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寓言 >神話故事 >

巴渝神話傳說

巴渝神話傳說

巴渝就是重慶,巴渝文化是巴文化的一個分支,巴渝的神話故事你聽過多少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巴渝神話傳說,希望對你有用!

巴渝神話傳說

巴渝神話傳說篇1:巴祖癝君

“廩君之先,故出巫誕。”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說:"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日覃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

在古文獻記載裡巴國最早的君主是癝君。相傳,從前武落的鐘離山崩塌,出了一個石坑,一坑紅如硃砂,一坑黑如生漆。有一個人從紅色坑中出來,名叫務相,姓巴。有人從黑色坑中出來,共四個姓:婂氏,樊氏,柏氏,鄭氏。五姓出現後開始爭鬥,於是務相用矛扎坑壁,說能把矛紮在坑壁上的,就做廩君。"廩",古代指虎,"廩君"即"虎君"意為凶悍勇武,即以白虎為圖騰的巴人首領。結果姓婂、樊、柏、鄭的人誰也沒扎住,而務相紮在坑壁上的矛上還能掛住劍。又用土做船,在船身上雕刻繪畫,然後讓船浮在水上,約定說:“如果誰的船能浮在水上,就可做廩君。”又獨有務相的船能浮在水上,於是就稱務相為廩君。務相乘著他的土船,帶著他的部眾,順夷水而下,到達了鹽陽。

巴人的發展與壯大,與其作用豐富的鹽礦資源不無關係。書中記載,話說廩君掌權後,開始帶領巴人四處遷移,途中碰到鹽水女神,鹽神對廩君一見鍾情,並甘願把自己的鹽礦資源當成嫁妝贈給廩君。不料,卻遭到廩君的拒絕。為了阻止廩君繼續遷徙,鹽神化作千隻老鷹阻攔其去路。而廩君為了帶領部落繼續前行,就假意送給鹽神紅絲巾當做愛情信物。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鹽神再次化成千只老鷹阻攔巴人去路時,廩君卻掏出早已準備的弓箭,對準戴有紅絲巾的老鷹拔箭怒射,巴人遷徙故事從此演變成了一段悽婉悲壯的愛情傳說。廩君死後魂魄化為白虎,後代以奉祀,故巴人崇拜白虎,以白虎為圖騰。今天的土家族已經被認定為巴人的後代,在他們的傳統文化“跳喪”動作中,“就有‘虎抱頭’、‘猛虎下山’等動作”。

巴渝神話傳說篇2:大禹娶塗山氏

在重慶南山又名塗山,山上建有塗山寺,江邊更有呼(夫)歸石。《重慶地區古小說與民間故事研究》依據《華陽國志·巴志》的記載,大禹在川渝治水期間,曾在塗山娶妻塗山氏(人名)生子,而據《左傳》等古書記載,塗山很可能就是如今的南山。在今天南山上還有一座塗山寺。此外,在大禹離家治水後,懷有身孕的塗山氏每天在“呼(夫)歸石”盼望其歸來。有一天懷胎十月的塗山氏照常去等待丈夫,卻突然臨盆生下一子取名為夏啟。當時塗山氏生孩子的地方很可能是在如今的彈子石,“以前彈子石名為‘誕子石’,顧名思義是在紀念大禹兒子的誕生。”彈子石上游還有夫歸石,傳說是塗山氏呼大禹回家不得,化身而成的。

不過據專家考證,重慶塗山跟大禹治水沒一點關係。

南岸區的塗山是重慶老地名,大約三千兩百多年前,商王武丁伐巴,巴人被迫從現今的湖北西部沿著清江流域向西遷徙,然後越過七曜山脈,進入現在的重慶境內,然後繼續西進,建都江州(現重慶城),前後達八九百年。

