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秋遊》是蘇教版第三冊中的教學內容,課文描寫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樂心情。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低年級的閲讀教學將“讀”貫穿始終,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達到以讀激情,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教學目的'。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就落實在指導朗讀上。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以外,課文的插圖的配合也很重要。第一自然段的內容簡單明瞭,我沒有放過多的時間在講解上,而是通過讓學生讀,感知這一自然段寫的內容,然後引導學生質疑,説説在讀中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更好的讓孩子與文本進行對話,產生共鳴。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秋天的特點,為幫助學生體驗秋天的美麗,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具體感受秋天的天空是“藍藍的”,是 “一望無邊”的,白雲一直在變幻,田野裏色彩斑闌,到處充滿了果實成熟的美。在學生有了具體感受之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朗讀的方法讓大家體會到白雲的有趣,想象:“天上的白雲有時像―――,有時像―――,有時像―――。” “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高梁熟了,像―――,棉花白了,像―――。”再想,這時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邊,它們會對你説些什麼?誘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讓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學生閉上眼睛聽,進入課文的意境中,然後再找一名同學進行比賽,培養語感。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採取了激勵措施,通過對比讓學生知道該怎麼去有感情地朗讀,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技能。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秋遊》一文,篇幅短小,語言精美,易於模仿,所以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三次説話訓練。

第一次是在第二自然段,練習用“有時……有時……”來説話,孩子們發揮想像,説出了一些精彩的句子。如:“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雲有時像幾隻白鴿,有時像一羣白鵝。”“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雲有時像一根棉花糖,有時像胖胖的麪包。”……最後還有一個孩子説:“天空真像一個魔術師。”這句話總結得真好!

第二次是在第三自然段,先讓學生換詞語,“稻子黃了”可以把“黃”換成“金黃金黃”、“黃燦燦”;“高粱紅了”可以把“紅”換成“火紅火紅”、“紅彤彤”;“棉花白了”可以把“白”換成“雪白雪白”。 然後擴充這一句話,變成:“農田裏,稻子黃了,就像……;高粱紅了,就像……;棉花白了,就像……”孩子們説得也不錯,他們結合我出示的畫面展開聯想,也有同學運用課外閲讀的積累將句子補充完整了。

最後是模仿第四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説話,學生結合自己遊玩的感受做了補充。

由於二年級開始對寫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平時在課堂上需要多一些語言組織和表達的訓練,鼓勵學生説出完整的句子,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書面表達。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成功之處:

本次口語交際設計巧妙。按照“聽錄音——看資料——學介紹”三個層次,通過傾聽、表達、適當閲讀動物資料的綜合練習,逐步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奇特的功能等角度,介紹有趣的地方。

不足之處:

教師有些指導過度,沒有更好地尊重學生的想法。

應該防止指導過度,千篇一律。多放手給學生,相信學生的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它既是一個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個人隨身攜帶的永不過時的魅力。口語交際能力的強弱,對一個人的發展與成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口語發展實際,我想,一堂好的口語交際課,應該達到讓學生敢説、會説、樂説的境界。

一.教學效果:口語交際的核心就是雙向互動。我在這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首先是師生互動,教師必須轉變角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這次口語課中,我以動植物的一員——大象阿姨的身份參加這次聚會,從一開始和孩子們的相互問好,活動中大象的示範介紹,課堂中對學生髮言的評價,老師與學生互交朋友,無不體現了老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

二.成功之處:本着這樣的理念,我設計了這次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方案。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願意與別人交流,並能認真聽別人説,然後作出評價。這堂課也讓我收穫了很多,原來我很怕上口語交際課,通過這次的實踐,我覺得口語交際不再那麼遙遠、那麼神祕,其實也能讓老師喜歡教,讓孩子們喜歡上。綜合自己整堂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比較成功:

1、情境的.創設。

這一堂口語交際課上,我為學生的交流創設了情境,把教室變成動物園,讓孩子們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參加在動物園舉行的“有趣的動物大聚會”,我則扮演大象阿姨受獅子大王之託來當這次聚會的主持人和評委,準備評選有趣的動物。大象阿姨主動向動物精靈大聲打招呼,孩子們很快進入情境,大方地介紹自己的名字,並向身邊的“小動物”打招呼問好。通過大象阿姨的自我介紹,引導動物從名字、樣子、特點等方面進行自我風采展示。然後進入快樂的交朋友活動,最後評選、頒獎。通過這些有意思的活動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動逼真的情景中展開交際,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表達慾望,孩子們都能暢所欲言。

2、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在口語交際中,傾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巧。在本節課上,我特別強調對學生“聽”的要求。在老師示範自我介紹和豬籠草介紹的時候,我都先對學生的聽提出明確的要求:“認真聽,邊聽邊記;如果有問題可以禮貌插話。”聚會結束還會評選出幾名“最佳聽眾”。孩子們很認真地傾聽,並禮貌地質疑,比如:只有“手指”大的“絨猴”喜歡捉“蝨子”吃,這“蝨子”是什麼東西呀?這麼小的“絨猴”怎麼敢吃那麼大的獅子呢?孩子你一言,我一語地問開了,把課堂引向高潮。孩子們都聽得很認真,在評價他人時也能從語言和介紹的內容有趣在哪兒進行評價,並能對同學的發言進行補充。

三.

