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散文精選 >散文精選欣賞 >

關於美食的散文隨筆(精選36篇)

關於美食的散文隨筆(精選36篇)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那麼關於美食的散文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美食的散文隨筆,歡迎閱讀!

關於美食的散文隨筆(精選36篇)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

提到美食,滿是色香味,盡是形意養。

曾幾何時,美食於我並無概念,僅是鍾情的那個食物而已。印象裡,回家吃到媽媽做的可口飯菜,爸爸騎車帶我去趕會吃到的肉包子,學校餐廳裡打到美味的蛋炒飯,大學宿舍裡乳山舍友帶來的薰鮁魚、臨沂舍友帶來的煎餅、惠民舍友帶來的紅富士蘋果……我的美食概念大都停留在這些點上了。也正是這些美食串起了家人、朋友對我的愛,很無私,很溫暖。

斗轉星移,美食於我又多了份責任。因為我已為人妻、為人母,更希望把自己對家人、對生活的愛落實到餐桌上的一粥一飯、一湯一菜之中。尤其為了讓孩子能夠吃的營養健康,我把研究美食當做一門課程來對待,手機裡的豆果美食成了我的最佳搭檔,按照上面的食譜要求,收集食材,置備廚具,進行試做,成功做出了可愛的小貓豆沙包、美味的烤翅、糖醋排骨……只為奉上我的母愛,能夠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轉眼當下,美食作為一種文化,在我們這個和平美好的時代裡被徹底放大了出來。從大手筆的《舌尖上的中國》,到廚藝比拼類、美食養生類節目紛紛搬上熒屏,美食的故事、美食的樂趣娓娓道來,美食的方法、美食的營養傳播出來,用美食講述百味人生,用美食講述中國故事,美食節目已成了人們追逐的熱點,成了傳播中國特有文化的最佳途徑,成了中國軟實力的特有體現。“因為愛中國美食,所以更愛中國”悄然興起。

此情此景,思緒再次飄飛。怎會忘記那個小米加步槍的抗戰年代、那個一口炒麵一口雪的艱苦卓絕,正是革命前輩們憑藉不怕吃苦、勇於拼搏、敢於犧牲的精神換來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換來了這個可以安享美食的時代。至此,美食有了另一種詮釋,美食是一種讚美,讚美革命先輩的偉大功績和崇高精神;美食是一種致敬,致敬革命先輩的艱苦奮鬥和犧牲精神。唯有安享美食,不忘致敬。

我愛美食,愛美食傳遞的愛,更愛我們這個安享美食的偉大時代。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

春末夏初,我們這裡的大山林間,杜鵑花如火焰般般燦爛。在它的四周,常會有一些長滿黃綠小葉的灌木,那就是斑鳩樹。斑鳩樹如同畫師往紅色幕布上灑下幾塊黃綠的水彩。但是它的樹葉雖不大,極像杏葉,卻是粉嫩的、綠得發亮的,散發著一種成熟的、誘人的芬芳。那種清香味很獨特,隔老遠都能聞到。倘若你摘一片葉兒在嘴裡嚼嚼,竟然是又粉又嫩又糯,清香得使你心醉。

關於斑鳩樹,老輩人還給我們留下了一段美妙的傳說。說是在遠古“洪水淹天”的時候,由於洪水淹得太久,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動物都幾乎全部滅絕,連地上生長的植物都被浸泡死了。唯有生長在我們大巴山地區高山一帶的灌木叢裡,有一種生命力極強的小樹依舊存活。洪水退後,它第一個迎著春風發了芽。偏偏有一對相依為命的美麗斑鳩,也躲過了洪水劫難。這些最先生根發芽的灌木叢,就成了這對斑鳩棲息的地方,綠色的樹葉也就是它們唯一可吃的食物。這對斑鳩就在這種樹上棲息,繁衍出許多子孫。原來,這種樹葉是觀音菩薩有意賜給這對情侶斑鳩延續生命、繁衍後代的魔樹。傳說歸傳說,而愛唱“姑姑滴水,姑姑滴水”的斑鳩絕不會吃這種葉,其樹葉及樹形也同愛吃穀物的斑鳩鳥無絲毫聯絡,可它偏是流傳下來的芳名,就叫斑鳩樹。

到宋高宗時,國運不濟,災荒戰亂不斷,老百姓缺衣少食,生活艱難。有個老人為了尋找食物。就想到把斑鳩樹葉做成豆腐來食用。老人翻山越嶺,摘回一籃子斑鳩樹葉,先用開水把樹葉焯一下撈起,用包袱將其裹緊,使勁地擠出綠色的粉汁。這種樹葉粉汁富含葉綠素和蛋白澱粉,所以能做豆腐。等擠完了汁,用柏樹枝燒灰泡水,摻入斑鳩葉汁水中。那是一種很好的鹼性物質,沒有它,這些粉汁就不能夠凝固。老人將凝固的粉汁拌上鹽巴和辣椒,竟然很是可口。於是做斑鳩豆腐的手藝就傳開了,斑鳩豆腐拯救了一方饑民,成為人們喜愛的食物。後來人們不斷總結技術,提出做斑鳩豆腐時“草木灰的分量要特別注意,多一點味道不好,少一點則不易凝固,特別考人用的就是火候。”這手藝也從老人手裡一代一代傳授到如今。山裡的人們不僅覺得製作斑鳩豆腐可以增收,也是更不想丟了老祖宗留下的手藝。

斑鳩葉豆腐做好了,色如碧綠的翡翠,晶瑩剔透。加上一些麻辣調料把它涼拌起,再點綴上幾絲絲紅辣椒,“萬綠叢中一點紅”,既好看有富有意境!斑鳩葉豆腐,色香味俱全,富有獨特的清香、清涼,爽快的味道,是一種稀有、天然、綠色的美味佳餚。夏季吃它,不僅滋補健身,還能消暑解渴。

??如今,這道民間的美食已進入大小城市,成為餐館的最引人的小吃。儘管取的名字有所變換,有叫“醃菜涼粉”的,有叫“翡翠豆腐”的,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那鄉野間,令人難忘的斑鳩葉豆腐。

斑鳩葉豆腐-----難忘的山中美食。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3

食人間美味,品百味人生。美食,味味不同,從美食中不僅能品出人生百味,還能品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發展情況。而就是這樣一種能夠反映社會發展的中華美食遇上安全問題,無疑是社會風氣遭到了嚴重的抨擊。

食有五味,酸、甜、苦、辣、鹹。從酸之味中,品出了為大國崛起而堅持的辛酸與不易;從甜之味中,品出了國家每一步發展的輝煌與喜悅;苦之味,象徵著為國民自由的鬥爭與艱苦;辣之味,代表著中華人民的熱血與激情;鹹之味,警戒著國家要時時小心,虛心謹慎。中華美食,最講究耐心,一道菜,從火溫到擺盤,步步都是學問,環環都是傳統。只有掌勺的人把握準確的技巧,並且有足夠的耐心,才可能做出一盤好菜。復興中華,拼的就是忍耐與堅持。若不是14年的忍耐,我大中華恐早已灰飛煙滅;若不是千百年的堅持,中華文化之精粹、傳統文化之美德,怕早已不得傳承。中華美食就像是一面立體的鏡子,美食的本身和美食的傳承都是對當代社會的真實寫照。中華人民堅守傳統,千百年來永不變。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快,食品的加工也是越來越簡化,其中就有不少商家看中這一機會,各種速食品、快餐橫空出世,從而引發一大波食品安全問題。這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速度加快。而另一部分就純屬風氣問題,當各種食品中毒事件出現,群眾譁然,然而這些事情卻沒有停止發生過。食品安全問題正在間接嚴重影響著我國的社會風氣,中華傳統的傳承令人堪憂。

而就是如此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傳承到了現在這個社會,撞上了“臭名昭著”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同樣難逃一劫。中華美食的烹飪,步步相接,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最後菜品的色香味。而食品安全問題,在選材上就可以破壞了這一整道菜。拋開口感的問題不談,單是食品安全問題會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就足以讓人們對食物心存顧忌,中華美食難以得到傳承。也就是說,如果社會風氣出了問題,再怎麼發展也是於事無補。

中華美食豐富多彩,食品安全問題卻是層出不窮;

傳統精神堅守不變,文化道德傳承卻是令人擔憂;

中國社會發展迅速,不良的社會風氣卻會使我大中華的璀璨輝煌蕩然無存。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4

千年古鎮----東平位於政和縣西北部,在武夷山脈的金峰山腳下。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我們從東平中學畢業已25年了,大家在外工作或經商,難得回家鄉的我們將此次同學聚會首選放在東平,午餐就設在東平芳香酒店。大家圍席而坐,只聽一聲吆喝:“小胳來了!”好客的店主為我們特地準備了橙黃晶亮的小胳擺上圓桌,頓時同學們你一塊,我一塊地夾著小胳放入自己的嘴裡,邊嚼邊說好久沒吃到這麼地道的小胳了,當時小胳味兒還留在我們的記憶中,歡快的氣氛溢滿席間。讓闊別家鄉25年的我們真正領略家鄉風味,溫馨故里人情。 大家本是土生土長的東平人,雖吃著小胳,可都沒人知道東平小胳的製作歷史起源於哪個朝代,誰也說不清,但大家都清楚知道爽口香甜的東平小胳是家鄉---東平古鎮最具特色的小吃。其歷史悠久。據店主介紹,小胳的製作過程非常講究。制餡是個關鍵,首先將新鮮的厚肉白平鋪在砧板上,然後用鋒利的菜刀慢慢將肉白剁成肉醬,再盛入大盆中,加入地瓜粉,(如用蕨粉則更滑,但現在已很少有蕨粉了,大家目前都用地瓜粉代之)及適量白沙糖(根據個人口味加量)後用力攪拌均勻,放置一旁醃製待用;其次就是烙蛋皮,要將鴨蛋(雞蛋)打在菜盆中,加適量的清水、鹼,再用筷子將蛋打勻,等鍋七分熱時,用豬油潤好鍋,再將打勻好的鴨蛋十分均勻地在鐵鍋中淋個來回,烙蛋皮可是技術活,烙成的蛋皮要薄如紙的圓蛋皮,起鍋後的蛋皮一張張地疊放在圓圓的笊籬(農村一種撈飯的工具)背面上攤平;然後就把拌勻醃製好的肉餡放入蛋皮中間,將其捲成的方狀條形,包好蛋皮,這時小胳就初步成形了,最後小心翼翼地將初步成形的小胳放入木製蒸籠中,用猛火蒸上一小時。期間要用牙籤在每一條小胳上插幾個小孔(目的是讓小胳蒸得更加熟透),出籠後的小胳斜切成小方塊,然後如花瓣狀地擺在瓷盤上,那色澤橙黃鮮亮的小胳因品相好,香氣逼人,十分誘人。取上一片小胳放到嘴裡,其味道鮮嫩爽口,清香甘甜,油而不膩。此時你恨不得將全盤小胳唯我獨食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東平有個傳統的習俗,那就是好客的東平人民無論是遠方的客人到來還是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酒桌上必不可少的第一道菜就是小胳。

記得年幼時,大家經濟條件有限,當時大人去喝酒時,桌上每人一塊小胳,但那時大家都捨不得吃,總會各自將自己的那份小胳小心翼翼的用紙包好捎回家給家中的小孩。我們兄妹四人每次將父母帶回的那塊香氣十足小胳立即瓜分了,其實每人也就那麼一小口,還不夠塞牙縫呢。那時我們畢竟是小孩,因口饞,總想著自己的嘴裡,沒有顧及父母,總沒讓父母也嚐嚐小胳的美味,如今回想起來,心中不免有些內疚。東平小胳正因其口感爽滑、甘甜、清香,其獨特風味也吸引八方食客慕名而來。

如今在城裡的市場上雖也銷售小胳,都打著“東平小胳”的品牌,但這些小胳已“作假了”。作為地道的東平人,只要一看就知道那小胳不是正宗的東平小胳了,其主要是製作時放入地瓜粉太多了,但“作假了”的小胳切成片雖不明朗透明,但吃起來不會那麼油膩,城裡人還是比較喜歡。

朋友,要想吃到正宗的東平小胳,那還是得去東平,好客的東平人一定會為你端上那色澤橙黃鮮亮的小胳來招待你,讓你一飽口福。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5

豆腐點得比較老的,為北豆腐。聽說張家口地區有一個堡裡的豆腐能用秤鉤鉤起來,扛著秤桿走幾十里路。這是豆腐麼?點得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為豆腐腦。比豆腐腦稍老一點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腦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壓緊成型,是豆腐乾。

卷在白布層中壓成大張的薄片,是豆腐片。東北叫幹豆腐。壓得緊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頁或千張。

豆漿鍋的表面凝結的一層薄皮撩起晾乾,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鄉則簡單地叫做皮子。

豆腐最簡便的吃法是拌。買回來就能拌。或入開水鍋略燙,去豆腥氣。不可久燙,久燙則豆腐收縮發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裡的上上品。嫩香椿頭,芽葉未舒,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燙,梗葉轉為碧綠,撈出,揉以細鹽,候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以南豆腐為佳),下香油數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頭只賣得數日,過此則葉綠梗硬,香氣大減。

其次是小蔥拌豆腐。北京有歇後語:“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見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拌豆腐特宜小蔥,小蔥嫩,香。蔥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減。我和林斤瀾在武夷山,住一招待所。斤瀾愛吃拌豆腐,招待所每餐皆上拌豆腐一大盤,但與豆腐同拌的是青蒜。青蒜炒回鍋肉甚佳,以拌豆腐,配搭不當。北京人有用韭菜花、青椒糊拌豆腐的,這是侉吃法,南方人不敢領教。而南方人吃的松花蛋拌豆腐,北方人也覺得豈有此理。這是一道上海菜,我第一次吃到卻是在香港的一家上海飯館裡,是吃陽澄湖大閘蟹之前的一道冷盤。北豆腐、松花蛋切成小骰子塊,同拌,無薑汁蒜泥,只少放一點鹽而已。好吃麼?用上海話說:蠻嶄格!用北方話說:旱香瓜——另一個味兒。鹹鴨蛋拌豆腐也是南方菜,但必須用敝鄉所產“高郵鹹蛋”。高郵鹹蛋蛋黃色如硃砂,多油,和豆腐拌在一起,紅白相間,只是顏色即可使人胃口大開。別處的鹹鴨蛋,尤其是北方的,蛋黃色淺,又無油,卻不中吃。

燒豆腐大體可分為兩大類:用油煎過再加料燒的;不過油煎的。

北豆腐切成厚二分的長方塊,熱鍋溫油兩面煎。油不必多,因豆腐不吃油。最好用平底鍋煎。不要煎得太老,稍結薄殼,表面發皺,即可剷出,是名“虎皮”。用已備好的肥瘦各半熟豬肉,切大片,下鍋略煸,加蔥、姜、蒜、醬油、綿白糖,兌入原豬肉湯,將豆腐推入,加蓋猛火煮二三開,即放小火咕嘟。約十五分鐘,收湯,即可裝盤。這就是“虎皮豆腐”。如加冬菇、蝦米、辣椒及豆豉即是“家鄉豆腐”。或加菌油,即是湖南有名的“菌油豆腐”——菌油豆腐也有不用油煎的。

“文思和尚豆腐”是清代揚州有名的素菜,好幾本菜譜著錄,但我在揚州一帶的寺廟和素菜館的選單上都沒有見到過。不知道文思和尚豆腐是過油煎了的,還是不過油煎的。我無端地覺得是油煎了的,而且無端地覺得是用黃豆芽吊湯,加了上好的口蘑或香、竹筍,用極好秋油,文火熬成。什麼時候材料湊手,我將根據想象,試做一次文思和尚豆腐。我的文思和尚豆腐將是素菜葷做,放豬油,放蝦籽。

虎皮豆腐。切大片,不過油煎的燒豆腐則宜切塊,六七分見方。北方小飯鋪裡肉末燒豆腐,是常備菜。肉末燒豆腐亦稱家常豆腐。

燒豆腐裡的翹楚,是麻婆豆腐。相傳有陳婆婆,臉上有幾粒麻子,在鄉場上擺一個飯攤,挑油的腳伕路過,常到她的飯攤上吃飯,陳婆婆把油桶底下剩的油刮下來,給他們燒豆腐。後來大人先生也特意來吃她燒的豆腐。於是麻婆豆腐名聞遐邇。陳麻婆是個值得紀念的人物,中國烹飪史上應為她大書一筆,因為麻婆豆腐確實很好吃。做麻婆豆腐的要領是:一要油多。二要用牛肉末。我曾做過多次麻婆豆腐,都不是那個味兒,後來才知道我用的是瘦豬肉末。牛肉末不能用豬肉末代替。三是要用郫縣豆瓣。豆瓣須剁碎。四是要用文火,俟湯汁漸漸收入豆腐,才起鍋。五是起鍋時要撒一層川花椒末。一定得用川花椒,即名為“大紅袍”者。用山西、河北花椒,味道即差。六是盛出就吃。如果正在喝酒說話,應該把說話的嘴騰出來。麻婆豆腐必須是:麻、辣、燙。

