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工作總結 >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彙編12篇)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彙編12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彙編12篇)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1

20xx在以副院長為團長的帶領下,代表團對韓國首爾大學進行了友好訪問,進一步強化了院、系與大學之間的友好關係,增進了雙方的友誼,取得了預期的成功,併為今後兩校間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彙報下參觀考察期間的體會與感受。

一、首爾大學印象

首爾大學優美整潔的環境、優良的教學設施、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教職員工高度的敬業精神、熱情的工作態度,學生嚴謹務實的學風、文明禮貌的舉止等,給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收穫很多。

首爾大學坐落在韓國西南部的`瑞山市,創建於1990年,擁有300多名專任教授和9000名在校生的民辦綜合性大學,是一所年輕的、朝氣蓬勃的學校,目前已與中國16所大學結成友好學校。首爾大學“創新、信念、貢獻”的辦學理念,以專門化、特性化的實用教育方式,培養各領域適應高速信息化、國際化需要的人才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標等,對全面加強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內涵建設,優化、深化學院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二、參觀學習過程與收穫

代表團訪問期間,代表團參觀考察了該校的產品外觀中心、藝術學院、圖書館、收藏博物館、語學研修學院、國際交流部、後勤中心、航空學院和設在首爾的產品外觀質感研發中心等場所,瞭解了該校在辦學、管理方面的有關情況。

參觀期間,我們與首爾大學系部、留學生、交換生進行了較廣泛的接觸與溝通,增進了學院、系部與首爾大學之間情況的相互瞭解,聽取了留學生們介紹了各自在首爾大學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就交流與合作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雙方對下一步交流與合作項目形成共識,即要繼續保持兩校領導的互訪,繼續鞏固和發展傳統性交流與合作;組織留學説明會或將以優秀留學畢業生與希望留學學生見面會等形式進行,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成功和初步的意向。

三、體會和建議

首爾大學的各方面管理非常規範,專業設置和校園環境等都讓人耳目一新,從教師到職員積極向上的面貌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1、在學生管理方面,首爾大學將學生的自我管理與教授管理的有機結合,

各個部門教學和服務、設置體現了科學化和人性化、社會化,有一流的服務設施。首爾大學沒有統一的班級,完全開放式教學,採用西式教育的彈性學制,實行學分管理。如由學校統一選拔優秀的學生擔任教授和老師的助手進行協助管理,讓學生融入管理的角色的中來,有助於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學習;大學圖書館,設計非常合理,有團隊學習室,符合現代教育教學方法;閲覽自習室佈局靈活,不壓抑,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

2、在後勤管理方面,首爾大學發展速度非常快,校園環境及數字化基礎建設的現代化,如無線網絡蓋全校園。實行統一的門禁系統,集中管理,統一的樓層設計,信息化程度程度高,比如垃圾準點清理,衞生定時打掃等。

3、在專業設置方面,首爾大學開設了50多個專業,完全貼近市場,適應和服務於國家和地區產業經濟的轉型與發展,具有超前意識和前瞻性。校企合作非常緊密,有的企業實驗室就建在學校,產學研無縫對接卓有成效,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採用學分制管理模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中,首爾大學航空觀光專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首爾大學在建設發展一般學科的同時把航空和藝術兩個領域建設成為具有特色的專業非常有超前性和預判性。

總的來説,在韓國首爾大學學習考察期間,我感覺到在教學理念上和國內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與市場密切接軌方面還待我們進一步的探討和學習。首爾大學採用的是專門化、信息化、世界化的特性化實用教育方式,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內化於開放式教育、終生式教育,最終推進學問的不斷髮展和社會的不斷髮展,這對於我們高職教育來説具有很強的借鑑性。

結合我校自身的辦學經驗和實際,我認為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全面加強內涵建設,促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即要進一步加大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真正實現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降低管理成本,實現人力、財力和物力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專業設置上要和市場要進行實質性的深度合作,鼓勵學生積極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將教學做一體融入到日常管理中來;進一步美化校園環境,完善校園基礎設施,實現文化育人和環境育人。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2

為加強國際交流,學習外國先進經驗,促進我國農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赴韓國農業教育考察團一行四人於20xx年4月19-28日對韓國農業教育進行了考察,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察概況

我們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教育考察團一行四人,以陳輝同志為團長,應韓國農協中央會的邀請,於20xx年4月19日-28日,對韓國進行了為期10天的學習考察。代表團參觀訪問了韓國農協大學、農協中央研究院、韓國中央農協會、安城農業指導者教育院、漢城良才洞物流中心(農產品批發市場)、可樂洞農產品都賣市場、元堂農協營業所、大米加工廠、農業機械維修站、釜山水產品批發市場、濟州島柑桔農場等單位和地方,受到了韓國有關方面的熱情、友好的接待,大家互相交流情況和經驗,探討了農業教育的許多有關問題,增進相互之間的瞭解,建立了友誼。

