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百善孝為先作文(精)

百善孝為先作文(精)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百善孝為先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百善孝為先作文(精)

百善孝為先作文1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流傳着孝親敬老之風,清代著作《圍爐夜話》中更是有着“百善孝為先”的經典名句,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知幼。”更是家喻户曉,婦孺皆知。

今天我和我的朋友來到的敬老院當義工,陽光從空中傾灑而下,照在樹木的枝頭以及我們的肩頭,暖暖的,清涼的微風在這八月的驕陽下從耳邊吹過,牽動人心,敬老院的院子裏也鋪滿了金黃色底色,使我們緊張的心情都放鬆了不少。

我們向敬老院的大廳走去,入眼的便是顏色鮮豔的一棟美麗的大樓,入口處是一座有玫瑰金色邊的旋轉玻璃門,門後,就是敬老院的大廳,而樓上就是老人們的宿舍。我們四下張望,好奇的打量着這樣一間又大又整齊的屋子,只見那幾個被擺在窗邊乳白色的沙發,被太陽灑下的光暈籠罩着,顯得暖洋洋的,兩張棕的發紅的椅子靠在潔白的牆邊,右邊是給老人體檢的地方,正中間是前台……

不一會兒,有一個爺爺和奶奶從樓梯上走了下來,我們立即搬了兩張椅子讓他們坐了下來,我們的媽媽讓我們給爺爺奶奶捶背捏腿,我們兩個紛紛看向對方,並且都從對方眼中看見了羞澀與尷尬,在我們的媽媽的催促下,我們都帶着緊張與不好意思走到了爺爺奶奶邊,為爺爺奶奶捶背,並且將力度剋制到了最小,生怕一不小心力度用大了,而我們的媽媽還讓我們問爺爺奶奶力度行不行,我們都用蚊子一般小的聲音問爺爺奶奶力度行不行,這一刻,我們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通通漲紅了臉惹得大人們哈哈大笑,我們有給爺爺奶奶捏腿,不一會就因為緊張揮汗如雨。但爺爺奶奶都開心的流露出微笑……

接着,我們又去給坐在院中的.一位老爺爺去捶背捏腿,隔着夏日單薄的外衣,我明顯感覺到了這位老人的消瘦,和剛剛兩位有些發福的老人相比,這位老爺爺真是“人比黃花瘦”,而且不止一般的瘦,而是背上的一根根骨頭都能摸得清清楚楚,我和我的同伴不禁出了神……

最後,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敬老院離開了這羣孩子一般的老人們。

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我們都應該走進敬老院等地去關愛和孝敬這些老人;孝親敬老,是我們做人基本的準則,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尊敬每一個老人。德國文學家歌德就説過一句話:“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孝親敬老,趁現在,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再後悔莫及!

百善孝為先作文2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説家風家訓的話,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認真做事,好好做人,百善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要有孝心,尊老愛幼。記得我特別餓,回到家一看飯還沒做好,就沒好氣地跑到廚房對着爺爺大喊:“你幹什麼呢,這麼慢,我都餓死了!”媽媽聽到了,生氣地把我拉到一邊嚴厲地説:“淘淘你幹什麼?怎麼跟爺爺説話呢?”我頓時認識到了錯誤,低下頭聽媽媽説,“孩子,爺爺一人負責全家人的飯菜,很辛苦的,你還這麼沒禮貌的對待爺爺。換個角度説,如果你做飯,我們對你大喊大叫,你心裏會怎麼想?”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萬分。是呀,爺爺每天為了我們忙裏忙外,夏天我們都在空調下涼快着,爺爺卻汗流浹背的在廚房裏忙活,我沒有去幫忙,反而對爺爺大喊大叫的,真的是不應該。想到這裏,我馬上跑到廚房,對着爺爺説:“爺爺對不起,我錯了!您辛苦了!”爺爺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説,“乖孩子,沒事,飯馬上就好。”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孝是體現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我們家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家庭,太爺爺、爺爺、奶奶與我們合住,八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為佳話。爸爸媽媽教育我百善孝為先的同時,他們也在身體力行為我做出榜樣。每次家裏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時大家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意見總不能統一,可最後的決定一定是由爺爺奶奶來拍板兒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説,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爺爺奶奶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説,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着他們來。爸爸還常説,孝敬無底線,就是説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爸爸媽媽身體力行做的這些事,我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前不久爺爺做了心臟搭橋手術,正在恢復中,爸爸媽媽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爺爺,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睡覺前我端來一盆熱水,幫家裏的長輩洗腳,爺爺奶奶笑得合不攏嘴,爸爸媽媽高興地誇我是孝順的好孩子。飯後刷碗,幫媽媽洗衣,幫爸爸整理家務。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我要感謝爸爸媽媽的身體力行,也感謝爺爺奶奶的諄諄教誨。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我會牢牢記住這兩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兩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從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爭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百善孝為先作文3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是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孝老敬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古人又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説,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他人的父母,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古往今來,人們傳送着許多關於孝老敬親的故事: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最美女孩孟佩傑贍養父母、北京小夥樊蒙推母徒步旅行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告訴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孝敬社會上所有的父母。而在如今的時代,我們很少能做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事來。但是隻要我們心中有“孝”這個簡單而重要的.字眼,那我們就算是一個孝老敬親的好孩子了。

