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中國文化作文集錦15篇

中國文化作文集錦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文化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中國文化作文集錦15篇

中國文化作文1

一根紅線,曲曲折折,穿插中被賦予了生命之源;千迴百轉,交織着希望。它讓我對祖國的認知再一次被刷新……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伴隨着響亮的鞭炮聲,一縷縷青煙騰入雲霧之中。街道上到處是歡聲笑語,人們身着新衣裳,喜氣洋洋地迎接春節的到來。

我牽着父母的手在密集的人羣中穿梭着,街上擺設着各式各樣新奇的物品,五花八門。古色古香的老店鋪外,聚集着一羣外國人,我不禁跑過去湊熱鬧。

只見一羣外國人正圍着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老者手裏拿着紅線,正專心致志地編織着一個美麗的中國結。編,抽,繞,挑,一條紅線在老者手中結成了鮮紅的大結,加上下面胖乎乎的五個彩色的小繡球,美極了。一個外國小男孩看着中國結,興奮地叫道:“哇!very good!”我上前與那名小男孩交談,他用着不太純屬的`中國話説:“你們中國真好!山清水秀,有那……那麼多的工藝,我們那邊都……都沒有。還有中國結,真漂亮啊!你……你一定很自豪吧!”

聽了我們的話,一直埋頭專心編織中國結的老者緩緩地抬起頭,他微微一笑,説:“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呀,承載着我們中國人的美好願望。看着中國結,就如同看到了當初在祖國大好河山上,革命戰士浴血奮戰的場景。如今,看着祖國已經屹立在世界之林,真是倍感欣慰啊!”聽着老者的話,我彷彿也透過中國結,看見當初革命英雄奮力拼搏的情境,眼眶中一陣濕潤。

回過神來,只見老者將編織好的中國結拎在手上,高高地舉起了一面小國旗。“看,中國結和我們的五星紅旗!”他的眼中散發着一種不知名的光芒,那是他對祖國的感情吧!鮮紅的紅旗隨風飄揚,在藍天下,紅旗顯得格外耀眼。那用烈士鮮血染紅的旗幟,映襯着那同樣紅紅的中國結,是那麼和諧美好。

一箇中國結,交織着希望,演繹着夢幻,表現着中國心,包含着中國情。我為我骨子裏流淌的中國人的血液而驕傲、自豪!做為祖國新一代的接班者,我希望以我的努力,為國旗和中國結增添光彩,讓華夏文明越傳越遠!

中國文化作文2

中國精神文化本應是一片綠洲,充滿生機,而今在諾大的精神土地上呈現的卻是一片荒蕪。唯有部分綠樹還在成長,其餘的如同深秋的滄桑老樹,落葉灑滿一地,讓人看了格外的淒涼。面對如此境況國人應該覺醒,讓我們的腦海再度充盈,縈繞在那經五千年洗禮的精華。

喧囂的世界為我們塗上一絲絲煩躁,一點一滴的'抹去支撐我們身體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精華的精神,將它化為利劍,刺破喧囂。

回念古時,歷史的精神威力在孔子身上體現。氤氲的風打上紫色的窗,孔子在屋前皎潔的月光下給弟子傳送精華。所以有《論語》出世,正是它汲取精神精華,它能治國治家平天下。孔子的精神猶如一杯茶,飄香四溢韻味深刻。

反思今天的我們,還有幾人可有孔子的魄力。如今的我們被名利、金錢所誘,在世間行屍走肉般追逐着它們。面對功名與利祿,還有幾人能禁住誘惑。我們需要學習孔子的精神,在腦海中為中國文化留下一塊清明之地。莫待有朝一日,我們驀然頓悟卻發現自己已白髮蒼蒼,只能搖頭歎息。

當年杜甫高吟:“何時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他那一顆為寒士歡顏的心,至今仍在蒼穹中散發無盡光芒。杜甫的言行震撼了我,他的詩如同一粒種子埋進世人心中,等待開花。只有將精神文化不斷傳承,用這些精神去澆灌種子,它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我們只要靜下心體悟古人精神文化,塵世浮華又能奈何。杜甫的言行我們的愛心,縱使風再大再寒用愛心建起的屋舍也不會倒塌。