二、韓國農業和農業教育

(一)基本國情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北以北緯38度為界,東、西、南三面環海,國土面積98992平方公里。全國行政區劃為1個特別市(漢城),5個直轄市,9個道(相當於我國的省)。大城市下分為區、洞,道下分為郡(相當於縣)、面(相當於鄉)、邑(相當於鎮)、裏(相當於村)。韓國現有人口4600萬,首都漢城人口占全國的1/4,農村人口占10%。韓國的經濟發展是從60年代初開始的,當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82$,到1996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達1.2萬$,韓國的經濟屬政府主導型模式,其政府管制的市場經濟體制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韓國可耕地面積隨着城市化和工業化建設用地逐年增多,到1997年止僅佔國土面積的19.4%,每個農户的耕地面積也隨着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呈緩慢增長趨勢,1997年為1.32公頃。為了克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農業機械化在全國農村得到了推廣普及。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韓國農

業結構調整早於80年代初就開始,農民種植的作物種類發生了很大變化,除水稻以外的其他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急劇減少,蔬菜、果樹和特種作物種植面積增加,農產品發展趨勢向着高產、優質、高效和精加工方向邁進,農民收入增加、農業投入加大,社會化服務跟上,從而實現了整個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的系列服務化。農業生產呈現出機械化、大棚化、工廠化的發展趨勢。

(二)韓國的農業和農業教育

韓國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農業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約460萬人,農業總產值僅佔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十。其農業作為一個產業部門已溶入世界市場體系中,受市場規律制約的那些成本高、品質差或產量低不能盈利的農產品已經萎縮。主要農產品有大米、蔬菜、果品、花卉等。雖然農業產值僅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但是,韓國政府對農業是非常重視的,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護農民的經濟利益,促進本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韓國自上而下成立了“農協”組織。農協是分級網絡型的民間經濟組織,機構龐大,功能齊全,網絡密佈全國,有自己的資本、產業(如銀行等),有一定的社團功能,但很少政治色彩。從農協中央到地區農協類似於一個大型的農業托拉斯,他的主要功能在於經濟方面,從收集、整理、發佈信息,收購農產品,供應農業生產資料,到成立銀行發放農業信貸,辦教育培養跨世紀農民,其目的都在於抵禦市場風險,保護農民利益,發展本國農業經濟。韓國98%的農業 家庭都加入了農協組織。

韓國農協與政府的關係:①農協是依農協組合特別法設立的法人團體;②會員組合和農協中央會受政府農林部長監督;③農協信用事業部門受政府農林部長和財務部長會議監督;④如果設立會員組合,應當得到農林部長的批准;⑤代行政府對農林的金融政策政府對農村的特殊優惠事業等。

韓國的農業教育主要是由農協中央會和各級農協舉辦的。儘管只有460萬農業人口,但韓國的農業教育網卻遍佈全國,成立了9所農業指導者教育院及若干所農協專門大學和研修院。從實用技術培訓到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從3~5天的短訓班到一年的半脱產班,二年制的全脱產班;從培訓一般農民、骨幹農民、農協職員到各級農學指導者,韓國的農業教育是一個功能齊全、涵蓋層次眾多的教育體系。在我們訪問的農協大學,他的培養對象主要是農協的工作人員、農村經濟

組織的管理者;農協中央研修院主要培訓各級農協的領導者;農業指導者教育院主要培養骨幹農民。農協大學,佔地30萬平方米,教職工45人,在校生總數1400人,其中二年制全脱產高職班200人,其餘為半脱產班。農協大學每年教育經費3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00萬元),其中90%來自農協中央會撥款,10%來自學生交費。與收入相比,韓國農業院校的學生交費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説是象徵性的。農協大學開設的課程有農協會員班,農業科技班,農協工作人員班,農產品營銷班,居民女子大學(主要學習家政知識、健康知識、汽車修理等),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經營管理、農產品流通、金融信貸知識、農協組織管理和新興農業生產技術等,其上課方式每週2~4天、學制4~12個月不等,學生畢業後到農協的1100個組織去任職員。

中央研修院的任務是對中央農協會所屬的1.4萬名職員的能力、素質進行經常性的提高培訓。安城農業指導者教育院始建於1981年,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有教職員35人,可容納學生250人吃、住。主要培訓對象是從事農業經營的勞動者,以短訓班為主,每期三天兩夜。每年要對10000名以上的學員進行培訓,培訓費99%由農協支付,學員只負擔部分生活費。該院的主要教育內容:節約型農業技術課程,最新(最高)技術課程,地域農業開發課程等。具體教學內容有“農業生產經營的最新技術、新品種的開發繁育、病蟲害的防治、最佳營農方案的選擇、農業貸款程序、農產品流通等。該院的教學特點是教學與生產經營實踐緊密結合,教的內容直接服務於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營銷,教學方法主要是實踐性教學。該院有較大的教學實驗示範基地,有1個現代化的玻璃温控實驗室,還有15個塑料大棚,無農藥栽培示範圃等。聘請有權威的專家教授給農民上課,同時請有實踐經驗的農民上講台傳授營農技能,到現場參觀實習,學員之間進行相互交流討論、加深學習印象,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對方,農民感到這種教育方法效果好,能學到真實的技能,教師與學員同吃、同住,親切交流,感情很深,學員感動非常,都願意到該院來學習營農技術,這個學院還從以色列等國聘請農業專家來給農民講課。韓國農民學習營農技術的熱情很高,一般都是自願來參加學習培訓的。

