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有關説課稿國中模板錦集六篇

有關説課稿國中模板錦集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國中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説課稿國中模板錦集六篇

説課稿國中 篇1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山西出版社國中第二冊第二章第五節的內容,本節是圍繞上一節圖表的生成中圖2-5-6統計圖表的相關設置和轉換展開的,是對前一節《圖表的生成》的進一步學習,對圖表的生成學習的具體充實,同時也為後面較難的電子表格成功與交流操作奠定了基礎。

二、説學情

知識和能力方面: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我任教的學生們都來自農村,學生家中的電腦擁有量不等,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中我採取分層教學和小組合作教學,基礎好的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學,基礎差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在其他同學或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任務。

生理和心理方面:八年級的學生對於電子表格中圖表的生成編輯興趣非常濃厚,但是青少年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學中我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為學生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設置圖表的座標軸格式。

2、會通過圖表工具欄上的圖表轉置按鈕改變圖表的呈現方式。

3、能靈活運用圖表類型呈現圖表,並會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目標:

對學過的教學內容能給教師很好地信息反饋;在已有操作基礎上能主動參與學習,進行學習探究;在遇到困難時,能積極尋求幫助,提倡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進一步增強學生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意識,由此激發學生努力學好信息技術的決心,增加學習的興趣。

四、説重點、難點

重點:對建立好的圖表進行編輯:移動圖表位置、調整圖表大小、圖表類型轉換。

難點:靈活運用圖表類型呈現圖表,並會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五、説教學過程

合理的組織課堂教學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教學設計應從教學的重點、難點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遵照以上特點,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如下環節:

(一)創設情境,直接導入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環節一:閲讀課本76頁按照操作提示完成實踐2:設置圖2-5-6中的座標軸格式,瞭解電子表格中的分類軸,操作提示見課本76頁圖2-5-7設置座標軸格式。

在操作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解決:

(1)問老師

(2)和鄰座同學商量

(3)小組討論互相幫助

環節二:閲讀課本76頁-77頁按照操作提示完成實踐3:改變圖2-5-6中圖表的呈現方式,操作提示見課本77頁的文字説明,最後完成圖表見圖2-5-8圖表轉換,小組交流能從圖表中獲得哪些信息。

環節三:閲讀課本77頁-78頁按照操作提示完成實踐4:靈活運用圖表類型,將圖2-5-1中的數據用折線圖表達,並小組交流討論,分析圖表,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三) 展示點撥。(演練結合)

1、教師抽查3-5組的學生在多媒體上展示自己的練習情況,反饋本節的教學得失。

2、教師要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並對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提出改進建議。

(四) 躍躍欲式,提升自我。

1、自學課本78頁表2-5-1幾種圖表的用途和使用特點。

2、小組交流討論完成“議一議”。

3、完成“試一試”利用所學知識,分析數據變化情況。

(五) 歸納總結,梳理知識

我讓學生回顧並説出本節課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通過回顧,學生對自己所學與書本上的知識點一一對照,從中體驗到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同時將前面所學的零散知識彙總,使學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

六、説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主要是根據我校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內容沒有進一步拓展,但課本知識都貫徹到了,時間稍微有點緊張,環節還應該更緊湊一點。

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我在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悦。本堂課學生的興趣非常的高,在完成相關任務時,積極主動,同學之間友好互助。學生在展示作品時,不但鍛鍊了語言組織及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通過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認識和情感得到昇華,促進了學生完整、和諧的個性發展。

説課稿國中 篇2

一、説教材:

《石榴》這篇文章是在語文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所選的四篇文章均屬於狀物類散文。其單元説明要求,閲讀這類文章,要把握作者筆下的事物的特徵,並由此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時要學習作者觀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優美生動的語言。根據這一要求及狀物類散文的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握託物言志的寫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

由於這單元的文章是學生進入國中首次接觸到狀物類散文,《石榴》這篇課文又放本單元的第一課,所以,對本課文的學習方法的把握,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本單元后三篇文章《海燕》《白鵝》《鶴羣翔空》的學習及今後對狀物類散文的學習。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的及教學重難點設計如下: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3、品味優美、生動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難點:

