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作文中國文化

作文中國文化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中國文化,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作文中國文化

作文中國文化1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服飾、錦繡、國畫、書法……其中,我唯與摺扇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小的摺扇,包含着多少奧妙啊!刷地打開,又刷地合上,又是多麼威嚴啊!一把扇子帶在身上,人都攜着一種高雅的氣息。

上等的摺扇,做工是十分講究的。扇骨用的都是很好的木料,染了色,並刻出了對稱的花紋,散發着淡淡醉香。扇面蒙着的,或紗綢,或軟紙,或細布,都是質地極好的。面子上或題着佳句,或染水揉墨,或印工花朵,別樣美觀。家中收了兩把扇子,是黃金硬紙布底面的,分別畫着岳陽樓和清明上河圖,水墨印製,很有味道呢。

做工精緻的扇子,是注意細節的'。串竹片兒的扣眼是鍍銀的,雕花。扇面鑲邊,扇墜用長長的紅絛結着玉如意等。不用的時候,就疊起來收在一個絲線繡的扇套裏。扇套上有根細繩,能系在裏衣上。

我酷愛收藏中國摺扇,如今已收集了十幾把,其中有兩把“招牌扇”。一把是我學習了課文《梅花魂》以後,心中愈加敬重那美麗的梅花,同時也開始突發奇想————擁有一把梅花扇!從國內到國外,從南邊到北邊,我一路尋找,終於在湖北恩施的一座古城裏看到了它————扇上印着一枝清梅,梅枝挺拔,梅花如血,大有傲雪迎霜之態,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從一堆摺扇中一眼就看到了它,心頭一燃,認定它就是我夢寐以求的那把梅花扇,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它,讓它陪伴我,並時時刻刻提醒我:要努力向梅花學習,做堅強刻苦的祖國花朵!

另一把是我的姨媽旅行給我帶回來的,扇柄彎曲,扇面呈圓弧形,印着一藤藤紅色、藍色、紫色的花兒,花瓣飽滿怒放,畫面大方喜氣,頗有中國風格。這兩把扇子我都很喜歡。

一角小小的扇子能裝裝下整個中國——水墨畫、唐詩宋詞、刺繡。所有古典文化的一切,歸於一隻小小的摺扇。

摺扇是一門獨特的古典藝術,我愛摺扇,透過摺扇,我瞭解到中國悠久的文化。我常常想,我之所以如此迷戀摺扇,是不是因為在前生和扇之神有過交會呢?

作文中國文化2

在今日世界的競爭與發展中,中國人的當務之急就是反求諸己——研究中國文化的各種精要。

中國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從盤古開天地,再到三皇五帝到於今,從自然人到現代人經歷了五千年以上的歷史。從堯、舜、禹、炎、黃到秦、漢……許多個朝代的演變,更加沉澱了中國的文化;文字有象形字、繩結法、甲骨文等,隨着這些文字逐漸的演變,人與人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交流的平台更加廣闊;人類五千多年的的不斷生存與勞動,產生了與自然的磨合,形成了天人合一觀,讓人類對大自然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隨着文化的不斷進步,佛、道、儒、醫、武、巫、民間等各種文化流派相繼而生,對中國的各項文明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精化;《黃帝內經》、《道德經》、《三字經》、《論語》、《詩經》,這些經書的產生無一不是對中華文明有着巨大的貢獻,道家的陰陽學,對中國的醫學與環境學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儒家學説的中庸之道,在“立國治家”方面立於不敗之地;這種種的一切,使中華這個文明古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發出它燦爛的光芒,照耀着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讓我們更好的去建設我們現代化的祖國。

我早幾年參觀了餘姚的河姆渡、臨洮馬家窯、北京的.金土城、良渚等等各種古人遺留下來的文化,讓我對中華文明的敬畏更進一步。祖先們發明的造紙術、指南針、活字印刷、火藥等,使後人在各種環境的生存更方便、快捷,也為今後的衍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華文化的每一部經書、每一個名詞、每一個朝代都使我着迷,讓我忍不住去仔細的讀懂它。隨着我年齡的增大,文化不斷的積累,我要深入的研究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推向全世界!

