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小班數學説課稿範文彙編九篇

小班數學説課稿範文彙編九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班數學説課稿範文彙編九篇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1

一、 説幼兒

《4的點數》是幼兒園小班的數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幼兒對4以內的數量能手口一致的點數,一般來説,3,4歲的兒童對數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可為幼兒在今後學習數學打下基礎。

二、説教材

《綱要》中強調要遵循幼兒身心的規律與學習特點,並指出“要密切聯繫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因此我選擇並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自主探索、初步學習對數量的認識。

三、説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教材要求的瞭解,我擬定了這節課的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願意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操作中學習數學的快樂。 能力目標:引導幼兒專注地傾聽口令,完成操作任務。

知識目標:能手口一致地按順序數出4個物體,並報出總數。 活動重點為:能手口一致地按順序數出4個物體,並報出總數。 活動難點為:引導幼兒專注地傾聽口令,完成操作任務。

四、説教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數一數、説一説、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識,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本節課採用瞭如下教法和學法:

(一)談話引入法:

我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小動物愛吃的食物來引出活動主題,從而引出小白兔愛吃什麼,吃了幾根,並出示PPT,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識的慾望。

(二)觀察法:

我為幼兒提供了課件PPT,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中小白兔的數量和胡蘿蔔的數量,並能用畫圈的形式説出總數量。

(三)動手操作法:我準備了幼兒學具(操作卡、小白兔、胡蘿蔔)。讓幼兒拿操作卡進行操作。

五、説學法

本次活動中引導幼兒使用了談話法、觀察法、操作法進行學習,讓幼兒在操作中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以及難點。

六、説過程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了教學設計。共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一、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小白兔要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見嗎?讓我們來數一數今天來了幾隻小白兔?”

(一)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邊看邊進行點數(指導幼兒用右手的食指從左向右進行點數)一隻、兩隻、三隻、四隻,一共有4只小白兔。

(二)教師:“我今天為它們準備了它們最愛吃的胡蘿蔔,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根、兩根、三根、四根,一共有4根胡蘿蔔)

二、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練習4的'點數,鼓勵幼兒大膽點數,並報出總數。

(一)請幾名小朋友到台前進行點數,教師觀察幼兒幼兒的點數方法是否正確。

(二)教師:“今天這四隻小白兔來我們班見到你們太開心了,它們回去又叫來了它們的小夥伴,老師同樣也想給它們送去胡蘿蔔,可是老師一個人太忙了,你們願意幫我嗎?”

三、進行操作活動,教師提出要求。

(一)幼兒進行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二)驗證幼兒的操作結果。

四、教師進行小結:“今天小朋友們都是老師的好幫手,給老師幫了一個大忙。小白兔也非常感謝你們!現在,我們一起回教室裏找找看還有哪些物品是4個呢!”

整個活動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情景,使活動不再枯燥,將操作活動作為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在自己的操作中感受數字的有用。

六、説延伸

教師可在數學區域活動中投放幼兒常見的物品,如,杯子、小勺、碗,讓幼兒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滲透到生活情景之中並進行再運用,有利於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促進其創造能力的發展。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幼兒

我設計的小班數學活動《餅乾商店》,是依據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選擇了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的活動內容,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注重了幼兒的個別差異,促進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

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注意了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符合幼兒的認識規律和智力發展水平,注意了各部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繫和配合。

二、説教法

我根據活動的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特點;並考慮到數學學科的特點;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擇了利用遊戲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通過操作法、遊戲法、引導發現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能主動進行學習。

三、説活動目標

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根據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數學領域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了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

四、説活動準備

在活動的準備材料中,我多選擇用過的餅乾盒、奶盒、冰棍杆廢舊物做教具,做到就地取材。

幼兒使用的小筐、圖形片等符合衞生和安全的要求的材料的選擇上,根據活動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選用教具。另外,在教具的使用中引導幼兒觀察、思考,逐步從具體形象向抽象概括的方向過渡。

五、説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根據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讓幼兒在情境中活動。活動開始,以開餅乾店的形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先讓幼兒觀察自己的圖形片,請幼兒説説有些什麼樣的餅乾,而不是請幼兒説説有什麼形狀的餅乾。這樣,可讓幼兒從餅乾的.形狀或顏色兩方面作出不同回答,接着,引導幼兒從這兩方面觀察圖形標記。

