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勵志 >成功勵志 >

讓孩子走向成功的的八種家教方法

讓孩子走向成功的的八種家教方法

這套簡單有效的八種家教方法,只要用心聆聽,一定會讓您的孩子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同時,也會改變您的命運!

讓孩子走向成功的的八種家教方法

一、新形象確立法: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一個孩子被看成什麼樣,被説成什麼樣,被怎樣對待,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會變成孩子的現實。

在家長[微博]的配合下,為自己的孩子確立新的理想形象。

新形象確立法為孩子設計的理想形象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智者形象,強者形象,健康形象,

健康形象: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很少生病。

道德形象:善於關心和理解他人,懂是非,懂善惡,有社會適應能力。

自在形象:熱愛學習,奮發向上,興趣廣泛,開朗活潑。

道德形象,自在形象。同時具備優秀的現代意識具體有以下方法幫助你確立新形象:觀想確立法;描述確立法;行為確立法。

智者形象:聰明,想象力豐富,愛動腦筋,學習能力強,有創造力等。

強者形象:自強,自立,自信,不怕困難,敢説敢做,對人不亢不卑等。

應該具備的現代意識有:獨立,主見,競爭,奮鬥,創造,效益,金錢,社交等。

1.觀想體會確立法

具體做法:經常想象孩子的新形象,從今天開始,把孩子的新形象當做孩子的現實,不管孩子暫時是什麼樣子。想象孩子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有創造力。有心理素質方面,在道德方面,在健康方面,有自在狀態方面都把孩子想象成你理想的樣子,並用對待這種新形象的樣子去對待他。

家長出現在孩子面前的新形象應該是這樣的:

和藹,微笑,欣賞,理解,平等,關心,尊重,耐心,傾聽,指導,從容,自信。

現在就想象一下:您在孩子面前特別和藹,想象孩子就在自己面前,您很快就能找到感覺。

2.描述確立法

就是用語言不斷描述自己為孩子設計的形象。你對別人介紹你的孩子,你對孩子評價他自己,這個描述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小時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讓你自己聽到這個聲音,更要讓孩子聽到你的描述。

你把孩子設計成什麼樣,以後就要怎麼樣來説,怎麼來描述,而且用各種具體的話反覆地描述。

為了更好地實施,家長自己也要在別人面前描述自己的新形象:我自己變成了一個新家長,我很自信,我很樂觀等。

3.行為確立法

任何形象設計都要通過行為體現出來,通過行為確立下來。你為孩子設計的任何新品質,只要讓孩子在這個品質中行為,這種品質慢慢就固定下來了。比如對膽怯的孩子,讓他到商店櫃枱大聲問阿姨:買這個要多少錢?當他大聲問完後要肯定他表揚他,他這樣行為一次,你就肯定一次,這個品質就固定一次。所有給孩子設計的形象都要通過行為固定下來。

每一種設計的品質,你都要讓孩子重複一次,兩次,三次,有的時候一個品質對於一個很小的孩子,重複兩三次就能建立起來了。

二、心理暗示法:

事例1:凍庫在常温下凍死人;

事例2:兩個病人檢查癌症,取樣顛倒引發的結果。

事例3:夫妻之間的抱怨讓對方真的成為你抱怨的人。

事例4;相貌普通的女人有意贊她漂亮,她的神采飛揚。

事例5:羞怯的男孩在得到讚揚後大聲説話,大變。

請體會:微笑樂觀,心比天寬,頂天立地的感覺。

家庭教育中主要五個方面對孩子運用心理暗示法,智力教育,非智力心理素質的強者教育,新健康觀念的教育,道德教育,自在狀態的引導,讓孩子進入我們為他設計的那個良好形象,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家長自己。

相信自己是聰明的,有創造力的;

相信自己是堅強的、自信的、勇敢的、有社會適應能力的;

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充滿活力的;

相信自己懂是非,是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

相信自己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有學習的自覺性和向上的積極性,願意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暗示語言要求:

1.語言要簡煉;

2.語言要明確;

3.語言要肯定,不要從否定角度説:所謂肯定就是説孩子聰明,如果説孩子不傻,就是從否定的角度説;你是好孩子,就是肯定的説,你不是壞孩子,這叫從負面切入。有了簡煉、明確、肯定的語言,然後就是重複説,反覆説,就能形成一個對孩子的完整的心理暗示。家長要設計一套常用的語言暗示體系,例如:寶寶愛動腦筋,愛提問,愛學習,寶寶真勇敢,寶寶不怕生人,很大方,寶寶很勤快,寶寶性格很開朗,寶寶很愛乾淨,寶寶很關心人,寶寶很愛運動,寶寶很愛勞動,寶寶是個誠實的孩子等。

4.犯了錯誤怎麼辦?