作文中國文化3

對於中國文化,不知道你瞭解多少,她畢竟有着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史,她有“威武不能屈”意志,又有“富貴不能淫”的高尚品格,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氣質,還有“君子坦蕩蕩”的氣拔山河的豪情壯志……這些都無時無刻不反映着中國的燦爛文化。

中國自古就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雖看起來不很起眼的幾字卻藴藏着巨大的人生哲理,把中國文靜化推向高潮,

只這幾個字卻領導中國人百年來做事衡量好壞的一個標尺。

這句話出自東漢末年三國初期劉備之口,《三國演義》中是劉備在白帝城把後主劉禪託給諸葛亮後,對劉禪地臨終遺言。希望劉禪能用這句話來治國平天下。然而,劉禪沒能學會,卻給後人造成了很大影響。

那到底什麼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呢?我們怎樣去理解呢?從字面上不難理解,不要因為善事小我們就不去做,劉備能在近兩千年前就提出了這樣地思想,可想而知中國的燦爛文化源遠流長。

那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壞事再小也不要去做,善事再小也要努力完成,例如:為了朋友義氣而出手相助雖看上去不起眼地小事不顧後果的茫一目跟從,只能範更大地錯。然而,社會上卻有很多微不足道地小事等待這我們去幫助,既使善事再小,哪怕是在路邊揀起一個垃圾瓶放進垃圾箱裏,也會讓人改變對你的看法。

那麼,作為中學生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善與惡應該怎樣對待呢?作為中學生,我們除了認真努力學習外,更應該在學習之餘用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中華文化,去學習中華文化。現在,中華文化不僅在影響着中國的發展,而且對世界的`文化、經濟、政治等領域都有着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

除了“勿以善小而為之,勿以惡小而不為”以外,中國的燦爛文化還有很多,雖説在近代中國文化也曾受到外來文化的破壞,但五千年來的中國文化仍保持着它的燦爛輝煌!

總之,中國文化對世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作文中國文化4

傳授,展現出祖先偉大的精神。而華夏文明,是他們智慧的結晶。

繼承,領悟到祖先可敬的品質。而中國文化,是他們創造的寶藏。

現回憶起年幼時的我,總是喜歡聽爺爺道華夏文明,述中國文化。不僅如此,還經常讓我陪他欣賞戲劇、工藝品,特別對於皮影戲,我早已耳濡目染,也對它幕後的“新天地”百般好奇。隨着我漸漸長大,快要淡忘時,碰巧在一家餐廳裏,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那天晚上,為了慶祝我爺爺的生日,特地找到了一家有表演皮影戲的餐廳。我們一家剛開始用餐時,表演就開始了。

在白色的幕布前,裏面映出一個個色彩鮮明的人物,喜慶的音樂配上幽默的表演內容,一切都顯得那麼歡快,那麼引人注目。當鑼鼓一敲起,爺爺情不自禁地停下手中的一切,目光從沒離開過那白幕裏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場的大部分人都不例外,大家都被這美妙的中國文化所深深吸引了,時間彷彿突然靜止一樣。

緩緩地,映入眼簾的是震撼與感動,還有一絲五味陳雜——一位白髮蒼蒼的爺爺,全神貫注地為大家表演,笑的是那樣燦爛。在他的身旁還有一位二十來歲的哥哥,他也在享受表演的過程,還時不時地轉頭看下老爺爺的動作,應該是那位老爺爺的徒弟。

一時感慨:在這新時代,不單單是皮影戲,我認為我們華夏文明、中國文化都漸漸重獲了新生,這就是傳承。

“你們兩個會被感動到,説明你們有那種情懷,爺爺現在説的話你們一定要記住啊。”

“那位皮影戲的師傅不只是在教一位徒弟,更是在傳授華夏文明,中國文化;那位徒弟也是,他學會了皮影戲,也繼承了我們祖先智慧地結晶與寶藏!我們要敬佩這兩位傳承人,是他們讓皮影戲重獲新生!”這些話讓我感動,讓我心中激湧澎湃。

就在此時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很多人甚至站了起來。而我不僅在為這場皮影戲跟皮影戲的表演者鼓掌,也在為爺爺的話喝彩。

華夏文明,中國文化。

將會永久傳承。

在新時代,也用不會改變,而會將其發揚光大!