孝老敬親,温暖人心。當你看到街頭那蜷縮的身影,難道你會熟視無睹嗎?當你聽到空蕩的房屋裏迴盪着為你擔心的歎息,難道你不會感到心酸嗎?當你看到那彎曲的身體還馱着沉重的書包,難道你不會上前馱着嗎?那些終日在垃圾箱門口徘徊、等待撿拾垃圾的老爺爺、老奶奶路過時,難道你就沒有同情之心嗎?老人對我們的愛,博大而無私;而我們對老人的關心,渺小而稀少。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箇中學生,你又是否做到孝老敬親了呢?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勞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孝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愛護,又是繼承先輩們精神財富的體現。老年人猶如一座活生生的圖書館,敬它愛它,會讓我們受益無窮。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如果我們人人都敬老,社會就會更美好。

孝老敬親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温暖的手;需要談心時,獻出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送上去的一句親切的問候。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生活的老人,才能感受到世間的温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也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都爭當踐行“百善孝為先”這一美德,相信孝老敬親的美好品行定會在全社會發揚光大並蔚然成風!

百善孝為先作文4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呀,人的一生中,生命只有一次,如果錯過了這一次,就不會再有生命了。生命是哪兒來的呢?生命是我們的父母給予的。因此,我們要學會感恩,現在認真學習,將來努力工作,報效祖國,報答我們最親近最敬愛的父母。爸爸媽媽不僅常常這樣教導我們,而且他們也是這樣做的。

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工作很忙,但每到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假日時就會連夜開車回家,陪陪家人儘儘孝心。這天,又是爸爸媽媽回家的`日子,一大早,我和妹妹就在家門口伸長脖子張望着,看看遠處有沒有熟悉的車子駛來,而爺爺奶奶也已經在廚房了忙活了一早上了,餐桌上擺滿了各式美味菜餚。

突然,我發現不遠處有一輛黑色的小汽車朝我家方向駛來,再仔細一看車牌號正是爸爸的車子,就扯開嗓門蹦跳着大喊:“爸爸媽媽回來了,爸爸媽媽回來了。”爺爺奶奶聽見了也從廚房裏出來了,爸爸也剛好把車停在了家門口,車門打開,媽媽先從車裏下來,她沒有第一時間來擁抱我和妹妹,而是提着一箱補鈣的保健品放到爺爺奶奶手裏,又返回車裏拿出了一台按摩儀,走進客廳放在的沙發上,還讓奶奶坐在按摩儀上,打開開關,一個個小小的按摩頭就在奶奶的背上腰上動起來,媽媽還介紹説:“這是很暢銷的按摩儀,可以調節不同檔位,多按摩對您的腰痛有幫助的。”這時,爸爸也進來了,手裏也拿着一台按摩儀,他把按摩儀放在了沙發的另一邊,並讓爺爺坐下來感受感受,還説:“您二老腰都不好,這按摩儀功能挺多的,效果也不錯,使用也很方便,以後一有空您二老就坐下了按摩按摩,保養好身體,也好讓我們放心。”奶奶一邊咪咪笑着一邊埋怨爸爸説:“這得多少錢哪,還買兩個,我們這腰都是老毛病了,你們賺錢也不容易,該給孩=子們買些好吃的好玩的,以後可別再給我們亂花錢了!”爺爺奶奶雖然嘴上是在埋怨爸爸,可是我知道,他們此時心裏肯定像吃了蜜一樣甜。我一把撲倒奶奶懷裏,抱着奶奶的脖子地説:“以後我長大了也要給爺爺奶奶買按摩儀、買衣服鞋子、好汽車、買大房子”妹妹聽見我這麼説,也撲過來嚷着:“我長大了也給爺爺奶奶買,給爸爸媽媽買。”奶奶抱着我倆開心地説:“好,好,都是奶奶的乖孫女。”爸爸媽媽也開心地笑了。