(三)教育對國民素質的影響

我們在韓國參觀訪問期間,不論走到哪個城市,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

韓國公民的素質較高,從大人到小孩個個體現出文明、禮貌、友好、熱情的風貌。

韓國國民素質的提高主要始發於新村運動,新村運動的核心是新村教育。從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開始,在農村進行小範圍試點。1970年開始納入政府工作日程,並設計實施了一系列的開發項目,以政府行為和開發項目帶動農民自發的建設家鄉運動。新村運動以勤勉、自助、協同為基本精神,並把這項運動開展得如何作為各地公職人員政績的考核標準。進入90年代,新村運動的教育內容作了一些調整,主要是進行地區社會開發教育,意識革新教育,經營革新教育,青少年教育,市民教養教育。韓國是一個崇尚儒教的國家,處處體現出儒家風格,文化教育普及了高中,多數公民懂得漢語、日語、英語。許多職員白天上班,晚上參加培訓班學習已蔚然成風,整個國民的時代精神、使命感和創造、創新精神、進取心特別強。普遍遵守交通規則,不亂穿公路。在城市裏,市民的紅綠燈意識和斑馬線意識很強。不論走到哪個城市的.大街小巷,環境衞生乾乾淨淨,沒有一個人丟果皮紙屑,即使在公共場所,偶爾看見一個紙屑,市民也會自覺地撿起丟到垃圾箱去。人民的愛國思想非常強,誰要購買外國車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因此,在韓國很少看見一輛外國車。

三、體會與建議

我們通過在韓國10天的學習考察,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我們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 中心這個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儘快把我國經濟搞上去。國家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只有經濟發展了,在國際上才有地位,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在韓考察期間,我們親身體會到,在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的領導下,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國際上地位有了很大提高,自己臉上也感到光榮,人家對我們也友好。但是,與韓國比較,我們還是有較大差距。

(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業,加大對農業教育經費的投入。韓國是一個工業化國家,農業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農業總產值也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但是韓國政府對農業非常重視,特別是對農業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相當大,90%的農業教育經費來自政府投入,農民參加培訓基本上不交學費。相比之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80%,而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業教育經費的投入,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一項長期基本國策抓下去。應該肯定,由於各級政府對農業的重視和廣大從事農業教育者的努力,我國的農民技術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長期以來,有許多人認為教育是一項軟任務,重視還不夠。關鍵要提高各級政府領導的重視程度,真正把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作為一項從政指標,堅持長期抓下去。

(三)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科教興國、科教興農的戰略方針,從體制上解決農科教結合,把教學、培訓、推廣捆在一起,把有限的經費集中使用,培訓資源共同分享,提高為農服務水平。借鑑韓國的經驗,最關鍵的有兩條:一是打破行業分割,條塊分割的格局,增強農技服務組織的服務實力,把單純的技術服務拓寬到教學、培訓、購銷農產品,提供農資信貸服務等領域;二是為農技服務機構要轉換運營機制,與農民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要放眼國際大市場,幫助農民提高產品競爭力,如提高品質,改善包裝,創造名牌等。真正把科教興農落實在行動上,不要停留在紙上。

(四)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是中國最大的一所沒有圍牆的遠距離農業成人教育學校;是一所面向“三農”,提高農民素質對農民進行終身教育的學校。辦學二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三百多萬中初級農業科技人才,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這所學校現在已經形成中央、省、地、縣、鄉五級辦學網絡體系。最近,又被教育部確定為由部委管理的重點中專學校之一。由於農廣校符合中國國情,她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的優勢,各級政府應該加大對農廣校的投入。從一個省看,有省級農廣校;省級農廣校下轄地、州、市農廣校;地、州、市農廣校下轄縣(市)、區農廣校;在校生有2萬名左右,但是從投入經費上看,全省各級政府對各級農廣校的經費投入總的加起來還沒有一所有圍牆的農業中專學校的經費多。因此,造成各級農廣校師資隊伍不足、辦學條件較差、許多文件精神落實不了、部門領導辦學積極性不高的結果。我們認為,借鑑韓國的經驗,應該加強對農廣校的經費投入,改善各級農廣校的辦學條件,培養更多的青壯年農民,迅速提高他們的科技文化素質,加快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代化步伐,以適應我國農業加入WTO的需要。

