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散文精選 >優秀散文精選 >

遊子讚美中秋節的散文隨筆

遊子讚美中秋節的散文隨筆

中秋寄託了多少人的思鄉之情,月也是古今外詩人常頌之物。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遊子讚美中秋節的散文隨筆,以供大家參考。

遊子讚美中秋節的散文隨筆

遊子讚美中秋節的散文隨筆篇一:月明中秋話團圓

作者:若梅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佳節臨近,思念濃,歸鄉情切,心似箭。

每逢佳節倍思親。曾幾何時,中秋,以她別樣的風韻,賦予人們多少美妙的暢想。

臨近中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一輪圓月。看那圓圓的月亮,似乎滿載著親人團聚的其樂融融,也懷揣著遠隔千里的離愁別緒。如鼓滿了詩情畫意的帆,遨遊在廣袤、幽藍的中秋夜空。

古今的人們,已習慣了將滿滿的思念與祝福,遙寄於中秋的故鄉或有著自己牽念的遠方。隔著遙遠的時空相互對月傾訴。這一天,人們對著圓圓的月亮,品著圓圓的月餅,吃著圓圓的湯圓,連那思念的情懷也是圓圓的。圓圓的月亮,寄託著人們多少美滿生活的夢想。

——於是,人對於月亮,總是情有獨鍾。

俗話說:年怕仲秋月怕半。寓意到了月半或中秋,那一月或一年所剩下的光景不多,稍縱即逝。

年年中秋過,一歲一中秋。寒來暑往,我已於人世間渡過了幾十個中秋節了。而中秋留給我的,既有其樂融融的溫暖,也有掠人心肺的寒涼。那一輪一輪的印跡,似年年不變的月光,重疊一處。歲月寒暖有痕,而月亮絲毫不改當年。

小時候,每個節日對我們來說都是新鮮的。那種節日特有的氣氛讓人很容易從中捕捉到一種舒服的感覺,那是一種溫暖和幸福。一如中秋,除了有皎潔的月光,香甜的月餅和湯圓,最讓人陶醉的還是一家人圍坐一起有說有笑的情景。

記得那一年的中秋節,趕上連陰雨天氣。我和弟弟都上中學了,那天剛好是星期六。上午最後一節沒上課,老師就放假讓我們回去過中秋。和所有的同學一樣,我們冒著綿綿細雨趕路,衣服溼了,心裡卻充滿了節日的歡快。走在已離家不遠的田間小路上,我發現沉甸甸的稻穗站在田裡卻冒出了長長的嫩芽,白乎乎的像一個個白鬍子老頭兒。因下雨無法收割,許多熟透的稻子倒伏在泥水裡,長成了青青的秧苗兒。看見這些,我樂滋滋的心在下沉,高興勁兒一下跑到爪哇國去了。回到家裡,已經快過中午飯時刻了,轆轆的飢腸早按捺不住那美美飽餐一頓的渴望,伸手揭開鍋蓋,竟是一片冰涼。心情也跟著降到冰點。弟弟一屁股做到小凳子上,像個洩了氣的皮球。我一轉身,見門後邊堆著一把老豇豆。o(︶︿︶)o唉,只好開始整理,準備做飯。雖說路上見到的情景讓我已有思想準備,但多少還是有些失落。不一會兒,穿著蓑衣、戴著斗笠的父母,先後回來了。父親揹著把鐵鍬,母親兜著一兜兒沒能曝出棉花的棉桃。他們的臉色也像這天色一樣陰沉,似乎忘了今天是中秋節了。

到了晚上,母親還是煮了包餡的湯圓,又煮了些花生,我們幫著忙乎,氣氛逐漸活躍起來。心情一輕鬆下來,我和弟弟一邊幫助做事情,一邊講些學校裡的小趣事,雖然因豐收無望,父親的心情有些沉重,聽到我們說的高興時,也不覺露出微笑。就這樣,在煤油燈下,我們一家人談笑風生的渡過了這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那個中秋節,雖然沒有豐收的憧憬,沒有圓圓的月亮,但有親人團聚的歡聲笑語,心裡就有個圓圓的夢想,夢裡依然有月光皎潔。