從本質上肯定他是好的,把他的缺點作為一個暫時現象,而且這個暫時現象要歸於環境,而不能歸因於他本人,永遠只批評他做的事,而不要否定他的人格!

三、欣賞、誇獎、鼓勵、榜樣法

戀愛需要欣賞,妻子做家務需要欣賞,體育運動需要欣賞,影星歌星生存的條件就是欣賞,人際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欣賞;不知道對孩子實施欣賞和誇獎的家長是失職和愚蠢的。

這個方法告訴家長一點一滴地發現孩子在各方面的優點,發現孩子最微小的進步,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鼓勵,為孩子找到有效的榜樣,從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與學習能力。哪怕沒有發現孩子可讚揚的地方,也要創造機會,無中生有,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學習興趣與向上的積極性。

尋找孩子被誇獎、被欣賞的理由,是家庭教育特別高的藝術。掌握了這門藝術,您一定是個幸福的家長!

我們總結成功者,都有一個規律:他的生活道路有再多的挫折,再多的曲折,在他的一生中總有人在欣賞他,誇獎他,或者在鼓勵他,或者他的心目中有個成功的榜樣。

所以成功者一個特別的財富的幸運,就是他在人生的某些關口,受到了人們更多的,更及時的,更到位的這種積極意義上的理解就是欣賞和誇獎。

當你理解了欣賞、誇獎、鼓勵和榜樣的奧祕的時候,就會發現,做家長其實是一個真正簡單的事情。但簡單的道理常常很多人不知道。

欣賞、誇獎的原則:

該誇則誇,該欣賞則欣賞。不該欣賞不該誇獎的就不要欣賞和誇獎,這是第一個原則。,不該欣賞的不該誇獎的你欣賞了誇獎了,就是在鼓勵孩子犯錯誤。該欣賞的該誇獎的你沒做,就讓孩子喪失了一個固定優秀品質的機會。

第二個原則,該誇的誇了,不該誇的也沒誇;該欣賞的欣賞了,不該欣賞的也沒欣賞。

如果沒有值得欣賞和誇獎的地方怎麼辦?

尋找和製造孩子被欣賞、被誇獎的機會,這是家庭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

在孩子無主動意識的狀態下引導他做一件正確的事,然後欣賞他讚揚他,逐漸確立他相關的做秀品質。(如做家務事,先讓他做,做完之後表揚,逐步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告訴他正確態度是什麼,並對這個態度予以鼓勵。(如孩子摔倒準備哭的時候告訴他勇敢的孩子是不哭的,在他沒哭的時候就讚揚他)

總結現代家庭教育,正確的家庭教育和錯誤的家庭教育之間,有一個分水嶺,有一個劃分的重要標誌,就是:有的家長理解孩子的思想,知道孩子想什麼,而很多家長不理解。

正確的和錯誤的家教有時候就這麼一點差別。

所以,如何做一個使孩子稱為理解自己的家長,實際上是使家庭教育走正確道路的一個重要前提。

四、進入孩子思維法

家長不理解孩子的主要表現是:

1.生活上過度溺愛、寵愛及無微不至的照顧;

2.與溺愛並行的專制;

3.學習與課外興趣的培養上對孩子實行強行塑造;

4.不瞭解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5.家庭關係的錯誤設置與安排;

6.對孩子社交、社會生活進行各種錯誤干預。

造成家長 不理解孩子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1.因熟視而無睹;

2.忽略了與孩子年齡的差距;

3.忽略了與孩子文化的差距;

4.強行塑造的主觀主義;