昆明最便宜的小飯鋪裡有小炒豆腐。豬肉末,肥瘦,豆腐捏碎,同炒,加醬油,起鍋時下蔥花。這道菜便宜,實惠,好吃。不加醬油而用鹽,與番茄同炒,即為番茄炒豆腐。番茄須燙過,撕去皮,炒至成醬,番茄汁滲入豆腐,乃佳。

砂鍋豆腐須有好湯,骨頭湯或肉湯,小火燉,至豆腐起蜂窩,方好。砂鍋魚頭豆腐,用花鰱(即胖頭魚)頭,劈為兩半,下冬菇、扁尖(醃青筍)、海米,湯清而味厚,非海蔘魚翅可及。

“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鄉菜。豆腐切成指甲蓋大的小薄片,推入蝦子醬油湯中,滾幾開,勾薄芡,盛大碗中,澆一勺熟豬油,即得。叫做“汪豆腐”,大概因為上面泛著一層油。用勺舀了吃。吃時要小心,不能性急,因為很燙。滾開的豆腐,上面又是滾開的油,吃急了會燙壞舌頭。我的家鄉人喜歡吃燙的東西,語云:“一燙抵三鮮。”鄉下人家來了客,大都做一個汪豆腐應急。周巷汪豆腐很有名。我沒有到過周巷,周巷汪豆腐好,我想無非是蝦子多,油多。近年高郵新出一道名菜:雪花豆腐,用鹽,不用醬油。我想給家鄉的廚師出個主意:加入蟹白(雄蟹白的油即蟹的精子),這樣雪花豆腐就更名貴了。(未完)

不知道為什麼,北京的老豆腐現在見不著了,過去賣老豆腐的攤子是很多的。老豆腐其實並不老,老,也許是和豆腐腦相對而言。老豆腐的佐料很簡單:芝麻醬、醃韭菜末。愛吃辣的澆一勺青椒糊。坐在街邊攤頭的矮腳長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餅,夾一個薄脆,是一頓好飯。

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東西,我和幾個作家到四川旅遊,在樂山吃飯。幾位作家都去了大館子,我和林斤瀾鑽進一家只有穿草鞋的鄉下人光顧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豆花只是一碗白湯,啥都沒有。豆花用筷子夾出來,蘸“味碟”裡的作料吃。味碟裡主要是豆瓣。我和斤瀾各吃了一碗熱騰騰的白米飯,很美。豆花湯裡或加切碎的青菜,則為“菜豆花”。北京的豆花莊的豆花乃以雞湯煨成,過於講究,不如鄉壩頭的豆花存其本味。

北京的豆腐腦過去澆羊肉口蘑渣熬成的滷。羊肉是好羊肉,口蘑渣是碎黑片蘑,還要加一勺蒜泥水。現在的滷,羊肉極少,不放口蘑,只是一鍋稠糊糊的醬油黏汁而已。即便是過去澆滷的豆腐腦,我覺得也不如我們家鄉的豆腐腦。我們那裡的豆腐腦溫在紫銅扁缽的鍋裡,用紫銅平勺盛在碗裡,加秋油、滴醋、一點點麻油,小蝦米、榨菜末、芹菜(藥芹即水芹菜)末。清清爽爽,而多滋味。

中國豆腐的做法多矣,不勝記載。四川作家高纓請我們在樂山的山上吃過一次豆腐宴,豆腐十好幾樣,風味各別,不相雷同。特別是豆腐的質量極好。掌勺的老師傅從磨豆腐到烹製,都是親自為之,絕不假手旁人。這一頓豆腐宴可稱寰中一絕!

豆腐乾南北皆有。北京的豆腐乾比較有特點的是薰幹。薰幹切長片拌芹菜,很好。薰乾的煙燻味和芹菜的芹菜香相得益彰。花幹、蘇州幹是從南邊傳過來的,北京原先沒有。北京的蘇州幹只是用味精取鮮,蘇州的小豆腐乾是用醬油、糖、冬菇湯煮出後晾得半乾的,味長而耐嚼。從蘇州上車,買兩包小豆腐乾,可以一直嚼到鄭州。香乾亦稱茶幹。我在小說《茶幹》中有較細的描述:

……豆腐出淨渣,裝在一個小蒲包裡,包口紮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香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蒲包裡倒出來,這種茶幹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這種茶幹外皮是深紫色的,掰了,裡面是淺褐色的。很結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幹”。

茶幹原出界首鎮,故稱“界首茶幹”。據說乾隆南巡,過界首,曾經品嚐過。

乾絲是淮揚名菜。大方豆腐乾,快刀橫披為片,刀工好的師傅一塊豆腐乾能片十六片;再立刀切為細絲。這種豆腐乾是特製的,極堅緻,切絲不斷,又綿軟,易吸湯汁。舊本只有拌乾絲。乾絲入開水略煮,撈出後裝高足淺碗,澆麻油醬醋。青蒜切寸段,略焯,五香花生米搓去皮,同拌,尤妙。煮乾絲的興起也就是五六十年的事。乾絲母雞湯煮,加開陽(大蝦米),火腿絲。

我很留戀拌乾絲,因為味道清爽,現在只能吃到煮乾絲了。乾絲本不是“菜”,只是吃包子燒麥的茶館裡,在上點心之前喝茶時的閒食。現在則是全國各地淮揚菜系的飯館裡都預備了。我在北京常做煮乾絲,成了我們家的保留節目。北京很少遇到大白豆腐乾,只能用豆腐片或百頁切絲代替。口感稍差,味道卻不遜色,因為我的煮乾絲裡下了乾貝。煮乾絲沒有什麼訣竅,什麼鮮東西都可往裡擱。乾絲上桌前要放細切的薑絲,要嫩姜。

臭豆腐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我在上海、武漢都吃過。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毛主席年輕時常去吃。後來回長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說了一句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這就成了“最高指示”,寫在照壁上。火宮殿的臭豆腐遂成全國第一。油炸臭豆腐乾,宜放辣椒醬、青蒜。南京夫子廟的臭豆腐乾是小方塊,用竹籤像冰糖葫蘆似的串起來賣,一串八塊。昆明的臭豆腐不用油炸,在炭火盆上擱一個鐵篦子,臭豆腐乾放在上面烤焦,別有風味。

在安徽屯溪吃過黴豆腐,長條豆腐,長了二寸長的白色的絨毛,在平底鍋中煎熟,蘸醬油辣椒青蒜吃。凡到屯溪者,都要去嚐嚐。

豆腐乳各地都有。我在江西進賢參加土改,那裡的農民家家都做腐乳。進賢原來很窮,沒有什麼菜吃,頓頓都用豆腐乳下飯。做豆腐乳,放大量辣椒麵,還放柚子皮,味道非常強烈,廣西桂林、四川忠縣、雲南路南所出豆腐乳都很有名,各有特點。腐乳肉是蘇州松鶴樓的名菜,肉味濃醇,入口即化。廣東點心很多都放豆腐乳,叫做“南乳××餅”。

南方人愛吃百頁。百頁結燒肉是寧波、上海人家常吃的菜。上海老城隍廟的小吃店裡賣百頁結:百頁包一點肉餡,打成結,煮在湯裡,要吃,隨時盛一碗。一碗也就是四五隻百頁結。北方的百頁缺韌性,打不成結,一打結就斷。百頁可入臭滷中醃臭,謂之“臭千張”。

杭州知味觀有一道名菜:炸響鈴。豆腐皮(如過幹,要少潤一點水),瘦肉剁成細餡,加蔥花細薑末,入鹽,把肉餡包在豆腐皮內,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許長的小段,下油鍋炸得餡熟皮酥,即可撈出。油溫不可太高,太高豆皮易煳。這菜嚼起來發脆響,形略似鈴,故名響鈴。做法其實並不複雜。肉剁極碎,成泥狀(最好用刀背剁),平攤在豆腐皮上,摺疊起來,如小錢包大,入油炸,亦佳。不入油炸,而以醬油冬菇湯煮,豆皮層中有汁,甚美。

北京東安市場拐角處解放前有一家肉店寶華春,兼賣南味熟肉,賣一種酒菜:豆腐皮切細條,在醬肉湯中煮透,撈出,晾至微幹,很好吃,不貴。現在寶華春已經沒有了。豆腐皮可做湯。燉酥腰(豬腰燉湯)裡放一點豆腐皮,則湯色雪白。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6

世界上有許多不一樣的菜系,不一樣的菜系裡又有許多不一樣的菜。

在杭州,有一種叫做“松子桂魚”的美食,它但是我的最愛啊!每次到外面的酒店、飯店裡去吃飯,這道菜但是必點哦!沒有了這一道菜,好像其他再好吃的菜,都變得沒有味道了。

在很久以前,因為被魚刺刺到了喉嚨,所以那時的我但是不吃魚的,別說一塊了,一“滴”都不可能。

可就在那時,桌上出現了一道黃澄澄的菜,在燈光的照耀下,好像還閃閃發光呢!我一下子就被這道外形靚麗的菜所吸引了。瞧,旁邊還有些兒點綴的小星星――松子呢!這但是讓我大開眼界了。

我稍微夾了一小塊,發此刻那層黃澄澄的皮的裡面,竟然是這麼潔白,給人感覺又嫩嫩的肉啊!我毫不猶豫就把它往嘴裡送。

含在嘴裡的時候,有一股濃濃的味道糊上了我的心上。那味道,然後甜裡帶了點酸味,酸裡又帶了點甜味,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嗯,外面酥酥的,味道濃濃的,又好象是脆脆的。總之,就是美味極了。

而裡面,我已開始還擔心那肉會沒有味道,讓人難以下嚥呢。可吃了下去,才明白原先那肉不僅僅又嫩又滑,該有的味道,一點兒也沒有少啊,甜甜的,酸酸的,真是吃了一塊還不夠,還想要再來一塊呢!

那點綴的小星星――松子,不僅僅又脆又小,味道十足,外面,好像也包裹了一層濃濃的松子鮭魚的味道。

品嚐完,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魚,竟然有這麼入味,這麼好看,這麼美味,這麼完美的魚!我對這道菜的評價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贊!

這可真不愧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啊!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7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節日:春節、植樹節、護士節、中秋節、重陽節,然後每個節日都寄託著人們完美的感情與願望。

而我卻想設計一個美食節,你們肯定有一大堆的疑問吧!哈哈!被我猜中了!。下方讓我來告訴你。

我先設計美食節是因為能吃許許多多的美食。也能品嚐各種新穎的美食。肯定能夠飽口福拉!

我將美食節定在5月10日。為了這個節日我還編了一個故事呢!

故事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被兩座大山封在中間,只有繞很遠很遠的路才能出去,幾乎都是與外界隔離了,所以他們吃的東西都只僅限於一點點,什麼紅薯呀、什麼野菜呀之類的。河裡的魚啊、田裡的米啊,他們別說吃了,見都沒見過……

一天,一個神仙到那裡來遊山玩水,為了不被人發現於是就變成了一位商人。但是他晚上在一戶人家中歇腳的時候才發現,他們那裡吃的東西十分的少。一問了村莊裡的人才明白:那裡的兩座大山使他們與外界隔離了,根本就不明白外面的世界與外面世界的食物,神仙一聽就決定要幫幫他們,他稟明玉帝后,玉帝也很同情他們,就讓大力神去把那兩座大山搬走。啊!大山最後搬走了,但是這位神仙還是覺得缺了點什麼,他仔細一想,好像想到了什麼,朝著遠方飛去,過了一會他帶著十分多的美食回來了。人們十分感激這位神仙,不僅僅幫他們搬走了大山還給他們帶來了這麼多以前沒吃過的東西。於是他們把神仙給他們帶去美食那一天——5月10日定做“美食節”,人們親切的稱這位神仙為“美食仙”……很多年以後這個村莊因美食而聞名就稱這個村莊為“美食村”……

怎樣?不錯吧!

在美食節那天,人們能夠把自我創作的美食與大家分享。這樣美食永遠就會有一片屬於自我的天地了。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8

因為吃牛丸時一口下去就會噴出肉汁,因此才得名……回味著這個名字,我不禁笑了起來,心想:“起名字的人不知從哪兒來的靈感,起了個這樣的名字。”

這時,一個“飛”上天空的麵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帶著好奇心跑了過去。原先是個賣印度飛餅的攤點,一個清秀的小夥子身穿白褂,從桌子上揪下一團麵糰,往旁邊的大理石板上使勁一扔。圓圓的麵糰立刻變扁了,小夥子把扁麵糰慢慢託了起來,開始在手指上飛轉,看的我心驚肉跳,生怕麵餅會掉下來,緊之後他把麵餅往鍋裡一扔。“——”的一聲響,撒點調料,再翻個面,烤個幾分鐘後,一個美味的印度飛餅就“OK”了。

我但是大飽了口福,見到了好吃的就往嘴裡塞,跟不要錢似的。什麼油炸冰淇淋、叫化雞、烤肉串、烤魷魚……平時吃不到的、這天都吃了個夠。最好吃的就要數油炸冰淇淋了。我剛看到這個名字時覺得是個奇談。冰是冷的,油是熱的,還要炸一炸,那冰不都化了嘛!之後我才明白,他們在冰的外面包了一層蛋筒。所以冰才不會化。我買了一個,咬上去外脆內滑,冰還持續著原先香甜可口的味道,真是“極品”啊!

這天我扁著肚子出門,挺著肚子回家。就連在路上還回味著各種美食的味道,然後我期望襄樊天天都有美食節!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9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然後各地都有獨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饃就成了你務必品嚐的佳餚之一。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是很講究的。然後製作時先將優質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你一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通常黃豆打小就能夠了。之後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陝西油潑辣子,一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然後就像一件完美而又傑出的藝術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濛濛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看著看著我彷彿看到羊肉湯變成了大海,粉條就像層層波浪,饃塊的肉片就像星羅棋佈的小島,而翠綠的蔥末就像點綴在小島上鬱鬱蔥蔥的樹木。

羊肉泡饃的香味也十分誘人。那濃郁的香味早就已經隨著熱氣四處瀰漫,它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這時我也顧不上什麼紳士風度,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真是鮮、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蔥末的清香,泡饃的柔軟筋道,油潑辣子的香辣,這就是羊肉泡饃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湯,真是鮮美至極!如果再配以幾顆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湯鮮而不羶,羊肉肥而不膩,泡饃細膩柔軟充滿湯的鮮美和饃原有的香味,粉條爽滑可口,這就是我對羊肉泡饃的評價。一股腦吃完這些,全身發熱,頭上也冒汗了,總之就一個字:“爽!”

羊肉泡饃不僅僅色香味形俱全,歷史也很悠久,也許是因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饃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叫做羊羹。關於它還有一個搞笑的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得志時生活貧困,流落長安街頭。一天,他身上只剩下兩塊幹饃,十分乾硬無法下嚥。一位好心的羊肉鋪店主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碗滾燙的羊肉湯。趙匡胤將幹饃掰碎吃了起來,吃得渾身發熱,飢寒全消,之後他當上了皇帝,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饃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愛,許多國際友人也爭先品嚐,一飽口福。羊肉泡饃已經成為陝西小吃的“代表”。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0

我的家鄉――清江――坐落於溫州樂清,它是一個美麗富饒的沿海小鎮,我們家鄉的特色小吃像天上的星星,數不勝數。但是,要說最有名的,還是三鮮面。

據說,三鮮面原先只有三種配料:白蝦,蛤蜊,牡蠣。之後根據客人對口味的要求,商家又在原先的三鮮面里加上其他一些輔料或一些特色海鮮,但是,三鮮面這個名字還是一向保留了下來。噢,對了,悄悄告訴你,只有我們清江的三鮮面才是正宗的!

我記得有一家三鮮麵館坐落在公園對面的小店附近。有些人,本是專程來買東西的,可經過麵館,每每聞到麵館裡飄出的三鮮面特有的香氣,總忍不住進去大吃一頓。還有些遠方的客人,然後也專門趕過來吃咱們清江的三鮮面。去的多了,無論是誰都會發現,然後麵館不小的店面每次都是“人滿為患”,兩名店主忙的不亦樂乎,三鮮面不僅僅受人喜愛,做法也比較奇特。

首先準備:姜1小塊,雞蛋1個,小黃魚1條,蟶子,白蝦,鰻幹,蛤蜊,牡蠣,蔥,然後小青菜以及其他必要的配料。第一步要做姜蛋。把姜洗淨,去皮,切片,一半切末,一半留著備用;雞蛋攪勻加入薑末,再攪勻,擱在一旁。鍋裡放少許油,小火,煎姜蛋,煎好了拿出來備用。第二步,在鍋裡放油,加薑片,燒6成熱,放小黃魚,之後是鰻幹,煎的顏色有點黃了就放蟶子,姜蛋,老酒,糖。直接加水,再放入白蝦和適量鹽,水開了放麵食,水再次開時加適量味精,放牡蠣,蔥葉,然後小青菜就能夠出鍋了。一口下去,第一個感覺是燙,然後就嚐到了鮮,一口面進肚,就立刻想再來一口,哪管什麼“燙”!

