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1

《再塑生命》這一課在混亂的講解中走向結尾,一股難言的情緒湧上心頭,有恐懼,有震撼,有悔恨,當然也有重新做人的衝動。

倉促裏我一直在靠吃老本混日子,昨天也是在急急忙忙的情況備了這課《再塑生命》,課堂的開頭我也並沒有把學生引向對知識的飢餓狀態,所以準備好的課堂內容也無法像王老師指導的那樣:變成美味佳餚來遞送給學生,讓他們津津有味。中間或許因為自己有感而發而引起了學生的表達和探討慾望,説得比較過癮,可是課堂的問題設計是完全不妥當的,(一直困惑於如何通過巧妙的問題設計讓整堂課聽起來能連貫)更沒有藝術性,我幾乎又在犯個人演説的毛病,又不懂得讓學生參與並進一步激發同學與同學之間,甚至與老師之間的碰撞。整節課沒有做一點整體性的安排,也因為教案設計欠妥當,沒有進一步延伸這個關於愛的話題。只是為了填補時間空隙而搬進了很多瑣碎可説可不説的內容,凌亂不堪,讓整個課堂毀於一旦。決心空下來一定要修改。滴汗啊!

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由於自身的原因一直疏於語文教學的鑽研,時至今日任教語文的趨勢似乎已成騎虎難下。後悔萬分,無知的自己竟然由着自己的任性,浪費了將經一年半的時間。迴歸現實世界的我也不得不放下狂妄虛空的理想,來靜心地思索一下這每天都在演繹的'語文課堂。其實我從事語文教學以來,對於自己所上的課很少有滿意的時候,就算有也就一、二堂“無心插柳”,並且帶有教師個人主義色彩。從來沒有為了上好一節語文課勞心勞力過,廢寢忘食的事情已經好多年都沒有發生在我身上了。長時間的幻想卻又無法實現,把我限制在一種自我毀滅的孤獨裏,渾渾噩噩伴隨着抱怨和厭世。今天在學生面前我突然感覺到自己的無顏以對,因為我知道我錯了,就像學生説的:在海倫·凱勒的面前我們都沒有資格説不幸福。就算人生真的是苦海,是懲罰,是原罪。海倫承受了,史鐵生承受了,不僅承受,他們還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延伸了被砍去了一半而接近殘破的生命。而我們,卻在今天沉溺往明天,不斷行進,不斷深入,直到寂寞的盡頭,回首不堪往事,愁緒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逝的不是江南水,而是我們的生命。生命本身是無罪的,需要外面珍惜,而過去的我居然因那麼點點挫折就如此輕視生命,我漠視了所有的生命價值,甚至想放棄生命。在海倫面前我想我是可恥的。更不值得學生稱我一聲老師。

是夢總有醒的一天,是理想總有實現的一天。淚水挽救不了失去的機會,悔恨塑造不了新的生活。頹廢終於走到了極點,清醒猛然襲來。我終於明白我應該牢牢抓住的只是眼前的每一堂語文課,我能看得清的只有雙腳踏着的那塊土地。它堅實有力,它黝黑濕潤,它温軟厚實,它蓬勃旺盛,它同樣可以用來播種理想的種子,同樣可以在陽光下發出理想的嫩芽,我期盼它也能有春暖花開的一天。我必須重新拿起兒時的座右銘:“我屢敗,但我屢戰!”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2

本週四,我講授了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一課,由於備課時間倉促,情急之下,我臨時上網蒐集了作者的生平簡介、圖片、及課文中需要學生理解的幾個重點問題並上傳至多媒體,就匆匆忙忙地踏着鈴聲走進教室。課堂教學環節基本上按照作者簡介、整體感知、探究問題、分析人物形象等思路進行,結果發現:學生上課情緒低落,對於提出的問題毫無興趣可言,一節課下來幾乎是在聽我的“獨角戲”,搞得自己身心疲憊,更不要提什麼學生的創新了。於是我犯愁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整節課猶如一潭死水?