(五)要認真貫徹“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指示和“學習、學習、再學習”的號召,通過在韓國10天考察,我們親眼目睹韓國的職工白天工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3

隨着我國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場體制的不斷完善,人才需求多樣化更加明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職業技術學校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辦學思路教育要從基礎抓起,從人才抓起,如今高等教育發展很快,職業教育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尚處在落後階段。

更新理念,與時俱進,爭當時代教育強者已成為現代中國教育工作者勢在必行的目標,人文教育客觀地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中,其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與技術教育相比,二者分屬兩種不同的體系,並且是相互滲透、合二為一的,對二者任何一方的偏頗,均會導致不良後果。加強人文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素質和健全人格,掌握職業技能,達到提升人性與人力的相互統一,必將成為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切入點。

為了更好的瞭解職業學校的辦學特點,20xx年5月我考察了和的幾所職業學校,分別是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北海職業技術學校,商貿學校、工業技術學校、職校,此次考察讓我開闊了眼界,受益匪淺。

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堅持“適應市場、滿足需求,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突出能力、注重發展,就業升學、多元出路,素質教育、成人成才”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職業教育的精神,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挖掘學生的特長,堅持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紮實的專業技能、較強的`職業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辦學的培養目。

北海職業技術學校注重就業指導,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中心,配備專職就業指導老師,負責畢業生的就業推薦工作,定期召開人才供求見面會。注重學校與企業、社會之間的聯繫,促進了產學研的結合和為社會各方面的服務,。學院以服務北部灣區域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為宗旨,以就業指導為導向設置專業,以沿海優勢突顯特色,以產學結合創新理念,以內涵建設為重心提高質量,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其他綜合素質而服務社會。商貿學校秉承“以學生為本”,堅持以創建現代化,國際化的品牌職業學校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4

學校考察報告學校考察報告為了瞭解、學習他校的先進的辦學思想和管理經驗,校長培訓班的領導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實驗中學考察學習。我們首先聽了校長簡要對學校情況的介紹;然後由王校長帶領參觀了該校的有關教學樓、實驗樓、各功能室、學生餐廳、學生公寓及整個校園,我們與其進行了廣泛的交談,提了許多問題,且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初到實驗中學第一印象是校園的規模大,建築結構合理理,整個校園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此次考考察實驗中學收穫概括有四點:

一、學校校管理者個個”精幹”從

聽到的、看到的的、瞭解到的,學校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結向上、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領導集體。。管理者的素質和水平在他們的身上都能一一一得到體現。第一政治上,有為他人服務務的思想,有很高的理論與政策水平,有自自覺的法制觀念;第二思想上,有艱苦奮鬥斗的作風,有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神,有民主意識,有實效與績效觀念;第三三道德上,有大公無私,忠於職守,守紀律律,顧大局,平等待人,嚴以律己,有自知知之明,心胸坦蕩;第四在知識上,具有教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以及現代科學知識識,特別是本專業的知識;第五在能力上,,有認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多謀善斷、、應變和創新、人際關係、公關、組織協調調等能力;第六在身體上,有健康的身體和和旺盛的精力;第七在心理上,有健康的心心理素質。

所由這些決定了他們的領導集體

體是一個精明的領導集體,是一個能幹的領領導集體。在交談中使我清楚地意識到,,在今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大搞創創新教育,作為校長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轉換換:第一,必須由被動服從型向創新性發發展。學校考察報告創新是對新時代中國小校長角色扮演演的基本要求之一。一名校長必須具有

強烈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強烈的成就需要要,他就會鋭意進取,敢於衝破妨礙創新的的清規戒律,並養成求異思維以及人無我有有、人有我先的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校長自身的事業心和工作動機,也會在追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得到提升。第二,必須須由“禮讓風格型”向競爭型發展。今天知知識經濟環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更激烈、更富挑戰性,由此也導致了今天的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競爭性。處在這樣一種環環境下,校長惟有具備競爭意識,敢於競爭爭,善於競爭,成為競爭的強

者,才能創造造出最大的教育效益,併成為一名真正專業業的學校管理者。過去那種計劃經濟體制下下“禮讓風格型”辦教育的校長形象,由於於不利於學校的發展,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變。

第三,必須由穩重守業型向開拓型發發展。開拓而不是守業是對中國小校長角色色轉換的又一個要求。校長不僅要有卓越的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動能能力,注重謀求學校改革發展方略,不斷拓拓展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開拓型的中小國小校長,在其社交活動中往往通過介紹學學校狀況,展示學校的發展前景來爭取社會會各界的支持,使學校經費緊缺的矛盾得以以妥善解決,交往時能夠做到熱情大方、坦坦誠無私,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充分顯顯示自己的攻關才能。當然,在開拓學校生生存和發展空間的過程中,校長不能失去教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尊嚴和風度,

