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寓言 >故事集 >

党员感人故事_共产党员感人故事

党员感人故事_共产党员感人故事

一个好的共产党员一定是无私的,一定是人民着想的!他们都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共产党员感人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党员感人故事_共产党员感人故事

党员感人故事 1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党员感人故事 2

沈浩,小岗村之前的书记,因为过度劳累英年早逝。他把半生心血投入到小岗村的建设上,让小岗村人民重复大包干时期按血手印,只为了留住一个好书记,他的葬礼和追悼会不禁让我联想起了十里长街送,那些他关爱过的人民是那样的不舍,记得一位奶奶说:“沈书记,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啊,我情愿用我的老命换你哦!”这是怎样的党员与群众关系,他是新时代的楷模,是一面旗帜,旗帜更鲜艳。还有他的坚持不懈,竟然让国家同意京沪铁路每日停运四十分钟让小岗村修进村的路,是怎样的不懈,又是怎样的一切为了人民呢?

党员感人故事 3

在瑞金市叶坪乡脚陂村,提及无私照顾残疾邻居顾邻居的共产党员谢秀英,都夸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而提及因病致残、手脚变形、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的杨龙南,人们在摇头叹惜之余,无不为他有一个好邻居而感到欣慰。48年就像一把带有刻度的尺子,标记着谢秀英日日夜夜的辛劳与苦楚,也丈量出这位女共产党员的爱心与善良。  一句“不忍心”引发的世纪守护  今年65岁的杨龙南有着一段不幸的遭遇。3岁时父亲病逝,15岁时,原本体格强壮的他手脚关节经常发麻、肿胀,多次医治无效,病情逐年加重。1962年,19岁的他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觉,双手关节也开始慢慢变形,从此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

冷酷的现实使他想到了死,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接连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粒饭,想以此了结自己的生命。  当时,住在他家隔壁的谢秀英听说杨龙南想绝食自杀的事,她急忙煮了碗香喷喷的鸡蛋挂面端到杨龙南床前,并一连几天陪着他,劝说他要坚强活下去:  “作为邻居,我不忍心看到你活活饿死呀!”、“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帮就过去了。”、“再难也得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真情的开导,慢慢消融着杨龙南干涸求死的心,唤醒了他求生的渴望。从此,谢秀英也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照顾生涯。屋漏偏逢连夜雨。

杨龙南30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照顾杨龙南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谢秀英的肩上。  一条坚定信念谱写的爱心颂歌  在常人看来,照顾残疾人是件又脏又累的事,亲人都不愿意做,更何况是一个跟自己非亲非故的人。谢秀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用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爱心颂歌,竖起了一座人间丰碑。  为了避免杨龙南患上褥疮,谢秀英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帮他翻一次身,每两三天就要给他擦洗一次身体。天热时,杨龙南那双失去知觉的腿不时溃烂,会发出一股股恶臭,别人都躲得远远的,谢秀英却不怕,每天坚持给他清洗双腿,往往一洗就是一大把陈皮腐肉,她顾不上恶心,细心为他敷上药物。天冷时,谢秀英每天一早就到杨龙南家为他烧上火炉取暖,晚上还得常去查看,有好几个晚上杨龙南都滚落在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幸好谢秀英及时发现,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为了不让杨龙南感到寂寞,谢秀英不辞辛劳先后从别人那借来他爱看的武侠章回小说500多部。同时为了方便杨龙南找自己,细心的谢秀英特意帮杨龙南在床头装了部电话,把自己的号码存在话机里,一遇到困难,他只要点电话上的重拨键就能找到她。  为了使杨龙南活得更有希望,20xx年已经搬到圩镇住的谢秀英琢磨着在圩镇上租间房子给杨龙南找点事干。圩镇出租房子有很多,可一听说要给杨龙南住谁也不愿意,谢秀英急了,她说:“就是一条小猫小狗死在路上,大家都会难过,何况是一个人,你们就忍心看他砸死在自己的危房里,帮助杨龙南就是做善事,不要顾虑这么多。”功夫不负有心人,20xx年,谢秀英如愿在圩镇上租了间屋子,赶紧把杨龙南接到了圩镇上居住,同时张罗着帮他开起了一间日常生活用品店,为杨龙南点亮了希望之火。

48年来,谢秀英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地照顾着邻居,使整整卧床不起48年的杨龙南思维敏捷、情绪乐观。邻居们都说:“要不是谢秀英的照顾,杨龙南根本活不到现在!”

