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關於年味作文【薦】

關於年味作文【薦】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年味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年味作文【薦】

關於年味作文1

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早春花街上,人頭湧動。叫賣聲,砍價聲,歡笑聲在明朗夜晚交織成了一部和諧交響曲。大街上,麥田邊,華麗絢爛煙火帶着人們美好祝願飛上天空,在空中盡顯它那美麗舞姿。今晚,人們將徹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第一聲鐘響。

家鄉年味,永遠是最濃;家鄉年味,永遠是最親;家鄉年味,永遠是最讓人難以忘懷。

踏上歸途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早晨。天還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歸家旅程。從東莞到我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距離吧,我們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經過了漫長車程,我們終於在次日14點到達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爺爺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老家氣温只有幾度,而我們只穿了幾件單薄襯衫。於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爐給我們。爺爺拿出了一大卷火紅爆竹,走到了門口。在噼裏啪啦爆竹聲中,我們回到了老家。

去訪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親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説是家中男性都要去祖堂給老祖宗上柱香。我還從未去過祖堂呢,於是便興致勃勃地與父親去了。

走在村中那條唯一水泥路上,我聽見前方鞭炮聲接連不斷。走到祖堂,便發現這兒煙霧繚繞,地面上鋪滿了鞭炮碎屑。祖堂內,有許多村民絡繹不絕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讓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個頭,上三炷香,再磕三個頭。這是我們老家傳統習俗。祖堂裏牆上掛着一張捐款明細表。上面寫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金額。我看到父親捐款是全村最多。父親看到我在看那張表,對我説了一句意味深長話:“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飯

每一家過年年夜飯總是一年之中最豐盛,我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父親講究健康,所以今年年夜飯不免多了幾盤綠色食品。在我家鄉,豬腳和豬蹄膀是絕對必不可少東西。餐桌上,眾人舉杯共慶新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縐縐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幾分豪爽之情。

終要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筵席,我們終於要離開家鄉,回到東莞了。這次家鄉之旅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個星期時間,但卻給了我許多深深回憶。

我帶着這份回憶,開始了新一年學習……

關於年味作文2

年味或許是掛滿大街的紅燈籠,綻放出喜慶熱鬧的色彩;或許是冒着騰騰熱氣的鴛鴦火鍋,散發出妙不可言的誘人香味;也或許是寺廟裏燃燒着金紙的火爐,噴發出盛滿祈願的濃煙年味,是什麼樣子的呢?

擁擠的動車站,不遠千里飛奔歸鄉的人們拉扯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帶着送給長輩的禮物,一邊打着電話:“媽,到了到了,我終於回來了!”,一邊在人羣中奮力地擠出一條通道。不管是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他們都向往着回家,盼望着與家人團聚、吃上個團圓飯。擁堵的人羣,喧囂的聲音,回家的迫切心情,這就是年的味道吧。

路邊的小攤兒,早早地掛滿了琳琅滿目的中國結、紅燈籠和對聯。纏繞着金絲線的掛件“小金豬”富態可掬、憨厚可愛,成了時下人們的新寵;盛滿濃濃祝福的對聯裏,行雲流水的書法筆墨躍然紙上;精美細緻的“春”字、“福”字窗花,像一幅幅紅色畫卷,勾勒出了喜慶吉祥的畫面。

漫天彩色的煙花、發出噼啪聲響的爆竹也夾雜着濃濃的年味。人們扛着一個個裝滿煙花的大箱子,到空地去放煙花。一朵朵煙花在夜空中散開,五彩繽紛,頗有幾分生機,點綴着平靜的夜空,也點燃了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爆竹霹靂吧啦直響,給寂靜的大街增添了熱鬧的氣氛,彷彿在為來年的生活喝彩。

開元寺、天公觀、關帝廟裏人頭攢動,案桌前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貢品,油炸的鯉魚、清蒸的小公雞、熱氣騰騰的甜果碗糕、當季鮮美的青紅水果人們或手捧三柱清香向神靈祈願,或雙手合十叩拜感恩一年庇佑不一會兒,漫天的縷縷煙絲幻化出各種形狀,飄散在空中,讓人有些“半城煙火半城仙”的感慨。

熱鬧的西街小道上,棉花糖、糖畫小攤熱鬧地吆喝着,潤餅小店前排起了長龍,調皮小孩一邊啃着糖葫蘆一邊快樂地蹦躂着,路邊的奶茶店播放着“恭喜你發財,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請過來,不好的請走開,禮多人不怪”,一派節日喜慶的氛圍。

油鍋中炸着的特色小吃,或許藏有年的味道;家門口新換的春聯,或許藏有年的味道;漫山的桃花,也或許有年的味道親愛的朋友,你説,年味是什麼樣子的呢?