重新拾起古人精華的精神吧,這些都是歷經千百年歲月沖刷洗禮出的精華。它是先輩為我們留下最珍貴的禮物,我們怎忍心將其拋棄。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他懂得人生若偏離方向,被虛榮支撐,浮華蔽眼,最終收穫的只是一行行眼淚,一聲聲黑夜裏的歎息;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屈原懂得這個世界的濁太多太多,不見也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懂得一個人難免一死,頭可斷,志不屈,要把對祖國的耿耿忠心寫入史冊,使之永垂不朽。這是古人對大道的闡揚,因此經久不息。古代聖人為我們編織美麗的精神彩虹,我們應該懂得欣賞,學會體悟。

每個身體都應該有精神支撐,握住古人遺留下來的精神精華吧,莫待其消散,才懂得珍惜。

中國文化作文3

“春節了!春節了!”我高開心興地跑出了家門。

今天是除夕,父親,母親,我在家門口玩。剛走出大門,就看見門的兩旁貼春聯,上面寫着: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暉又紅萬朵花。上面的字又黑又大,外面有一圈金色的外圈上下兩面都有漂亮的.花紋。

“父親,母親,大家一塊去看鄰居家的對聯吧!”我建議道。父親,母親點了點頭,拉着我的手一塊去看鄰居家的對聯。大家一路上看着,對聯各種各樣,語句各不相同,有些是:“春回大地千峯秀,日暖神州萬木榮,”有些是:“旭日融和開柳眼,春風搖曳送鶯喉,”還有些是:“歲自更新春不老,花多增豔水長流”......我看的眼都花了,不管哪一種都表達了大家的美好心願。

我看着看着,手開始癢癢的,不由自主地跑到父母前面,做了一個鬼臉説:“母親,父親大家把家剩下的大門都貼春聯吧!”“好的,不過你不要亂貼。”

“保證。”我和父親,母親回到家一塊去貼對聯。我甄選了一對春聯,站在一個凳子上,把雙手舉得老高,腳踮得不可以再高的時候,對聯才找好了地方。

“父親,快一點,我快堅持不住了。”我在門口外面高聲喊道。我舉着對聯在外面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父親拿着膠水才出目前我面前,我和父親一塊奮力地把春聯貼了上去。

貼完了春聯,母親就神祕兮兮地問我:“貝貝,春聯有什麼歷史呢?”我摸了摸腦袋,想了很長時間説:“您來告訴我吧!”

母親笑咪咪地説:“春聯起來自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正月1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説:“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四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國內的第一幅春聯直到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倡導,此後便沿習成為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原來,一對一般的春聯,也有自己寶貴的故事。我真是開了眼界。

中國文化作文4

亙古綿延的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勤勞的品牌。雄渾滄桑的賀蘭巖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品牌。聲情並茂的斑斕皮影,是中華藝術的品牌。中國文化從來不缺少品牌的元素,而是缺少現代傳播的品牌符號。在全球化、融合化的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文化傳播想要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就需要打造中國文化品牌。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需要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挖掘。“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比浚其源泉。”中國文化品牌的根就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是京劇中的一步一搖,秦腔裏的一韻一調這些傳統文化元素構成了今天中國文化品牌的基本形象和基礎。脱離中國文化內涵的.文化品牌打造只是為了迎合國際口味的簡單模仿,絕不是所謂的中國品牌,脱離中國歷史文化根基而坐空中樓閣之做。所以,需要植根於中國文化之中。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需要兼容幷蓄。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而不息其根源就在於儒家“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兼容幷蓄之勢。正是因為這種寬闊的文化修養和內涵,在文化歷史的延續之中才能去粗取精,學習他人的文化精髓並內化為自己的文化有點,使得中國文化內涵不斷豐富,抵禦住歷史的衝擊。所以,打造中國文化品牌也應該兼容幷蓄。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還需要不斷創新。“道需日新,技亦需日新,不日新者亡”事物更替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完善的過程。文化同樣需要創新,如果一味只是站在祖宗的肩膀之上,吃中國厚重文化積澱的老本,勢必會走向文化滅亡。在這見不到硝煙的文化競爭戰場,中國文化也需要新的原創打造文化新內涵。只有創新才能讓中國文化既有歷史延續的脈搏,又有新鮮的活力。