塗山是巴人建都江州之後便開始沿用的名字,取傳說中大禹妻子塗山氏的名字命名,也因此,重慶本地流傳了一些大禹治水的傳說。但實際上,重慶和大禹以及塗山氏並沒有關係。

巴人是古百越人的一支,而大禹屬於百越人。在巴人遷徙到江州後,應當是將大禹的傳說對映到本地的山河中,故以塗山氏的名稱命名“塗山”。實際上,僅是塗山就有多處,如河南嵩縣、徽巢縣、浙江會稽(紹興)、四川汶川等。在生產力還極端落後的夏禹時代,其足跡要遍及中國的東西南北,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肯定地說,大禹沒有到過重慶,更不會在重慶娶妻生子,塗山等遺蹟僅是後人的附會。

巴渝神話傳說篇3:靈山十巫及巫載國神話

有載民之國,帝舜生無淫,降載處,是謂巫載民。巫載月分姓,食谷。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也。爰有歌舞之烏。鸞烏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爰處,百穀所聚。

帝舜派他的兒子無淫來治理巫載國,表明中原文化向巫巴地區的最早滲透。《世本》說:“廩君之先,故出巫誕。”前面已經①參見.蕾其祥的《巴史新考》和管維良的《巴族史》。

說過,注家認為“巫載”就是“巫誕”,但是帝舜的兒子來統治巫裁,並不意味著巴人祖先廩君是舜的後代。因為帝舜姓姚,有虞氏;而巫載姓鼢(b6n)。故廩君的祖先出自J||j}姓氏族而非出自舜子無淫,無淫是從中原派來統治這個民族或部落的。

這個巫載國的具體地域究竟在何處呢?《山海經-海外南經》石:

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一日三毛國。載國在其東,其為人黃,能操弓射蛇。一曰載國在三毛東。

這段引文說載國的方位前後自相矛盾:第四句說“載國在其東”,即在三苗國(三毛國)之東;但末句又說“一日載國在三毛東。”所謂“一日”應是與前一說不同的另一種說法,但現在兩說都在“三毛東”,又怎能稱為“一日”呢?故任乃強先生認為第四句的“東”字“當是‘西’字訛”。則應為“載國在其西”才對。按“赤水”,即指今陝西南面流入漢水的丹江。屈原《離騷》:“忽吾行以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注:“《博雅》雲: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莊子·天地》:“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郭注引《釋文》:“水出崑崙山下。”《穆天子傳》:“遂宿於崑崙之阿,赤水之陽。”注:“赤水出東隅而東北流。”凡此皆可推證赤水必今之丹江,“赤”即丹也,方位亦合。而丹江之東的河南南陽地區,恰是古、代三苗之居地。後來三苗南徙至雲夢盆地,“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①而云夢之西,正是巫山地區的古巫載國。故任乃強先生在《四上古史初探》中認為“巫載文化區”即位於瞿塘峽東口(大溪口)與巫峽西口(巫溪口)之間的寬闊地帶,並與大寧河谷和大溪河谷緊緊相連,涵蓋了今巫山縣和巫溪縣的①《戰國策》卷二十二《魏一》.吳起對魏王語。

全部地域。所謂“巫載國”之“國”,並非國家,當時尚未立國,只是氏族公社或部落聯盟,故“國”只是“地域”之義。

那麼,“載民之國”為什麼能夠“不績不經”(不績麻紡織)而有衣服可穿,“不稼不穡”(不耕田種莊稼)而有“百穀所聚”呢?就因為這裡古代盛產食鹽和丹砂

《光緒大寧縣誌》載:“寶源山……在縣北三十里,舊名寶山,氣象藍蔚。大寧諸山,此獨雄峻。上有牡丹、芍藥、蘭蕙。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鹹泉也。”此段記載,全襲自《大明一統志·大寧山川I》而來,前文已引,並考證“寶山”即《山海經·海外西經》所說巫咸國之“登葆山”。又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雲:“寶山鹹泉,其地初出袁氏。一日出獵,見白鹿往來於上下,獵者逐之,鹿人洞不復見。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靈發祥以示人也。”這與今巫溪縣的東溪河至寧廠鎮後河之間,至今民間還流傳白鹿舐鹽的故事大致相合。這故事說:寶源山麓有鹽泉,當初本來誰都不知道。有一天,一位獵人追逐一頭白鹿到此,那白鹿竟然停足不前,在泉水漬地舔食不停,依戀不去,彷彿完全忘記有獵人追殺似的。獵人便捕殺了白鹿,甚覺白鹿舔泉很奇怪,便也去泉邊捧飲泉水品嚐,覺有鹹味甚甘美。心中大喜,跑回村落招引同族人遷來泉邊聚居。後來他們又伐木為柴煮煎泉水熬成晶鹽,然後向四方去貿易交換糧食布帛,逐漸富強興旺起來。這就是為什麼“不績不經”、“不稼不穡”而能豐衣足食,鸞鳳歌舞,與鳥獸和諧相處的原因。

