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子部 >道家莊子 >

《莊子集解》內篇第三養生主

《莊子集解》內篇第三養生主

《莊子集解》內篇第三養生主
順事而不滯於物,冥情而不攖其天,此莊子養生之宗主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有窮盡,知無畔岸。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向雲:“殆,窮困〔一〕。”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已,止也。事過思留,其殆更甚。言以物為事,無益於性命。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王夫之雲:“聲色之類,不可名為善者,即惡也。”二語淺説。緣督以為經,李頤雲:“緣,順。督,中。經,常也。”李楨雲:“人身惟脊居中,督脈並脊而上,故訓中。”王夫之雲:“ 身後之中脈曰督。緣督者,以清微纖妙之氣,循虛而行,自順以適得其中。”深説。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全其有生之理。可以養親,以受於親者歸之於親,養之至也。可以盡年。天所與之年,任其自盡,勿夭折之,則有盡者無盡。從正意説入,一篇綱要,下設五喻以明之。

  〔一〕“窮困”,釋文作“疲睏之謂 ”。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釋文:“丁其名。崔、司馬雲:‘文惠君,梁惠王。'”成雲:“ 解,宰割。”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蘇輿雲:“説文:‘踦,一足也。'膝舉則足單,故曰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司馬雲:“砉,皮骨相離聲。”崔雲:“砉音畫。騞音近獲,聲大於砉也。”成雲:“砉然向應,進奏鸞刀,騞然大解。”莫不中音。釋文:“中,丁仲反。下同。”合於桑林之舞,司馬雲:“桑林,湯樂名。”崔雲:“宋舞樂名。”釋文:“ 左傳‘舞師題以旌夏'是也。”乃中經首之會。向、司馬雲:“經首,咸池樂章也。”即堯樂。宣雲:“會,節也。”文惠君曰:“嘻!李雲:“歎聲。”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成雲:“進,過也。”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成雲:“操刀既久,頓見理間,才睹有牛,已知空郤。亦猶服道日久,智照漸明,所見塵境,無非虛幻。”方今之時,臣以神遇,向雲:“暗與理會。”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成雲:“官,主司也。”案:“官” 承上,專以目言。目方睹其跡,神已析其形。依乎天理,成雲:“依天然之腠理。”批大郤,字林:“批,擊也。”成雲:“ 大郤,間郤交際之處。”郭音卻。道大窾,郭慶藩雲:“窾當為款。漢書司馬遷傳注:‘款,空也。 '謂骨節空處。”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俞雲:“技蓋枝之誤。枝,枝脈;經,經脈。枝經,猶言經絡〔一〕。素問王注引靈樞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支、枝通作。經絡相連處,必有礙於遊刃,庖丁因其固然,故無礙。”釋文:“肯,著骨肉。司馬雲:‘綮,猶結處也。'音啟。”言枝經肯綮,皆刃所未到。嘗,試也。而況大軱乎!軱音孤。崔雲:“槃結骨。”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崔雲:“族,眾也。 ”俞雲:“謂折骨,非刀折。左傳曰:‘無折骨。'”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釋文:“磨石。”彼節者有間,節,骨節。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郭雲:“交錯聚結為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郭雲:“不屬目他物。”行為遲。郭雲:“徐其手。”動刀甚微,謋然已解,謋與磔同,解脱貌。 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郭雲:“逸足容豫自得之謂。”案:田子方篇亦云:“方將躊躇,方將四顧。”善刀而藏之。”釋文:“善,猶拭。”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牛雖多,不以傷刃,物雖雜,不以累心,皆得養之道也。一喻。

  〔一〕“絡”原誤“路”,據集釋引俞樾説改。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司馬雲: “公文姓,軒名,宋人。”簡文雲:“右師,官名。” “是何人也?惡乎介也?介,一足。天與,其人與?”司馬雲: “為天命與,抑人事也?”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司馬雲:“獨,一足。”案此與德充符篇三兀者不同:介者天生,兀者人患。人之貌有與也。郭雲:“兩足並行。”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形殘而神全也。知天則處順。二喻。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蘄同期。猶言不期而遇。下同。李雲:“樊,藩也,所以籠鳥〔一〕。”神雖王,不善也。釋文:“王,於〔二〕況反。”不善,謂不自得。鳥在澤則適,在樊則拘;人束縛於榮華,必失所養。三喻。