關於年味作文3

什麼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裏美味佳餚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着舞龍吃着糖瓜兒彷彿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説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這就叫年味。

“新年快樂,紅包拿來”這句話幾乎是在過年時都會説的一句話,拿了紅包非常開心,(咳咳,雖然老爸老媽説存着)。當然還有那一桌子的美味佳餚啦,有魚,有蝦,還有螃蟹,反正是有非常多好吃的,平常的時候都吃不到啊。該講正事了,我跟大家講講我們家的'人在除夕一夜的“任務”。

首先當屬吃飯時最重要的任務—吃,由我們吃貨來完成,坐在椅子,手拿筷子,看着佳餚,如暴風捲地一般橫掃美食。不要説吃貨不好,如果沒有我們吃貨這美好世間又要浪費多少糧食呢;沒有我們吃貨哪會有這麼多餐廳;沒有我們吃貨怎麼會有如此繁榮的美食世界呢?由此要感謝吃貨。

還有任務—做,職業—“廚師”,由我大媽勝任,她雖然沒有一頂潔白的廚師帽和一套潔白的廚師服,但她有着非常高超的技藝,吃過之人無每每不讚歎,雞蝦魚肉,營養搭配,無所不妙。當然有時還會有廚師助理—媽媽、奶奶。

吃飯時,氣氛不能冷,這時候需要一個人來提提氣氛,讓大家都有過年過節的快樂心情。非常多的時候,都會有一段祝詞:來來來,在新的一年裏祝大家萬事如意,…工作順利…學習更上一層樓。這一段話裏充滿着屬於一個家、一個國、一個世界的愛。

飯後,最不能接受的任務就是—收拾。誰願意在吃飽喝足時去起身收拾呢?這時候就要一個勤奮的人帶動大家去收拾,我非常敬佩這種人,要是我就會“卧枕江山”。其他不幹活的人就開始看電視、玩手機等等。

春風已徐徐吹來,盛開在臘月的梅花已經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便與雪為伴,與風為友。當春風徐來的那一刻,他伸了伸他的腰,抖起了精神……原來它也在期盼春天的來到。這個年多姿多彩,這個年有足了的年味,這個年煙花漫天……

關於年味作文4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剛到老家,爺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過爺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爺爺説“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的,能夠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幹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福”字,往上貼時,爺爺説該將“福”字倒着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經常看到人家門上倒着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將磨好的麪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鬆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將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鬆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嫻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嚐了嚐,嗯——又香又甜,又鬆又軟,好地道的家鄉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蔔﹑瘦肉﹑豆腐﹑烏賊幹,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的調料。一段時間之後,奶奶將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出陣陣香氣!出籠之後,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衝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為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是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説:“孫子,多吃點,這可是家鄉的特產,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將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着笑容,能夠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和爺爺挨家挨户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家鄉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裏又開始唱戲了。祠堂裏樓上樓下是人滿為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為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夠看熱鬧。最後只剩下媽媽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夠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台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鄉熱鬧的情景好像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關於年味作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如屠蘇。”在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年的氣息,卻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隨之改變。傳統與現代彷彿截然不同。

在網絡未走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時,年味是深沉的,厚重的。那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積蓄,祖祖輩輩不改的傳統,記得小時候津津有味地望着那條泥濘小路上那一條條上下翻舞的披着金甲的龍,圍觀的人們喝彩不斷。一旁的樂隊隊員們則各顯神通,吹着傳統樂器,給人們送上一份新春大禮給年味添上了濃郁芬芳的一筆。

除夕是全家團聚的日子,那一應俱全的,令人垂涎三尺的年夜飯,是春節中最令人難忘的。家人們臉上洋溢着歡樂的微笑。分享一年中的收穫以及來年的目標。送上自己對家人最美好的祝福。那無微不至的關懷便融在這和諧的氣氛中。將所有人的心都連在了一起永遠忘不了在年夜飯上家人親手烹製的紅燒魚,勝似人生的美味。對於孩子們來説,那一串串,一掛掛的鞭炮是最有趣,最刺激的遊戲。互相追逐,互相嬉戲,忘卻學習帶來的重負與壓力,為新年增添了一絲活力也為除夕之夜,抹上了最鮮豔的一筆。