5.主觀主義的家庭結構。

正是這五個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社會調查中百分之八十五的孩子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這樣一個嚴重後果。不理解孩子幾乎是造成家庭教育諸種癥結的一個根源。

善於理解孩子,是家庭教育擺脱盲目性和無效勞動的唯一途徑。事實上,掌握了正確方法,理解孩子並不難,首先我們要解決態度上的問題。

家長從內心深處要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理解是很不夠的,然後逐步放下年齡和文化代的差距,放下強行塑造的主觀主義,放下家長絕對權力的主觀主義。

這樣家長才能真正體驗孩子思維的狀態。進入孩子的思維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第一:叫做平等對話;讓孩子用愉快鬆弛自由的方式與你談話,不給孩子任何壓力。

第二:傾聽孩子的“自由談”,用欣賞、理解、親切的微笑聽孩子暢談關於他的一切。

第三:叫共同遊戲;與孩子真正成為朋友,又使家長年輕化、健康化。

第四:是直接進入孩子角色;想象自己就是孩子,用孩子的心靈、眼睛、所處的位置去看待世界上的事物和觀念。這叫做“設身處地,身臨其境”。用觀察、詢問和聊天交朋友的方式對待處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五、衝突化解法

任何一個家長都會遇到與孩子發生衝突的情況,衝突的時候,有可能孩子是錯誤的,又欣賞不得,又誇獎不得,打和罵不對,家長沒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用到“衝突化解法”。此辦法由四種具體的技術組成。

1.邏輯中斷法

2.原則堅持法

3.別開生面法

4.簡單格言

邏輯中斷法:孩子在智力思維方面、心理素質方面、健康方面、行為能力方面、道德表現方面有了不良的錯誤的或者説是缺點的表現,不符合我們的形象設計,這時就應該打斷他錯誤的思想行為邏輯。

比如:一個很大的孩子跌倒了不爬起來,哭鬧,這是一個錯誤的邏輯:我跌倒了,家長應該扶我。打斷這個邏輯很簡單,就是一個正確態度的表達,叫做“自己跌倒應該自己爬起來”,或者説能夠自己做的事決不讓家長做。

比如他不會做的作業要求家長幫忙,你一定要讓他多動腦筋思考,實在不會做,你給他思路,他自己做完了,你要表揚他;比如他打架罵人,他不講公共秩序,你要明確打斷他舊有的邏輯,告訴他好孩子不應該有這樣的行為;他生病的時候喜歡哎呀媽呀地呻吟之類的弱者狀態,你不要哄他,告訴他不要緊,笑一笑,就會好的。

原則堅持法

再和藹再平等的家長都會面臨孩子的無理要求,無理行為。這時候不教而誅是錯誤的。你不教育,不講明原則是什麼,你就説他錯了,就懲罰他,這是沒有道理的。這是失職而粗暴的家長的做法。

如果你對孩子的不良傾向、錯誤思維、無理要求一味退讓,不堅持原則,用溺愛的態度對待他,也是沒有道理的。這是又一種錯誤的舉措。

因此家長要做的事是:堅持原則,重申原則。哪怕孩子還堅持他的無理要求,只要你認為你的原則確實正確你就要:

第一、不發脾氣、和藹;

第二、支持、不退讓,重申原則。

別開生面法

有時候家長的教育和孩子現有的行為、思維邏輯發生了傾向性的對立和衝突,是一個明顯的僵局。而這種僵局用邏輯中斷法不可以,原則堅持法也不可以。這就是別開生面法。就是用新穎的、跳出邏輯的方法,跳出你和孩子衝突點的方法,來解決家長所要堅持的正確原則、正確要求與孩子的錯誤行為、邏輯的衝突。

舉例説明:

1.念作文的例子

2.穿衣服的例子

3.爭東西的例子

4.幫助小朋友的例子

當孩子因為某種傾向而不接受大人對立的傾向,與大人表現出衝突的時候,只要這個衝突不是個根本的道德問題,都可以用別開生面的方法來解決,當孩子接受了你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你要及時的欣賞和誇獎。

跳出這種非此即彼的生硬的對立局面,是解決天下各種複雜問題的方法,推而廣之,可以用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做生意的,搞外交的,搞經濟的都可以找到這種方法。別開生面的方法根本不只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是思維技術最高超的一種表現形式。

許多人思維錯誤就在於社會生活、周邊人物。思維語言給你提出了一個問題之後,你就套在這個問題裏回答問題,而不知道超越問題。先問一問,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

一個禪師,懸在半空中,樹很高很高,他手裏拿着東西,只好用嘴咬住樹枝,防止掉下來。這時候有一個人問:“佛祖西來,旨意如何?”對這個問題禪師不能不回答,要不他就不是禪師,可是如果他張嘴回答,肯定會摔下來。

如果這個問題要你回答,你怎麼辦?