作文中國文化5

曉風殘月,寄託千年的綺夢,小橋流水,述説萬事流傳之佳話。華夏文化之中,多少紛雜事,盡然在詩詞歌賦間。那是一種美好的寄託,是一種情感的昇華,是清明的思念、是朝氣的抒情、是生命的呼喚,是詩人直抒胸臆的情感,也是我中華民族的璀璨瑰寶。

有人説,不讀詩書,不足以知上下五千年文化,有人説,不讀詩詞,不通曉華夏文化之精粹。古今多少事,付諸詩詞間。還在幼稚園牙牙學語的時候,我們已經能磕磕絆絆的讀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步入國小時,我們已經能夠口齒清晰的背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也能夠理解詩人李白思念故鄉的情感。當我們逐漸成長,我們也已經懂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學習真理。

詩詞,是情感的凝聚,是寄託我們美好願望的一種抒發方式。唐有李白、杜甫、杜牧之輩,他們的'詩歌傳頌千古,尤其是詩仙李白的詩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讓人沉迷其中。我最喜歡便是他寫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多麼豪邁的情懷,讓人嚮往。宋朝有李清照、柳永、蘇軾、辛棄疾等詞人,我最喜歡的還是李才女的詞,辭藻華麗、用語經典,字裏行間盡是情感的流露,正如“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可能沒想到千年後的現代人會用她的詞作曲,以此命名電視劇。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是中國文化中最豐富的,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讓中國這般擁有多如繁星的詩人、詞人,他們為人類文明的進程貢獻了很大的心力。雖然現在詩詞文化不再如從前那般盛行,但是我相信這種文化終會被人們再拾起。

作文中國文化6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豐富多彩,古時的禮節文明,古人用語常常出口成章,民風更是淳樸。可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卻不是這些,只説一説中國的節日文化。

在我小的時候,過清明節,人們總會在自家的院子裏插上一支嫩柳,大人們也會去做一些棉菜粑粑,也會去給已經逝去的親人燒上一些紙錢,可如今還有誰會在那時插一支嫩柳在自家的院子裏呢?中秋節時,以前的人們會在月下賞月,吃月餅,可如今有誰還會愜意的拿着月餅在月下盡情的欣賞美麗圓滿的月亮呢?

端午節時,人們總會在山上採一些棕葉來包粽子去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現在有幾個人還要包粽子去紀念別人?連粽子都不包了,就更別談什麼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了。

由這些平常事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已經漸漸的`被新一代人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洋人的節日。洋人的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節日都十分流行於我國境內,有的甚至熱鬧過了我國的春節,現在過春節沒有以前那樣熱鬧,以前,大街上總會有孩子嬉戲打鬧,還不時放着鞭炮呢!手裏還拿着幾個糖人,那種歡樂的氣氛現在是沒有的,自然顯得有些冷清,可是連在外地打工的人卻沒有回來過一個年,就顯得有些淒涼。

而美國的聖誕節可就不一樣了,顯得分外熱鬧。做聖誕樹,扮聖

誕老人送禮物等等活動,可比春節熱鬧多了。

對於我國這些文化,我們該如何去傳承呢?我個人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將我國節日在我國境內重新興為起來。

(2)必須重視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

如此種種都説明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漸漸被淡忘,中華同胞們,我今天想説:吸取外來文化固然是好的,可是不能因為有了外來文化就漸漸埋沒掉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啊!做人啊,不能忘本,讓我們一起宏揚中國文化吧!

作文中國文化7

現行國小之教育,循規蹈矩而扼殺對中國文化之熱情。以我之見,國小就應開始學古文,而不應在國小時期推行英語教育。童話只是夢,我們不能在讓小孩子生活在童話中。我們要教給他們的是責任。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中國人都會講英語,那不是進步,而是一種悲哀,我們逝去的不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還有我們的尊嚴,一種文化尊嚴。一個連自己的文化都捨得摒棄的民族,又有怎麼樣的資格屹立在世界羣體之中呢?