呵呵,動心了吧?我們小鎮永遠歡迎你的到來!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1

小時讀《板橋家書》:“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覺得很親切。鄭板橋是興化人,我的家鄉是高郵,風氣相似。這樣的感情,是外地人們不易領會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買了,咯咯地嚼著。四川有“炒米糖開水”,車站碼頭都有得賣,那是泡著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專業的作坊做的,不像我們那裡。我們那裡也有炒米糖,像別處一樣,切成長方形的一塊一塊。也有搓成圓球的,叫做“歡喜團”。那也是作坊裡做的。但通常所說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結的,是“散裝”的;而且不是作坊裡做出來,是自己家裡炒的。

說是自己家裡炒,其實是請了人來炒的。炒炒米也要點手藝,並不是人人都會的。入了冬,大概是過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篩子,手執長柄的鐵鏟,大街小巷地走,這就是炒炒米的。有時帶一個助手,多半是個半大孩子,是幫他燒火的。請到家裡來,管一頓飯,給幾個錢,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們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齊,沒有零零碎碎炒的。過了這個季節,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著。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裝炒米的罈子是固定的,這個罈子就叫“炒米罈子”,不作別的用途。舀炒米的東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個香菸罐頭。我的祖母用的是一個“柚子殼”。柚子,——我們那裡柚子不多見,從頂上開一個洞,把裡面的瓤掏出來,再塞上米糠,風乾,就成了一個硬殼的缽狀的東西。她用這個柚子殼用了一輩子。

我父親有一個很怪的朋友,叫張仲陶。他很有學問,曾教我讀過《項羽本紀》。他薄有田產,不治生業,整天在家研究易經,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個人用蓍草算卦。據說他有幾卦算得極靈。有一家,丟了一隻金戒指,懷疑是女傭人偷了。這女傭人蒙了冤枉,來求張先生算一卦。張先生算了,說戒指沒有丟,在你們家炒米壇蓋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時就不大相信,算卦怎麼能算得這樣準,怎麼能算得出在炒米壇蓋子上呢?不過他的這一卦說明了一件事,即我們那裡炒米罈子是幾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這東西實在說不上有什麼好吃。家常預備,不過取其方便。用開水一泡,馬上就可以吃。在沒有什麼東西好吃的時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來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點心。鄭板橋說“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說其省事,比下一碗掛麵還要簡單。炒米是吃不飽人的。一大碗,其實沒有多少東西。我們那裡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橋所說“佐以醬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現在歲數大了,如有人請我吃泡炒米,我倒寧願來一小碟醬生薑,——最好滴幾滴香油,那倒是還有點意思的。另外還有一種吃法,用豬油煎兩個嫩荷包蛋——我們那裡叫做“蛋癟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這種食品是隻有“慣寶寶”才能吃得到的。誰家要是老給孩子吃這種東西,街坊就會有議論的。

我們那裡還有一種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鍋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們那裡,餐餐吃米飯,頓頓有鍋巴。把飯剷出來,鍋巴用小火烘焦,起出來,捲成一卷,存著。鍋巴是不會壞的,不發餿,不長黴。攢夠一定的數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來。焦屑也像炒米一樣。用開水沖沖,就能吃了。焦屑調勻後成糊狀,有點像北方的炒麵,但比炒麵爽口。

我們那裡的人家預備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來還有一層意思,是應急。在不能正常煮飯時,可以用來充飢。這很有點像古代行軍用的“糒”。有一年,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還在上國小,黨軍(國民革命軍)和聯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開了仗,很多人都躲進了紅十字會。不知道出於一種什麼信念,大家都以為紅十字會是哪一方的軍隊都不能打進去的,進了紅十字會就安全了。紅十字會設在煉陽觀,這是一個道士觀。我們一家帶了一點行李進了煉陽觀。祖母指揮著,特別關照,把一罈炒米和一罈焦屑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面不知什麼地方一陣一陣地亮著,覺得有點緊張,也覺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衝炒米、泡焦屑度過的。沒有床鋪,我把幾個道士誦經用的蒲團拼起來,在上面睡了一夜。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

第二天,沒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鄉的貧窮和長期的動亂是有關係的。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2

一到下雪天,我們家就喝鹹菜湯,不知是什麼道理。是因為雪天買不到青菜?那也不見得。除非大雪三日,賣菜的出不了門,否則他們總還會上市賣菜的。這大概只是一種習慣。一早起來,看見飄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鹹菜湯!

鹹菜是青菜醃的。我們那裡過去不種白菜,偶有賣的,叫做“黃芽菜”,是外地運去的,很名貴。一般黃芽菜炒肉絲,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醃菜,這時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擔的買來,洗淨,晾去水氣,下缸。一層菜,一層鹽,碼實,即成。隨吃隨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醃了四五天的新鹹菜很好吃,不鹹,細、嫩、脆、甜,難可比擬。

鹹菜湯是鹹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氣,鹹菜已經醃得很鹹了,而且已經發酸,鹹菜湯的顏色是暗綠的。沒有吃慣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慾的。

鹹菜湯裡有時加了茨菇片,那就是鹹菜茨菇湯。或者叫茨菇鹹菜湯,都可以。

我小時候對茨菇實在沒有好感。這東西有一種苦味。民國二十年,我們家鄉鬧大水,各種作物減產,只有茨菇卻豐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難吃。

我十九歲離鄉,輾轉漂流,三四十年沒有吃到茨菇,並不想。

前好幾年,春節後數日,我到沈從文老師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飯,師母張兆和炒了一盤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兩片茨菇,說:“這個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認他這話。吃菜講究“格”的高低,這種語言正是沈老師的語言。他是對什麼事物都講“格”的,包括對於茨菇、土豆。

因為久違,我對茨菇有了感情。前幾年,北京的菜市場在春節前後有賣茨菇的。我見到,必要買一點回來加肉炒了。家裡人都不怎麼愛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個人“包圓兒”了。

北方人不識茨菇。我買茨菇,總要有人問我:“這是什麼?”——“茨菇。”——“茨菇是什麼?”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賣得很貴,價錢和“洞子貨”(溫室所產)的西紅柿、野雞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菇湯。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3

虎頭鯊、昂嗤魚、硨螯、螺螄、蜆子

蘇州人特重塘鱧魚。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鱧魚,眉飛色舞。塘鱧魚是什麼魚?我向往之久矣。到蘇州,曾想嚐嚐塘鱧魚,未能如願。後來我知道:塘鱧魚就是虎頭鯊,嗐!

塘鱧魚亦稱土步魚。《隨園食單》:“杭州以土魚為上品,而金陵人賤之,目為虎頭蛇,可發一笑。”虎頭蛇即虎頭鯊。這種魚樣子不好看,而且有點凶惡。渾身紫褐色,有細碎黑斑,頭大而多骨,鰭如蝶翅。這種魚在我們那裡也是賤魚,是不能上席的。蘇州人做塘鱧魚有清炒、椒鹽多法。我們家鄉通常的吃法是氽湯,加醋、胡椒。虎頭鯊氽湯,魚肉極細嫩,鬆而不散,湯味極鮮,開胃。

昂嗤魚的樣子也很怪,頭扁嘴闊,有點像鯰魚,無鱗,皮色黃,有淺黑色的不規整的大斑。無背鰭,而背上有一根很硬的尖銳的骨刺。用手捏起這根骨刺,它就發出昂嗤昂嗤小小的聲音。這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我一直沒弄明白。這種魚是由這種聲音得名的。它的學名是什麼,只有去問魚類學專家了。這種魚沒有很大的,七八寸長的,就算難得的了。這種魚也很賤,連鄉下人也看不起。我的一個親戚在農村插隊,見到昂嗤魚,買了一些,農民都笑他:“買這種魚乾什麼!”昂嗤魚其實是很好吃的。昂嗤魚通常也是氽湯。虎頭鯊是醋湯,昂嗤魚不加醋,湯白如牛乳,是所謂“奶湯。”昂嗤魚也極細嫩,鰓邊的兩塊蒜瓣肉有大拇指大,堪稱至味。有一年,北京一家魚店不知從哪裡運來一些昂嗤魚,無人問津。顧客都不識這是啥魚。有一位賣魚的老師傅倒知道:“這是昂嗤。”我看到,高興極了,買了十來條。回家一做,滿不是那麼一回事!昂嗤要吃活的(虎頭鯊也是活殺)。長途轉運,又在冷庫裡冰了一些日子,肉質變硬,鮮味全失,一點意思都沒有!

硨螯我的家鄉叫饞螯,硨螯是揚州人的叫法。我在大連見到花蛤,我以為就是硨螯,不是。形狀很相似,入口全不同。花蛤肉粗而硬,咬不動。硨螯極柔軟細嫩。硨螯好像是淡水裡產的,但味道卻似海鮮。有點像蠣黃,但比蠣黃味道清爽。比青蛤、蚶子味厚。硨螯可清炒,燒豆腐,或與鹹肉同煮。硨螯燒烏青菜(江南人叫塌苦菜),風味絕佳。烏青菜如是經霜而現拔的,尤美。我不食硨螯四十五年矣。

硨螯殼稍呈三角形,質堅,白如細磁,而有各種顏色的弧形花斑,有淺紫的,有暗紅的,有赭石,墨藍的,很好看。家裡買了硨螯,挖出硨螯肉,我們就從一堆硨螯殼裡去挑選,挑到好的,洗淨了留起來玩。硨螯殼的鉸合部有兩個突出的尖嘴子,把尖嘴子在糙石上磨磨,不一會就磨出兩個小圓洞,含在嘴裡吹,嗚嗚地響,且有細細顫音,如風吹窗紙。

螺螄處處有之。我們家鄉清明吃螺螄,謂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螄,分給孩子,一人半碗,由他們自己用竹籤挑著吃,孩子吃了螺螄,用小竹弓把螺螄殼射到屋頂上,喀拉喀拉地響。夏天“檢漏”,瓦匠總要掃下好些螺螄殼。這種小弓不作別的用處,就叫做螺螄弓,我在小說《戴東匠》裡對螺螄弓有較詳細的描寫。

蜆子是我所見過的貝類裡最小的了,只有一粒瓜子大。蜆子是剝了殼賣的。剝蜆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蜆子殼,像一個墳頭。蜆子炒韭菜,很下飯。這種東西非常便宜,為小戶人家的恩物。

有一年修運河堤。按工程規定,有一段堤面應鋪碎石,包工的貪汙了款子,在堤面鋪了一層蜆子殼。前來檢收的委員,坐在汽車裡,向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還抽著雪茄煙,連說:“很好!很好!”

我的家鄉富水產。魚之中名貴的是鯿魚、白魚(尤重翹嘴白)、鮕花魚(即鱖魚),謂之“鯿、白、鮕。”蝦有青蝦、白蝦。蟹極肥。以無特點。故不及。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4

過去我們那裡野鴨子很多。水鄉,野鴨子自然多。秋冬之際,天上有時“過”野鴨子,黑乎乎的一大片,在地上可以聽到它們鼓翅的聲音,呼呼的,好像颳大風。野鴨子是槍打的(野鴨肉裡常常有很細的鐵砂子,吃時要小心),但打野鴨子的人自己不進城來賣。賣野鴨子有專門的攤子。有時賣魚的也賣野鴨子,把一個養活魚的木盆翻過來,野鴨一對一對地擺在盆底,賣野鴨子是不用秤約的,都是一對一對地賣。野鴨子是有一定分量的。依分量大小,有一定的名稱,如“對鴨”、“八鴨”。哪一種有多大分量,我現在已經記不清了。賣野鴨子都是帶毛的。賣野鴨子的可以代客當場去毛,拔野鴨毛是不能用開水燙的。野鴨子皮薄,一燙,皮就破了。幹拔。賣野鴨子的把一隻鴨子放入一個麻袋裡,一手提鴨,一手拔毛,一會兒就拔淨了。——放在麻袋裡拔,是防止鴨毛飛散。代客拔毛,不另收費,賣野鴨子的只要那一點鴨毛。——野鴨毛是值錢的。

野鴨的吃法通常是切塊紅燒。清燉大概也可以吧,我沒有吃過。野鴨子肉的特點是:細、“酥”,不像家鴨每每肉老。野鴨燒鹹菜是我們那裡的家常菜。裡面的鹹菜尤其是佐粥的妙品。

現在我們那裡的野鴨子很少了。前幾年我回鄉一次,偶有,賣得很貴。原因據說是因為縣裡對各鄉水利作了全面綜合治理,過去的水蕩子、荒灘少了,野鴨子無處棲息。而且,野鴨子過去是吃收割後遺撒在田裡的穀粒的,現在收割得很乾淨,顆粒歸倉,野鴨子沒有什麼可吃的,不來了。

鵪鶉是網捕的。我們那裡吃鵪鶉的人家少,因為這東西只有由鄉下的親戚送來,市面上沒有賣的。鵪鶉大都是用五香滷了吃。也有用油炸了的。鵪鶉能鬥,但我們那裡無鬥鵪鶉的風氣。

我看見過獵人打斑鳩。我在讀國中的時候。午飯後,我到學校後面的野地裡去玩。野地裡有小河,有野薔薇,有金黃色的茼蒿花,有蒼耳(蒼耳子有小鉤刺,能掛在衣褲上,我們管它叫“萬把鉤”),有才抽穗的蘆荻。在一片樹林裡,我發現一個獵人。我們那裡獵人很少,我從來沒有見過獵人,但是我一看見他,就知道:他是一個獵人。這個獵人給我一個非常猛厲的印象。他穿了一身黑,下面卻纏了鮮紅的綁腿。他很瘦。他的眼睛黑,而冷。他握著槍。他在幹什麼?樹林上面飛過一隻斑鳩。他在追逐這隻斑鳩。斑鳩分明已經發現獵人了。它想逃脫。斑鳩飛到北面,在樹上落一落,獵人一步一步往北走。斑鳩連忙往南面飛,獵人揚頭看了一眼,斑鳩落定了,獵人又一步一步往南走,非常冷靜。這是一場無聲的,然而非常緊張的,堅持的較量。斑鳩來回飛,獵人來回走。我很奇怪,為什麼斑鳩不往樹林外面飛。這樣幾個來回,斑鳩慌了神了,它飛得不穩了,歪歪倒倒的,失去了原來均勻的節奏。忽然,砰,——槍聲一響,斑鳩應聲而落。獵人走過去,拾起斑鳩,看了看,裝在獵袋裡。他的眼睛很黑,很冷。

我在小說《異秉》裡提到王二的薰燒攤子上,春天,賣一種叫做“鵽”的野味。鵽這種東西我在別處沒看見過。“鵽”這個字很多人也不認得。多數字典裡不收。《辭海》裡倒有這個字,標音為(duo又讀zhua)。zhua與我鄉讀音較近,但我們那裡是讀入聲的,這隻有用國際音標才標得出來。即使用國際音標標出,在不知道“短促急收藏”的北方人也是讀不出來的。《辭海》“鵽”字條下注雲“見鵽鳩”,似以為“鵽”即“鵽鳩”。而在“鵽鳩”條下注雲:“鳥名。雉屬。即‘沙雞’。”這就不對了。沙雞我是見過的,吃過的。內蒙、張家口多出沙雞。《爾雅釋鳥》郭璞注:“出北方沙漠地”,不錯。北京冬季偶爾也有賣的。沙雞嘴短而紅,腿也短。我們那裡的鵽卻是水鳥,嘴長,腿也長。鵽的滋味和沙雞有天淵之別。沙雞肉較粗,略有酸味;鵽肉極細,非常香。我一輩子沒有吃過比鵽更香的野味。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5

近期,品讀汪曾祺經典散文集《人間滋味》。飲食這種俗而又俗的大眾文化,在汪曾祺筆下帶著溫暖、快樂和不凡的趣味。

《葵·薤》是其中尤為經典的篇章。由漢樂府詩《十五從軍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引出漢代的葵。葵是什麼?葵如何又能做羹?帶著這個疑問考究,從葵花說到秋葵,最後在吳其浚所著《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植物名實圖考》找到答案:古代的葵就是冬莧菜。由於時代發展,漢時的菜中之王葵如今幾乎不為人知。蔬菜的命運和世界一切事物一樣,也有其興盛和衰微。

薤葉極細。捏著一棵薤,汪曾祺想到漢代輓歌《薤露》“薤上露,何易脪,露脪明朝還落復,人死一去何時歸?”由薤感嘆人生短促。薤是什麼?北方人極少吃,南方人常吃,現在叫“藠頭”。作為南方人,我深感慚愧,吃了這麼多年藠頭,竟然連“藠”如何讀寫都不清楚,更別說藠頭的淵源是薤。此類尋常植物,汪曾祺亦能引經據典,娓娓道來,學識之淵博,知識面之豐富,讓人歎為觀止。

炒米、焦屑、鹹鴨蛋、茨菰是汪曾祺與故鄉息息相關的食物。從《板橋家書》“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說到故鄉炒米待客之道,談炒米手藝人,提到老祖母的炒米壇……對於鹹鴨蛋、茨菰這些童年時沒好感的食物,長大後卻因久違而想念。悠悠往事隨筆寫來,無論是家常小食,還是地方風味,甚至生活裡最平淡無奇的熱湯,在汪曾祺筆下都添了一份文化意蘊,多了一筆閒情雅緻。

