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寓言 >历史故事 >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500字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500字

历史学科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生动的、有趣的素材,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有相关的、动人的历史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5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500字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500字篇一:“秀才”一词最早的来源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其秀才异等,太常以名闻;其下才不事学者,罢之。”

读书人被称为秀才始于明清时代,但“秀才”之名却源于南北朝时期,这要从科举制度说起。

汉晋以来,朝廷选拔人才实行举荐制,俗称“举孝廉”,至晋末,各路诸侯纷纷入主中原,你争我夺政权像走马灯似的变幻莫测,但打天下的军阀们也知道,若使国家长治久安还得靠专业人才,因此,南北朝时期最重视优秀人才的策举,《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虽然如此,但那个时候的秀才依然像汉代的孝廉一样是保举的,极少有通过“策论”的。

隋文帝是开辟我国科举制度的先驱,他认为,举荐存在弊端,容易埋没真正的人才,遂废弃举荐制,改革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优秀人才,因考试极为严格,标准较高,隋代考取秀才者总共不过10人,但这充分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实在是历史性进步。

北史·杜正玄传》记载了当时“策论”的难度,主考官拿着杜正玄的《策论》给宰相杨素看,杨素说:“即使周公、孔子转世都不能考取秀才,你们怎么能随便举荐人?”后经杨素亲自考核,乃叹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唐朝初年,科举制得以发扬光大,开科取士完全取代了举荐制,秀才科成为科第最高的等级,从唐太宗武德至贞观年间30多年里,每年仅有一、二人得中。看来,考秀才比现在的考公务员都难。《杜氏通典》说:“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此后,秀才科一度废止。

宋代延续隋唐做法,从各地选拔生员参加礼部会试,这些人统称秀才。明清时代,秀才成为府学、州学、县学的生员,参加省里举行的乡试,过关者参加礼部会试,取会试的前几名进行殿试,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最终能够脱颖而出者实在寥寥无几,走这条仕途之路异常艰难。但是能够取得秀才资格,不仅可以在仕途上有所进益,在地方上也可获得尊重,具有一般人所未有的权益,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正因如此,秀才在老百姓与官府之间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同时,因为秀才“知书识礼”“博学多闻”成为活跃民间的特殊阶层。很多秀才一生未能考取功名,只能以开私塾教书或做幕僚等方法为生。这部分人极为广泛,因为经济并不富裕,被人们称为“穷秀才”。“穷秀才”具有普遍性,因此,人们多把读书人统称为“秀才”。

其实“秀才”原本并非泛指读书人,《礼记》称才能秀异之士为“秀士”,这恐怕是“秀才”一词最早的来源。

最早有秀才之称的,是西汉初期的贾谊。《史记·贾生列传》记载:“贾生,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唐代许多诗人吟咏贾生的诗词曰: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李白)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

贾生名迹忽无伦,十月长安看尽春。顾我先鸣还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赵嘏)

前面说过的杜正玄,最终还是以过硬的文笔使宰相叹服,成为隋朝科举制的第一位秀才,后来,他的弟弟杜正藏、杜正伦均考取了秀才,成为秀才最多的家庭。《唐书·杜正伦传》说,隋朝最重视秀才的选拔,在隋朝的10个秀才中,杜正伦一家就有三个而且成绩都名列前茅,实在是历史少有。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500字篇二:古代婚嫁制度的由来

婚嫁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婚嫁制度源于何时,根在何处?

