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范文 >作文 >

端午的味道作文3篇

端午的味道作文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的味道作文3篇

端午的味道作文1

初夏时节最让人期待的节日莫过于端午节。每年的农历初五是一个集传统美食、民俗风情及纪念先人于一体的节日。那晶莹剔透的粽子,叫人垂涎;那幽香芬芳的艾香,沁人心脾;那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赛龙舟、点雄黄、佩香囊,无不体现出端午节特有的传统与民俗。

端午节包粽子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包粽子吃粽子已成为从古至今、流传已久的一个重要民俗。我对粽子的味道也印象深刻。包粽子需准备的材料非常简单,只需芦苇叶或是竹叶,糯米以及或咸或甜两种馅料。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都会早早的起床,上街采购新鲜的食材用来包粽子。包粽子最重要的就是糯米的选择。奶奶是经验人,对选米十分在行,我便跟她一起来到米摊。奶奶告诉我,包粽子有两种米比较合适,一种是长糯米,一种圆糯米。我疑惑的问奶奶,都是糯米难到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奶奶笑了,“这区别可大着呢,长糯米我们以前把他叫作籼糯,你看啊,它比较细长,颜色呈粉白,蒸熟了啊,比较黏;还有这种圆糯,是又圆又短的,不透明的,黏度略逊于长糯米。”我一边看着这两种糯米,一边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而脑中则是不断浮现香喷喷粽子出锅的情形。我说:“奶奶,这两种米我们都买一些吧,我想这两种粽子都一定很美味!”说着奶奶便让米摊的奶奶称了我们选定的米,我接过来提在手中。接着我们便去了肉推,挑了上好的咸肉,其中黑猪肉是精平。粽子的精髓就在于这块肉,好的陷肉能赋予粽子醇厚的香味。除了咸味肉粽我们又为喜爱甜食家人挑选了制作甜味粽子的蜜枣、红豆等馅料。

回到家,奶奶便开始准备,先淘米,把糯米在水中洗净,接着晾干。在包肉粽的糯米中倒入酱油、食盐、白糖等佐料,用力揉搓搅拌,米在盆中翻滚,每一颗都均匀的沾上了酱油,使酱油和米充分融合,看上去色香味俱全。包蜜枣粽子的糯米则只需放上糖、油,接着让糯米静置,让它慢慢的把味道吸收,使之蒸熟后每一粒米都赋有清香半小时后,我们一家人便围坐在桌边开始包棕子。奶奶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她包的粽子无论形态和口味都让人赞不绝口,所以首先由她来为我们示范。一片粽叶,宽大墨绿,味道清幽,在奶奶手中被卷成圆锥形,圆锥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经拌好的糯米,加至一半的位置,夹入一块半精半肥的肉,或是加入一个香甜可口的蜜枣,再加满糯米,剩余的粽叶包住封好圆锥形的底,最后用细细的棉线一圈又圈的紧紧扎好。一个有四个角的尖头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粽叶在奶奶手中翻飞,糯米争先恐后的跳入叶中,棉线飞快的奔跑,奶奶也变戏法似的,变出一个ヌ一个的粽子。这真是精彩绝伦的一轮生活好情趣。

爸爸和妈妈则是学着奶奶的样子在一边半生不熟的包起来。我也迫不及待的拿起两片粽叶小心翼翼地围成一个圆锥形,可总是顾了上边,顾不了下边,怎么就围不成一个完美的圆锥。奶奶又耐心的手把米小鬼又逃了出来。奶奶说包粽子时手一定要捏紧,不捏紧一定会漏经过一番尝试,好不容易把这个圆锥灌得满满当当,就要封口,这时奶奶告诉我封口时要捏好下面的口,食指和中指要封好两边的口,整只手都要捏紧了,千万不要松开,否则就得前功尽弃了。可封完口该怎么扎绳子,一疏忽,手一松粽子又散了。妈妈笑着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继续啊,我也一个没包成呢!”我看看他们俩“失败的样子”又恢复了斗志。

包完后,将一个个灵巧的粽子丢入水中煮,约摸煮一个小时,即可出锅。一个个热腾腾香喷喷的粽子早已勾起了我的食欲。剥开墨绿的粽叶,露出酱黄的米肉,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这便是端午的味道。

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后,奶奶忽然又想到还没在门上贴艾草呢,于是匆匆赶去菜场,买了艾草、菖蒲、石榴、胡蒜,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贴于门上,以用来驱邪,艾草的清香又是端午的味道。

贴完艾草,奶奶又拿出了早为我们准备好的红色小香囊,这是心灵手巧的奶奶用红布亲手为我缝制的小香囊,看上去很是精致,听奶奶说里边还有朱砂、雄黄等,佩戴于身上十分夺目,而且还清香四溢香囊的奇香,也是端午的味道。

虽然我们家乡没有把粽子掷入江中这样的习俗,但人人心中知晓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昨夜子归声啼催,今朝泪罗带泪归。”ー《离骚》一曲哀民生,谁人诵之不伤悲呢。这位本欲厉治草新的伟大诗人,因小人陷害,报国无门,且横遭流放,眼看国破民苦而无力挽回,痛不欲生,投江自尽,过端午节为的就是祭屈原,让后人永远铭记于心。