(二)基本部分

以“分餅乾”、“買餅乾”、“送餅乾”這一系列遊戲情節串連教

學過程,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考慮到小班幼兒認識幾何圖形的特點,從圖形與標記匹配,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圖形,以減低幼兒的學習難度。同時,通過指認的形式,幫助幼兒複習鞏固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在區別三種圖形時,依照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逐步引導幼兒的思維向多維性發展。

在“分餅乾”時,要求幼兒按圖形的顏色或形狀匹配,然後在“分餅乾”的活動中,讓幼兒講一講買了什麼餅乾,有的幼兒説買了紅餅乾,有的幼兒則根據所買餅乾的形式作了回答。在此基礎上,教師作出了小結,並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兩個方面同時進行表述,在送餅乾的活動中,在肯定幼兒按標記的形狀或顏色匹配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幼兒根據標記同時,從顏色、形狀兩維角度去選擇,發展了幼兒的思維。

針對買餅乾的要求,作四個層次的安排,讓每個幼兒分別按不同的要求參與活動。從而使每個幼兒有所發展,體現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三)結束部分

活動最後的“設計餅乾”這一遊戲的目的是為區域活動中的練習作示範。我為幼兒準備了四組材料:多色的繩、多色的冰棍杆、彩筆和紙、各種幾何圖形和固體膠,讓幼兒在拼拼、畫畫,尋找中掌握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使集體教學活動與自主自學的區域活動結合起來,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個別練習的機會。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於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設計此活動,讓各領域的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教學,在“捉迷藏”遊戲中滲透了方位詞教學及社會情感教育等等。

二、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1、複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及兩種圖形的轉換關係。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難點定為第一個目標:複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及兩種圖形的轉換關係。希望能在活動中讓幼兒掌握。

三、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

1.彩色立體房子、紙製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兔子頭飾1個。

3.形狀、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小塑料筐6個、幼兒操作紙人手一張。

知識準備:已認識簡單、常見的.圖形

四、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小兔出門摔倒這一情節,並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啟發幼兒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運用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會區分異同。此外我還運用了觀察法、談話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説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3、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領域的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教學,在“捉迷藏”遊戲中滲透了方位詞教學及社會情感教育等等。

(二)、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方法有:

1、 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活動的操作是幫助小兔鋪路,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來認識幾何圖形。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景,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説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通過情景表演,小兔想出去玩,剛走到門口就摔了一跤。提問:小兔為什麼會摔倒的?引導幼兒觀察坑的形狀。

2、認識幾何圖形及兩種圖形的轉換關係

在活動中,我先幫幼兒複習幾種常見的幾何圖形,並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説一説(嘗試)等多種方法鞏固幾種幾何圖形的相同點及區分。接着為了引出本活動的難點,我通過“變魔術”這一遊戲活動幫助幼兒感知兩種圖形的轉換關係。

3、鋪路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鋪路”的遊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鞏固所學內容。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在孩子們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個別孩子難點未掌握,於是我引導他們相互交流幫助,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4、捉迷藏

為了讓活動更完整、更有趣,我設計了“捉迷藏”的遊戲,小班的孩子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很高,從而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5、結束活動

小朋友和小兔一起出去做遊戲,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6、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用彩色紙、皺紋紙等材料把這條小路裝飾成一條五彩路。

2、引導幼兒找出長方形、三角形的轉換方法。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幾何圖形,能詳細地説出各圖形的區別。而且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能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4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小班數學活動《1和許多》。下面我將從幼兒、教材、教法學法、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及評價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説幼兒。

本次活動的對象是3歲剛剛入園的孩子,我將這個年齡段孩子閲讀的特點總結如下:

一是孩子特別喜歡按照順序背數字,甚至可以背到10,這種行為表明這些孩子對這些數字特別感興趣。

二是孩子還沒有建立初步的量概念,例如:當孩子做自我介紹的時候總是習慣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來表示三,有一次我換成了另外三個指頭孩子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所以我想通過活動,引導孩子初步感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

二、説教材。

我準備的資料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幼兒智慧活動課程”小班上冊數學領域上的“1”和“許多”。認識“1”和“許多”是認識量的基礎也是感知集合和元素關係的基礎,單個的數量“1”很容易理解和表示,“許多”是一個集合的概念,孩子不能感知集合這種抽象的概念,但是通過和“1”的對