不起眼的原料經大廚之手能做出人間至味的菜品。與此同理,平平常常的飲食亦能讓大師寫出妙趣橫生的佳作。讀汪曾祺《人間滋味》,賞美食品美文。汪曾祺說:“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和諧的背後,是汪曾祺對待文學極致認真的態度:觀察事物細緻入微,用詞力求準確、精練。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是汪曾祺“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6

上週六,和兩個朋友吃飯,吃的是西安的平民家常小吃:每人一盤米涼皮、一個肉夾饃、一碗雞絲餛飩。價格很實惠,三個人花了五十一塊錢。涼皮既薄又勁,廚師刀法好,切得細且長,調料是兩小勺調料湯,兩小勺香醋,兩小勺蒜汁水,兩小勺芝麻辣椒油,攪拌後浸潤光亮,醇香可口;肉夾饃是將一箇中等碗口大小,一指多薄厚,被烤得外脆裡嫩的熱燒餅,順著餅面從中間切道口子,從鍋裡撈出一塊熱乎乎的滷汁豬肉,肥瘦各半,切成稀呼爛,給裡面滴一些肉湯後,一應兒塞進餅裡,瞬間熱油滲進餅子內瓤,咬一口餅,會有油湯順著指縫流將下來。涼皮跟肉夾饃,一涼一熱是主食,為了使享用時不幹不噎,軟潤爽滑,再來一碗湯醇味鮮、相對清淡的雞絲餛飩,邊吃邊喝,成為絕美搭配。三樣吃食下肚,保管任何一個食者既能解除飢渴,又能痛享美味。當時三味美食上齊後,我們三個人無暇拉話閒諞,只管狼吞虎嚥,於吸溜與咀嚼聲中,瞬間將眼前的碟碗一掃而光。當一個個擱箸抹嘴抬頭之後,這才互相對望著傻笑起來。一個說,真美。一個說,解饞。我說,天下再也找不到這麼美的吃食。說話間,一朋友抽起了煙,我剔起了牙。另一朋友說,我這個人啥都不在意,就一點,好吃,你常在外地跑遙,都吃過啥美食,諞諞,讓咱過過乾癮。

朋友的話,勾起了我的記憶,便笑著說,吃飯乃人生第一等要事,好吃是聰明和智慧的表現。不過,不管國內國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是吃飯,不同的地方,那差異可是大了去了,要一一道來,三天三夜也講不完。這樣吧,我就說說我吃過的幾樣美食吧。

幾年前我去過一趟雲南。七彩雲南是一塊寶地,那裡的大理、麗江、西雙版納、香格里拉、騰衝瑞麗都是聞名遐邇的風景勝地。我那次去,是談個專案。朋友很熱情,先後邀我吃過三頓很有意思的飯。頭一頓是百菌宴。餐桌正中放著一隻煮著各種菌類的土雞湯鍋,熱浪滾滾,氣騰屋頂。接著,一道一道地上菜,全是一些不同的菌。單蘑菇就上了七八道,有香菇、油菇、針金菇、樺樹菇、猴頭菇等。其它是黑木耳、銀耳、石耳、亮菌、靈芝、茯苓、牛肝菌,總計不下十幾二十道吧。主人熱情說,牛肝菌,滑嫩無比;青頭菌,看起來有點嚇人,但味道極好;雞油菌,淺黃如雞油,營養價值極高;最名貴的還是雞樅,號稱是菌中之王,口味細膩豐腴,鮮能覓到。其中有些菌,連服務員也叫不上名字。吃飯全過程,就是吃不同的菌肉,喝不同的菌湯。那頓飯吃到末了,覺得肚子空空如也,好像啥也沒吃一樣。你想想,那些菌肉和菌湯,能頂餓嗎?

第二頓是菊花宴。餐桌中間擺了一道白銅鍋,裡面煮著白魚,外圍擺了一圈小菜餚,有魚腥草、炸昆蟲、米灌腸、火腿、臘肉等。讓人驚異的是,所謂菊花宴,真的就是吃菊花。服務員端者一大盤菊花走來。菊花的杆子留了約摸六七釐米長短,便於食客食用時抓持,菊花則是一朵已然怒放、拳頭大小的真菊花。製作方法似乎是,將菊花蘸了一點清淡的粉芡,下鍋快速過一下油,瞬間又打撈上來,直觀花朵油滋滋的,花瓣色澤依然鮮豔。服務員介紹說,吃菊花對健康很有好處,只是由於人們不常吃,忽視了它的營養價值,要每個人從盤子裡自行挑選。我選了一株紫色的菊花,看起來很是清香可愛。主人帶頭吃開後,即不斷動員大家說,快吃,好吃得很。我拿起菊花聞聞,猶豫了一下,咬下兩個花瓣,擱嘴裡咀嚼了片刻,覺得味道實在有些苦澀,沒有啥香味,覺得心裡有點膈應,便放了下來。主人不知道是為了帶頭示範,還是菊花真的就那麼好吃,他不但將自己那朵吃完,還吃了另外的一朵。至飯畢,我的那朵菊花還基本完好地保留著,主人笑著說我將那麼好的東西浪費了。

第三頓是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名氣很大,大眾都很熟知,由傳說中秀才娘子過橋給相公送飯的故事而得名,使得過橋米線帶上了些許浪漫的情調。米線是雲南人的命,也是一道傳遍全國的民間美食。但云南的正宗過橋米線是什麼樣子?怎麼做?怎麼吃?恐怕有人不完全知道吧。西安如今也有著許多米線店,所吃米線,模樣和口味和粉條差不多,女孩子不管春夏秋冬,對這一美食情有獨鍾,成為大眾時尚快餐。但是在昆明,吃過橋米線其實很複雜、也挺麻煩。就過橋米線的配菜講,從來不用牛肉和羊肉,不使用醬醋,葷的配菜有豬裡脊肉片,酥香豬肉渣,魚片,魷魚片,涼白肉,火腿,雞片等,素的配菜有豌豆尖,玉蘭片,韭菜,豆芽,豆腐皮等。湯是事先用豬筒子骨和土雞燉成的,要新鮮,奪味。米線是將上等大米粉中的麵筋洗去,製成雪白的豌豆粗細的線狀。最讓我驚訝的是煮制米線的方法,原來不用鍋煮,而是將葷、素配菜選取停當,與米線和湯一併備齊放好,最後將一個大瓷碗用炭火燒成半紅,將備好的食材往碗裡滋啦一倒,迅速將碗蓋住,稍等片刻,米線及配菜便在這隻熱碗中煮熟了,拿去蓋子,放入所需調料,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過橋米線就製成了。在享用中,我發現,昆明米線和西安米線的最大不同還在於,西安的米線細且長、嚼起來很勁道,昆明的米線則是一寸來長短、吃起來軟乎乎的小節兒。我對朋友說,你們的米線太癱了,沒嚼頭。主人笑著說,要的就是這個勁兒和味兒。我說,那能頂飢嗎?兩泡尿撒過,還能有啥?主人沒說話,笑了。

最後說下國外吧。那年去德國學習考察,一天晚上在柏林,東道主請我們喝啤酒,算是請飯。地方在一個啤酒屋,主人給我們預定了座位,進屋后里面熙熙攘攘擠滿了人,所有人面前放著碩大的玻璃杯,裝著滿滿的啤酒。我們坐定後,開始上酒上飯。每人照樣一大杯啤酒,此外,則一個熱乎乎的帶把豬肘,足有一斤多重。看著眼前這兩樣東西,我們一邊吃一邊等,覺得應該還有其他的菜餚和飯食吧。這時翻譯說,別等了,這就是全部了,大杯喝酒,大塊吃肉吧。他娘娘的,一聽這話,所有人無不大吃一驚和大失所望。那頓飯,記得酒差不多都喝完了,那個帶把肘子,沒有一個人吃完它,有幾個人,幾乎連動也沒動一下,就扔在那裡了。

在肯亞,也是對方一次宴請。先是簡單上了一些餐前的麵包和甜點,讓大家聊天,等待主菜主食。約莫過了一個來小時,正餐開始了,服務生端上來的,是一大盤剛剛烤好的大塊牛肉、羊肉和斑馬肉等,由客人自己挑選食用。我挑了一塊羊肉,大約有半斤多重,肉燒得不錯,吃起來嫩嫩的。一個同行想嘗一下當地的新鮮,挑了一塊斑馬肉

。我的老天,那可能是個老斑馬,燒出來的肉又幹又柴又硬。用牙咬不爛,用刀切也得費老鼻子勁。同樣的,除了每人一塊烤肉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可吃的東西了。那塊羊肉我沒吃完就離開了。那個同行硬是將那塊斑馬肉吃完了,弄得大家還等了他一會兒。陪我們的黑人朋友,人家已經習慣了,一塊烤肉下肚,舒服、愜意地回家去了。我們回到賓館,還得另外再找其他東西補充一下。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7

遊走天下,品嚐各地的風味名吃是不可錯過的機會。來到成都,不得不提起天府之國的特色小吃。成都的小吃的確很多:龍抄手、鍾水餃、擔擔麵、夫妻廢片、賴湯圓等等。走在成都的街上,各色小吃星羅棋佈地遍佈在大街小巷。最初知道這些小吃的名字大多是出自於在出租車上與司機的交流中。在他饒有興致的講述中,有很多能引誘得你垂涎欲滴的有聲有色描述,只是聽說這些奇怪而好聽的名字就會有一種讓你急於揭開雲霧見分曉的衝動。

春熙路是成都名吃薈萃的集聚地,這裡集中了四川的各色小吃。知道這個地名也是來自與計程車司機的聊天中。到達成都的當天中午,我們便來到了春熙路尋訪名吃。春熙路很是繁華和熱鬧,各家小吃酒樓門前都是車水馬龍,往來人流熙攘。也許是人滿為患的緣故,店外並沒有我們北方酒店門前那樣站著的迎賓小姐。在當地一位朋友的引領下,我們走進了當地名氣較大的“龍抄手”店鋪。店內的顧客非常多,一樓大廳的座位已經客滿,上菜端飯的服務員忙碌的無暇停息。顧客、店家的呼聲、答聲和迎來送往聲此起彼伏,把小店的生意渲染的紅紅火火。

我們一行上至二樓廳堂,服務人員熱情地招呼我們落座,簡明扼要的介紹店裡的特色食品之後,問我們選擇哪些?並推薦我們最好是選用套餐,既經濟又實惠,省去了許多精力去一樣樣的挑選,又不會丟掉不知名字而又很有特色的小吃,更能品嚐到更多品種的各類風味美食。服務員介紹說,這樣的套餐是小店特意為外地遊客設計的一種價格適中,品種多樣的經濟適用套餐,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飯量和經濟情況選擇不同價位的套餐,是外地遊客非常願意接受和選擇的用餐方式,當然也很愛顧客的歡迎。我們按照服務員的推薦,選取了價位在中上等的套餐。

原來,這是商家的一種經營之策,他們匯聚四川各類地方名小吃,組合搭配成不同種類、不同價位的特色套餐,使顧客在店中能同時品味到多種不同風味的小吃,這樣既能吃上一頓豐盛的小吃筵席,又能體驗到物美價廉的實惠。不但方便了顧客,也擴大和搞活了自家的經營。

環顧廳堂的四周,這裡比一樓的大廳小了許多,也優雅了許多。諾大的一個廳堂只擺設了四張桌子,而且每張桌子之間還用柵欄隔開,柵欄上裝飾著各色的拉花,顯得很是雅緻溫馨。飯桌子與窗子之間是一個音樂表演舞臺,臺上端坐著兩名身著古典服飾的青春美少女,她們專注地彈奏著樂曲,一曲《高山流水》婉轉流長,餘音繞樑,為大廳增添了許多浪漫休閒的情調。曲罷,張恨水的《春江花月夜》緩緩地飛揚而起,整個廳堂內沒有喧譁,甚至鄰桌用餐的顧客在拿餐具時都輕拿輕放。

在陶醉於古典樂曲迴腸蕩氣般的韻律時,服務員已經把一個個擺放著精緻小碗小碟的托盤擺放在面前的桌位上。我們聽著樂曲,品嚐著美味。甜的,溫暖溫馨;辣的,刺激提神。精美的白色瓷碗中,躺著兩枚白白的“元宵”,服務員介紹說,這就是當地有名的“龍抄手”。嘗上一口,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真是不吃不知道,吃過之後才明白,原來龍抄手就是北方的餛鈍,“抄手”是四川人對餛沌的特殊叫法,只是做工精細,用料考究一些而已。眼前的龍抄手,果然是“薄如紙、細如綢”,香醇可口。

一隻小碗中的美食如麵條一般形狀,只是湯水的顏色和上面的配料看上去讓人垂涎欲滴,細細品嚐,香中有辣。吃過一口過後,這種美味誘惑著你繼續去吃下一口。雖然我因為腸胃不好,一向對辣味食品敬而遠之,但卻無法抵禦這種香辣湯麵食品美味的誘惑。問過服務員才知道,這種麵條就是四川有名的“擔擔麵”,是四川人最喜愛的食品之一,也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主要食品。

吃罷擔擔麵,端過一碗類似於我們北方下水湯之類的東西,湯水中有肉絲,有肉皮,還有肺片等,原來這就是四川著名的“夫妻廢片”。原以為“夫妻廢片”的“廢”字是“肺”,來到四川才知道這一字之差的不同。關於夫妻廢片的由來曾經還有過很多的爭議,目前大家比較認同的一種說法是,解放前有一對生活很貧困的夫妻,他們廉價買回屠戶原本廢棄扔掉的牛蹄子,心肺等下角料,加工後配上各種作料沿街叫賣,以此來了以餬口。他們把這些邊角料經過精心細緻的加工後,竟然很受人們的歡迎,喜愛吃的人越來越多,後來他們就打出了“夫妻廢片”的名字,再後來竟發展成為一道四川名吃。

在這裡,我們還品嚐了以前從沒見過甚至沒聽說過的鐘水餃,韓包子,川北涼粉等共十幾種小吃。真是既開了眼界,又大飽了口福。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8

一、喝早茶

我在18歲的時候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把吃早餐叫喝早茶,而且那碗裡的食物確實是以茶為主。這個地方就是錫林浩特和以錫林浩特為代表的畜牧業為主的地區。

那茶水是用青磚茶熬製的,再兌上適量牛奶,加少許鹽就成了。兌牛奶的叫奶茶,蒙語叫“蘇太且”,不加奶的稱其為清茶,蒙語叫“哈日且”,但翻譯的時候你可不能直譯,否則就成了黑茶了,雖然從顏色上看叫黑茶也比較接近,但大家習慣的叫法還是清茶。熬製清茶或奶茶的過程說起來極其簡單,但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法,熬出來的茶的味道是不同的。最地道最香醇的當屬牧民熬製的奶茶了。通常都要把青磚茶砍成小塊裝到提前用白紗布縫製好的口袋裡,待灶上鍋裡的水沸騰了就把茶口袋放到裡面,然後用水瓢或勺子舀出來從高處再澆下去,迴圈往復,次數越多味道越好,不知是否有科學依據,但我覺得這樣做至少可以除掉茶葉中生木的異味兒。茶水的濃度要依據自己的口味而定,一般紅中透黑即可,然後加上適量的鹽,清茶就熬好了;如果想喝奶茶,再加適量牛奶煮沸就行了。

奶茶或清茶是不能填飽肚皮的,即使把肚皮喝得發脹,那也是虛假“繁榮”,幾泡尿出去,胃裡便空空如也。事實上,無論過去貧困時期的還是今日,錫林浩特人早茶的餐桌上總會有更豐富的內容。最簡單的,清茶或奶茶裡會有少許小米,稱之為米茶,還有的巧婦會提前把小米用黃油或牛羊油炒一下,然後放在茶裡熬熟,喝起來既香醇又解飢餓。另外,桌子上常會有炒米、炸果子、黃油,奶豆腐之類的食物。如今錫林人的早茶實在是太豐富多彩了,除了以上那些內容,還會有肥美的手把肉,新鮮的血腸肉腸以及蒙古包子、沙蔥餃子之類。還有一種叫鍋茶,就是把牛肉乾,奶豆腐炒米黃油放在鍋裡,兌上熬製好的奶茶,下面點上酒精,就著熱氣,喝個全身透汗,爽極了。如果時間允許,還會有一兩瓶老酒,那就叫喝硬茶了。不過這樣的早茶一般人難得享受,只有在節假日才有時間品味。不是錢的問題,主要是缺少時間。

二、吃手把肉

手把肉又叫手抓肉,顧名思義就是用手抓著吃的肉。這種飲食的原料以牛羊肉為主,就是把按著骨骼大小大卸八塊之後放進冷水鍋裡煮,純草原的煮法是隻放點鹽和蔥,其他調料一概不放,以保證肉質的原生態。而且煮手把肉的柴火也很講究,煤氣要比電好,木柴要比煤氣好,而牛糞火是煮手把肉最佳的柴火。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時間都比較緊,所以很多城裡人都選擇用高壓鍋來煮,而且還加了花椒大料鮮姜陳皮醬油等一大堆佐料,這樣做出來的手把肉少了原生態不說,味道也是大打折扣了。