中午,我及時上網瀏覽了幾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避免另一個班級重重蹈覆轍。讀着別人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的同時,我開始反思今天這節課的失敗之處:缺少教師的情感投入,缺少寬鬆、民主的教學環境,又怎能激發學生用心去學習,去感悟,從而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又怎能被作者的堅韌頑強的精神所感動?我馬上重新備課,修改課件。

下午第一節課我胸有成竹地走進另一個班級。課前,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做了“猜字”的遊戲,在總結猜中人數寥寥無幾的情況下,我因勢利導轉入主題:一個健康的人暫時失去視覺來認識一個漢字都這樣困難,更何況一個聾啞盲女孩來認識整個世界。對她來説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但要有所成就,那簡直是一個奇蹟。今天,我們就要走進這個奇蹟,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在我的感召力下,大家富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並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全班同學共同解決。接着我便提出自己的疑惑要求學生幫忙解決,他們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忙得不易樂乎。在品味語言環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找出了自己最喜歡或最感動的句子進行交流,同時被海倫凱勒的堅毅、頑強所打動,許多同學在暢談感受時表示要以海倫凱勒為榜樣,勇敢地面對挫折,成就一番事業。

從兩節課的比較中不難發現:教師的良好情感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於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學,這樣,學生才能帶着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自主性的學習活動。另外,也讓我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一句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強烈的需要,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這種需要更強烈。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3

閲讀講授海倫凱勒《再塑生命》一文,讓我的心靈受到一次震撼和洗禮。何謂經師?韓愈之謂也:傳道、授業與解惑;何謂人師?馮友蘭之謂也:人使人成人。安妮莎莉文做到了。因為她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正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新課程理論的精髓。

首先,安妮老師傳授知識是依學生個體的心理與興趣特點來選擇課程。如她啟蒙海倫時,教的第一個字是doll(娃娃玩具),這無疑會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熱望,因為一個哲人説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其次,安妮老師教海倫愛與感恩。愛與感恩是一種過程,是“一棵樹搖地另一個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安妮用形象比喻:雨水對花與大地的滋潤來給海倫詮釋這個概念,太準確了,太生動了。

安妮老師的這種教育方法與理念是我追求的目標,這堂課,我也試圖實踐這種方法,但由於我個人的能力有限,還有美中不足,還很差強人意。

首先,深入挖掘教材方面,對安妮教會海倫去認識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點撥不到位。而且安妮教會海倫的.愛的深義還沒有完全給學生彰顯出來。

其次,文章裏面的疑問沒有落實。如海倫是盲、聾、啞兒童,可文中不只一次出現“看”與“聽”的字眼,學生雖沒有提出來,然而我覺得那是老師啟發不到。

最後,我覺得我讀書不夠,尤其是教育理論的書籍,以後應在這一方面加強,為自己增加“內功”。比如這次賽課,因為要備課,才讀了《安妮莎莉文的教育手記》,讓我受益匪淺。如果我以前有過讀這書的積累,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匆忙。

安妮莎莉文是一個讓我這個老師自豪與慚愧的名字,她的名字值得我永記,以對我給予必要的提醒。我將以她為榜樣,來提升自己,由經師向人師邁進。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4

《再塑生命》這篇課文寫莎莉文老師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沉的愛,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今天下午上這節課時,由於備課時間倉促,情急之下,我臨時上網蒐集了作者的生平簡介,課文中需要學生理解的幾個重點問題,就匆匆忙忙地踏着鈴聲走進教室。課堂教學環節基本上按照作者簡介、整體感知、探究問題、分析人物形象等思路進行,結果發現:學生上課情緒低落,對於提出的問題毫無興趣可言,一節課下來幾乎是在聽我的“獨角戲”,搞得自己身心疲憊,更不要提什麼學生的創新了。於是我犯愁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整節課猶如一潭死水?

