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經典詩詞鑑賞 >詩詞集 >

楊慎的詩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賞析

楊慎的詩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賞析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慎的詩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賞析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賞析】

起首兩句,以滾滾而去的長江喻人類奔騰前進的歷史,氣勢恢巨集,境界闊達。然而,長江水是亙古不變的,人類的歷史卻是不斷在演進的。歷有多少,有多少成功人物,有多少失敗者,最終,他們都被歷史的長河帶走,不留下絲毫的痕跡。只有作為歷史見證者的青山和夕陽才是亙古長存的。“青山”和“夕陽”象徵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綿長,儘管歷史興亡盛衰、迴圈往復,但它們都不會隨之改變,而作為歷史的主角——人類,卻是代代變換,變得面目全非。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兩句,展現了一個白髮漁樵的形象。他只著意於自然界的春風秋月,對人世的是非成敗已然看透,任它滄桑鉅變,任它滾滾流去。他只固守著一份寧靜與淡泊的情懷,在握杯把酒間笑看古今之事。一個“慣”字,體現了漁樵的超凡脫俗,同時也給人以莫名的孤獨與蒼涼感。其實,這位通曉古今的老者,也是作者的自我畫像。楊慎一生沉浮不定,歷盡了世態炎涼,看透了朝政的腐敗,寧願終老邊荒,也保持自己的高尚節操,他“慣看秋月春風”,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

擴充套件閱讀:楊慎的簡介

楊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

楊慎於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復為翰林修撰,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於雲南永昌衛。曾率家奴助平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此後雖往返於四川、雲南等地,仍終老於永昌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楊慎卒於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時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時追諡“文憲”,世稱“楊文憲”。

楊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覽群書。後人論及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楊慎為第一。他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其詩沉酣六朝,攬採晚唐,創為淵博靡麗之詞,造詣深厚,獨立於當時風氣之外。著作達四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擴充套件閱讀:楊慎的文學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佔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悽婉。《宿金沙江》描寫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對,襯出離愁的痛苦。

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敘述自己因病歸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及《後海口行》揭露豪紳地主勾結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詩中指出,“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託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鬆茂正干戈”。表現了農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雲南風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海風行》寫了下關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樑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衝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而《龍關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裡聞歌不見人。”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當他來到有川南勝景之稱的西昌瀘山,看到這裡的美景與火把節的盛況後,在此吟出了名句《夜宿瀘山》:“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tw/jingdianshi/shiciji/eqwvo7.html