這些都不過是潛藏在內心深處最深刻的回憶罷了,在近幾年裏,舊的年味彷彿一個垂暮老人,逐漸趕不上時代的步伐了。一個由青年主宰的時代正在到來。互聯網讓我們可以不用因過年而四處奔波,也不用因路途遙遠而回不了家,高鐵將無數鄉村與城市緊密相連。微信能向來自海外的祝福送到你眼前。在除夕之夜,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已成為無數人的傳統。詼諧幽默的小品和相聲給新春增添歡笑與樂趣,歌唱家們深情地演唱似乎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受到日益強大的祖國。全國各地,海外僑胞的熱情洋溢使我們對祖國的熱愛油然而生。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對春節的.熱愛絲毫沒有被削弱。不論是什麼樣的年味,對任何人來説,都是十分精彩並且是十分幸福的。但是在手機進入人們的生活並開始普及時,不少人沉迷於網絡,在網絡中喪失自我。先進科技對傳統文化的衝擊是巨大的。在年夜飯上本該熱熱鬧鬧,暢所欲言,結果卻只是低着頭一個勁搶紅包,玩遊戲。絲毫沒有考慮他人的感受,導致年味被沖淡,如白開水一樣無色無味。

不同的時代,擁有不同的年味,這是一箇中國人值得珍惜的東西。年味不僅有古樸雄渾的古老,更應該像新鮮清澈的活水一樣,成為這個時代的明信片。

關於年味作文6

有一種情感一直讓我回味無窮,那就是暖暖的親情。

放了寒假,馬上要過年,可卻感覺不到絲毫年味。匆忙的人羣、熱鬧的大街沒覺出和平時有啥不同,直到那天早上媽媽把我從被窩裏揪出來“快點,今天去給外公外婆拜年。”我才一個激靈意識到,這是又要開始馬不停蹄地走親戚拜年了。

行進在路上,我們很快就融入了走親戚的大軍中。電動車、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川流不息,水果、美酒、飲料、糕點,禮品是各種各樣。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淡淡笑容。

來到外婆家,輕輕敲了敲門,外婆立馬出現在了我眼前,好像早已在等着敲門聲響起。趕緊給外婆拜年,腳未踏進門就收了外婆一個大大的紅包,外公也不甘落後拉着我説:“又高了,也壯實了。”“是啊!我準備每逢佳節胖三斤。”聽我這樣一説,一家子人都被逗樂了,歡快地笑聲裏似乎有了濃濃的年味。(:)

晚上,舅舅舅媽弟弟妹妹都回來了,人一多,整個家好像要沸騰了,各人找各人的`小團隊,爸爸媽媽和外婆、舅母打麻將,舅舅則陪我和弟弟鬥地主。一面牆將我們分割為兩個“戰場”,但戰場上沒有硝煙的氣息,只有歡樂的温馨。我和弟弟拿着大把大把的壓歲錢,而舅舅只拿了幾張一塊錢,他看着我們自信地説:“和你們這倆小屁孩兒打撲克這點錢就夠了。”我和弟弟相視一笑,瞬間便達成了祕密合作協議,舅舅卻還被矇在鼓裏。接下來,我和弟弟贏光了舅舅的錢,當我們故作驚訝地看着舅舅時,他卻尷尬地説:“今天牌神沒來……”我和弟弟聽到這個答案,忍不住開懷大笑。

拿着贏來的“戰利品”來到另一個戰場炫耀戰果,不料,一聲聲“先借我點錢,一會兒贏了給你分一半。”傳來,我也毫不吝嗇地將錢全借了出去,看着空空如也的雙手,心裏難免還是有點失落,忽而有猛然意識到:他們每個人好像都在用我的錢打牌。忍不住嘀咕地説:“你們這羣‘壞人’。”可話語裏沒有憤怒,只有被自己感動的歡笑。

那是一個難得快樂的夜晚,久久飄蕩的歡聲笑語裏卻飽含着濃濃的親情、純純的年的氣息……

關於年味作文7

我們見過太多感慨大數據時代使人與人化為一個個單調的數字符號。我們見過太多諸如“鋼筋水泥冰冷了內心”的悲鳴,我們接收了太多,以至於忘了自我,不如撇開它們,重新來活。舉杯歡慶與手機不停之間,也有年味。

年味在哪裏?在我發出的獨一無二的祝福裏。

我不羣發,但我選擇手機拜年。我用各種鮮活的符號,匯聚成祝福的呢喃。

“羣發的短信我不回”,是的,我點開一個個好友,想出一段段不同的文字。有的是天天見面的人,按下發送,他的笑臉似乎就在我眼前;有的人像是在漸行漸遠,過年卻正是個好機會,讓一句祝福,喚醒遙遠的回憶——我們曾坐在同一間教室,我們曾一同看過門前雲舒雲卷,只是好久不見,你還好嗎,我很好,我想起你。

