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說《我是貓》,這本書是我幾年來一直想讀的,可惜在省圖和學校圖書館一直沒找到,直到上個月才在市圖找到借了出來。不過現在實在無法進入閱讀狀態,看了一個多月還沒看完,回想一下當年看<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兩本書時一共也只用了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現在什麼都不說了!

說說<我是貓>這本書吧,首先它最吸引人閱讀的地方就是書的主人公是貓而不是人,作者從貓的眼睛來看整個世界,一個與眾不同的視角,這也是我想讀這本書的重要原因,畢竟以人為主人公的書很多,而以動物為主人公的書幾乎沒有。大概還有一本以螞蟻為主人公的書,只是忘了名字,也想看看。

再來看看本書中的主角--貓,他是一隻什麼樣的貓呢?他喜歡偷吃主人家的東西,喜歡嘲笑主人,從來不抓老鼠,自大,膽小,欺軟怕硬。面對鄰居車伕家的貓老黑,他唯唯諾諾。面對自己家的老鼠,他屢屢被作弄。從這隻無名的小貓的身上我們能找到各種讓人發笑的原料。偷吃年糕後的"貓跳舞",抓老鼠反被老鼠咬傷,在牆上與烏鴉搏鬥自己掉了下來等等。有了這些地方使本書看起來像一本喜劇小說,但其實不是,從貓的身上難道我們不能看到人類的影子嗎?自命不凡,欺軟怕硬,喜歡嘲笑別人。貓在這本書中並不是真正的.主人公,真正的主人公是貓的主人苦沙彌及他的朋友們和敵人們!

苦沙彌,一個窮教師,為人迂腐,刻板,固執但又不失可愛之處。作者通過貓的眼睛誇大的描寫了苦沙彌的種種行為:遇事易大動肝火,對****的謙卑,對資本家的蔑視。

迷亭寒月獨仙東風,他們苦沙彌家的常客,玩世不恭的迷亭總會帶來笑料,寒月則喜歡喋喋不休的講著他那得意的事,獨仙則大肆宣揚他那消極避世的思想,東風總念念不忘他的詩。"作品通過苦沙彌迷亭寒月獨仙東風等人物在苦沙彌先生的破舊客廳裡所發的高談闊論,揭示出他們以清談來掩飾他們內心的空虛,對現實的嘲笑與憤懣。……他們各有所執,但有一個共同點吸引他們走到一起,那就是重視知識,熱愛學問而厭惡市儈們所追求的榮利。"

作者還生動的描寫苦沙彌的敵人:金田夫婦幾他們的追隨者鈴木,三平等人。

金田夫婦是渾身充滿銅臭的資本家,他們自以為是,目空一切。鈴木是苦沙彌的老同學,但卻在金田夫婦的金錢的驅使下擾亂苦沙彌的生活。下面是鈴木對苦沙彌說的一段話"其實你不那麼頑固不行嗎?人要是有稜角,就很難在社會上混下去,那是要吃虧的呀,滾圓的東西咕嚕咕嚕的往哪滾去都不費力,四稜的東西想要讓他滾動,不但費力,而且每滾一次就要磨掉一些稜角,這是要痛的。……這樣說吧,和有錢人鬧彆扭是要吃虧的啊……"。這是鈴木對苦沙彌的勸導,現實不就是這樣嗎?在現實面前我們能說什麼,只能認為鈴木說的話是對的!

還有一段貓對資本家金田的評論:"地球以地軸為中心進行運轉,我不瞭解這是什麼力量在推動他。不過,推動整個社會的,千真萬確是金錢。懂得這種金錢的力量並能自由發揮金錢威力的,除了實業家諸君之外,再也沒有別人了。太陽平安的從東方升起,平安的向西邊落下,這也全託實業家的福。……"

我是貓的讀後感5

“我不想永遠做這樣的噩夢,我不想一輩子受到良心的責備,我更不想你為了我同樣不安。”面對生與死的抉擇,簡簡對好朋友單單這樣說道。“我會陪你在森林中等待,是因為我想待在你身邊多一會兒,哪怕是幾秒鐘,我也願意。”

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是滿眼淚水。《我在天堂遇見貓》這本書讓我看到動物們的感情那麼真誠,為了別人甚至能夠獻出自己的一切!

書中11歲的柯簡簡陪堂姐來到一座美麗的小島上散心。一天發生了“動物命案”。為了調查,她陰差陽錯之下闖入了詭異的動物天堂,來到了奇幻馬戲團。原來只有死去的動物,也就是動物的靈魂,才可以到動物天堂。在動物天堂,她重新看見了她心愛的寵物貓咪單單,它當了裁縫師。單單為了幫助簡簡返回人類世界,讓獨角獸占卜,詢問最聰明的帥哥豬,祈求精靈長老……最終,找到了帶她來到這個世界的犀鳥。然而,如果帶她回人類世界,犀鳥就會灰飛煙滅!在得知這一資訊後,女孩簡簡跟貓咪單單說了那段話。

回去,就是意味著新生;留下,意味著死亡。簡簡的夢想就是能夠重回人類世界!可是,他卻選擇了放棄。我被她的勇氣感動。就在她即將死去的時候,原來膽小的犀鳥被她的無私震撼了,毅然決定放棄自己,幫助簡簡實現自己的夢想,帶她回家!

