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子部

>

儒家

《盐铁论》卷八
  • 《盐铁论》卷八

  • ◎结和第四十三大夫曰:“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纪重质厚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以诛厥罪;功勋粲然,着于海内,藏于记府,何命‘亡十获一’乎?夫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贤者离俗,智士权行,君子所虑,众庶疑焉。故民可与观成...
  • 6413
《朱子语类》卷七十五 易十一
  • 《朱子语类》卷七十五 易十一

  • ◎上系下"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赜"字在说文曰:"杂乱也。"古无此字,只是"啧"字。今从"赜",亦是口之义。"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虽是杂乱,圣人却於杂乱中见其不杂乱之理,便与下句"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相对。〔〈螢,中"虫改田"〉〕"天下之至赜"与左传"啧有烦言...
  • 9393
《孔子集语》卷十一
  • 《孔子集语》卷十一

  • 博物十《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丘之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勣羊。"《说苑·辨物》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有羊。以问孔子,言得狗。孔子曰:"以吾所闻,非狗,乃羊也。木之怪夔罔两,水之...
  • 21829
运用儒家思想阐释当代医患关系中的伦理原则论文
  • 运用儒家思想阐释当代医患关系中的伦理原则论文

  • 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黄金规则”同时也被誉为一种底线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普遍伦理的基本原则,在生命伦理观点上可以理解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者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到不想要的对...
  • 4243
《盐铁论》卷五
  • 《盐铁论》卷五

  • ◎相刺第二十大夫曰:“古者,经井田,制廛里,丈夫治其田畴,女子治其麻枲,无旷地,无游人。故非商工不得食于利末,非良农不得食于收获,非执政不得食于官爵。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于治,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巧伪良民,以夺农妨政,此亦当世之所患也。”文学曰:“禹戚洪...
  • 7485
《孔子集语》卷五
  • 《孔子集语》卷五

  • 六艺四下《御览》八百四引《诗含神雾》孔子曰:"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毛诗·木瓜传》孔子曰:"吾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韩诗外传》五子夏问曰:"《关雎》何以为《国风》始也?"孔子曰:"《关雎》至矣乎!夫《关雎》之人,仰则天,俯则...
  • 29295
《孔子集语》卷十四
  • 《孔子集语》卷十四

  • 杂事十二《礼记·檀弓疏》引《论语撰考谶》叔梁纥与徵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艺文类聚》八十八引《春秋演孔图》孔子母徵在游大冢之陂。睡,梦黑帝使请与己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后汉·班固传下》注引《演孔图》孔子母徵在梦感...
  • 28099
《朱子语类》卷九十七 程子之书三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七 程子之书三

  • (此卷系遗书中非入近思与四书等注者,以类而从,为一卷。文集附。)或问:"尹和靖言看语录,伊川云:'某在,何必看此?'此语如何?"曰:"伊川在,便不必看;伊川不在了,如何不看!"盖卿录云:"若伊川不在,则何可不读!"只是门人所编,各随所见浅深,却要自家分别它是非。前辈有言不必观语录,只看易传等...
  • 25220
《孔子家语》卷第七
  • 《孔子家语》卷第七

  • 觀鄉射第二十八孔子觀於鄉射,喟然歎曰:“射之以禮樂也,何以射,何以聽,修身而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則將安能以求飲?詩云:‘發彼有的,以祈爾爵.’祈,求也,求所中以辭爵.酒者,所以養老,所以養病也.求中以辭爵,辭其養也,是故士使之射而弗能,則辭以病,懸弧之義.”於是退而與門人習...
  • 15593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 程子门人
  •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 程子门人

  • ◎总论问:"程门谁真得其传?"曰:"也不尽见得。如刘质夫朱公掞张思叔辈,又不见他文字。看程门诸公力量见识,比之康节横渠,皆赶不上。"〔义刚〕程子门下诸公便不及,所以和靖云:"见伊川不曾许一人。"或问:"伊川称谢显道王佐才,有诸?"和靖云:"见伊川说谢显道好,只是不闻'王佐才'...
  • 6580
《朱子语类》卷八十五 礼二
  • 《朱子语类》卷八十五 礼二

  • ◎仪礼△总论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想必有可观。但当时君臣间有所不晓,遂至无传。故先儒谓圣经不亡於秦火,而坏於汉儒,其说亦好。温公论景帝太子既亡,当时若立献王为嗣,则汉之礼乐制度必有可观。又"致堂谓:'武帝若使董仲舒为相,汲黯为御史大夫,则汉治必盛。'某尝谓:'若如此差...
  • 12574
《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
  • 《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

  • 大略:--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天子外屏,諸侯內屏,禮也。外屏、不欲見外也;內屏、不欲見內也。諸侯召其臣,臣不俟駕,顛倒衣裳而走,禮也。詩曰:“顛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諸侯,諸侯輦輿就馬,禮也。詩曰:“我出我輿...
  • 8957
《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易一
  • 《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易一

  • ◎纲领上之上△阴阳阴阳只是一气,阳之退,便是阴之生。不是阳退了,又别有个阴生。〔淳〕阴阳做一个看亦得,做两个看亦得。做两个看,是"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做一个看,只是一个消长。〔文蔚〕阴阳各有清浊偏正。〔僩〕阴阳之理,有会处,有分处,事皆如此。今浙中学者只说合处、混一处,都...
  • 13326
《孔子集语》卷十
  • 《孔子集语》卷十