年味在哪裏?在精緻的燒烤店裏。大餐館已吵鬧不堪,沿着一條街找下去,一家三人拐進那家燒烤店。過年還吃這?正是如此想法,才讓空氣格外清靜,才讓一家人安心坐下來暢談種種。

上次回家是元旦了,高三的特殊使人成為“有家不回”的學子。而熟悉的馬路上還是亂闖的汽車,廣場舞上的大媽也有了新面孔——是哪一次放學,我穿着校服,與媽媽在那店裏吃燒烤,又是怎樣機緣,今日再次走進。

因為過年了。

我談着理想,談着肉質的鮮嫩,計劃着過年的安排——明天妹妹來,後天姨父家來訪┄年味在這裏,伴着烤肉的孜然香,滑進心裏。

大大的房屋,寬寬的街道,燈火斑闌之下,一家小小的燒烤店裏,三人正歡,朵頤正快,肉香正濃,年味正在┄

年味無處不在。在心裏,就在了每一處風景。

夜裏,小區門上亮起了新年快樂的彩燈,在黑夜中如一串七彩的.夢,螢火一般,點亮。

就算是學校裏,放眼望去,梅花還是別的花掛滿了一樹,香氣正溢。樹林蔭翳裏,正鳴聲下下,回頭看向班門口——是校長寫下的春聯。倏忽間笑了,天氣甚好。

又是在推開房門的一刻——屋內擺設還是沒變,沒蓋上的筆帽,忘拿的書本。變的是我回來了,因為過年了,年味由我盛開。

翻翻空間,沒有什麼動態。也許正吃着年飯,也許正感觸那陽光正美。

客人離去,杯盤狼藉,又冷卻的空氣,是為了下一次的熱情。

沒有什麼不好,沒有什麼冰冷無情。打開手機,是許久未見的他和她,帶來祝福。

年味正濃,在我的眼裏,在我的心裏,在每一個微笑裏,在每一份陽光裏。你若盛開,我亦自來。

關於年味作文8

不知從何時開始,家家户户都已貼上對聯,商場中也買起了各種各樣的對聯、福字;就連路燈上也掛上了紅燈籠,平添了幾分喜氣。年味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滲透進我們的生活。

年味是家中大掃除揚起的灰塵味。媽媽開始逐一清掃房間,各個邊邊角角都要打掃到位,於是找到了爸爸丟失的一隻襪子,我藏在牀底的日記本,甚至找到了上個星期出逃的小烏龜。我和媽媽使出渾身解數,又掃又搬又擦又洗,我才真正體會到做家務的辛苦。年味,就這樣悄悄瀰漫在我家。

年味是打糯米餈粑時的香味。天不亮就要起牀蒸上一大鍋糯米,幾個小時後就可以放進機器中打成糯米糊。如果是某一家做餈粑,常常要請街坊鄰居或家中妯娌們一起幫忙製作餈粑,主婦們一起圍在桌旁捏製餈粑,這不僅是幫忙,同時可以增進感情,大家聊聊家長裏短,或抱怨,又或炫耀,總之,將自己心中的煩惱訴説,既拉近了彼此的關係,也可使心情平靜下來,讓過年更快樂。餈粑被一個個攤在桌上,然後總有一個小孩驕傲地在餈粑上印一個小小的“福”一一小孩子們以在餈粑上印“福”為榮。主婦們動作很快,不一會兒桌上便整整齊齊地擺好了還熱乎着的餈粑,瑩白如玉的餈粑中央點綴着一個殷紅的“福”,真是讓人胃口大開。餈粑的做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是煎餈粑和甜酒煮餈粑,煎餈粑撒上白糖,吃起來外酥裏嫩、香甜可口;而甜酒煮餈粑則更帶上一種酒的'醇香。年味,就這樣在鄰里間散開。

年味還是炸米花的酥香。一大鍋油“滋滋”作響,將米花沿鍋邊放下,原本嬌小的米花幾乎膨脹到原來的兩倍,在加上紅米和白米的巧妙組合,便如同在鍋中綻開一朵鮮花。又因為炸過米花的油不能再用於炒菜,炸米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此,一般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米花。米花,是豐收的象徵。

年味更是鞭炮的硝煙味。雖然城裏不能放鞭炮,但是鄉下卻可以,大年三十,鞭炮響了一整晚,就連走家串户拜年都要放一掛鞭炮。年味,就這樣飄散到各家各户。

如今,年味已越來越稀薄,餈粑在商場中都可買到,米花在家中想吃就吃,城市裏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年味何處尋?