1、重點:①體會託物言志的寫法。②品味優美、生動的語言特色。

2、難點:①體會託物言志的寫法。②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二、説教法:

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已不再是起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的作用,而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引導,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方法。

根據狀物散文的'特點及《石榴》這篇課文自身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採用引導法。通過課件、實物擺設等手段,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託物言志的寫法,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

在上課之前,我要準備的東西有如下這些:

1、多媒體課件,內容以有關石榴的圖像為主;

2、在教室前邊擺上幾盆石榴;

3、班級出一期以石榴相關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板報。

三、説學法: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學習應是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課堂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默讀或小聲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選擇獨立思考或與人討論,解決問題。在課堂的最後幾分鐘,由他們質疑,提出自己的疑問,與同學或教師共同探討。總之,在學習方法上,主要是引導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培養自學的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的及教學重難點,這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幾個程序:①引入②預習檢查③作者簡介④課文學習⑤學生質疑⑥小結⑦佈置作業

1、引入:(3分鐘)

因為課前已對課文進行預習,班級出了一期有關石榴的板報,教室內又擺了幾盆石榴,所以學生對石榴已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所以,引入就由一位學生談談自己對石榴的印象。

2、預習檢查:(4分鐘)

課文有無預習,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所以在課文學習之前,我常安排預習檢查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開明出版社出版的語文課課通練習冊中的“自測關”來檢查。

3、作者簡介:(3分鐘)

新課標要求,國中生要對部分名作家要有所瞭解。郭沫若先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這篇文章,又是我們首次學到的郭沫若先生的文章,所以在這裏,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相關情況。對作者的介紹,不是由教師完成,而是由學生來完成。相信已有部分學生在上課前已找到了這方面的材料。

4、課文學習:(27分鐘)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層次。(7分鐘)

對文章結構層次的理清,可能有點難度,這有必要向學生作提示,通過幻燈片提出:在橫線上填入一個動詞

石榴 → 石榴 → 石榴。

(2)分析、學習課文託物言志的寫法、(結合文後練習題進行)。(10分鐘)

先找出課文中描寫石榴的枝幹、葉片、花、果實和子粒特徵的語句,然後説説其中藴含的作者的感情。在這裏,有必要點出描寫、抒情這兩種表達方式。

在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後,幻燈片放出相關的圖像,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在以上內容分析完之後,就引導學生探討整篇文章作者所要寄寓的思想感情。這有必要引導學生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來考慮。對文章寫作背景的介紹,同樣也由學生來介紹。

最後簡要歸納託物言志這種寫法。

(3)品味語言特色。(10分鐘)

再次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自己所認為寫得比較優美的句子,並説説理由 。

對於優美句子,學生可能會找那些擬人句,所以,在學生交流中,有必要引到文後練習題三。

5、學生質疑。(6分鐘)

由學生提出自己還存在的疑問,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共同解疑。這邊值得一提的是,肯定會有學生提到文後練習題二,即為什麼作者説石榴花是“的心臟”。這樣一來,也就可以把課文的另一個難點解決了。

6、小結:(2分鐘含佈置作業)

綜述本節課的內容,再次引申到課文所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説是主題。

7、作業:

選擇自己喜愛的一種花草樹木,寫一兩段話加以描寫,並抒發自己的感情。

説課稿國中 篇3

一、説教材

《雨説》就是一曲動人心絃的愛之歌。它採用擬人的藝術表現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傾訴真情,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温柔的形象。在詩人筆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覺得親切可愛,活潑歡快,充滿情趣。在教學這首擬人化的詩時,我們應該在朗讀詩歌的基礎上,結合課文註釋,用心體味,揣摩詩句,體驗詩人藴含的真情,達到背誦這首情詩的目的。

(一)《雨説》的敍述主腳就是“雨”,它象徵着為大地帶來春天,為兒童帶來歡笑的愛的使者。注意體會這首詩的擬人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徵意味。

(二)這首詩清新明朗,節奏歡快,融典雅的詩句與活潑的口語於一體,特別適合於朗誦。要引導學生加強朗讀,理解詩意,體會詩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議配樂朗讀。

