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夜喜雨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1

古詩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語文材料的精華,所以從小激發學生閲讀古詩的興趣,讓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完善品格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整個教案設計就從激趣入手,再到感悟,最後拓展。

開課時,我從同學們會背的課外古詩入手。同學們頓時興趣盎然,人人爭着舉手背自學的古詩,這樣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接着檢查學生通過課外查找資料、課外閲讀,培養了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然後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展示,使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快樂。

我重在感悟這個環節,我主要是通過“讀”來使每個學生進行自我感悟。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讀為本”、“以講助讀”,而且對古詩的學習,更要通過朗讀這一主要形式來讓外部語言轉化為內部認識。所以,我鼓勵學自讀自悟,大力提倡“以讀代講”,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讀書中思考、在小組中討論、在班級中展示自我,從而培養他們對古詩的語感。這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效果較好!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2

開課時的激趣,從同學們會背的課外古詩入手。同學們頓時興趣盎然,人人爭着舉手背自學的古詩。有《從軍行》《無題》《虞美人》《塞上曲》《塞下曲》《塞外曲》??説實話,有些我都背不上,所以,我也被他們感染着,打心眼裏佩服他們。當然,這與他們平時對古詩的積累是分不開的。當有同學背到杜甫的詩時,我板書《春夜喜雨》。學生適機補充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通過介紹,學生們進一步瞭解了杜甫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國古代文學創作上的地位。這樣的開課,完全是把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查找資料、課外閲讀,培養了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然後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展示,使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快樂。

朗讀之後教師創設情境:好雨當春發生之際,詩人是那樣喜悦、興奮、讚歎,那麼,杜甫在春雨到來以前,站在破敗的茅屋前觀望,那會有怎樣的景象?詩人會有怎樣的嚮往和感情?假如你就是詩人杜甫,請以“無雨的春天”為表現內容構思一段話,然後開展口頭作文比賽。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着如下的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引起重視的:

1、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地方未能因勢利導,使得環節間的過渡有點強制性,不是很順滑,結構不是很緊湊。

2、教學平台的設計有不合理的地方,原來是想通過小組學生的互相評比產生本組最佳作品,然後上傳作品。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不能很好地按教師意願執行,主要是學生在做完作業後不能立即、全部上傳作業,只上傳小組代表作品,使學生不能全員參與進來。教後我對教學平台進行了更新,使學生在完成作品後均可上傳作品,教師任意選擇作品供學生評價,這樣做小組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會有很大提高。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3

古詩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語文材料的精華,所以從小激發學生閲讀古詩的興趣,讓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完善品格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上了一節古詩歌,一節課下來,收穫很多,因為這節課讓我學會了太多的東西,從前一直對於古詩課是很茫然的,如何讓孩子們在詩的意境中體會詩人的情感呢?今天我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因為我處處引導孩子們在我的思路上走,沒有給孩子們充分的想象的空間,和自主探索的自由。我認為這是一節不成功的課,如果重新來上,我想我應該是另外一種設計,從整體的把握,再到重點詞語的理解,讓學生在讀中領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今天孩子們是第一次上這節課,但是他們讀的非常好,很有韻味,只是在我提問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的不是很積極,分析原因他們不敢回答,很怕自己説錯,可能是因為有聽課的原因吧。還有可能就是他們是真的沒懂,後來表現的還算好。激勵的作用就是會讓孩子們找到自信,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我還會一直給孩子們自信,然後讓他們在課堂上找到勇敢的自己。另外更重要的是適當的問題,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

不管失敗也好,成功也好,教學就是不斷在實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和孩子們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有勇氣,有創新的決心和信心,就一定會在教學的路上走的更遠。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4

古詩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語文材料的精華,所以從小激發學生閲讀古詩的興趣,讓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完善品格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整個教案設計就從激趣入手,再到感悟,最後拓展。

開課時,我讓同學們通過看插圖回憶杜甫寫的詩,瞭解杜甫的寫作情感。接着引出杜甫的《春夜喜雨》,同學們興趣盎然,人人爭着想知道這首古詩的內容,這樣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採用不同方式的讀,體會詩中的韻味。通過課外查找資料、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培養了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然後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展示,使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快樂。