党员感人故事 4

戴忠友家客厅里挂着他妻子的遗像。说到二十七年来的经历,戴大爷几度哽咽,眼圈红红的:“她34岁那年就患了内风湿,全身瘫痪了,有20xx年要端给她吃,有2年要喂给她吃。”

自从妻子生病后,戴忠友就成了专职护理。为让妻子能够多一些活动,他每天从地里干活回家,就用绳子将妻子绑在自己腰上,在屋内边走边干些家务;为让妻子舒服点,他开始查阅药书,自己配些草药熬水,坚持每周为其擦洗身子;为让妻子的病能够好转,他多方打听,从报纸上得知江苏杭州专科医院有位老医生专门研究内风湿疗法,就从那里买药来服达两年;为让妻子觉得没被遗弃,他坚持每周拆洗一次被褥,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忠友是个好好人啊,这么多年递茶送水,端屎端尿,从来没有听到他说过埋怨的话。”邻居邹大娘这样说。

“她生病,我有责任照顾好她,尽量让她过得好一点。其实我知道病人是痛苦的,有哪个人不想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呢?有时听到她呻吟,我也想流泪。”戴忠友认为照顾好妻子是应该的。

二十七年来,戴忠友历经的辛酸,早已写在了他那张苍桑的脸上。就在今年,老伴已离他而去,但他依然非常淡定。“人嘛,一生命运不同,经历当然不同。欣慰的是现在儿女都已长大成人,都很孝顺,特别是儿媳妇,对她婆婆就跟对待自己的亲妈一样。”

“现在党的政策好,全靠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爱戴,我家才没有欠帐。”戴忠友始终重复着对党的感激之言。

修建通村公路,他从没落下一个工天

戴忠友虽身处困境,但投身公益事业却从不掉队,从来没有落下过一个工天。

“我在学校就是班干部,按毛主席说的,每个公民都有应尽的义务,村里修公路是大家的事,我当然不能搞特殊。”戴忠友说。

去年,村里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要硬化进村的公路,每家每户都要投工投劳,按照人口分摊劳动力。

组长冉胜培介绍,当时考虑到戴忠友家里有个残疾人,情况特殊,就给他少摊了一个劳动力,群众也都支持,但他还是主动要求多出一个劳动力,把他妻子的那份补上。

儿子外出务工,儿媳在县城照顾读书的孙子。就这样,戴忠友一人承担了五口人的劳动力投入。为了不落下工地上的活,他天不见亮就起床料理家务,照顾好妻子,往往第一个赶到工地。

冬天下雪了,工地收工了。戴忠友还要在工地上走上一圈,他要看看有没有剩下的沙浆,有没有丢在露天坝的水泥,有没有哪个地方没按标准施工……在工地上,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国家的钱不能浪费,大家的事就要做好。”

村口至十二盆公路是一条产业路,由于辈辈代代上山干活都是肩挑背驮,吃了不少苦头,村里提出修公路,每个人都非常拥护,但在筹集资金时,一些群众却不愿出钱,戴忠友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早出晚归收集筹资款,带头干活。

看到他除了筹钱,还要主动到工地干活,有些群众很不理解,问他:“你为什么要啷个积极哟?”他便答道:“你们年轻不怕费力,我老喽,担也担不动,背也背不起……”

修十二盆公路,戴忠友在工地上干了十二天……、

“现在农村评低保,好多人都想到的是自己的难处,但戴忠友不同,他想到的是国家的难处,想到的是别人的难处,主动把自己那份让给了别人。”桑木坝村村委会副主任韩兴旺说。

早些年,因妻子残疾,戴忠友夫妇都是村里的低保对象。

妻子去逝下葬的第三天,恰逢全村新一轮低保对象评定。由于名额有限,群众会上,大家互相争论,村里评不下去了。此时,戴忠友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名额让给更困难的人。

组长冉胜培告诉戴忠友:“你老伴刚刚去逝,而且家庭也困难,吃个低保是有资格的,可以继续一年再说。”群众们也表示,他吃低保没有意见。然而,戴忠友都谢绝了。他说:“目前我身体还算硬朗,过日子没问题。”

对此,子女也不理解。戴忠友教育子女:党的好政策是对大家的好政策,哪个都不能坐等国家照顾,再说了每个人都应该多为国家作点贡献,都应该自力更生。

有群众劝他,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你怎么就那么傻呢?戴忠友却不以为然,他说:“比我困难的人还很多,比我们这些地方更困难的也还很多,现在政府有困难,国家有负担,我们就应该勤劳致富。”

戴忠友的行为影响了村民,最终评出了公认的低保对象。他甚为欣慰:只要群众满意了,领导不麻烦,我心中也就很高兴。

维护村道卫生,他提出每月不超过20元

村里请群众为公益事业干点事情,大多数人都是没报酬不干,报酬低了也不干。但戴忠友在维护村里四公里多的公路卫生时,却对村里的干部说:不要把国家的钱浪费在我个人的报酬上。

桑木坝是文明村寨,又是茶产业开发区。为深入开展文明村寨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形象,村里去年商定请人维护公路沿线清洁卫生,找到了戴忠友。“当时根本没谈报酬的事,他第二天就去将公路沿线的垃圾清走了,把沿线的杂草也割干净了。”王昌霞介绍,村里说给他点报酬,戴忠友说自己反正老了也没什么事,就当锻炼身体,不用给钱;为了长期保持公路干净整洁,村里决定给戴忠友签订合同,以期形成制度,他提出“实在要给,那就一个月最多不超过20块”。