千年传统流传至今,每一样习俗都有传承,端午的味道也被人回忆:可口的粽子、清香的艾草、玲珑的香囊、以及屈原的故爱国情怀,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2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篇七:端午节故事与传说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端午的味道作文3

所有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的。

雪不会再来,寒冷回到了北方。鞋子被丢进床肚,裤腿卷过了膝盖。可以到村东头的河湾里摸鱼了;女伢们会站在屋檐下,看归来的燕子,在嫩绿的秧苗上飞远飞近。学是要上的,推上铁环,在乡村小道上飞奔,书包在屁股蛋上直扑直扑的。最先迎来的是六一。要是能被选上公社汇演,妈妈会四处举债,到集市上扯回几尺布,油灯下一针一线的缝;选不上也不要紧,娘不嫌自己的崽儿。只是没了新衣裳穿,沮丧会有的,但不会长久。过不了几天,端午就到啦。

端午前几日。天没亮,妈妈会叫醒你。套上补丁褂子,光着脚,影子一样随妈妈身后,到邻村的圩塘里打芦苇。妈妈会告诉你,那梢上的太嫩,粽子会被煮炸,下边的太老,味儿难出。就打中间的叶儿。我一片一片的打,妈妈一叠一叠的垒。叶是湿漉漉的,妈妈说,你摇碎了露珠儿的梦。太阳刚露弯线儿,妈妈左手牵我,右手挎起装满粽叶的篮。朝家走。接下来,妈妈每天都认真的摊晾粽叶。江淮之间的梅雨季来了,不晾是会长霉的。而端午节的前一天早上,妈妈又会把粽叶泡进水桶。傍晚时分,淘好的糯米被装进盆里,由大一点孩子端进小院,一大家人围上来,热闹的包。小一点的孩子不会,妈妈就耐心的教。端午当日,鸡叫三遍的时辰,爸爸摇醒了你。你要跟爸爸去南山采艾蒿了。你是想光着脚的,爸爸说天黑路上的碎石多呢。你就钻进床下,找出落满灰尘的鞋。南山很远,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在山岙处的一条小溪边,那艾蒿长的比我还高。爸爸从腰带里抽出镰刀,像电影里武士抽出佩剑,唰唰两下,便倒下一片。爸爸插回“佩剑”,把艾蒿捆出大小两捆,小的我扛。回家的路上,爸爸说,艾蒿到处都有,但屋后垄上的没有山里的好,山里的又长在水边的就更好。我问为什么,爸爸仰头半天:反正……反正是你爷爷说的。一定是要趁着天还没亮,把艾蒿插上门头和窗框的。这时,妈妈已煮熟了粽子。屋里屋外,到处飘着粽子的味儿,并和着艾蒿的清香无限弥漫,你会凑紧你的小鼻头,使劲的嗅,从清晨到夜晚,不愿停息。我一直以为:端午节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学还是要上的,妈妈早把粽子和煮熟的鸡蛋塞进你的书包,并叮嘱你,谁家伢子没带,送他几个。端午节的学校热闹,老师也好,把课间操给自由活动了。我们蹦蹦跳跳的、把自己的粽子分给没有的同学,和有粽子的同学比大小,最好玩的是所有伢子都掏出鸡蛋,相互轻轻的碰,看谁的坚固。

前年端午节的早上,还是学生的女儿背上书包打开门,妻子说,带几个粽子吧?女儿未加思索脱口两字“不要”!让我想去很多……有一年的端午,妈妈来回跑了近百里,到江苏的亲戚家要回几斤糯米。那时伢子多,总得让大家都吃上几个吧。妈妈就在糯米中加了白米,感觉还不够,又把上年存下的山芋干剁成丁,掺进去。如今粽子花样多,蜜枣豆沙的、蛋黄咸肉的,比过去好吃了许多,孩子却闻都不闻。有年旱灾,庄稼没有收成。第二年的春节刚过,村里很多人就出去逃荒了。端午不会因为贫穷而不来的。只是连饭都没有吃的,谁家还包得起粽子!就有传说在端午节的前几日流行:说某家庭殷实的主妇去圩塘打苇,忽然从芦苇丛中冒出一个“白胡老头”,告诉她,今年不让吃粽子了。妇人没理会继续打。“白胡老头”又说,回去吧,我在粽叶上按了三个手印,谁吃谁会生病的。说完便瞬间消失。妇女吓得跑回家就卧床不起,最后还是把打来的粽叶送回圩塘才好。不信?今天你仍可以看到粽叶上的三个手印。这肯定是智者编出的善良故事。贫穷年份,揭不了锅的端午节,家家都吃不上粽子,自有一种平衡的慰藉。没有攀比,心境自然踏实。节过与不过都是要离开的,日子继续朝下走。今年的端午又来了,眼看着这个我喜欢的节日,越来越没有什么味儿了,心里隐隐的痛。我不是恋旧的人。孩提时懵懂无知所经历的,今天一想起就会让你心酸的事,我弄不清为什么。像今天我依然不懂,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艾蒿为什么要采撷于山水之间,并且一定要在要在天亮之前插上门头?就连小时扎粽子的细长且结实无比的植物,我早忘了它的名儿。而今天超市出售的粽子,白线红线的,捆的不成个样子。

也许我真该遁入殷尧藩“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境地了。只是我坚信端午节是有味道的,那就是母亲的味道!没有了母亲的味道,端午节将会沦为只是放几天假的事儿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fanwen/zuowen/5rnr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