我重在感悟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讀”來使每個學生進行自我感悟。以讀為主是當今 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讀為本”、“以講助讀”,而且對古詩的學習,更要通過朗讀這一主要形式來讓外部語言轉化為內部認識。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大力提倡“以讀代講”,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讀詩中思考、在小組中討論、在班級中展示自我,從而培養他們對古詩的語感。這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1.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地方未能因勢利導,使得環節間的過渡有點強制性,不是很順滑,結構不是很緊湊。2.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不活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沒有被調動起來。學生雖然能“動”起來,但思維卻未真正“活”起來。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5

通過孩子們課前預習,教授本課的過程中孩子們能夠較好地配合老師的講課環節。可見,預習在孩子們學習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如,“潛”字的讀音掌握不到位,孩子們沒有查字典,準確把握字音。還有的孩子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並沒有真正地把詩的韻味和節奏讀出來,對情感的把握不夠到位。

總體來講,孩子在學習本課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老師的講解,從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身世經歷、作者寫作本詩的背景等幾個方面,細緻而深入地理解此詩,並且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如聽覺、視覺等各角度來理解此詩。

希望在以後的古詩拓展中,孩子們能更好的從詩歌中進去,再從詩歌中出來。聯繫到詩人的身世背景,做到知人論事。

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避免口頭語過多、過重的現象。也希望能夠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學相長。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6

一、教學目標:1.養成自主、合作的學習品質和習慣。2.培養學生對詩歌意境領悟、形象探究、形式甄別、語言賞析的能力。3.培養學生再造想像、創新思維的能力。

二、教法和學法分析(略)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拉開心理距離,引發探索動力

情境創設:“經歷過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而當春天到來、萬物復甦之際,自然萬物等待渴望的是什麼?當然是春雨。出示研讀材料一:彩色“春雨圖”———畫面投影展示:青山、小河、黃柳、綠草、野徑、行人、斜風、細雨和飛燕。學生仔細觀察,討論研究,抓特徵對景物作口頭描述,談感想説體會,教師作適當點評,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樹立探究目標

在“學生自讀—教師範讀—學生仿讀—概括詩意”的基礎上,由學生談談對這首詩的看法和感受,教師引導學生:你是否喜歡它,喜歡它哪些方面等。學生領悟到以下內容:這首詩語言錘鍊精工;擬人、對比手法表現力強;創造的意境美;借景抒情,情景相生。然後學生歸納並樹立起探索研究的重點:①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和意境。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對照比較,探尋律詩形式特徵

研讀材料二:

望湖樓醉書 蘇 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引導學生拿這首詩與《春夜喜雨》作比較閲讀,主要研究在形式特徵方面的異同。在學生自讀領悟的基礎上,交流研究結果,從而歸納出律詩的特徵:八句,有五言、七言律詩,偶句押韻,頷聯、頸聯對仗工整等。關於律詩與絕句的關係、律詩平仄、對仗等知識,教師可作引導、點撥和補充。

(四)質疑問難,探究語言和意境

在學生充分誦讀、自學、領會的基礎上,進行分組分項討論:一組同學主要研討詩歌語言運用及意境創造,二組同學主要研討杜甫生平思想、詩歌構思、詩歌抒發的情感。然後由各小組推薦3-4名代表發言。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教師及時將這些問題板示出來:

1.“潛”能否改為“灑”或“落”?“潤”、“細”有什麼表達效果?

2.“好雨知時節”、“隨風潛入夜”、“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所用修辭手法有何表達作用?

3.詩人扣住春雨的什麼特徵加以描繪?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是純寫景文字嗎?如果不是,那又有什麼用意?

5.詩人為什麼不寫雨中的房屋、水霧、黃柳和青草?

6.詩人寫景的角度有無變化?“花重錦官城”是詩人眼見實景嗎?

7.詩歌抒發了怎樣的感情?一場普普通通的春雨為什麼能使詩人傾情如注、用墨如潑?

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在板示的同時,將這些問題歸納為四類:第一類:遣詞用語造句。包括1、2兩個問題。第二類:突出特徵,塑造形象。包括3、4、5三個問題。第三類:構思流程。即第6個問題。第四類:情感靈魂。即第7個問題。