吃手把肉的方法也比較講究,一般是左手持肉,右手拿刀,刀刃向內,從外向內軋肉。據民俗學者說,這樣的方法體現了蒙古族人對別人的尊敬,刀刃向裡,寧可傷到自己也不能傷到別人。一般情況下,羊的胸部和後腿部位的速記雅思這兩塊肉要敬獻給尊貴的客人或長輩;羊的前肩胛骨部有一塊類似扇形板子的骨頭,蒙語叫做大冷雅思,這一塊手把肉是要大家共同分吃的,應該是由主人用刀子給每個人分一塊。吃肉的時候一般應該肥瘦搭配,特別像羊肋骨,它們外表一層都是肥肉,靠近骨骼的才是瘦的,所以一般吃這塊肉的時候不能一層層吃,而應該把刀子由表皮向骨骼縱向垂直切,這樣切出來的肉塊白紅相間,肥瘦搭配,吃著才鮮嫩可口,不肥不膩。如果自己單獨吃一塊肉,一定要把骨頭上的肉吃乾淨,否則會被人譏笑為狗都不如。不過這對於不常吃手把肉、不會用刀子的認真還有點難,特別是脊椎骨頭,結構複雜,古風和柔縱橫交錯的摻雜在一起,沒有三兩年吃手把肉、使刀子的經歷是絕對收拾不乾淨的,所以奉勸這樣的`朋友最好別單獨享用一塊骨頭或者儘量別選難啃的骨頭。有些主人很講究,會把煮好的肥羊尾一片一片的切下來分別敬獻給客人,一般情況下客人都要入鄉隨俗,要十分友好地接受這份敬意,把這片肥羊尾全部吃掉,要是確實覺得有些肥膩,可以蘸點蒜蓉辣醬,主人會對此舉示以寬容一笑,無傷大雅的。

如今,錫林郭勒草原的兩大品牌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已經馳名中外,不但走出本埠,也已經漂洋過海,成為阿拉伯國家的最愛。人們戲說,這些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黃丸,當然他們的肉質是無可比擬的了。當然要想吃到正宗地道的手把肉,最好深入到草原腹地,深入到牧民家中,這樣才不會吃到育肥的或者外地冒充的羊肉。

蒙古族飲食文化是有肉必有酒,有酒必有歌舞相伴。吃了手把肉,平時你有半斤的酒量,這時喝上八兩草原老酒也不會醉,不信你可以親自一試啊。

三、涮羊肉

涮羊肉這種美食在中國不說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也可以說是紅遍多半個中國了。這種吃法是選品質上乘的羊肉切成薄片,放進正在沸騰的開水鍋裡涮,時間不可太久,否則肉片就被煮的梗硬難吃了。吃之前,在自己的碗裡要把蘸料調好,一般是以芝麻醬為主,再輔以蔥花、蒜泥、香菜、薑末、醬豆腐、韭菜花、醬油、香油、辣椒油、陳醋、精鹽、味精等小料,依照自己喜好的口味調拌。據說這種美食是忽必烈發明的。當年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一日,人困馬乏,飢腸轆轆,他猛想起家鄉的菜餚--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伙伕宰羊割肉時,探馬飛奔進帳,報告敵軍逼近。飢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少許細鹽,連吃幾碗然後翻身上馬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於是忽必烈就給這種吃法命名為涮羊肉,後來有些地區把這種吃法又叫羊肉火鍋。現在,隨著時代的變遷,涮羊肉又增添了新的元素,譬如麻辣火鍋、鴛鴦火鍋、藥膳火鍋等,並且涮的內容也由單一的羊肉發展到涮肥牛、涮雞肉,以及豆腐、粉條、酸菜、白菜、油菜、海帶、木耳、腐竹、土豆、紅薯等等大概所有可以吃的蔬菜都可以涮著吃,這樣吃法更有利於健康,減少單獨涮肉產生三高的可能性。

記得2011年去雲南旅遊時,宣傳單上列印著旅行社贈送鮮菇火鍋,我們這些以肉食為主的草原人這些天早被素食素菜刮清了腸子,於是就盼望痛痛快快吃一頓羊肉火鍋,以解思肉之饞,誰料想坐到餐桌前才知道,那火鍋是鮮菇打底,涮的內容全是蔬菜,我們大家期盼了好久的肉食居然一片也沒有。失望之餘,我的同伴喚來老闆,問之,有羊肉沒?我們自己掏腰包。被告知,沒有。又問,有牛肉沒,又被告知,有。大家又轉為竊喜,上!可是那牛肉一上來我就覺得顏色不對勁,難到雲南的牛肉是粉紅色?怕人譏笑自己孤陋寡聞,便不敢多問,待肉煮熟,放到嘴裡,那股怪異的腥味差點讓我嘔吐,於是再也沒敢下箸,只好就著老酒,吞了一碗米飯作罷。

四、查幹伊德

查幹伊德翻譯成漢語就是白色的食物,還包含有純淨、聖潔之意。它是指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各種奶製品,這些奶食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種類繁多,是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

胡乳達,這是蒙語稱呼,漢語名稱叫奶豆腐。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乾糧,既解渴又充飢。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烏如莫,漢語叫奶嚼口或奶油,是把鮮奶在常溫下儲存一天之後在表皮形成的一層粘稠性物質,它香醇可口,營養價值豐富,屬於牛奶的精華。烏日莫拌炒米是蒙古人名揚四海的美食,如果再加一點白糖,那一定是味道鮮美,口感香甜,令你愛不釋手了。

奶皮子,是將鮮奶在鍋裡多次煮沸後在上面凝固而成的油狀物質,取出後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後食用。一般是喝茶時掰一小塊放在茶碗裡,使茶更加醇香可口,是蒙古族待客的佳品。

查幹伊德是我們草原人民招待親朋好友和遠方貴賓最珍貴的食物,表達了我們蒙古族人民真摯美好的情義。

當然,草原美食遠不止這些,我這裡僅就典型的幾種做以簡單介紹,要想真正體驗草原美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最好來草原實地品嚐奧。記住,要想品嚐這些美食,請來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19

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和一個十足的小吃貨,我為我自己感到十分幸福。因為我們的中國美食可多了,所以我感恩祖國,和祖國的各種美食!

對於我們祖國來說,美食可是其中一個特點。而針對這個特點來說,就有一欄節目叫“舌尖上的中國”,專門來講述中國小吃的。但我們中國的美食不同於外國的時尚美食,如:牛排,鵝排,羊排,壽司,泡菜等等。但是我們中國的美食也不遜色,就拿四川和重慶都很有名的麻婆豆腐來說,豆腐鮮嫩,味道以辣為主,吃了都讓人讚不絕口……

但我這個小吃貨唯獨愛吃爸爸煮的油燜大蝦。這可是魯菜中,最為經典的一道好菜。原材料是要用渤海野生大對蝦來煮,因為這種蝦個頭大,肉肥色鮮,蛋白質含量高。而做出來後,殼酥肉嫩,色澤紅亮。同時這道菜在過節時,在魯菜中是最重量級的一道菜,凡是吃了這道菜,都寓意著來年過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所以我最愛吃這道美食!

每到星期六晚上,媽媽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因為爸爸在星期六晚上不加班,所以媽媽會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水煮活魚。而做法是:先把魚肉用文火炸一下,再和魚湯一起下鍋燉,一會兒就好。然後把辣椒和紅油一塊大火過一下。再在事先裝好的魚肉和魚湯上,澆上去。就可以,而香氣也迎面撲來,一股紅油和辣椒的混合氣體。讓人聞到了,不禁饞涏欲滴。而水煮活魚又被稱為:“菊花釀魚肚”;因為在一九七七年時,廈門開展了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在展會上有一個人做了這道水煮活魚。並且幾十年後,已經名滿天下了,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就是道家常菜!

生活在中國的我真的很幸福,它擁有數不盡的佳餚和美食。讓我們擁有那口福來吃到那麼多的美食。這就是我感恩祖國的原因。可是作為中國人,我更應將祖國的美食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0

賈平娃說過,胃是有記憶的,也是有感情的。

——題記

前幾次回老家,路過西安,朋友在碑林博物館西門的面辣子酒樓請我們吃飯。一看到“面辣子”幾個字,我就很佩服老闆的精明獨到,用這個陝西著名的小吃作為酒店名稱招徠客人,真是費了一番苦心。雖然分別多年,朋友一如既往地熱情周到,叫人感到溫馨。當然,在酒樓吃飯,不只是面辣子,還有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酒樓裡有陝西各地的各種特色美食,只是最後一道主食是面辣子,一人一小盅面辣子,外加一個巴掌大的小饅頭,可以蘸著吃,或者直接把饅頭泡到面辣子裡,饅頭的香氣加上開胃的面辣子,吃起來有滋有味。

面辣子,勾起了我對家鄉的回憶。其實,我的家鄉合陽是叫蒸辣子,或者叫蒸辣子沫糊。小時候家裡沒有菜吃,用來就著饅頭吃的。那時做法很簡單,只要家裡蒸饅頭,就會蒸一碗或者兩碗。具體的做法是:先給碗裡放一把或兩小把麵粉,剝一些蒜,將蒜切成薄片,然後加點鹽、辣椒粉、花椒粉等調料,加點食用油當然更香,一邊倒開水,一邊用筷子攪拌,直到將碗裡的食材攪成糊狀,注意水不能加得太滿,距離碗口兩三釐米,蒸辣子在蒸的過程中會有點發脹,太滿了會溢位來,然後放進鍋裡和饅頭一起蒸,等到四五十分鐘後饅頭蒸熟了,蒸辣子也就熟了。出鍋後,用饅頭蘸著蒸辣子吃,新出鍋的饅頭加上蒸辣子,非常美味可口。特別是裡面的蒜片,蒸熟之後有一種特別的蒜香味,更是我喜歡吃的。直到現在,我都喜歡吃炒肉炒菜裡的蒜頭,也許是那個時候喜歡吃蒸辣子的緣故吧!

小時候,我特別盼望蒸饅頭的日子,那一天中午,不僅有平時吃不到的蒸辣子,更是一家人難得的能在一起幹活一起聊天的時候。因為我還小,只會拉風箱燒火,姐姐和母親一起發麵蒸饅頭,一邊燒火,一邊聽著母親和姐姐聊天,這時候我不用一個人呆在家裡,廚房裡特別熱鬧。很小的時候,我還不敢吃辣子,母親就和姐姐商量要給我單獨蒸一小碗不放辣子的,姐姐總是說:“不放辣子,那不是糨糊嗎?吃了會變得迷迷糊糊的!”我想真會變得迷迷糊糊嗎?可究竟抵擋不了面辣子的誘惑,等到吃飯的時候,就顧不上什麼會不會變迷糊的事了。

我現在在廣東工作,這裡是沒有蒸辣子。即使外面開了那麼多的陝西飯館,依然沒有蒸辣子。我家也經常蒸饅頭,可是沒有老家那樣的大鍋,每次要蒸的饅頭都要擠一擠,也沒有空間蒸麵辣子,但我的心裡卻時時想著蒸辣子的美味。其實,不只是我,實際上很多人都有這種秉性,好多海外華僑,都說是中國心,還不如說中國胃,小時候吃什麼東西,長大以後他的胃就有這個記憶了,還是喜歡吃那種味道。他吃什麼東西,就產生什麼人種,不光這裡的環境氣候,還有它的飲食。有人問我,陝西人為什麼長得都像兵馬俑一樣,我想就是這個原因。當然陝西人做的面特別筋道,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所有人一說到麵食,都高興得很,因為他們的胃對面食有特別的記憶。

於是,我琢磨著,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能做出蒸辣子呢?經過思索實踐,我終於找到了一種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把所有的食材放在有蓋子的沙鍋裡,不過比在老家做的時候還可以多加一些東西:如泡好的粉條、木耳、香菇等,喜歡吃肉的話也可以加一點。其實能放的東西不固定,你喜歡吃什麼都可以放進去,只是不能太多,但是蒜是不可缺少的。倒上開水攪拌均勻,蓋上沙鍋蓋,放進微波爐燒十分鐘左右就好了,這樣蒸出的面辣子,照樣美味可口,香氣四溢。當然,吃的時候配上饅頭,才有原汁原味的感覺。

據說蒲城縣有一官員去北京,看望楊虎城將軍的兒子、原全國政協副祕書長楊拯民先生,問老人家喜歡家鄉的什麼。老人家說別的沒有什麼,只希望從家鄉給他家找一位廚師,這個廚師只要會做一種麵食就行,這個麵食就是陝西著名小吃:面辣子。可見,對家鄉的思念,並非只是一種抽象的念想,而是包含在對家鄉的親朋好友、一草一木、飲食風俗的具體人或事物的記憶之中。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1

家鄉有無數種美食,真的想全記下來。但太多了,不可能,只能將我認為好吃的東西記下來,留給後人。一位偉人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想撥麵條就是民族的。

在幾十年前,一位同事曾以《香噴噴的撥刀面》為題寫過散文,發表於本地報刊上,家鄉的美食也因此聞名。

撥麵條可是一種美食。小時候,吃頓撥麵條是一個夢。因為那時候每口人一年也就分十來斤蕎麥,平日裡不來客人誰家也捨不得吃。

蕎麥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植物,喜歡生長在沙質土壤中,生長期間降雨量不能超過200毫米,雨大了將停止生長,甚至是顆粒不收。我小時候最早學會的謎語就是關於蕎麥的:紅梗綠葉開白花,五方六月才種它。三塊小瓦,蓋個小房,裡面住著個白姑娘。這些,是蕎麥的真實寫照。但蕎麥由於生育期短,種植要求條件高,產量低,農民都不喜歡種。不過蕎麥麵好吃,蕎麥皮是上等的枕頭填充物,特別是蕎麥麵的撥麵條兒,別有風味,農民為了嚐鮮還是要種的,如今在我家鄉的市場上,新鮮的蕎麥麵1斤已經是4斤白麵的價格了。

關於蕎麥的故事有好多,但我感覺“三片瓦”的故事更有趣。

相傳在很久以前,一對貧苦的農民夫婦,住在一間又低又窄的茅屋裡,茅屋上只蓋著三片瓦,所以人們都稱他們為“三片瓦家”。三片瓦家雖然窮,卻養了三個漂亮姑娘,大姑娘大麥,小姑娘小麥,二姑娘蕎麥。

大麥和小麥,高高興興地嫁給了兩個莊稼人,成家立業,男耕女織,日子過得熱火。只有二姑娘蕎麥,跟大姐小妹不一樣,小姐的身子丫環的命,人懶,什麼活也不幹,什麼苦也吃不了,還愛吃香的穿好的,整天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喜歡頭上戴一朵小白花。父母把她許給一個叫“苦得”的莊稼漢。蕎麥嫌人家生得不體面,人老實,打心眼裡瞧不起。

村子裡有個壞小子叫“寒露”,終日遊手好閒,拈花惹草。一日在地裡遇見蕎麥,甜言蜜語,勾勾搭搭,從此二人眉來眼去,暗中幽會。蕎麥學會了幾句詩文,就更看不起大姐小妹。父母一提“苦得”,便頂撞父母。反正不願和“苦得”成親。

在“寒露”千方百計的勾引下,蕎麥姑娘懷孕了。這在當時可是天大的醜事。蕎麥急著跟“寒露”成親以遮醜。“寒露”卻說門不當、戶不對,丟了“蕎麥”另尋新歡。

蕎麥羞愧難言,不想活在人世。父母從中安慰,姐妹來勸說。蕎麥回心轉意,情願嫁給莊稼漢“苦得”。

偏巧那一年天旱地裂,禾苗乾枯。急於出嫁的蕎麥,請媒人到“苦得”家求婚。媒人回來說,只要有一線之途,也不娶蕎麥為妻。

蕎麥聽了此話,眼淚只好往肚裡流,知道都怪自己,是自作自受。再看大姐小妹,都是夫妻恩愛,自己失身“寒露”,身敗名裂。還有啥臉活在人世!不如一死了事,就給“苦得”寫了絕命詩:

家住三片瓦,出身在貧家。小時愛穿紅,長大戴白花。書生寒露把我害,死後不怨爹和媽。

夜裡,蕎麥姑娘將詩藏在袖筒裡,朝著三片瓦的茅屋拜了又拜,來到白天“苦得”幹活的地方,長跪不起,嗚咽泣哭,吐血而死!