如果説文化是陳釀的酒,品牌就是撲鼻而來的香。如果説文化是賞心悦目的美人,品牌就是畫龍點睛的粧容。品牌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事物的形象符號。用品牌點燃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復興之火,相信在中國文化品牌崛起之日,就是中國文化復興之日,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完全崛起之日。

中國文化作文5

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繁榮帶動着經濟的強盛。弘揚文化加以發揚光大,文化的復興,將會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

慢慢長河,悠悠歷史,不見了古羅馬,不見了古埃及,不見了古印度,不見了許多讓人嚮往的古代文明與文化,但中國文化的血脈卻源遠流長,中華民族以它亙古常青對着世人微笑,但與此同時,在日新月異的文化發展的同時,一些包裝豔麗的偽文化也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隨着科技的發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黃色文化”也因為通過各種途徑傳播開來了,我們應在這個時候擦亮雙眼,識別偽文化,並通過合法途徑切除“黃色文化”的根本問題,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育期間,應正確對待這些問題。“掃黃”工作的大力開展,社會將更加和諧;鄉村的迷信也漸漸成為一種文化,大家抱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去相信那些所謂的“神醫”,因此相信“神醫”的旁門左道對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根源上消除“偽文化”。

在識別“偽文化”的同時,也要弘揚“真文化”。楊萬里曾説過“春風解惱詩人鼻,非葉非花自是香。”也知道蘇軾的“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大碗茶。”由此可見,茶文化的源遠流長,也藴含着深深的文化底藴。同時茶對人的健康也是顯而易見的,《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當然,茶文化不止這些,中國的文化剪紙、京劇臉譜、中國書法和中國結等等文化的發展,必將把中國推向繁榮,使中國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符號。文化之於民族,就像水之於生命,蔚藍之於大海一樣!

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者,有義務好好繼承和發揚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於那些並未瞭解的真文化,應丟棄戒備之心,接納和吸收淨勝,摒除“偽文化”,不讓它玷污中國特色文化,讓中國的文化不間斷,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中國文化作文6

傳授,展現出祖先偉大的精神。而華夏文明,是他們智慧的結晶。

繼承,領悟到祖先可敬的品質。而中國文化,是他們創造的寶藏。

現回憶起年幼時的我,總是喜歡聽爺爺道華夏文明,述中國文化。不僅如此,還經常讓我陪他欣賞戲劇、工藝品,特別對於皮影戲,我早已耳濡目染,也對它幕後的“新天地”百般好奇。隨着我漸漸長大,快要淡忘時,碰巧在一家餐廳裏,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那天晚上,為了慶祝我爺爺的生日,特地找到了一家有表演皮影戲的餐廳。我們一家剛開始用餐時,表演就開始了。

在白色的幕布前,裏面映出一個個色彩鮮明的人物,喜慶的音樂配上幽默的表演內容,一切都顯得那麼歡快,那麼引人注目。當鑼鼓一敲起,爺爺情不自禁地停下手中的一切,目光從沒離開過那白幕裏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場的大部分人都不例外,大家都被這美妙的'中國文化所深深吸引了,時間彷彿突然靜止一樣。

緩緩地,映入眼簾的是震撼與感動,還有一絲五味陳雜——一位白髮蒼蒼的爺爺,全神貫注地為大家表演,笑的是那樣燦爛。在他的身旁還有一位二十來歲的哥哥,他也在享受表演的過程,還時不時地轉頭看下老爺爺的動作,應該是那位老爺爺的徒弟。

一時感慨:在這新時代,不單單是皮影戲,我認為我們華夏文明、中國文化都漸漸重獲了新生,這就是傳承。

“你們兩個會被感動到,説明你們有那種情懷,爺爺現在説的話你們一定要記住啊。”