比後卻能夠很容易感知這兩個量以及“許多”這個大集合是由一個一個元素組合而成的。

三、説教法。

活動過程中,我要運用提問法,圖片展示法。

四、説學法。

活動中,幼兒主要運用操作法,觀察法,討論法。

五、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

(一)情感目標: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二)能力目標:能區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

(三)知識目標:知道許多是由一個一個1組成的。三個目標相輔相成,又循序漸進。

六、説話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要做以下準備工作。

(一)經驗準備:能聽懂老師的指令。

(二)物質準備:

1、若干蘋果圖片是為了在第一個環節中孩子具體操作而準備的材料。

2、讓孩子們觀察圖片,圖片上是有很多的`蘋果,是為了

在第四個環節中幫助孩子感知很多是由一個一個組成的

3、課件是為了在第三個環節中幫助孩子通過三組圖片的對比感知“1”的量和“許多”的量的區別。

七、説話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上共有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幼兒自主操作,幫助孩子初步探索和感知一個蘋果的含義。第二個環節是引導通過觀察PPT,感知“1”和“許多”的差異,並能夠區別“1”和“許多”。第三個環節是讓孩子們感覺“1”的量和“許多”量之間的區別。第四個環節是通過孩子們的觀察,一個一個的數一數,感知“許多”是由“一個一個”組成的。

八、説活動延伸.本次活動將在生活中尋找“1”和“許多”都藏在了哪些地方?作為了活動的延伸有三個作用,第一是可以鞏固對這兩個量概念的理解,第二是幫助孩子建立數學的知識是可以在生活中尋找到的意識和觀念。

“1”和“許多”説課稿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小班的數學活動《豆豆樂》。

一、説教材

(1)設計意圖:

在農村,地裏的豆慢慢地長大了,孩子們對身邊的這些變化激起了強烈的好奇心。我抓住這一契機,利用豆設計了這個以數學為主的探索活動,讓孩子們在猜豆、剝豆、數豆、排豆、串豆的過程中,在自然流暢的感性活動裏,自主觀察與探索,自由表達與表現,從而體驗到快樂和成功。

(2)內容分析

《綱要》中強調要遵循幼兒身心的規律與學習的特點,並指出"要密切聯繫實際生活,利用身邊事物和現象". 《豆豆樂》是幼兒園小班下學期的數學活動,本活動要求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量和按照物體的大小進行排序。小班下學期的幼兒活潑好動、愛玩,並樂於在玩中去學習各種知識,對數、排序的概念和都有了些零碎的認識,同時他們對數數、排序也非常感興趣,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我選擇並設計了《豆豆樂》這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自主探索、初步學習對數量的認識。

(3)幼兒現狀分析

通過半年的幼兒園學習生活,對於感知數量和簡單的AB式排列在一些活動中已初步接觸過,本次活動要求幼兒能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在排序中能有所創新。由於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小班幼兒雖然喜歡數數、排排,但準確度不高,往往會無意識的去玩。因此,在此次數學活動中,我嘗試用自然資源,讓幼兒在生活中愛上學習

(4)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數學領域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了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在猜猜、排排、串串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和按照物體的大小進行排序。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學習的樂趣。

(5)活動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以及幼兒的認知理解水平,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知5以內的數量。活動的難點是:按照物體的大小進行有創造性的排序。

因為活動目標中既有認知、能力的要求,有對幼兒的態度、情感的發展尤為關注。因為新《綱要》中提出了"能從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數量"的目標,以豆為主要材料,通過設置幫貓媽媽做事的情境,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6)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進行了以下的物質準備:蠶豆、豌豆、牙籤、框若干,四隻小雞,貓媽媽賣豆的圖片以及插豆的盤子。

這種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兒的學習,引導幼兒開展的探究活動符合《綱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數學與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二、説教法

這一活動的教學對象是小班幼兒。他們年齡小、愛玩、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充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以下方法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中我安排幼兒進行了獨立的剝豆、排豆,操作中主要是讓幼兒在感知數量的多少,提升經驗,然後進行簡單的觀察,發現這些豆的'大小不同,來引導幼兒排序。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小班幼兒易受情境感染的特點,有目的地創設了 "幫貓媽媽插豆"的情節,以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融入到做事情的情境中,激發幼兒的數數興趣,讓幼兒積極觀察,動腦,以達到個性與素質的共同發展。

3、交流討論法: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在剝豆排豆的過程中,我讓幼兒和好朋友説説每節豆莢裏有多少,比一比,在排豆的過程中,觀察大小,充分讓幼兒表達自己的看法,進一步感受到了參與活動的樂趣。