1.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2.禪師是怎麼到樹上去的?

簡單格言法

對孩子進行教育,語言越簡單越好,如“紅燈停,綠燈行”“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有了禮物分給小朋友一半”“飯前要洗手”“客人來了要問好”等。

就是這些非常簡單的生活準則,使孩子懂得了基本的行為藝術和行為準則。

六、未來強者心理重建法

一共有四個具體的操作方法:

1.大聲講話法

2.交還權力法

3.角色置換法

4.愛心培育法

大聲講話法:大聲講話是克服心理素質缺陷的最有效訓練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社會行為能力、社會生存能力、適應能力的一個重要訓練。

一個不能在社會上明白無誤地、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願、請求、想法、感情、感受、態度,是缺乏社會生存能力的人。

一定要讓孩子從小有這個概念,要讓孩子能夠大聲地,同時又是自然地、清清楚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願望、情感。

一定要從小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你的孩子將在人生中失去很多機會。

具體作法:對於小孩子,方法很簡單,利用他最急切的要求,作為一種獎賞來訓練他。這個年齡的孩子總喜歡要一樣東西,要吃的,要玩的,很簡單,讓他或者大聲説句話,或者大聲表達一個觀點,你再給予他。這種方法是所有家長都很容易掌握的,是百靈百驗、立竿見影的事情。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主要是誇獎鼓勵,當然要由易而難。比如他某次説話聲音大些,立刻鼓勵誇獎。先從家裏大聲説話練起,千萬不要讓他見一個最害怕的陌生人,或是一個特別嚴肅的場合讓他大聲講話,這樣會把他嚇住。

訓練大聲講話還要一些方法,對再大些的孩子,要曉以利害,告訴他這個問題不解決,人生失去一個重要的能力,叫做自己沒有自己的嘴。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在家裏做表情朗誦。模擬各種角色 的身份表情大聲讀,如入無人之境。

在家裏用十分的聲音講話,出門用七分的聲音講話就不費力。

比如你想像某位名人那樣説話,你就找一本他寫的書,大聲朗讀,要口語化。

交還權力法:我們現在某些家庭教育之所以有誤區,就在於剝奪了孩子的權力。人活在世界上有兩個權力,一個是關心和管理自己的權力,一個是關心別人的權力。當一個孩子七歲了,八歲了,你把他的一切學習、吃喝拉撒睡都管起來,安排起來,照顧起來,你就是剝奪了他自己關心自己的權力。當一個孩子十歲了,你還不讓他去關心父母,關心他人,你就剝奪了他關心別人的權力。

這些權力包括什麼?自己管理自己學習的權利;自己掌握自己作息的權力;掌握自己玩耍的權力;支配和使用零花錢的權力;交往交際、社會生活的權力;自己選擇、安排自己的飲食的權力;自己掌管自己的牀、書桌、抽屜的權力;自己掌握自己書籍的權力;在你給定的那個經濟範圍內,他有自己選擇自己的購買物的權力。這些權力你要逐漸地、有指導地、有建議地交給孩子。隨着他的長大,隨着他的成熟。

如果孩子大了,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對父母有所表示,原因在家長的無能、錯誤教育。

交還權力,也就是把孩子的時間和空間交還給孩子,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口號。我們主張把這兩個權力交還給孩子。當然,交還這種權力是有指導地交還,如果不加指導,結果他管得亂七八糟。不按時睡覺,不按時學習,什麼都不行,這叫沒指導地給予,有指導是給予是個正確的方針。不要侵犯孩子的權力,給予了孩子,孩子又執行得比較正確,這時候不要隨便干預,侵犯孩子的權力。從小被剝奪這兩個權力的孩子是沒有創造力的,是沒有生存能力的,是沒有社會適應能力的。

