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有关四论的大全

四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四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四论【意思解释】1.佛教四部经论的合称。即《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大智度论》。按,《百论》系提婆着,另三论均系龙树所著。...
  • 21141
《盐铁论》卷四
  • 《盐铁论》卷四

  • ◎地广第十六大夫曰:“王者包含并覆,普爱无私,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今俱是民也,俱是臣也,安危劳佚不齐,独不当调邪?不念彼而独计此,斯亦好议矣?缘边之民,处寒苦之地,距强胡之难,烽燧一动,有没身之累。故边民百战,而中国恬卧者,以边郡为蔽扞也。《诗》云:‘莫非王事,而我独劳。’刺不均也...
  • 4036
四律五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四律五论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 四律五论【意思解释】1.佛教重要经典。四律:一﹑《十诵律》,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二﹑《四分律》,六十卷,后秦佛陀耶舍译;三﹑《僧祇律》,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四﹑《五部律》,三十卷,南朝宋佛陀什等译。五论:一﹑《毘尼母论》,八卷,本名,《毘尼母经》,失译;二﹑《摩得勒伽论》,十卷,南朝...
  • 11429
《论语集注》宪问第十四
  • 《论语集注》宪问第十四

  • 宪问第十四胡氏曰:“此篇疑原宪所记。”凡四十七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原思名。谷,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问而幷言之,以广其志,使知所...
  • 10375
《贞观政要》卷五 论忠义第十四 凡十四章
  • 《贞观政要》卷五 论忠义第十四 凡十四章

  • 冯立,武德中为东宫率,甚被隐太子亲遇。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於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於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大杀伤吾兵,将何以逃死?"立饮泣而对曰:"立出身事主,期之...
  • 8360
四论宗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
《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四
  • 《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四

  •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做事是否敬业?与人交往是否诚信?学过的东西是否经常复习?”【评析】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完美。这里提到...
  • 6012
《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四
  • 《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四

  • 【原文】‘⒉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怎样管理国家,到了三十岁终于学成了。四十岁对所有治理国家的难题都想到了妥善的对策。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怎样判定人或国家的命...
  • 5936
《朱子语类》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
  • 《朱子语类》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

  • ◎宪问篇△宪问耻章问:"集注云:'宪之狷介,其於"邦无道穀"之可耻,固知之;至於"邦有道穀"之可耻,恐未必知。'何也?"曰:"邦有道之时,不能有为,只小廉曲谨,济得甚事。且如旧日秦丞相当国,有人壁立万仞,和宫观也不请,此莫是世间第一等人!及秦既死,用之为台谏,则不过能论贪污而已,治录云...
  • 23818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
  •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

  •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四年级论语读后感1今天,我们读了中国古典名著《论语》这本书,书中的一句句名言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我放下了...
  • 8155
《论语》论语·里仁第四
  • 《论语》论语·里仁第四

  •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
  • 27540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4篇
  •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4篇

  •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论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年级论语读后感1今天,我们读了中国古典名著《论语》这...
  • 28373
《论语》论语·宪问第十四
  • 《论语》论语·宪问第十四

  •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 6565
论语读后感之十四
  • 论语读后感之十四

  •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之十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读后感之十四1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会直...
  • 31024
《朱子语类》卷四十 论语二十二
  • 《朱子语类》卷四十 论语二十二

  • ◎先进篇下△季子然问仲由冉求章问:"据贺孙看来,仲由冉求气质不同,恐冉求未必可保,仲由终是不屈。"曰:"不要论他气质。只这君臣大义,他岂不知。圣人也是知他必可保。然死於祸难是易事,死於不可夺之节是难事。才出门去事君,这身己便不是自家底,所谓'事君能致其身'是也。如做一...
  • 22213
《论语集注》里仁第四
  • 《论语集注》里仁第四

  • 里仁第四凡二十六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处,上声。焉,于虔反。知,去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乐,音洛。知,去声。约,穷困也。利,犹贪也,盖深知笃好而必欲...
  • 2868
《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论语六
  • 《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论语六

  • ◎为政篇下△吾与回言章论语所载颜子语,止有喟然之叹与"问仁"两章而已。而夫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知是说甚么,惜乎其不传也!〔便〕或问:"颜子'终日不违,如愚',谓颜子心与圣人契。"曰:"此是前辈已自说了,毕竟要见颜子因甚与圣人契。"问者无言。文蔚曰:"孔子博他以文,约他...
  • 28435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7篇
  •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7篇

  • 四年级《论语》读后感1俗话说的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我觉得别说半部了,就是几句话就能让人领悟到许多的大道理。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到现在,这句话还在我脑边回荡。为什么呢?因为我三年级的那件事。”快点做作业,然后复习,听见没有。“在老爸临走前是这么说的。”知道...
  • 6246
《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
  • 《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

  • ◎颜渊篇下△仲弓问仁章文振说"仲弓问仁",谓:"上四句是主敬行恕,下两句是以效言。"曰:"此六句,又须作一片看始得。若只以下两句作效验说,却几乎闲了这两句。盖内外无怨,是个应处,到这里方是充足饱满。如上章说'天下归仁',亦是如此。盖天下或有一人不许以仁,便是我为仁工夫有...
  • 15935
四年级学生读《论语》有感
  • 四年级学生读《论语》有感

  •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学生读《论语》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四年级学生读《论语》有感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17047
《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论语四
  • 《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论语四

  • ◎学而篇下△慎终追远章"慎终追远",伊川云:"不止为丧祭。"推之是如此,但本意只是为丧祭。王问:"伊川谓:'不止丧祭。'此说如何?"曰:"指事而言,恐曾子当初只是说丧祭。推此意,则每事都要存这些子。"〔雉〕"慎终追远",专主丧祭而言。若看得丧祭事重时,亦自不易。只就丧祭上...
  • 19003
《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二十四
  • 《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二十四

  • 【原文】‘⒉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译文】孔子说:“去祭与你无关的鬼神,有点谄媚的味道。见义不勇为不能算真正的勇敢。”【评析】见义勇为是中国人人皆知的成语,已经成了我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来孔子的一些思想,已经如此深刻地渗透在我们...
  • 23074
《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十四
  • 《论语》是非辨析,为政之十四

  • 【原文】‘⒉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搞小圈子,小人搞小圈子而不团结。”【评析】孔子在这里将团结和搞小圈子区别开来,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事实上儒家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混淆了团结与搞小圈子的区别,最典型的就是桃园三...
  • 19467
《吕氏春秋》不苟论第四
  • 《吕氏春秋》不苟论第四

  • 不苟一曰: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後动,必当义然後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於阖闾,而恶乎夫差;比干生而恶於商,死而见说乎周。武王至殷...
  • 5615
四字成语故事-论功行赏
  • 四字成语故事-论功行赏

  • 论功行赏意思是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那么这个成语是出自什么故事呢?下面是小编和你们分享的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一起来看看吧。论功行赏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
  • 2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