往昔歲月裡,那些有月的中秋,總能賦予節日以別樣的滋味。

辛勞的父母親還在田間忙碌。我領著有些睡意朦朧的弟弟妹妹,走在迎向父母的田埂上。圓圓的月亮在我們的頭頂上晃悠悠的,像是喝醉了酒。一個趔趄,我險些跌倒,嚇走了瞌睡,我帶頭唱起了兒歌:月亮走,我也走,我幫月亮提巴簍,巴簍巴,撿棉花,棉花殼,磕菱角,菱角彎,彎上天······。調皮的小妹接著改了詞兒的唱下去:······巴簍巴,撿棉花,棉花殼,扎我腳,哎唷哎唷疼死我······惹到我們都笑了。

光滑的打穀場上,父親趕著老牛正打場。圓圓的月亮下,圓圓的石輾隨著老牛轉著圓圓的圈,在一大片鋪撒成圓形的厚薄均勻的稻把子上,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父親走在中間抖動著牛繩兒不時的催趕。他一會兒抓起一把稻穗摸索著,那眯縫的雙眼似乎在陶醉於一個圓圓的夢裡。

門前的空地上,我們和母親圍坐一圈,中間的一張凳子上放著圓圓的簸簯,我們邊說笑邊掰棉花。一會兒母親拿來她自己沒吃的月餅掰開幾瓣分給我們,其實我們都已經吃過了,只有父母親沒顧得上吃。我知道母親自己吃什麼都捨不得,就說:“聽說吃月餅就是講究團圓什麼的,那就不能分開吃的啊。”母親笑了:“你們一人一瓣,就得要大家的合起來才是團圓的”。

多年來,母親的話一直讓我記憶猶新。在父母親的心裡,一個人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大家的美滿才是他們心裡的圓滿。兒女們能夠聚在一起,享受天倫是他們最大的欣慰。

若干年後,作為他們的兒女,我們已各自離開了父母,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兒女,做為父母的我們,更加感受到兒女繞膝的那份天倫之樂是多麼的珍貴。中秋,也是可以讓人銘記和寄託著無數美好願望的、那麼一個曼妙無比的形式。

其實,陰晴圓缺,月本無心,有心悲歡的,依然是人。月亮,每個月都圓,圓了又缺。她的圓缺有序,絕不會因人的悲喜而改變。而出於人的某種情節,中秋的月圓,被一廂情願的人們賦予了更多人為的感情色彩。

中秋夜,又是那漫長思念之路上的一個燈火通明的驛站。多少疲憊的思念,於今夜爬出沉睡的視窗,在如水月光下被點燃,任傷口泛出嫣紅,復甦著鑽心蝕骨的疼······。

那一年的中秋,月光下,我再也不能看到小女兒那圓圓的笑臉兒。我的心被殘忍的掰了一個豁口,鮮血橫流,而月亮依然圓圓的,圓圓的高掛頭頂。在別人的眼裡她是圓滿的、美麗的,而在我看來,她是那麼的冷漠,像一個風乾淚水的眼睛,那麼焦灼,心被刺得生生的痛······。

記憶被翻得一片凌亂,多事之秋的往昔,不堪回首。小女兒天真爛漫的年華里,有關於她的中秋,屈指可數。我努力的搜尋,尋找哪一處的中秋月華,留下了有關於她的故事。一做起事來就會廢寢忘食的我,甚至不曾在月光裡,給她講一段關於中秋的神話······

如果可以···,現在的她,已經是豆蔻年華,許多中秋的故事,有關思念,她該會懂。明月千里寄相思,可這一份思念,我該寄往何方?因為那是月光也去不了的地方啊!······一句淡淡的“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涵蓋了多少撕裂的心痛,和多少無奈的感傷。人圓心圓,月才更圓。心若缺,即使明月高掛,也只是一地月光慘淡······。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人們心裡早已不再奉頌那種“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似的孝道。好兒女志在四方。為了學業、為了事業,兒女們終有一天要有他們自己的天空。為了生活,夫妻們不得不天各一方。為了不同的理想,朋友們也會各奔東西。可是不管走到哪裡,只要是月光照得到的地方,我們就能夠得知彼此安好。天涯海角,無須朝夕相處,有月光照耀的地方,我們同觀一輪明月,雖人隔千里,息息相通的心,卻是圓如滿月。

