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有关四论宗的大全

四论宗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诗词赏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诗词赏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代:柳宗元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
  • 14247
《盐铁论》卷四
  • 《盐铁论》卷四

  • ◎地广第十六大夫曰:“王者包含并覆,普爱无私,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今俱是民也,俱是臣也,安危劳佚不齐,独不当调邪?不念彼而独计此,斯亦好议矣?缘边之民,处寒苦之地,距强胡之难,烽燧一动,有没身之累。故边民百战,而中国恬卧者,以边郡为蔽扞也。《诗》云:‘莫非王事,而我独劳。’刺不均也...
  • 4036
宗祠四字对联赏析
  • 宗祠四字对联赏析

  • 长绵世泽;丕振家声。世泽:祖先的遗泽。主要指地位、权势、财产等。语本《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明吴承恩《挽陈拙翁》诗:龙楼动褒表,世泽正丕丕。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余既识其前后岁月,而慨夫能守世泽之难也。丕振:.大力振兴。《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乃...
  • 25654
《太宗论盗》阅读答案
  • 《太宗论盗》阅读答案

  •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太宗论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太宗论盗》阅读答案1唐太宗论止盗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
  • 21384
《论语集注》里仁第四
  • 《论语集注》里仁第四

  • 里仁第四凡二十六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处,上声。焉,于虔反。知,去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乐,音洛。知,去声。约,穷困也。利,犹贪也,盖深知笃好而必欲...
  • 2868
论语读后感之十四
  • 论语读后感之十四

  •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之十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读后感之十四1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会直...
  • 31024
《论语》论语·宪问第十四
  • 《论语》论语·宪问第十四

  •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 6565
《吕氏春秋》不苟论第四
  • 《吕氏春秋》不苟论第四

  • 不苟一曰: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後动,必当义然後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於阖闾,而恶乎夫差;比干生而恶於商,死而见说乎周。武王至殷...
  • 5615
百家姓对联:宗政姓来历及宗政姓对联、宗政姓宗祠联
  • 百家姓对联:宗政姓来历及宗政姓对联、宗政姓宗祠联

  • 宗政(zōngzhèng)姓出自刘姓,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以官名为氏。得姓始祖:刘德:河间王族系的开基始祖,被朝廷尊谥为河间献王。他的生母是栗姬。是汉景帝的第二个儿子,官至宗正(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为九卿之一。河间王族因他而名扬全国。他的支庶子孙有以祖上官职名命姓,称宗正氏,...
  • 6387
四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四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四论【意思解释】1.佛教四部经论的合称。即《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大智度论》。按,《百论》系提婆着,另三论均系龙树所著。...
  • 21141
百家姓对联:宗姓对联及宗姓来历、宗姓宗祠联
  • 百家姓对联:宗姓对联及宗姓来历、宗姓宗祠联

  • 宗(zōng)姓源出自四岳之后,以职官名命氏。四岳,为尧帝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四岳的后代,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得姓始祖:宗伯。为周朝大夫宗伯之子,他的后代以官命姓。先有复姓“宗伯”氏,后又...
  • 4427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
  •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

  •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四年级论语读后感1今天,我们读了中国古典名著《论语》这本书,书中的一句句名言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我放下了...
  • 8155
三论宗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三论宗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三论宗【意思解释】1.中国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后秦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师徒相传。至隋代吉藏集为大成,蔚为大宗。该宗自称大乘菩萨藏,在教义上提倡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之说。后传入朝鲜﹑日本。参阅《中国佛教.三论宗...
  • 20253
地论宗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地论宗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地论宗【意思解释】1.佛教流派之一。从所奉《十地论》得名。《十地论》是《十地经》的释论。本宗所习为世亲之释论。南北朝时此宗颇盛,到中唐华严宗兴,此宗逐渐废退。...
  • 20231
《论语》论语·里仁第四
  • 《论语》论语·里仁第四

  •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
  • 27540
四律五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四律五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四律五论【意思解释】1.佛教重要经典。四律:一﹑《十诵律》,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二﹑《四分律》,六十卷,后秦佛陀耶舍译;三﹑《僧祇律》,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四﹑《五部律》,三十卷,南朝宋佛陀什等译。五论:一﹑《毘尼母论》,八卷,本名,《毘尼母经》,失译;二﹑《摩得勒伽论》,十卷,南朝...
  • 11429
摄论宗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摄论宗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摄论宗【意思解释】1.佛教早期学派之一。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为旨立宗﹐后世也称摄论师。盛行于陈隋之际﹐至唐玄奘学派兴起﹐逐渐衰微绝传。...
  • 28812
《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
  • 《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

  • ◎颜渊篇下△仲弓问仁章文振说"仲弓问仁",谓:"上四句是主敬行恕,下两句是以效言。"曰:"此六句,又须作一片看始得。若只以下两句作效验说,却几乎闲了这两句。盖内外无怨,是个应处,到这里方是充足饱满。如上章说'天下归仁',亦是如此。盖天下或有一人不许以仁,便是我为仁工夫有...
  • 15935
《旧五代史》卷四十四(唐书) 明宗纪十
  • 《旧五代史》卷四十四(唐书) 明宗纪十

  • 长兴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式。是日雪盈尺。戊子,秦王从荣加守尚书令、兼侍中,依前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庚寅,以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刘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甲午,正衙命使册故福庆长公主孟氏为晋国雍顺长公主,遣太常卿崔居俭赴西川行册礼。突厥内附。...
  • 19373
《魏书》卷四下 帝纪第四◎世祖纪下 宗纪
  • 《魏书》卷四下 帝纪第四◎世祖纪下 宗纪

  • 太平真君元年春正月己酉,沮渠无讳围酒泉。辛亥,分遣侍臣巡行州郡,观察风俗,问民疾苦。壬子,无讳诱执弋阳公元洁。二月己巳,诏假通直常侍邢颖使于刘义隆。发长安五千人浚昆明池。三月,酒泉陷。夏四月庚辰,无讳寇张掖,秃发保周屯于删丹。丙戌,诏抚军大将军、永昌王健等督诸军讨保周。...
  • 6298
《后汉书》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 《后汉书》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 齐武王縯字伯升,光武之长兄也。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莽末,盗贼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诸豪杰计议曰:"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众皆然之。于是分遣亲客,使...
  • 25216
《论语集注》宪问第十四
  • 《论语集注》宪问第十四

  • 宪问第十四胡氏曰:“此篇疑原宪所记。”凡四十七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原思名。谷,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问而幷言之,以广其志,使知所...
  • 10375
《朱子语类》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
  • 《朱子语类》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

  • ◎宪问篇△宪问耻章问:"集注云:'宪之狷介,其於"邦无道穀"之可耻,固知之;至於"邦有道穀"之可耻,恐未必知。'何也?"曰:"邦有道之时,不能有为,只小廉曲谨,济得甚事。且如旧日秦丞相当国,有人壁立万仞,和宫观也不请,此莫是世间第一等人!及秦既死,用之为台谏,则不过能论贪污而已,治录云...
  • 23818
数宗论祖看对联发展
  • 数宗论祖看对联发展

  • 对联这一文体,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和其它文学形式一样,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究其对联的起源,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先有了先秦时期的桃符,而后从桃符演变成春联,并与同步发展的文体合二而一,形成了最初的对联形式。对联与其它文体相比,一个最明显的特点...
  • 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