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寓言 >成语故事 >

党同伐异成语故事

党同伐异成语故事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定格式词组,有着固定的结构和特有的文化内涵。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党同伐异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党同伐异成语故事

党同伐异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20xx年)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枣强县旧县村)人。(大体在晋代,广川划归枣强专治。)明代嘉靖《枣强县志》曾记载,古汉之广川为今之枣强,董仲舒为枣强旧县村人。《春秋公羊传》。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20xx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20xx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党同伐异成语故事的典故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王、郡守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中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为《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种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以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己。

党同伐异成语故事的启示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在,自然对每样事物都有自身的看法判断,我们要做的是让各种思想在碰撞出,结出新的花朵。而不是像故事中那些儒生们对待观点不一样的人就进行攻击,这样是不对的,求同存异很重要。

党同伐异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dǎng tóng fá yì

【出处】《后汉书·党锢列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解释】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结党营私、诛除异己、朋比为奸

【反义词】无偏无坦、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年代】古代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yuyan/chengyu/70l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