最後犀鳥化作了鳳凰,獲得重生,簡簡回到人類世界,進行愛的接力。在愛的召喚下,他們共同創造了奇蹟,而我也被深深感動。

天堂裡的動物們,你們都好嗎?單單,犀鳥,陵陵,你們還惦記著簡簡嗎?放心,簡簡一定記得與你們相處的.快樂,我也會記得動物天堂裡愛的故事。

那天吃好晚飯,我和爸爸媽媽來到銀泰城光場,那裡正在舉行一個公益活動。我帶著好奇上前一看,原來是為海寧的“殘疾三寶”竺盛祥一家舉行愛心義演。竺盛祥一家很特殊,都是殘疾人,但是他們自立自強。而現在,竺盛祥到了肝硬化晚期,鉅額的醫療費讓這個殘疾家庭束手無策。看著對他們一家的介紹,我忽然想起,在去年冬天,也是在銀泰城,我曾經看到過竺盛祥伯伯和他的妻子謝小曼阿姨,他們正在臺上縱情歌唱,並且拍賣自己的CD唱片,而那時,他們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袁花的一位病人進行愛心義演,並鼓勵大家為不幸的病人捐款,當時,他就是帶病演出啊!

想到這裡,我的心裡湧起無限的感動:當初,他們不顧自己的困難獻出自己的愛心,今天,他們有困難了,我們怎能不伸出援助之手?我馬上向爸爸媽媽要了錢,急匆匆地奔向抱著捐款箱的義工阿姨那裡,將帶著祝福的鈔票放入了捐款箱!阿姨滿臉笑容,雙手合併說道:“小朋友,謝謝你,謝謝!”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也許我的錢不多,但是我想,只要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我們一定會用愛心,點燃他們一家生活的希望,創造生命的奇蹟。

果然,通過媒體的報道和宣傳,海寧人民知道了他們的處境,媒體來了,海寧義工來了,認識的、不認識的好心人來了,整個海寧上演了溫暖的“愛心接力”。今天,我在報紙上看到,為竺盛祥換肝所需的50萬元捐款已經籌齊了!

看到這個訊息,我激動萬分,世界有這麼多好心人,愛讓我們倍感溫暖。簡簡曾經說過:“能夠這樣和你相依相偎,真的很幸福。”我想說,我們和那麼多的愛心相遇,也真的很幸福。因為愛,往往會創造奇蹟!

我是貓的讀後感6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以貓的視角觀察了這個世界,並寫下了奇文《我是貓》。

寒假拜讀後,感觸良多。貓公的確是了不起,很多複雜的事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大概就是作為一隻貓的好處吧。

書中以貓的視角觀察了英語入門教師苦沙彌的世界,主要描寫了苦沙彌和他的幾個朋友。

苦沙彌大概就代表了作者本人。因為這本書的主人公貓公的原形正是某天闖入漱石家中的小貓。書中的苦沙彌是個患有嚴重胃病的暴躁教師。他十分清貧,別 人找他的家時都可以說“找那個房上有茅草的屋子就對了”。他其實很渴望金錢,但又看不起實業家賺錢的很多-陰-險手段。所以只能一直清貧。有一次因為招惹了實 業家夫人,於是遭到實業家手下的走狗的無盡的困擾。這個角色*我認為類似於中國目前的“憤青”。自己什麼也沒有,亦看不起其他任何人,是一種典型的病態心 理。

美學家迷亭是苦沙彌的朋友之一。這個人非常有個性*,嘴裡從沒有正經,胡謅八扯是家常便飯。他以捉弄別人為樂,玩世不恭是他對人生的態度。整本書都有他的很重的戲份,可到最後我仍然沒有讀懂這個人。寓意過於深奧,只好略過不表。

理學士寒月則是標準的書呆子。他為了做博士會去研究“吊頸學”“紫外線對青蛙眼珠的影響”等等荒唐的學科。為了研究青蛙眼球去磨玻璃球,吹毛求疵的 去追求完美球體,最後只是浪費了大好青春。迷亭問他什麼時候磨好,他居然會回答“快的話得10年,慢的話大概要20年”。真的是迂腐的可愛了。

哲學家八木獨仙則又是截然不同的風格。他的哲學除了兩個瘋子懂外,其他人全都認為是笑談。我初看他的'哲學還感覺有理,哪知越到後面越感覺不對。他只 陷入了自己創造的完美世界。另外提一下,他的徒弟之一,在瘋人院裡的大號“天道公平”的一個人寫了一隊瘋話給苦沙彌,卻被苦沙彌視為至寶……

