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有關之事的大全

枕蓆之事的意思和解釋是什麼
鴻都之事的意思和解釋是什麼
  • 鴻都之事的意思和解釋是什麼

  • 鴻都之事【意思解釋】1.《後漢書.崔寔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後以"鴻都之事"指賣官鬻爵以求財貨。...
  • 21450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故事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故事

  • 【注音】shīzhīdōngyú,shōuzhīsāngyú【成語故事】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派大將馮異與鄧禹去圍剿赤眉農民起義軍,鄧禹與義軍交戰後不幸損兵折將,馮異命令部隊加強防禦,收攏潰散的散兵,同時派軍裝成赤眉軍打入其內部,結果大獲全勝。朝廷下文書表彰他們的戰鬥是...
  • 14270
王獻之的故事
  • 王獻之的故事

  •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書聖王羲之第七子。他和他父親王羲之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跟本站小編一起看看王羲之與王獻之的故事吧!王獻之的故事王獻之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xī)之的兒子。他從小就跟父親練字。獻之很聰明,八九...
  • 14622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的故事
  •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的故事

  • 【注音】héshìzhībì,suíhóuzhīzhū【成語故事】春秋時珠寶匠卞和發現一塊璞玉,進獻給楚厲王,楚厲王砍了他的左腳;進獻給楚武王,楚武王砍了他的右腳,只有楚文王識貨,這塊玉叫和氏璧。漢東之國姓姬的隋侯救蛇,蛇吐出一顆大珍珠報答他,這顆珍...
  • 6712
簸之揚之,糠秕在前的故事
  • 簸之揚之,糠秕在前的故事

  • 【拼音】bǒzhīyángzhī,kāngbǐzàiqián【成語故事】東晉時期,司馬昱邀請王坦之和範啟前去議事,範啟年齡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齡小而官位大。他們兩人互相謙讓讓對方走前頭。王坦之走在範啟前開玩笑説簸之揚之,糠秕在前。範啟反脣相譏:淘啊汰啊,沙礫在後...
  • 24947
燃眉之急的故事
  • 燃眉之急的故事

  • 【注音】ránméizhījí【典故】問:‘如何是急切一句?’師曰:‘火燒眉毛。’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元祐初,温公入相,諸賢並進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文獻通考·市糴二》【釋義】燃:燒。火燒...
  • 19665
童年紀事之一
  • 童年紀事之一

  • 泅渡歲月之河,一轉身,逝者如斯,俱往也,童年已成遙遠的回憶。如飄散的煙霧,依稀盪漾在模糊的地平線。如不能連貫的斷片,零碎散亂卻清晰。斷片一: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和堂姐妹們在壩子裏玩“抓賊”遊戲。抓賊,有點象老鷹抓小雞,誰先找到並抓住躲在暗處的賊,誰就是隊長,有權罰...
  • 20911
腹心之疾的故事
  • 腹心之疾的故事

  • 【拼音】fùxīnzhījí【成語故事】楚昭王27年,楚昭王看到奇怪的天象就去問成周太史,成周太史要求他去祭祀,去掉腹心的疾病。楚昭王不信,就帶兵駐在城父,準備救援吳國進攻的陳國,昭王突然生病,一天比一天重,還是不肯去祭祀,直到病故。【典故】所以為腹心之疾者趙也。...
  • 15067
聊天趣事之3
  • 聊天趣事之3

  • 暑假剛開學,因學校工作較忙,好長時間沒有上線。晚飯後,閒來無事,就掛起了qq,剛上線不久,就看到花香的頭像亮了起來,我很高興,便給她發去了信息。“你好,花香?”“嗯,好久沒見你來過了,還好嗎?”她隨之回覆道。“我這段太忙,忙的我焦頭爛額。”我調侃道。“工作再忙也要...
  • 25454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故事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故事

  • 【注音】yǐzǐzhīmáo,gōngzǐzhīdùn【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韓非子曾講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見人推銷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沒有穿不透的東西;一會又向人推銷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沒有什麼東西能戳穿它。人羣中有人問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
  • 19441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故事
  •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故事

  • 【拼音】qiánshìbùwàng,hòushìzhīshī【成語故事】戰國初,晉國大臣智伯掌握了大權,他派人向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索要土地。趙襄子拒絕,智伯聯合魏、韓出兵圍困趙,趙派謀士張孟談去遊説魏、韓,他們三家聯合消滅了智伯,要封賞張孟...
  • 17895
入幕之賓的故事
  • 入幕之賓的故事