(三)指導學生朗讀,要注意把握語氣語調,很好地表現“雨”的形象。這首詩長句比較多既要讀的連貫,也要在恰當的地方停頓,並掌握好句中的重音。

二 、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品味詩歌的語言;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 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品味詩歌,理解感情;展開想象與聯想,與詩人進行感情溝通。

情感、態度價值觀:朗讀這首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1)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

(3)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燭光裏的媽媽》。聽完歌曲,師總結:這首歌就是兒女對母愛的高度深情讚頌,同時我認為這首歌也就是每一位炎黃子孫對祖國母親的熱愛所作的真情告白。可就是,同學們仔細品味過雨的訴説嗎? (大多同學回答沒有)在特殊的背景下,詩人鄭愁予就送給了我們一首《雨説》,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首優美的詩。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1生用喜悦、輕快地語調朗讀這首詩三遍;

2生交流朗讀效果,以四人小組互讀互查,推選優勝者;

3各組優勝者全班交流朗讀,其他組可點評優劣(評時可對節奏語調點評)

4推選班內最優勝者,領讀全詩;

5師生齊讀全詩(可選喜悦輕快的曲子,生自選)

(3)、細讀全詩,理解品味

1、雨“説”了什麼話?主要表達了什麼意思?

2、副標題為什麼取做“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體會詩言志)

對於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能夠回答出來。

老師明確1、這首詩通篇都就是“雨”説的話。雨首先説她到來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説要“探訪四月的大地。。。。。。”;雨説她就是到大地上來親近孩子們的。。。。。。;雨説自己“來的很遙遠”,她要教孩子們勇敢地笑。。。。。。;雨説“來了就不再回去。”這些話主要表達了一個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雨”這位愛的使者要給大地帶來春天,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讓孩子們勇敢地歡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對於第二個問題,同學們要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而出,教師要點撥背景引導得出答案。

介紹背景資料、欣賞《雨説》,解讀《雨説》(王景山)

老師明確2、副標題點明這首詩特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概括了詩的內容,表明詩人對中國兒童的期待和祝願,有利於理解詩的主旨,同時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藴涵着另外一層深意,即這首詩寫於70年代末,當時正值我國結束“文革”災難不久而開始新的歷史時期,詩人關注着中國大陸,看到她的變化所展現的希望,而兒童就是中國的未來,因此這首愛之歌,就是詩人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祝福,也就是對中國美好未來的祝願。

3、品味詩歌語言,探究詩歌語言特色

1、詩歌就是作者用豐富的感情、鮮明的節奏、和諧精練的語言以描繪象,反映生活的文學樣式。對於語言的品位,就是把握詩歌內藴,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的基礎。這首詩採用了擬人手法,這樣寫好在哪裏?

學生通過找擬人化的語言,會總結出大多好處,師誘導學生理解。這種手法不就是擬人手法,點擊二者的區別就是:前者用於整體藝術形象的塑造,後者僅僅用於語句的修飾。

明確:這首詩採用了擬人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温柔的形象。“雨”在詩人的`筆下,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僅如此,對詩中對詩中其他事物都做了擬人化的生動描寫;俯拾皆就是。這首詩就是獻給兒童的,全詩出色的擬人化表現手法,使這首詩具有親切感人、活潑歡快、充滿情趣的風格,它切合兒童的心理,能打動孩子們稚嫩的童心。

2、擬人手法就是文學作品一種藝術表現手法,除此以外,這首詩語言還有什麼特色?

學生可繼續合作討論並互相交流,小組內選出代表全班交流,生之間談體驗。師生共同明確:(點擊)鄭愁予的詩往往透出中國古典詩的修養和一種動人的江南文化氣息,這首詩也就是這樣,它的一些用語和詩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笑斜了翅膀。”詩人還善於針對詩的接受對象運用一些適合少年兒童讀者的口語,令人感到無比親切,詩人還善於在事物之間進行一種奇特的詩意的轉化。

(4)、有感情的背誦全詩

學生在自由背誦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背,推薦有感情同學領背、齊背,達到共同背誦下來的目的。

(5)、作業 以“‘雨’的自述”為題

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體會這兩種題裁在語言表達上的區別。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的理解來完成這道題,鼓勵學生創造性發揮。