每一次的團聚,我們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每一次的團聚,不僅讓我們見到了彼此最親近的人,而且還讓我們感受到了父母對孩子們的慈愛以及孩子們對父母的孝心。

百善孝為先作文5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百善孝為先”,我家亦如此。“孝”字,即為我家家風。我家四代同堂,太公太婆已經九十高齡了!我的爸爸是公務員,媽媽是國小老師。從小,他們就教我要做有禮貌的孩子。禮,從問候做起。出門進門,必向長輩打招呼;每到節日,一一向長輩們問候。禮,從就餐做起。就餐人滿時,媽媽就會帶着我到旁邊小桌就餐,將位置讓給長輩。於是,人人都誇我是個懂孝順有孝心的好孩子。

可是,隨着我漸漸長大,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卻開始厭煩我的家,我的爸媽,嫌禮節太多,耳目太多,不夠輕鬆,不夠自由,尤其是每天都得面對媽媽滔滔不絕的叮囑、吩咐與嘮叨。終於,我會當着奶奶的'面説她沒文化沒知識,家裏衞生搞得不乾淨;終於,我會因為嫌棄爺爺做的飯不合口味,賭氣不肯吃飯。

那一天,爸爸帶我走進了中國木雕博物館,駐足於那160多塊“家訓、家規”銘辭雕版面前,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我家雖不是名門望族,沒有正式立過像《顏氏家訓》《朱子家訓》那樣的家訓家規。但是,我的家人其實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無聲地踐行着不成文的家規家訓。《朱子治家》中説:“忠孝,傳家之本。”講孝道,早已成為我家的家風。

我明白了,媽媽為什麼每半個月必定要看看一人生活的外公;公務繁忙的爸爸,為什麼不管回家多晚,都要去太公太婆的房中看看;自認字後,媽媽為什麼教我讀背《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國學書籍中的名言警句;清明節,為什麼我們要舉家前往浦江參觀“鄭義門”;暑假的晚上,為什麼媽媽要邀我和她一起共聽“中華大講壇”裏的《孝經》解讀。

身教勝於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家風。百善孝為先!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我嘴裏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地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從今往後,我要努力踐行“張家”家訓。孝,從感恩做起。我會在學習之餘,給太公太婆捶捶背,陪爺爺奶奶聊聊天,幫爸爸媽媽做做家務。孝,從自理做起。暑假爺爺體檢有幾個指標超標,醫生叮囑他要保持心情愉快,多做運動。以後,我會早上自己主動起牀,不再勞煩爺爺叫早,讓爺爺騰出時間去江邊散步。孝,還應該從努力學習做起。我在學校求學,認真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積極進取,拼搏向上,這也是我對家人的孝。

相信吧,我一定會時刻記住“百善孝為先”,不斷警醒自己,傳承家風,做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百善孝為先作文6

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是啊,一個人無論多麼財大氣粗,多麼飽讀詩書,多麼有權有勢,要是不孝順,也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人士。現實生活中,不孝順的故事太多,也有些人口是心非,説得非常好聽,但做起來時早把它拋到了九霄雲外。我所要講述的卻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而我的姑丈,雖然家裏不富有,親人也不多,文化程度也不高,可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百善孝為先”,讓大家十分地感動。

早年姑丈的母親就去世了,姑丈白手起家,自己去新加坡創業。由於他待人和氣,寬厚大方,很快就和新加坡的朋友們打成了一片。他們互幫互助,大伯便在新加坡站住了腳。他是一個技藝高超的工人,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好工作——水電工,每個月都有較高的收入。而他卻不是拿去揮霍,而是全部寄回了老家籌集購房的錢,自己十分節儉,連根煙都不捨得抽,整天穿着一件沾滿油漆的工人服。就在他賺了錢,買了房子時,從老家傳來一個不幸的消息:他的父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吃喝拉撒都沒有意識,無法自理,冷了不知道穿衣,雨來了也不知道躲,餓了也不知道吃,姑丈知道了,心痛不已,決定放棄新加坡的工作,回來照顧老父親,大家都覺得他父親是八十幾歲高齡的人了,託親戚們有空輪流着照看一下就行了,隨他去吧,都勸姑丈不要放棄在新加坡的優厚待遇,因為去一次新加坡不容易。

