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子部

>

道家抱朴子內篇

《抱朴子》讀書心得體會
  • 《抱朴子》讀書心得體會

  • 今早,我讀了《抱朴子》作者葛洪(公元283__363年),字稚川,號抱朴,丹陽句容(今屬江蘇省)人。他是晉代的名醫,以煉丹術著名於世,特別是在養生術方面成就最高,他在後來人眼裏幾乎就是養生術的代名詞。他出身於官宦世家,13歲時父親就去世,家道中落,日益貧寒,但是他仍然不廢誦讀。16歲開始博覽...
  • 31064
《抱朴子內篇》卷十八 地真
  • 《抱朴子內篇》卷十八 地真

  • 抱朴子曰:"餘聞之師雲,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金沈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之則在,忽之則亡,向之則吉,背之則兇,保之則遐祚罔極,失之則...
  • 22933
《抱朴子內篇》卷十六 黃白
  • 《抱朴子內篇》卷十六 黃白

  • 抱朴子曰:神仙經黃白之方二十五卷,千有餘首。黃者,金也。白者,銀也。古人祕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隱之云爾。或題篇雲庚辛,庚辛亦金也。然率多深微難知,其可解分明者少許爾。世人多疑此事為虛誕,與不信神仙者正同也。餘昔從鄭公受九丹及金銀液經,因復求受黃白中經五卷。鄭君言,曾與左君...
  • 26610
《抱朴子內篇》卷二十 袪惑
  • 《抱朴子內篇》卷二十 袪惑

  • 抱朴子曰:"凡探明珠,不於合浦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荊山之岫,不得連城之尺璧也。承師問道,不得其人,委去則遲遲冀於有獲,守之則終已竟無所成,虛費事妨功,後雖痛悔,亦不及已。世閒淺近之事,猶不可坐知,況神仙之事乎?雖聖雖明,莫由自曉,非可以歷思得也,非可以觸類求也。誠須所...
  • 12860
《抱朴子內篇》卷十三 極言
  • 《抱朴子內篇》卷十三 極言

  • 或問曰:"古之仙人者,皆由學以得之,將特稟異氣耶?"抱朴子答曰:"是何言歟?彼莫不負笈隨師,積其功勤,蒙霜冒險,櫛風沐雨,而躬親灑掃,契闊勞藝,始見之以信行,終被試以危困,性篤行貞,心無怨貳,乃得升堂以入於室。或有怠厭而中止,或有怨恚而造退,或有誘於榮利,而還修流俗之事,或有敗於邪説,而失其...
  • 10498
《抱朴子內篇》卷三 對俗
  • 《抱朴子內篇》卷三 對俗

  • 或人難曰:"人中之有老彭,猶木中之有松柏,稟之自然,何可學得乎?"抱朴子曰:"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藥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年。且夫松柏枝葉,與眾木則別。龜鶴體貌,與眾蟲則殊。至於彭老猶是人耳,非...
  • 25801
《抱朴子內篇》卷十一 仙藥
  • 《抱朴子內篇》卷十一 仙藥

  • 抱朴子曰:神農四經曰,上藥令人身安命延,昇為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毛羽,行廚立至。又曰,五芝及餌丹砂、玉札、曾青、雄黃、雌黃、雲母、太乙禹餘糧,各可單服之,皆令人飛行長生。又曰,中藥養性,下藥除病,能令毒蟲不加,猛獸不犯,惡氣不行,眾妖並闢。又孝經援神契曰,椒姜御濕,菖蒲益聰,巨...
  • 8744
《抱朴子內篇》卷十九 遐覽
  • 《抱朴子內篇》卷十九 遐覽

  • 或曰:"鄙人面牆,拘繫儒教,獨知有五經三史百氏之言,及浮華之詩賦,無益之短文,盡思守此,既有年矣。既生值多難之運,亂靡有定,干戈戚揚,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苦意極思,攻微索隱,竟不能祿在其中,免此壟畝;又有損於精思,無益於年命,二毛告暮,素志衰頹,正欲反迷,以尋生道,倉卒罔極,無所趨向,若涉大川,不如...
  • 3200
《抱朴子內篇》卷十七 登涉
  • 《抱朴子內篇》卷十七 登涉