説課稿國中 篇4

大家好,今天我説的主題班會的題目是“明晰目標,贏取美好未來”。這次班會的設計是基於目前學生的學習狀態:七年級的新生,剛剛脱離國小相對輕鬆、愉悦的學習環境,在許多方面難以適應國中生活的快節奏。“明晰目標,贏取美好未來”的班會設計,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樹立明晰的階段目標和長遠目標,調整學習的心態和狀態,從而促使他們儘快適應國中的新生活新環境,更加主動自覺地投入學習。下面我從班會設計、班會準備、班會流程三個角度來説説這堂班會課。

一、班會設計

現在的學生,對目標大多理解不到位,或者沒有目標,漫無目的,缺乏自主性;或者隨意指定目標,定下目標後又不付諸行動,隨意放棄。這種對目標的模糊性和隨意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着學生主動地學習。而現在的學生,排斥心理特別強烈,一味的説教所起到的教育效果很微弱。基於這樣的現狀,我想到了將人生的目標的説教採取給父母寫信、書信展示評比的方式,將看似宏大、枯燥的説教轉換成學生喜歡的、易於接受的方式,讓學生在與父母的書信交流中體會到人生中類似的際遇,逐漸明確自己的階段目標和長遠目標。這樣的設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唱主角”,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觸動他們的內心,激發起他們表達的願望。其間再利用沒問、親情的多種途徑,不斷強化“目標、行動”這兩個關鍵詞在學生腦海中的記憶,逐步達到“知、情、意、行”相統一的教育效果。

二、班會準備

為了使這次主題班會更富有實效,課前我讓每位同學給父母寫一封信:寫一些自己對未來的設想,確立1-2個人生目標,説明理由,並寫一寫自己將如何實現目標。寫完後,每位同學拿給家長看,病情家長對此寫一封回信。回信內容可以是引導孩子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也可以是給出一些要求和建議。從反饋的情況看,家長對於本次班會十分贊同支持,每一位家長都很珍惜這次機會,把它當做一次與孩子心靈交流的契機,回信語氣平和親切,交流情深意切,很令人感動。我從中截取了一些代表性的內容製成了課件,作為對學生的鼓勵。

這一做法,旨在讓學生及學生家長充分參與到班會中來,一方面讓他們明白,班會不是走形式,而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活動;另一方面家校聯合,形成教育合力。

三、班會流程

1、談心導入

班會課上,我採用師生談心的方式來導入,在於學生的交談中,瞭解學生近階段學習狀態,幫助學生分析學習感到比較累的原因,由此自然引出“確立目標”對於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性。

“師生談心”這種方式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隔閡感,幫助老師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以便提出對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幫助方法。

2、書信展示賽

我在通過談心導出確立目標的重要性後,又鼓勵十個學習小組每組都推薦一名同學,將寫給父母的一封信即興展示,讀給給同學聽,暢談自己的目標與理想。同時組成一個評委小組,根據目標的時效性、可行性、是否遠大等各個方面,對十位同學進行評審,評選出最具實效獎一名、最遠大目標獎一名、最具潛力獎兩名,這一環節成為本次班會的亮點。十名同學的人生目標有:中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幸福和諧美滿的家庭、知心朋友、掌握一門精湛的技藝、取之不盡的信用卡、無窮的毅力和能量、免費周遊世界、健康和感恩知足的'心、攻克癌症的醫學博士、楊利偉一樣的航天員這十項。不同的人生目標代表着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取向。同學們個個激情滿懷,踴躍參與,除了十名學生代表外,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也爭取到講台前朗讀了自己寫給父母的人生目標書信。

這一場“書信展示賽”,不僅調動了課堂氣氛,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更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許多人生道理,充分激發了他們的表達慾望。

3、即興採訪

“書信展示賽”很快結束,同學們都意猶未盡,我抓住了機會即興採訪,讓同學談談感受。同學們有感而發,談了很多。圍繞着“行動”二字,我引用了一篇古文《為學》中的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讓學生再次感受到“行動”的重要性,鼓勵同學在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後,如何通過目標實現行動。學生們的發言很切實,同時我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在幾個平時行為表現不是很好的同學説完後,特別和全體同學説——大家都聽到了吧?我們都是某某同學的督促人,希望某某同學男子漢大丈夫,説到做到。