三、説學法

1、操作法:本活動的操作是通過讓幼兒獨立完成剝豆、排豆和串豆。有一位教育專家曾經這樣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學習是聽過就忘記,看過就記住,做過就理解。"這句話很好地闡明瞭孩子的思維和學習特點:直接行動思維接受知識的速度優於具體形象思維,更優於抽象邏輯思維。因此,為幼兒創設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的機會,是幫助他們獲得知識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徑。本次活動就是以這種理念為依據,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裏自由地操作。

2、情境體驗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創設情境的方法,通過情節,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鬆感與成就感。在情節中輕鬆掌握了數數、排序。在反反覆覆的觀察和交流中,並不缺少的是為孩子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步地接近成功,從而培養孩子們喜歡幫助他人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習慣。

3、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

四、説教學過程

《綱要》提出:"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為主導作用,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做法和説法,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觀察性、操作性、交流性".我主要分三個環節:

一、猜猜

1、猜猜這節豆莢裏會住着幾顆豆寶寶?生動形象的語言激發幼兒興趣,初步感知數量。

2、每位小朋友拿出凳子下面的豆莢,與好朋友之間相互猜一猜,為幼兒提供相互交流的條件。

3、然後驗證結果。做了一個喂小雞的遊戲。

二、排排

這裏先讓幼兒觀察豆,發現大小不同,自然地引出豆寶寶排排隊,然後讓幼兒有意思的去排,在此基礎上,讓有幼兒自由發揮,創造性的給豆寶寶排隊,讓孩子們在體驗生活樂趣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三、串串

這一環節是前兩個環節的提升

1、在這部分有目的地創設了 "幫貓媽媽插豆"的情節,以引起幼兒的興趣。根據幼兒的意願隨意的去串豆,培養興趣,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2、讓幼兒把做好的豆串送到熊媽媽的店裏,這裏是要求幼兒按圓點的數量插上去。

3、最後讓幼兒把插好的豆拿到街上去賣,使幼兒很有成就感。

生活是豐富多彩、生動真實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給孩子提供一個樂中學的空間。本活動充分體現了教育的生活化。老師尊重幼兒的世界,走進幼兒的生活,以豆為一根主線,引導幼兒猜豆、排豆、串豆,使孩子充分體驗到了遊戲中的愉悦,體驗到了收穫的愉快情緒,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在活動中,幼兒不斷地感知,動手操作,數數排排,注重幼兒主體性的發展,注重形成幼兒持續學習的意向。幼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孩子成為活動的真正主人,因此幼兒的興趣得以激發,各種潛能得以開發。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數一數》是幼兒園小班數學內容,本活動要求幼兒感知4以內的數量及掌握數與物的對應。3—4歲的幼兒活潑好動、愛玩,並樂於玩中去學習各種知識,對數的概念都有了些零碎的認識,同時他們對數數也非常感興趣,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我選擇並設計了數一數這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初步系統地對數量的認識。並能為以後學習感知10以內的數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説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通過看看、玩玩、説説、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的數量及數與物的對應。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學習的樂趣。

以上制定的活動目標體現了《綱要》的精神:對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倡導自主的學習,注重能力的培養,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展。

根據目標以及幼兒的認知理解水平,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知4以內的數量,掌握數與物的對應。

活動的難點是:能根據各種類型的車,裝上相應的輪子,掌握數與物的對應。

如何突破重點?我為幼兒創設了良好的遊戲情境,提供了好玩的玩具車和圖片資源、可操作性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夠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觀察與學習,在實際操作中,去豐富有關數的知識,並進行集體交流,積極有效地進行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如何突破難點?我注重營造寬鬆的活動氛圍,為幼兒提供了豐富可操作性的材料,運用表揚鼓勵、榜樣示範、個別指導等方法,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探索、發現,並樂於解決問題,讓他們在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遵循綱要中: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三、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同時也為了活動開展得更精彩,所以我作了以下的活動準備:

1、創設玩具城(有汽車、三輪車、自行車、摩托車人手各一輛)。

2、圓點卡、數字卡1-4,各種類型車的圖片(汽車、三輪車、自行車、摩托車、獨輪車、小推車)。

3、貼有各種類型車圖片的小紙盒(若干個)。

貼有雙面膠的小圓點(若干個)。

四、説教法、學法

這一活動的教學對象是小班幼兒。他們年齡小、好玩、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愛好、充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情境學習法、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