  • 或問登山之道。抱朴子曰:"凡為道合藥,及避亂隱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多遇禍害。故諺有之曰,太華之下,白骨狼藉。皆謂偏知一事,不能博備,雖有求生之志,而反強死也。山無大小,皆有神靈,山大則神大,山小即神小也。入山而無術,必有患害。或被疾病及傷刺,及驚怖不安;或見光影,或聞異...
  • 2589
《抱朴子內篇》卷十四 勤求
  • 《抱朴子內篇》卷十四 勤求

  • 抱朴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祕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故血盟乃傳,傳非其人,戒在天罰。先師不敢以輕行授人,須人求之至勤者,猶當揀選至精者乃教之,況乎不好不求,求之不篤者,安可衒其沽以告之哉?其受命不應仙者,雖日見仙人成羣在世,猶必謂彼自異種人,天下別...
  • 25307
《抱朴子內篇》卷二 論仙
  • 《抱朴子內篇》卷二 論仙

  • 或問曰:"神仙不死,信可得乎?"抱朴子答曰:"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雖稟極聰,而有聲者不可盡聞焉。雖有大章豎亥之足,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雖有禹益齊諧之智,而所嘗識者未若所不識之眾也。萬物云云,何所不有,況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不死之道,曷為無之?"於是問者大笑曰...
  • 2645
《抱朴子內篇》卷四 金丹
  • 《抱朴子內篇》卷四 金丹

  • 抱朴子曰:餘考覽養性之書,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計矣,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為大要者焉。然則此二事,蓋仙道之極也。服此而不仙,則古來無仙矣。往者上國喪亂,莫不奔播四出。餘周旋徐豫荊襄江廣數州之間,閲見流移俗道士數百人矣。或有素聞其名,乃在雲日之表者。然率相似如一,其所...
  • 29944
《抱朴子內篇》葛洪撰述書目表
  • 《抱朴子內篇》葛洪撰述書目表

  •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抱朴子內篇序。抱朴子外篇自敍。隋志作二十一卷。今存。抱朴子外篇五十卷自敍。隋志作三十卷,並雲樑有五十一卷。今存。碑頌詩賦百卷自敍。晉書本傳頌作誄。仙苑編珠引陳馬樞道學傳同。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卷自敍。本傳作檄移章表。神仙傳十卷自敍。本傳...
  • 14340
《抱朴子內篇》卷十 明本
  • 《抱朴子內篇》卷十 明本

  • 或問儒道之先後。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為陰陽之術,眾於忌諱,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墨者儉而難遵,不可遍循;法者嚴而少恩,傷破仁義。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包儒墨之善,總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指約而易明,事少而功多,務在全大宗之樸,守...
  • 20562
《抱朴子內篇》卷六 微旨
  • 《抱朴子內篇》卷六 微旨

  • 抱朴子曰:"餘聞歸同契合者,則不言而信著;途殊別務者,雖忠告而見疑。夫尋常咫尺之近理,人間取捨之細事,沈浮過於金羽,皂白分於粉墨,而抱惑之士,猶多不辨焉,豈況説之以世道之外,示之以至微之旨,大而笑之,其來久矣,豈獨今哉?夫明之所及,雖玄陰幽夜之地,豪釐芒發之物,不以為難見。苟所不逮者,雖...
  • 5372
《抱朴子》外篇第二十四章崇教
  • 《抱朴子》外篇第二十四章崇教

  • 抱朴子曰:澄視於秋毫者,不見天文之煥炳。肆心於細務者,不覺儒道之弘遠。玩鮑者忘茞蕙,迷大者不能反。夫受繩墨者無枉刳之木,染道訓者無邪僻之人。飾治之術,莫良乎學。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志苟不固,則貧賤者汲汲於營生,富貴者沈倫於逸樂。是以遐覽淵博者,曠代而時有;面牆...
  • 18138
《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內篇序
  • 《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內篇序

  • 洪體乏超逸晉書作進趣。之才,偶好無為之業。假令奮翅則能凌厲玄霄,騁足則能追風躡景,猶故晉書無此字。欲戢勁翮於鷦鷯晉書作鷃。之羣,藏逸跡於跛驢之伍,豈況大塊稟我以尋常之短羽,造化假我於晉書作以。至駑之蹇足,以晉書無此字。自卜者審,不能者止。晉書有又字。豈敢力蒼蠅而慕衝...
  • 25125
《抱朴子內篇》卷九 道意
  • 《抱朴子內篇》卷九 道意