當然我不是排斥外來文化,只是不希望我們盲目引進跟從。現如今,日本韓國的文化已在中國蔓延,所謂的“哈韓哈日”是一種悲哀,我不排斥個性,但我不認為這也是一種個性。我們喜歡把自己的.文化束之高閣,然後再高談自己文化的高深莫測,好像不懂才是正常的,否則你就是在歪曲文化。易中天和于丹我很喜歡,當然只是代表我個人。他們不是在歪曲中國文化,而是把所謂遙不可及的文化向大眾傳播。他們是成功的,他們的文化內涵是我所無法企及的。

昨天有人和我談論“為什麼中國的文化輝煌時刻大部分是在社會動搖時期,而不是在國泰民安,百姓安居之時呢?如戰國的百家爭鳴,文化之輝煌難以形容。南北朝、民國時期等等?我個人認為那是因為書生的憂國憂民意識在特殊社會背景下的高度昇華。書生作為每個時代的主流,他們強烈的民族責任感驅使他們尋找國家的出路,這時每個人不同的觀點在摩擦中得到融合,文化就在大融合中形成更為輝煌的文化,無法融合的就自成一脈。而在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之時,書生聚眾閒娛舞墨,因此在唐宋時期詩歌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

以我之見,大學生當多學激發民族意識的憂國佳作。社會安定,潛藏的危機也在醖釀,我們的文化就在安定中被人遺忘。聽吧,我們的文化已經在哭泣,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要有延續責任,中國文化不僅僅只是中國文化,我們要讓全世界的人認同我們的文化,學習我們的文化。

作文中國文化8

“大聖應該在春晚舞台歸來。”網友真摯的呼籲卻被春晚劇組判為不負責任的起鬨。我認為,春晚劇組這一回應是不妥的,傾聽民聲,尊重民意——才是春晚舞台應有的情懷。

1968年,一部電視劇《西遊記》紅遍大江南北,而其中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也深深地印刻在了人們的腦海裏。齊天大聖這一形象,已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小説人物,它的背後,承載着一代有一代中國人民的文化情懷。時隔三十年,人們的這種情懷從未改變,那麼在猴年,六小齡童上春晚也就自然成為了廣大民眾的熱切期盼。

面對民眾誠摯的呼聲,春晚劇組卻無動於衷,也因此讓不少網友失去理智,釀成了一場刷屏起鬨的鬧劇。齊天大聖,經典的文化形象,民眾又熱切期盼春晚再現六小齡童,春晚為什麼不能放低姿態,傾聽民聲,尊重民眾的意願呢?

在這一事件背後,反映出的正是經典文化情懷的淡薄,對民意的輕視。反觀國外,美國好萊塢非常重視對經典文化的發掘和傳承。曾經轟動一時的《泰坦尼克號》在今天又得以重新改造,全新的3D效果更加精緻標準的畫面使其再次受到世界的追捧,為好萊塢帶來巨大的利潤。再有,功夫熊貓,花木蘭等經典文化形象,本是中國所屬,為何卻讓外國人創新成功?正是對經典文化的重視,對民眾意願的把握,才讓這些影片喚起人們內心的文化情結,得到人民的'支持,從而取得成功。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需要發展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需要深入人民羣眾的生活,傾聽人民心聲,瞭解人民意願,並將其反應道文化作品中來。網友刷屏起鬨固然不合適,但春晚劇組更應該深刻反思。試想,如果春晚劇組擁有經典文化意識,尊重民意,讓大聖歸來,怎麼還會有這些刷屏起鬨的現象呢?在今後,春晚的發展,乃至廣大文藝工作者,都需要重視民聲。人民羣眾是社會之基礎,深入羣眾,尊重民意,才是應有的作為。

惟願文化工作者傾聽民聲,尊重民意。惟願中國文化欣欣向榮,更好的向前發展。

作文中國文化9

曾幾時,“文化”這個字眼已經從我們的腦海裏淡去,風雅的語言文字逐漸被髒話掩蓋,文學名著也逐漸被網絡小説等擠出。

有人説:“中國是文明古國,文化源遠流長。”可誰又意識到,“文化”因為我們的漠視而不情願留在我們這些俗人身邊,不原留在這些忽視它的身邊,它要走了,尋找珍惜它的人。

有道考試題目,讓考生略談對八大山人的理解,而有一位考生答到:“中國歷史上的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過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使餘秋雨先生不禁啞然失笑。