但是姑丈卻説:“錢可以再賺,而且也賺不完,但與父親卻只有一世的緣分,有今生卻未必有來世。”於是,他毅然拒絕了新加坡老闆的高薪多次挽留,收拾行李趕回了老家伺候老父親。回來後,每天姑丈就伺候着得了老年痴呆症、説話瘋瘋癲癲的父親,卻從來沒有抱怨一次,每次看父親憨憨地笑着,他的臉上也會露出十分燦爛的笑容,就像小時候父親陪着咿咿呀呀的不懂事的孩子一樣。今年3月,他的父親去世了,我的姑丈陪着他的.父親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我相信他的父親走的時候一定是安詳的,幸福的。那時我正在上課,媽媽去參加弔唁。聽媽媽説,一向十分堅強的姑丈時常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姑丈的舉動也得到了鄉鄰的讚譽,都説他是難得的孝子。

除了這些,平常姑丈忙活了自家的事,還顧不上休息,來我家幫年邁的奶奶做飯,收拾房間,打掃衞生,給好奇的我們講他的故事,還經常從新加坡帶回補品給身體虛弱的爺爺……這樣的事真是不勝枚舉。

我想,這不就是“孝”嗎?這就是發生在我身邊真真切切的孝老敬親的故事,它讓我倍感温暖,“孝”是温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樑。我要向我的姑丈學習,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多為長輩親人想想,多幫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百善孝為先作文7

人們常説“百善孝為先”。我想這次“手牽手,心連心”活動讓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了温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為先,《弟子規》上也説過:“冬則温,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子女要孝順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的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這是古代孩子對父母的孝心。我認為孝順父母不需要做出多麼驚天動地的事;孝,也不需要説多麼感動的話語;孝,更不需要送出多麼昂貴的禮物,我們只要心裏有他們,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並且愛他們,他們就會感到非常滿足。這次活動教我們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智,養父母之惠。”也就是説,孝敬父母不僅要在父母身體上,在他們的內心,思想上也要盡孝。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每當我們犯錯時,我們的父母是一次次的原諒、寬容了我們,而每當我們嚷着要買吃的、穿的低父母不答應時,或父母責罵我們時,我們對他們的只有責怪,只有埋怨,毫無諒解之心,父母對我們毫無怨言,不求回報,我們為他們做的`實在太少了。我們應該感謝這次活動,這次活動給我們創造了機會,一個給父母盡孝的機會。在這次活動中,給父母洗腳,對父母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在給父母洗腳之個環節裏,我相信如果沒有這次機會,我們可能永遠不會想到給我們父母去洗腳這回事,我們可能會永遠忘記小時候父母給我們洗腳、為我們穿衣的這些種種奉獻。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不要小看這件小事,這往往體現着我們對父母的愛,不要忘了大事往往那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我們還在“手牽手,心連心”活動, 觀看了一段《中國夢想秀》中的有一個女孩,她來到《中國夢想秀》是希望為她的養父母做一次全身檢查,我的眼眶濕潤了,她對待自己的養父母都能如此,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對自己親生父母不孝的例子。有一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趁父母還健在時,不要等待,不要等到親人不在時才去後悔,行裝到他們吃不動了,走不了了我們才來盡孝,他們又能不能真正享受到了?我希望“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劇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能為父母做的或許不多,但是我覺得在學生時代只要我們能好好學習,在學校好好讀書,不給父母惹麻煩,不讓父母擔心,少讓他們操心,做到讓他們放心, 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我認為這次活動舉辦的很有意義,我也收穫了很多,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

百善孝為先作文8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在千千有十萬個優良傳統,其中一個是最重要的。簡單的一句詩,‘十月重賞,三個學生輕賞’,就體現了這種孝道的優良傳統。