不足之處:有一部分學生交流水平有待提高,還不能比較詳細地介紹“自己”。在今後的口語交際中還要注重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子,從連貫的句子到一段話的練習,這樣孩子們就會循序漸進,步步跟上,為今後更好地進行口語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改進措施:發揮多媒體課件與課堂的整合作用,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同時感受到了圖、文、音、動、色等多種信息的綜合刺激,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使整個課堂形成了充滿活力、愉快而有成效的交流氛圍。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開天闢地》講述的是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來是混沌一團的,後來大神盤古憑藉他的神力把天地分開。盤古死後,他的身軀化生出世間萬物。課文中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讚美了他為開天闢地而勇於獻身的精神。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如何開天闢地,感受盤古的雄偉高大、力大無窮、意志堅定;他如何化生萬物,體會巨人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時,我是根據故事的發展情節逐段講述的。導入課題時我設計這樣的導入語: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時,心中一定會想“這天地是怎麼來的?人類的祖先是怎麼來的?”,其實古代的人也曾想過這些問題,於是編出了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關於人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叫“女媧造人”。傳説在女媧造人之前,這個世界沒有山,沒有水,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鳥獸蟲魚,沒有天,沒有地,於是世間又流傳了這樣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開天闢地》。想探究宇宙是怎樣形成的,這對於求知慾特別旺盛,好奇心特別強的國小生來説,必然會充滿新奇。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着設計一個考一考,用上“混沌一團,開天闢地,化生萬物”這三個詞説一説課文的主要內容,檢查學生的預習能力,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他們語言的概括能力。

逐段學習課文時,我採用“啟發思考—自主閲讀—交流體會—適當點撥—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學。教學第二段的時候,設計這樣的問題:盤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軀開天闢地的?開天闢地後的情況怎樣?然後讓學生自主閲讀,交流讀後的體會,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點撥。如:“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可以感受盤古開天闢地的艱難,“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着它們的變化而變化”感受盤古意志堅定,矢志不移。“微笑地倒下”感受盤古面對死亡,坦然無畏,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讓盤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

教學第三段時,主要讓學生反覆朗讀,瞭解盤古的身軀化成萬物的經過。引導學生把世間事物美好的特點,跟盤古美好的心靈聯繫在一起,體會盤古把一切都無私地獻給人類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後設計一個想象説話:發揮想象力,説説盤古還創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這節課我覺得有幾個不足的地方:1、學生讀,説的機會很多,但我沒能很好利用老師點評、學生點評的方法,激勵手段利用不夠,未能把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很好地調動起來。2、通過一節課的教學,盤古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夠豐滿,盤古能開天闢地,化生萬物,學生認為都是因為他有無與倫比的神力,而忽視他的意志堅定,和無私奉獻的精神。3、最後安排的想象説話沒有指導到位。應先指導想象的方法,讓同學透徹理解書上最後一段的寫法,有相似特點的兩種事物方可變換,在此基礎上在讓學生想,也許效果會好些。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認讀帶有木字旁的字,引導學生髮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聯繫起來記。

2、創設情景,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地觀察,主動認字。

3、朗誦古詩,達到鞏固積累語言文字的目的。學情分析;

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你們看,這是誰?喜羊羊!大家和他打個招呼吧!我們這節課就和喜羊羊一起學習語文園地四。喜羊羊喜歡我們一(9)班小朋友,給大家帶來了三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什麼呢?

二、採摘蘋果

1、喜羊羊的村子裏有許多棵蘋果樹,蘋果都成熟了。邀請我們一(9)班小朋友去品嚐呢!看,這麼多的蘋果啊!聞一聞,好香呀!小朋友們想摘蘋果吧!(畫面上出現一棵蘋果樹,樹上掛着八個大蘋果。)

2、老師點一下,請一個學生讀出這個蘋果的名稱。

3、開火車來讀。全班齊讀。

4、在這8個字裏藏着一個小祕密,哪個小朋友眼睛最尖,已經發現了?