然後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精讀、討論、解答,分類別逐步解決,並着重處理了幾個關鍵問題,學生研討情況如下:第一,作者抓住“春”雨“夜”雨去寫,突出了雨有意潤物、無意聲張討好的特點,是和風細雨,而非疾風暴雨。第二,全詩抓住春雨的特質,以“好”字統攝全篇:運用擬人,説雨通人意,解萬物之渴;將“野徑雲”的“俱黑”與“江船火”的“獨明”進行對比,既色彩鮮明、富有畫意,又説明天陰雨長,滿足自然萬物的需求;而“花重錦官城”的瑰麗景觀,更是“好”雨恩澤的賞賜。第三,詩人是按先“傾耳聽雨”、再“舉首望雨”、後“閉目想像”的過程和角度去表現春夜“好”雨的,抒發了詩人對雨澤萬物的無限喜愛與讚美之情。第四,一場普通春雨,詩人為何傾情如注、深喜至此?這就要看詩人的生活經歷、思想品格。杜甫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遭遇坎坷,歷經磨難,特別是經歷了唐代“安史之亂”那個動盪的時期,寫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別》,表現了憂國憂民的深切情懷,即使落泊在野,生活困頓,也密切關注着國家的興衰、百姓的疾苦。當秋風破屋秋雨漏牀之際,他想到的不是個人的疾苦,而是考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且倘能如此“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場恩澤萬物的春雨緊連着千家萬户的命運,他能不欣喜、能不如醉如痴嗎!可以説詩人杜甫就是春雨精神的化身!

説明:在引導學生質疑探索、提出問題時,教師集中精力,靈活地將問題進行科學分類,使問題解決的過程條理清楚;仔細傾聽學生的討論發言,相機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同時,教師既對探索過程進行及時調控,還適時點撥,推波助瀾,不斷激發學生思維活力,使探究過程更加熱烈、豐富、深入。例如:①體悟“潛”“細”等字眼的表達作用時,引導學生聯想朱自清散文《春》中描繪的春雨的情景,“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比較與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用“砸”“掃”“倒”表現的夏天“雨點”,“雨道”、“雨瀑”的情景的不同。②體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意:假如你是一棵小樹苗,請你對春雨説些什麼;假如你是一縷春雨,談談你的願望和想法。有的同學對春雨説,那風刀霜劍的冬天,我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你的到來,你是歷史涅磐的聖火,你是綠色生命的天使;有的同學對春雨説,我不會辜負你甘霖的哺育,幾年後我會長成一片綠雲,長出永恆的你。有的説假如我是一縷春雨,我會親吻那焦渴的土地,讓真誠和愛長出和平與富足??③由“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一富有生活哲理的語句,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麼人、物、事?有的同學説想到了邊防戰士、人民警察,清潔工人、郵遞員、人民教師,想到了同學友誼、親人關愛、文化哺育等。

(五)內容整合,進行形象體認

將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的“好雨知春”、“和風細雨”、“黑夜明火”、“繁花滿城”四幅畫面整合為一,將詩歌內容從整體到局部、由近及遠、由眼前景到想像景的表現過程,按照以下層次進行形象再創和口頭描述:

1.粗線勾勒:春雨、田野、小徑、茅屋、江船、漁火。

2.上彩着墨、變靜為動:灰色的雲,黑褐的天,亮亮的漁火,細細的斜斜的春雨輕盈地飄進江水、田野、村落,水流潺潺、輕枝搖曳、細雨沙沙。

3.換景特寫:天亮了,太陽笑眯眯的,一夜間大地披了盛裝,青青的草色,鵝黃的葉芽。最惹人眼的是亭台樓閣邊那片片彩雲般的樹木,花兒五色繽紛,打着朵兒的,綻開笑容的,還掛着晶瑩的耳墜,閃閃發亮??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閉目、凝神、運思、微笑、激動??融入了意境,經受再創詩意的薰陶感染。

實施這一環節時,教師啟發學生探究詩歌運行思路,整合形象內容,充分展開想像;同時給學生留下了較充分的時間作準備,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六)拓展深化,進行思維創新

教師創設情境:好雨當春發生之際,詩人是那樣喜悦、興奮、讚歎,那麼,杜甫在春雨到來以前,站在破敗的茅屋前觀望,那會有怎樣的景象?詩人會有怎樣的嚮往和感情?假如你就是詩人杜甫,請以“無雨的春天”為表現內容構思一段話,然後開展口頭作文比賽。學生的口頭作文,思路相當開闊,有的説無雨的春天,風塵滾滾,禾苗枯死,杜甫心憂如焚,長聲歎息;有的説,無雨的春天人們無以為食,人們刮樹皮,吃草根,不少的人背井離鄉,沿街乞討,杜甫看到“路有餓殍”老淚縱橫;有的説,無雨的春天,疫病流行,那是“萬户蕭疏鬼唱歌”的可怕景象。