“现在村里一天给了我三块多钱,让我维护这条公路,虽然是小事,却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就要尽职尽责做好。”戴忠友说。

“按合同每周清理一次垃圾和剩余建筑材料,但他是每三天就要清扫一次。”韩兴旺说,每次他都是用背兜背起发火柴出门,把公路沿线的垃圾背到不易发生火灾的地方烧掉。同时,他还向村民宣传:“修路不是为了哪家修房建屋堆放材料,而是让车辆通行;如果占用公路,存在安全隐患。”

渐渐地,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争当文明村民已在桑木坝尉然成风。

一个好的共产党员一定是无私的,一定是人民着想的!他们都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共产党员感人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党员感人故事 1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党员感人故事 2

沈浩,小岗村之前的书记,因为过度劳累英年早逝。他把半生心血投入到小岗村的建设上,让小岗村人民重复大包干时期按血手印,只为了留住一个好书记,他的葬礼和追悼会不禁让我联想起了十里长街送,那些他关爱过的人民是那样的不舍,记得一位奶奶说:“沈书记,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啊,我情愿用我的老命换你哦!”这是怎样的党员与群众关系,他是新时代的楷模,是一面旗帜,旗帜更鲜艳。还有他的坚持不懈,竟然让国家同意京沪铁路每日停运四十分钟让小岗村修进村的路,是怎样的不懈,又是怎样的一切为了人民呢?

党员感人故事 3

在瑞金市叶坪乡脚陂村,提及无私照顾残疾邻居顾邻居的共产党员谢秀英,都夸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而提及因病致残、手脚变形、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的杨龙南,人们在摇头叹惜之余,无不为他有一个好邻居而感到欣慰。48年就像一把带有刻度的尺子,标记着谢秀英日日夜夜的辛劳与苦楚,也丈量出这位女共产党员的爱心与善良。  一句“不忍心”引发的世纪守护  今年65岁的杨龙南有着一段不幸的遭遇。3岁时父亲病逝,15岁时,原本体格强壮的他手脚关节经常发麻、肿胀,多次医治无效,病情逐年加重。1962年,19岁的他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觉,双手关节也开始慢慢变形,从此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

冷酷的现实使他想到了死,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接连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粒饭,想以此了结自己的生命。  当时,住在他家隔壁的谢秀英听说杨龙南想绝食自杀的事,她急忙煮了碗香喷喷的鸡蛋挂面端到杨龙南床前,并一连几天陪着他,劝说他要坚强活下去:  “作为邻居,我不忍心看到你活活饿死呀!”、“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帮就过去了。”、“再难也得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真情的开导,慢慢消融着杨龙南干涸求死的心,唤醒了他求生的渴望。从此,谢秀英也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照顾生涯。屋漏偏逢连夜雨。

杨龙南30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照顾杨龙南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谢秀英的肩上。  一条坚定信念谱写的爱心颂歌  在常人看来,照顾残疾人是件又脏又累的事,亲人都不愿意做,更何况是一个跟自己非亲非故的人。谢秀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用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爱心颂歌,竖起了一座人间丰碑。  为了避免杨龙南患上褥疮,谢秀英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帮他翻一次身,每两三天就要给他擦洗一次身体。天热时,杨龙南那双失去知觉的腿不时溃烂,会发出一股股恶臭,别人都躲得远远的,谢秀英却不怕,每天坚持给他清洗双腿,往往一洗就是一大把陈皮腐肉,她顾不上恶心,细心为他敷上药物。天冷时,谢秀英每天一早就到杨龙南家为他烧上火炉取暖,晚上还得常去查看,有好几个晚上杨龙南都滚落在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幸好谢秀英及时发现,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为了不让杨龙南感到寂寞,谢秀英不辞辛劳先后从别人那借来他爱看的武侠章回小说500多部。同时为了方便杨龙南找自己,细心的谢秀英特意帮杨龙南在床头装了部电话,把自己的号码存在话机里,一遇到困难,他只要点电话上的重拨键就能找到她。  为了使杨龙南活得更有希望,20xx年已经搬到圩镇住的谢秀英琢磨着在圩镇上租间房子给杨龙南找点事干。圩镇出租房子有很多,可一听说要给杨龙南住谁也不愿意,谢秀英急了,她说:“就是一条小猫小狗死在路上,大家都会难过,何况是一个人,你们就忍心看他砸死在自己的危房里,帮助杨龙南就是做善事,不要顾虑这么多。”功夫不负有心人,20xx年,谢秀英如愿在圩镇上租了间屋子,赶紧把杨龙南接到了圩镇上居住,同时张罗着帮他开起了一间日常生活用品店,为杨龙南点亮了希望之火。

48年来,谢秀英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地照顾着邻居,使整整卧床不起48年的杨龙南思维敏捷、情绪乐观。邻居们都说:“要不是谢秀英的照顾,杨龙南根本活不到现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yuyan/gushiji/jz3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