把權力交還給孩子的最終表現就是,孩子隨着年齡的逐漸增長,他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也逐漸地增長。

角色轉換法:這是為了增加孩子生存能力,增加孩子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使孩子學會關心他人、關心自己的一種在家庭中比較便於操作的具體作法。讓孩子為某些事情做主,使孩子站到了過去家長所站的角色上,這叫做角色置換。更具體的做法,請孩子在假日、星期天當一天家長。請孩子評判一下家長。平常都是你評判孩子,你找一個時間,非常誠懇地請孩子評價一下爸爸媽媽有什麼缺點,有什麼優點,哪兒做得好,哪兒做得不夠好。爸爸媽媽的形象設計好嗎,有家庭教育中對待孩子的態度正確嗎?等等,這樣評價家長能給孩子帶來非常好的感覺。

一個善於幫助孩子、善於指導孩子、同時又善於讓孩子幫助自己、善於向孩子請教,讓孩子指導自己的家長,是一個真正的好家長,一個真正聰明的家長,一個真正平等對待孩子的家長,一個真正尊重孩子創造力的家長!

愛心培育法:愛心的培育是攸關重大的,對孩子的未來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一、一個有愛心的人,是身心健康的人。一個再有愛心的人,當他痛苦不堪時,無暇去關心別人。因此身心健康是愛心的生理和心理基礎。

第二、有愛心的人具有創造力。一個有愛心的往往靈動活潑、狀態優良。一個人心情暴躁、狹隘,這種人往往缺乏創造力。培養愛心,等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第三、愛心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中的一個魅力。如果孩子有愛心,他在未來就會有很多人緣、很多機會,在社會中才能暢通無阻。沒有愛心的孩子不會微笑,不會愛別人,他在未來的人生中就是一個失敗者。

第四、愛心是一個美德。有愛心的人是被社會普遍尊重的人。

培養愛心的一個根本原則,就是在孩子身邊設置需要他照顧、愛護的對象,設置需要他照顧、愛護的弱者,使他有那種家長對待孩子的寬仁之心。

試着讓他照顧比他小的孩子,試着讓他去種一棵樹,養一盆花,飼養一個小動物,這些都是需要他照顧關心的弱者。他會由此而產生愛心。

試着在父母生病的時候、煩惱的時候,讓孩子有照顧你、愛護你的機會。讓孩子經常去看望爺爺奶奶,幫他們做些家務,爺爺奶奶的讚揚也會激發他們的愛心。

試着讓他們捐助災區和貧困的同學,培養他們對社會的愛心。

愛心就是通過這種具體的行為,通過讓孩子領會到自己能夠關心別人、照顧別人,能夠同情和關心比自己更軟弱的對象來實現的。

七、心理障礙排除法

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全國少年兒童(4—16歲)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高達13.9%。其中國小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比例為20%到30%;中學生為40%到60%。這些問題通常的表現是焦慮、憂鬱、不能與周邊環境正常交往,性格孤僻,以及種種恐怖心理的存在……但很多家長不知道心理健康的含義,以為孩子不發燒、不感冒就是健康的。一般來説,心理不健康分三個層次:

一、就是通常説的精神失常。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二、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經症,如強迫症、恐怖症、憂鬱症、焦慮症,還包括神經衰弱症。

三、一般的心理障礙、心理脆弱。

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一)

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主要是家庭原因,包括特殊情況和普遍情況兩種。

特殊情況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有些家庭變故,比如父母離異或者父母中有一個人去世,對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刺激和創傷,有可能使孩子產生心理病變。還一種情況,家長對孩子施虐,孩子可能會產生精神創傷和心理疾病。再一種,就是外界對他的欺凌,如小霸王式同學的欺侮,也可能使孩子產生心理疾病。以上三種情況數量比較少。

普遍情況則在家庭教育中多見。共有七種情況。

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二)

普遍情況有如下七種:

1.家長對孩子過分地寵愛和溺愛;

2.與溺愛並行的專制;

3.偏重智力教育,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

4.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對孩子產生壓力;

5.孩子對父母親過分依賴,形成戀母情結、戀父情結;