第二天,“苦得”來到地頭,看到蕎麥姑娘已經氣絕,在她的身體四周,長出了許多紅杆杆、綠葉葉、開白花的草。他可從來沒見過,以為是蕎麥變成的,所以把它叫作蕎麥。

“寒露”聽說蕎麥姑娘死在地頭,也念往日之情,跑去看望。他剛走到蕎麥跟前,那蕎麥結的黑籽就唰唰地落了下來。

從此以後,人們就把蕎麥當作莊稼來種,下種時間比穀子、玉米遲好多日子也沒關係。又不擇地、耐旱。但必須在寒露到來前收割,要不就落到了地裡。所以民間有“蕎麥不過寒露”的說法。

雖然蕎麥產量低,但經家鄉父老兄弟的精心耕種,每年都有一個好收成,特別是用碾子碾出的蕎麥麵,做出的撥麵條有一種特殊的地方風味。

撥麵條做起來簡單。就是將碾子壓的蕎麥麵用涼水和好後,在面板上趕成一尺寬、一寸厚的餅,用專用的撥面刀,擠壓切砍於滾開的沸水中,漂起就用筷子挑入碗中,拌滷子食用。

蕎麥麵撥麵條清新可口,做滷子的原料有好多種。但只有用農家大醬缸裡的紅鹹菜、加少許瘦肉做出的滷子別有一番風味。記得一位省城來的客人第一次吃撥麵條,小夥子血氣方剛,爭強好勝,一次吃了3大碗,邊吃邊叫好,結果一下子撐著了,接下來3頓沒吃飯。

家鄉撥麵條的美味,走到哪兒也忘不了!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2

粘豆包是用黃米麵等粘性面、豇豆或小豆等為餡做成的包子。

黃米又有大黃米、小黃米之分,大黃米是由黍子去皮而成;小黃米是一種有粘性的穀子去皮而成。不論是大黃米還是小黃米,都必須淘洗後趁溼磨面,經發酵後做包子皮,近幾年城市出現豆沙餡的豆包,俗稱豆沙包。農村豇豆或小豆都是自家產的,很少有人買豆沙餡。

隨著社會進步、人口的遷移,在許多城市逐漸出現了白麵皮的豆包,為了區分於饅頭,還用胭脂在上面點上紅點,餡也逐漸簡化,不用豆沙而直接將紅小豆煮熟,加糖,看起來,豆包餡一粒粒的,很散的。

在我的老家,豆包叫粘豆包,但不叫豆餡包。

粘豆包與其他“包”的區別在“皮”的原料不同——粘。

粘豆包是一種由粘米麵製成的特色食品。先將黃、黏米淘洗乾淨,瀝乾水,用碾子磨成面,習慣叫“壓碾子”。那時農村沒電,更沒有磨面機,全屯只有幾盤公用的石碾子。說到壓碾子,不但花力氣,還要排隊,大人們常常沒等天亮就頂著星星、冒著嚴寒去搶頭班碾子了。

粘豆包是一種特色美食。作為春節期間的民俗食品,深受農民的喜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已經是一種地地道道的具有北方年味的特色食品了。

在我的家鄉,每年一進臘月,家家戶戶都忙著蒸粘豆包,這是百姓一年生活當中的大事,也是對忙碌一年的一個交待。粘豆包,借“年”的音,取意連年有餘。特別是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前,因為那時北方不產細糧,每逢年節才供應一二斤白麵或大米,粘豆包就是鄉親們最奢侈的食品了。更是小孩們喜歡的美食。還在鍋裡蒸著的時候,就能聞到那誘人的香味。鍋一開啟,圍著鍋臺觀望的我們,見了那香噴噴的美食,早已垂涎欲滴。剛出鍋的粘豆包粘手粘牙,一定不能著急吃。聽老人們講,鄰居二哥性子急,也是餓了的緣故,幹了一天活,進屋時媽媽正掀鍋,忙著說:媽,這也太餓了。媽媽說:等一會,涼了再吃,現在太熱。沒事,這麼大人了,還怕熱?給一個吧!媽媽發了善心,起出一個給了他,他接過來吹了一下放嘴了,一是二哥的嘴太大,二是老太太做的豆包太小,再加上豆包太粘,二哥嚼了一下,燙得“嗷嗷”叫了起來,豆包太粘,將一口牙牢牢地沾上了,也是嗓子眼兒太細,咽不下去,嘴裡填得太滿,吐不出來,牙在熱豆包裡的滋味可受不了。科學家說:牙是人體最硬的器官,但也是人體最怕熱的器官,待二哥將豆包從嘴裡吐出來,裡邊幾隻大牙的神經都受損傷了。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繩。從那天開始,二哥再也不敢吃熱的了。現在想想,吃豆包蘸白糖,條件好的家庭再加點葷油,吃起來既甜又香,真是別具風味。

小時候,每當在外面玩耍累了、餓了,回到家裡,媽媽早就將豆包在鍋裡給熱好了,有時候手都來不及去洗,掀開鍋伸手就拿一個,趁熱吃一口,真的是香氣撲鼻,其香真的繞樑三日呢。

蒸粘豆包很麻煩,城裡人沒有大鐵鍋,更沒有既通氣又保溫的高粱稈鍋蓋,往往農村朋友過年前給送些去,都當美食收藏,吃著也會覺得特別香甜。

粘豆包的製作是有一定規程的。先將淘洗好的黃米碾成面,用開水和麵,發酵24小時以上。再將虹豆或紅小豆煮熟、搗爛,將面用手拍成薄餅,將搗爛的豆餡放在裡面,好好地團起來,粘豆包就包成了,再將秋天採摘晾晒的蘇子葉,墊在下面,防止粘鍋。粘豆包蒸出來後,一兩頓是吃不完的,要放在室外一個大缸裡凍著,等正月家裡來了客人再拿出來重新上鍋蒸,味道一點兒都不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市場上賣的粘豆包有粘高粱米麵的,也有粘稻米麵的。不論是哪種面的,吃著總沒有老家黃米麵的感覺好。偶而走到市場上,看到那些農村大嫂樸實的打扮,和她們大嗓門兒的叫賣聲,就會想起當年,母親忙忙碌碌蒸粘豆包的身影,想到這些,年味就濃了。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3

如果問我在國內最想去哪旅遊?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要去新疆!”是的,我從小就想去新疆,經常上網查閱關於新疆的資料。但是,你要問我新疆哪兒有美麗的風景這類問題,我可不知道。因為,我並不關心什麼風景,只關心新疆的傳統美食。

說到美食,我可是深有研究的。現在,我就向你介紹介紹新疆的美食吧!

我從網上查到,新疆最出名的食物就是葡萄。新疆的葡萄顆顆大又晶瑩,在綠葉的襯托下更顯得水靈靈的。摘一顆下來放在嘴裡,一股清爽、甘甜的汁兒就充滿口腔。我看著圖片和資料,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其實,用葡萄做的葡萄乾也是十分美味的。新疆人將新鮮的葡萄放進一個四壁都有小窗戶的土砌小矮房裡,任太陽暴晒,讓葡萄裡的汁液在短時間內被吸乾,葡萄乾就做成了。

除了葡萄,新疆的西瓜也是一級棒,每個西瓜都是翠綠翠綠的,猶如閃亮的綠寶石。切開西瓜,瓜壤紅彤彤的,讓人忍不住要一口咬下。其實新疆的水果都是個大味美,除了有勤勞的新疆人和他們開耕出肥沃的土地,還有那充滿“天然營養”的陽光,水果們天天貪婪地享受著“天然營養品”,能不長得好嗎?

該說說熟食了,如果你去到新疆,一下子會想到什麼熟食呢?沒錯,那就是烤羊肉串。

因為新疆有肥沃的青草,使羊兒們長得十分健壯,羊肉當然也很美味。在烤羊肉串時,新疆人是直接將羊肉串放在炭上烤,再加上各種調料。這羊肉串我吃過,是新疆的維吾爾人到漳州做的,絕對正宗。烤熟的羊肉串是深棕色的,細小的調料粉就像撒在它身上的細沙,而且,因為羊肉串是放在炭上烤的,我品嚐的時候,嘴裡除了有香香的羊肉,還有一種說不出的野味。

新疆的美食還有很多。比如哈蜜瓜、大餅(庫乃其)什麼的也十分美味。但是,不管怎樣,這也得歸功於勤勞的新疆人。來吧,你是不是也喜歡上新疆的美食了呢?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4

我們中國有許多少數民族,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當然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習俗,但我卻對新疆人民的當地習俗非常感興趣。

新疆人民有三大類習俗,分別為:飲食習俗、服飾習俗、民俗禁忌。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當地的飲食習俗了。

新疆人個個都是熱情好客的,並且非常大方,只要你去做客,他們會熱情地把你請進屋子,並端上他們風靡全國的一大名饌——烤全羊,再配著別緻的各類抓飯,一大盤一大盤,毫不吝嗇。他們還有和烤全羊相似的手抓羊肉。無論誰家辦喜事、喪事,手抓羊肉是必不可少的菜。當他們餓了時,他們的小吃可謂是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烤包子、拉麵、油塔子、奶茶。更奇特的是他們能把羊奶、牛奶製成許多奶製品,這些奶製品,這些奶製品不但有純天然的濃郁的奶味,而營養價值相當高。再有就是用馬奶發酵而成的馬奶酒,那種奶香和酒香的混合味道真能把天上的神仙都引來。

到了寒冬臘月,他們還照樣在街頭圍著火爐吃西瓜,並且還吃得津津有味,不亦樂乎。

新疆的飲食獨有一道風味。那裡的食物,天上美味,那裡的人民,熱情大方,新疆真是一個好地方!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5

一說到那外焦裡嫩,讓人讚不絕口,吃了一口又想再吃一口的烤羊肉串,就不難想到新疆這個美麗的地方。除了這裡盛產的吐魯番葡萄,哈密的哈密瓜,這裡的小吃也是出了名的。

烤羊肉串也許在別地也有,但屬新疆的最正宗吧!烤架上堆著煤炭塊,再燃起火,放上一排剛穿好的羊肉串,撒點孜然,撒點辣子面。只見烤羊肉串的小夥一手攥上二十個鐵釺子,一下翻過來,那一面已經變得金黃。濃郁的香味隨著煙瀰漫在數十里,引來了絡繹不絕的人前來一吃。

光吃羊肉串那當然是比較單調,新疆的小吃可是豐富多彩,各種各樣。主食以抓飯和拉條子為主。那抓飯裡有黃羅卜、胡蘿蔔、葡萄乾、杏幹、大米、羊肉。把蘿蔔切成條,葡萄乾直接洗好了放,杏幹去核,羊肉切成大塊啃著吃。抓飯講究的是火候,做肉有一種火候,做米也有一種火候,做抓飯容易,但美味可口、色香味俱全的抓飯還是要來新疆品茶,新疆的抓飯肉燉的又香又爛,米燜的粒粒分明,香噴噴的。

新疆人的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還有奶茶,奶茶以磚茶和馬奶熬製而成,喜歡茶香更濃一點的多放點磚茶,喜歡喝牛奶的就多擱點牛奶,總之一家一個口味,一家一個喜好。

薄皮包子,烤包子是各有各的特色:薄皮包子,顧名思義,吃的就是皮薄,而且都是用手擀的薄皮,大約如同三張紙那麼薄吧;烤包子的皮就沒有薄皮包子那麼薄了,烤包子的皮是又脆又香,讓人垂涎欲滴。

新疆的美食獨具特色,種類是數不勝數。如果你也想品茶新疆的美食,那就來新疆做客吧!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6

每日上網,在文友圈,在討論、品賞美文的同時,往往會切入生活,談到美食。那麼,美文與美食有什麼關聯呢?這要從眾口中去探索。

美文是作家的作品,美食是廚師的作品。

作家作文,首先要確立思想,確定體裁。有了體裁,開始選題材、擬主題。有了主題,首先需要生活素材。這樣,就得深入生活、挖掘生活、探討生活,經受生活、瞭解生活,掌握生活背景、環境、節奏等。品嚐生活百味,從而從心裡產生一種思考或感悟。有了這些生活素材和生活閱歷,才能大膽、成熟地去安排作文的構架、邏輯、層次等,把這些運用得好、巧、秒,合情合理寫出來的,就是一篇好文章。同樣,廚師做菜,首先要確定菜名,然後選擇需要的食材,接著是配菜。菜配齊了,從淘、洗、切動手,一切材料準備好後,再去考慮先做啥後做啥。至於佐料,根據口感要適可而止,一般說,能符合大眾化口感的便可以稱為美食。

但是,任何一篇美文和任何一道美食,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

美文和美食一樣,味是調出來的。一位作家說,做美食,首先是愛吃這口。愛好,是基礎,越愛越能做好,越愛越能做出最美的味道。的確,這位作家,對寫作是真愛,數十年筆耕不輟。他善於在生活中觀察思考問題,加上一定的生活閱歷,創作並出版了一系列長篇,以及發表在各大報刊、雜誌上的好文章,他的文章都頗受讀者青睞。他紅燒肉做得好,我想,和他作文一樣,也是愛生活愛出來的,是生活知識和感情的積累,是慢慢嗅出來的。他還說過,做美食和寫美文可謂異曲同工,只要認真對待,端出來就能吸引眾人的鼻子。

總之,美文也好,美食也好,都是一門藝術。但這門藝術,是需要用生活色素和情愫來加工而成的。生活中,美食很多,美文也很多。如果說每一道美食都是美文的好題材,那麼每一篇美文又何嘗不是一道精神美食呢?

只要我們熱愛生活、認真生活,任何素材都可寫成美文,任何食材都可做成美食。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7

毛豆腐是安徽馳名中外的素食佳餚。系屯溪、休寧一帶特產的毛豆腐(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為主料,用油煎後,佐以蔥、姜、糖、鹽及肉清湯、醬油等燴燒而成。上桌時以辣椒醬佐食,鮮醇爽口,芳香誘人,並且有開胃作用,為徽州地區特殊風味菜。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時,因家貧困,曾給財主家放牛幫工,每在白天放牛後,半夜就要起來與長工們一起幫磨豆腐,他年紀雖小,但做事很勤快,頗得長工們喜歡,因此,長工們儘量照顧不讓他乾重活。後被財主知道很不滿意,便將他辭退回家了。朱元璋沒辦法,只得和附近一座廟跟前的小乞丐們混在一起。長工們可憐他,每天從財主家偷出一些飯菜和鮮豆腐,藏在廟的干擾草堆裡,到時朱元璋就悄悄取走與夥伴們分食。不久,父母兄相繼亡故,朱元璋更是孤無所依,便入寺當了和尚。因朱元璋最喜食豆腐,初時,長工們仍照樣送來藏放草堆裡。一次寺裡一連幾天忙著做廟會,長工們見藏放的豆腐原封不動就沒有再送了,當廟會結束,朱元璋記起去取豆腐,發現豆腐上已長滿了一層白毛,他就拿回廟中,偷偷地弄來油煎食之,覺得味道更香鮮無比。以後,他就常用此法做豆腐吃。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油煎毛豆腐便成了御膳房必備佳餚。現今油煎毛豆腐已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外名菜。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8

栗子的形狀很奇怪,像一個小刺蝟。慄有“鬥”,鬥外長了長長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鬥裡圍著長了一圈,一顆一顆緊挨著,很團結。當中有一顆是扁的,叫做臍慄。臍慄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沒有什麼兩樣。堅果的外面大都有保護層,松子有鱗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澀的外皮,這大概都是為了對付松鼠而長出來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慄殼很不好剝,裡面的內皮尤其不好去。

把栗子放在竹籃裡,掛在通風的地方吹幾天,就成了“風栗子”。風栗子肉微有皺紋,微軟,吃起來更為細膩有韌性。不像吃生栗子會弄得滿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賈寶玉為一件事生了氣,襲人給他打岔,說:“我想吃風栗子了。你給我取去。”怡紅院的簷下是掛了一籃風栗子的。風栗子入《紅樓夢》,身價就高起來,雅了。這栗子是什麼來頭,是賈蓉送來的?劉老老送來的?還是寶玉自己在外面買的?不知道,書中並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較多。我的家鄉原來沒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裡烤。冬天,生一個銅火盆,丟幾個栗子在通紅的炭火裡,一會兒,砰的一聲,蹦出一個裂了殼的熟栗子,抓起來,在手裡來回倒,連連吹氣使冷,剝殼入口,香甜無比,是雪天的樂事。不過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會炸傷眼睛。烤栗子外國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這栗子大概是烤的。

北京的糖炒栗子,過去講究栗子是要良鄉出產的。良鄉栗子比較小,殼薄,炒熟後個個裂開,輕輕一捏,殼就破了,內皮一搓就掉,不“護皮”。據說良鄉栗子原是進貢的,是西太后吃的(北方許多好吃的東西都說是給西太后進過貢)。

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實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鍋都支在店鋪門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時往鍋裡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栗子的外殼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須洗手。慄肉為糖汁沁透,很甜。

炒栗子宋朝就有。筆記裡提到的“慄”,我想就是炒栗子。汴京有個叫李和兒的,慄有名。南宋時有一使臣(偶忘其名姓)出使,有人遮道獻慄一囊,即汴京李和兒也。一囊慄,寄託了故國之思,也很感人。

日本人愛吃栗子,但原來日本沒有中國的炒栗子。有一年我在廣交會的座談會上認識一個日本商人,他是來買栗子的(每年都來買)。他在天津曾開過一家炒栗子的店,回國後還賣炒栗子,而且把他在天津開的炒栗子店鋪的招牌也帶到日本去,一直在東京的炒栗子店裡掛著。他現在發了財,很感謝中國的炒栗子。

北京的小酒鋪過去賣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極好的下酒物。現在不見有賣的了。

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雞是名菜,也很好做,雞切塊,栗子去皮殼,加蔥、姜、醬油,加水淹沒雞塊,雞塊熟後,下綿白糖,小火燜二十分鐘即得。雞須是當年小公雞,慄須完整不碎。羅漢齋亦可加栗子。