唯如“但願人長久”,方得“千里共嬋娟”。月滿中秋佳節夜,願普天之下的人們,心有明月長團圓。

遊子讚美中秋節的散文隨筆篇二:那一年,中秋節

今年是多少年來,月亮最圓的一個,在十五日這一天。大多都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電視上還播出了幾個最佳的賞月地點。春看春花秋看月,春祭日,秋祭月。都是說的秋天是賞月的最好季節。明月之夜,對月明心,遙寄相思。不是隻有文人才有的心情,只是普通人說不出罷了。誰沒有那放在心中的沒有人知道的往事。許多年過去以後,才忽然發現,那心中的往事,並沒有忘記,而是把它放在了心底。那過去的記憶已成永遠。那失去的永遠不再回來,看看現在誰人不是一樣的生活。

在這美好的月夜,能有三兩個知己,說著那過去的第一次才說出的心中祕密,現在也已經不再面紅心跳了。如再有一杯美酒幾樣小菜,在背上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才真正理解了詩人,對月感慨的思念之情。如能有一兩句自己的感慨詩句,就更有人在畫中在詩中的意境了。那心情就更是不一樣了。

這樣的胡思亂想,望著那圓如銀盤的明月,無雲、無風、又無聲,只有三兩顆星還在天空中停留,那些小的星星早羞得無影無蹤了。在這美好的月夜,我又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一箇中秋節。

那還是我上“抗大”(高中)的時候,在學校裡過得唯一的一箇中秋節。也是這樣的月明星稀,無雲無風,一個銀盤一樣的月亮高高的掛在空中。就是這樣的美好的月夜,我們誰也沒有心情欣賞。都是那一句無影的話鬧得我們沒有了心情。

早上放學的時候,有學生說今天是八月十五,大夥要給學生改善生活。說是大夥實際上就一個大灶臺,一口大鍋,灶臺離地有一尺多高,灶坑在地下。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的鍋,還有幾層籠屜,是用來給學生透熱饃用的,也就只有幾間破房子,也沒有吃飯的地方,都是拿回宿舍去吃,男生怕麻煩,也有的就在外邊吃了。女生都是拿回宿舍來吃。學生的饃都是從家裡自己用籃子背來的。一天吃幾個,一個星期吃多少個都是有數的。大多是一個宿舍裡的,四五個學生一個網兜裝在一起,再拿到伙房去,放在籠屜裡去熱透,那鍋裡的透饃水就是我們的茶。有好幾次女生的饃,都被那些素質差的男學生拿走了,回去只好吃涼饃。最好的菜就是自制的醬豆,和一些鹹菜,或者是買的那大疙瘩鹹菜。這事情被老師知道了以後,在週會上,我們的班主任老師,特地的講了這個事情。說那學生真是厚臉皮,吃了女生的饃就不覺得羞愧。同學本來就應像兄弟姐妹一樣,現在你們不知道,等將來走上社會的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同學的友誼,是你一生中最純潔,最不能忘的情誼,這情誼是你一生最難得的資本,回過頭就知道這情誼是多麼的珍貴。

今天是八月十五,大夥改善生活。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上午放學,還是男生跑得快,等他們都打好飯走了之後。女生才去到伙房,那伙房裡的師傅早給女生打好放在了一邊。女生就連盆端回了宿舍,是豬肉燉粉條和冬瓜,還真有幾片肥肉飄在上面。也真有一點肉味的感覺。同學也很高興的過了一個美好的中秋節。

可是,下午放學,有人說,上午的冬瓜湯裡有死老鼠。有同學說,如果有死老鼠,老師也吃了,如果有死老鼠,大夥的師傅能看不見,還能讓老鼠在鍋裡再遊一會兒,才撈出來嗎,不會的,這又是造謠的。就是這不知是真是假,半信半疑,最讓人難受。知道是假也就不相信了,知道是真也就相信了。所以就怕真假難辨的話,有時真話能成假話,假話也能讓人相信是真話。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有女生晚飯沒有吃,下晚自習就不得不再吃涼饃。反正有學生的饃叫老鼠啃過,學生的饃都是頭天晚上,就送到伙房裡,放在那籠屜裡,第二天早上好熱了,不耽誤學生的上課時間,如果早上再去送就要起的很早的,所以學生都是在頭天晚上就送過去。