“那位皮影戲的師傅不只是在教一位徒弟,更是在傳授華夏文明,中國文化;那位徒弟也是,他學會了皮影戲,也繼承了我們祖先智慧地結晶與寶藏!我們要敬佩這兩位傳承人,是他們讓皮影戲重獲新生!”這些話讓我感動,讓我心中激湧澎湃。

就在此時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很多人甚至站了起來。而我不僅在為這場皮影戲跟皮影戲的表演者鼓掌,也在為爺爺的話喝彩。

華夏文明,中國文化。

將會永久傳承。

在新時代,也用不會改變,而會將其發揚光大!

中國文化作文7

中國文化如一杯酒,酒香色濃;如一顆明星,閃爍着光芒;如浩瀚的海洋,廣闊無限。中國文化不是用來説的,而是用心去感受的,請讓我帶您去親身體驗別樣的文化盛宴。

談到中國文化,你或許會想到滿漢全席的飲食盛宴;想到博大精深的傳統儒家思想;想到動人心絃的中華漢字。傳統文化的元素很多,但每一種元素都是一顆明珠,點綴着中華文化的外衣。月傳統文化點綴的中國才是真正的中國,讓我為您揭開神祕中國的面紗,品味千年不變的文化盛宴。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符號。

中華漢字是中華文化獨特的符號,它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難以估量的。目前,我們不可否認全球迎來漢字熱漢文化在深刻影響着人們。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無聲的語言,有聲的文字道出了千萬箇中國人的心聲。字如其人,文如心聲。中華漢字的獨特內容,意藴豐富,傳達了中華民族的特質和開放精神。一橫一豎,方方正正,做正直的中國人,一點一撇,盡展其妙,展現中國人的寬闊胸懷。中華漢字不計其數,字成段,段成話,話成文,一篇展現精神氣的文章展現在你的面前。意藴深刻,造實方法獨特,每一個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音符,有着自己獨特的聲韻和寫法。世界上不會有同一片樹葉,世界上也不會有同種漢字。

孔子,是萬世的'師表。

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開創者,他的思想意藴深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在告訴我們要寬己待人。在學習中,他指出“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在國家治理上,他強調“為政以德”的重要性。在時間上,他感慨“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時光飛逝。同時,中庸思想更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都分。“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強調君子要慎獨。“致中老,天下位惡,萬物育焉”的中庸之道也在時刻警示着我們。他以獨特的遠見道出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自我激勵。

孔子是傳統文化的代表,他不是聖人勝似聖人。風靡全球的孔子學院不就證實了孔子的影響力嗎?然而,真正的文化盛宴還應當你自己親身去體驗。遠方的朋友,你們遠道而來,請讓我做東,帶你去遊一遊中國。我想,美麗的漢字,九曲迴腸的黃河,後人敬仰的萬世師表足以讓您去了解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作文8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們也長大一歲了,也正所謂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也表示着我們應該更加懂事,也應該學會為大人們多做點事,多幫大人們排憂解難,按照中國的習俗我們每年都要放鞭炮、寫貼對聯、剪貼春花、吃團圓飯等等,我原來可是最喜歡放鞭炮,但是我今年長大了,要學會做更有意義的事,於是我開始寫對聯。

我和媽媽在網上搜到了好多對聯,都是對新的一年的祝福,也都是對新的一年的希望,最終我們還是挑了這一對——“萬里春光五彩畫,一聲雞韻九州春。”我拿起一張紅紙慢慢地平整的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毛筆,蘸了蘸墨水,仔細的藴量着,憑藉我少年練毛筆的功底,我緊張了,我認為我寫不好,於是在,毛筆本上練了一下,但還是感覺狀態不佳,於是我和我媽一個人寫一個字,我小心翼翼的寫着“萬”,生怕有什麼差錯,過了大概2分鐘“萬”字終於正確端正的被我寫好了,我老媽寫的'“裏”字也不賴,寫的又快又好,我開始寫“春”了,一會兒我上半部分已經寫好了,在我寫最後一筆時,鈍筆沒鈍好,又要重寫了,我又激動又難過,最後一次終於寫好了。