上網瀏覽了幾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讀着別人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的同時,我開始反思今天這節課的失敗之處:對教材不熟悉,缺少教師的情感投入,缺少寬鬆、民主的教學環境,又怎能激發學生用心去學習,去感悟,從而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又怎能被作者的堅韌頑強的精神所感動?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5

終於,需要我進行的公開課的已經結束一週了。説真的,這次課堂我準備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可思考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卻是很久的事情了。

自從我們學校引進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以後,我們都在摸摸索索的前進。上個學期,上了一節所謂的“立標課”,當時正趕上一篇自讀課文,加上對於這一模式的狹隘理解,我巧妙的設計了一節“自學能力比賽”,一個小組一個小組的展示對於這節課的學習情況,教師根據規則,選出最優秀的小組。雖然當時得到了全組老師和領導的好評,我心裏很短時間的得意了一把。後來,語文組員的達標課開始了。一節一節,不論是什麼性質的文章,統統來了個小組輪流展示,簡直是我那節課的“翻版”,越聽,我心裏越不是滋味。彷彿擺在我面前的是一面面最真是的鏡子,清楚的映照出了我目前對於這一模式理解之粗淺,運用之拙劣。

整個寒假,我的思緒都在抵制“模式化教學”,彷彿自己帶着大家走了“遠路”,羞赧自責的不得了。新學期開始,領導又讓我上一節“立標課”,我有些不知所措。感覺自己的思想還徘徊在教改的邊緣,很難拿出一節標準的樣板課。我徹頭徹腦的考慮了好幾個時日,最後決定讓語文課堂迴歸自然,不要這樣追求形式上的相似。於是我淡化了小組整體展示的環節,把小組約束力變為一種內在,以個體展示的形式來為小組榮譽而戰。

我簡單的做了一個學案設計:(粗略記錄如下)

學習目標:

1、解讀文章,評點人物,理解題目的含義。

2、瞭解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感悟文章主題,得到啟示。

重難點:重點是結合文章相關語句,對安妮老師的教育方式和海倫·凱勒的精神品質做出評論。難點是對課文題目含義的理解。

預習提綱:

(一)資料蒐集。(提示:查找關於作者及安妮·莎莉文的資料,進行篩選記錄,上課時進行交流。

海倫·凱勒:

安妮·莎莉文:

背景及其他:

(二)字詞整理。(提示:結合‘讀一讀寫一寫’注音,並查出詞語的意思,或補充重點詞語,補充到課本上。並在下列空白處認真抄寫詞語一遍。)

(三)內容初探。(提示:有些同學靜靜的讀課文,自己概括、旁批,鍛鍊自己的學習能力,有的同學課文也不讀,直接找到資料書,照搬過來。你願意做哪個?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1、一兩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2、評點人物,在文中找到“支撐句”,勾畫並做出旁批。

莎莉文老師對海倫的教育方式,你特別欣賞哪些,舉例説明。你覺得莎莉文老師是個怎樣的人?

當你讀完本文,靜靜沉思,你覺得海倫是個怎樣的形象?可以結合文章語言來談。

合作探究:

1、為什麼海倫稱莎莉文老師為“再塑生命”的人?

2、愛是什麼?相信你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會有更深刻的體會。精讀25—39小節,勾畫出幾個什麼是愛的句子,理解含義。

3、結合文章和自己的情感體驗,完成仿句。

愛是什麼?愛是一縷縷花香,播撒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課堂小結:

説説你讀這篇文章的收穫:

佈置作業:(第二課時導學)

反思:

很顯然,從學生的反應來看,這個立標課比上個要紮實的多。不再追求形式上的相似,重在挖掘“魂”的相似。由課前作業檢查的量化,到課堂上一個接一個的搶答,競爭與謙讓同在。(寒假後,我重在訓練了學生的這一回答問題的方式,就是針對某一問題請一個同學打頭,其他的可以評點上一個的回答,也可以接着説自己的觀點,不用喊名字,學生非常有秩序的站立回答,使得問題探討過程和諧而緊湊。或許是受到這種氛圍的感染,學生特別投入,積極主動,最後談這節課的收穫將課堂推向了高潮。課後,各位同仁都很真誠的認可了這樣的課堂,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其實,我們語文組個個都是虎將,從他們評課就可以看出來,個個是行家裏手。如金玉的評課顯示出了她教學的高超。(這傢伙教材處理起來特輕鬆巧妙,我很羨慕呢!)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6