  • 【拼音】rùmùzhībīn【成語故事】晉朝時期,大將軍桓温因為赫赫戰功開始居功自傲,先是廢海西公立晉文帝。後來又圖謀篡奪皇位。他拉攏郗超等人。在召見敵對派謝安時,讓郗超躲在幕後偷聽。風把幕帳吹開暴露了郗超。謝安風趣地稱他為入幕之賓。【典故】謝安與王...
  • 20323
聊天趣事之2
  • 聊天趣事之2

  • 在我和花香聊天的過程中,我乖巧的女兒也逐漸喜歡上了在我旁邊觀戰,有時還會為我出謀劃策,助我一臂之力,並戲言拜花香為師,她欣然應允。此後她們便以師徒相稱,使我們的談話更加妙趣橫生。有一次和花香聊天時,我感慨於愛好興趣如此相當的網友的確難得,隨打出一聯“一句話兩...
  • 4804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文
  •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文

  •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文1每每讀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個成語,...
  • 4437
致無所事事之人作文
  • 致無所事事之人作文

  •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致無所事事之人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致無所事事之人作文1總有一些...
  • 30112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故事
  •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故事

  • 【注音】shízhīwúwèi,qìzhīkěxī【成語故事】公元217年,夏侯淵被劉備殺死,漢中失守。曹操率大軍前去漢中,雙方對峙幾個月,曹軍處境越來越不妙。一天晚上曹操吃飯發現湯中有雞肋,隨口説出雞肋兩字,被楊修誤以為是退兵的意思。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
  • 20455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故事
  •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故事

  • 【注音】shīzhīháolí,chàzhīqiānlǐ【成語故事】西漢時期,趙充國奉漢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區叛亂,見叛軍軍心不齊,就採取招撫的辦法,使得大部分叛軍投誠。可漢宣帝命他出兵,結果出師不利。後來他按皇命收集軍糧,造成叛亂,他感慨地説: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
  • 12194
後來之秀的故事
  • 後來之秀的故事

  • 【注音】hòuláizhīxiù【成語故事】東晉時期,年輕官員王忱去拜訪他的學者舅舅範寧,剛好張玄也在範家,張玄擺出一副老前輩的架勢,想叫王忱給他施禮,王忱沒有理他。範寧責怪王忱,王忱認為老前輩應該謙遜。範寧認為王忱年輕有見識,真可謂後來之秀。【出處】範...
  • 19769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故事
  •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故事

  • 【注音】qìzhīkěxī,shízhīwúwèi【成語故事】公元217年,夏侯淵被劉備殺死,漢中失守。曹操率大軍前去漢中,雙方對峙幾個月,曹軍處境越來越不妙。一天晚上曹操吃飯發現湯中有雞肋,隨口説出雞肋兩字,被楊修誤以為是退兵的意思。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
  • 15413
父母之邦的故事
  • 父母之邦的故事

  • 【拼音】fùmǔzhībāng【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碰壁後,在冉求的幫助下,終於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沒有重用他。他認為與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閒居起來,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春秋》等。【出處】枉...
  • 25153
祖沖之的故事
  • 祖沖之的故事

  • 導讀:祖沖之,(公元420xx年4月20日-公元520xx年)漢族人,字文遠。祖籍河北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1]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他創立《大明曆》並且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從宋孝武帝即位之後,宋王朝很快就衰落了。在這個時期,卻出了一個傑出的科學家祖沖之...
  • 15032
意外之事作文
  • 意外之事作文

  •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意外之事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意外之事作文1在週末秋高氣爽的早晨,父母親因有...
  • 11953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故事
  •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故事

  • 【注音】jiāngyùqǔzhī,bìxiānyǔzhī【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當權貴族智伯倚仗權勢向魏桓子強行索要土地。魏桓子的謀士獻計,同意給土地,這樣智伯就會更加貪婪,再向其他貴族要地,其他貴族就會聯合對付他,這叫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後來智伯被貴族聯合打敗,魏桓...
  • 19774
事業成功之道
  • 事業成功之道

  • 一個人想要事業成功,不吃苦頭,談何容易。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事業成功之道,歡迎閲讀!事業成功之道1:與成功者在一起要成功就要與成功者在一起,這是成功之道,是顛不可破的真理!曾有人説:事業太不順心了,實在無法激發出個人的潛力。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你沒有和成功者在...
  • 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