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1

《認識物體》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分類知識,並且在生活中對幾何形體有一定的感知的基礎上後進行的。學生能夠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感受物體的形狀特點,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物體。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打下基礎。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感知每類形體的特徵。難點是知道立體圖形的名稱。

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我準備了一些生活中四種物體形狀的生活品,如:乒乓球、月餅盒、鉛筆盒、魔方,易拉罐等,讓學生初步感知物體是有不同形狀的,然後創設了把這些物品分分類的小遊戲,引導學生把其中的物體進行分類,依次觀察每類物體,積累感性認識,接着分別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圖形,並認識相應圖形的名稱,初步認識這些形體。

成功之處:

1、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1)將實物放在封閉的紙箱裏,讓學生到講台上來摸,猜猜裏面裝的是什麼。

(2)將實物擺到講台上,讓學生説出它們的名稱,在那裏見過,並説出它的用途。

2、自主探索,構建新知

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我準備了一些生活中四種物體形狀的生活品,如:乒乓球、月餅盒、鉛筆盒、魔方,易拉罐等,讓學生初步感知物體是有不同形狀的,然後創設了把這些物品分分類的小遊戲,引導學生把其中的.物體進行分類,依次觀察每類物體,積累感性認識,接着分別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圖形,並認識相應圖形的名稱,初步認識這些形體。

通過教學發現,很多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已經有了生活經驗,大多能説出物體的名稱。只有在説到圓柱的時候,學生會説成:圓柱體。球,學生會説圓或球體。對名稱反覆強調,學生便能準確説出各物體的名稱。

3、實踐應用,拓展提高

用橡皮泥捏一個自己喜歡的形體,可以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比比誰的手巧,就能獲得這片金鑰匙!

不足之處:

1、在突破難點上,我沒有讓學生舉例子,讓學生在生活找這些物體。

2、沒有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表述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經常反思並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以適應新的教學要求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2

傳統幾何教學把知識的獲取和邏輯思維的發展作為主要目標,非常強調幾何的推理價值,在實際教學中我嚐到了探索的喜悦,對幾何教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1、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空間觀念。

本課打破常規,用“猜一猜”引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念和學習慾望,在操作活動中,初步體念了立體和平面的轉換。接着讓學生在學具中辨別,在生活實例中辨別。教師精心安排的回憶,觀察,操作,等多種途徑激發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使空間觀念在大量直觀感知中逐步形成和發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創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圍,能夠激發起學生創新的火花。這在活動四中體現得尤為充分。在這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僅僅只是活動的組織者。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通過生與生思維的碰撞,一個方法比一個方法更有新意,一個比一個結論更加精彩。試想,如果學生沒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創新的萌芽又怎能長大?

值得思考的問題:1、如何把握國小數學(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化程度問題。如本節課學生通過操作體念面在體上,在反饋時,學生的表述到何程度為好?是讓他停留在整體感悟不再深究?還是引領他往規範的定義上*?如學生在找實例時説:門是長方形的。我們如何引導?2、學生在平等的對話過程中動態生成,學生需要時間獨立思考,需要時間合作交流,需要時間展示發現和體會,需要時間進行解釋説明……但時間不允許,只能在一些環節草草收場。怎麼辦?如果就這樣浮於表面的話,如何去追求“思維的靈動”和“動態的生成”?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3

本單元包括兩部分內容: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基本是立體圖形,而對平面圖形的感知比較少,將立體圖形的認識編排在平面圖形之前,可以藉助學生日常已有的圖形經驗以及對物體的操作活動幫助學生感知幾何形體的'特徵,建立清晰的表象。

由於學生剛接觸幾何圖形方面的知識,所以只要求學生能辨認不同的平面圖形就可以了。考慮到學生已經能夠辨認立體圖形和初步感知立體圖形的特徵,分利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來引入平面圖形,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在向學生滲透面構成體的關係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感受知識轉化和形成的過程。

我在完成練習五第5題時,覺得在用球是否能畫出圓這一問題上存在爭論。從理論上講是可行,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難度。不過在實際教學中用硬紙板把球緊緊地包裹起來,形成一個圓柱豎在桌子上,然後沿着這個圓柱的底的邊緣畫出圓。這種方法成功地運用了轉化的思想,巧妙地將用球畫圓轉化為用圓柱畫圓,對變換思路、解決問題頗具啟發。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強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強調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將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藴含在活動中,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例如,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分別是什麼形狀的,哪些物體的形狀相同,等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形成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讓學生通過滾一滾、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畫一畫等活動,充分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徵。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4

《認識物體》是一年級上冊教學內容,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在認識物體的活動中,體會比較、分類等到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和空間概念。從課堂教學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教學效果良好,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具體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受:

一、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的開頭便是創設了一個聖誕老人送禮物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課堂的練習部分也加上了一個情境的延續部分,把學生反覆練習摸以及到紙上找圖形的活動變得豐富生動了,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組織了課堂紀律。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自己的實踐中不斷的發現,不斷的獲得知識。

在低年級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我便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分類,按照規則,想怎麼分就怎麼分,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只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就應當給予肯定與鼓勵。再有,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再説一説,捏一捏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自己在動手操作的時候發現這些物體的特點,並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認識了這四種物體後,教師讓學生舉例子,讓學生在生活找這些物體的影子,然後呢,拿出你喜歡的物體隨意的玩,也是和他們最熟悉的玩具聯繫在一起,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而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加入了讓學生看精美建築的圖片,孩子們情緒高漲,他們不僅從建築中感受到了所學物體的美,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本節課個人感覺比較成功是練習的設計,這部分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跳出課本的書面練習,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動手實踐活動加深對物體的認識,個人覺得效果更好,學生也學得很有興趣。但是由於本人是第一次教學一年級,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還不夠充分了解,教學中發現很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物體》教學反思5

傳統幾何教學把知識的獲取和邏輯思維的發展作為主要目標,非常強調幾何的推理價值。《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全面體現幾何的價值,特別是幾何在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合情推理等方面“過程性”的教育價值。幾何教學,從20世紀60年代的教具演示,到80年代的學具操作;從形式推導到公式意義的理解;從關注學習結果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形成了一種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在實際教學中我嚐到了探索的喜悦,對幾何教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1、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空間觀念。

本課打破常規,用“猜一猜”引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念和學習慾望,在操作活動中,初步體念了立體和平面的轉換。接着讓學生在學具中辨別,在生活實例中辨別。教師精心安排的回憶,觀察,操作,等多種途徑激發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使空間觀念在大量直觀感知中逐步形成和發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創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圍,能夠激發起學生創新的'火花。這在活動四中體現得尤為充分。在這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僅僅只是活動的組織者。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通過生與生思維的碰撞,一個方法比一個方法更有新意,一個比一個結論更加精彩。試想,如果學生沒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創新的萌芽又怎能長大?

值得思考的問題:

1、如何把握國小數學(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化程度問題。如本節課學生通過操作體念面在體上,在反饋時,學生的表述到何程度為好?是讓他停留在整體感悟不再深究?還是引領他往規範的定義上*?如學生在找實例時説:門是長方形的。我們如何引導?

2、學生在平等的對話過程中動態生成,學生需要時間獨立思考,需要時間合作交流,需要時間展示發現和體會,需要時間進行解釋説明……但時間不允許,只能在一些環節草草收場。怎麼辦?如果就這樣浮於表面的話,如何去追求“思維的靈動”和“動態的生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jiaoxuefansi/jqdm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