什麼是孝道?孝是太陽,給人帶來温暖;孝是一座山,給人帶來依賴;孝是寶石,是財富。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站在世界東方的名片。流傳已久的“忠孝為先”這句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正如孟子所説‘無父無王無獸’充分説明了孝道的重要性。但是在當今社會,有些人甚至比動物還要糟糕。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河南洛陽。一個叫王無餘的老人,現在已經90多歲了,應該有很多的兒孫,享受家庭的幸福,享受晚年,但是現實卻令人震驚。老人一個人住在一個建於何時的發?y在房子裏,屋頂有一個大洞,房子裏唯一的桌子上只有一個破熱水瓶,但是裏面沒有暖氣。我看過老人的照片。他蒼白的頭髮,憔悴的面容,無助的眼神,瘦弱的身體都讓人可憐,而她卻生活在一個漏風漏雨搖搖欲墜的房間裏,躺在一張木牀上,蓋着一牀又黑又潮的被子,枕着一個用一些破布塞在編織袋裏做成的枕頭更讓人震驚。也許你會問他的孩子?你為什麼不處理它?那我告訴你,老人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二兒子在離老人幾百米遠的老人蓋的磚房裏,但是他不贍養老人的原因是他老婆有病,怕影響她。他大兒子在縣城有兩套房子,但他無論如何也不贍養老人。女兒嫁給別的方,沒人照顧老人。老人的`錢由兩個兒子平分。現在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時候會照顧老人。這位老人通常的食物是一碗白麪。那裏的鄉鎮已經親自做了調整,但都是徒勞無功。即使他們的孩子再次離開,也沒有人去看望老人。有這樣的孩子真讓人心寒。

這樣的事情很多。柴裕基,北京老人,養了五個孩子,在家被餓死,半個月後才被發現。而林,一個來自江蘇省的老人,在大兒子家門口呆了六天六夜,但是大兒子一直沒有開門,直到第七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老人在大兒子家門口餓死。這樣的事情不得不讓我們深思,是因為現代教育不全面還是其他原因,為什麼中華民族的美德會被這些人丟棄?這令人費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謝,一個名叫謝,原名劉的普通礦工,在妻子去世後為了照顧自己愚笨的公婆和弟弟,改名叫謝。他照顧愚蠢的岳父十七年,照顧愚蠢的岳母和弟弟三十二年,從而履行了作為兒子的職責。這樣的人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現在看看這個孝子。上面説老兒去畢了,又添了一個兒子。這説明人老了,都是兒子扛着。這就是“孝”字。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孝道。讓“一切美德中以孝為先”繼續從我們這裏傳承下去。

百善孝為先作文9

一個人斜坐在書桌旁,淚滿雙腮。窗外纏綿的細雨敲擊着搖搖欲墜的破窗,那嘈雜聲似乎在訴説我心中的委屈:不拖地板又有什麼錯,學習那麼緊張,作業又堆積如山……剛才與母親爭吵的情景又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我信手翻了桌旁那久違的.《詩經》,一行清晰的字跡赫然映入眼簾:“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讀罷,頗為震驚,眼前又浮現父母日夜為我操勞的身影,耳邊又似乎響起老師的教誨——百善孝為先……

淚眼模糊地轉向窗外,雨幕中似有無數個大孝子的身影浮現……

他身居陋巷,早年貧窮,連飯都吃不上,常是野菜連根煮着吃,卻徒步一百多裏背米孝敬父母。父母逝世後,一天,他吃着豐盛的筵席,卻感慨道:“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負米,哪裏能夠再得呢?”他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子路居高官卻能感念父母養育深恩,我花着父母的錢,衣食無憂,連一點家務活都不願意幹,對嗎?正自責着,眼前又閃現另一個人。

他九歲喪母,但喪母的悲痛更讓他懂得如何孝敬父親:炎炎夏日,屋外蟬鳴幽幽,而屋內卻如烤爐一般,他趁父親在庭院納涼,手執蒲扇把父親的枕蓆扇涼;寒冬烈風,他為了讓父親睡覺時更温暖些,競用自己小小的身軀一點點地温暖着父親的被褥……他就是“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黃香。如今,他的事蹟傳頌至今,我耳邊又似乎傳來了幼童在吟誦:“香九齡,能温席……”我呢,都已經十六歲了,除了天天頂撞父母,抱怨父母之外,又為父母做什麼呢?想到這裏,我坐不住了,起身來到客廳,拿起拖把想為母親做點什麼。

剛到客廳,新聞聯播正在播報:“全國十佳賢孝”——張尚昀,他白天背母打工掙錢,晚上守母挑燈夜讀,別人表揚他,他卻説:“我只是比別人的兒子孝順一點。”聽完新聞,我淚流滿面,放下拖把,走到在廚房忙碌的母親身後,緊緊地抱住母親……

是啊,孝敬父母,天經地義。父母未滿四十,已白髮飄飄。古人云:“枝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難道我們還要留下這樣的遺憾嗎?難道還要為一點家務活與父母慪氣嗎?