6.對孩子缺乏不同年齡段應該有的正確的性教育;

7.家長的攀比對孩子產生額外的刺激和壓力。

改變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首先需要改變家長的觀念。

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不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父母,是一個不稱職的父母,把孩子當做精神寄託,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不考慮孩子未來發展前景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下面有八種可以在家庭範圍內實施的心理健康障礙排除方法,這些方法經過實踐證明,對家長對孩子都是簡單易行、又速見成效的。

1.傾訴法

找個親近的人,把自己的壓抑委屈説給他聽,把自己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

2.渲泄法

是傾訴法的擴展,傾訴是語言釋放,渲泄可以動作,哭泣等形式。

3.脱敏法

把煩惱、壓抑、恐懼等情緒造成的障礙全寫在紙上,寫完以後,把它撕碎,説一句,我不要這些缺點了,我從此以後不要它們了。當你撕紙的時候,你心理就有能量,要把這些否定掉。也許一次不能解決,那就多撕幾次,肯定能解決問題。你扔的動作特別乾脆,決心特別大,話説得特別利索,你的心理上發生的變化就特別大。

4.哼哈二將法

哼哈二將,其實就是你的左右手,當你心理恐懼時,站定,左手往前一推為哼,右手往前一推為哈。這樣連續交替向前推,並大聲哼、哈、哼、哈……聲音越大越好,這個方法能戰勝許多恐懼,調動你心理的能量。

5.心理分析法

孩子或者是你自己,心理上有障礙時,總是有原因的,這時就要在平等對話中尋找分析出原因來。知道了原因孩子就沒有障礙了。

6.減輕壓力放鬆法

在感動壓力太重時,不妨做幾個深呼吸,分析造成壓力的原因,暫時把這些問題放到一邊,聽聽音樂,散散步;想想過去快樂的事情。

7.暗示鼓勵法

孩子產生了心理障礙,你要不斷暗示他:你不會有這種問題,你是很快樂的孩子,你慢慢就會好的。

8.聽之任之法

有了什麼問題不要太當回事,太當回事往往真的有事,聽其自然往往不久就消失了。

八、微笑根本法

這個方法應該貫穿在前面講的所有七個方法之中。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後這樣説:在這個世界上,你給別人一個什麼樣的表情,別人就回報你一個什麼樣的表情。

你給對方一個怨恨的表情,對方回報給你一個怨恨的表情;你給對方善良的微笑,對方回報給你的也是一個善意的微笑。當你把一個微笑給了千百個人的時候,千百個人就會回報給你千百個微笑,你的人生不成功了。

所以,善於使用微笑,是成功的奧祕,是生存的智慧。

一個人能夠面帶微笑對待人生,有三個好處:

1.微笑能自然而然地調整自己的身體。臉一微笑,全身放鬆,人的全身都會微笑,當全身微笑時,身體自然而然走向健康,微笑對生理有放鬆通暢的作用;微笑還是一種極好的健身的方法,當某個部位不舒服的時候,你用意念到達那個部位,然後你微笑一下,想象笑容也到了你觸摸的地方,你會發現疼痛消失或減輕了。多做幾次效果很好。

2.微笑能使你心理上同時放鬆。微笑是家長觀察、瞭解孩子的一個窗口,平時説笑的孩子突然不笑了或笑得少了,家長就要搞清楚為什麼,微笑是家長檢驗孩子身心狀態的最好標尺。

3.一個人在生活中善於用微笑來對待周邊世界和周圍的人,他會得到更多機會讓自己成功。

生活中健康成功的人,是個經常微笑的人。微笑很簡單、很容易做到,卻是一個法力無邊的大法。

微笑是一個健康成功形象最基本的標誌:一個健康的家長、一個成功的家長和一個完美的孩子,就是一個微笑的家長、一個微笑的孩子。微笑是一個人格魅力,是造成人生方方面面機緣的一個特別重要的語言。

用微笑來對待孩子,就是家長對待孩子最大的善意。你微笑時,你這張臉就是一個最好的相貌,一道最好的風景;孩子每天在一個很好的風景區中,還能長不好嗎?

標籤: 家教 八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lizhi/chenggong/jj76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