(七)再創探索情境,實現能力遷移

研究作業佈置:課外研讀唐朝李約詩《觀祈雨》的語言運用、意境創造、情感觀點,並與本篇課文《春夜喜雨》進行比較。

附詩: 觀祈雨 李 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

這首詩歌的大意是:春旱無雨,桑條無葉,禾苗被毀,百姓不得不強顏歡笑,在龍王廟前吹蕭奏樂,乞求龍神降下救命雨。而朱門豪宅之人也出來品味管絃,欣賞歌舞,他們並非惟恐老天不雨,而是“猶恐春陰”,擔心絲竹受潮,演奏聲音啞咽。

説明:設計這一作業,是為了實現詩歌賞析能力的遷移。李約也是唐代詩人,與杜甫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雖然名氣不大,但這首詩無論在語言錘鍊、意境創造,還是在藝術表現方面,都與《春夜喜雨》有相通之處,甚至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利於遷移和提高賞析能力。

教學設計反思

本案例要探討的是課堂自讀課文該如何教,用什麼方法來教。

關於如何教。一是要發揮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課堂自讀課文的兩種錯誤的傾向——“滿堂灌”,“滿堂放”,都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課堂自讀課文的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但不意味着教師的指導作用喪失,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教學目標,創設學習情境,選擇教學方法,突破重難點,實現知識遷移,培養能力等方面,教師的指導作用必不可少。只有在教師的精心誘導下,學生才能做到更有成效的自讀、自悟、自創。聽説讀寫能力的培養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要挖掘教材潛在因素,重誦讀,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創造思維和寫作能力。散文詩《記憶》,具有詩一樣優美的語言,詩一樣鮮活的意象,藴含深刻哲理,充滿激情,很容易受到感染,獲得激勵,誘發創作慾望,激發創新思維。在誦讀時,注意指導品味,於鑑賞意象時,另塑一組意象;引導學生領悟記憶的真諦時,聯繫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體驗,聽説讀寫,模彷與創新,靈活穿插其中,學生很快就能步入文學鑑賞的殿堂。

用什麼方法教?自讀課文需要點撥。課文的導入、誦讀、感知、重點、難點等都需要相機誘導,適時點撥。如重點點撥。課文的重點是關鍵性的內容,是《記憶》中那一組鮮明而優美的意象,暗示着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和人類的品性。如何突破?學生自己的創造,把知識拓展延伸,我讓學生另創一組鮮活的意象,文學的意義常常由形象來表達。又如難點點撥。難點是學生學習中存在的知識、心理,思維的障礙、疑難。需要教師撥疑為悟。《記憶》中的“記憶,是什麼”?作者除了形象的描繪,最後留給我們的是——“可接觸及記憶所藴含的真諦了麼”?這無疑是課文的難點。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體驗,由抽象到具體,在“記憶”的儲藏裏找庸人、叛徒、蠢貨、勇士、智者??學生就有話可説,頓悟了,記憶的`真諦也理解了。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7

課堂評價是整個教育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客觀、公正、全面的課堂評價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有利於課程目標的達成,有利於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而片面甚至錯誤的評價,會使學生的心理蒙受陰影,甚至導致校園悲劇的產生。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半句六月寒”,“人生沒有假設,命運不可重來”,更何況“一句話也許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作為一個教師,切實要注重自己的課堂評價,使之取得最佳效果。

古人杜甫有一首《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認為課堂評價的實施也應該“好語知時機,適時乃發生,評價得有法,育人細無聲。

首先來談一談“好語”。所謂“好語”應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準確性;課堂評價能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對課堂中學生精彩的回答,教師不能過於隨意,哼哼哈哈一代而過,這樣只顧着“教”的進程,而忽略學生“學”的成效,究其根本仍是教師的教學思想,沒有轉變。而在受“兒童中心主義”的影響,有的教師對學生錯誤甚至離題的回答,也不指出來,還一味給予表揚,如“你的回答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你的想象力真豐富”,這樣勢必會誤導學生,使學生不能深入地思考問題,停留在問題浮華的表面。

二是鼓勵性;富有鼓勵性,啟發性的課堂評價,無疑會給學生的學習注入活力。“相信你能行”“下次你一定能説完整”“你的想法不錯,如果能再深入些,會更精彩”這些課堂評價用語,會釋放學生的學習潛能,讓語文學習成為一件有快樂,有成就感的趣味活動。