文學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可又有幾人將它重視過,有多少人寫錯別字,亂用詞語,亂用成語,總寫病句,望文生義,張冠李戴。

有多少人説到什麼網絡小説,流行語都頭頭是道,但説起文學卻文不對頭,不知所語。

好多人聲稱愛國,可愛國就是這樣“愛”的嗎?連中國最基本的文化常識都不知道,“愛”國?能説出口嗎?

文化它走了,它藏起來了,而又一個冒牌貨出現在我們的世界裏,真真的文化帶走了魯迅,朱自清,巴金,孔夫子,詩聖杜甫一代名作家,帶走了《論語》,而新文化來了,帶來了明星,潮流用語,髒話。

文化走了,真的走了,這麼久都沒人發現它,它失望了,它曾經狂熱的粉絲不再崇拜它,而去崇拜那個與它相似,卻冒名頂替它的同類。於是它決定出走,再也不出現。

而我們現在不找它,更待何時。我們要去尋找它,尋找那個鐫刻在每個人骨子裏的文化,尋找那個被遺棄的文化。有了它,我們才有真正的'自我,有了它,我們才有屬於自己的靈魂。文化帶給我們那麼多,我們怎忍割捨它?

去尋找它,只有它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只有它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仍與我們同在,只有它,才能使我們感受到萬物的活力。

尋找文化,放棄潮流用語,放棄追星,那麼魯迅一代文學大師,詩聖,詩仙都會被我們津津樂道。

尋找它,尋找那個陪我們走了幾千年的文化。我們不能失去它。

有一天,文化會回到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有恆心。

作文中國文化10

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建築工程,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之一。現在的長城跨越了天津,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南,青海,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遼寧15個省區市總長約21196.18公里。

可能有人會問,這麼浩大的工程是怎樣建成的呢?長城底下是由無數塊兩三斤重的條石構成的'。因為古代沒有先進的機器,所以只能靠無數勞動人民伸出勤勞的雙手,藉助寬厚的肩膀,一步一步地抬着條石,走上陡峭的山嶺,再慢慢建成長城。

長城上面是用城磚疊成的,外側還有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很多口子,口子既可以觀察外面的信息,也可以把槍放上去,用來射擊敵人。長城裏還有一種東西叫城台,每隔300多米就會有一個。在城台裏面不僅可以觀察外面,而且可以射擊,還可以放哨,累了可以住宿休息,是不是令你目瞪口呆呢?

關於長城,有這樣一則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話説,自從孟姜女的丈夫被殘暴的秦始皇抓去修築長城後,孟姜女一直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直到有一天,孟姜女實在忍不住了,就果斷地帶上糧食,去萬里長城尋找丈夫。一路上,她歷盡了千辛萬苦,中途還病倒了。幸好,她被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救了下來。但即使這樣,還是不能阻止她去萬里長城尋夫的腳步。她病還沒痊癒,就又走了。終於有一天,孟姜女來到了萬里長城,但她看到的不是丈夫,而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孟姜女頓時失聲痛哭起來,上氣不接下氣。有一個神仙於心不忍,也為殘暴的秦始皇感到憤怒。於是,神仙大手一揮,剛修築好的長城便轟然倒下了。不過這只是個傳説,但也能説明這些普普通通的人民苦不堪言,對殘暴的秦始皇感到憤怒,所以想懲罰秦始皇。

毛主席曾經説過:“不到長城非好漢。”登上長城的最高點,就可以看到一條“巨龍”,它纏繞在山間,非常壯觀,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長城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作文中國文化11

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化歷史的古老的國家,一代一代的人相繼繼承並擴展上一代人的才藝與知識,將中國的文化永遠的傳承下去。可看看現在的中國人,一切都要追求潮流、時尚,將中國人以前的習俗、習慣通通拋之於腦後。在他們追求那些所謂的時尚的過程中,逐漸就迷失了中國人的本性。