  • 抱朴子曰:"道者涵乾括坤,其本無名。論其無,則影響猶為有焉;論其有,則萬物尚為無焉。隸首不能計其多少,離朱不能察其仿彿,吳札晉野竭聰,不能尋其音聲乎窈冥之內,〈犭周〉豨〈犭步〉豬疾走,不能跡其兆朕乎宇宙之外。以言乎邇,則周流秋毫而有餘焉;以言乎遠,則彌綸太虛而不足焉。為聲之聲...
  • 3212
《抱朴子內篇》卷十五 雜應
  • 《抱朴子內篇》卷十五 雜應

  • 或曰:"敢問斷穀人可以長生乎?凡有幾法,何者最善與?"抱朴子答曰:"斷穀人止可息餚糧之費,不能獨令人長生也。問諸曾斷穀積久者雲,差少病痛,勝於食穀時。其服術及餌黃精,又禹餘糧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氣力,堪負擔遠行,身輕不極。其服諸石藥,一服守中十年五年者及吞氣服符飲神水輩,但為不...
  • 25948
《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外篇自敍
  • 《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外篇自敍

  • 抱朴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後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洪曩祖為荊州刺史,王莽之篡,君恥事國賊,棄官而歸,與東郡太守翟義共起兵,將以誅莽,為莽所敗,遇赦免禍,遂稱疾自絕於世。莽以君宗強,慮終有變,乃徙君於琅邪。君之子浦廬,起兵以佐光武,有大功。光...
  • 17757
《抱朴子內篇》卷七 塞難
  • 《抱朴子內篇》卷七 塞難

  • 或曰:"皇穹至神,賦命宜均,何為使喬松凡人受不死之壽,而周孔大聖無久視之祚哉?"抱朴子曰:"命之脩短,實由所值,受氣結胎,各有星宿。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命屬生星,則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屬死星,則其人亦不信仙道。不信仙道,則亦不自修其事也。所...
  • 13488
《抱朴子內篇》卷十二 辨問
  • 《抱朴子內篇》卷十二 辨問

  • 或問曰:"若仙必可得,聖人已修之矣,而周孔不為之者,是無此道可知也。"抱朴子答曰:"夫聖人不必仙,仙人不必聖。聖人受命,不值長生之道,但自欲除殘去賊,夷險平暴,制禮作樂,著法垂教,移不正之風,易流遁之俗,匡將危之主,扶亡徵之國,刊詩書,撰河洛,著經誥,和雅頌,訓童蒙,應聘諸國,突無凝煙,席不暇暖...
  • 10476
《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內篇佚文
  • 《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內篇佚文

  • 餘手校抱朴子,因繙檢羣書所引見,往往有今本所無者。隨見隨錄,省並複重,得百四十五事。輒依本書大例,以其言神仙黃白事者,為內篇佚文。其餘駮難通釋,為外篇佚文。各一卷。長白繼昌。(明案此錄系嚴可均代輯,見鐵橋漫稿卷六,參全晉文卷一百一十七)葛仙翁為丹書符投江中,順流而下。次投一...
  • 5742
《抱朴子內篇》卷一 暢玄
  • 《抱朴子內篇》卷一 暢玄

  • 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眇眛乎其深也,故稱微焉。綿邈乎其遠也,故稱妙焉。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電馳。或倏爍而景逝,或飄滭而星流,或滉漾於淵澄,或雰霏而云浮。因兆類而為有,託潛寂而為無。淪大幽而下沈,凌辰極而上游。金石不能比其...
  • 30516
《抱朴子內篇》校刊抱朴子內篇序
  • 《抱朴子內篇》校刊抱朴子內篇序

  • 道家宗旨,清淨沖虛而已。其弊或流為權謀,或流為放誕,無所謂金丹仙藥、黃白玄素、吐納導引、禁咒符籙之術也。秦漢方士,絕不附會老子。即依託黃帝,亦非道家之説。漢書藝文志以黃帝諸篇,分屬道家神仙,蓋本七略。七略又本於別錄。劉子政固誦習鴻寶,篤信神仙者,而典校祕書,仍別方技於諸...
  • 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