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有关三十六策的大全

檀公三十六策歇后语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成语用法和成语意思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成语用法和成语意思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拼音sānshíliùcè,zǒushìshàngjì简拼sslcssj近义词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反义词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解释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成语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11389
三十六策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的故事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的故事

  • 【拼音】sānshíliùcè,zǒuwéishàngcè【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齐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则仓卒在东面起义,朝廷十分震惊。东昏侯在东宫召集手下密议反叛,派人登楼观察,看到征虏亭发生火灾,说王敬则来了,假装要走。有人告诉王敬则,王敬则讥...
  • 19156
谜语:三十六策选上策(打一字谜)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故事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故事

  • 【拼音】sānshíliùcè,zǒushìshàngjì【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齐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则仓卒在东面起义,朝廷十分震惊。东昏侯在东宫召集手下密议反叛,派人登楼观察,看到征虏亭发生火灾,说王敬则来了,假装要走。有人告诉王敬则,王敬则讥...
  • 24090
三十六策歇后语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的成语用法和成语意思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的成语用法和成语意思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拼音sānshíliùcè,zǒuwéishàngcè简拼sslc近义词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反义词坐以待毙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解释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成语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
  • 17369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
  •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

  • 一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章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者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触]子将而应之。齐军破,(向)[触]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馀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偿者,闵王不...
  • 22900
《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策
  • 《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策

  • 宋:微子启(微,国号;子,爵号。;在避汉景帝讳,又称微子开)姓子名启,是殷代帝乙的长子,纣的庶兄。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代殷后,封国于宋。其疆域有今河南省东南部和今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之间一部分地。国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据杨宽说“战国初期宋昭...
  • 18477
《战国策》卷二十八·韩策三
  • 《战国策》卷二十八·韩策三

  • 一或谓韩公仲章或谓韩公仲曰:“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为之,则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则主卑而身危。今秦、魏之和成,而非公适束之,则韩必谋矣。若韩随魏以善秦,是为魏从也,则韩轻矣,主卑矣;秦已善韩...
  • 9272
《战国策》卷二十四·魏策三
  • 《战国策》卷二十四·魏策三

  • 一秦赵约而伐魏章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忧也。臣请发张倚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刑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相国曰:“收秦攻魏,利不过邺。今不用兵而得邺,请许魏。”张倚因谓赵...
  • 7337
《战国策》卷二十三·魏策二
  • 《战国策》卷二十三·魏策二

  • 一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章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梁君与田侯不欲。犀首曰:“请国出五万人,不过五月而赵破。”田盼曰:“夫轻用其兵者,其国易危;易用其计者,其身易穷。公今言破赵大易,恐有后咎。”犀首曰:“公之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难以惧之,是赵不...
  • 25523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
  •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

  • 一齐韩魏共攻燕章齐、韩、魏共攻燕,燕使太子请救于楚。楚王使景阳将而救之。暮舍,使左右司马各营壁地,已,植表。景阳怒,曰:“所营者,水皆至灭表。此焉可以舍!”乃令徙。明日大雨,山水大出,所营者,水皆灭表。军吏乃服。于是遂不救燕,而攻魏雝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懼,乃罢兵。魏军其西,齐军...
  • 24236
《元史》卷三十六 本纪第三十六
  • 《元史》卷三十六 本纪第三十六

  • ◎文宗五三年春正月辛未朔,高丽国王桢遣其臣元忠奉表称贺,贡方物。癸酉,命高丽国王王焘仍为高丽国王,赐金印。初,焘有疾,命其子桢袭王爵,至是焘疾愈,故复位。甲戌,赐燕铁木儿妻公主月鲁金五百两、银五千两。丁丑,禁冒哀求叙复者。赈粜米五万石,济京师贫民。己卯,时享太庙。罢诸建造工...
  • 9598
《新元史》卷六十六·志第三十三
  • 《新元史》卷六十六·志第三十三

  • ○选举三△铨法下凡文武散官:多采用金制,建官之初,散官例降职事二等。至元二十年,始升官职对品,九品无散官,谓之平头敕。蒙古、色目,初授散官或降职事,再授职,虽不降,必俟官资合转,然后升职。汉人初授官,不及职,再授则降职授官。必历官至二品,则官必从职,不复用理算法矣。至治初,稍改之,寻...
  • 19540
《战国策》卷二十·赵策三
  • 《战国策》卷二十·赵策三

  • 一赵惠文王三十年章赵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单问赵爽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用众者,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不可给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单之所为也。单闻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过三万,而天下服矣。今将军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单之所不服也...
  • 15872
《战国策》卷二十六·韩策一
  • 《战国策》卷二十六·韩策一

  • 韩:其先祖姬姓,其后裔事晋,封于韩原,从封姓韩氏。晋景公(前599年—前581年)时,韩厥为六卿之一,即韩献子,世为晋卿。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始命韩景侯虔为诸侯。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的中部。西与秦、魏交界,南和楚交界,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交界。国都原在平阳(今山西省...
  • 23779
《战国策》卷十六·楚策三
  • 《战国策》卷十六·楚策三

  • 一苏子谓楚王章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秦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大]王之(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多赂诸侯以王之地,是故退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
  • 11039
《战国策》卷十·齐策三
  • 《战国策》卷十·齐策三

  • 一楚王死章楚王死,太子在齐质。苏秦谓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苏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谓其新王曰:‘与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吾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下东国必可得也。”苏秦之事...
  • 14569
《战国策》卷三十·燕策二
  • 《战国策》卷三十·燕策二

  • 一秦召燕王章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事秦者,何也?是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秦取天下,非行义也,暴也。“秦之行暴于天下,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
  • 30461
《宋史》卷三十六 本纪第三十六
  • 《宋史》卷三十六 本纪第三十六

  • 光宗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惇,孝宗第三子也。母曰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生于藩邸。二十年赐今名,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及庄文太子薨,孝宗以帝英武类己,欲立为太子,而以其非次,迟之。乾...
  • 27471
《通典》卷七十六 礼三十六 沿革三十六 军礼一
  • 《通典》卷七十六 礼三十六 沿革三十六 军礼一

  • 天子诸侯将出征类宜造禡并祭所过山川(周梁北齐隋大唐)周制,天子将出征,类於上帝,宜於社,造於祢。肆师为帝位。(帝谓五德之帝,所祭於南郊者。类、宜、造,皆祭名。孔颖达云:"天道远,以事类而祭告之也。社主杀戮,故求便宜。社主阴,万物於此断杀,故曰宜。造,至也,谓至父祖之庙也。言祢者,...
  • 10750
《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
  • 《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

  • 中山:春秋时鲜虞国,为白狄之别种,战国时称中山。其疆域有今河北省西部高邑、宁晋、元氏、赵县、石家庄、灵寿、平山、行唐、曲阳、唐县、定县一带(据杨宽《战国史》)。初都顾(今河北省定县),后都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周威烈王二十年(魏文侯十九年,前406年)魏文侯灭中山武公(按:《史记...
  • 2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