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有關第四十四章的大全

《老子校釋》第四十四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四章

  • 名與身熟親?身與貨熟多?得與亡熟病?謙之案:“熟”,各本作“孰”,“孰”,“熟”古通用。“亡”字,李道純、張嗣成作“失”,馬敍倫曰:“後人妄改也,亡與病韻。”“孰多”之“多”訓重。奚侗曰:“説文:‘多,重也。’誼為‘重疊’之重,引申可訓為‘輕重’之重。漢書黥布傳‘又多其材’,師古注...
  • 12647
《晉書》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 《晉書》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 ◎桓彝(子云雲弟豁豁子石虔虔子振虔弟石秀石民石生石綏石康豁弟祕祕弟沖沖子嗣嗣子胤嗣弟謙謙弟修徐寧)桓彝,字茂倫,譙國龍亢人,漢五更榮之九世孫也。父顥,官至郎中。彝少孤貧,雖簞瓢,處之晏如。性通朗,早獲盛名。有人倫識鑑,拔才取士,或出於無聞,或得之孩抱,時人方之許、郭。少與庾亮...
  • 2744
《老子校釋》第二十四章
  • 《老子校釋》第二十四章

  • 企者不立,嚴可均曰:禦注、河上作“跂者不立”,王弼作“企者不立”。羅振玉曰:“企”,釋文:“河上作‘豉'。”案“豉”殆“跂”字之訛。禦注、廣明二本亦作“跂”。廣明本此上有“喘者不久”句。吳雲二百蘭亭齋金石記校廣明本雲:諸本皆無“喘者不久”四字。魏稼孫曰:此幢存字無幾...
  • 8063
《史記》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 《史記》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 魏之先,畢公高之後也。畢公高與周同姓。【索隱】:左傳富辰説文王之子十六國有畢、原、豐、郇,言畢公是文王之子。此雲與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説。馬融亦云畢、毛,文王庶子。武王之伐紂,而高封於畢,【集解】:杜預曰:“畢在長安縣西北。”【正義】:括地誌雲:“畢原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
  • 7265
《老子校釋》第四十一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一章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嚴可均曰:“勤而行之”,御注無“之”字,傅奕作“而勤行之”。謙之案:法京敦乙本作“懃能行”,羅卷同此石,與武內本異。範本作“懃”,注云“古本”。案夏竦古文四聲韻卷一引古老子作“懃”。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之。謙之案:“?”,各本作“笑”,遂州本作“?...
  • 2502
《貞觀政要》卷五 論忠義第十四 凡十四章
  • 《貞觀政要》卷五 論忠義第十四 凡十四章

  • 馮立,武德中為東宮率,甚被隱太子親遇。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歎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於是率兵犯玄武門,苦戰,殺屯營將軍敬君弘。謂其徒曰:"微以報太子矣。"遂解兵遁於野。俄而來請罪,太宗數之曰:"汝昨者出兵來戰,大殺傷吾兵,將何以逃死?"立飲泣而對曰:"立出身事主,期之...
  • 8360
《元史》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 《元史》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 ◎順帝七十五年春正月戊午朔,以中書平章政事搠思監提調留守司,宣徽使黑廝為中書平章政事,河南行省左丞許有壬為集賢大學士,遼陽行省左丞奇伯顏不花升本省平章政事。壬戌,以宣政院副使忻都為太子詹事。癸亥,享於太廟。甲子,親王禿堅帖木兒歿于軍中,賜鈔五百錠。江西行省平章政事道...
  • 4602
《舊唐書》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四
  • 《舊唐書》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四

  • ◎職官三御史台(秦、漢曰御史府,後漢改為憲台,魏、晉、宋改為蘭台,樑、陳、北朝鹹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龍朔二年改名憲台。咸亨復。光宅元年分台為左右,號曰左右肅政台。左台專知京百司,右台按察諸州。神龍復為左右御史台。延和年廢右台,先天二年復置,十月又廢也。)大夫一員,(正...
  • 30261
《宋史》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 《宋史》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 理宗四二年春正月乙亥朔,大元城利州、閬州。詔湘潭縣民陳克良孝行,表其門。二月甲辰朔,詔太常釐正秦檜諡,因諭輔臣曰:"諡'繆狠'可也。"熒惑犯權星。乙巳,詔利州統制呂達戰沒,贈官四轉,官一子承信郎,一子下班祗應。己酉,餘晦兼四川屯田使。庚申,詔饒州布衣饒魯不事科舉,一意經學,補...
  • 20842
《老子校釋》第六十四章
  • 《老子校釋》第六十四章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嚴可均曰:“其脆易破”,河上作“其膬”,王弼作“易泮”。羅振玉曰:“易泮”,景龍、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均作“破”。武內義雄曰:敦、遂二本“脆”作“毳”。謙之案:範本“脆”作“?”,“破”與傅本作“判”。範曰:“判,分也。王弼...
  • 9138
《老子校釋》第三十四章
  • 《老子校釋》第三十四章

  • 大道汜,其可左右。嚴可均曰:“道汜”,禦注作“道泛”,河上作“道汜兮”。羅振玉曰:釋文:“本又作泛,周、張並同。”景龍、禦注、敦煌三本均無“兮”字。謙之案:“汜”字碑文不明,本作“泛”,或作“汜”。道藏王本作“泛”,注亦作“泛”;道藏張太守匯刻四家注引王注作“泛”。傅本作“...
  • 21045
《老子校釋》第四十五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五章

  • 大成若?,其用不弊。謙之案:“?”,各本作“缺”,意林卷一引經及河上公注均作“鈌”,宋刊河上本作“?”。馬敍倫曰:“‘鈌’‘?’並‘缺’之訛,六朝俗書‘缶’旁與‘垂’旁往往相亂。‘缶’寫成‘□’,因復誤為‘金’也。”“弊”字,傅奕、彭、趙及韓詩外傳九均作“敝”。韻會小補曰...
  • 28938
《老子校釋》第四十三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三章