寫好了對聯,該輪到我貼了,我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的拿着對聯和透明膠,一步一步慢慢的貼了上去,我站在門口一看,心裏可樂開了花,心想這是我自己寫的,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這樣做,也是第一次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我不但喜歡寫貼對聯,還喜歡剪貼窗花。

我從抽屜中拿出許多彩色的圓紙,再把他們對着再對摺,在上面剪出你喜歡的圖片,我在第一張紅色的紙上剪出一隻小公雞在歡樂的叫着,也順應着在雞年應該闔家歡樂、幸福。在第二張紙上我想了很久,最終我剪了一個孩子在放煙花,這個剪得可花了有些時間,我也剪得最認真,剪好之後我對它也最滿意。

中國文化習俗是多麼的博大精深,我也是越來越喜歡春節了!

中國文化作文9

提筆、揮毫、潑墨,全副意念傾注於飽滿的筆端,不一味的使“剛勁”,柔韌轉鋒輕輕帶過——這才是上乘書法,才是剛柔並濟相生相成的絕品。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亦是如此,先哲們對“剛”與“柔”的拿捏分外到位。

中國戲曲無疑是“剛柔並濟”最絕美的產物。粗獷豪放自成一派的秦腔,恢宏恣肆,氣場十足,淋漓地盡顯疏狂曠達的陝北風情;温婉秀美的越劇、崑曲,則把那骨子柔媚勁兒盡收其中。南北戲派的分異就好比一疏朗大漢與一清秀綺麗的閨閣女子,一剛一柔,調和得格外相諧、有趣,倘失了任一方,可就全乏味難耐。

中國詩詞自當是“剛柔相濟”的盛宴。無數墨客騷人,亦剛亦柔,亦情亦理,為中國文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東坡居士便是上佳的例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豪放的蘇子,襟懷坦蕩縱橫恣肆,卻也能吟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纏綿緋惻。一腔豪邁也滿腹柔情,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蘇子便成就了他的不朽——因了,“剛柔相濟”的緣故。李易安這飄搖風雨中絕世美神,柔情似水襯起點點相思,“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水做的骨肉綿延着數縷情思,卻也能剛毅得高呼“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國難當頭時,在聚散離合時——,剛性與柔情融入了她的詩魂,也給了我們恆久的綿續……

中國哲學發展史更是始終闡釋着“剛柔相濟”的理兒。外儒內法輔之以道的治國方略把“剛柔並濟”發揮到了極致,嚴刑峻法以正綱常明法度,內修義理道德教化使人人向善,“無為即有為”,若失之以偏頗一味重法則過於“剛”而失活力,若一味尚儒則過柔而難以威懾天下,儒、法、道、陰陽等各家亦在亦剛亦柔相生相成的規律中發展,於是有了如此絢麗的哲學史和文明歷程。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就是對剛與柔最貼切的註解,小到修身齊家,大至中國文化,無不遵循此理。

楚霸王項羽過於剛愎自用終落得自刎烏江功敗垂成;李煜醉心柔靡詩詞無心理政終淪為階下囚國破家亡。這些個失於“剛柔之度”把持不好的歷史遺憾便是悖於“剛柔相濟方能成事”的惡果。

以柔克剛,以剛制柔,剛柔相濟方能相成,細味深思中國文化時,我以粗陋管窺瞥見了她因剛柔相濟而驚豔寰宇的絕世芳華……

中國文化作文10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影響着炎黃子孫世世代代,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談到中國文化,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許多著作《詩》、《書》、《禮》…影響着我們,讓我們在知識中陶冶着情操。

探究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那些曾經與中華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之所以會逐漸驀落,那也是向我們説明中國文化並不是要全盤吸收,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古時有"孔融讓梨"的故事:有一次孔融的家裏買了新鮮的梨,洗了之後,孔融爭先恐後的去拿梨,結果卻拿了最小的一個,而把大的留給了長輩。這得是到長輩的誇獎,也使孔融的美好品德傳遞到現在。