其實,孝敬父母無須假惺惺地為父母洗腳,只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父母開開心心就夠了。孝道是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歷久彌新;孝道是精神家園的一朵豔麗鮮花,常開不敗。讓我們牢記“百善孝為先”的教導,從現在開始,從拖地開始吧!我又拿起拖把……

百善孝為先作文10

一個字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一個字包容了世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孝

孝,感恩父母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父母養育我們成長,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但“孝”不僅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永存我們心中的一份愛,一種來自內心的感恩。父母為了兒女的安危可以不顧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感恩父母呢?《詩經·小雅》中説:“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我們享受着父母給予的一切,愛、温暖、物質,所以感恩父母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之事。

孝,博大精深

在中華傳統美德里“孝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感恩父母,同樣藴含了尊敬長輩,孝敬師長,吳汝綸在《諭兒女》中説:“凡為人先從孝做起,孝不但敬愛生父,凡伯父叔父,皆當敬愛之;不但敬愛生母,凡嫡母繼母、伯叔母皆當敬愛之。”總而言之,不僅僅是父母,但凡是長輩,我們都要盡一份孝心,無非是對孝的延伸,對博愛的欣賞。舉手投足間,孝,昇華着我們的心靈,一朝一夕中,煥發着中華美德“孝”的光彩。

孝,責任擔當

領略了“孝文化”的博大精深,青少年懷着雄心壯志承擔起對孝的責任,敢於擔當,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孝文化”,“孝”字隱含在生活的點滴中,而在這個時代的潮流沖刷下,“孝文化”卻被視而不見,在生活中也越來越難發現孝文化的身影,我們應該積極的呼喚孝文化,擔當起繼承發揚孝文化的重大責任。開啟新時代的美德孝行。牢記“百善孝為先”。

孝,從我做起

要想承擔起“孝文化”的責任,就要從我做起,用實踐來體現“孝”,古有黃香温席,懷橘遺親,百里負米,一件件孝行世代傳頌,我們平時也要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孝敬親友,時刻想着親人,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的愛。在生活中給父母洗腳、按摩,為讓父母舒心、開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洗碗、做飯都是孝行。從我做起,讓“孝”灑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百善孝為先,古之成大事者,極其注重“孝”。孝者,必能成大事的説法同樣在現代適用。我同樣相信,在這個新時代更應該注重“孝文化”,感恩父母承擔起對博大精深孝文化的責任,孝,從我做起!用實踐感知孝道,讓孝文化走進生活,感動社會吧!

百善孝為先作文11

孝,乃人之根,性之本,德之源,教之所。

早在中國古代,《孝經》就已有“百善以孝為先”這句明宗開義。也就是説孝順是行善的根本,沒有孝順又談何行善。所謂的孝,就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

在嬰兒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孝’這個字便被寫在了他人生典籍的扉頁,醒目的中國字彷彿在告訴每一箇中華兒女,用行動去證明你對父母的孝心,用行動去感謝父母對你的愛。這種人人生來就有的天性,本應在人的心靈深處開闢出一片美麗的花田,用愛與感恩等人類最真摯美好的感情澆灌,但沒有人保證,經歷了狂風暴雨之後,這花田不枯,這感情不變。經歷過風雨,便擁有彩虹,這花田有風暴後特有的美麗,比先前更旺盛妖豔。

我是一個從外地轉來的學生,從小便寄宿在姥爺家。姥爺是一名數學教師,在我看來,他對我的.感情就像他三十幾年教師生涯中一成不變的數學公式一樣,單調而乏味。這種淡漠的感情,在姥爺病倒那天,驀然消失。

而那天,我這個平時自詡挺孝順的孫女,竟無法從記憶中挖出絲毫對姥爺的孝心來。無盡的後悔感像潮水般將我吞噬,如果能早點發覺姥爺身體的不適就好了,如果能多幹些家務活來減輕老爺的負擔就好了,我是這樣想的。看着病榻上姥爺那刻滿滄桑皺紋又憔悴的臉龐,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不是滋味。急忙翻出藥箱,想找一些能減輕老爺痛苦的藥,卻被説明書上覆雜的術語弄昏了頭。要知道,在我生病時,姥爺會守在我的病牀前,餵我吃藥,再哄我入睡。

而現在,如此這般。淚水漸漸迷濛了我的雙眼,忍住想要啜泣的衝動。這時,姥爺走了過來,慢慢收拾我弄亂的藥箱,吃好藥。看着看着,淚水終於決堤而下,撲到姥爺懷裏,大聲哭號,雙肩不受控制地顫抖着,不停地説:“對不起”。姥爺笑着問我為什麼道歉,我回答,自己沒有盡到應有的孝心,讓姥爺受累。姥爺拍了拍我的頭,眼睛裏流露出欣慰與讚許,説:“以後能做到吧?”我大喊:“能!”