關於年味作文9

年味,是每個中國人心中那份不可割捨的情感,是對每個在異鄉的遊子的呼喚,是每個家庭難得的相聚。年味,是我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今年過年回到許久沒回的老家。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鄉村的那份寧靜和安詳。今天過年,對今天的活動充滿了期待。

上午,全家一起大掃除。連一向頑皮的弟弟也認真的`拿着掃把在掃樓梯。爸爸正拿着拖把在拖地板。原本沾滿灰塵的地板變得煥然一新。爸爸摸把汗水,看着乾淨的地板,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媽媽和奶奶在拿着抹布抹瓷磚,豆大的汗珠從她們的頭上滴下卻毫無感覺。爺爺和我則拿着掃把在掃地,廚房,客廳,卧室,都要掃乾淨。儘管是冬日,汗水卻也是止不住的流。一家人雖然一起搞大掃除很累,但沒有一個人真正覺得累,一家人在一起,無論做什麼都是幸福快樂的。

下午,爸爸開車帶我和爺爺,弟弟去族墳祭祖。來族墳的次數一年中只有一次。儘管來的次數少,但每次來這,我都感覺有個聲音在呼喚我。內心總會有某種悸動,在催動我的雙腿邁步向前。曾經我一直沒有搞懂這是怎麼回事,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是血脈的力量,我的身體裏流淌着和那裏長眠的先輩一樣的血。這是來自骨子裏的對先輩的緬懷。走進族墳,爺爺手裏拿着紙錢香燭,來到一座古老的墳前,指着對我説道:“你不是要看族譜嗎,這是我的祖公,到你們這代,不知道要叫什麼了。”我走近仔細端詳,古老的字體雖然用眼睛看看不懂,但用心去看,我感到這上面的字是多麼親切,多麼自然。用心去看,我看懂了,這是祖先最後留給子孫的禮物,這是一份只有用心才能讀懂的禮物,讓我們可以追憶過去,讀懂自己的來歷,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讓自己在百年之後有一個歸根之處。

除夕夜晚,一張圓圓的桌子坐滿了人,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也就今晚能好好放鬆休息,圓桌上正中央是一整隻雞,意味吉祥如意。旁邊擺着一條魚,寓意年年有餘。年邁的爺爺奶奶忙着給一年在外奔波忙碌的爸爸媽媽夾菜,這裏一隻雞腿,那裏一塊魚肉。不一會兒,老爸老媽的碗裏已是滿滿的菜。我想,碗裏是滿的,心裏的温暖也是暖的。

年味,是家鄉的味道;年味是家人團聚的味道;年味是對歸根的嚮往;年味,更是親情的温暖。

關於年味作文10

現在年,已經沒有了當年濃郁味兒。

“從今天起,我國正式進入了春運高峯,今年乘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廣播中、電視上,都在傳播這樣消息。年味開始醖釀起來了。

會有親朋好友來我家拜年,熱鬧增添了一點兒“年味”,但奇怪是,來人不少,送禮不少,待時間很短,説話很少,好像禮到任務就完成了,給人感覺就像還個禮走個過場罷了。

我們也會去親朋好友家串門,好多次我們剛坐下甚至還沒坐下,主人像是有很多事情要辦一樣,我們茶杯還沒捧上就離去了。

劉少棠在《本命年回想》中寫過年情景是人們從臘八開始就醖釀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門聊天,熱鬧得不亦樂乎,儘管當時人們物質生活還很貧乏。而現在,送禮幾乎成了串門唯一目。

唯一比過去更有“年味”就是大量購置年貨。人們刷着貴賓卡、會員卡,把一推車一推車年貨搬回家。超市中人們洋溢着物質滿足後笑容,卻因失去了精神依傍而顯得僵硬沒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座位早就被定完了,大家去飯店吃所謂年夜飯,看似“年味”很濃,但在情感還沒來得及充分溝通就該散了,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幾家親戚,送禮呢。

“年味”發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了,但它像一隻未熟透蘋果,吃起來酸澀澀。

還是以前小時候過年過癮呢。雖沒有那麼多好吃零食也沒有飯店中美味佳餚,但兄弟姐妹們一塊兒放兩元錢一包小煙花能玩得痛痛快快,拿上個小電筒就可以去幽暗處探險,一副殘缺撲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樂就讓我們心滿意足,一個小紅包就讓我們對新一年憧憬無限……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像有講不完話……那種心心相通毫無防備其樂融融氛圍中才有真正“年味”。

現如今,很多過年時儀式都開始簡化甚至省去了,貼春聯、迎灶神、祭祖宗、喝臘八粥習俗都少見了,人們認為這些太形式化了,那麼請問,實實在在東西究竟在哪中呢?