  •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羅振玉曰:敦煌本無“騁”字。彭耜曰:葉夢得無“騁”字,達真子“堅”作“剛”。謙之案:諸河、王本及傅本同此石。範本作“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並雲:“淮南子有‘於’字,與古本合。”案淮南子原道、道應二篇今本引此均無“於”字,與範所見不同...
  • 12205
《晉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
  • 《晉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

  • ◎鄭袤(子默默子球)李胤盧欽(弟珽珽子志志子諶)華表(子廙廙子恆廙弟嶠)石鑑温羨鄭袤,字林叔,滎陽開封人也。高祖眾,漢大司農。父泰,揚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識鑑。荀攸見之曰:"鄭公業為不亡矣。"隨叔父渾避難江東。時華歆為豫章太守,渾往依之,歆素與泰善,撫養袤如己子。年十七,乃還...
  • 15449
《老子校釋》第四十八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八章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謙之案:傅、範本二“日”上並有“者”字。範曰:“傅奕、嚴遵與古本有‘者’字。”按今怡蘭堂校刊嚴本無。“為學日益”與二十章“絕學無憂”,皆指學禮而言。莊子知北遊篇:“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故曰:‘為道者日損。’”又後漢書六十六範升傳,升奏議引:‘顏淵曰...
  • 16157
《老子校釋》第四十九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九章

  • 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謙之案:各本“無”下均有“常”字,敦煌本、顧歡本無。又北堂書鈔七引“姓”下無“心”字,御覽四百一引“姓”下有“之”字。案此言聖人不師心自用,唯以百姓之心為心而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嚴可均曰:“得善...
  • 9544
《老子校釋》第五十四章
  • 《老子校釋》第五十四章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孫祭祀不輟。嚴可均曰:“子孫祭祀不輟”,王弼“子孫”下有“以”字,韓非子有是“以其”“世世”四字。羅振玉曰:敦煌本無“者”字,景龍本、敦煌本無“以”字。“祀”,敦煌本作“祠”。謙之案:顧歡本第一句亦無“者”字。傅本“抱”作“袌”,範本“脱”作“...
  • 7509
《老子校釋》第四十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章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謙之案:碑本“昔之得一者”止“有生於無”句為一章。嚴遵本與上章相連,同此石。又宋趙志堅疏義“反”作“返”。又案“反”,復也,此易義也。易復彖曰:“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雜卦傳曰:“復,反也。”乾彖傳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泰...
  • 27322
《老子校釋》第四十七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七章

  • 不出户,知天下;羅振玉曰:景福本“户”下及下句“牖”下,均有“以”字。謙之案:柰卷、室町及淮南道應訓、文子道原篇、治要、意林引與景福本同。又文子精誠篇、下德篇引“户”下有“以”字,淮南主術訓、後漢書張衡傳注、文選思齊賦注、韓詩外傳三引有“而”字。呂氏春秋君守篇引...
  • 24558
《管子》四時第四十
  • 《管子》四時第四十

  • 管子曰:令有時。無時則必視,順天之所以來,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唯聖人知四時。不知四時,乃失國之基。不知五穀之故,國家乃路。故天曰信明,地曰信聖,四時曰正。其王信明聖,其臣乃正。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聖也?曰:慎使能而善聽信之。使能之謂明,聽信之謂聖。信明聖者,皆受天賞。使不能為...
  • 28772
《老子校釋》第七十四章
  • 《老子校釋》第七十四章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而□之,熟敢?嚴可均曰:“民不畏死”,高翿“民”下有“情”字。“若使常畏死”,御注、高翿“使”下有“人”字,河上、王弼有“民”字。“□之”,各本作“殺之”,下倣此。羅振玉曰:“若使民”,景龍本、敦煌辛本無“民”字。“常畏死”,敦...
  • 23217
《遼史》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
  • 《遼史》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

  • ◎曆象志下○朔考古者太史掌正歲年以敍事,國史以事系日,以日、月、時系年。時月不正,則敍事不一。故二史合為一官,頒歷授時,必大一統。遼、漢、周、宋,俱行夏時,各自為歷。國史閏朔,頗有異同。遼初用《乙未元歷》,本何承天《元嘉歷》法,後用《大明曆》,本祖沖之《甲子元歷》法。承天...
  • 2740
《老子校釋》第十四章
  • 《老子校釋》第十四章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謙之案:範本“夷”作“幾”。範應元曰:“‘幾'字,孫登、王弼同古本。傅奕雲:‘幾者幽而無象也。'”此引傅雲,知傅本亦為後人所改,古本亦作“幾”。作“幾”是也,且與易義相合。易系言“極深研幾”,言“知幾其神,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鄭康成注:“...
  • 4142
《老子校釋》第四十二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二章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謙之案:淮南子天文訓:“道日規,始於一。”王念孫曰:“‘日規’二字與上下文義不相屬,此因上文‘故曰規生矩殺’而誤衍也。宋書律書作‘道始於一’,無‘日規’二字。”今案王説是也。淮南義本老子此章,故下文曰:“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萬物生...
  • 27339
《老子校釋》第四十六章
  • 《老子校釋》第四十六章

  •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羅振玉曰:“糞”,敦煌本作“□”,乃“糞”之別構。謙之案:碑本同。又羅卷“戎”誤作“我”,羅失校。“糞”,傅本作“播”。畢沅曰:“‘糞’‘播’古字通用。”玉篇:“播,種也。”疑老子此處或有播種之義。彭耜曰:“朱文公本‘糞’下有‘車’...
  • 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