這些生字寶寶都是“木”氏家族的兄弟姐妹。你們知道他們都與“木”家有什麼關係嗎?(指名回答:都有一個“木”;點擊:“木”變紅色)

5、那為什麼這些字都有個“木”呢?

6、指一生來回答。

杏、桃、鬆——都是樹的一種。

休:一個人靠在樹上休息。

森:三木成森,指樹木多的地方

林:二木成林,森林裏有很多樹木。

機:原來的意思是織布機,後來沿用為機器。

橋:最早的橋是用木頭做的。

“木”字可有禮貌了,如果右邊還有別的部件,它就會把伸得長長的腿收一下,這不,捺就成了點。

7、過渡:全班同學互相幫助,回答得真好,摘到了這些蘋果。

小朋友真聰明,發現了這麼多的祕密。誰知道“木”氏家族還有哪些兄弟姐妹?(梅、李、梨、桌……)

遊戲園裏還有另外一棵蘋果樹等着大家呢。(點擊出現另一棵蘋果樹)

早星香春陽晚晨

8、你們發現了什麼?(點擊“日”變紅色)

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字吧!小火車誰來開?

9、在我們學過的'字裏,你能説出草字頭的字嗎?

草字頭蘿菜藏黃花草苗藍

過渡:剛才小朋友不僅發現了祕密,而且説出了很多相同偏旁的字。説明大家平時都在認真學習。喜羊羊送的這份禮物喜歡嗎?他送的第二份禮物是什麼?

三、識字大禮包

1、讓我們一起隨着喜羊羊去識字吧!

2、這個小女孩在讀什麼?(出示兒童電影院)你會讀嗎?你是怎麼會讀的?

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你們注意過嗎?

3、小朋友在生活中學過不少字了,下面標牌誰會讀?

出示“第五食品加工廠”字牌

“食品”二個字你怎麼認識的?

(買東西也不忘記識字,真能幹!)

4、出示“六一幼兒園”誰會讀?大聲讀出來!小朋友剛從幼兒園畢業,邁進了國小的大門。

5、出示“十人民醫院”

你怎麼發現這是醫院的?(“十字”表示那是醫院。)

藉助小標誌可以認識字,真會學!

老師把剛才這些標牌藏在迷宮裏,老師點一下,你們快速讀出來。

6、我們在生活中再去看看熟悉的字!讓我們一起走進校園,瞧!出示圖片——箬橫鎮中心國小。

讀得那麼自豪、驕傲,這可是咱們的學校啊!

這又讀什麼呢?——一年級辦公室(這是誰的辦公室?)

我們再去看看學校其它標牌。

男廁所、女廁所。你怎麼認識的?廁所上面也有一個小標誌,男的圖標,女的圖標。請男同學站起來,讀——男廁所。女同學站起來,讀——女廁所。

我們學校對面有一個幼兒園,我們班很多小朋友都在那讀過。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大門上的標牌呢?——箬橫鎮中心幼兒園。請在那讀過的小朋友站起來,重温一下在箬橫鎮中心幼兒園的美好時光。請沒在那讀過的小朋友也站起來,認識一下。

7、走出校園,讓我們一起去逛街吧!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很多的標牌。

“肯德基”小朋友很愛去的一個地方。

“蘇寧電器”

出示“工商銀行”、

誰會讀?

“三和連鎖”很多小朋友經常去三和連鎖吧!

原來,在商店的廣告牌上,路標上,高樓大廈的身上,我們都可以認識很多很多的字。

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麼辦呢?

(問身邊的人)

師:小朋友們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在任何地方都沒忘了學習生字!

8、小朋友在平時也積累了很多生字,拿出來展示一下吧!

四、背誦大挑戰

過渡:小朋友積累的生字越來越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喜羊羊送的第三份禮物是什麼?

1、同學們平時都很愛背古詩,現在就請把自己愛背的古詩展示給同學們。

2、這節課我們要學一首新的古詩——《憫農》。

(1)配樂,範讀,老師把這首古詩讀一遍,好嗎?

(2)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古詩讀正確。(自己讀,與同桌互讀。)

(3)指名讀。

3、感悟詩意。

請小朋友看這一幅圖,這位農民伯伯在幹什麼?

正在為禾苗鋤草的農民伯伯怎麼樣?(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一位上了歲數的老人,手拿工具,正在田間鋤草。中午的太陽掛在空中,天氣十分炎熱,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裏的禾苗上,農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誰來讀一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4、出示圖,你們知道我們碗裏的白米飯是怎麼來的嗎?