當外國為中國春運規模之大而感慨,連紐約帝國大廈都為中國年而亮起喜慶紅燈時,他們是否知道,中國年“年味“已經一年不如一年了呢?

關於年味作文11

在我看來,過年講究的就是氣氛,也就是‘年味’。一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便是有年味。

年三十的早上,父親、弟弟、我三個人計劃貼春聯。父親用麪粉和水,放在火上熬一會兒,做成麪粉糊,拿來膠帶、春聯、小刀、刷子,一切就準備就緒了。我和弟弟要將春聯裁開,首先將其對摺,使它變得整整齊齊。我讓弟弟拿着對聯的一角,我同時拿着另一角,再用小刀沿着摺痕將其裁開,對聯也就變成兩半。我和弟弟一人一半,在對聯的背面刷着麪粉糊,我們一隻手按着對聯的一角,一隻手拿着刷子。有時,麪粉糊粘在手上,黏黏的;有時,對聯正面的紅色印在手上。不一會兒,手就髒兮兮的。好像門楣這些地方,太高了,父親夠不到,他便搬來椅子,踩在椅子上,我從下方將已刷好的春聯遞給他。也有些地方,不需要用麪粉糊,便用膠帶來粘。我先將膠帶拉長,用小刀割成一段一段的,貼在弟弟的手背上,再由弟弟將膠帶遞給父親。在這樣的合作下,我們終於貼完了春聯。

年三十的晚上,一家六口圍着桌子,吃着團圓飯。團圓飯,自然是豐盛的,並且這些菜餚都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肉丸子寓意着團團圓圓,魚寓意着年年有餘,年糕寓意着步步高昇……餐桌上,父親替爺爺夾菜,叮囑着讓他多吃些。這時,老人的心中定是喜悦的。他笑着,眼角的皺紋加深了些,同時默默地點着頭,就好像一個小孩子。其實,這個年紀的爺爺也就是一個小孩子,他需要全家人的.呵護與關心,我們應好像珍惜寶物般珍惜爺爺,畢竟爺爺年歲已高,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有多久。父親似乎很開心,從櫃枱裏取來酒杯和酒,一個人就喝起了酒,與母親、奶奶她們嗑起了家常。那些‘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在此刻已化為飄渺,一切只隨着心意。估計這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頓飯了,每個家庭成員都在場,不似往常我上學,回不了家,父母工作,回不了家,一張桌子總是坐不齊全。

吃完晚飯,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喝着剛泡好的茶。他們偶爾也會談論着正在播放的那個節目,我則不時搶着紅包。

在我看來,與家人一起過年就足夠了,就有了年味。新年的鐘聲還未敲響,但是我已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了。

關於年味作文12

在城裏呆久了,人們不是被捲入城市忙碌快節奏生活,就是迷失於西方節日樂趣與浪漫。但春節仍是人們最期盼節日……

今年春節,我回了老家,莒縣,雖不是真正農村,但年味,確實濃了不少。年二十九到老家,縣城裏街道早已掛上了燈籠,紅火而喜慶,人們是那麼樸實,從爺爺濃重鄉音中,我聽到了與諧、安詳以及過年歡喜。噢,年味在樸實鄉音中。

三十這天是熱鬧,一大早起來就被爸爸拽着走親訪友,互祝新年。午飯過後,我們父子倆跟着爺爺去貼春聯,貼福字。從大門到倉庫,從室內到對門,全是紅紅顏色,在鄰居門側牆壁上,我們貼上了“出門見喜”與一個福字,不但使自家幸福,也讓對門添了福氣,這是大城市裏見不到。最使我驚奇是老家“門錢子”,它是沂水與莒縣特色,用彩色紙,刻上畫,刻上“新年快樂”等字樣,貼在門上框沿,像姑娘頭髮上劉海兒,既美觀,又吉祥。年味藏在紅紅宣紙裏……

年夜飯十分熱鬧,飯菜之後,餃子上場,為了吃到代表好運甜餃子,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搶着吃,第一個吃到人被認為今年會行大運,隨後吃到人也都沾沾自喜,相互祝福。年味在餃子香味中瀰漫。新年鐘聲敲響,頓時樓下、窗外、路邊……人們放起震天鞭炮,絢爛禮花,將縣城天空“點亮”,行走在街上,大人、孩子個個喜上眉梢,空氣中添加了濃濃“火藥味”,年氣息飄散夜晚空氣中……