  〔一〕“鳥”,釋文作“雉”。

  〔二〕“於”原誤“千”,據釋文改。

  老聃死,司馬雲:“老子。”案:老子不知其年,此借為説。秦失吊之,釋文:“失音逸。”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 “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謂真人不死。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所謂“不言而信,不比而周”也。會,交際。言,稱譽。言老子誠能動物,我之不哭,自有説也。是遯天倍情,忘其所受,釋文:“遯,又作遁。”是,謂老聃。情,乃惠子所謂情,見德充符篇。受者,受其成形。古者謂之遁天之刑。語又見列禦寇篇。德充符以孔子為天刑之,則知“遁天刑”是讚語。舊解並誤。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釋文:“縣音玄。”成雲:“帝,天也。”案:大宗師篇雲:“ 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與此文大同。來去得失,皆謂生死。德充符郭注亦云:“生為我時,死為我順;時為我聚,順為我散也。天生人而情賦焉,縣也。冥情任運,是天之縣解也。”言夫子已死,吾又何哀!四喻。

  指窮於為薪,以指析木為薪,薪有窮時。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形雖往,而神常存,養生之究竟。薪有窮,火無盡。五喻。順事而不滯於物,冥情而不攖其天,此莊子養生之宗主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有窮盡,知無畔岸。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向雲:“殆,窮困〔一〕。”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已,止也。事過思留,其殆更甚。言以物為事,無益於性命。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王夫之雲:“聲色之類,不可名為善者,即惡也。”二語淺説。緣督以為經,李頤雲:“緣,順。督,中。經,常也。”李楨雲:“人身惟脊居中,督脈並脊而上,故訓中。”王夫之雲:“ 身後之中脈曰督。緣督者,以清微纖妙之氣,循虛而行,自順以適得其中。”深説。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全其有生之理。可以養親,以受於親者歸之於親,養之至也。可以盡年。天所與之年,任其自盡,勿夭折之,則有盡者無盡。從正意説入,一篇綱要,下設五喻以明之。

  〔一〕“窮困”,釋文作“疲睏之謂 ”。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釋文:“丁其名。崔、司馬雲:‘文惠君,梁惠王。'”成雲:“ 解,宰割。”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蘇輿雲:“説文:‘踦,一足也。'膝舉則足單,故曰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司馬雲:“砉,皮骨相離聲。”崔雲:“砉音畫。騞音近獲,聲大於砉也。”成雲:“砉然向應,進奏鸞刀,騞然大解。”莫不中音。釋文:“中,丁仲反。下同。”合於桑林之舞,司馬雲:“桑林,湯樂名。”崔雲:“宋舞樂名。”釋文:“ 左傳‘舞師題以旌夏'是也。”乃中經首之會。向、司馬雲:“經首,咸池樂章也。”即堯樂。宣雲:“會,節也。”文惠君曰:“嘻!李雲:“歎聲。”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成雲:“進,過也。”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成雲:“操刀既久,頓見理間,才睹有牛,已知空郤。亦猶服道日久,智照漸明,所見塵境,無非虛幻。”方今之時,臣以神遇,向雲:“暗與理會。”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成雲:“官,主司也。”案:“官” 承上,專以目言。目方睹其跡,神已析其形。依乎天理,成雲:“依天然之腠理。”批大郤,字林:“批,擊也。”成雲:“ 大郤,間郤交際之處。”郭音卻。道大窾,郭慶藩雲:“窾當為款。漢書司馬遷傳注:‘款,空也。 '謂骨節空處。”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俞雲:“技蓋枝之誤。枝,枝脈;經,經脈。枝經,猶言經絡〔一〕。素問王注引靈樞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支、枝通作。經絡相連處,必有礙於遊刃,庖丁因其固然,故無礙。”釋文:“肯,著骨肉。司馬雲:‘綮,猶結處也。'音啟。”言枝經肯綮,皆刃所未到。嘗,試也。而況大軱乎!軱音孤。崔雲:“槃結骨。”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崔雲:“族,眾也。 ”俞雲:“謂折骨,非刀折。左傳曰:‘無折骨。'”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釋文:“磨石。”彼節者有間,節,骨節。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郭雲:“交錯聚結為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郭雲:“不屬目他物。”行為遲。郭雲:“徐其手。”動刀甚微,謋然已解,謋與磔同,解脱貌。 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郭雲:“逸足容豫自得之謂。”案:田子方篇亦云:“方將躊躇,方將四顧。”善刀而藏之。”釋文:“善,猶拭。”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牛雖多,不以傷刃,物雖雜,不以累心,皆得養之道也。一喻。

  〔一〕“絡”原誤“路”,據集釋引俞樾説改。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司馬雲: “公文姓,軒名,宋人。”簡文雲:“右師,官名。” “是何人也?惡乎介也?介,一足。天與,其人與?”司馬雲: “為天命與,抑人事也?”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司馬雲:“獨,一足。”案此與德充符篇三兀者不同:介者天生,兀者人患。人之貌有與也。郭雲:“兩足並行。”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形殘而神全也。知天則處順。二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zibu/zhuangzi/vl8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