(每粒都是農民用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

6、比一比,誰背誦得最快。

7、看了圖畫,讀了詩,你有什麼想説的嗎?(農民伯伯真辛苦呀!糧食來得真不容易啊!我們要愛惜糧食……)

8、李紳寫的另外一首《憫農二》也是寫農民伯伯的。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一分鐘》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因為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了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後,我對自己的教學有如下反思:

一、導入部分:

我以一道算式導入“一=20”,讓學生看了以後能產生疑問而進入本課,引起學生的興趣,讓閲讀成為一種需要。

二、識字教學:

我在上這課之前,就要求學生自己回家做生字卡片,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有一個識字的過程了。所以上這課時,我檢查、糾正就比較容易了。面有些詞語讓學生聯繫生少實際進行表演。“歎哈欠”“丁零零哈欠”讀輕聲。

三、閲讀教學:

通過字詞的教學,學生能把字寶寶放入課文中進行正確朗讀。讓學生根據板書“一=20”,説出文章的大概內容,並適時板書。但是這一環節,我在教學中由於沒有處理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先抓住元元發生在上學路上的兩件事來學習,重點體會元元的心理。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説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歎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歎氣,還要聯繫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和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同時,在朗讀過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詞,體會感悟。如“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想一想,演一演,學生體會到了元元當時的心情,再進行朗讀,自然就能讀出其中滋味。

四、教學不足:

我認為在以後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不能含糊不清,做到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為以於二年級的學生很重要。

2、在備課時應反覆研究教材,抓準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3、在教學中,遇到難點,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循善誘,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4、在教學中,還存在不足,如對於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還是有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今後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通過本次教學,我自己受益匪淺,今後,我將認真備好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拉高課堂效率。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1、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本課抓住兩條主線教學,思路清晰。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明線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後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它的身體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是第二條暗線變。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後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學就圍繞着這兩務主線展開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駕控課堂,孩子們在學的時候也輕鬆明白,興趣盎然。

2、 《我是什麼》教學反思

一、以讀為本,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中角色(雲、雨、雹子、雪)讀有關的句子,把自己當做那個角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課文,融入課文。為更好的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在教學雲變成雨、雹子、雪這一段時,我抓住了“落、打、飄”三個動詞來感受它們的不同特點,讓學生加動作表演出來。同時又結合課件演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詞的準確。然後滲透到感情朗讀上。我又請男生讀雹子的.句子,女生讀雪的句子,體會雹子的力度,雪的輕盈。

在教學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再通過讀、説、演等各種形式,充分理解課文。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導讀,讀得好的同學讀給大家欣賞……使整堂課聲情並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二、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國小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當學生通過讀課文理解了水變成汽的過程後,我又通過課件演示,把深奧的自然常識變得淺顯易懂,加強了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他們懂得了課文寫的“我在池子裏睡覺,在……跳舞、唱歌、開大會。”中“睡覺”是水安靜的樣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動;“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滾及它發出的聲音。“開大會”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三、學有所得,感悟提升。

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受到了環保知識的教育,相信在以後的生活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對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説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這一課內容較簡單,因此,我決定讓學生自己讀讀課文,自己來處理相關問題。學生動手畫相關句子,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單靠單純的模仿和朗讀技巧的訓練得到的,而是在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閲讀、感悟的基礎上,自悟出來的,有了語感讀出來的。因此,在本節課上,我讓學生多方式朗讀,目的'是讓學生讀中感悟。

在本節課上,我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每一個問題的設立要達到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能引起學生興趣。改變了簡單的“問答式”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識字5》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內容。本課內容由五條關於團結合作的諺語構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以很深的啟示。作為第一課時,我將本節課的目標鎖定在: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斤、折”兩字。

(2)能正確、流利朗讀諺語,並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現將我的整節課的教學作一個反思!

在開課時,我以遊戲的形式導入,分別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折一折筷子,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隨即引出本課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這句諺語,然後簡要介紹了一下諺語的特點;接着,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初讀,與生字初次接觸,有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這兩個環節銜接自然,所花時間並不長。緊接着進入了識字寫字環節,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自主識字,在此過程中相機引出要學寫的兩個字進行重點指導;再出示詞語認讀;最後迴歸到課文,在一遍遍的讀中理解感悟,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即交流所蒐集到的關於團結合作的諺語。

我將整個環節的重心放在了識字與寫字的教學上,先出示了本課需要認讀的生字,讓學生自己圈出來並讀一讀,同時想一想有什麼好方法記住這些字。接着,我又出示了帶拼音的生字,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瞭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並相機正音。然後全班進行交流,説一説自己記住了哪些字,是怎麼記住的,在學生説的過程中貼出相應的生字卡片,並進行組詞擴句,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們辨清字音、記住字形、感知字義,運用了多種方法對生字進行了再現鞏固。可是,最大問題就在這裏出現了!