大年七年級,按農村裏規矩是要拜祖墳,我隨爺爺一家人去了老爺爺墳,這真是下鄉了啊!村裏人都似一家人,在外回鄉老朋友見了都能聊上半天。路上我見一户人家門上貼着真正用毛筆寫對聯,粗大有力筆鋒,在紙上留下了深深印記,細細端詳,彷彿筆中每一根柔軟筆毛都在紙上留下了抹痕,這是無比精妙中國書法啊!年味,自古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年八年級我匆匆回到了濟南,在回家路上,出租車司機對我們説:“今年濟南放煙花少了很多,三十晚上放鞭炮聲音遠不如以前熱鬧了”。我想:即使有一天在鋼鐵大廈林立城市裏,消失那鞭炮聲、紅對聯,但那飄香餃子、聲聲祝福與着那團團圓圓濃濃年味,是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關於年味作文13

“金風送喜來,紫荊花已開,二月大地春雷鑼鼓敲起來……恭喜恭喜中國年,五穀豐登笑開顏……”聽着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就知道,年到!你知道年是什麼味道的嗎?年的味道怪怪的,讓我品一品在給你細細道來。

年,是歡樂的;是喜慶的;是和睦的。年,對於我來説是甜到心頭的。屋外二月的寒風呼呼地颳着樹枝,乾枯的樹枝上掛着幾片搖搖欲墜的枯黃的樹葉;風也毫不留情地刮過人們的臉龐,可人們洋溢着幸福歡笑的臉頰,火辣辣的,成羣的男孩按動着打火機,從裏面一下子竄出火紅跳動的火苗,紅光映在人們的臉上,笑容更加甜蜜。“噼裏啪啦”鞭炮聲清澈的在耳邊迴盪,綻開的不僅是絢爛的煙花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花。一大家子人圍坐在圓桌周圍,湯圓、餃子、抄手、麪條……還有色香味俱全的各色中國菜:香腸、臘肉、夫妻肺片、京醬肉絲、魚香茄子、麻婆豆腐、春捲……旁邊的電視中正在播放着喜氣洋洋的春晚,而圍坐在桌子邊的人捧着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菇燉雞湯美美地品嚐,一口接一口,濃香四溢,安撫每一個人一年以來疲憊的心。這種感覺只有在過年才感受的到,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年的味道是甜的。

年的味道是辣的,貼倒“福”、對聯、門神、窗花;掛燈籠、中國結、紅辣椒;放鞭炮、舞龍;還有“領紅包”!……一片紅色映入眼簾,過年就要喜慶,就要熱鬧,就要紅火。中國年讓你在冬天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只有火辣。

年的`味道是酸的,每天清晨我會一邊吃飯,一邊聽廣播。“兒子長大,一年到頭就回一次家,人是回來,可是留的住人卻留不住心。”這是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父母老,兒子大,好不容易回家,也不像小時候那樣如同開心果一樣逗父母開心、幫父母做事。只是一味地玩着手機看看電視,對於父母的噓寒問暖也愛理不理。這個年,父母盼回來深愛的兒子,可兒子的心卻早已停留在別處。父母的心是酸的,年的味道也是酸的。

年的味道是苦的,過年時是小偷、騙子、火災肆虐的高峯期。努力一年的積蓄被好逸惡勞、遊手好閒的盜賊偷走,被油嘴滑舌的騙子誆騙,甚至被一把無情的大火吞噬……妻離子散、親人離別,就在這普天同慶之時,事故給予人的打擊是空前悲慘淒涼的。這個年是苦的。

年的味道不是能一語道破的。各自有各自的區別,酸甜苦辣一應俱全,就像一台鮮活的戲劇而或一支譜寫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歌曲,要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感受。

關於年味作文14

那些煙火氣息重的、熱鬧紛繁的小説裏,紅雙喜、鄰居自釀的米酒、甜甜的紅糖話梅、散裝的紅茶綠茶……如今已是平常的煙酒糖茶在年節時分卻有着分外引人的味道,算是年味。我的上一輩人經常感慨"年味淡了",的確,早已不是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了,也早已不是那個"特產"只產在特定區域的年代了,沒什麼味道非要等到年節才嘗得到,承自以往的那份年節的儀式感也愈發淡了。