1、情境學習法: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在開始部分我設置了去小貓咪開的“玩具城”做客,佈置了各種玩具車,讓幼兒彷彿身臨其境,興趣盎然。

2、觀察法:讓孩子們先自由觀察、再由教師帶領逐一觀察,讓幼兒在觀察過程中,積極思考、發現問題。

3、操作法:為了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幼兒印象與認識,在第三環節,我讓幼兒給各種類型的車裝上相應的輪子。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自己動手體驗和創造學習的快樂。

4、遊戲法:愛玩是孩子的天****化數學也必不可少。在活動中,我用了送玩具車回家,看誰送得對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輕鬆愉快的學習。

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本活動自始至終讓幼兒探索性發現問題,使幼兒一直處於活躍、積極的學習態度,通過讓幼兒看看、玩玩、説説、粘粘等形式來動眼、動腦、動口、動手,引導幼兒自己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幼兒大膽思考和積極創造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五、説活動過程

《綱要》提出:“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為主導作用,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做法和説法,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觀察性、操作***流性”。

為了體現《綱要》精神,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過程,整個活動過程一共分為五個環節來進行。

1、玩玩具車,激發幼兒興趣,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佈置了各種玩具車的“玩具城”,並設置了去小貓咪開的“玩具城”做客情境,讓幼兒彷彿身臨其境,興趣盎然,樂於玩中去學習。這樣即符合了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又把幼兒的情結調動了起來,並能初步去感知4以內的數量。

2、通過説説、看看、送送,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此環節在説説、看看中發現問題,教師有目的地提出問題後,幼兒通過記憶、説説發現問題,即原來車子的輪子還有不一樣的呢,再由教師引導逐一觀察。汽車有4個輪子,三輪車有3個輪子,自行車有2個輪子,小推車有1個輪子,並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為了不使此環節的單一性,我還設計了一個小遊戲“送玩具車回家”請幼兒根據圓點和數字説出是誰的家,然後按輪子的數量把相應的車送回家去,讓幼兒在操作中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操作活動:裝輪子,進一步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此環節中,為每個孩子提供了一個自主的氛圍,準備了豐富、多樣的可操作性材料(貼有各種類型車圖片的小紙盒和貼有雙面膠的小圓片)給各種類型的車子粘貼上相應的輪子。讓幼兒在操作遊戲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對數量的認識,同時培養了幼兒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

4、小結

表揚小朋友們的聰明、能幹,幫了小貓咪一個大忙,把裝好輪子的車子給小貓咪送去,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整個活動設計,結構科學合理,循序漸進,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也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也使幼兒的自身需求在提煉、昇華。其實,在我們的教學中,只要傳遞者肯下功夫,不僅能實現自己的教育目的,而且還能使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裏,幼兒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顏六色的花朵。本次數學操作活動《花兒朵朵》,以“花”為載體,既迎合了春天這個季節,又是從幼兒熟悉的事物入手,從學習的內容來看,更能激發小班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小班下學期的幼兒對圓點已有一定的經驗,本活動以“小熊開花店”為名,設計了“送”花、“買”花、“插”花的操作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5以內的數量關係,學習鞏固5以內相等數量的物體匹配。操作過程中,教師的針對性指導以及多次操作活動的難度遞進,考慮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促進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

二、幼兒學情

在小班數學教育活動中應當選擇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探索對象,以真正幫助幼兒理解所學的東西。因此本活動以“花”作為載體。

小班幼兒對數學的學習是一種自發的需要,即使沒有數學活動,幼兒還是能接觸到數學,與數學共同“遊戲”,因此小班的數學活動更應強調遊戲性、操作性、趣味性和直觀性,這樣的活動才會深得幼兒的喜愛。因此本活動主要以幼兒的遊戲操作為主,在“送”花、“買”花、“插”花的遊戲中掌握鞏固5以內的數量關係。

三、目標及重難點確定

1、進行5以內數量手口一致點數,説出總數。

(這是相對於能力較弱的幼兒設定的目標,小班下學期的幼兒對圓點都有一定的基礎,所以這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達到的一個能力目標。)

2、能根據圓點數量“買”花,“插”花,進行5以內圓點數量與物體的匹配。

(該目標在目標一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插”花相對於“買”花,對孩子又有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因此,該目標也是本活動的難點,希望在環節鋪墊及層層遞進中讓更多的幼兒達成該目標)

