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寓言 >寓言故事 >

成語來自寓言故事

成語來自寓言故事

閱讀成語寓言故事,可以瞭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成語的寓言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成語來自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成語來自寓言故事

成語寓言故事篇1:

作用。後來,武則天掌握了政權,他協助女皇處理朝政,以不畏權勢聞名中外,深受人們的欽敬。

狄仁傑雖然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但他的從政道路佈滿了荊棘。他青年時代參加明經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結果被委任為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參軍。這時就有無賴的官吏對他進行誣告,於是皇上派大臣閻立本對狄仁傑的問題進行處理。

閻立本召來狄仁傑,見他相貌不凡,氣質高雅,心中先有了幾分喜愛。狄仁傑回答訊問時,從容不迫,安詳鎮定,這使得閻立本驚奇起來。而狄仁傑憂國憂民的情懷在他的言辭中得到充分表現,又感動了這位欽差。

訊問剛結束,閻立本將狄仁傑的大手緊緊握住說:“過去孔子曾講:‘檢視一個人的過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賢愚。’今天我的眼前就站著一位賢人!照我的看法,仁杰兄實在是一顆大海里的珍珠,只是沒有進入採珠人的視線罷了!”

成語寓言故事篇2:

戰國末期,各諸侯國連年征戰,都想多佔土地,增加實力。秦國將韓、魏兩國軍隊打得大敗,殺死二十四萬人。被殺士兵的家屬非常難過,痛不欲生。從此以後,秦軍經常帶領軍隊,攻打韓、魏,到處燒殺掠奪。

後來,秦國攻打魏都大梁沒有成功,就把氣撒到楚國身上。秦將白起率領大軍攻入楚國,將楚頃襄王趕跑,楚地百姓受盡了戰爭之苦。一年之後,白起大軍再次進攻魏都大梁,又沒有攻下。在這種情況下,秦昭王提出與韓、魏兩國修好,三國起兵,共同討伐楚國。

楚王聽到這種情況,非常著急,就派使臣黃歇到秦國求和。

黃歇到了秦國後,就寫了篇文章,向秦昭王說明:“現在秦國的心腹之患是韓、魏兩國,而不是楚國。因為這兩國的百姓被您所殺者數也數不過來,活著的也都無以為生,流離失所。韓、魏兩國同秦國仇深似海,一定會找機會進行報復。您如果聯合韓、魏攻打我們楚國,等於給他們提供發展機會,讓他們強大起來。加上大王的軍隊肯定要借韓、魏兩國之道,一旦他們的軍隊對秦軍發動襲擊,秦軍的失敗會很快到來。所以不如我們兩國聯合起來,共同攻打韓、魏。這樣一來,秦國才能長治久安。”

秦昭王覺得黃歇的話很對,便把白起召回,暫時停止對楚用兵,並與楚國結成了聯盟。

成語寓言故事篇3:

東漢時期,大臣張綱敢於仗義執言,以剛直不阿聞名天下。他不但與宦官的不良行為進行鬥爭,還不畏強權,對外戚樑冀的罪惡予以揭發。樑冀領教了張綱的厲害,對他恨之入骨,決定對他進行殘酷報復,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當時,平民張嬰指揮了一支起義軍,有數萬之眾,在廣陵地區(今江蘇省、安徽省交界一帶)與官府對抗,殺戮地方官吏。東漢政府曾經多次派兵鎮壓,欲撲滅起義火焰,可是由於起義群眾作戰勇敢,所以起義火焰越燒越旺。

樑冀見張嬰之勢如此猛烈,就指使親信推薦張綱擔任廣陵太守,想借張嬰的刀除掉張綱,也好解決自己的心腹之患。

張綱到了任所,通過調查研究,才知道張嬰等人是由於廣陵官員壓榨農民太甚,被逼而反,實在情有可原。於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只率領很少的人去張嬰兵營,在以武力威脅的同時,力陳自己絕不會對起義軍橫加殺戮,只希望他們歸順朝廷。

在張綱軟硬兼施的壓力下,張嬰坦誠相告:“我們只是荒野愚人之後,沒有途徑讓朝廷瞭解我們的苦難,又實在不能忍受貪官汙吏的壓榨,這才聚眾造反,我們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活命而已。看看我們的處境,真與遊動在鍋裡的魚兒一樣,活不了多長時間。我們願意歸順朝廷,從此安分守己。”

後來,張嬰果不食言,真的帶領部分軍隊向官府投降。

標籤: 寓言故事 成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yuyan/gushi/5gxn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