在這一環節中,其實學生們在引導之下説的很好,當有一個學生説出在動畫片裏見過這個字時,我很欣喜地讚許了他,應為他能將課堂所學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呀!生活就是我們最大的老師嘛!但是,我一心想讓學生們牢牢記住本課生字,所以在教學本課生字時沒有一個側重點,十二個生字平均用力,幾乎每個字都細細分析了字形,弄清了字義,並擴詞造句,顯得繁複,時間也就在這裏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原本以為這下生字的認讀應該沒問題了吧,可當我將生字融入詞語再來檢查認讀時,沒想到還是會有同學根本不記得。當那個剛轉入的同學看着我發愣時,我的心裏呀,真是長長歎了口氣!其實在這時我應該馬上直接告訴她怎樣拼,可我一時忘了她的拼音基礎不牢,忘了大部分同學還等着,還讓她自己拼出來,並且又再一次地説明怎樣怎樣記,作為老師,話繁無簡,實在是一大弊病!為什麼在識字的時候我沒有想到巧借文本,在後面的讀文中還會與生字碰面呢?學習語文,本就應該在具體的情景中識字,脱離了文本,機械記憶實屬一大忌。

在寫字教學中,由於“斤”和“折”是即要求會認又要求會寫的'字,因此在識記生字的過程中我便一併出示了出來,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再來説一説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之後又分別進行了書空練習。這一點在老師們後來的評課中,我意識到了又犯了平均用力的錯誤。是啊,重點指導“斤”,再引伸到“折”,稍作引導便可以了,讓學生學會自主發現,我又何必每個字都書空一遍呢?時間,就在這一遍遍的重複中被消磨掉了。由於識字環節所花費的時間太多,因此寫字的時間就少了,再到後來的拓展時間也沒了!

回想起整節課,心中充滿無限感慨!有些遺憾,有些失落,更多的是深深的反思!作為老師,首先,我應該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允許出現接受慢的現象的存在,且應該放眼整體,當好舵手;其次,我應該時時提醒自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方法而不是授死知識,學會放手,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向前輩們學習好的經驗與方法,同時不斷對自己進行反思總結,改進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希望在一次次的教學過程中領悟到教育精髓,教學水平能有所提高!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它是一篇自然常識故事,敍寫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過冬的故事,告訴我們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温暖的南方去過冬,青蛙準備吃飽了之後鑽進泥土裏冬眠,蜜蜂則儲藏了很多蜜在蜂巢裏過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動物具有不同的過冬方式,也體現出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在教學本課時,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感受。

一、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繫兒童的生活實踐。

在教學本課時,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來進行,就能使學生學得快樂,學得靈活。本課文內容簡單易懂,我力求讓學生質疑,之後通過自己的朗讀、感悟,讀懂文本,在交流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遣詞造句的準確,激發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也能提高自我的語文素養。出示課題後,我讓學生自己質疑,“冬天到了,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如何過冬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投入課堂,非常認真地開始研讀文本。當講到“遷徙”和“冬眠”的時候,學生都能在實踐中去驗證知識,去了解更多的小動物過冬的知識,反饋知識。這樣使他們學得快樂,學得靈活。

二、教學中注重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學好語文的基本規律是“三分在課內,七分在課外”,應以教材為中心開展“輻射式”語文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語言、用語言,使語文課堂的閲讀教學與課外的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寫作練習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學開始,首先讓學生

認識三種可愛的小動物,讓學生與他們打招呼,這無形中鍛鍊了口語,練習了表達;在讓學習練習用“商量”、“暖和”造句時,擴展了對詞的使用;在做“鑽”的動作時,讓孩子們體驗了字的意思,引出了“刻苦鑽研”這一成語,以上環節的設計,活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同時讓他們感到學習成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將課文內容的理解與學生個性化的願望、想象巧妙結合。這樣在課內呈現出語文課內外有機整合的大語文環境。

總之,語文課應是一個多元藝術元素的綜合體,在課堂的拓展訓練中,教師恰當的語言和靈活的教法是“拓展”的陽光雨露,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學生創新思維的種子才會發芽、生長,才會綻放出絢麗的創新之花。

三、讀演結合,深刻的感受文本。

這篇課文很適合進行分角色的朗讀訓練。所以在課堂上應該留有更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在學生讀的同時,要有方法的指導。學生才能讀的更好。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分角色表演。不僅增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更深刻的感受了文本。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如指導學生讀書時做得不到位,讀與説的訓練不夠紮實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正!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1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説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悦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從重點詞語入手。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圖片,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從而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指出説大話是指:説誇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麼是説大話。這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能一口氣吞下一頭牛,我能用手推動火車。學生從老師的語氣和自己的經歷中瞭解,這些就是誇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説大話。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