  • 论政九《尚书大传》子曰:"古之听民者,察贫穷,哀孤独,矜寡,宥老幼,不肖无告,有过必赦,小罪勿增,大罪勿累,老弱不受刑,有过不受罚。故老而受刑谓之悖,弱而受刑谓之溇,不赦有过谓之贼,逆率过以小谓之枳。故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与其增以有罪,宁失过以有赦。"《尚书大传》孔子如卫,人谓曰:"公...
  • 17447
《朱子语类》卷六十四 中庸三
  • 《朱子语类》卷六十四 中庸三

  • ◎第二十章"'修道以仁。'修道,便是说上文修身之道,自'为政在人'转说将来。'修道以仁',仁是筑底处,试商量如何?"伯丰言:"克去己私,复此天理,然后得其修。"曰:"固是。然圣贤言'仁'字处,便有个温厚慈祥之意,带个爱底道理。下文便言'亲亲为大'。"〔〈螢,中"虫改田"〉〕...
  • 17420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
  •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

  •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後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不知法之義,而正法之數者,雖博臨事必亂。...
  • 20021
《中論》智行第九
  • 《中論》智行第九

  • 或問曰:士或明哲窮理,或志行純篤,二者不可兼,聖人將何取?對曰:其明哲乎?夫明哲之爲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萬物無不盡其極者也。聖人之可及,非徒空行也,智也。伏羲作八卦,文王增其辭,斯皆窮神知化,豈徒特行善而已乎?《易·離》象稱"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且大人聖人也,其餘象皆稱君子,蓋...
  • 18211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二 吕伯恭
  •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二 吕伯恭

  • 因说南轩东莱,或云:"二先生若是班乎?"寿昌曰:"不然。"先生適闻之,遂问如何。曰:"南轩非寿昌所敢知,东莱亦不相识。但以文字观之,东莱博学多识则有之矣,守约恐未也。"先生然之。〔寿昌〕某尝谓,人之读书,宁失之拙,不可失之巧;宁失之低,不可失之高。伯恭之弊,尽在於巧。〔伯羽〕伯恭...
  • 14092
现代新儒家重建本体论的现状论文
  • 现代新儒家重建本体论的现状论文

  • 一、传统儒家的本体论本体论不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概念,而是西方的舶来品。探讨传统儒家哲学是不是存在本体论思想,是研究宋明理学本体论根源及当代新儒家对本体论的重建的思想源泉时不可忽视的问题、先秦儒学形而上学的问题与占希腊哲学发展轨迹不一样,它并不特别注重从“体”...
  • 15602
《朱子语类》卷三十九 论语二十一
  • 《朱子语类》卷三十九 论语二十一

  • ◎先进篇上△先进於礼乐章立之问:"先进、后进,於礼乐文质何以不同?"曰:"礼,只是一个礼,用得自不同。如升降揖逊,古人只是诚实依许多威仪行将去,后人便自做得一般样忒好看了。古人只是正容谨节,后人便近於巧言、令色。乐,亦只是一个乐,亦是用处自不同。古乐不可得而见矣。只如今人...
  • 27066
《朱子语类》卷八十一 诗二
  • 《朱子语类》卷八十一 诗二

  • ◎周南关雎兼论二南。诗未论音律,且如读二南,与郑卫之诗相去多少!问:"程氏云:'诗有二南,犹易有乾坤。'莫只是以功化浅深言之?"曰:"不然。"问:"莫是王者诸侯之分不同?"曰:"今只看大序中说,便可见。大序云:'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先王之所以教,故...
  • 12810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
  •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

  • ◎训门人五黄直卿会看文字,只是气象少,间或又有看得不好处。〔文蔚〕因说正思国小字训,直卿云:"此等文字亦难做,如'中',只说得无倚之中,不曾说得无过不及之中。"曰:"便是此等文字难做,如'仁',只说得偏言之仁,不曾说得包四者之仁。"〔至〕(若海录云:"一部大尔雅。")先生闻程正...
  • 23881
《王守仁全集》卷十三
  • 《王守仁全集》卷十三

  • 静心录之五续编二书与郭善甫朱生至,得手书,备悉善甫相念之恳切。苟心同志协,工夫不懈,虽隔千里,不异几席,又何必朝夕相与一堂之上而为后快耶?来书所问数节,杨仁夫去,适禅事方毕,亲友纷至,未暇细答。然致知格物之说,善甫已得其端绪。但于此涵泳深厚,诸如数说,将沛然融释,有不俟于他人之言...
  • 30782
《中論》制役第二十二
  • 《中論》制役第二十二

  • 昔之聖王,制爲禮法,貴有常尊,賤有等差,君子小人,各司分職。故下無僭(原譌作"潛",據徐本改正)上之愆,而人役財力能相供足也。往昔海內富民及工商之家,資財巨萬,役使奴婢,多者以百數,少者以十數,斯豈先王制禮之意哉!夫國有四民,不相干黷:士者勞心,工、農、商者勞力。勞心之謂君子,勞力之謂小...
  • 17142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尚书一
  •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尚书一

  • ◎纲领至之问:"书断自唐虞以下,须是孔子意?"曰:"也不可知。且如三皇之书言大道,有何不可!便删去。五帝之书言常道,有何不可!便删去。皆未可晓。"〔道夫〕(以下论三皇五帝。)陈仲蔚问:"'三皇',所说甚多,当以何者为是?"曰:"无理会,且依孔安国之说。五峰以为天皇地皇人皇,而伏羲神农...
  • 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