三是遞進性;聰明的老師會在教學的開始階段給學習困難的學生一個朗讀的機會,並送上一句“你讀得不錯,字音準確,語句流暢”,這樣能消除困難學生的畏難情緒,給他打氣。隨着課堂教學的逐步深入,教師的課堂評價語也逐步“升温”,“你比上次讀得更棒了,感情處理非常到位”,會給學生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隨着教師遞進性的課堂評價,學生的一顆心始終圍繞着學習而轉,課程目標也就順利地達成了。

四是綜合性。好的課堂評價應該靈活自如地調動有聲語言,形體語言,表情語言等多方面因素,有時一個鼓勵性的微笑,一個讚許性的點頭,一個表揚性的豎起大拇指,一個慈愛性的撫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其次來談一談“適時”,所謂“適時”是指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心理需求出現的激奮點,抓住能觸及學生心靈的特定環境或情境,進行入心入耳的評價,去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認識,進行最實效的教育,來達到課程目標。如我班有一個性格內向的男同學,從來不願上課回答問題,有一次我上課時提問了一個稍有難度的問題,班上舉手的同學寥寥無幾,我意外地發現他竟然舉手了,我毫不猶豫地抓住了這個機會,結果他回答得很好,我馬上這樣評價他:“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啊,如果你剛才不舉手,我們就沒有機會聽到這樣精彩的發言了。”自此,這個同學就養成了踴躍發言的習慣,我想這一定是我的“適時”評價,引起了共振效應,打開了他的心靈閘門。

最後來談一談“評價得有法”,評價無定法,但一定要有法,得法。其一,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在評價中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不能用同一標準去要求他們,要實施分層評價。對於優秀學生,要藉助顯微鏡去觀察,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瑕疵,對他們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幫助他們完善自我,促使他們充滿着不斷探求新知的動力!而對於有這樣或那樣不足的同學,要善於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不斷感受成功的快樂,讓鮮花和小草都有自己快樂的土地,都能得到陽光和雨露,都能茁壯成長。

其二,要實施分類評價,我把評價分為談心式評價、疏導式評價、抒情式評價和婉批式評價。對於自卑感強,膽小的學生採取談心式評價,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不再是嚴肅古板的模樣,而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一位語重心長的朋友。而疏導式評價則適合那些心理上有障礙,怕答錯了,怕出醜的同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課堂就是允許人講錯的地方”,“上帝允許他的孩子犯錯,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拋出來”等等。抒情式的評價,“你的回答太精彩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自信心,發揮學習的潛能。而婉批式評價則能委婉地提醒學生自己的錯誤,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棒喝”效果。

以上皆是由杜甫的《春夜喜雨》而產生的對課堂評價的聯想,當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等待着我們,考驗着我們。願我們的課堂評價無論在何時何處都能像杜甫的“好雨”,知時知節,育人細而有聲.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8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吟誦杜工部的《春夜喜雨》,那春風化雨般的語言讓我產生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聯想——兒童的生命成長多麼需要“喜雨”的滋潤呀!

種莊稼不能誤了農時。“春種一粒黍,秋收萬顆子”。那麼,兒童的閲讀更不能耽誤了最佳吸收發展期。腦科學研究表明,7至12歲是人生記憶的最佳時期,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段。國小生年齡恰在6至12歲,花季年齡,生命的成長迫切需要“雨水”的滋潤!我們廣大教師要抓住這有利時節,廣佈“祥雲”。“喜雨”如期而至,及時而珍貴,嬌嫩的花朵定會嬌豔綻放。

“喜雨”解花語。“喜雨”能催生出兒童對閲讀的熱愛與渴望之情。我們知道,兒童文學是詩性的、童話的、夢幻的。兒童時代,沒有兒童文學滋養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兒童文學潤澤的童年是暗淡的,沒有兒童文學的語文學習註定是失敗的。我們要努力尋找兒童的興趣和需要所在,力求推薦給他們的是經典的、兒童化的精神食糧。“我們必須學會甄別和擺脱,從劣質書籍的荊棘叢中走出來,走向優質書籍的世界——那裏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參天大樹。”這樣,兒童才會感到親切,才能更好地融入,去吸收生命成長必需的營養。“喜雨”潤萬物。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哪怕是纖弱的小草,“喜雨”也會不加選擇地用絲絲甘霖去撫慰。兒童時期是學生生命週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廣大教師擔負着教他們讀書與給他們未來的雙重任務。閲讀,自然成為兒童在步入成年之前的一個重要“加油站”。