第三個關鍵詞“笑”,在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青蛙為什麼笑,小鳥為什麼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笑折射出了小鳥的真誠,善良的規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二)關於寓意達成的反思

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在於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於他的教學育人作用。所以在課文教學的最後環節,需要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於接受新事物,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讓學生自願選擇作在外面飛翔的小鳥。通過小鳥帶着青蛙去外面的世界旅行的過程,它們飛過廣闊的海洋,飛過無邊的沙漠,飛過茂密的森林,讓青蛙看到精彩的外界,也讓學生感受到外面天空的廣闊,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繽紛多彩,這樣潛移默化讓學生在學中有所收穫。我的教學重點是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2、角色體驗,動手操作讓學生能身臨其境,體會到身處環境的不同,所得出的結論就不同。動手讓孩子們體驗青蛙,理解小青蛙,青蛙其實也是無辜的,我們應該理解它。

3、分角色朗讀課文,同桌互讀扮演小青蛙;師生共讀研讀課文,男生演青蛙,女生演小鳥,老師讀旁白。帶動作表演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通過朗讀課文抓住三次對話,理解文意。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達到表演讀的程度。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朗讀,不光學生潛在的朗讀才能得到開發,還能使學生讀中更透徹的理解文章的.寓意。多種方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關於課堂不足的反思

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和思考,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但是課堂的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要注意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在課堂的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讓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讓孩子自己回答的時間太少,應該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所以在以後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語文課堂上學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語文教學成為一個欣賞情,傳授情,感悟情的過程。

在課堂實際操作時,對學生的引導方式上有待改進,對於引導學生感悟寓意環節過於繁瑣,應該適當的簡潔些,系統些,對於孩子們會的內容不宜重複過多。教師的引導在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今後課堂引導要講求技巧,儘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把學到的詞句變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讓語文發揮其工具性。

對於板書應適當的在黑板上點名寓意更有利於突破難點,我定會再接再厲做好語文教學工作。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

第一單元親近大自然,本單元的主題是熱愛祖國大好河山,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這裏有波瀾壯闊的廬山瀑布,有“山行”帶給我們的快樂,有北方最大的湖“美麗的呼倫湖”,還有五嶽之一黃山的氣勢。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配以多媒體課件的展示,知識接受能力增強。

第二單元天真爛漫的兒童生活,包括《採蘑菇的小姑娘》《雨後》和《我想我能行》。課文反映了不同地區孩子們的快樂生活,貼近兒童生活,充滿兒童情趣。這些課文展示了是新時代兒童的情趣、品質和人格,他們熱愛勞動、充滿自信,團結友愛。如《採蘑菇的小姑娘》喜歡與同伴分享勞動的幸福的採蘑菇的小姑娘;《雨後》兄妹倆嬉戲的快樂情境,滲透着哥哥對妹妹的關愛之情和孩子特有的情趣,《我想我能行》面對困難自己努力解決的小貝貝。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了,遇到事情也能主動解決問題了。教學中由於是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課堂變的更加活躍了。

第三單元人與自然,熱愛自然,人與自然熔融和諧,關愛人類共有的家園,包括《村景》、《風鈴草》、《搭船的鳥》和《燕子專列》。《村景》向讀者展現了一幅江南鄉村秋季悠然、和諧的優美圖景;《風鈴草》傳來了生活在林邊的風鈴草發自心底的歌唱——生活在這裏多美好;《搭船的鳥》使讀者見到一隻充滿靈性的搭作者的船捕魚吃的翠鳥,體現了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燕子專列》裝載的是燕子,更是人類的愛心與真情,描述人們用行動譜就了保護燕子的愛心之歌。本單元通過這些內容的點點滴滴的滲透,要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大自然給我們很多啟迪和知識,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帶給我們美的享受)人與自然熔融和諧。

第四單元哲理故事包括四篇課文:《我要的是葫蘆》、《盲人摸象》、《望天》、《蘇珊的`畫》。四篇課文含有豐富的營養,可啟人心智、教人醒戒,告訴了孩子們很多道理。如:要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並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要全面,在全面瞭解事物的情況之後再下結論;做事要多觀察,多思考,不能盲從;明白在生活中要善於動腦筋促轉化,把壞事變成好事。本單元藴涵着深刻的道理,教學中孩子們都積極探討,學到了很多知識。例如《盲人摸象》我就採用了角色表演朗讀的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知識學得很快,收到了可人的成績。《我要的是葫蘆》在認識新字環節上,我把所有的生字都寫在了預備好的葫蘆上,識字環節馬上顯得沒有那麼枯燥了,課堂積極活躍了,學生的認字速度也明顯提高了,抓住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發展。適時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交流意見,多方位體驗感情。