詩人東風用筆墨不多,個性*亦不十分明朗。這是一個隨大流的人,人云亦云的他毫無個性*可言。這類的人大概也是當時日本知識分子主要分佈吧。

再說說主人公,我們的貓公。它的確是十分的聰明,整個世界在他的眼睛裡十分的清楚而荒唐。“世人褒貶,因時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樣變化多端。我 的眼珠不過忽大忽小,而人間的評說卻在顛倒黑白,顛倒黑白也無妨,因為事物本來就有兩面和兩頭,對同一事物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是人類通權達變的拿手好 戲。”多麼辛辣的諷刺。它又是一隻蠢貓,不知道吃年糕會被粘住,喝酒要喝醉,掉到缸裡會淹死。貓公吃年糕的確是件蠢事,但它又悟出真理數條:“難得的機 緣,會使所有動物敢於幹出它們並非情願的事來”;“所有的動物,都能直感地預測吉凶禍福”;“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此謂‘天佑’也”。 真理是不少,最後卻難逃被年糕憋氣,被孩子嘲笑的下場。我以為這正事貓公大智與大愚共存的最好體現。

《貓》一書描寫了一群潦倒的知識分子面臨新思潮既順應又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不知所措,只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時光。他們時刻都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單有時刻被命運和時代所嘲笑捉弄。

讀讀《我是貓》,能更清醒的認識一下我們身邊的世界。

謝謝漱石先生,也謝謝我們的貓公。

我是貓的讀後感7

孩子在署假期間,向我推薦了一本名著《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日漱石所著。讀後讓我寫此讀後感以完成作為家長的任務。

從創作手法來講,《我是貓》是一篇擬人化作品,是通過教師苦沙彌家一隻貓來敘述整個作品,這給作品帶來了趣味感、幽默感,使整個作品生靈活現,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學寫作功底。試想如果是作為一普通人來平鋪直敘,會讓人感受乾巴巴的枯燥無味,別說孩子,成年人也可能讀不完這本書。

從情感的深化來看,《我是貓》總能做到情景交融,例如在教師畫畫受挫,車伕家的大黑變成瘸貓以後有這樣一段描述:楓葉曾為松林裝點過二三抹霞紅,如今已經謝了,宛如一場亙古的夢。在小溪旁的紅白二色山茶花落英繽紛,花瓣也已飄零殆盡,讀後感《我是貓讀後感》。兩丈多的簷廊雖然朝南,但冬日的陽光轉眼西斜。寒風漸起的日子多了起來。這是作者發出的對世態炎涼的淒涼呻吟,藉助於發生的故事和自然的風景得以發洩。

在發表觀點時藉助一趣事而不是總是直敘,是作品的又一看點。如貓被年糕粘住嘴巴那段描寫,風趣從容地展示了所謂的四條真理: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的動物敢於幹出他們並非情願的事來,是在說人遇到誘惑時總是情不自禁;所有的動物,都能本能地預測到吉凶禍福,是說人會本能地意識到危機;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這是說危險可以激發人的本能,發揮超過平時不能發揮的能量;一切安樂,無不來至困苦,是指人不經歷苦難,不會感到什麼是幸福。作者所表達的諸如這些觀點,具備一定的哲理性,是本作品靈魂閃光的地方。

但在作品的結尾,表露出作者對生活的迷茫和絕望。作品的核心部分是迷亭、獨仙、寒月、東風和主人之間的大爭論,表露了當時文人的各種心態,對外來文化的排斥和迷愛,以古老文化崇拜和拋棄,對現實的無奈和不解,對人的刻薄與冷漠,對自我價值的渴望和不可及,使作者的思想處於瘋狂狀態,可謂是尋尋覓覓找不到活著的證據,於是認為太平世界只有在死之後——最後以貓被淹死來收尾,給作品的喜劇色彩畫上了悲劇的句號。

而且《我是貓》這個作品的主題思想是悲觀厭世的,而不是演奏快樂向上的生命樂章,在與小花短短的愛情和教師夫妻關係的描述中,也沒有盡甜美之意,這是對生活的'漠視;在談到修身養性之時,也沒有找到真正修身養性的方法,最後認為世人皆瘋子;在迷茫痛苦時,沒有努力追求幸福卻找到酒精來麻醉自我,這些都是作品中不健康的思想觀念,是應該予以批判的。

這是作者所處社會環境所造成的。二十世紀初的日本是西方文化和古老文化碰撞的年代,整個意識形態領域陷入混亂局面,人的思想和行為無所適從,更找不到解決諸多矛盾的途徑和方法,這是《我是貓》描繪的社會背景。

其實我國至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意識領域也是一樣的混亂。封建主義的頑固、共產主義的遙遠不可及、資本主義的實用拜金,使人們的思想失去準則而迷惘不知所措,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交織造成了諸多的社會弊病,引起學術界,文學界及各個社會領域的爭論不休。事實上,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那些是本民族的思想精華,那些是外來文化的思想糟泊,如何吸取精華,踢除糟泊才是我們面臨民族文化碰撞所應做到的,消極、逃避、迷茫都是絕不可取的。

所以我喜歡<我是貓>的文筆和表達手法,而不喜歡他的文章靈魂.

希望我孩子寫一篇《我是狗》,比《我是貓》更加完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fanwen/duhougan/4nv6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