《再塑生命》內容比較接近學生生活,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比較容易,但沒有深層次的感受對文章的理解浮於表面,品讀語言也較為粗糙,表達能力較差。針對這個情況,在教學中,一方面查找關於海倫的個人資料,在課外材料中發掘興趣點,充實課堂內容,知道即使偉人也曾有過失望、放棄,最終在別人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終於戰勝困難有所成就,教會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其次,注意採用合作-學習-探究的方式,引入討論式、啟發式教學,結合聽説讀寫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很可惜的是,講完之後有了一個設想,下次有機會一定嘗試。讓學生選出代表做一天“殘疾人”,不能用左手或右手,説説自己的體會,這樣,學生有了切身體會後再學習課文會更容易有所收穫。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7

《再塑生命》描寫的是富有愛心的莎利文老師把聾啞的海倫凱勒塑造成一個令家長、社會和凱勒自己滿意的生命的故事,也展示了一個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讓人敬仰、令人稱讚。我在對這篇較長的文章進行教學設計時遵循“長文短教”的思想,採用了餘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思路:講故事-----品人物------研主旨-----拓展延伸。

目標明確,思路清晰。

第一板塊:講故事,就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利用講故事的方法概述文中發生了幾件事,並指導概述要求: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這個環節着眼於在熟悉事件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同時也梳理了文章的結構層次。

第二板塊:品人物。《再塑生命》主要塑造了莎利文老師與海倫兩個人物形象,我讓學生採用跳讀、品讀、仿讀等方式,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例、語言等品位人物形象,培養了學生的選點欣賞的能力。讓學生再次深入課文中。

第三板塊:研究文章的主旨。這是對課文知識能力的深化,我讓學生理解“再塑生命”的'含義;感悟作者對莎利文老師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分析再塑生命的成功因素。這個環節不僅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旨,還學會了對事物要全面認識。我及時評價學生認知事物的能力,同時也強調在事物的變化中主觀因素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獲得了創造性實踐,也認識到事物發展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

這節課整個教學過程安排細膩,有激情導課,各個環節有總結有鋪墊。我一上課就先搞心理測試:讓學生進行心理想象,如果遇到這種不測我們會怎樣,讓學聲依據字面解題;有深入,層層遞進。理情節,品人物,研主旨,循序漸進,課堂教學線索清晰;有結尾,昇華主題讓學生在認識一些因拼搏奮鬥而成功的殘疾人士。所以增個教學過程以老師的引導為輔,以學生的讀問思考為主。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讀、悟、品、聯,突出了課堂上對課文的研究和創造的活動,使學生得到了大量的語文實踐機會,展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1、由於手時間限制,對文本精彩語言的賞析還不夠充分;

2、受傳統教學思想的限制,扼殺了一個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不同意見,當一個學生説作者的成長與他的生活環境有關時,我舉例力爭,找出好多反面例子強調主觀因素,這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課堂上應該允許學生有自己的不同見解,對學生不同見解的反駁,往往會打消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8

讀了《再塑生命》讓我感觸頗深。安妮莎莉文老師遇到的困難比我們多多了。莎莉文面對的是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學生且脾氣又十分暴躁的不知道什麼是愛的孩子(起碼我們面對的孩子在生理上是健康)這要多少努力啊。放在現實我們很多老師肯定要放棄了(學校裏表現不好的要麼勸其轉學要麼攆回家)。但莎莉文老師欣然接受(海倫期盼新的老師),並一開始就送給孩子一個禮物——一個洋娃娃。這份禮物一下子拉近了與海倫的距離,安撫了海倫那種焦躁不安的情緒。並趁機拉過海倫的手在她手上寫下“doii”這個單詞,抓住教育契機,為海倫意識到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是啊作為一個老師只有愛自己的孩子才有可能教育好孩子。

教育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遇到困難時更要有愛心、細心、耐心。當海倫分不清“杯”和“水”時與莎莉文老師發生了矛盾時,並作出了撕毀洋娃娃的舉動時莎莉文老師不是簡單的以暴制暴而是選擇沉默,然後領着海倫去郊遊,改變了海倫所處的環境。到了水井房用現實中的`水喚醒了海倫的求知慾,讓海倫深深的認識了她的錯誤,認識到她多麼的粗魯,讓她充滿了深深地愧疚之情,讓她的眼裏“浸”滿了淚水。這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這是多麼偉大的教育。反觀現實中我們一些老師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是火冒三丈然以雷霆之勢全力把學生“壓”下,然後再講一些生硬空洞的道理,那就沒有一點教育效果。