更不能違章章操作,而應該努力保持一種既奮發進取又又品德高尚的專業管理者形象。第四,必必須由教學管理型向科研型發展。新時期學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教育行為對教教育科研的依賴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長增加加科研意識,自覺充當科研型校長的.角色。。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長都是自己主動抓抓教育科研,抓學校規劃和決策,健全校內內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勵機制,甚至獨立承擔擔某項科研課題,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教育科科研環境的。

校長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成為為教育科研的內行、專家。由於校長的模範範帶頭作用,學校往往會出現教師人人蔘與與科研、個個承擔課題的可喜局面,從而大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推動了教育改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

二、良好的的教學環境為師生的身心和學校的發展營造造了良好的氛圍

學校的佈局、牆壁的圖畫畫,樓內懸掛的偉人像、名人名言、警示及及激勵性語言,潔淨的牆壁和美麗的校園無無不體現着領導者環境育人的良苦用心。學學生整潔統一的校服,見面問聲:“老師好好!”教師謙遜的談吐,足以體現出師生積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的是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發展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通過創建良好的校校園文化來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這也是博興興實驗中學領導明智的抉擇。學校文化建建設是通過學校物質文化建設、學校制度文文化建設和學校精神文化建設來開展工作的的,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高層次,,學校的形象、個性、風貌往往通過精神文文化建設體現出來的。校園文化之所以引引起人們的重視是因為校園文化對學校的整整個教育教學以及管理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響。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5

一、學校簡介

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95年,是省級示範性高中。20xx年以來,僅用幾年時間,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迅速崛起,由全市“拖尾校”一躍成為全國“明星校”,發展之神速,在河北省尚屬首創。學校由東、西兩個校區組成,總佔地面積210餘畝,現共設教學班104個,正式教職工編制數為420人(以上數據截止日期為20xx年6月),臨時教職工100餘人,在校生9000餘人。校訓是:超越永無止境。

二、學生生源與大學聯考成績

20xx年中學招收的是桃城區會考排名1300名以後的學生(其中仍有部分生源流失)。將二、三流生源送入國家重點大學,中學創造了“低進優出“的教育奇蹟。20xx年,該校一本上線人數1019人,二本上線人數20xx人,其中有兩名同學考取北京大學,考入北京大學的'劉善乾同學20xx年會考成績為528分,在中市排6586名,守哲同學20xx年會考成績557分,在該市排名第1852名,20xx年大學聯考,兩人分別以675分和669分的優異成績順利跨入北大的校門。

20xx年大學聯考,在學校二、三流生源沒有根本變化的情況下,又一次彰顯了該校“低進優出”的辦學特色,一本上線1725人,二本上線3029人,名列全省第二,文科二本上線人數名列全省第一,一本上線率為60%(1725÷),二本上經率為%(3029÷)。

20xx年大學聯考,學校一本上線2352人,全省第二,二本上線3996人,全省第一(不含特長生),有4名和1名同學分別考取清華大學生北京大學。

三、特色化的級部管理

過去學校管理的關鍵與撐力在分管校長,在處室,但隨着學校規模擴大,執行力顯得“不從心,不到位”的事情比比皆是,管理出現了“虛脱”現象。二中隨着辦學質量的提升,新生人數逐漸增加,辦學規模的擴大,需要新型的管理模式與之配套。學校採取了“管理核心多元化和管理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6

一、考察目的

按照市中國小書記培訓班教學計劃的要求,4月18日至29日,由市教育局組織部李文魁部長帶隊,局直屬單位和鐵西區參加培訓的部分書記共27人,赴雲南、貴州兩省進行了教育實地考察。這次教育考察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雲、貴兩省知名學校的參觀與考察,近距離地感受祖國西南邊陲的地域文化、教育實踐以及學校黨建工作的實際情況,把當地學校在加強黨的建設、培育校園文化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帶回來,為進一步拓寬思路,提高學校黨務工作者的領導水平提供幫助。

二、考察概況

這次教育考察歷時10天,重點考察了貴陽一中、貴陽二十七中、昆明三中和大理下關一中四所學校。期間聽取了各校書記、校長的介紹,與班子成員進行了友好、親切的座談,就大家所關注的問題作了認真的交流和研討,參觀了學校的校容校貌。雖然旅途勞累,但是大家增長了閲歷,開闊了視野,可謂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1、貴陽市第一中學。該校建於1906年,是一所有近百年曆史的名校,現有教師283人,4000多名學生,74個教學班,是貴州省目前唯一的一所省級一類示範高中。學校擁有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省級骨幹教師17人。學校以健全人格、自主發展、求真向上的辦學理念,為國家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他們當中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逸羣、中科院院士熊毅及航天科學家夏平疇等等。

2、貴陽市第二十七中學。該校是始建於1960年的一所中等規模的初級中學,現擁有教師80名,其中黨員31名。該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高度重視教育教學科研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致力於造就一隻學者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績。該校被列為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實驗學校,自己編輯出版的《燭光》一書,收集了該校教職工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論文70餘篇。