正在甘肃兰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华伏羲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伏羲是中国婚嫁、嫁娶制度的肇启者。

“制嫁娶”反映出人类从杂居群婚到对偶婚姻的深刻变革,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这也是伏羲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重要原因。

据相关专家考证,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洪荒时期和母系氏族社会后,大约在6500多年前,开始逐步进入父系社会。

据古籍记载,当时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太昊伏羲率部落由甘肃成纪(今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之墟(今河南淮阳县)。

随后,伏羲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伏羲还画八卦、取火种、造书契、创乐器、兴嫁娶,肇启了中华文明。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认为,伏羲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正姓氏、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的婚配制度,最终使人类的体质和智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据介绍,在太昊伏羲氏时代,原始畜牧业迅速发展,九州大地和睦相处,一片太平景象,最让伏羲伤脑筋的是当时出生的婴儿中,常常出现畸形怪异现象。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伏羲发现,这与当时存在的男女群婚、乱婚现象有关。

于是他在华夏九州开始了“制嫁娶”,实行男女对偶制。他先定姓氏,以防止乱婚和近婚,又首创中国最古老的风姓,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跨越。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500字篇三:古代为何要株连九族

株连九族,就是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

这一违背人性但又斩草除根、清除复仇力量以及古代统治者自己津津乐道的恤刑原则的暴虐刑制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根源,实在是中国传统法律中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据介绍,株连九族是从明清时代开始的,由原来的“夷三族”延伸到九族。古代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也就是说,一个家族中,只要有一个人犯有滔天死罪,那么,不但整个家族都要灭绝,而且相关的家族都要牵涉进来。

古人常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可事实是,一人做事需要大家当。意思是一人担当并不能完全彻底起到处罚作用,连坐被罚更能显现警示作用。问题是,“夷三族”就够惨无人道了,何以夷灭九族?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问题点就在这里。原来,按照家族方式生存是古人以及封建余孽们的生存方式。这也是现代语境下的团队合作方式。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你想想团队的力量有多大!

家族式的团队组织里,即便关系盘根错节,但脉络清晰。利益均沾,一呼百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益关系就是生活关系,是社会关系,也是生存关系。

这种家族化利益化社会关系的绑定与巩固,自然排斥和剥离了其他社会关系的插足之地。所以,从“夷三族”到灭门九族,完全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维护政治经济生活秩序的客观需要,斩草除根有了客观性,“除恶务尽”有了必须和必要。

特别说明,“株连九族”是封建社会维护统治基础的手段,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前几十年间有句话叫“老子反动儿背叛”。讲的是大原则下的大立场,即便是父子关系,该划清界限就得划清界限。因为,人是自然人,是社会人,不是隶属于自我家庭或某个群体的私有产物。讲的是人必须在社会大家庭中存在,并不断获得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

现在看来,不能说这种背叛和革命不是进步的表现。所谓进步,意味着和“株连九族”这种残酷的处罚制度进行了决裂。

近些年来,法制建设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依法维权,依法施政,基本上成为大家共同认同并积极参与的行为准则。即便在某些地方,法制的两个基本面都表现为做得不够或很不够,人们还是希望在进一步加强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

你用法管我,我用法和你说话。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平等、公正、公平的利益关系。

然而,我们通过近一两年来陆续揭露出的多个地方出现塌方式腐败案例中看到,这些腐败中的主角配角,构建的是恰恰又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的家族式、地域式的封建网络关系。文明进度的社会秩序下,封建帮派荣辱关系不仅没有消减,反而形成了很大气候。

于是,处理其中一个“领头人”,老百姓并没有感觉特别解恨、觉得相当舒心。

一个团伙的手上沉淀着多少资金,恐怕只有他们和他们的“九族”最清楚!也难怪那些走进高墙的贪官们“痛哭流滴”过后喜笑颜开,下象棋、写论文、搞发明,劳逸结合整理整理电灯泡。

人混到这个份上,没有谁会想不开!

家族式、地域式的塌方式腐败内情非常复杂,想从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搞清楚坐实一些事情很难,搞不好,还容易造成打击“扩大化”的影响,那些和问题有关联的“九族”们还会“依法”说话,正义一方似乎很容易陷入被动。

我赞成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的提法。不怕他们多,只要他们敢于抱团结伙,敢于以身试法,敢于挑战群众雪亮的眼睛,多行不义必自毙,终究难逃法网。

标签: 五千年 历史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yuyan/lishi/ojlz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