可於我而言,年味有時不僅僅在於菜餚的鹹鮮苦辣,也不在於儀式是否講究復古,更多的是在於人們心裏的一份滋味。

今年陪爺爺奶奶過年。北方的村莊,空氣寒冷而乾燥,屋裏的炕燒得熱烘烘的,瓜子花生早在臘月初始就炒好裝袋,零食和水果也在果盤裏擺好。我和姐姐舒服地窩在炕上,吃東西,玩手機,難得沒了課業負累,堅果仁的噴香使人快樂,配一杯茶,更是覺得膩得剛剛好,清爽得剛剛好。

準備年夜飯時,我在廚房外面,隔着那扇浸染了厚厚一層油灰的玻璃窗,只看見模糊的奶奶的側影,鍋裏沸騰的菜油,隨着肉和菜倒下鍋時“次拉——”的一聲響,升騰起一股青煙和水分迅速汽化的蒸氣,使得奶奶的側影愈加模糊。

而那縷煙火分解成略微蒼老的薑絲和瑩白的薄蒜片,它們跌入微微冒氣的菜油裏,溶解,焦灼,蜷縮,把各自的味道融進滾燙的油裏,再滲入牛肉片的條條紋理中,把肉的香氣密密匝匝的包裹起來。

或許炒菜的奶奶太過認真,並未發現窗邊的`我,我回屋收拾了桌子,等着我心中的年味上桌,記起幼時搬個小凳子陪奶奶滷牛肉時的場景。

其實未曾入鍋炒的牛肉也極為美味,從每一次咀嚼中,可以辨析出肉纖維裏的屬於姜與八角粒的香氣,順着我的嗅覺纖維,我彷彿就看到奶奶切了幾塊老薑,拾了幾顆八角粒,扔在水裏和牛肉同煮時,眼角的笑紋。

一塊瑪德萊娜小蛋糕使得《追憶逝水年華》的作者憶起往昔,有些食物的味道也總是更有層次,層層疊疊地,直到最暖最美好的那個記憶。

手機不斷地震動,各種祝福湧向手機,不管是羣發還是語音,總歸是一份心意。杯子碰在一起,清脆的響聲被鞭炮聲祝福聲和電視裏的樂舞聲蓋過。鼻尖舌尖耳畔心頭都感覺到了年味。

我的年味是什麼?只不過是,樁樁件件事物,都歡喜。

關於年味作文1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繪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放炮迎新熱鬧場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這似乎是一種不會被人忘卻傳統。從我記事之日起就對每年除夕凌晨12點炮聲記憶深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這一時間點裏每家都會放開門炮辭舊迎新,在新年裏討個好彩頭,你能想象上百花炮聲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種光亮,那種聲響,怎一個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這麼晚,相信這震耳欲聾炮聲還是會把你叫醒。

每年除夕,爺爺、伯伯、爸爸都會準時從被窩中爬起來放鞭炮,對他們而言,這已是保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習慣了。他們不需要鬧鐘,卻總是那麼準點,或許是他們心靈感知新年氣息比我們更早更準吧!

我一直認為,鄉下年味兒比城裏要更濃些,因為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調料,純樸、感恩與真誠。城裏路旁商店張燈結綵,這是他們對新年期許,希望新一年紅紅火火,步步高昇,但這其中不乏有些應付之意,過多花哨裝飾只是隨了大流,迎合時代發展需求。相比較而言,鄉下人家門上貼春聯更有寓意,這些春聯並不昂貴,並不華麗,卻寄託了一家人對新年美好期待,都説平凡之中見真情,春聯不也是如此嗎?

年味兒要與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與家人共進晚餐。隨着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物質需求提高,“年夜飯”人們更熱衷於去飯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説有笑,吃着現成飯菜,吃完結賬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為呢?但在鄉下大多數人家都是在家裏吃,即使比不上飯店菜品美味,但這是家人親手烹製,裏面充滿了濃濃愛意,即使比不上飯店用餐方便,但與家人一起勞動是開心,充實,享受。我們吃不是美味,是氣氛。只要一家團聚,一起吃飯,我相信,無論飯菜豐盛與否,大家都是開心。

吃完年夜飯幹什麼呢?答案當然是看春晚了!雖然現在對春晚意見褒貶不一,但依然不減低人們對春晚熱情,很早就開始關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終於揭開了她神祕面紗,一家人和樂融融坐在電視機前,看着春晚,説説笑笑,體味春晚帶給我們樂趣,等待零點鐘聲敲響。

除夕,除舊迎新。年味兒,充斥心田。希望人們可以在新年中過更輕鬆、更舒適、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標籤: 年味 年味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zuowen/0m67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