3、下關一中。該校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創立於1947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現成為有31個教學班、1686名在校學生、148名在職教職工的省一級完全中學。近年來,學校以改革教育評價體系為突破口,形成了由德育工作、日常教學、教育科研和教學效果所組成的四位一體的考核制度,促進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4、昆明三中。該校始建於1907年,佔地48畝,有42個教學班,2500多名學生,是全國文明行業示範點、雲南省文明學校,校黨總支被雲南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該校全體教職工在工作中奉行默默無聞的老黃牛精神、博採眾長的蜜蜂精神和無私奉獻的.蠟燭精神,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正向高起點、高層次、高目標大步邁進。

上述四所學校雖然建校時間不同、辦學條件各異,但他們卻都具有先進的辦學理念、濃厚的育人氛圍、鮮明的辦學特色和驕人的辦學成績,特別是他們圍繞教育教學而進行的一系列紮實有效的黨建工作深深吸引着我們,給我們以啟發。

三、收穫和啟示

1、從廉潔自率入手,切實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

要辦好一所學校,沒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是不行的。我們所考察的四所學校,在創建特色學校、構建富有個性的辦學模式的同時,校黨總支(支部)始終把建設一個團結、有戰鬥力的領導班子放在第一位。領導班子帶頭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真正成為學習的模範、工作的模範、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的模範和團結互助的模範。他們在黨風廉正建設上狠下功夫,切實加強黨內監督,嚴格黨內生活,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預防為主、教育在先”的原則,黨政主要領導帶頭髮揚正氣、**歪風。

雲南、貴州地處祖國西南邊疆,經濟發展程度遠不及內地,但教育行業卻同樣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同樣要經受招生、教師調動、提拔幹部等敏感問題的考驗。這裏的校領導衣着樸素、作風踏實,言談舉止中帶有濃厚的學者氣息。昆明三中,作為雲南省四所一等一級中學之一,其“熱度”不言而喻。校領導從不利用工作之便為自己謀私利,不享受絲毫特權。他們沒有自己的專車,上下班、開會都騎自行車;節假日加班不加一分錢(教職工有加班費);招生工作非常透明,設立專門的招生小組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7

學校是學生系統教育的集體場所,要為學生的學習環境,就有堅實的安全防範工作做保障,否則,會破壞的教育教學秩序,甚至會危及學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國小校園安全現狀

該鄉共有中國小7所,筆者對這7所學實地查看,對人的走訪,對該鄉中國小安全現狀的。

(一)硬件

1、校園建築設施

全鄉義務教育階段校舍建築總面積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級危房佔校舍總面積的%。建淮中心國小、萬圩中心國小、蚌山中心國小共維修校舍面積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計投入28萬元。投入9萬元維修初級中學校舍300平方米,投入萬元維修正和希望國小校舍252平方米。並規劃投入萬元為鄉直國小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總體而言,校舍安全狀況較前些年的改觀。多數學校告別了破舊不堪的老房子,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校園建築的安全隱患正在。

2、操場改造

操場是學生活動和體育鍛煉的場所,在校園安全之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鄉直國小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籃球場,並新建了環行跑道。新的'操場使得學生的活動及體育鍛煉多了些安全保障。,學操場還安全隱患:籃球架是用石頭壓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搖搖欲墜;操場凸凹不平,有些地方還堆積有建築垃圾。

3、消防設施

安全的消防設施是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的保障,近幾年來,教育系統每年都投入資金對消防器材維修和更新,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滅火器1000個,維修滅火器300個。現在各基層的滅火器和質量都了消防的規定。該鄉唯一一所寄宿制學校-鄉初級中學,校園學生宿舍都裝有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8

一、調研目的

(一)瞭解高中類學校原先制定的三年(或五年)發展規劃的執行及規劃目標的完成情況。

(二)指導學校制定新一輪發展規劃,開展好發展性評價(年度形成性評價)工作。

二、調研背景及準備

(一)背景。從20xx年起,我市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發展性評價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從今年起,發展性評價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推向高中類學校。在徵求學校意見的基礎上,4月中旬,市教育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的通知》。為了解與掌握高中類學校開展發展性評價工作的基本情況,經分管領導同意,由分管領導帶隊開展了本次對高中類學校實施發展性評價的調研活動。

(二)準備。就本次調研的目的、時間安排、人員組成、調研項目及方式的`安排以《關於開展高中類學校發展性評價調研的通知》的形式提前告知學校,要求學校認真做好準備。期待達到調研預期目的。

三、調研內容與程序

(一)三項內容。一是學校原發展規劃的執行及完成情況;二是學校學習相關文件後對制定三年或五年發展規劃的安排情況;三是聽取學校對開展發展性評價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二)三個程序。一是實地深入每所高中類學校,分別聽取每所校長的專題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9

為加強我校的教學常規管理,根據教育局文件精神。增強管理的規範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貫徹落實《吉林省義務教育教學常規》實施方案,現將“常規”落實情況自查如下:

一、課程計劃與課程開設

1、學校開展了“教學常規”學習月活動,3月份採用自學,集中學,寫體會,開展討論活動等形式進行了學習,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2、按照省頒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門課程,配齊配全各科教師,並積極參加了縣級各學科的教材培訓,及時落實到教學工作中。

二、教學目標

1、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注重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科特點有機的滲透德育教育。學校教學計劃中有要求,但還不夠明確。根據學校教學計劃,按照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制定了年組工作計劃,個人教學工作計劃。並要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學期工作目標。

2、學期初按要求進行了學期備課、單元備課以及課時備課,要求瞭解本學期教材內容,掌握單元訓練重點,認真寫好每課時的教案,提出了寫個性教案、寫實效性教案的`要求。

三、教學計劃

1、每學期教師在學生開學前一週上班,制定各項教學計劃,進行學期備課,提前寫好一週的教案。教學目標能達到基本標準和要求。

教學計劃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真實的分析。合理地安排了教學進度和課時分配情況。

2、存在的不足:教學計劃中對教學結構、內容體系、重難點進行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10

從學校組織的去外地學校學習考察之旅,我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學生的教育關乎我們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中國夢的實現還需要這一代青年學生來挑起重擔,我們教師更應該覺得身上膽子的重要性。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的課堂。

轉變三種思想。

一是信任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行很棒,改變以往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思想,不給學生任何機會。

二是主體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是主體的作用,教師圍繞學生轉,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一節課下來學生的一切權力被剝奪了。

三是開放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允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交流,發表不同意見,改變以往教師一味求標準答案,唯一答案,從而限制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從宜州的課堂中,不難看出他們的學生千奇百怪,層出不窮,思維活躍,表達流暢。

改革三種模式。

一是座位編排模式。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教師都喜歡按橫縱的一定順序排座,宜州中學學生的座位是分組坐,沒有固定格式,大大方便了學生的交流機會,大大擴展了學生的.討論空間。

二是講課模式。今天大多數老師都採用老師講,學生聽的,一節課只聽見老師的聲音,學生都啞口無聲。從宜州中學課堂中,不難可看出老師不易找到,即使看見老師在講,也只不過講基本概念、定義,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三是評價模式。真正使教師及學生從“應試教育’中擺脱出來,全身心的投入到素質教育上來,一改以往的”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樹立三種理念。

一是樹立把時間讓給學生的理念。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擺正自己的位置。45分鐘的課堂只有不到十分鐘屬於你,不要全堂包辦,目中無生。

二是樹立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樹立學生是上帝的觀念,讓各個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只在課堂中適時點撥,指點迷津。從宜州教學中,不難看出整節課基本上學生自己在講台上講,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及看法。

三是樹立把自由還給學生的理念。不要要求學生一個步調、一個版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中輕鬆的翱翔。

培養一種習慣。提前預習,抓緊時間,完成教師的導學案,敢疑好問的習慣。教師上課一天前,要拋出導學案,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解決問題。做到“兩個本子”,“兩種筆”,成果展示有韻味,評價體系挺嚴厲,扣分一杆就到底。

解決一個難題,達到一個目標。全體教師振奮精神,要有一個高昂的精神風貌,立足講壇。這是一個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必須上下齊心,同舟共濟,必須吃得苦中苦,必須有得力的獎懲措施…否則…達到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宜州中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學校他校教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爭取使我們學校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台階,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培養出更好地學生!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11

我想主要從下面幾方面來談談我對教育的理解:

一、產銷結合的教師培養理念

產――的政教主任以為,能夠培養出名師的校園才能在它的發展中有自身的原動力,一個校園真正的成功不在於又引進了多少優秀教師,而是能在其本身教師資源的基礎shang不斷擴充名師的隊伍。的領導向我們先容了他們的教師隊伍:指名專家型教師引領,成熟型骨幹教師支撐,優秀本科生加盟。每個專家型教師要培養三名以上的青年教師三到五年,在這段時間中,專家型教師跟蹤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等各個環節,為這些教師儘快熟悉本職工作,儘快成為成熟型教師帶給幫忙。使教師逐步培養濃厚的文化底藴、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聰明,使教師們逐步向專業化發展。

銷――當然產這個環節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的校領導用心的.與教育局上級領導溝通,為優秀青年教師的提升與學習展搭道路,的校領導在舍與得之間為整個民族的教育事業拓寬道路,從民族之思出發,打破一時一地的教育侷限。真是上善若水的心胸,恆止若山的氣勢。

二、優雅而寧靜的教學環境

產業園區第二實驗國小闊別喧囂的老城區,坐落在水城東部環境清幽的金雞湖邊,位於東湖大郡東北面的南施街與方洲路的交界口,毗鄰園區文化水廊、春之韻、金姬礅、研究生城等高尚文化建築。