據有關考證:巫山大寧河自流滷水最早發現於周靚王五年④(公元前320xx年)。任乃強先生在《四川上古史新探·巫溪鹽泉與巫載文化》中認為:巫鹽發現初期,“在五千年前,約與中原的黃帝相當”;“巫鹽外銷初期,也可稱為巫載民族形成期。……已銷到(i)參貝。新編《巫溪縣誌》第222頁。大巴山區的庸、濮諸部族去”;“巫鹽出峽時期,也可稱巫載民族的極盛時期。……巫鹽通過夔峽暢銷於四川盆地,通過巫峽而暢銷於雲夢盆地,以及黔中高原等廣闊地區。……載民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成了極樂世界,時間約在西周前後的六百年間。”

任先生的上述推斷是建立在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的基礎之上的。從l959年至l975年,考古工作隊在距巫山縣城45公里的夔峽東口(即大溪口)、長江南岸的三級臺地上,進行了三次發掘,共發掘出遺址500平方米、墓葬208座、出土文物l700多件,這就是“大溪遺址”,當地人讀“大”為“黛”,與“載”同音。這地區正是巫載文化的核心地帶,故任先生認為“大溪”應是“載溪”之訛。考古界確認大溪遺址距今約5220xx年①。在發掘的墓葬中發現有大量的魚骨。任乃強認為:這表明這裡有大量的巫載部落民聚居,且有用魚殉葬的習俗。而魚容易腐朽,為了保鮮,非用鹽醃製不可,說明殉葬時必定使用了大量食鹽。這隻有擁有寶源山鹽泉的巫載部落才能辦到。

第二便是巫載國盛產丹砂。《山海經·大荒南經》載:“有巫山者,西有黃鳥。帝藥、八齋。黃鳥於巫山,司此玄蛇。”晉人郭璞注:指“天地神仙藥在此也。”袁珂《山海經校注》按日:“黃鳥即皇鳥,蓋鳳凰屬之鳥也。”“或謂黃鳥司察此‘食麈’之貪婪玄蛇,防其竊食天帝神藥也。”任乃強先生根據十巫降靈山採藥的記載,推想巫鼢就是到巫山採藥,從而改進巫泉煮鹽和開採丹山硃砂的祖師。另外《路史·後記十三》注《山海經·海內南經》日:“丹山,仍今巫山。”《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巴人寡婦清,其祖先得丹穴,專擅其利數代,家財之富不可計量,以致秦始皇為紀念她下詔為她築女懷清檯,也可佐證川東地區自古就以盛產丹砂著稱。丹砂即硫化汞,水銀之氧化物。既可作裝飾性顏料和塗料,又可當藥物。內①參見蒙默等:(四古代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服可以鎮心養神、益氣明目、通血脈、止煩懣、驅精魅邪思、除中惡、腹痛、毒氣等;外敷可治疥、瘻諸症,故古老的藥物學《神農本草經》稱丹砂為藥之上品。由此可見,原始先民視之為長生不死或起死回生的神仙之藥,固不足為怪。

因為有鹽和丹砂這兩種寶物,巫載國民才能憑此交換糧食布帛,才能豐衣足食,娛樂昇平,呈現出極樂世界的繁榮景象。

標籤: 巴渝 神話傳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yuyan/shenhua/r1r5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