這種文化精神就值得我們去學習,以身做則,尊敬長輩,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而中華文化之廣泛,不是隻言片語所能描述的,正是因為文化之多更要謹慎,取其精華,去其糟柏。有些文化是我們所不能效仿的.。

在古時,中國女子是不能上學堂讀書認字,只能待在家裏做些針線活。那是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而在現代,提倡男女平等,女子一樣也可以上學校去學習知識,女子也可以在外面打拼自己的事業。而古代那個封建時代已經被拋棄,它不值得我們去借鑑,所以我們現在迎來的是新時代。

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是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所以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告訴大家中華文化之美。

所以,談到中國文化多少人都為之歎止!多少人都模仿它!但我們不要盲目的一味的索求,應該仔細查詢,把那些讓人容易產生負起面影響的文化剔除!

總而言之,以"取精華,去糟粕"的價值觀來看待中華文化。

中國文化作文11

物質和人事的變遷往往出人意料,它不似花開花落、潮湧潮退那般循環往復。它往往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不為人知的。當杜甫和辛棄疾的頭像被人惡意塗鴉。當他們嚴肅深思的表情被曲解甚至被隨意塗改不被重視時,我們不禁要深思導致了這種結果的原因。

曾經被人口口相傳的《靜夜思》被如今的學生改得面目全非。他們無非理解“舉頭望明月”的淒涼愁思,理不能體會“低頭思故鄉”時的撕心裂肺。高速的工業發展、時代的演變甚至讓這些孩子們看不到城市的月亮,不能讓這些孩子明白“月是故鄉明”中飽含的痛苦和無奈。信息時代的全面到來,使得溝通有更多的渠道,故鄉的`概念甚至在年輕的一代中失去了其原有的含義。試想,在這樣一個“在家靠網行千里”的年代,思鄉懷人之情怎能被人理解?由是,孩子不能理解“他鄉非故國”的悽惶,不能明白“月是故鄉明”的痛苦失落,他們看不懂杜甫眼中的憂傷,看不懂辛棄疾亡國的深切痛苦。

許許多多的人看不到這滑稽表面背後反射出的現代人內心的巨大空虛和文明的缺失。正因為如此,他們不能理解甚至輕視中國古代的文明,或許這種差距來自於歷史演變中的代溝,但我們仍亟須改變現狀。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下五千年,華夏兒女應該變這深邃、綿長的過去感到驕傲,而並非一再沉湎於物質富足內心空虛的巨大人生缺口。我們應當擺正立場,這種隨意可笑甚至滑稽的塗鴉不是創造性的體現,恰恰相反這正是一個民族病入肌理的巨大反映!我們應當積極地直面問題,尋求問題根源。

可以想見,如果問題不被解決,文明的流失繼續加劇,那麼終將有一天,人們不再記得杜甫憂慮天下的目光;人們不再記得辛棄疾捨身為國的赤膽忠心,甚至在孩子心裏就會形成惡搞插圖的認知。這將會嚴重阻礙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富強。

回首一顧,彷彿可以看見千年前的金戈鐵馬,馬裏河山,不要讓這畫面成為歷史中的一粒塵埃,仍需我們的努力!

中國文化作文12

盛唐,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高峻、最綿長的一條山脈,而李白無疑是這座山脈的“最高峯”。他如站立在喜馬拉雅之上的珠穆朗瑪,俯視着中國文化中的一切,也代表着這片天地中“最精華”的一切。

李白,有着中國文化的豪情。伏劍擊國,遊歷天下;散盡千金,揮灑光陰;結交八方豪士,縱覽天地無垠;萬里江山任由腳步踏遍,無邊江湖任由心靈馳騁。在李白的眼裏,自己就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天地由我一人連。地雖廣闊,我也能恣意奔騰,天雖高迥,我也能盡情遨翔。李白的豪情,是西域的情調與中原的古典的融合,包羅萬象的盛唐甚至已經盛不下他的豪情,李白的豪情,理應存在於整個天下。