每一個漢字都是充滿情感的小精靈。我們要善於引領孩子們在字裏行間與“小精靈”嬉戲,把閲讀變為“悦讀”,做到目隨文走,情隨文流,與之對話,與之交流,一遍一遍、含情脈脈地朗誦它,讀出形、讀出情、讀出理、讀出神。讓兒童像春筍迎接春天一樣,迎着春風,在陽光中笑,在春雨里長,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閲讀,兒童生命成長中的“喜雨”!吉姆·崔利斯説得好:“你讀得越多,理解得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閲讀,對每一個兒童的生命成長意義都很重大,她能提升兒童生命質量的深度與廣度。我們要讓兒童感受到,閲讀是一種創造,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願每一個兒童在生命成長的進程中都能享受“春雨”的滋潤。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吟誦杜工部的《春夜喜雨》,那春風化雨般的語言讓我產生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聯想——兒童的生命成長多麼需要“喜雨”的滋潤呀!

種莊稼不能誤了農時。“春種一粒黍,秋收萬顆子”。那麼,兒童的閲讀更不能耽誤了最佳吸收發展期。腦科學研究表明,7至12歲是人生記憶的最佳時期,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段。國小生年齡恰在6至12歲,花季年齡,生命的成長迫切需要“雨水”的滋潤!我們廣大教師要抓住這有利時節,廣佈“祥雲”。“喜雨”如期而至,及時而珍貴,嬌嫩的花朵定會嬌豔綻放。

“喜雨”解花語。“喜雨”能催生出兒童對閲讀的熱愛與渴望之情。我們知道,兒童文學是詩性的、童話的、夢幻的。兒童時代,沒有兒童文學滋養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兒童文學潤澤的童年是暗淡的,沒有兒童文學的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9

區裏的骨幹教師實行動態管理,每學期都有定量的任務,如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才可以繼續培訓下去,否則就會取消骨幹教師的資格。其中一項就是每學期在學校要 講示範課。我是今天第三節課講,我選的課是長春版小語第四冊《春夜喜雨(節選)》。因為學校要求打造高效課堂,所以開學以來我一直在嘗試,怎樣的課堂才是 高效的,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從今天的課來看,效果不錯,讓我體驗到了一點嘗試的快樂。

一、重視預習,事半功倍

我 的學生已經是國小二年級了,他們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和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在上學期還學習了查字典的兩種方法,我覺得應該培養他們預習的習慣了。我不僅佈置 預習的內容,更重視預習的方法,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反饋預習的問題。反映在今天這節課上,讓我的課堂浪費現象少之又少,我可以從學生預習遇到的難點入 手,真正做到先學後教,直奔重點。就拿識字這一環節,我一改以前的逐字學習,而是從學生提出的比較難認的字開始,這樣就節省了很多時間。可以去解決其他重 要的問題。因為是他們關心的問題,解決起來也是興趣盎然,所以整個學習過程學生非常投入,效果格外好(這也是聽課老師和領導認同的)。

二、讀出層次,循序漸進

這 首詩是描寫春天的美麗景物的,表達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在識字的基礎上了解詩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並且達到熟讀成誦是本課的另一個學習目標。我想以 讀促講很適合本課的學習,但是我注意到了讀的層次,也就是不同時段的讀,

訓練點是不一樣的。教師範讀,要學生聽清字音,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師領讀,是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學生試讀,圈畫生字,是掃除障礙,為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打基礎;指導詩的朗讀節奏和重音,是讓學生讀出是的韻律;在瞭解詩意後的品讀是要 指導學生讀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這樣循序漸進的讀文方式使得學生每一步的讀文都有明確的目標,不至於盲目練習,索然無味。

三、總結方法,內化能力

我 始終覺得一個語文教師要有大語文觀,不要把目光僅僅落在本節課或者本學期,而是要考慮到為孩子的終身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經常注意方法的總 結,讓他們能舉一反三,即使離開老師也有能力學到更多的知識。比如在這節課中我和學生一起總結了在預習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1、查字典;2、藉助書 中拼音;3、問家長;4、打電話問老師或者同學;5、可以上網去查。)五言詩的朗讀節奏和重音一般情況下是怎樣的?(五言詩的朗讀節奏很多時候是二、三劃 分的,但要注意語斷氣連;重音一般落在第三個字上,但也有特殊。)怎樣才能更快地背誦古詩?(1、熟讀成誦;2、在瞭解意思的基礎上背。3、想象詩句畫面 的方法;4、結合每句詩的重點字背誦;5、先記住每一行詩的第一個字。)我覺得這些方法都是他們一生受用的,我經常説的一句話是: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解決 的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可以選擇最有效的最喜歡的辦法解決問題。