由於精心的設計,班會氛圍一直熱烈,學生十分願意表達自己,發言此起彼伏,且都十分精彩。這一環節由於學生髮言的精彩發言和老師恰當引導讓整堂課顯得既有趣又富有實效。

4、學姐真心話

在同學們説得差不多後,我向他們介紹了一位曾經就讀於七甲中學,現在已經留美博士畢業的學姐史雪榮,並用大屏幕播放了一段鼓勵學生的視頻。視頻中史雪榮鼓勵同學珍惜寶貴的國中生活,如何有效的學習實現人生的目標。看完後,我又請一些同學談談自己的感想。

七年級的學生處於同伴價值取向為主的時期,比較能聽進同齡人的話語。從學生隨機談的感受來看,他們的確被這位學姐的話打動了。

5、 家長寄語

在學生都意識到要通過行動實現目標時,我用PPT投放了極端家長的話,讓學生了解父母對他們的愛與期望,使他們的內心再一次受到感染與觸動。

許多時候,孩子不願意和家長進行心對心的交流,由此往往引發許多問題。我通過這個環節的設計,災害與家長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讓孩子理解父母的真實想法。這個環節時,全班同學顯得最安靜,看得出,他們被感動了,聽到心裏去了。

6、合唱回味

我用歌詞“我的未來不是夢,認真過好每一分鐘”道出了對學生的希望與祝福,最後,我們一起合唱《我的未來不是夢》,在音樂聲中結束了此次班會課。

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歌詞大意與本節班會課的主題很切合,賣我與學生們一起合唱此歌,讓他們在歌聲中一起回味,深刻地記住本次班會課帶給他們的啟示。

説課稿國中 篇5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第三節的教學內容,“重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力,重力的知識對學習壓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又是學習壓強、功的基礎。“重力”是“力學”中的基礎,在力學學習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本節課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來”四部分內容構成,分別從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兩條線來認識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教材處理

在授課中本人認為把“重力的由來”由最後學習內容調整為首先進行學習再學習重力的概念比較符合知識的認知邏輯順序。

學情分析

八年級同學們正處於青春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同學們對重力的現象比較熟悉,有一定的認識基礎。農場孩子,純樸上進,通過半年的物理學習,同學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們缺乏一定的探索問題的能力。

根據20xx版物理課程標準對重力學習要求,同學們的情況以及教學內容我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重力是因萬有引力而產生的。

2、瞭解重力的作用效果,會由質量計算重力大小。

3、認識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瞭解牛頓關於“地球吸引月球”的理論思想,知道萬有引力的存在。

2、通過實驗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係”認識並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3、通過“重錘實驗”“找重心實驗”理解並感受重力的方向與作用點---重心。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認識“質量”與“重力”關係。

2、通過對重力產生的原因的探究,瞭解牛頓的貢獻,激發同學們向科學家學習的意識,樹立探索太空奧祕的理想和信念。

根據教學目標和我校同學們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掌握重力的“三要素”;能進行重力大小的計算。

難點:重力的方向;重心的含義。 為更好完成教學目標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教學方法和手段:

採用直觀演示法、引導發現法、讀書自學和講解法等,多種方法配合使用,運用多媒體直觀展示,引導同學們自主學習加上教師講解,將達到“教”與“學”的優化組合。體現了“同學們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1、選擇教具依據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同學們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教學用具及設備選取得當有利於使教學過程從抽象到形象。使同學們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質量的關係。還能激發同學們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同學們動手操作能力,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為此,我選擇以下的教具及設備:

2、教具:下落物體視頻、多媒體課件、鐵架台、彈簧測力計、重錘線、鈎碼、三角板、座標紙、鉛筆、細線、橡皮

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採取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設計以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教學

1、導學內容:

播放視頻: 石往山下滾,水往低處流,雨從空中下落,月球圍繞地球轉,拋物下落。演示繫繩橡皮圓周運動,撒手後運動情況。

問題:以上現象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什麼是萬有引力?誰發現萬有引

力?什麼是重力,用什麼表示?物體只要在什麼附近就會受到重力?

