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子部 >雜家 >

《顏氏家訓》讀後感2篇

《顏氏家訓》讀後感2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顏氏家訓》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顏氏家訓》讀後感2篇

《顏氏家訓》讀後感1

其實早就聽說《顏氏家訓》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書了,可是一直沒時間去讀,這次有這樣好的機會學校推薦我們看這本書。我翻開了這本經典的教育名著。讀完《顏氏家訓》後,有很多的收穫和感悟,發現其中的很多理論和思想都值得我們去借鑑,應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初看《顏氏家訓》的大概,發現其共有七卷,二十篇。卷第一,序致、教子、兄弟、後娶、治家共六篇;卷第二,風操、慕賢共兩篇;卷第三,勉學共一篇;卷第四,文章、名實、涉務共三篇;卷第五,省事、止足、誠兵、卷生、歸心共五篇;卷第六,書證共一篇;卷第七,音辭、雜藝、終制共三篇。我認為,其中,教育思想最為集中的是“教子”、“勉學”、“涉務”三篇。

我覺得,這本書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論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2、論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3、論士大夫教育4、論學習和學習方法《顏氏家訓》是一部思想混雜、瑕瑜互見的教育著作。直開後世“家訓”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這樣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蘊的作品,不失為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一種,它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方面對我們今天有著重要的借鑑作用,對我們青少年,尤其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導作用。

讀《顏氏家訓》,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作者結合個人的親身經歷總結經驗,所闡述的自己的家庭教育觀點。

早在北朝時期,顏之推就在《顏氏家訓》裡提出“教子宜早”的觀點,可見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地位。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還是時代的變遷,人們都認為兒童是可塑造的。家庭教育從古到今都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強調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慈愛,也要威嚴。“父母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父母對待兒女要愛子有方。既不可簡慢,也不可溺愛無量。簡慢只會造成親子關係淡薄,溺愛只會養育出溫室的花朵。愛是大智慧,學會愛孩子,才能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感受到家的溫暖,生命的美好。父母也要保持威嚴的一面,在孩子的心中樹立威信。理性的光輝是偉大的,孩子在理性中學會思考,學會成長。當今社會家庭教育成了社會大問題,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對家長老師和社會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是兒童一生最親密的人,最信任的人。父母應該如何愛孩子,教育孩子?也許《顏氏家訓》就是我們現代人真正應該學習的典範。

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對孩子及早進行規範訓練,是留給孩子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比你賺多少個億的家產留給他都強。無論你留給一個敗家子多少家產,他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揮霍掉,而你培育他平和的心性、養成了他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他一輩子都用不完甚至他的子孫都用不完的財富。

在當今社會,尤其是在中國,由於計劃生育政策所帶來的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小孩的現狀,家長通常對小孩十分溺愛,這無疑造就了無數“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這於家庭的發展小孩的發展無疑都是一個不利的局面,因此,從這點上來說,《顏氏家訓》所帶給我們的財富應該是彌足珍貴的吧!

而對於我們青少年而言,顏氏所論述的家庭教育觀無疑就讓我們也認識到一些好的習慣需要我們從小就注意養成,同時我們也絕不能因在家中“獨一無二”的地位就“追求”家長對我們的溺愛。

同時,對於我們青年人而言,讀《顏氏家訓》,其中關於求學和為人方面的論述也能給我們極好的教育意義。

在《顏氏家訓》中,顏子收集了一些勤學佳話,用來勉勵子孫們努力學習。包括古人中的梁元帝為皇子時的勤奮學習的故事,蘇秦握錐,文黨投斧,孫康照雪,車武聚螢,常林帶著經書去種地,溫舒攜著書簡去牧羊以及當時的劉綺朱詹田鵬鸞的故事等等。這些有古人勤學的佳話時處今時今日,對我們依然有著莫大的感染力。

《顏氏家訓》讀後感2

自己有了孩子對一些教育子女的書就非常的感興趣,因此我耐著性子讀了《顏氏家訓》一書。《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的的傳世代表作。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寫成《顏氏家訓》一書告誡子孫。《顏氏家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巨集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其內容涉及許多領域,強調教育體系應以儒學為核心,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並對儒學、文學、佛學、歷史、文字、民俗、社會、倫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文章內容切實,語言流暢,具有一種獨特的樸實風格,對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

我對《顏氏家訓》第八篇勉學有很深的感觸,這篇對該如何學習,怎樣取得更好的成效給予我們明確的指示。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那麼應該以何種姿態對待學習。“或因家世餘緒,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凶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雲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這段文字對當時士族子弟不務學業,憑門第而獵取高位進行了抨擊,告誡了我們不能因家資優越而廢棄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融入社會。

“學需勤,勤亦苦,苦必刻,終則成”,孔子弟子三千,優異者眾多,而並不出眾的曹參傳得衣缽,與其勤於學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學習必須勤奮。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學習的過程中應持謙虛之心,切忌自高自大,高談闊論。時刻牢記“滿招損,謙受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讓我們誤認為古人是為了功名才讀書的,從而也大大影響了當今社會教育的功利性。老師或家長多以“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從事好的職業,”來勸誘學生學習,如此方式非但不能引導學生,反而令學生厭學。

“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沈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在顏之推看來士、農、工、商、兵各行都是學問,“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無論哪個行業,學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顏之推又說學習不僅是為了安身立命,顏之推認為學習的更大價值在於利世。“求諸身而無所得,施之世而無所用。被褐而喪珠,失皮而露質,兀若枯木,泊若窮流,鹿獨戎馬之間,轉死溝壑之際。”但不學不但不能利世,甚而難以立命。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學習之人可分兩種,一種為己,一種為人即利世。猶如佛徒,佛者,覺也,一者自覺,一者覺他即普渡眾生,自覺並覺彼者唯佛耳。因此,唯有一技之長,得以自立,從而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人才能稱為學習之人。

既已知學習的意義,有求學之心,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學習的內容呢?“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爰及農商工賈,廝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為師表,博學求之,無不利於事也。”由此可觀,顏之推認為學習應當廣博涉列,且在封建社會等級觀念濃厚的時代能提出飯牛牧羊的人都可以師表,實為難能可貴。“夫學者貴能博聞也。”一個人如果僅僅去鑽研某一學科,最後終究要走入一條死衚衕的。曹雪芹是一個博古通今,各種知識都有所鑽研的人。愛因斯坦不但文學很好,也同時是一個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僅僅作為科學家存在的愛因斯坦是不存在的。要真正有所建樹,我們每一個偉人巨人都可以給我們作為榜樣,他們沒有誰不是將自己的才華建立在一片廣袤的雄厚的土地之上而展示出來的。因此在我們的學習中應廣泛吸取知識,提升綜合能力。

通過《顏氏家訓》第八篇勉學,告誡我們要常讀書,愛讀書。活到老,學到老,終不淪為末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zibu/zajia/l12v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