淡淡的藥香,承載着姥爺對我深沉的愛,它讓我幡然醒悟,並擁有這世上最美好的品質——孝順。

鹿乳奉親,齧齒痛心的故事感動着我,蘆衣順母,拾葚異器的故事教化着我。在孝順之風的薰陶中,我成長着。

善良的品質固然美好,但對長輩的孝順應放在全部善意的先列。一個人,如果只對陌生人報以善良之心,對父母長輩不屑一顧的話,那麼沒有人會認同,那所謂的善良只是水中的泡沫,將會漸漸消逝。

善良之水滋潤着孝心,在風雨的洗禮過後,我拾起掛在雲朵之上的彩虹,那刻印着孝心標記的彩虹。

百善孝為先作文12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後代晚輩贍養和孝敬父母長輩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

在某種程度上,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反哺情節”至今仍是維繫社會及家庭走向和諧,温馨和安寧的重要力量。《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説,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醜陋的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據説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同理,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雖然它們不知道是誰生的它們,是誰哺育它們長大;儘管它們不知什麼是感恩,但卻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烏鴉懂反哺,羔羊能跪乳,何況人乎?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這樣説過:“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而中國曾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意思是説:“樹想靜下來但風卻不斷地刮使樹枝搖動,兒女想待奉父母了,但可惜這個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主要用來比喻人生無常,總是有很多的無奈,很多事等你想去做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天總是不從人願,父母在時不孝敬,等他們去世了,後悔莫及,那還有什麼用呢?懊惱,父母會活過來?不可能!早知如此,何不在他們還健在的時候,多陪陪他們,與他們説説心裏話?在他們生病的時候,悉心照料他們?

外出的時候,記得給父母報個平安。通常,這些小事會被人們認為所無謂,認為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並不在意。可你們想過嗎?就是這一小小的舉動也會使父母茶不思飯不想,在下雨天的時候,你可想到他們會站在門口祈禱外出的孩子一路平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個人依託父母來到這個世界,同時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養育才能長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裏憂心如焚,夜不能寢;多少父母為使孩子吃飽穿暖,節衣縮食;多少父母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寧肯自己忘我工作,廢寢忘食!

生活在文明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應樹立這樣的觀念:倘若有一件衣,應先給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飯,應先給父母吃;倘若有一間房,應先給父母住。因為我們堅信,人生天地間,孝為百行首!

百善孝為先作文13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善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但是,不能總拿別人的東西,於是子路就想到了打工。從此以後,子路便四處幫被人打工,賺了錢,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裏買米回家煮給父母吃,直到他們去世!

想想身邊的父母晚輩們,有的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親,有的甚至連一個電話都不打去問候父母,有的只顧着自己吃喝玩樂而不去照看一下年邁的父母親……。這些都讓我們觸目驚心。子路的行為是可貴的,他的行為是無人能比的,他的行為是值得學習的,他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我,他是我們的榜樣!雖然我是學生,做不了什麼,但是我決心用學習成績來報答父母親。就像我爸爸,他每個月都會回老家一次,每次都會住上幾天,每次都會拿寫生活用品,每次都會幫爺爺奶奶砍柴煮飯,他的這種行為也是值得學習的,這樣爸爸既能讓爺爺奶奶放心又能盡一份孝心。這就是我們身邊的小事,這些事雖小,但卻能更好的體現出每個人的孝心,這些事都是都是非常簡單的。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靠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百善孝為先作文14

小時候,家裏書架上有一本年代久遠的書。對於那本“老書”,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那本年湮世久遠的書,為什麼長輩們視它為珍寶,而且還擺放在書架的最高層,和一些珍貴的書放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那本紙頁泛黃的書,究竟有什麼祕密?