2、同學們活動:

同學們觀看視頻,引發思考;閲讀教材,p9導讀與p12重力由來,回答問題。

3、設計意圖:

從生活情境中尋求規律,形成理論,樹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發向科學家學習意識,讓同學們自然進入課題。

(二)實驗探究,尋求規律

1、導學內容:

托起不同的鈎碼,感受它對手的壓力,提出問題,猜想質量與重力之間有何聯繫?分組實驗,用測力計和鈎碼探究質量與重力之間遵循什麼規律,總結結論。設計,填寫表格。

以m為橫軸,G為縱軸建立平面直角座標系,描點繪圖像,計算G/m,小結g=9.8N/kg.總結重力公式。

2、同學們活動:

同學們感受後回答,質量大的鈎碼對手的壓力越大,説明重力越大。同學們分組實驗,利用測力計測量相應鈎碼重力,利用直尺鉛筆描點、作圖,分析規律;填入表格並計算比值,總結G = mg 。(一次函數類型)

3、設計意圖:

通過實踐探究活動,培養同學們動手能力,同學們學會正確的探究規律、方法、步驟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導同學們建立理論來源於實踐,規律就在身邊的認識,培養同學們觀察能力,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

(三)分析歸納,理解應用

1、導學內容:

P11,先閲讀後例題解析,分析小結整理過程;重力的方向;解決用什麼工具確定豎直向下的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國與美國重力的方向是同向嗎?有何規律?p12,重心,質量分佈均勻,形狀規則物體重心在哪裏?

2、同學們活動:

同學們即時解答例題,板書解析;同學們閲讀重力方向與重心部分內容,回答問題,同學們小組討論重力的方向應用及規律。同學們尋找規則物體重心。

3、設計意圖:

熟悉公式,規範解題步驟;理解力與重力關係,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同學們閲讀學習能力,體驗物理來源於生活,從物理走向社會。

(四)課堂訓練 鞏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確的?

A.物體被拋出後總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B.籃球拍到地板上有彈起,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C.地球上各地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飛船離開地球很遠後,可認為不受地球的重力了。

2、關於物體重心,下述正確的是?

A.物體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物體的重心上

B.一個均勻鐵環,它沒有重心

C.籃球打足氣後,它的重心也在球心處

D.向一個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的重心會越來越高。

3、某同學用彈簧秤稱一盒牛奶,示數如圖,則這盒牛奶

的質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學的“體重”(質量)為50kg,則他的重力是多少牛頓?當他乘坐飛船,離地球較遠時,質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設計意圖:檢測從基礎鞏固、能力提高、發展思維三個層次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強化訓練。使不同層次的同學們都能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五)課堂小結 感悟新知

關於重力

(一)重力產生的原因——萬有引力

(二)重力大小G=mg,g=10N/kg

(三)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點: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是重心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談收穫,通過課堂小結使同學們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在同學們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點的整體印象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情況,教師根據情況再進行小結。

(六)課下作業 鞏固昇華:

設計意圖:1-3題考查重力公式的應用,訓練同學們在解題過程中注意公式、運算過程和結果的規範與準確。4、5題考查同學們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總是豎

設計意圖:簡明扼要呈現本節課重點內容,便於同學們系統掌握本節知識。

説課稿國中 篇6

作為鍛鍊身體、發展力量的有效手段,引體向上一直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中學選測項目,對於體育教育和身心健康發展有諸多益處。而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現,一些學生尤其是引體向上學習效果較差,這其中有家庭、社會、個人的原因,但更多是學校尤其是體育教師的責任。因此,筆者認真思索,試將提高引體向上教學效果的措施總結如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説教法

一、合理分組,進行分層教學

學生正處於青春期,他們的力量正在增長,但是每個人的體質尤其是體力都是不一樣的,差異性較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首當其衝的是要合理規劃,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條件和情況進行分組,區別對待、分層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對於身體素質好、臂力較大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直接完成整個動作,並加大訓練量;對於體力一般尤其是上肢、腰背肌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先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尤其是部分肢體的力量,開展分段教學,降低動作難度。尤其是對於學習吃力的學生組來説,不能強求他們先開始動作學習,而是要針對性地佈置任務,讓他們從基礎抓起,從常見的一些鍛鍊體力尤其臂力、背部肌肉的方法開始鍛鍊,爭取在教師和體力較強學生的帶領下有所進步,及時跟上教學進度。