3、喜歡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幼兒數學啟蒙教育不能單純教知識,而必須寓教於樂,在幼兒感興趣的遊戲或活動中滲透粗淺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在感知知識時獲得滿足感)

活動重點:幼兒操作,正確進行5以內圓點與物體的相等數量匹配。

(本活動中,“買”花,“插”花都是圍繞這個重點在進行)

活動難點:能夠根據任務卡上的圓點及花盆上的圓點進行操作活動。

(這是本活動的難點,“買”花要求孩子根據圓點拿相應數量的實物,“插”花引導孩子根據手中的實物數量選擇相應的圓點,以此鞏固5以內數與物的邏輯關係。)

四、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對圓點已有一定的經驗認識;

幼兒座位的安排:幼兒圍坐成一個半圓便於教師的引導;“插”花環節,為了方便幼兒的操作,我在旁邊準備較大的桌子,花盆分散擺放,便於幼兒在桌子旁觀察及操作;

材料準備:小熊花店的場景佈置;任務卡(和幼兒人數一樣多);花盆(多餘幼兒人數);1~5圓點卡片;

五、活動流程和教學方法

本活動總共有3大環節,第一大環節,設置動物客人買花的情境,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為目標一服務,同時為目標二的達成作一經驗的鋪墊。

第二環節,根據信中的圓點數量“買”花,第一次進行圓點與物體的數量匹配操作,初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關係。

第三大環節“插”花,在“買”花的基礎上進行,根據實物數量匹配圓點,選擇圓點數量和手中花朵數量相同的花盆進行“插”花,鞏固5以內數與物的邏輯關係。

第二環節和第三環節,都是緊緊圍繞目標二進行,為了達成目標二而設計。

第一大環節中,由於小班下學期的孩子對數數已有一定的經驗,因此,我沒有一一手口一致點數,而是以“客人買花”、“送花”的情境選擇2,3,5,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説出總數。在第二環節“買”花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完成目標二,引導孩子正確進行圓點與物體的匹配,我引導孩子一起對任務卡作解讀,引導孩子觀察任務卡的內容,説説自己對任務卡的理解,從而讓幼兒更明確地去進行操作。

同時,考慮到孩子的個體差異,我會特別關注選擇了4個圓點和5個圓點的幼兒,因為難度相對大,因此在操作中,我會更多的去關注引導這些孩子。

第三個環節“插”花,能夠正確選擇一花盆,要求花盆上的圓點數量和手中的花朵數量一樣多,根據實物找圓點,該操作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進行,操作要求由易到難,層層遞進,使孩子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同時,我也讓孩子一起觀察花盆,在教師的示範下幫助幼兒理解操作要求。

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我將花盆分開擺放,方便幼兒選擇,同時方便教師更多的去關注插5朵花的幼兒,保證更多的幼兒最大限度地達成目標。

六、活動特色和亮點

該數學活動,更確切的説是和小班幼兒玩數學,注重的是讓幼兒動起來,參加遊戲、操作活動,積累經驗,從而逐步內化數學知識。

操作是本活動最主要的方法,提供合適的材料、教具、環境,讓幼兒在自己的實踐中獲得數的知識,遊戲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於幼兒感興趣的遊戲中,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習。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教師的講解演示、幼兒的觀察等也在教學活動中運用。

小班的數學活動中,最應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指導做到三個“最”:最少的干預,最多的觀察,最大的鼓勵。對幼兒來説,操作的過程要比結果更為重要,本活動中三次操作層層遞進,同時教師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有針對的觀察指導,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才給予適當的幫助,在有計劃的觀察中幫助孩子達成目標。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兒童

我設計的小班數學活動《餅乾商店》,是依據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選擇了適合本班兒童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的活動內容,在面向全體兒童的同時,注重了兒童的個別差異,促進不同水平兒童的發展。

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注意了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和智力發展水平,注意了各部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繫和配合。

二、説教法

我根據活動的內容,兒童的年齡特點;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特點;並考慮到數學學科的特點;兒童的認知特點,選擇了利用遊戲來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通過操作法、遊戲法、引導發現法,來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使兒童能主動進行學習。

三、説活動目標

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根據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數學領域的要求,結合本班兒童的年齡特點,注重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注意了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

