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有关孟说的大全

孟说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孟说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孟说【意思解释】1.即孟贲。战国秦武王时的大力士。后常用指勇力过人者。参见"孟贲"。...
  • 18174
孟子的传说故事
  • 孟子的传说故事

  •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思想的大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孟子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孟子的故事:孟子刻苦学习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叫孟子。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
  • 28418
孟姜女的民间传说
  • 孟姜女的民间传说

  •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汉族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其故事的毛坯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从战国时期开...
  • 4683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
  •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

  •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
  • 7468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下
  •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下

  •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
  • 28258
《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上
  • 《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上

  •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
  • 16163
《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
  • 《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

  •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
  • 14052
《孟子集注》孟子序说
  • 《孟子集注》孟子序说

  • 孟子序说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急。索隐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知是否?道既通,赵氏曰:“孟子通...
  • 15425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
  • 3395
《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下
  • 《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下

  •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夭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
  • 25386
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
  • 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

  • 孔子孟子和老子都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关于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也有很多,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孔子传说故事《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
  • 13957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孟姜女的传说
  •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孟姜女的传说

  • 秦朝时候,在八达岭有这么两户人家,他们相邻而居,墙东是孟家,墙西是姜家,多少年了,处得跟一家人一样。这年,墙东孟家种了棵瓜秧,结了一个瓜,顺着墙头爬过去了,在墙西姜家那边儿结着呢。瓜长得出奇得好,溜光水滑,谁见了谁都会夸。一来二去的,这瓜就长成了挺大的个儿。到了秋后摘瓜时,一瓜...
  • 10411
民间传说故事孟姜女
  • 民间传说故事孟姜女

  • 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民间传说故事孟姜女吧。民间传说故事孟姜女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
  • 9731
孟姜女哭长城的经典传说故事
  • 孟姜女哭长城的经典传说故事

  •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着。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孟姜女哭长城相传在秦朝,有户姓姜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
  • 9202
关于孟姜女的传说
  • 关于孟姜女的传说

  • 导语: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汉族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
  • 5554
孟姜女的神话传说
  • 孟姜女的神话传说

  •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汉族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其故事的毛坯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从战国时期开...
  • 30956
《孟子》孟子序说
  • 《孟子》孟子序说

  • 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急。索隐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知是否?道既通,赵氏曰:“孟子通五经,尤长...
  • 19390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 16129
孟姜女的传说
  • 孟姜女的传说

  • 秦朝时候,在八达岭有这么两户人家,他们相邻而居,墙东是孟家,墙西是姜家,多少年了,处得跟一家人一样。这年,墙东孟家种了棵瓜秧,结了一个瓜,顺着墙头爬过去了,在墙西姜家那边儿结着呢。瓜长得出奇得好,溜光水滑,谁见了谁都会夸。一来二去的,这瓜就长成了挺大的个儿。到了秋后摘瓜时,一瓜...
  • 14758
《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 《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 13054
《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下
  • 《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下

  •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
  • 30198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也是中国四大传说故事之一。下面介绍这个故事的详细情节:相传在秦朝,有户姓姜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
  • 29813
孟公孟姥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孟轲
  • 孟轲

  •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7821
《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
  • 《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

  •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
  • 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