李白,有着中國文化的志向。李白一直都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直都想象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李白希望以自己的學識與才華,名震江湖,出入朝廷,整頓綱紀,兼濟天下,將這一最偉大的盛世延續至千秋萬代。

李白,有着中國文化的傲骨。李白不願意以科舉入仕,在他的眼裏,這樣會玷污他的`才華。而他最終也如願以償,憑着自己的才華進入了宮廷,到了唐玄宗的身邊,但他沒有科舉的背景,也就沒有入仕的資本,他有的只是皇帝的青睞。同時,李白並不滿足於成為一個御用文人,他想要有真正的權力,也想要以布衣之身謀求權貴的平等。可是經歷了“力士脱靴,貴妃捧硯,天子呼來不上船”之後,無奈的李白只能吶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最終,賜舍放還,結束了他短暫卻傳奇的宮廷生活。

李白,有着中國文化的無奈。看似風風光光的賜舍放還,卻標誌着李白夢想的破滅。曾遊歷天下的他只能“欲渡黃河冰塞川”;曾胸懷大志的他卻只能“但願長醉不願醒”;曾一身傲骨的他只能“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是一個生活在自己世界裏的人,但現實的世界與他的世界相差甚遠,即使是盛唐,也沒有讓他的世界發展壯大的土壤。

李白終究是屬於盛唐的,盛唐一去,詩仙也就跟着仙逝了。但李白的精神不會散去,因為它不只屬於盛唐,甚至也不只屬於李白,它屬於整個中華文化。在我心中,李白就是中國文化的巔峯。

中國文化作文13

小楓的殘月,寄託着千年夢想,小橋流水,訴説着萬物流轉的故事。在中國文化中,有很多複雜的東西,都在詩詞歌賦之間。它是一種美好的寄託,是一種情感的昇華,是一種清晰的嚮往,是一種轟轟烈烈的抒情,是對生命的呼喚,是詩人抒發情感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的燦爛瑰寶。

有人説,不讀詩,不讀書,光知道五千年文化是不夠的,有人説,不讀詩,就不熟悉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今多少事入詩。當我們還在幼兒園咿呀學語的時候,我們就能讀懂《鵝,屈》。當我們進入國小時,我們能夠清晰地背誦“我在春天的這個早晨醒來時心情愉快,我周圍到處都是鳥兒的歌唱”,並理解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心情。隨着我們的成長,我們已經知道了“路漫漫其修遠兮,修遠人來人往,我上下求索”的學習道理。

詩歌是情感的凝聚,是表達我們美好願望的一種方式。唐代有一代又一代的李白、杜甫、杜牧,他們的詩詞傳世,尤其是詩人李白的詩詞歌賦,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讓人沉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他寫的《將進酒》:“你看不到黃河的水是如何離開天堂,進入海洋,永遠不會回來,如何可愛的鎖在高的房間明亮的鏡子,雖然絲綢黑色的早晨,晚上變成雪。”多麼英雄的感覺,讓人嚮往。宋代有李清照、柳永、蘇軾、辛棄疾等詩人。我最喜歡的詞是李採夫的詞,修辭華麗,語言經典。字裏行間充滿了情緒,就像“昨夜雨稀,酣睡未消殘酒。我想請快門人性化一點。如果你知道的話,應該是青的,胖的,瘦的。”李清照大概沒想到現代人一千年後還用她的詞作曲,並以此命名電視劇。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詩歌是中國文化中最豐富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讓中國擁有像星星一樣多的詩人和詩人,他們為人類文明的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詩歌文化不再像過去那樣流行,但我相信這種文化最終會被人們所接受。

中國文化作文14

我理解她,她是我的朋友。

當我凝望着她那張如沐春風的臉,輕輕喚着她的名字——漢字時,她輕啟朱脣,也輕輕應着我。我走上前去,自然地挽起她的手臂,與她漫步在陽光下,比肩而談。她伴我走過了五彩的童年,也將伴我走向多彩的未來。她“笑”時,舒展着眉頭,嘴角上揚,眼裏溢滿甜蜜,温暖一方淨土;她“哭”時,眼睛似閉非閉,晶瑩的淚水溢滿了眼眶,濕潤一片芳心;她“氣”時,眉頭緊鎖,眼裏似乎冒着怒火,嘟噥着嘴,煞是可愛。