有一次,我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搬了一把椅子從書架上取書那本“老書”,正準備拿去研究研究其中的奧祕。這時,一向和藹可親的父親看到我這一舉動,竟然大發雷霆,罰我面壁思過。可我怎麼都想不明白,那本書真的那麼重要嗎?事後,父親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孩子,你拿的那本書,其實是咱家祖傳的家書,從你爺爺的太爺爺那一代就流傳下來。它是咱家的珍寶,是教育我們要如何孝順長輩的。”那時我還小,聽了父親的一番話,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從我記事起,父母只要一有空閒,就帶我回老家。即使再忙碌,也會在百忙中抽空回老家看望祖父祖母。每次回老家前,總要先買一些東西,大包小包的帶回老家。一回到老家,父母親總要幫祖父祖母洗洗碗、打掃房間,陪他們拉拉家常。幫祖父祖母打理一切,經常忙的團團轉。這讓年少無知的我不能理解父母的這一行為。

終於,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回家的`路上,我問父親:“父親,為什麼你和母親一回老家,都得幫祖父祖母打理一切,他們又不是不會做。工作那麼累,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時間,幹嘛不好好休息一下?”我撇撇嘴。

父親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晉朝時期,有一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時喪失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説三道四,搬弄是非。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冰凍三尺,他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或許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冰突然化開,他最終帶回了兩條鯉魚供奉給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孩子,這個故事是出自咱家祖傳家書——《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卧冰求鯉’。我們應該向王祥學習,孝敬長輩也該如此。至於幫祖父祖母幹活,是天經地義的,也是一個孝子需要做的。”父親意味深長地説。回家後,父親鄭重其事地將那本書遞給我。

之後的日子,一有空閒我就拿起那本書來看,書中的故事時時感動着我。漸漸地,我明白了我家裏歷代以來將其奉為“家書”的原因。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孝道”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百善孝為先,我的父母就以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向我詮釋着“孝”字的真諦。

百善孝為先作文15

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風格和風尚。,其實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道德準則。每個人家裏的都不一樣,正是有了的約束我們才能夠更加嚴格規範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伴我從懵懂無知走向了成熟,一步一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

在我心中,家庭是圃,我是一顆苗,就像雨點,在雨點的滋潤下,我茁壯成長。而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都離不開。它直接影響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與性格,良好的有利於我們的自身發展,反之,則會阻礙我們的.進步。

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善孝為先。自打我記事兒那天,媽媽對姥姥的孝順深深烙在了我的腦海中。媽媽從不和姥姥頂嘴,凡事都順着姥姥的意。媽媽常教育我説,姥姥年紀大了,要讓着她。

今年一月份,已有九十二歲高齡的姥姥不慎跌了一跤,這一跌將姥姥跌成了癱瘓。年紀大了,重新站起來的希望並不大,可以説沒有希望。那幾天媽媽常常以淚洗面。終於,出院了。可是難題還在後頭,失去自理能力的姥姥,癱卧在牀,只有媽媽和大姨全全照料,端飯、倒水、遞茶、揉腿、端屎、倒尿,每天都如此。一個星期六,我陪媽媽去照顧姥姥。進了家,媽媽熟練地生爐子,收拾起來,又給姥姥熬稀粥,清洗尿布,總之是沒歇下來過。接下來媽媽要給姥姥洗澡。一撩開被褥,唔,一股臭味兒,我捂着鼻子躲得遠遠地,而媽媽卻一副很享受的表情。用手試了試説‘水温剛剛好’,怕姥姥着涼,先蓋着下半身,洗起胳膊來,從上到下,從前到後一通擦,還開玩笑説:“看,你姥姥皮膚多白,像個姑娘家的皮膚,又白又嫩。”我問媽媽為什麼不嫌臭,媽媽卻説:“哪嫌臭吶,我小時候媽還這樣照顧我嘞。一把屎一把尿的”。接着,又給姥姥絞腳指甲。厚厚的指甲絞起來很費勁兒,媽媽還不時問姥姥疼不疼。還給姥姥按摩有些肌肉萎縮的乾癟的腿。我看着這個普通的畫面心裏暖暖的,我明白了人間的偉大親情,愛的真諦。是愛,讓媽媽無怨無悔得照顧生病的姥姥;是愛,讓姥姥在病痛的折磨中多了一絲温暖與幸福;是愛,讓中國成為了受有尊祟的禮儀之邦。百善孝為先,孝感動天,鹿乳奉親,百里負米……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告訴我們,孝順不僅是我家的,也是中國的國風。至今,媽媽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也烙在我的心裏。

在這些教育和鼓勵中,我慢慢地長大,很感激媽媽教會我這些,在之後的人生道路中,我知道我將會受益匪淺。也許這就是傳承,我們的家庭把好的傳統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不好的一定擯棄,將來我們的社會也會慢慢變得越來越發達,變成一個強大的禮儀之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zuowen/d6m7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