西遊記,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以前,西遊記幾乎可以説是人人皆知,不論是三歲孩童到70歲的老人,提起西遊記,沒有一個搖頭説不知道的。可現在呢?曾經老少皆愛、膾炙人口的西遊記退位了,一個個他過制的影視出現在中國人電視的'熒屏上。問問現在的小孩子,孫悟空是誰,十個裏面至少有七個是不知道的。

京劇是我國三大國粹之一。現在只有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偶爾會聽聽京劇,而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年輕人都不會“浪費時間”去聽那些對於他們來説是無聊的京劇。他們覺得,只有那些節奏感很強的流行音樂才是現代人該聽的音樂,可現代人不是中國人嗎?中國人該做的事情不是將中國文化傳承下去嗎?可是,越來越少的人去學習京劇,京劇的許多戲種也被慢慢的遺棄、丟失,等中國人覺悟、後悔,再回過頭再去找那些戲種時才發現,那些文化的瑰寶早已在他們追求時尚之時,遺失在他們自己的手中。等到那個時候再後悔,就遲了啊。

有的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自己應該愛國,但卻從來去做中國人該做的事,從來不去保護祖先留給後代的珍貴的文化財產,那他知道自己是中國人有什麼用?只不過是掛着愛國的名號欺騙自己罷了。

和他國相互溝通,相互取進固然重要,可千萬不要在這取進中丟失了中國人的本性!

作文中國文化12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漢字文化最具特色,可以説幾乎所有的文化發展及流傳都在漢字中有所體現。

漢字是中國人的五大發明之一。沒有漢字就不會有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漢語文化也是重要的文化事項,記錄了中國幾千年歷史以來朝朝代代的大小事,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從圖像演變成一撇一捺的漢字體,這中間的藴含着多少歷代文人留下的精髓的美麗。漢字雖然和其它古老的文字一樣,都經過圖文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階段;而他卻與其他古老文字不同,那些古文字在演變過程中有的停止使用而喪失了生命,有的變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識讀被外來文字取代。唯有漢字,從未間斷地被使用到了今天,並一定會在數千年以後頑強地維護着自己的文化特點。

然而,在古詩詞中。更能感受到漢字的美。讀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會想到清高的人將人格以及隱逸的生活;讀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能感受到他的思想之情和淡淡憂傷;讀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就會想到梅花的堅韌性格;讀《論語》中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就會想到孤單堅強,不畏逆境的精神。字字句句間都流露着中國文化的特色之處。是個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學最高成就,當然也是漢字文化成就的.代表。

漢字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流傳下來的不可多得的一份遺產。作為漢字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我們更應該瞭解漢字,把漢字當作真正的中華民族的瑰寶來傳承,為漢字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作文中國文化13

亙古綿延的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勤勞的品牌。雄渾滄桑的賀蘭巖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品牌。聲情並茂的斑斕皮影,是中華藝術的品牌。中國文化從來不缺少品牌的元素,而是缺少現代傳播的品牌符號。在全球化、融合化的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文化傳播想要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就需要打造中國文化品牌。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需要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挖掘。“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比浚其源泉。”中國文化品牌的根就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是京劇中的一步一搖,秦腔裏的一韻一調這些傳統文化元素構成了今天中國文化品牌的基本形象和基礎。脱離中國文化內涵的文化品牌打造只是為了迎合國際口味的簡單模仿,絕不是所謂的中國品牌,脱離中國歷史文化根基而坐空中樓閣之做。所以,需要植根於中國文化之中。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需要兼容幷蓄。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而不息其根源就在於儒家“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兼容幷蓄之勢。正是因為這種寬闊的文化修養和內涵,在文化歷史的延續之中才能去粗取精,學習他人的文化精髓並內化為自己的.文化有點,使得中國文化內涵不斷豐富,抵禦住歷史的衝擊。所以,打造中國文化品牌也應該兼容幷蓄。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還需要不斷創新。“道需日新,技亦需日新,不日新者亡”事物更替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完善的過程。文化同樣需要創新,如果一味只是站在祖宗的肩膀之上,吃中國厚重文化積澱的老本,勢必會走向文化滅亡。在這見不到硝煙的文化競爭戰場,中國文化也需要新的原創打造文化新內涵。只有創新才能讓中國文化既有歷史延續的脈搏,又有新鮮的活力。