四,角色定位,科學準確

前幾天我寫的一 篇論文的題目是《師生角色科學定位 共同打造高效課堂》,在那裏我就已經闡述了角色定位的重要性,這也是教師更新理念的一個具體體現。在這節課中,我真正的成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而不是主宰 者。我把能還給學生的時間都還給他們,相信他們,鍛鍊他們,鼓勵他們,學生真正成了學習陣地上的先鋒,他們在寬鬆融洽的氣氛中快樂地學習探討,受益頗多。 他們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學到了新的知識,體驗到的快樂是不一樣的,是更加深刻的。

記得一句話説:教育是遺憾的藝術。我的這節課也存在一些 遺憾,比如個性讀的展示時間少,瞭解詩意時間不夠充分,有時説話語速快等,這些都是我以後會努力克服的。雖然準備一節公開課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其中的滋味 也是五味俱全,但是我喜歡這種經歷!它使我擁有了不一樣的快樂——嘗試的快樂!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10

【教材簡介】

這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中詩海拾貝的第二首古詩,為唐朝的杜甫所作,詩人敏鋭的抓住了這場雨的特徵,前兩句點明瞭這是一場及時雨,後面寫出了雨隨風悄悄滋養萬物,集中寫“夜雨”,再到最後詩人的聯想:“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全詩緊扣一個“喜”字,體現詩人的喜悦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組詩。

2、深入學習《春夜喜雨》,通過詩後註釋和賞析,瞭解詩句意思。

3、閲讀《春夜喜雨》,通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悦之情。

【教學重點】

1、深入學習《春夜喜雨》,通過詩後註釋和賞析,瞭解詩句意思。

2、通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悦之情。並能學法遷移,拓展課外一首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悦之情。並學法遷移,進行拓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由課外寫雨的詩句導入新課

二、學習《春夜喜雨》

(一)解詩題

(二)讀詩文

1、引導學生把古詩讀正確、流利,並讀出古詩的節奏和韻味。

2、通過師生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讀詩。

(三)明詩意

1、回顧以前學古詩的方法,藉助註釋和課後賞析,小組合作解詩意。

2、提出不懂的詞句,師相機點撥。

3、師生交流詩意。

總結學法:瞭解古詩的詩意可藉助註釋。

(四)悟詩情

補充材料:杜甫一生憂國憂民,當官被貶,後又被作亂的叛軍所虜,冒險逃回,爾後又做官又遭貶斥,這些經歷,都使他更加深入地瞭解了百姓的疾苦,創作了大量關於百姓疾苦的名篇,後來,他拋官棄職,幾經輾轉,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成都,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定居,在這裏,他親自耕種,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也是在這個時候,寫下了《春夜喜雨》這首名篇。

1、根據材料,生自由發言,説説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師相機介紹喜為詩眼,並介紹何為詩眼。

總結學法:學習古詩,可藉助抓詩眼來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五)熟讀成誦

1、深情朗讀,讀出詩人的喜悦之情。

2、嘗試背誦古詩。

(六)小結

三、藉助課外資料,進行拓展學習

1、藉助自學提示,完成拓展練習。

2、師生交流

四、總結回顧

五、板書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喜→喜愛春雨

學法:藉助註釋品詩意

巧抓詩眼悟詩情

【設計理念】

六年級的學生對於品詩意、悟詩情這方面,還是有一些些的不足,於是,我以《春夜喜雨》這首古詩為例,讓生能夠結合註釋,組內交流,自己能夠將大致意思講出來,淡化老師的主講,強化學生的自主性。而在學習古詩裏,抓住詩眼,是品悟詩情最好的方法,我讓生能夠認識何為詩眼,巧抓詩眼,從而理解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在完成上述教學中,我在進行1+X的語文主題的整合學習。以“結合註釋品詩意”和“巧抓詩眼悟詩情”來將課內與課外拓展將結合,來完成我的教學任務。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11