莎莉文老師並不是讓海倫機械枯燥的記憶是讓海倫到自然中去記憶,去感受。讓海倫獨自感悟認識自然,甚至有意讓海倫一個人獨自去面對暴風雨這些也許是海倫以後堅強面對生活的積累。

這篇文章讓我最感動的地方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一個大人和一個聾啞盲孩子在津津有味談論什麼是“讓我感動極了。海倫市幸運的,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想這基礎來源於莎莉文老師。做一個有愛心、細心、耐心的老師,成就你的學生,成就你自己。

八年級語文《再塑生命》教學反思9

説句實話,加上這堂課,我的一共上了四節網絡教學課,所以要拿出一節課來,都覺得心裏沒底兒。但事情都具有兩面性的,凡是不足的地方也是最值得以後嘗試此種教學模式的老師應該借鑑的地方,希望我反思能讓同仁們少走一些彎路。

這堂課的設計思路是:基於對海倫的瞭解,擴展瞭解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指導學生自讀網上長篇文章。具體的程序如下:

1、整體感知課文:要求學生運用速讀方法瀏覽課文,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文章思路,領略課文大意。

2、精讀理解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僅僅是自讀的初始,應當在此基礎上運用精讀的方法細讀課文,方能顯其精妙。

3、朗讀體味課文:聲情並茂地朗讀是體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文章語言之美的最有效方法。

4、品讀感悟課文:品讀是閲讀深入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求聚神凝思,對作品認真閲讀,細心品味,咀嚼賞鑑,吸收營養。

然後重點分析三天中第一天的內容,最後仿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文。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前面對“海倫凱勒”的資料整理過多,再加上讓學生輪流重複回答的次數較多,導致後面的仿寫內容無法進行,成為本堂課的最大遺憾。此外,在教學反思中,我發現: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並不是很透徹,甚至對文章的內容持有疑問,於是我意識到多媒體的教學作用和教科書的作用是相同的,都作為一種工具,只是輔導教學的作用,但決不能代替文本的分析。學生的體會和感悟是源於對文章內容有深刻了解和分析基礎上的,而且國中教學面臨升學的壓力,如果不加引導,也許這種教學方式會起到事倍工半的效果。

於是,我又重新設計了這堂課。利用網絡資源加深對文章的重點、難點及知識點的把握,並培養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第一環節:對於海倫的資料介紹,也許有些同學在參考書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但用多媒體提供資料介紹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從不同角度、廣度、深度評價,瞭解海倫,讓學生在未學之前對這個盲人的世界有更多認識。

這篇課文的一個核心或是主要內容就是對於“愛”這個字含義的認識和理解。“愛”是一個抽象詞語,對於一個聾、啞盲人而言,理解十分困難。當海倫第一次問“愛是什麼?”老師讓海倫感到心臟跳動,讓她感受愛的存在,讓海倫知道“愛”是發自心靈的情感。儘管這次解釋並沒有讓海倫完全明白,但實際上已讓海倫有了感悟。接着當海倫問“愛是花香,是太陽時”,她已經意識到愛不僅存在,而且能給人帶來愉悦美好的感覺。而沙莉文老師則引導海倫從觸摸的東西中獲得思維的提升,領悟抽象概念,於是她用生動的話語來解釋愛:“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雲彩。”老師回答她説:“你摸不到雲彩,但你能感覺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經過一天酷熱日曬之後,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會是多麼高興呀!愛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老師將抽象的道理説得具體形象,深刻的內涵又與孩子的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循循善誘,不愧為傑出的.教育家。通過對愛的探索,進一步打開海倫的思維,智慧和心靈世界,讓海倫剎那間,明白了愛的含義,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他人的心靈中間。

“領悟愛的真諦”既是對課文內容分析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所以利用網絡資源,擴展一篇和愛有關的文章,讓學生加深對這篇文章主題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材料,讀,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愛”的主題,然後讓學生將所看所感,通過文字形式表現出來。

這個環節是第一次嘗試,在對學生作品的點評上略顯不足,學生只能對文章的內容加以評價,而不能深入到寫作方法、語言、表達等方面,作品分析得不夠透徹,老師在這方面的引導上要加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jiaoxuefansi/edme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