四、説活動準備

在活動的準備材料中,我多選擇用過的餅乾盒、奶盒、冰棍杆廢舊物做教具,做到就地取材。

兒童使用的小筐、圖形片等符合衞生和安全的要求的材料的選擇上,根據活動內容和兒童的接受能力選用教具。另外,在教具的使用中引導兒童觀察、思考,逐步從具體形象向抽象概括的.方向過渡。

五、説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根據小班兒童的學習特點,讓兒童在情境中活動。活動開始,以開餅乾店的形式引起兒童參與活動的興趣,先讓兒童觀察自己的圖形片,請兒童説説有些什麼樣的餅乾,而不是請兒童説説有什麼形狀的餅乾。這樣,可讓兒童從餅乾的形狀或顏色兩方面作出不同回答,接着,引導兒童從這兩方面觀察圖形標記。

(二)基本部分

以“分餅乾”、“買餅乾”、“送餅乾”這一系列遊戲情節串連教

學過程,激發了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考慮到小班兒童認識幾何圖形的特點,從圖形與標記匹配,引導兒童認識幾何圖形,以減低兒童的學習難度。同時,通過指認的形式,幫助兒童複習鞏固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在區別三種圖形時,依照小班兒童的思維特點,逐步引導兒童的思維向多維性發展。

在“分餅乾”時,要求兒童按圖形的顏色或形狀匹配,然後在“分餅乾”的活動中,讓兒童講一講買了什麼餅乾,有的兒童説買了紅餅乾,有的兒童則根據所買餅乾的形式作了回答。在此基礎上,幼師作出了小結,並引導兒童從形狀、顏色兩個方面同時進行表述,在送餅乾的活動中,在肯定兒童按標記的形狀或顏色匹配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兒童根據標記同時,從顏色、形狀兩維角度去選擇,發展了兒童的思維。

針對買餅乾的要求,作四個層次的安排,讓每個兒童分別按不同的要求參與活動。從而使每個兒童有所發展,體現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三)結束部分

活動最後的“設計餅乾”這一遊戲的目的是為區域活動中的練習作示範。我為兒童準備了四組材料:多色的繩、多色的冰棍杆、彩筆和紙、各種幾何圖形和固體膠,讓兒童在拼拼、畫畫,尋找中掌握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使集體教學活動與自主自學的區域活動結合起來,為兒童提供更多的個別練習的機會。

小班數學説課稿 篇9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形成“雙”的概念,知道一雙有兩隻。 2、能按鞋子、襪子、鞋墊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3、初步感受改編兒歌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鞋子、襪子、鞋墊各人手一份、玩具小熊一隻、鞋架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以出示襪子,引導幼兒觀察為引入,初步感知“雙”有兩隻。 1、誰來了?有幾隻啊,我們來數一數。

2、複習兒歌《襪子歌》,引導幼兒討論、小結。 討論:它們是好朋友嗎?哪裏一樣?

小結:顏色一樣、圖案一樣、大小一樣的兩隻襪子也叫一雙襪子,它們是好朋友。

(二)出示鞋子,引導幼兒觀察,再次感知“雙”的概念

1、這是誰呀?有幾隻鞋子?兩隻也可以説成什麼?它們是好朋友嗎?為什麼? 小結:顏色一樣、圖案一樣、大小一樣的`兩隻鞋子也叫一雙鞋子,它們是好朋友。

2、引導幼兒將《襪子歌》改編為《鞋子歌》

(三)請配班老師扮小熊設置情景,讓幼兒幫忙收拾鞋子、襪子,引導幼兒初步配對, 師巡迴指導。

提出規則: (1)兩個好朋友要顏色一樣、圖案一樣、大小一樣。

(2)將配成對的鞋子(襪子)放到鞋架(夾在繩子上),排放整齊。

(四)以小熊口吻感謝幼兒,並邀請小熊和幼兒一起參觀鞋墊牆,引導幼兒為鞋墊配對。

1、(以小熊的語氣)這又是什麼呀?它有好朋友嗎?它們會一樣嗎?

小結:鞋墊也有好朋友。它們顏色一樣、圖案一樣、大小一樣,也叫一雙。

2、引導幼兒將《鞋子歌》改編為《鞋墊歌》

(五)延伸活動:

1、以小熊的口吻引導幼兒懂得不亂扔東西,要主動幫媽媽或老師整理東西。 2、讓幼兒為鞋墊尋找朋友並粘帖在牆上為其配對,活動自然結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m4je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