走進會油然而生一種悠然見南山的致遠情懷,開放透明的教學設計,人文化的柔軟情懷――食堂中的藝術作品展示以及鞦韆餐桌,豁達優雅的學生素養種種的一切都在向我們展示這個校園的特殊文化內涵。

三、家族式的班級治理

走進,在它的牆上有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就是幫忙每個人獲得成熟與自由,使生命綻放於愛和善良之中。校園真正實踐了這句話,它讓老師成為媽媽式的老師,讓每一個班級都成為媽媽的孩子,校園別具特色的把班級治理納進家族譜氏裏,分別以禮、和、孝等字輩來排列。讓學生在愛與善的家庭中健康成長。

文化寫在牆上,細節彰顯品質,素質植進心中。借用此句來總結我對的印象。

之行讓我受益匪淺,真正的教育是從心開始的教育,最後十分感謝此次活動的組織者。

學校考察工作總結 12

20xx年5月25日-26日,縣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和教文衞體委員會組織委員和綜治委、縣教育局部分幹部,聯合對縣城區及所有中國小、部分幼兒園的學校及其周邊環境安全工作開展了視察。視察組成員通過聽取工作彙報,察看重點現場,走訪師生代表,掌握了具體的資料,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學校安全防範工作。一是縣綜治委下發修綜發〔20xx〕12號通知,要求各鄉鎮綜治委、縣直各相關單位強化安全監管,狠抓學校安全工作;建立協同機制,徹底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加強組織領導,切實維護學校安全秩序。二是縣委5月21日召開全縣學校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會議,通報工作情況,部署下步工作。三是縣委辦、縣政府辦下發修辦〔20xx〕53號文件,再一次強調學校安全工作重要性,明確了職能部門在整治工作中的責任。

㈡教育部門盡職盡責,學校安防秩序良好。作為學校安全工作的主要部門縣教育局,切實把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生活秩序、保障師生人身安全、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作為工作重中之重來抓。一是強化安全工作組織領導,成立了局長為組長,書記、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及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縣各中、國小學校安全實行校長負責制,相應成立了機構。二是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完善了校長負責制,突發事件報告和應急機制,門衞查驗登記制度,學生入學制度,教師值日、值勤制度,視察瞭解到這些制度執行有力、規範。三是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結合的學校安全防範體系,按要求配備了專職保安和必要的警械器具,建立健全了學校保衞機構,多數成立了護校隊。縣城多數學校、鄉鎮部分中國小在校園門口和校園內重要場所安裝視頻監控和入侵報警等技術防範設施,並與公安部門聯網。進一步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培養應對公共突發事件和自護自救能力。四是學校切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開展了校舍設施、學校周邊不安全人員、黑網吧、道路交通等多方面排查,建立台帳,並上報相關部門。

㈢公安部門與鄉鎮結合自身職能開展了有針對性工作。視察瞭解到,自全國、全省綜治維穩工作會召開後,公安部門作為維護學校安全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行動迅速,措施有力,與學校加強了聯繫,成立警務室,派駐警力,建立了警校聯繫卡,多數派出所到學校開設了安全防範演示課;每逢上學、放學重要時段在縣城重點地段學校校門口派警值勤,並維持交通秩序;針對社會閒散青年在校門前滋事、騷擾學生的情況,開展了強力整治。

鄉鎮政府作為所屬鄉鎮學校的行政管理單位,採取了切實可行措施,如鎮落實協防經費,每年為學校安全工作單列2萬元經費;落實監管人員,明確一名鄉鎮幹部專抓;落實安全監管責任,鎮政府與校長、與村委簽訂責任狀;落實解決問題的措施,5月中旬組織派出所、文化站、工商等職能部門,聯合打擊黑網吧非法經營、“三無”食品銷售、交通秩序混亂等,取得良好效果。中學、中心國小反映,集鎮黑網吧被取締後,僅剩一家取得經營許可證的網吧,基本禁止了未成年人進網吧,較好地維護了學校教學秩序。鎮開展了聯合整治,排除滋擾學校教學秩序、影響學校交通安全和飲食安全等多處隱患。鎮高度重視精神病患者的防治工作,撥出專門經費送3名精神病患者到市醫院治療。鄉黨委主要領導帶職能單位工作人員深入學校排查,鄉政府分管教育領導工作積極主動。

二、主要問題

㈠安全防範意識淡薄。

近期全國發生的幾起殘害學生、幼兒生命安全的惡性案件,已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把學校安全提升到國家戰略地位,我省、市、縣黨委、政府部門通過下發文件、召開視頻會議、開展聯合整治等方式,表明了維護學生生命安全的決心,但是有的鄉鎮領導或單位負責人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是認為惡性案件是極個別的',是偶然發生的,不可能在本地區本單位發生;覺得學校安全工作抓得緊有點草木皆兵的味道;二是把本次關於學校安全工作的整治等同於以往的一項常規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gongzuozongjie/n6qd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