我父親曾用白糖煨栗子,加桂花,甚美。

北京東安市場原來有一家賣西式蛋糕、冰點心的鋪子賣奶油栗子粉。栗子粉上澆稀奶油,吃起來很過癮。當然,價錢是很貴的。這家鋪子現在沒有了。

羊羹的主料是栗子面。“羊羹”是日本話,其實只是潮溼的栗子面壓成長方形的糕,與羊毫無關係。

河北的山區缺糧食,山裡多慄樹,鄉民以栗子代糧。栗子當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當糧食吃恐怕胃裡不大好受。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29

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

小時看京劇《豆汁記》(即《鴻鸞禧》,又名《金玉奴》,一名《棒打薄情郎》),不知“豆汁”為何物,以為即是豆腐漿。

到了北京,北京的老同學請我吃了烤鴨、烤肉、涮羊肉,問我:“你敢不敢喝豆汁兒?”我是個“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的,喝豆汁兒,有什麼不“敢”?他帶我去到一家小吃店,要了兩碗,警告我說:“喝不了,就別喝。有很多人喝了一口就吐了。”我端起碗來,幾口就喝完了。我那同學問:“怎麼樣?”我說:“再來一碗。”

豆汁兒是製造綠豆粉絲的下腳料。很便宜。過去賣生豆汁兒的,用小車推一個有蓋的木桶,串背街、衚衕。不用“喚頭”(招徠顧客的響器),也不吆喚。因為每天串到哪裡,大都有準時候。到時候,就有女人提了一個什麼容器出來買。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這是貧民食物。《豆汁記》的金玉奴的父親金鬆是“杆兒上的”(叫花頭),所以家裡有吃剩的豆汁兒,可以給莫稽盛一碗。

賣熟豆汁兒的,在街邊支一個攤子。一口銅鍋,鍋裡一鍋豆汁,用小火熬著。熬豆汁兒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兒一翻大泡,就“”了。豆汁兒攤上備有辣鹹菜絲——水疙瘩切細絲澆辣椒油、燒餅、焦圈——類似油條,但作成圓圈,焦脆。賣力氣的,走到攤邊坐下,要幾套燒餅焦圈,來兩碗豆汁兒,就一點辣鹹菜,就是一頓飯。

豆汁兒攤上的鹹菜是不算錢的。有保定老鄉坐下,掏出兩個饅頭,問“豆汁兒多少錢一碗”,賣豆汁兒的告訴他,“鹹菜呢?”——“鹹菜不要錢。”——“那給我來一碟鹹菜。”

常喝豆汁兒,會上癮。北京的窮人喝豆汁兒,有的闊人家也愛喝。梅蘭芳家有一個時候,每天下午到外面端一鍋豆汁兒,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豆汁兒是什麼味兒?這可真沒法說。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和啟司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豆汁兒沉底,幹糊糊的,是麻豆腐。羊尾巴油炒麻豆腐,加幾個青豆嘴兒(剛出芽的青豆),極香。這家這天炒麻豆腐,煮飯時得多量一碗米,——每人的胃口都開了。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30

清明節的前夜,午夜時分,被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聲驚醒了。小雨打在窗外的空調外機上,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我趴在床上,肚子底下是溫暖的電褥子,手裡是一本新買的電子書。突然感覺電子書上又一條資訊:今天是清明節。啊,時間已經到了第二天的早晨。清明節,遠在故鄉的弟弟妹妹應該頂著初春的飛雪去祭奠父母親了!他們應該會替我給父母獻上一束康乃馨吧?我曾經拜託過弟弟,他應該還記得吧?可是眼下,我的肚子有些餓了,昨晚上沒吃飯,肚子咕咕叫了。忽然想起小時候母親給我做的美食。

一、蔥花千層餅。

母親在世的時候,總是在清明節這一天給我們做蔥花千層餅和小米稀飯。她和一團白麵,醒一醒,大概十分鐘吧,然後將其擱置在面板上,用超級擀麵杖,使勁兒擀一張超大的麵皮。再倒上一層內蒙古當地出的亞麻籽油,攤平,撒上鹽、蔥花和五香粉。從後面往前捲起來。最後揪劑子,擀麵皮,放在餅鐺上面。正面烙五分鐘,反面烙五分鐘。就變成兩面焦黃色、酥脆可口的蔥花千層餅了。咬一口滿嘴留香,再抿一口稀飯,肚子頓時熨熨帖帖的。和我趴在電褥子上差不多。每一次吃餅,我都是狼吞虎嚥地吃下第一張;細嚼慢嚥地吃第二張;愛不釋手地吃完第三張……

二、羊肉餡包子。

母親會做的美食有很多種,這一會兒都浮現在我的眼前。使得我感覺自己的肚子叫喚得更厲害啦!有些擔心,隔壁鄰居是否聽到我肚子咕咕叫的聲音了,那就太尷尬了。母親給我們做的第二道美食是羊肉餡包子,這是中午常吃的午餐。內蒙古的春天,冬天都很冷。母親說羊肉是暖胃的,鼓勵我們多吃點羊肉餡包子。一般來說,母親清早起來就發麵了,她是用面引子發麵,不用酵母。內蒙古的天氣很冷,母親把和好的面放在炕頭上,蓋上棉被子。中午的時候,麵糰就發起來了,白白胖胖的,還有一些小眼兒,是氣孔。母親用鹼水中和了麵糰的酸味兒。揉勻,揉勁道,揪劑子,擀皮子,放上事先攪拌好的羊肉餡。一會兒就包了十幾個羊肉包子。把鍋裡的水燒開,放上籠屜,籠屜裡擺上包子。大火蒸制20分鐘,熟了。又白又胖的包子,又美觀又好吃的羊肉餡包子,我百吃不厭,咬上一口,滿嘴流油,令我唏噓不已:哇!太香了!太解饞了!

三、砂鍋肘子燉粉條。

這是一道菜品,怎麼做的,我記不清了。只有那好吃的味道至今不忘。肉皮Q彈,肉質酥爛糯軟、三分肥七分瘦,用筷子一鉗,撕下一塊美味的肘子肉,旁邊的湯裡是肥厚的粉條和清香的白菜葉兒……滿滿的一砂鍋,又燙又香,十分誘人。裡面含有些許中藥的香氣。什麼配料,幾分之幾,我全然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我跳皮筋兒累得滿頭是汗的時候,母親那悠長的叫喊聲就飄過來了:“峰兒,回家吃飯啦!”我就知道家裡的砂鍋肘子粉條菜就上桌等我了,我急忙跑回家,洗手吃飯,大口大口地吃下母親做的美味佳餚,嘴裡含混不清地說:“真好吃,謝謝媽媽!”

四、馬鈴薯燉牛肉。

小時候,在烏蘭察布生活,馬鈴薯和牛肉是當地的特產,那裡的馬鈴薯超級大,又黃又面的瓤。牛肉又嫩又香,肉絲細膩。母親選一塊肥瘦相間的牛腩,洗乾淨血水,切成方塊,將馬鈴薯切成大塊。兩種食物放在不同的盆裡,待用。

然後找出砂鍋,鍋底放上蔥薑蒜,大料,花椒,黃芪,當歸。再放牛腩,加水,加料酒,加醬油,急火燒開,慢火煨燉。當牛肉八成熟的時候,加馬鈴薯,急火燉20分鐘。“嘚來。又香又面的馬鈴薯燉牛肉就可以出鍋了。”

“各位小姐,各位少爺請入席吃飯了。”母親開玩笑地說。每人一碗小米乾飯,蓋澆馬鈴薯燒牛肉。哇,我們過上共產主義生活了!!

其實這樣的美食不是經常吃的,一年裡也吃不了幾次,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到。可是給我們的印象實在太深刻,吃一次記一輩子。如今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美食可以天天吃,但是卻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現在牙口不好了,肚子裡油水大了,品嚐美味的能力下降了。似乎是牛肉的味道變了,羊肉的味道也變了,再也吃不出母親做的那個味道來了。在這黎明的前夕,我趴在床上,好想念母親做的美味佳餚啊……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31

石磨湯圓

每逢春節和元宵,古鎮的人家都會推石磨做湯圓。先把糯米洗淨,放在水桶裡泡漲,然後按水、米適當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進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漿晒出的粉子才細膩滑潤。推湯圓粉是很磨人脾性的,手臂不停地做機械運動,石磨縫裡便流淌出了粗糙的米漿。磨好的糯米漿用布口袋裝起來,捆好,吊在屋樑的掛鉤上,這就叫吊漿湯圓粉。濾掉一些水分後,湯圓粉就可以和成團狀。包上些紅糖、豆沙、芝麻,在手心裡搓成圓團放進鍋裡煮。浮浮沉沉,煞是惹人喜愛。

用一個木質的長柄勺,不緊不慢地撥動著湯圓,鍋中嫋嫋升騰起的蒸氣裹挾著縷縷誘人食慾的清香,撩撥得人直咽口水。煮熟後,盛到碗裡,大小均勻的湯圓漂浮在清澈的湯麵上,圓如珠,白如玉,那種誘惑真是無法形容!等到湯圓稍微涼一點,便用筷子輕輕一夾,圓圓的湯圓便一分為二,中間的餡悄然流出,飄溢著一股濃濃的香味。夾半個湯圓放進嘴裡輕輕一咬,頓時滿嘴流香,那軟綿綿、滑溜溜的口感,香噴噴、甜絲絲的味道讓我笑眯了眼。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要吃湯圓快來買呀,吃了湯圓好團圓呀……”

合渣洋芋

合渣洋芋是我們鎮上一道人人愛吃的美食。人們說:縱有山珍海味,最好吃的還是合渣洋芋。

合渣洋芋的做法實際上很簡單,就是把磨好的豆漿與刮乾淨皮的洋芋一同入鍋煮熟後,加點菜末煮沸就成。當然,這菜末的加法就講究了。老一輩人喜歡在豆漿裡多放點菜,可是菜放多了就變得清湯寡水,口感也差遠了。解決的辦法就是:把洗淨的菜在沸水裡煮熟透,然後撈出來過幾遍清水,擠幹水後切成細絲,再揉幾次,儘可能地減少菜裡的水分,然後放入煮沸的洋芋豆漿內,煮沸後即可食用。另外,蘿蔔菜和南瓜葉弄來做合渣,吃起來又是一種風味。蘿蔔菜合渣的做法與做白菜合渣的方法差不多,瓜葉呢,先要把莖上的長纖維撕下,洗淨後放點食鹽,然後用手揉搓,把綠汁儘量擠去,再放入煮沸的豆漿裡煮熟即可,這樣煮出來的合渣就是乳白色的汁液裡面夾帶著一絲暗綠色的菜纖維,特別好看。再加上裡面有湯圓一樣大小的洋芋,那豆漿夾著青菜、和著洋芋的清香味兒便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如果不擠出菜汁,合渣就變成了綠色,繼而成為黑色,這兩種顏色的感觀都不好。如果喜歡吃鹹的,還可以放點鹽。如果把菜煮熟或是把菜汁擠掉後再做成的合渣,雖然口感和色澤都很不錯,可是從營養學角度來考慮,大量葉綠素的流失,實在有些可惜。琢磨來琢磨去,就用生菜試驗了幾次,沒想到效果還挺不錯的。

合渣洋芋是一個清淡菜,放不放鹽都叫人喜歡。它不但口味清淡,而且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和高纖維素的菜餚,特別是吃了油膩東西過後,再吃上一碗,就顯得更加清新爽口了。古鎮人素來把它當作一門主食。

辦社飯

辦社飯離不開蒿子,那就到田邊、土邊、水溝溝邊去掐,蒿子要掐苦蒿,掐的是蒿子上面的嫩葉。蒿子掐回來後要選去老葉子和夾帶的野草,要剔掉蒿子梗梗。選過的蒿子葉洗淨了濾幹水分,然後切成細細的蒿子末兒,砍成蒿子漿,裝進布口袋後,背到河裡用洗衣棒使勁地捶,揉去苦水後再捶,反覆多次,直到蒿子洗清水了擠幹。揹回來倒進大鍋裡,在灶孔裡燒起大火焙乾,焙出了香味,焙成了茸毛形的蒿鬆,辦社飯的蒿子坯子就算做成了。辦社飯還需要野蔥、地米菜。那就到坡上去挖,到菜地裡去找,弄回來掐去根鬚和老葉,也到河裡去清洗,拿回來後,切成碎末兒,裝在碗裡備用。辦社飯要泡糯米,按兩斤大米一斤糯米的比例過秤,搓洗後用冷水泡軟。辦社飯還要切幾斤肥瘦兼顧的臘肉顆顆。臘肉要剔去骨頭,洗得乾乾淨淨,還要煮熟,切的顆顆最好有包穀子大。辦社飯前要推一磨豆腐,包好的豆腐切割後用柴火灰吸乾水分,洗去柴火灰後,燒一鍋沸油,將切成包穀子大的豆腐顆顆炸黃炸泡,撈起來後裝在盆子裡備用。再切一碗薑末兒、一盆蒜苗末兒、半碗冬筍末兒,這些都是辦社飯的配料。

炒臘肉顆顆時,不能炒焦、炒幹,只炒出油就倒入豆腐顆顆、薑末兒、蒜苗末兒、野蔥末兒、地米菜末兒、冬筍末兒,等炒出了香味,再加入鹽、花椒粉。起鍋後舀進大盆子裡,這就是辦社飯的坯子。辦社飯離不開大米,先燒一鍋水,將大米淘盡渾水,濾幹後倒入開水中,直到大米在開水中焯伸了腰,能用手掐斷即可。大米不能焯得太爛,不然社飯蒸不熟,就是蒸熟了也是一甑子的稀糊糊,這種社飯就不好吃。焯的大米要有一定的硬性,抓一把捏緊了能馬上鬆散就算焯得最好的了。濾了米湯的大米要急忙趁熱與糯米和社飯胚子拌勻,直到大米的顏色拌成了社飯胚子的顏色,找不到一點淨米就算拌好了。辦社飯要用甑子蒸熟,才能正式品嚐。甑子放進鍋裡,倒進的水只能在甑底下,不能淹過甑底。然後往灶孔裡生火,加入雜木柴,讓熊熊的火苗將鍋裡的水燒開,直到從甑子裡串出了滾燙的氣流,就開始往甑子裡放入社飯半成品。等甑底上滿了,再逐漸往上面倒,倒入甑子裡的社飯半成品要邊抖動邊倒,使它們始終保持鬆鬆的結構。如果使勁倒,蒸起來會踏氣,鍋子裡就像在唱戲,蒸過半天也不會熟,那半天也就白忙活了,還會受到等社飯吃的家人的埋怨。

社飯半成品倒完後,在甑子上面搭一塊包袱布就行了。這時,要連續地往灶孔里加入雜木柴,讓火燃得很旺,才能一鼓作氣地把飯蒸好。

在鍋裡蒸飯是從上面熟到下面的,不是從下面往上面熟的,社飯也不例外,當滿屋飄出了社飯的香味後,就表示社飯熟了。

自己辦的社飯分外爽口、好吃。掐的蒿子沒摻一點白蒿和其他的蒿子。臘肉顆顆多一些,肥肉和瘦肉的比例相等,不會光是肥肉,也不會光是瘦肉,吃起來不會感到油膩,也不會感到油少。鹽味合適,香味濃郁,咀嚼的社飯不會太爛也不會太硬,咀嚼起來又綿又軟,能嚼出社飯的精絲來。吃社飯時能吃到蒿子的香味、臘肉的香味,能吃到野蔥的香味、薑末兒的香味,也能吃到地米菜的香味、花椒的香味,這些香味綜合在一起,就是社飯的香味。喜歡吃社飯的人,要吃兩到三碗才覺得過癮,不喜歡吃社飯的人也要吃一到兩碗。總之,過社吃社飯成了所有土家人和古鎮人的風俗,不管走到哪家,都吃得到社飯。過社是開年後古鎮人的第二個民俗節,也就當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僅記在心裡,而且還要親自經歷。那幾天的郊外,掐蒿子的,挖野蔥的,找地米菜的人到處都是。現在條件好了,在每次做社飯胚子時都會多做一些,一是好帶到遠方的親戚那裡,讓他們買點糯米買點大米就可以蒸社飯了;二是在想吃時,從冰箱裡端出社飯胚子一解凍,又可以蒸社飯吃了。如果兒女從外地回來,或者來了親戚朋友,用社飯胚子蒸成社飯,倒是一種拿得出手的美味佳餚,同時也體現出主人的盛情。又到吃社飯的日子了。在古鎮,過社的傳統風俗只會不斷增溫,而不會慢慢消失……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32

《隨園食單》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袁枚所著。全書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 、不族無鱗單 、雜素單、小選單、點心單、飯粥單和菜酒單十四個方面。

《醒園錄》代李化楠撰,其子李調元整理,因家中 有“醒園”故取名《醒園錄》。全書分上下兩卷,共記載了一百二十多種關於調料、飲饌及食品製法。書中所收菜點以江南風味為主,也有四川當地的風味。

《食珍錄》這是我國古代飲食專書之一,寫於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時,餘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職是黃門郎,到南朝齊時升為太子庶子,後來擔任祠部尚書。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有一次皇帝向他問起烹飪的祕訣,談得投機,皇帝不覺醉了,非常難受,虞宗就獻上“醒酒鯖”,算是幫了皇帝的大忙。