二、通過輔助練習提高教學效果

筆者發現,目前很多學生的體力尤其是臂力跟不上教學強度,因此,需要通過輔助練習來提高教學效果。對於上肢力量提高來説,可以用舉啞鈴、靠牆手倒立等方式來提高。對於腰腹背肌力量提高來説,可以採取仰卧起坐、仰卧舉腿、俯卧兩頭起等方式來提高。只有增強了這些部位的力量,學生才能增強力量,才能按照引體向上的方法做好動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輔助練習時,教師要做好安全措施,尤其是對於力量最弱的基礎組學生來説,要注意適時給予體力幫助和技術指導,比如,在上槓前要抹一點滑石粉,以防因其力量不夠手滑槓造成傷害事故。

三、多種措施並舉,提高教學強度

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形式就是不斷重複練習,這點無論體力好還是差的學生都是如此,只有反覆練習才能增強體力、掌握要領,最終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引體向上不同於球類等

説學法

一、準備部分(10分鐘)

(一)向在場的領導報告。

(二)宣佈教學提要

課目:單槓引體向上

目的:使同學們掌握單槓引體向上的動作方法,提高上肢及背肌力量。

內容:學習單槓引體向上的動作方法

方法:講解示範,組織練習,糾正錯誤

時間:50分鐘

地點:單槓訓練場

器材保障:單槓10副。

(三)熱身運動

1、800米慢跑

教學要求:速度由慢逐漸加到微快,隊伍整齊。

組織形式:四路縱隊。

教學步驟:

(1)講解練習要求。

(2)集體跑進(口令:“跑步-走”)。施訓者領跑。700米後跑步變走步(口令:“便步-走”),到預計位置後下達口令:立定,向左--轉(轉換四列橫隊),向右看――齊,向前――看。下面開始做徒手操。

2、徒手操

頭部運動、擴胸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

弓步壓腿、踢腿運動、跳躍運動、各關節的繞環屈伸運動(4×8拍)。 教學要求:動作柔和、舒展到位,不可做暴力牽拉。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如圖1)

教學步驟:

(1)講解教學要求

(2)口令指揮並領做。

口令:“以某一同學為基準,成體操隊形散開。”

(3)徒手操口令。

3、專項熱身(略)

4、以正確的'口令將隊伍帶入下一項練習場地。(圖3)

二、基本部分(35分鐘)

學習內容一:單槓引體向上

(一)基礎理論

1、概念:是藉助於單槓器械發展上肢以及背肌力量的一種訓練手段。

2、作用:可以發展上肢、腰、背、腹等肌肉羣的力量,提高全身肌羣的協調能力。

3、單槓引體向上動作技術分析:

動作過程:預備姿勢,跳起懸垂,引體向上,跳下。

動作要領:提腳跟,身體成半蹲,兩臂後張,五指伸直併攏,掌心相對。跳起抓槓成直臂懸垂(雙手正握槓),兩手用力拉槓,使身體向上,下頜過槓後還原成懸垂,再拉槓做第二次引體。落地時兩腿順勢彎屈,兩臂前平舉,五指併攏伸直,上體保持正直。

三、結束部分(5分鐘)

口令:停止練習,成某隊列集合。下面我們開始進行放鬆運動。

隊形:如圖1

1、放鬆運動:手臂以及全身放鬆運動

練習要求:動作放鬆舒緩,柔和牽拉肌肉。

講解練習要求,口令指揮並領做。

口令:以某一同學為基準,成體操隊形散開。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如圖1)

2、教學講評

口令:以某一同學為基準,不要間隔距離,向中看-齊!,向前-看!稍息,講評。 組織形式:(如圖1)

(1)對本次課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表揚練習主動積極者,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2)宣佈下次課教學內容和課外練習內容。

(3)宣佈下課。由值日班長整隊報告,帶回。

四、心率曲線預計

心率五、課後小節

對本次課的教與學的情況進行小結,積累成功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l4j1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