死老鼠的陰影,讓人沒有了心情,這如水的月光,明鏡一樣的月亮,也沒有了心情欣賞。沒有云也沒有風,也看不見星星,涼涼的夜少了許多的詩情,少了許多的好心情。所以有時候挑剔,也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才去挑剔的,如沒有了挑剔的條件存在,你也就不會去挑剔了。就像我們晚上吃涼饃一樣,你不吃你就讓你難受。這就像一個在獄中的人,他這時唯一的願望就是自由,他對什麼都不會再去挑剔了,你給他吃什麼他就吃什麼。在你別無選擇的時候,也就是你的最好的選擇。也不會去奢求的更多了。

看著這那明月如明鏡一樣的掛在天空,也是無風無雲,只有三兩顆星星在,也沒有了星光,月光灑在地上,真像下了一層霜,靜靜的夜空

使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三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的詩句,這時也才真正理解了毛主席的心情。也才真正的懂得了人生短暫去無回,這是萬古不破的真理。人生的一切恩怨情仇都如過眼煙雲恍如隔世。一切的得失都是空空如也,淡泊一切錢權財色,一切隨心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遊子讚美中秋節的散文隨筆篇三: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是親人相聚、團團圓圓的月亮;是碩果累累、喜慶豐收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是一年中劃下的最圓滿的句號。春天撒下的每一粒種子,現在都實現了願望。昨天的汗水變成了今天的收穫。

丹桂輕吐的香氣,合著田野莊稼收割後的芬芳陣陣飄來,把月下的每一株花草和每一滴露珠都薰香了,一切都被馨香的空氣漂洗過,營造出了這恬靜舒心的中秋月夜。

月亮從東山頂剛剛露出笑臉,家家戶戶圓圓的桌上就擺出了各式各樣的月餅和琳琅滿目的水果,擺下了醇厚的美酒和濃釅的香茶,擺開了歡聲笑語和繁花似錦的生活,邀請明月一起分享。

月亮是一位老人,它的年歲比爺爺的爺爺還要老;月亮又是一位年青的姑娘,她有年輕漂亮的嫦娥姐姐相伴,與一代又一代的兒童結下不解之緣,她永遠年青。

從古到今,人們為月亮撰寫了數不清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離不開嫦娥,離不開天真的孩子,月亮也就成了媽媽的故事籮,裡面裝滿了媽媽講不完的故事。

小時候,在鋪墊了厚厚月光的草坪上,在灌滿月光池塘旁邊的龍樹下,在月光彩繪的土屋頂上,都留下了媽媽一個又一個奇美誘人的故事。

每逢皓月當空的夜晚,嫦娥姐姐都要從華麗的月宮中走出,領著我們情不自禁地走進媽媽的故事裡。媽媽清空白天的煩惱,進入瞭解脫一切束縛的甜蜜之中,給我們講一個又一個迷人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一個又一個孩提天真的夢,我們常常摟著這些夢甜甜地入睡。

穿過城中的波光粼粼的小河,從遠古流來,流向永遠。這是一條長長的故鄉理想永不終斷的思緒,月亮常常追隨著它一起構思和展望未來。

今夜,小河又帶著一河的月光從小城出發,去照亮遠方,照亮世界。

還真想到月亮上去看看,那美麗動人的月光是怎樣發出來的?

猛地想起媽媽曾經說過,每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滿天閃閃的星星都集中到月宮裡去團圓,才凝聚成了這無比浩瀚、無比明亮、無比美麗的月光。

抬頭細細地觀看,忽然之間在月亮裡發現了你,發現了我,發現了他。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年年的今夜,都要在月中歡聚,在月中團圓,月亮才有這麼浩瀚、這麼明亮、這麼美麗的月光。

今夜,明淨的月亮又是懸掛在天空的一面鏡子,照著大地景色俊秀的山河。看啊!鏡中繁華的城市有多美!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條條街道和車流燈光璀璨,閃爍在高樓大廈和小河兩岸樓臺亭閣的霓虹燈流光溢彩。還有奼紫嫣紅的街心花園和碧草如茵的人工草地……那就是我們生活的家園,那棵高大挺拔的桂樹,不就是廣場中央的那一棵嗎?

月中的一切都是從故鄉搬上去的,所以月亮才那麼美麗動人。

年年的今夜,天上人間都合併在了一起!

※本文作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jingxuan/youxiu/86v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