如果説文化是陳釀的酒,品牌就是撲鼻而來的香。如果説文化是賞心悦目的美人,品牌就是畫龍點睛的粧容。品牌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事物的形象符號。用品牌點燃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復興之火,相信在中國文化品牌崛起之日,就是中國文化復興之日,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完全崛起之日。

作文中國文化14

足踏黃河的大浪,手託擎天的崑崙,揹負着三山五嶽的氣勢。中華文化,我為你自豪!

永放光芒的明珠——漢語

就是這種語言,一晃千年仍不改本色。

與它同一時代的語言大多都已風化乾癟,但這種語言卻一貫千年,從倉頡的沙地間流出,從李白、杜甫們的口中吟出,從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揮出。這種語言,伴隨着地球上最為擁擠的人種,從過去走向現在,從現在走向未來。幾千年的改朝換代未改掉它的'本色。依然如此飛揚,依然如此厚重。

千年的文化積澱將漢語壓的無比堅韌,於是這個民族就擁有了忍辱負重的顏色,但這並不等於忍氣吞聲,是綿裏藏針。中國人與漢字給了世界一個深遠的回聲!

中華文化,我為你自豪!

永不凋謝的奇葩——詩詞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漢語,有漢語的地方,就有詩詞。

從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到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從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到辛棄疾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從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到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僬悴”。大江南北,關裏關外,千萬人心中,詩詞永遠是它們最美的記憶。

世界的百花園裏,有一朵花永不凋謝,有一棵樹永不枯萎,這便是中華詩詞。

中華文化,我為你自豪!

永不泯滅的精神——中華魂

中華魂,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千年的風雨未能削蝕她的肉體,卻在歷史的磨礪中愈來愈堅強。如那黃土般厚重堅實,如那五嶽般頂天立地,如那北海般波瀾壯闊。

是誰鑄就了中華魂?是屈原的忠心愛國,是岳飛的精忠報國,是史可法、陸游、辛棄疾……是無數個閃光的、大寫的人!

中華文化,我為你自豪!

作文中國文化15

“哇,真美味啊!”吃着我們親手包的湯圓,讓我吃在嘴裏甜在心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真妙呀,令我的思緒飄回那快樂的時光。

今天下午,我們五年級集體來到食堂,猜猜我們要幹什麼?對,我們要來包湯圓!我們帶着米粉、芝麻、豆沙等食材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

拆開裝米粉的袋子,取出一小部分米粉,倒在大盆裏,摻了些水。用手在盆裏將水與米粉和在一起,不斷地揉着。我們一小組的所有人都將手伸進來幫忙,可是人太多,不怎麼好和。於是,一些人正準備抽出手,誰知米粉好像不願讓他們離開一樣,緊緊地黏在他們的手上,甩也甩不掉。無奈,我們只好派一個人將所有黏在別人手上的米粉團弄下來。我們將這“艱鉅”的任務交給了王未。不一會兒,手上的米粉團都沒了。不過,王未就沒那麼幸運了,為了完成“使命”,他可弄得全身都是米粉呢!引得我們鬨堂大笑。

拆開芝麻和豆沙的袋子,一股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張中傑受不住食物的誘惑,趁我們不注意,竟偷吃起來。我轉過身,發現他正津津有味地偷吃着芝麻。我走過去用手輕輕拍了了一下他的`肩頭,只見他機械性地轉過頭,我好笑的看着他,拿起手中的豆沙,他兩眼發光的看着我,一把搶過,嚐了嚐味道,做出一副享受的神態。我們看着他啞然失笑。

經過剛才的小鬧劇,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先將米粉團分成許多小塊,然後,將它們捏成帽子狀,再將餡兒放入,包好。最後放在手心裏揉成一個小圓球。我們嫻熟地包好湯圓。將它們交給老師,下鍋去煮。終於煮好了,我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湯圓,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明白:做任何事只有親身經歷,才有意義。

標籤: 作文中國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zuowen/zdde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