虞宗的《食珍錄》裡,記載有六朝帝王名門家中最珍貴的烹飪各物。例如,“煬帝御廚用九牙盤食”,“謝傳有湯法”,“韓約能作櫻桃,其色不變”,“金陵寒具嚼著驚動十里人”,等等。這些都反映出我國古代飲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清異錄》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異錄》,是他雜採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寫的一部隨筆集。書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個門類,共有648條有關內容。其中和飲食有關的果、蔬、禽、獸、魚、酒、茗、饌八個門類,共238條,佔全書三分之一強。文字具有消遣取樂的幽默風格,從多方面反映了豐富的飲食文化史。書中記載隋代的《謝諷食經》、唐代韋巨源的《燒尾食單》,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兩代宮廷與官府筵席唯一較為齊全的食單。其他如:果、菜、禽、獸、魚等烹飪原料,有的寫其營養價值,有的談到烹調技法,都是研究烹飪技術發展的可貴資料。

《食經》謝諷著的《食經》成書於隋代,是飲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書記載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約五十種。其中有膾、羹、餅、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動物原料為主製成的菜餚,如“飛孿膾”、“剔縷雞”、“剪雲斫魚羹”等。 從有的各目前冠經人各來看,如“北齊武成王生羊膾”、“越國公碎金飯”、“虞公斷醒”、“永加王烙羊”、“成美公藏”、“含春侯新治月華飯”等,都是王侯貴族的飲饌。而有的各目講究,如“千金碎香餅”、“乾炙滿天星含漿餅”、“撮高巧裝壇樣餅”等,反映出當時飲饌已達到非常精美高貴的水平。

《本心齋食譜》作者署名是宋代陳達叟,因為室名本心齋,所以又稱本心翁。作者自述:常在書房裡起居閒坐,玩味《易經》,床上圍著畫有梅花的紙賬,用石鼎烹茶,自己的飲食崇尚清淡。有客人從外地來訪,臉上流露出飢餓的神色。作者叫書童端上淨素飯菜,客人品嚐後說,沒有塵俗氣味。主客討論食譜,就形成了這本書。 全書記蔬食二十品類,均以蔬菜類名標目,如:菜羹、韭菜、山藥、筍、藕、綠豆粉絲、水引蝴蝶面、水團、白米飯等。每類後面都附有讚語,讚語簡括,均為十六字。還有“小引”說明其製法,或揭示其特點。如“水團”條,製法是“秫粉色糖,香湯浴之。”贊文為“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這種記述方法,表現了作者富有文學素養,又因所用贊體簡要,類似歌訣,容易背誦,所以就便於普及。

《山家清供》是南宋的一部重要烹飪著作。內容以素食為中心,包括當時流傳的104個食品,夾敘夾議,豐富多采。 唐代杜甫有詩云:“山家蒸慄暖,野飯射麋新。”南宋時的林洪撰著《山家清供》,即杜甫詩中的山家、野飯,意思是山居家庭待客用的清淡飲饌。全書二卷,記述以素食為主,亦有少量的葷菜,如飯、羹、湯、餅、粥、糕、脯、肉、雞、魚、蟹等。選料大部分為家蔬、野菜、花果、糧米,部也有取料於禽鳥、獸畜、魚蝦的。用料儘管平常,但由於烹飪方法奇妙,同樣給人們以豐富的啟發和借鑑。許多菜餚別出心裁,各具一格,足可使人窺見當時烹飪技術、烹飪藝術所已達到的水平。

書中有不少是用中草藥加工制配的食療飲饌。如:蘿菔面這一條下稱:“王醫師承宣常搗蘿菔汁搜面使餅,謂能去面毒。”而麥門冬煎,則是純藥物,其標目下稱:“春秋採根去心,搗汁和蜜,以銀器重湯煮熬,如飴為度,貯之磁器內,溫酒化溫服,滋益多益。”由此可見是用純藥物加工和蜜製成,並加溫酒後服用的一種保健飲料。總之,此書對了解江南飲食風貌和南宋烹飪歷史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33

民以食為天,這似乎是個簡單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但是,食不僅僅是生理的需求,更要講究一種文化和品位,是為食尚。

很小的時候生活在東北的鄉下,那時候物質貧乏,食既是吃,吃飽就足夠。不論是玉米高粱還是蘿蔔酸菜,能夠填飽肚子,在年節的時候能夠吃到肉食和餃子也就足夠。

那個年代,去飯店吃飯簡直就是一種奢望,不僅僅是我個人,在某個特定的群體都是一樣的行為。很多時候,對於未來,實在是難以預料。我也沒有想到在遙遠的未來我能夠有幸專業學習過烹飪並且因為工作的關係天南海北出差,權當是一種旅遊和美食的享受。

美食在當代,是一種文化,講究綠色、環保、健康等等。許多文人墨客在千百年來留下大量膾炙人口、清新雋永的文章,詠歎美食更是成千足萬,可見其一斑。有文化底蘊做鋪墊,餐飲文化大放異彩就不足為怪。

許多餐飲業頂級人才都是烹飪藝術家,藝術家的稱謂都是名副其實的,絕對沒有半點虛榮的浮誇。從烹飪食材原料到改刀切配,從煎炒烹炸到盛裝器皿,每一樣都有科學的道理,菜餚美食不僅僅在器皿色澤,更在味道和健康理念!

而我對於美食的偏好則是不求檔次但求特色。

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追求新的事物進而引發社會的進步,這是好事。儘管從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來看,事物也分為三六九等,但是適合是最重要的。

經常遊走于山野之間,在村落裡和千年古鎮尋覓自然美食,我以為真正的美食在民間,絕對不是烹飪大賽裡面顏色豔麗不中食用的花架子。伴著山林野景,品著不知名的菜餚,那真是一種享受,淡然一切世俗煩憂,感恩著上天的恩賜,在活著的生命中的每一天,少有遺憾不愧是一種快樂。

曾經為了一種習慣的口味開車跑出百里欣然前往,那是一種痴迷,朋友發笑,是否至於?在經濟條件和時間的允許下,哪有不至於?

縱觀現在社會,高階餐飲特定人群不知從什麼時候嚮往鄉村生活,於是乎,商家投其所好開設大量農家院似的酒店度假村,不時打出令人心動向往的廣告引人耳目,實則去現場則令人大失所望。

原因在於太多的商業化運作在裡面能有鄉村的靜謐和人性的淳樸麼?打扮花枝招展的年輕服務員虛偽的笑容能夠讓人心動才怪!各種從市場購進的原料不論是否有汙染或者衛生,都一概進入廚房,能找到農家的味道?

實際上,過多的食品新增劑加入到菜餚當中縮短了食物製作的時間並提高了鮮香的味道,但是卻掩蓋了食物本來的自然鮮香,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正如現在的社會,傳統的文化和文字正在被現代化的思想以及科技化工具所替代,連最基本的文字常常是提筆忘字,字跡更是醜陋不堪。

可是現實就是現實,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就得適應和習慣,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不論如何,美食是一種誘惑,很難讓人抵擋,留在脣齒之間味蕾敏感的刺激,絕對是一種享受。在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裡,能夠充分擁有自己的空間該是多麼愜意的一種境界啊!

無論是否有美酒或美人相伴,美食是必須的!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34

1、老碗魚

一陣敲門聲過後,門外站了個小夥子,手裡端著個老大的碗。急忙招呼進來之後,小夥子把碗往桌子上一放,好傢伙,這麼大一碗,紅火火的,看得人心癢欲饞。趕緊端出自家的大火鍋,把魚碗給他騰出來,一連聲謝過之後,即刻就轉入忙碌的碗筷交錯的階段。

原來附近開了家“老碗魚”店,有時晚上路過,隔窗望去,人還蠻多,加之最近忙忙碌碌,沒好好吃上幾頓,嘴裡“真是淡出鳥”來了。臨到飯點,打了個電話,訂了一份請人送到家來,正要開開胃。

美食當前,閒話少敘,單說這魚香已是繞屋三匝,直誘得人心花怒放。用筷子挑開上面一層紅油,一時豆腐皮、蘑菇、土豆、大豆芽、羊血、魔芋紛紛浮出碗底,味道鹹淡適中,辣而不嗆,魚肉鮮香嫩軟,舌尖微麻,直吃得人過癮貪飯。

無奈老碗太大,連吃三頓,還有餘湯在鍋。真是太實惠了,所費不多,不足二十五元。只是付出必有回報,報之以日日開水洗胃,報之嘴含喉片方得清火祛熱。美味自外而來,又可居家隨意共享,如此服務,可稱是美事一樁。

2、外婆菜

徒弟小兵從南方千里迢迢帶來兩包外婆菜,開始以為不過是普通的鹹菜。後來發現其實是野菜和肉絲的傑作,那野菜看看吧,又有點像筍絲。笨拙的舌頭第一次吃,究竟沒辨清楚是什麼,或者說沒心思辨清楚。只是吃了一口,就停不下來了,或許還有少許辣子吧,不似以往的鹹菜,用來下飯,不敢多吃,因想著不易,省著吃,也不過兩三頓,兩包菜就見底了。倒把先前也是他帶來的田螺醬的味道淡忘了。外婆菜是湘西的特色,早有耳聞,耳聞倒真不如親嘗,江西的外婆菜,不賴。

3、吳老桂辣醬

自從年少時吃涼皮,被辣了一回後,對辣由敬畏有加,轉而求成過急,以致知道好吃卻又仍不敢多吃。在南寧,把本來逛街的計劃變成了咖啡館裡的躲雨,購物一節就自然而然地省了。然而,購物慾望總還在。離飛機起飛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機場的大廳和裡面的候機廳裡擺滿了特色食品,於是在觀覽之際,仍不免買了些食品。因憶及在貴州買的辣子也吃完了,而某家對辣子情深意濃已極,便又買了瓶吳老桂辣醬,瓶裝的,上寫著木瓜爽。回到家,嗜辣的某家竟然拍案叫好,然後連吃幾個白饃,大呼過癮。果然辣得跳辣得叫,由他演繹,生動之極。而我對辣再次敬畏有加起來,以免五官對我的報復。

4、饢

新疆當地最有特色的食品是一種叫“饢”的食品,它有鍋蓋那麼大,中間薄兩邊厚的餅,中間有很大的空隙,外面撒滿了芝麻,剛出爐時很香,揪一小塊入口,酥軟不似普通麵食,倒像是點心的範兒。饢的大小有點像鍋盔,陝西八大怪裡有的一怪叫“鍋盔”,“鍋盔象鍋蓋”,不過它中間和兩邊一樣厚,是死麵餅,可存放半年不變質。這裡有些店鋪把“饢”做成葡萄成串的樣子,很新穎,其實就是在面上分割出好多小圓,也有立體感,但更像是畫上去的。掛在街面就是一道風景。新疆人的口味也可以與我們一樣共享。

5、巴旦木

無論什麼美食,味道好,永遠居於首位。巴旦木又名巴旦杏,在新疆初見,一時就歸到如核桃類的堅果中。不過那皮可以用手指剝開,由於皮薄,好剝,所以維吾爾人稱其為“卡卡孜巴旦木”,意即“紙皮巴旦木”。果肉香甜耐嚼適口,很像美國杏仁的味道,但似乎更誘人些。學名扁桃,世界四大幹果之一,在中亞和歐洲一些國家被譽為聖果,營養價值很高,它的營養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價錢似乎也沒有想象得那麼昂貴,生在新疆的人真是有福了。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35

作為地道的北方人,對面食可謂是情有獨鍾,尤其是山西的麵食早就想吃個痛快。恰逢今年春節空閒,一家人便選擇了到他鄉過年。於是,大年七年級早晨吃罷餃子便驅車直奔太原。節日的高速公路暢通無阻,偶爾有一兩輛車通過,讓第一次開車上高速的兒子欣喜若狂,我們的擔心成了多餘。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行程到達了太原。

停車後直奔飯店,迫不及待地點了扯麵、臊子面和抿尖三碗不同風味的麵條外加兩樣小菜。一家人三碗麵條輪流品嚐風味。游完晉祠後,兒子領我們直奔小吃一條街。打眼望去,樓閣牌坊錯落有致,飛簷斗拱古色古香,仿明清建築和匯聚八方風味的小吃吸引著大量的遊客。節日的街道張燈結綵,紅紅的燈籠增添了節日的氣氛,熙熙攘攘的人群,加之小販的吆喝聲,讓整條街顯得熱鬧非凡。這裡真是吃貨的天下、年輕人的地盤,燒、烤、涮、燉、煮、炸一應俱全,就連冰激凌也是別具特色。最喜麵食的我,坐在一家當地飯店點了油潑面痛快地吃了起來。

次日直奔平遙古城,灰磚灰瓦的城牆和民居很具特色。街上香草糯米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禁不住買一個嚐嚐。滿街打著風味小吃招牌的飯店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往,最後我們選擇了一家當地飯店,品嚐了栲栳栳、平遙牛肉、碗禿以及刀削麵。夜晚在住處附近,品嚐了蓮菜水餃和醬肉水餃,結束了一天的行程。

如果說城市有味道的話,那麼一座城的歷史就滲透在老城巷陌間的美食裡。吃的是味道,品的是歷史。然而,最具特色的還是那鄉間美味。最後一站,我們到了昔陽縣的大寨村。窯洞依舊,梯田仍在,大寨人的精神永存,以旅遊業發展起來的大寨村讓村民們揚眉吐氣。坐在窯洞裡吃著農家小笨雞、田間野兔、炒莜麵魚兒,也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

三天的行程緊張又浪漫,逛古城品小吃,這個年過得很有意義。

美食的散文隨筆 篇36

懶豆腐是土家人的一種心愛的食物。說起“懶豆腐”這名字,其實隱含著懶人做的豆腐之意。聽當地老人說,很早以前一位懶婆娘打豆腐只把黃豆磨碎,不再過濾豆渣,直接伴入切碎的青菜、酌料,煮熟了就上了餐桌。結果眾人一嘗,味道鮮美,加上做法簡單,就流傳了下來,並保留了“懶豆腐”這菜名?

傳說西漢末年,劉秀與王莽爭帝,一次兵敗被王莽追趕到土家人居住的小山村。當時他人困馬乏,飢腸轆轆,向一個農夫討一口飯吃。農夫給了他一碗懶豆腐,劉秀吃後也大叫好吃。後來劉秀當了黃帝,還在清江邊請了師傅到宮廷專做懶豆腐。

“面飯懶豆腐,草鞋家制布”是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山區農村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但也不是天天可以吃到懶豆腐的,那時集體分的黃豆少,自留地的面積小,但每家每戶總是要在田邊地角種上一些黃豆,以便平時改善一下生活。孩提時偶爾遇上弄一餐懶豆腐,就像過節一樣,早早等待在鍋臺邊,弄熟後就迫不及待的舀上一大碗,美美地吃上一頓,要是能滴上幾滴香油或是放點香蔥和辣椒粉,那就更賽過美味佳餚了。一想起那味兒,那夢一樣的童年,濃濃的鄉情便浮上心頭。

在我記憶中,最好的懶豆腐是每到家裡做辣椒醬時,父母就會在推完稀辣椒之後不洗磨,借那辣味,將提前浸泡好的黃豆放到磨子裡,順便弄一餐懶豆腐,加點生薑、蒜、花椒提味,煮的過程中再放一些嫩南瓜葉。老人說,加工懶豆腐時如果將一粒黃豆磨成八大塊就是最好,磨得太細反而味道差,後來我試過,味道確是不同,就是不知其中的奧妙。

記得在讀國中時,寄讀的同學大多帶的是鹹菜,一日三餐都這樣也是有點厭了。有時家庭好的同學帶一些黃豆,放學後大家一起動手,有的磨黃豆、有的買鹽、有的拿油,有的摘菜,忙的熱火朝天,懶豆腐雖然沒有母親做的好,但大家吃的還非常開心,並在腦海裡記下同學的那一段情意。

去年夏天,我們來到一個偏遠的土家山寨義診,大約距縣二百多公里,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氣溫比縣城低近10度,在那兒早已烤上了火,當地村民聽說我們要來,早就準備好當地的特色菜,其中有一個就是痠懶豆腐,就將那已經做好的懶豆腐放上一兩天,自然發酵,有點酸酸味道,再加上一些羊油,那味道就又被增色,聞到那味道讓人就有食慾。可這美味不是經常能吃得到的,記得還是在老家吃過。

我也是學了一些醫知識之後才知道,面飯(玉米麵做的飯)加上懶豆腐,其中的營養素可以互補,更符合人體的需要。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土家人在那困難的年代並沒有因缺少主糧而發生營養不良。

如今城裡人休閒之餘喜歡旅遊,總是想把祖國的大好河山看過夠,把各種美味品嚐完,青山綠水就成了人們嚮往的地方。過去來了客人就要先訂一個好點餐館,現在是要到百里外的鄉下尋一個茅舍,觀清江山水,談土家文化,品嚐當地特色風味。當然懶豆腐是不會少的,吃了之後的感覺就是一個爽!?

懶豆腐其實不是什麼都好,偶爾吃吃新鮮可口,天天吃也讓人討厭,還可導致身體不適,像鄰居孫爺爺一連吃了三天懶豆腐就把痛風給誘發了,看來吃東西和做事一樣都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jingxuan/jingxuan/z738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