我迷念她,她是我的四季。

她是春,“閒靜時嬌花照水,行動處弱柳扶風”,瞥見她笑顏如花,宛若驚鴻;她是夏,有那“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的曼妙悠然;她是秋,“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恰似那含情脈脈的瀟湘妃子;她是冬,“大風吹雪盈空際”形容的'正是她瀟灑無拘的性情。

我鍾情她,她是我的戀人。

她充滿了宇宙間最富於變化,也最為奇妙的感情,我真心待她,她就變得真誠温柔,我若狠心負她,她就變得目光灼灼。她是最貼近我內心的人,我也毫不隱晦地向她傾訴我的喜憂,我的酸甜,我的苦辣,偶然興致起了,還會滿腔熱血、信誓旦旦地向她表達我的愛意。若她離我而去,那我眼中的山水將不再壯美,陽光不再明媚,鮮花不再芬芳,我寫給她的信也將變為空白,因為我將沒有言語去讚美自然,筆尖觸及白紙,腦子裏也蹦不出一個字。只有當我擁抱她時,可以真切嗅到她的味道時,我才能恢復往昔的光彩。

我想,她就是一個難以捉摸的人,或温潤如水,或堅硬如冰,或熱情如火……她凝練的藝術的美,或行或草,或隸或楷,她具有迷人的文字魅力,她代表了中華的興衰。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們深情地吐露出她的名字時,心中是否有揮之不去的情愫,又是否會想起我們偉大的祖國呢?我想,漢字的美,值得讓每一個人為之熱愛與讚美!

中國文化作文15

曾幾時,“文化”這個字眼已經從我們的腦海裏淡去,風雅的語言文字逐漸被髒話掩蓋,文學名著也逐漸被網絡小説等擠出。

有人説:“中國是文明古國,文化源遠流長。”可誰又意識到,“文化”因為我們的漠視而不情願留在我們這些俗人身邊,不原留在這些忽視它的身邊,它要走了,尋找珍惜它的人。

有道考試題目,讓考生略談對八大山人的理解,而有一位考生答到:“中國歷史上的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過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使餘秋雨先生不禁啞然失笑。

文學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可又有幾人將它重視過,有多少人寫錯別字,亂用詞語,亂用成語,總寫病句,望文生義,張冠李戴。

有多少人説到什麼網絡小説,流行語都頭頭是道,但説起文學卻文不對頭,不知所語。

好多人聲稱愛國,可愛國就是這樣“愛”的嗎?連中國最基本的文化常識都不知道,“愛”國?能説出口嗎?

文化它走了,它藏起來了,而又一個冒牌貨出現在我們的世界裏,真真的`文化帶走了魯迅,朱自清,巴金,孔夫子,詩聖杜甫一代名作家,帶走了《論語》,而新文化來了,帶來了明星,潮流用語,髒話。

文化走了,真的走了,這麼久都沒人發現它,它失望了,它曾經狂熱的粉絲不再崇拜它,而去崇拜那個與它相似,卻冒名頂替它的同類。於是它決定出走,再也不出現。

而我們現在不找它,更待何時。我們要去尋找它,尋找那個鐫刻在每個人骨子裏的文化,尋找那個被遺棄的文化。有了它,我們才有真正的自我,有了它,我們才有屬於自己的靈魂。文化帶給我們那麼多,我們怎忍割捨它?

去尋找它,只有它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只有它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仍與我們同在,只有它,才能使我們感受到萬物的活力。

尋找文化,放棄潮流用語,放棄追星,那麼魯迅一代文學大師,詩聖,詩仙都會被我們津津樂道。

尋找它,尋找那個陪我們走了幾千年的文化。我們不能失去它。

有一天,文化會回到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有恆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zuowen/d6nq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