第五單元親情、關愛,包括《古詩二首》、《窗前的紅氣球》、《媽媽睡了》和《送給奶奶的陽光》,課文素材大部分來源於兒童真實、自然的生活經歷,從不同角度呈現了孩子們真實的生活場景,真實的心靈感受。如《窗前的紅氣球》一文體現了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媽媽睡了》一文展示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送給奶奶的陽光》一文中展示了小孩子對長輩的關愛之情。《古詩二首》也體現了兄弟、朋友之間的深情。

施教時,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面對學生的真實,面對真實的學生,組織語文學習活動,在自主閲讀、交際過程中引發共鳴,關照自身,用童心體會感情文章,有自發的個性感情和創新,不僅使學生就文本有所得,提高思想認識,更應把學習過程中的習得落實在日常行動中,實現從兒童生活中來,學習提升兒童生活,指導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我們應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讓學生聯繫自己生活經驗,通過反覆誦讀或多媒體手段創設的畫面展開想象,理解詩、文的意思,體會其中所藴涵的情感,然後在小組交流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創設出一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諧互助,充滿人文氣息的合作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第六單元奇異的世界充滿了無盡的奧祕,它是人類永遠都無法擺脱的誘惑。從古至今,人類對自然的探求,一代一代,從未間斷。兒童是自然的孩子,他們對自然界的萬千物象都有着原始的好奇心和與生俱來親和力。本單元選取的這組文章,將孩子的心送還給自然,讓他們盡情感受自然的奧妙,這組課文以文學的筆和會飛翔的思維,極富兒童情趣的演繹了自然科普知識,使知識如此鮮活,兒童讀這樣一組文章,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會發展他們熱愛自然,探求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知識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力量。

第一篇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文中把植物和種子分別當作“媽媽”和“孩子”來寫,讀起來親切、有趣,調動起兒童的閲讀興趣和觀察探索大自然的慾望。《地球的清潔工》通篇用擬人化的手法向讀者介紹了幾種動物在清潔地球環境方面的不同本領,通俗形象地説明了動物在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從全新的角度闡釋動物與地球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我是你的朋友》通篇以擬人化的寫法,賦予蛇以人的感情,人性化的蛇娓娓道來,似乎在和人進行親切交談。讀來親切,也容易使孩子達到情感的共鳴。《最後一片樹葉》以對話的形式,寫出了樹上最後一片樹葉由不快樂到快樂的情緒變化,運用擬人手法巧妙地向小讀者滲透了關於落葉的自然常識。借樹葉揭示了生命的過程。

第七單元人物故事包括四篇課文:《小英雄於連》、《奇特的“鋼琴”》、《華羅庚的故事》,一個綜合學習和一個口語交際《我們要到野外去》。三篇課文向大家講述了三個人物故事,有小孩也有青年,小英雄於連急中生智,救了全城的百姓;作曲家冼星海因陋就簡,用瓶瓶罐罐創作出動聽的樂曲;華羅庚小時候好學好問,敢於給教授挑錯,最終刻苦努力成為偉大的數學家。它們都在向我們傳遞着一種信息,樂觀向上的個性,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對祖國對興趣那份執著的熱愛。另外,這幾篇課文還將我們引向更廣闊的閲讀空間,瞭解這些人物的來龍去脈,瞭解更多的人物故事,這不僅使我們開闊了視野,還使我們受到更多的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查閲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第八單元的文化主題為“傳統文化”。學習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課標中的明確要求。本單元編排了《戈壁灘上古長城》、古代的女英雄花木蘭的動人故事、紙的有關常識和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西遊記》節選——《唐僧取經》片段。這些故事具有超越空間的衝擊力與綿長不朽的生命力,所以一直流傳至今。第八單元編選的幾篇文章,旨在通過經典篇章的誦讀和淺顯易懂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通過熟悉的故事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領略民族文化的不朽魅力,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語文的情感。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3

《回聲》是一篇科學性很強的文章,通過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形象地告訴了學生,和回聲有關的知識。網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點放在了向學生介紹回聲的形成這一塊上。但是我認為國小二年級的學生,識字朗讀才是我們教學的重點。作為這課的第一課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識字和朗讀上。本課的生字是“呱、哩、圈、紋、碰、返”六個子,相對來説比較簡單。而且很有規律,呱(口+瓜)哩(口+裏)圈(口+卷)紋(糹+文)返(辶+反),他們的讀音有類似的地方。而且有三個口字旁的字,識字是很有規律的。我的教案中設計了兩個合作的環節,小組合作識字和小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主要體現合作的是第一個環節——小組合作識字。在這節課中我花的時間最多的就是這個環節,總結了一下,覺得原因還是有很多:

1、讓學生把方法寫出來比較耗時,可以改成口頭交流,比較省時,效果也應該會不錯。還有個別學生組詞時有錯誤。

2、反饋花了大量的時間,是否可以尋找更好的`方法。

3、學生對這個方法掌握得還是不夠好。

4、任務分配還沒有到位。 我想通過這堂課,在以後的班級小組合作中,我還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找一些更為省時的方法,學生之間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嘗試琢磨。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4

《場景歌》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場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詞的用法,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並嘗試用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在識記生字這一環節上,大部分學生只是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是太高。

而我在教學中也沒有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同時對視識字教學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時多注重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

2、做“小詩人”這一環節,提出問題後馬上讓學生合作學習,有點流於形式。分析對合作學習理解不夠深透,忽視了部分

學生沒能進行充分的個體學習與自我感悟。對策合作學習要落到實處,在合作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後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5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粹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表現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揭示當時的背景和形勢。第二自然段敍述了紅軍戰士們爭着到茅坪去挑糧。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講了朱德加入了挑糧的隊伍,戰士們怕他累着,藏了他的扁擔,但他又連夜做了一根,並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全文沒有一句對話,但通過人物的行動和心理,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革命偉人的鮮活形象。課文以“朱德的扁擔”為題,以小見大,於細微處見精神,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紅軍指揮官的形象,而且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表現出革命戰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於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學生把自己當作是故事中的一員,參與當時的艱辛,這樣不但有助於教學的開展,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感同身受,激發學生對革命領導人的尊敬與熱愛。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在課堂上逐步培養。教學這一課時,我通過“多讀課文”的方法,引導孩子自己感悟。以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再思中感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成功之處

1、講授本課,我從題目入手,採用層層問題展開教學:這是一根怎樣的扁擔?朱德拿這根扁擔幹什麼?朱德為什麼在扁擔上刻了“朱德的'扁擔”?把難點一步步地剝離,一個一個突破。

2、我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就讓孩子們明白挑糧的不容易,尤其走山路,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讓學生體會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羣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了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三、不足之處

1、在指導書寫時,僅僅是藉助課件,而沒有進行示範寫,學生印象不夠深刻,效果不好。

2、由於文章篇幅較長,課文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經歷相差甚遠,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教學中沒有把握好分寸,應多利用一些現代化的工具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這樣教學起來就不會那麼辛苦。因此,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四、改進措施

“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方。”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選擇合適的閲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閲讀能力。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要會選教法,能讓學生在引導下儘可能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當然,還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旨在通過發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讓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表現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同時表現出廣大戰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課文所記敍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甚遠,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則成為課文的重難點。教學中,我把課文的重點落在了第三自然段。通過圖文結合讓學生真正理解,作為革命領袖,要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風範。在指導學生看圖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看圖,用自己的話説説圖中的內容。”話音剛落,小手林立,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或文中語句、或自己組織語言。我繼而又問:“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作為革命領袖,為何要親自和戰士們一道呢?”一個極其普通的孩子卻大膽地回答道:“他想讓戰士們更有精神去打敗敵人,所以自己親自去,想和他們共同……”此時,他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心中的感受,或許是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詞語來表達。我欣喜地送給他一個讚賞的笑容,其實能説出這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於是我立刻送給他“同甘共苦”一詞,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來讀懂的目光。再細讀,品悟,從而加深了對“同甘共苦”一詞的理解。

二、成功之處:通過讀圖回答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積極、這年的鼓勵,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三、不足之處:本文的時代背景比較遠了,學生在學習此類課文的時候,有一定的時代距離感,因此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積極性不高。教師在課堂上也有不容易把控的感覺。

四、改進措施:課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紹了一些補充材料,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並通過“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中的“不遠處”來體會當時環境的危險。

【教學反思】成功之處:

《朱德的扁擔》是一篇紀念抗戰時期,讚揚人物品質的文章。為了讓學生能產生情感共鳴,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十分重要,我首先進行了情景創設,然後層層推進讓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進行小組學習。在小組學習討論交流時,我以讀為基礎,充分體現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在進行人文性薰陶的同時,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孩子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聯繫理解重點詞句,積累好的詞句、進行説寫訓練,初步感受作者組織語言、運用詞語的方法,促進由讀到寫的遷移,為他們今後的語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

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jiaoxuefansi/r6xr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