今天上了一節古詩歌,一節課下來,收穫很多,因為這節課讓我學會了太多的東西,從前一直對於古詩課是很茫然的,如何讓孩子們在詩的意境中體會詩人的情感呢?今天我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因為我處處引導孩子們在我的思路上走,沒有給孩子們充分的想象的空間,和自主探索的自由。我認為這是一節不成功的課,如果重新來上,我想我應該是另外一種設計,從整體的把握,再到重點詞語的理解,讓學生在讀中領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今天孩子們上這節課,他們讀的非常好,很有韻味,只是在我提問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的不是很積極,分析原因他們不敢回答,很怕自己説錯,可能就是他們是真的沒懂,後來表現的還算好。激勵的作用就是會讓孩子們找到自信,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我還會一直給孩子們自信,然後讓他們在課堂上找到勇敢的自己。

不管失敗也好,成功也好,教學就是不斷在實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和孩子們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有勇氣,有創新的決心和信心,就一定會在教學的路上走的更遠。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12

《春夜喜雨》是讀讀背背的內容,但為了激發學生對古詩的熱愛和增進對唐朝大詩人杜甫的瞭解,我把它單獨作為一課時來上。

古詩是中華民族優 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語文材料的精華,所以應當從小激發學生閲讀古詩的興趣,使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完善品格。當然,文言文畢竟是一種與現今 實際使用的語言相去甚遠的古代書面語,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的整個教案設計就從激趣入手,再到感悟,最後拓展。

開課時的激趣,從 同學們會背的課外古詩入手。同學們頓時興趣盎然,人人爭着舉手背自學的古詩。有《從軍行》《無題》《虞美人》《塞上曲》《塞下曲》《塞外曲》……説實話, 有些我都背不上,所以,我也被他們感染着,打心眼裏佩服他們。當然,這與他們平時對古詩的積累是分不開的。當有同學背到杜甫的詩時,我板書《春夜喜雨》。 學生適機補充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通過介紹,學生們進一步瞭解了杜甫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國古代文學創作上的地位。這樣的開課,完全是把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學 生通過課外查找資料、課外閲讀,培養了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然後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展示,使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快樂。

在感悟這個 環節,我主要是通過“讀”來使每個學生進行自我感悟。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而且對文言 文的學習,更要通過朗讀這一主要形式來讓外部語言轉化為內部認識。所以,我鼓勵學自讀自悟,大力提倡“以讀代講”,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讀書中 思考、在小組中討論、在班級中展示自我,從而培養他們對文言文的語感,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

新課標特別強調新教材的人文性,那麼這就需要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課本知識,還應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我結合學生前面補充的資料,出示了杜甫《三吏》中的一首《石壕吏》,讓學生通過讀、感悟、交流來理解它。

這 節課上得我高興,生快樂,課堂氣氛是那麼高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那麼強烈,下課時,還有學生主動向我借了《三吏》《三別》去抄、去背,我很感動。課堂它 不僅是傳授知識的課堂,更是塑造人的課堂,我們應在快樂的餓氛圍中,引領學生自覺地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人格素養,同時也提高自身的素質。

春夜喜雨教學反思13

這節課我的主要設計思想是:第一環節是通過一個示例作品《春夜喜雨》的演示文稿引入新課,並通過剖析這個作品將本節課所要講的知識點全部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巧妙地將同學們帶入一個教與學的網絡教學平台,為同學們的自主學習留下的一定的空間,提供了合適的工具。另外在這部分中還通過示例作品和另一作品的比較,來促進同學們正確的審美觀的形成,規範同學們的設計思想;第二環節是同學們自己動手設計作業的過程,要同學們發揮小組集體的力量,互相學習,合作學習,共同來完成作業的設計和製作。老師邊巡視邊指導;第三部分是上傳學生的作業,利用網絡教學平台進行評價的一個過程:通過小組內的評價、組間評價來產生本節課的優秀作品和還需繼續努力的作品,使同學們有一種成就感,同時通過對作品的評價,也使同學們明白了設計中所表現出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着如下的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引起重視的:

1、各個環節的時間把握不好,以至於課上的任務未能按時完成。

2、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地方未能因勢利導,使得環節間的過渡有點強制性,不是很順滑,結構不是很緊湊。

3、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不活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沒有被調動起來。學生雖然能動 “動”起來,但思維卻未真正“活”起來。

4、教學平台的設計有不合理的地方,原來是想通過小組學生的互相評比產生本組最佳作品,然後上傳作品。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不能很好地按教師意願執行,主要是學生在做完作業後不能立即、全部上傳作業,只上傳小組代表作品,使學生不能全員參與進來。教後我對教學平台進行了更新,使學生在完成作品後均可上傳作品,教師任意選擇作品供學生評價,這樣做小組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會有很大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jiaoxuefansi/r1w8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